目录
第三节 技术推广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业技术推广站1965年5月,从阜、涡、蒙、凤4县划拨10个区农技站、56名农技干部,其后随行政区划变动而变动。1985年尚有13个区(镇)农技站和1个县农技站。
四级农科网为完成1973-1980年农业生产发展规划,1974年起开始筹建公社农科站、大队农科队,集中土地一般100-500亩,抽调干部任站(队)长,抽调土专家、知识青年组成生产力量,业务上属区农技站领导。农科站有土地、房屋、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是一个单独实体,活动范围立足于大田生产中的问题,搞好科学试验示范,便于在本社、队推广。1975年形成以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为中心,公社农科站、大队农科队、生产队农科组为主体的“四级农科网”,1976年全县建有1个农科所、54个农科站、450个农科队、5300个农科组,共有土地1.2万亩,房屋3528间,人员7820人,1977-1978年发展到高峰。1979-1981年以大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四级农科网”作为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组织职能已不适应变革的生产关系,农科站、队、组撤销,人员、土地、房屋、生产资料,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而处理完毕。
农民技术员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传遍到千家万户,使科学技术变成生产力,在国家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招收培养回乡知识青年的办法,经过集中培训和电大、广播学校的系统学习,成绩合格,达到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由县人民政府签发农民技术员证书。1985年全县已有农民技术员527人。
农业服务公司为适应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984年全县13个区(镇)农技站全部成立农业服务公司,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农技站和农民技术员经营农药、种子、化肥,实行农工商综合服务。
(二)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
两杂制种1969-1971年,应用推广杂交玉米、杂交高粱。杂交玉米利用4个选配好的自交系,先将2个自交系制成单交种,再将2个单交种制成双交种;生产上应用双交种的杂交优势,取得增产的效果。应用推广双交种“双跃三号”,在县内应用5-7年,推广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70-80%;部分应用推广“反帝101”、“反帝105”等杂交种。杂交高粱利用选配的“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用保持系和不育系(雄性不育)杂交,繁殖出不育系,再用恢复系和不育系杂交,制成杂交种。县内应用推广的杂交种有“反修一号”、“反修五号”,应用时间3-4年,推广面积2万亩左右,增产幅度30-70%。因制种把关不严,不育系里混有保持系,使杂交种质量下降,增产效果低,加上易受虫害、鸟害,秸杆质量低,不易脱粒,子粒带壳的多,商品质量差而停止推广。
1979-1981年,应用推广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单交种)。杂交水稻利用选配好的“三系”,用保持系作父本与不育系(雄性不育)作母本杂交,繁殖不育系,再用恢复系作父本与不育系杂交,制成杂交种。县内推广应用的杂交种“籼优三号”,属迟熟中籼,株型紧凑,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期较耐高温,结实率高,千粒重26-27克。
化肥60年代开始推广氮肥使用技术,先推广硫酸铵、氯铵;70年代开始推广碳铵、尿素;80年代碳铵应用量达5万吨,年增产粮食5万吨。70年代开始推广磷肥使用技术,以过磷酸钙为主,每年使用量5万吨左右,增产粮食75000吨。80年代开始推广氮磷配合施肥技术、复合肥料使用技术、配合施肥技术,以提高肥效,降低成本。
菌肥和激素70年代初推广“5406”磷细菌肥,全部由社队自行制造,作为拌种或种肥使用。1971-1973年,全县推广面积30万亩左右,一般增产10-30%,至70年代中期化肥供应量增多,“5406”菌肥逐渐停止应用。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九二○”、“七○二”、矮壮素等激素。“九二○”(赤霉素)用于浸种,促进种子的发芽,提前出苗,增进分蘖,增产8-18%;“七○二”(核甘酸)用于浸种、拌种;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使小麦、棉花等作物矮化,节间变粗,根群发达,茎秆粗壮,叶色加浓。以上三种激素,应用效果不显著,个别使用不当,还会发生减产。80年代开始推广乙烯剂、三十烷醇。
地膜栽培1983年开始应用地膜覆盖,主要用于蔬菜、棉花、花生、西瓜、红芋育苗,推广面积1-2万亩,一般增产30-50%。
水稻旱种1985年开始种植4300亩,使水稻干种湿管,推广品种有“郑州早粳”、“黎优57”。
黄牛杂交改良1979年开始应用引进肉牛(夏洛来、西门塔尔、海福特等)冻精和本地黄牛杂交,杂交种、役、肉兼用,个体大,生长快,1979-1983年共冷配1080头,受孕率为69%,产仔648头。1983年起冷配杂交在全县推广。
食用菌栽培1980年县科委微生物实验室开始试验,1982年试验成功平菇、凤尾菇、蘑菇、猴头菌、银耳、金针菇,示范推广面积为10户,159平方米,1985年已扩大到676户、39892平方米。
(三)沼气应用推广
1958年“大跃进”时期,各人民公社都大办沼气,阎集人民公社曾在春店南头建有沼气池。当时提出“实现沼气化”,挖坑“制沼气”,下塘“捞沼气”,粪池“逮沼气”,由于对沼气的自然规律尚未完全认识而失败。1973年县革命委员会号召办沼气,以土夯、砖砌建池,形成跑水、漏气,而未获得成功。1979年县革命委员会派人到四川绵阳地区学习应用推广沼气的经验,总结过去失败的教训,于当年在夏湖建成3个混凝土沼气池,应用沼气获得成功。至1985年已建沼气池1065个,均可产气应用。
(四)农业技术培训
60-70年代人民公社时期,县、区、公社、大队、根据各种农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每年都召开10余次现场会,如小麦现场会、棉花现场会、油菜现场会、绿肥现场会、红芋育苗现场会、治虫防虫现场会等,请先进生产典型、农业专家、技术员在田间讲授生产技术和实际经验,看得见,摸得着,理解深。每年受到教育的干部和农民达5万余人次。
1979年8月秋种开始前,县邀请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来利辛举办小麦、油菜生产技术讲座,全县850多人听讲。1979年秋,县农业部门组织12个技术传授小组分赴各区、公社举办小麦、油菜生产技术讲座,轮流听课的干部、农民达1.35万人次。1980-1985年,年年举办农业生产技术讲座,听讲人数逐年增加,最多时,全县年听讲人数达20万人次。
四级农科网为完成1973-1980年农业生产发展规划,1974年起开始筹建公社农科站、大队农科队,集中土地一般100-500亩,抽调干部任站(队)长,抽调土专家、知识青年组成生产力量,业务上属区农技站领导。农科站有土地、房屋、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是一个单独实体,活动范围立足于大田生产中的问题,搞好科学试验示范,便于在本社、队推广。1975年形成以县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所为中心,公社农科站、大队农科队、生产队农科组为主体的“四级农科网”,1976年全县建有1个农科所、54个农科站、450个农科队、5300个农科组,共有土地1.2万亩,房屋3528间,人员7820人,1977-1978年发展到高峰。1979-1981年以大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四级农科网”作为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组织职能已不适应变革的生产关系,农科站、队、组撤销,人员、土地、房屋、生产资料,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而处理完毕。
农民技术员实行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为使先进的科学技术传遍到千家万户,使科学技术变成生产力,在国家技术人员不足的情况下,采取招收培养回乡知识青年的办法,经过集中培训和电大、广播学校的系统学习,成绩合格,达到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由县人民政府签发农民技术员证书。1985年全县已有农民技术员527人。
农业服务公司为适应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984年全县13个区(镇)农技站全部成立农业服务公司,开展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农技站和农民技术员经营农药、种子、化肥,实行农工商综合服务。
(二)农业科研成果的应用推广
两杂制种1969-1971年,应用推广杂交玉米、杂交高粱。杂交玉米利用4个选配好的自交系,先将2个自交系制成单交种,再将2个单交种制成双交种;生产上应用双交种的杂交优势,取得增产的效果。应用推广双交种“双跃三号”,在县内应用5-7年,推广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70-80%;部分应用推广“反帝101”、“反帝105”等杂交种。杂交高粱利用选配的“三系”(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用保持系和不育系(雄性不育)杂交,繁殖出不育系,再用恢复系和不育系杂交,制成杂交种。县内应用推广的杂交种有“反修一号”、“反修五号”,应用时间3-4年,推广面积2万亩左右,增产幅度30-70%。因制种把关不严,不育系里混有保持系,使杂交种质量下降,增产效果低,加上易受虫害、鸟害,秸杆质量低,不易脱粒,子粒带壳的多,商品质量差而停止推广。
1979-1981年,应用推广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单交种)。杂交水稻利用选配好的“三系”,用保持系作父本与不育系(雄性不育)作母本杂交,繁殖不育系,再用恢复系作父本与不育系杂交,制成杂交种。县内推广应用的杂交种“籼优三号”,属迟熟中籼,株型紧凑,根系发达,分蘖力强,穗期较耐高温,结实率高,千粒重26-27克。
化肥60年代开始推广氮肥使用技术,先推广硫酸铵、氯铵;70年代开始推广碳铵、尿素;80年代碳铵应用量达5万吨,年增产粮食5万吨。70年代开始推广磷肥使用技术,以过磷酸钙为主,每年使用量5万吨左右,增产粮食75000吨。80年代开始推广氮磷配合施肥技术、复合肥料使用技术、配合施肥技术,以提高肥效,降低成本。
菌肥和激素70年代初推广“5406”磷细菌肥,全部由社队自行制造,作为拌种或种肥使用。1971-1973年,全县推广面积30万亩左右,一般增产10-30%,至70年代中期化肥供应量增多,“5406”菌肥逐渐停止应用。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九二○”、“七○二”、矮壮素等激素。“九二○”(赤霉素)用于浸种,促进种子的发芽,提前出苗,增进分蘖,增产8-18%;“七○二”(核甘酸)用于浸种、拌种;矮壮素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使小麦、棉花等作物矮化,节间变粗,根群发达,茎秆粗壮,叶色加浓。以上三种激素,应用效果不显著,个别使用不当,还会发生减产。80年代开始推广乙烯剂、三十烷醇。
地膜栽培1983年开始应用地膜覆盖,主要用于蔬菜、棉花、花生、西瓜、红芋育苗,推广面积1-2万亩,一般增产30-50%。
水稻旱种1985年开始种植4300亩,使水稻干种湿管,推广品种有“郑州早粳”、“黎优57”。
黄牛杂交改良1979年开始应用引进肉牛(夏洛来、西门塔尔、海福特等)冻精和本地黄牛杂交,杂交种、役、肉兼用,个体大,生长快,1979-1983年共冷配1080头,受孕率为69%,产仔648头。1983年起冷配杂交在全县推广。
食用菌栽培1980年县科委微生物实验室开始试验,1982年试验成功平菇、凤尾菇、蘑菇、猴头菌、银耳、金针菇,示范推广面积为10户,159平方米,1985年已扩大到676户、39892平方米。
(三)沼气应用推广
1958年“大跃进”时期,各人民公社都大办沼气,阎集人民公社曾在春店南头建有沼气池。当时提出“实现沼气化”,挖坑“制沼气”,下塘“捞沼气”,粪池“逮沼气”,由于对沼气的自然规律尚未完全认识而失败。1973年县革命委员会号召办沼气,以土夯、砖砌建池,形成跑水、漏气,而未获得成功。1979年县革命委员会派人到四川绵阳地区学习应用推广沼气的经验,总结过去失败的教训,于当年在夏湖建成3个混凝土沼气池,应用沼气获得成功。至1985年已建沼气池1065个,均可产气应用。
(四)农业技术培训
60-70年代人民公社时期,县、区、公社、大队、根据各种农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每年都召开10余次现场会,如小麦现场会、棉花现场会、油菜现场会、绿肥现场会、红芋育苗现场会、治虫防虫现场会等,请先进生产典型、农业专家、技术员在田间讲授生产技术和实际经验,看得见,摸得着,理解深。每年受到教育的干部和农民达5万余人次。
1979年8月秋种开始前,县邀请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来利辛举办小麦、油菜生产技术讲座,全县850多人听讲。1979年秋,县农业部门组织12个技术传授小组分赴各区、公社举办小麦、油菜生产技术讲座,轮流听课的干部、农民达1.35万人次。1980-1985年,年年举办农业生产技术讲座,听讲人数逐年增加,最多时,全县年听讲人数达20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