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第一届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1980年9月14日至20日,在县委小礼堂举行第一届政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委员会由各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等15个界别96名委员组成。其中中国共产党代表9人、工会7人、农协5人、共青团4人、妇女界4人、科技界12人、教育界15人、医药卫生界9人、文艺团体界(文化、艺术、体育)5人、新闻界1人、工商界8人、台属侨眷2人、民族宗教5人、特邀代表8人。会上,县委副书记李勇作了《政协蒙城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筹备工作报告》,马克强作了《提案审查工作的报告》,会议作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关决议。选举张明寅为主席,马克强、程洪森、陈化南、高润民、丁震亚、毛锁廷为副主席,及22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颁发委员证书。设立提案审查委员会、学习委员会、文史工作委员会和群团、科技、教育、医药卫生、文体新闻、工商、民族宗教、三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等9个工作组。委员会下设办公室,驻会主席1人,副主席2人及工作人员5人。本届一次会议全体委员还列席了蒙城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82年4月5日,在县委小礼堂举行第一届政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出席委员有110名,传达贯彻全国五届人大会议、全国政协四次会议精神;听取并审议马克强作的《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陈化南作的《提案审查工作的报告》,会议号召全体政协委员,为蒙城调整经济、实现“四化”、维护法制、发扬民主献计献策,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模范带头人。会议通过决议:一致拥护1981年9月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叶剑英委员长对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阐明的方针政策。政协委员要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做出新成绩。会议增选黄焕扬、孙鉴庭、王体仁为副主席,增补委员4名。全体委员列席了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1982年9月 6日在蒙城县茨淮新河指挥部(现政法大楼)二楼县政协会议室举行第一届政协委员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议。会期一天,出席会议委员90人。会议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二次代表大会文件,张明寅主席离休,补选陈宝涧为主席。
1983年3月29日至4月2日,在县委小礼堂召开第一届政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会议听取并审议马克强作的《常委工作报告》、毛锁庭作的《关于一届二次会议以来的提案处理情况的报告》,学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大会号召各界人士,在中共蒙城县委的领导下,贯彻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精神,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共同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爱国统一战线的新局面。大会增选常务委员3人,全体委员列席了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第二届政协委员会全体会议1984年3月25日在县委小礼堂举行第二届政协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历时7天,委员107名,到会94名。大会听取赵月明作的《政协二届委员会筹备、人选变更情况的报告》;黄焕扬作的《认真总结经验,努力开创我县政协工作的新局面》的常务工作报告;听取孙鉴庭作的《关于政协蒙城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来提案处理情况的报告》;刘万忠作的《关于第二届一次会议提案审查情况的报告》;鲁钝宣读了《会议决议》草案,并一致通过。会议选举赵月明为主席,侯定国、孙鉴庭、田保法、丁震亚、田秉义、黄焕扬、刘万钟、鲁钝为副主席,同时选举常务委员10人。全体委员列席了县九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二届政协委员会内设办公室、 提案审查、学习、文史资料征集3个委员会和教育、科技、医药卫生、群团、民族所宗教、工商、文体新闻 、祖国统一、农村工作9个工作组。办公室下分秘书、文史、行政联络三科,驻会主席1人,副主席3人,工作人员12人。办公室由茨淮二楼迁县委大院办公。
1985年4月9日至13日在县委小礼堂召开第二届政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应到委员115名,实到108名。各区的统战干部和聘请的政协工作组组长列席会议。大会听取了侯定国作的《政协蒙城县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列席了蒙城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考察、参观雪茄烟厂和服装厂。这次会议号召全体委员在中共蒙城县委的领导下,发挥政协人才荟萃的优势,进一步端正业务指导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三大任务(反对霸权主义、台湾回归祖国、四个现代化建设)为己任,为四化建设服务,为改革和开放服务,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服务,进一步开创政协、统战工作的新局面,为振兴中华、建设蒙城作出更大的贡献。大会增补政协委员13名,增设法制工作组。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