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职工教育
民国17年(1928年),县民众教育馆办社会教育班,组织市民、店员、工人学习《民众文化课本》,分早、晚班,学员70名,两年后停办。建国初,县总工会开办职工业余学校,扫盲班学员170余名,两年后103人脱盲。1954年办高级班,学员60人。1956年,配专职教师18名,开设扫盲、小学、中学、财会等6个班,招收工厂、街道、企业青年200余人。1957年,县办干部业余中学,组织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干部业余学习。县直设1所,区乡设9所,计学员100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教育一度中断。1981年,中共中央下达《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次年县经委设立职工教育办公室,按系统组织职工学习,补习文化课的4345人,补习技术课的5271人。粮食局办“工人文化补习班”,脱产进修,每期两班,学员150人,学初中文化课及粮食业务课,到1984年共轮训448人。
农民教育
建国初期,农村开办冬学(夜校),组织农民学习文化,并进行思想教育。脱盲学员多成为当时农村的基层干部,部分优秀学员脱产参加了工作。1953年,推广“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县培训、调配一批专职扫盲教师,分到各区乡。全县共办扫盲班125个,每期40天,先后组织6000人参加学习,大部分学员能认、读、写、用1500个常用字,取得脱盲证书。1954年县成立扫盲委员会,区配专职干部,小学教师义务任教。全县开办扫盲班及民校635所,701班,学员2万余人。1958年,县提出“腿跑断,眼熬烂,10天实现无盲县”的口号,扫盲成绩浮夸不实。1959年,马庙乡办基层干部扫盲班,学员47人,集中学习三个月,结业考试80%的学员脱盲。1964年,再次发展民校,开办扫盲班1630个,11.2万人参加学习。“文化大革命”期间,扫盲委员会撤销,专职干部调离,民校停办。1976年后,以乡村小学为基地附设扫盲班,对青少年进行扫盲。1984年,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在区乡共建59所科普学校,分别开设种植、养殖、加工、缝纫、油漆、电器、食用菌等专业,学用结合,两年共办983期,学员约10万人次。1985年,县委农工部受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委托,办“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蒙城分校”,开设会计专业12班,学员654人,学制三年,实行电化教学。该校系中等专业教育,学员毕业后国家教委承认其中专学历,但不包分配。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