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隅,北纬33°20′至33°47′,东经115°53′至116°33′,北接河南省永城县,西邻本省亳县,东壤蒙城、宿县,南界阜阳、利辛,面积2102平方公里。
雉河集是捻军起义的会盟之地。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清政府为防止再次爆发农民起义,在亳、阜、蒙、宿四州县接壤处设立新县,以雉河集为县治,循北魏古郡名,定县名为涡阳。
涡阳地势平坦,沟河纵横,道路宽阔平直,林网田园井然,集镇分布有致,是以产粮为主的农业县。1983年,全县设15个区,74个乡,计1009627人。除极少数藏、壮、满、高山等民族外,汉族居首,回族次之。回族大部聚居在县境西北的义门镇。
涡阳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4.6℃;最热的天气在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2℃最冷的天气在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24℃。年降水量平均为809.3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在7月,多雷暴雨,降水最少的月份在12月。年平均积温超过本县主要农作物生育期需要的积温;年平均降水量比本县主要农作物生育期需要的雨水少100多毫米。以现有的水利设施,县境能拦蓄储备地表水5900万立方米;此外,浅层地下水,年总储量3.94亿立方米,可以弥补其需水量的不足。地下矿藏,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总储量7亿吨,多为焦煤。县境东北的石弓山,产大理石,花纹五彩艳丽,质地细腻,储量为780万立方米。
涡阳素称“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建国前,屡遭战祸兵燹,路面质量低劣,桥梁毁坏殆尽,涡河航道为县境沟通外界的主要交通命脉。建国后,县境试用砂礓铺筑路面成功,为国内首创。后陆续修筑蒙亳、0908两条公路,分别由东西、南北贯穿县境;濉阜铁路经县境长55公里。全县15个区(镇)晴雨通车,61个乡通公路,基本上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蒙亳、0908公路为骨干,区、乡驻地为结点,县区乡公路为织线的公路网。
涡阳民风强悍而淳朴,崇文喜武,人际交往重义。
清道光末年,皖北连年灾荒。清政府为支付鸦片战争赔款,滥立税目,除田赋外,婚丧嫁娶也要纳税;地方土豪劣绅重利盘剥农民,债利高达50%至100%。官逼民反。自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起,涡阳县境的贫苦百姓结捻抢富户,结伙贩私盐,以维持生计,并接济灾民。张乐行为捻主中的佼佼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军队北伐经皖北,促成各捻间的组合。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农历正月,各路捻主在雉河集山西会馆会盟,标志着捻军已从分散的、无组织的自发活动,转向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斗争。之后,捻军在雉河集近郊与清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捻军的著名首领张乐行、龚德树、张宗禹、韩奇峰等,都诞生在涡阳的土地上。许多默默无闻的涡阳老百姓,经过战火的考验,不少成为捻军的中坚和英勇善战的将士。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张乐行等率捻军南下,在霍邱境内,与太平天国李秀成部会师。自咸丰七年至十年,捻军人淮南,占领寿州、凤阳、定远等府县,派兵围固始,会师六安;并分兵人湖北、江苏、山东、河南,联合各路农民起义军,给清军以沉重的打击。在淮北的捻军,利用村庄四周的地形,掘潦筑坝,在圩寨内结集兵力,与清军展开激烈的争夺。由于捻军没有严密的组织,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和领导,在清军大队压境时,发生内讧,互相残杀,导致失败。张乐行和许多捻军首领,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惨遭杀害,城乡遍野,均遭清军蹂躏,县境内成为“兔子走成路,黄篙长成树,野鸡满天飞,一庄一盘磨”。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农历四月,为替张乐行报仇,张宗禹、赖文光率数万名捻军,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在山东曹州全歼僧格林沁部清军后,回攻新立的涡阳县。清政府调集河南、山东、江苏、淮南多路清军,围剿捻军。由于敌众我寡,张宗禹、赖文光等于当日西撤。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赖文光、任化邦与张宗禹分别率东西捻军,转战于豫、皖、鲁、苏、陕、晋、鄂、直隶(今河北)等省,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显赫一时的捻军起义,延时17年之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谱写下一支辉煌灿烂的乐章。
捻军起义失败不久,又爆发刘朝栋起义。之后,涡阳人民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的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1926年5月,中共南京市委派魏季高等返涡阳,组建“涡阳党支部”,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员,启迪民智,在涡阳的大地上点燃了一炬希望之火。1933年7月,成立涡蒙县委,在县境发展200余名党员,建立20多个党支部。共产党员戴天强,执教于西阳小学,组织学生罢课罢考。后因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叛徒告密,县委遭到破坏。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以李晨为首的爱国知识青年,利用当时“第五战区安徽省涡阳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这一合法组织,在县境出版《动员三日刊》,贴壁报,发传单,巡回演出,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由于淮北地区是共产党发展华中敌后抗战,向东挺进苏北,向西连接中原的前沿阵地。1939年6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四师前身)派任泊生在涡阳县城设立联络站,发展李晨等爱国知识青年入党,7月15日,建立城中党支部,9月6日,彭雪枫率游击支队进驻涡北新兴集,建立豫皖苏边区。是年11月上旬,刘少奇(化名胡服)来新兴集指导工作,对如何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这一战略问题,作了重要诣示。之后,在根据地内,成立地方政权,壮大武装力量。1940年1月,在新兴集成立以李晨为主任的涡北民主抗敌联合会,组织和领导全县的抗日救亡活动。为发展根据地的经济,军民合作,在涡北兴修水利,开办工厂。自此,涡北根据地成为华北八路军与华中新四军联系的纽带,淮北地区的抗日救亡中心。1941年5月,四师东撤。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县政府侵吞胜利果实,派兵北犯,涡北解放区武装被迫西撤。国民党军队、还乡团、土匪,大肆杀戮共产党基层干部及无辜百姓,并在全县滥征税收,肆意扩充地方武装,挑动内战。社会治安混乱,物价飞涨,农田荒芜,工商业倒闭,涡阳人民身经其难。以县城盐价为例,1947年6月26日早晨,法币10万元买1.7公斤,下午仅能买1公斤。义门镇原有二百余家商户,1947年已有40%商户无法开业。龙山一保,计2880亩土地,1946年至1948年5月,荒芜达40%以上。为推翻国民党腐朽的反动统治,支援淮海战役,1946年底至1948年5月,共产党在涡阳境与邻县部分地区建立四个县级政权。涡阳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送军粮、抬担架、救护伤员,作出了巨大贡献,数以千计的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8年5月,涡阳全境解放。由于连年灾荒,及国民党残兵与匪、特的破坏,新政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涡阳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积极开展剿匪反霸斗争,向广大贫雇农发放贷款,减征税额,组织生产自救,迅速稳定了人心,使新政权得以巩固。
涡阳是以产粮为主的农业县,1983年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9.4%,全县粮食总产9070997担。由于受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粮食以麦、豆、红芋为大宗,涡河沿岸部分地区种植少量水稻。建国初,因耕作制度和生产技术落后,小麦平均每亩仅产数十斤。除豆类外,本世纪30年代中期,全县麦、高粱年产40余万担,不敷食用,赖以从蚌埠、怀远等地调入。1948年5月,县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发放生产救灾贷款727000元。之后,实行土地改革,使用先进农具,推广良种,组织农民兴修水利,防洪排涝,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生产得到稳步发展。至1957年,农业产值5922.2万元,比1949年的农业产值5067.5万元增长16.8%,全县粮食总产5500000担。1958年“大跃进”,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农业产值急剧下降。1961年农业产值计5070.55万元,退至1949年的水平。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纠正了“左倾”错误,农业生产始得恢复。1964年,县内又有余粮,由国家外调出境。“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农村推行“农业学大寨”运动,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农业产值虽年年略有所增,但是,经济作物、副业生产、家禽家畜饲养则受到种种限制,每况愈下。加之管理体制上的缺陷,以及部分社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粮食的成本逐年增加,导致全县出现不少高产的穷队。以1974年为例,全县社员每人每年从集体仅分得36元现金。1975年后,县内组织23万名社员,治理沟河,兴修排灌设施。由于工程开支浩大,促使人民公社加大积累,社员应得的粮、款相应地减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1981年3月,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全县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纠正了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发展了专业户、重点户,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并逐步转向商品化。该年底,农业产值较1980年增加29%;1983年又较1982年增长13.6%。与此同时,改变了长期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的状况,大力发展养殖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其中,义门苔干,颜色翠绿,入口清脆,闻名全国,1982年年产约5千公斤。1980年,涡阳列为全国山羊基地县之一,是年,全县收购山羊皮260414张,还收购兔毛32321公斤,荣获外贸部、全国供销总社、农业部的奖状。近年来,渔业生产采取河塘并养,发展迅速,1983年产量已达619吨。
涡阳多水旱灾害。据史载,自建县至县境解放的85年中,历届政府对河道只进行6次宣泄,排灌工程则未建一座。建国后,县委、县政府采取两手措施,为防洪排涝,组织民工清理河道,疏通淤塞;为抗御旱情,兴建水闸、排灌站、打机井等水利设施。35年来,全县水利工程投资5亿8千多万元,完成土石方3.0196亿立方米。建大型枢纽工程1处,中小型涵闸42座,电机灌站174座,打机井8670眼。基本上改变县境“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面貌。
涡阳的林业,解放前,因县境迭遭战火,树木几经砍伐、焚烧,至本世纪40年代未,已由木材输出县变为输入县。解放后,县政府多次提倡植树,但因管护措施不当,收效甚微。1971年,在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和全国林业会议推动下,根据县境的特点,全县统一规划植树造林。以“四旁”植树为重点,进行农田林网建设,并对植树提出了统一规格标准。是年,全县调动10万人,种植1280万株树木。鉴于60年代的教训,实行严管重罚,以法治林。1972年3月,制定“毁坏一棵树,要保证栽活三棵,罚款五元的管护制度。设护树员分段监督管护。在种植上,采取林路并举,林草结合,乔灌结合,经济林与用材林结合等办法。80年代初,由于农业生产体制的变更,县内曾一度忽视林业生产,少数地区没有处理好砍伐与更新的关系。经发现后,县委、县政府抓住事端,坚决扭转。之后,着重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不断更新和淘汰旧品种,县境林木面积迅速扩大,蓄材量日益增加。果园面积,1983年已发展至6639亩。由于林业的发展,县内气候条件逐年得到改善,风沙显著减少。入夏,村前村后郁郁葱葱,公路两旁林荫遮日。据1983年统计,除更新和死亡外,有树2100多万株,人均27株。建设农田林网140万亩,林木蓄积量均为60多万立方米,林木覆盖面积为7.6%。1983年10月,涡阳出席全国平原绿化会议,评为先进县之一,荣获奖杯、奖状。
解放前,涡阳仅有几个手工业作坊。建国后,本县工业发展迅速,逐步有了化学、食品加工、电力、机械、轻纺等行业。1983年全县工业产值7302万元,为1949年的60倍。35年来,涡阳工业发展道路艰难而曲折。50年代中期,通过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合并部分作坊为半手工、半机械化的小厂,随之,对这些小厂加以改造、扩大,成为县内初具规模的工厂。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部分工厂因资金、原料不足,能源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产品销售不畅等原因,先后停产。70年代初,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运行,解决了县内发展工业的能源问题。当时,贯彻发展以“五小”工业(小化肥、小水泥,小农机等)为主的政策,涡阳陆续兴建肉厂、化肥厂、马店袜厂等。据1976年统计,工业产值为1970年的8.7倍。由于不重视管理,片面强调产值,不计生产成本,致使国营工商企业的亏损额随产值上升而增加。以1970年为例,国营企业盈亏相抵,上交给国家的利润为85600元,每一职工提供的利润为110.59元。而1976年却亏损376100元,每一职工提供的利润为负188.22元。1980年,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的现有的工业基础,确定优先发展以酿酒、化工、肉类加工为主体的工业格局。在工业企业内部,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对外调整销售市场,企业的应变活力骤增,产值和利税均有大幅度增长。县肉类加工厂的分割肉,运销加拿大、波兰、丹麦;1981年,高炉酒厂新产品“陈酿酒,浓香馥郁,醇和甘美,被评为安徽省六大名酒之一,1984年被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获铜杯1个;县化肥厂,1980年以后,实行一系列改革,1983年原料、燃料单耗之少居全省首位。乡镇企业,自1980年后发展迅速,至1983年,产值已达2036万8千多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7.8%。
历史上涡阳的商业,集中在义门、高炉、张村、石弓、雉河集等几个集镇,蚌埠为涡阳沟通外界的唯一门户。主要行业有棉布绸缎、百货、杂货、食盐、粮食和饮食业等。许多大小不等的行栈、交易所,经营县内农副土特产品。义门经销的药材运至江浙湖广等省份。1912年,直鲁联军团长王金妮率军入县城,商店多数被抢,商人转移资金,商业一度衰落。20年代,外埠商人觊觎县境的土特产品,来县开设行栈,一边收购,一边倾销洋货。至1927年,县内计54家本地商店被迫停业。国民党县政府为支撑县财政,默许种植罂粟。据1922年统计,全县收洋药税达20万元。抗日战争爆发后,县城及高炉、石弓等主要集镇遭日军飞机轰炸,商业一撅不振。解放前夕统计,全县行栈仅有200余家。解放后,商业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至1956年,商家一般均独立进行经营活动,库存充裕,生意活,经营效果好。据1956年统计,全县销售额达3517万元。1957年至1966年5月,对私营企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由于“大跃进”的冲击,市场供求矛盾尖锐,资金使用混乱。据1958年5月统计,全县商业供销系统,不合理资金占用达318.76万元。1960年起,产销失调,供求矛盾突出,市场管理混乱。经过采取合理分配商品;开放集市贸易;沟通城乡交流;开展农副产品派购,贯彻奖售政策;部分工业品、食品实行议价供应等措施,1963年,供需矛盾基本得到缓和。1966年6月至1976年期间,前三年,商业机构瘫痪,购销呆滞,经常亏损;后七年,在商业部门搞“以政代企”,划地为牢,使经营渠道闭塞。不少单位不调查市场需求,盲目采购。据1975年统计,全县商业、供销系统,库存积压达2233万元。1977年后,商业机构内部充实调整,开放市场,整顿和恢复各项规章制度。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商业工作,1981年起,改革商业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商业经济责任制,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少环节的办法,疏通商品流通渠道,改进商品购销形式,据1983年统计,县境国产商品纯购进为16109万元,比1982年增长26.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727万元,比1982年增长8.3%。全县有个体商户5521户,年营业额为1509万元。
涡阳立县迟,地处偏僻,文化教育事业不及他县。1867年,县内始有第一所书院。小学堂则自1903年由书院所改。涡阳中学迟至1931年才开始创办。解放前,县境战事频仍,学校时停时开,县内大部分青少年依赖私塾,方能识字断句。县境解放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为学校征聘教师,修整校舍,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据1949年统计,已恢复小学100所,在校学生7400人;中学1所,在校学生307人。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城乡普遍开展扫盲工作。1955年末,全县参加扫盲学习23万人。反右派运动后,教育界深受“左”倾路线危害,教学工作得不到正常开展。经广大教师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仍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生造反,教师挨整,学校停课,校舍被毁,教育被摧残至奄奄一息的地步。1977年起,整顿教育,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学校得到稳定的发展。1983年末,全县有小学605所,在校学生144467人;中学40所,学生30605人;师范1所。随着城乡识字人数的增多,广大群众迫切要求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报刊杂志的发行量逐年增加。1983年末,人均订阅报刊0.075份。电影放映队在70年代中期已遍及各区乡。80年代初,县建设电视转播台。县梆剧团少年演出队演出的《穆桂英下山》,由省电视台录相,剧照由省美术出版社印刷成年画,发行10万余套。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出生在涡阳。据《晋书·嵇康传》载,“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秘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今县境东北部,原为铚县境,内有嵇山,距县城30公里,山南有墓,《中国名胜词典》载以嵇康墓,。叠嶂苍茫涣水西,云飞百尺松犹山”,1915年前,墓旁景色如画。县城东南20公里处,有一古冢,“古柏挹翠,黄流襄陵”,据旧志记载,为范蠡冢。时至今日,松柏伐尽,尚存一土冢。县境革命旧址,有捻军会盟的“山西会馆”;张乐行故居;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另有彭雪枫德政碑尚座落在新兴集东北隅。
本世纪20、30年代,涡阳曾多次流行霍乱,死者不计其数。1929年初夏,霍乱流行,染病者很少得救,县城四关日出棺材各10余口。黑热病、疟疾、梅毒,以及各种皮肤病,也为县境常见的地方病。由于文化落后,民间又缺医少药,巫婆和庸医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解放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50年代初,组织中西医成立联合诊所,对地方病进行调查、治疗和预防。50年代中期,霍乱、黑热病根治绝迹,并建立和完善了县、区两级医疗机构,医疗水平逐年提高。此时起,对疟疾、钩虫病、脑炎、出血热、麻疹、痢疾的预防成效卓著。1977年,县境全民预防疟疾服药达414.2万人次。1983年末,全县有区级以上医疗机构17个,医务人员555人,病床679张。由县、区级医院,乡村医生组成的三级医疗网络,正趋向完善。县医院能进行高难度的颅脑损伤和中段食道癌切除手术。县中医院肛肠科,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使单纯中医治疗痔疾引起术后大出血的问题得以解决。70年代中期起,县委、县政府组织医务人员,在宣传晚婚、少生、优生的同时,利用先进的节育技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县内大部分适龄夫妇都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
建国35年来,勤劳朴实的涡阳人民,依靠自己的双手,初步改变了解放前遗留下的贫穷落后面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涡阳的经济腾飞起跃。1983年比1979年的工业产值增加63%,农业产值增加90%,财政收入增加82%。涡阳的工农业总产值,1983年为25353万元,比1949年的工农业总产值5191.34万元,增加488%。
涡阳之所以在近4年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关键在于党所制定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深得民心;在于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逐年纠正了“左”的错误,陆续解决建国以来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于有一个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按照宪法规定,1980年成立的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县政治协商会议,也都是保证涡阳实行法治,取纳民意的重要机构。全县万余名知识分子,在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聪明才智;勤劳朴实、不畏艰苦的广大工农群众,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创造着财富。
涡阳至今尚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藏,也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众多的剩余劳动力,涡阳的工业尚待进一步挖掘、改造和发展,农业也存有潜力,涡阳有着雄厚的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这一切急待人才和资金去开发!
发展涡阳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近几年已为涡阳各级领导所认识。并在其各自权力所许可的范围内,为发展涡阳的经济、文化事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不久的将来,涡阳将是淮北大地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雉河集是捻军起义的会盟之地。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清政府为防止再次爆发农民起义,在亳、阜、蒙、宿四州县接壤处设立新县,以雉河集为县治,循北魏古郡名,定县名为涡阳。
涡阳地势平坦,沟河纵横,道路宽阔平直,林网田园井然,集镇分布有致,是以产粮为主的农业县。1983年,全县设15个区,74个乡,计1009627人。除极少数藏、壮、满、高山等民族外,汉族居首,回族次之。回族大部聚居在县境西北的义门镇。
涡阳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年平均气温14.6℃;最热的天气在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41.2℃最冷的天气在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24℃。年降水量平均为809.3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月份在7月,多雷暴雨,降水最少的月份在12月。年平均积温超过本县主要农作物生育期需要的积温;年平均降水量比本县主要农作物生育期需要的雨水少100多毫米。以现有的水利设施,县境能拦蓄储备地表水5900万立方米;此外,浅层地下水,年总储量3.94亿立方米,可以弥补其需水量的不足。地下矿藏,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总储量7亿吨,多为焦煤。县境东北的石弓山,产大理石,花纹五彩艳丽,质地细腻,储量为780万立方米。
涡阳素称“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建国前,屡遭战祸兵燹,路面质量低劣,桥梁毁坏殆尽,涡河航道为县境沟通外界的主要交通命脉。建国后,县境试用砂礓铺筑路面成功,为国内首创。后陆续修筑蒙亳、0908两条公路,分别由东西、南北贯穿县境;濉阜铁路经县境长55公里。全县15个区(镇)晴雨通车,61个乡通公路,基本上形成以县城为中心,蒙亳、0908公路为骨干,区、乡驻地为结点,县区乡公路为织线的公路网。
涡阳民风强悍而淳朴,崇文喜武,人际交往重义。
清道光末年,皖北连年灾荒。清政府为支付鸦片战争赔款,滥立税目,除田赋外,婚丧嫁娶也要纳税;地方土豪劣绅重利盘剥农民,债利高达50%至100%。官逼民反。自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起,涡阳县境的贫苦百姓结捻抢富户,结伙贩私盐,以维持生计,并接济灾民。张乐行为捻主中的佼佼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军队北伐经皖北,促成各捻间的组合。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农历正月,各路捻主在雉河集山西会馆会盟,标志着捻军已从分散的、无组织的自发活动,转向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的斗争。之后,捻军在雉河集近郊与清军展开激烈的战斗。捻军的著名首领张乐行、龚德树、张宗禹、韩奇峰等,都诞生在涡阳的土地上。许多默默无闻的涡阳老百姓,经过战火的考验,不少成为捻军的中坚和英勇善战的将士。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张乐行等率捻军南下,在霍邱境内,与太平天国李秀成部会师。自咸丰七年至十年,捻军人淮南,占领寿州、凤阳、定远等府县,派兵围固始,会师六安;并分兵人湖北、江苏、山东、河南,联合各路农民起义军,给清军以沉重的打击。在淮北的捻军,利用村庄四周的地形,掘潦筑坝,在圩寨内结集兵力,与清军展开激烈的争夺。由于捻军没有严密的组织,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没有统一的指挥机构和领导,在清军大队压境时,发生内讧,互相残杀,导致失败。张乐行和许多捻军首领,于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惨遭杀害,城乡遍野,均遭清军蹂躏,县境内成为“兔子走成路,黄篙长成树,野鸡满天飞,一庄一盘磨”。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农历四月,为替张乐行报仇,张宗禹、赖文光率数万名捻军,避实击虚,出奇制胜,在山东曹州全歼僧格林沁部清军后,回攻新立的涡阳县。清政府调集河南、山东、江苏、淮南多路清军,围剿捻军。由于敌众我寡,张宗禹、赖文光等于当日西撤。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赖文光、任化邦与张宗禹分别率东西捻军,转战于豫、皖、鲁、苏、陕、晋、鄂、直隶(今河北)等省,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显赫一时的捻军起义,延时17年之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谱写下一支辉煌灿烂的乐章。
捻军起义失败不久,又爆发刘朝栋起义。之后,涡阳人民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的革命传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的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
1926年5月,中共南京市委派魏季高等返涡阳,组建“涡阳党支部”,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党员,启迪民智,在涡阳的大地上点燃了一炬希望之火。1933年7月,成立涡蒙县委,在县境发展200余名党员,建立20多个党支部。共产党员戴天强,执教于西阳小学,组织学生罢课罢考。后因国民党实行白色恐怖,叛徒告密,县委遭到破坏。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以李晨为首的爱国知识青年,利用当时“第五战区安徽省涡阳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这一合法组织,在县境出版《动员三日刊》,贴壁报,发传单,巡回演出,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由于淮北地区是共产党发展华中敌后抗战,向东挺进苏北,向西连接中原的前沿阵地。1939年6月,新四军游击支队(四师前身)派任泊生在涡阳县城设立联络站,发展李晨等爱国知识青年入党,7月15日,建立城中党支部,9月6日,彭雪枫率游击支队进驻涡北新兴集,建立豫皖苏边区。是年11月上旬,刘少奇(化名胡服)来新兴集指导工作,对如何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这一战略问题,作了重要诣示。之后,在根据地内,成立地方政权,壮大武装力量。1940年1月,在新兴集成立以李晨为主任的涡北民主抗敌联合会,组织和领导全县的抗日救亡活动。为发展根据地的经济,军民合作,在涡北兴修水利,开办工厂。自此,涡北根据地成为华北八路军与华中新四军联系的纽带,淮北地区的抗日救亡中心。1941年5月,四师东撤。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县政府侵吞胜利果实,派兵北犯,涡北解放区武装被迫西撤。国民党军队、还乡团、土匪,大肆杀戮共产党基层干部及无辜百姓,并在全县滥征税收,肆意扩充地方武装,挑动内战。社会治安混乱,物价飞涨,农田荒芜,工商业倒闭,涡阳人民身经其难。以县城盐价为例,1947年6月26日早晨,法币10万元买1.7公斤,下午仅能买1公斤。义门镇原有二百余家商户,1947年已有40%商户无法开业。龙山一保,计2880亩土地,1946年至1948年5月,荒芜达40%以上。为推翻国民党腐朽的反动统治,支援淮海战役,1946年底至1948年5月,共产党在涡阳境与邻县部分地区建立四个县级政权。涡阳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送军粮、抬担架、救护伤员,作出了巨大贡献,数以千计的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48年5月,涡阳全境解放。由于连年灾荒,及国民党残兵与匪、特的破坏,新政权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涡阳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积极开展剿匪反霸斗争,向广大贫雇农发放贷款,减征税额,组织生产自救,迅速稳定了人心,使新政权得以巩固。
涡阳是以产粮为主的农业县,1983年农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9.4%,全县粮食总产9070997担。由于受土壤和气候条件的限制,粮食以麦、豆、红芋为大宗,涡河沿岸部分地区种植少量水稻。建国初,因耕作制度和生产技术落后,小麦平均每亩仅产数十斤。除豆类外,本世纪30年代中期,全县麦、高粱年产40余万担,不敷食用,赖以从蚌埠、怀远等地调入。1948年5月,县人民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发放生产救灾贷款727000元。之后,实行土地改革,使用先进农具,推广良种,组织农民兴修水利,防洪排涝,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农业生产得到稳步发展。至1957年,农业产值5922.2万元,比1949年的农业产值5067.5万元增长16.8%,全县粮食总产5500000担。1958年“大跃进”,刮“共产风”,搞“一平二调”,农业产值急剧下降。1961年农业产值计5070.55万元,退至1949年的水平。在“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纠正了“左倾”错误,农业生产始得恢复。1964年,县内又有余粮,由国家外调出境。“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农村推行“农业学大寨”运动,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农业产值虽年年略有所增,但是,经济作物、副业生产、家禽家畜饲养则受到种种限制,每况愈下。加之管理体制上的缺陷,以及部分社队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粮食的成本逐年增加,导致全县出现不少高产的穷队。以1974年为例,全县社员每人每年从集体仅分得36元现金。1975年后,县内组织23万名社员,治理沟河,兴修排灌设施。由于工程开支浩大,促使人民公社加大积累,社员应得的粮、款相应地减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挫伤。1981年3月,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全县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纠正了管理体制上的弊端,发展了专业户、重点户,扭转了农业生产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并逐步转向商品化。该年底,农业产值较1980年增加29%;1983年又较1982年增长13.6%。与此同时,改变了长期片面强调粮食生产,忽视多种经营的状况,大力发展养殖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其中,义门苔干,颜色翠绿,入口清脆,闻名全国,1982年年产约5千公斤。1980年,涡阳列为全国山羊基地县之一,是年,全县收购山羊皮260414张,还收购兔毛32321公斤,荣获外贸部、全国供销总社、农业部的奖状。近年来,渔业生产采取河塘并养,发展迅速,1983年产量已达619吨。
涡阳多水旱灾害。据史载,自建县至县境解放的85年中,历届政府对河道只进行6次宣泄,排灌工程则未建一座。建国后,县委、县政府采取两手措施,为防洪排涝,组织民工清理河道,疏通淤塞;为抗御旱情,兴建水闸、排灌站、打机井等水利设施。35年来,全县水利工程投资5亿8千多万元,完成土石方3.0196亿立方米。建大型枢纽工程1处,中小型涵闸42座,电机灌站174座,打机井8670眼。基本上改变县境“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面貌。
涡阳的林业,解放前,因县境迭遭战火,树木几经砍伐、焚烧,至本世纪40年代未,已由木材输出县变为输入县。解放后,县政府多次提倡植树,但因管护措施不当,收效甚微。1971年,在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和全国林业会议推动下,根据县境的特点,全县统一规划植树造林。以“四旁”植树为重点,进行农田林网建设,并对植树提出了统一规格标准。是年,全县调动10万人,种植1280万株树木。鉴于60年代的教训,实行严管重罚,以法治林。1972年3月,制定“毁坏一棵树,要保证栽活三棵,罚款五元的管护制度。设护树员分段监督管护。在种植上,采取林路并举,林草结合,乔灌结合,经济林与用材林结合等办法。80年代初,由于农业生产体制的变更,县内曾一度忽视林业生产,少数地区没有处理好砍伐与更新的关系。经发现后,县委、县政府抓住事端,坚决扭转。之后,着重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不断更新和淘汰旧品种,县境林木面积迅速扩大,蓄材量日益增加。果园面积,1983年已发展至6639亩。由于林业的发展,县内气候条件逐年得到改善,风沙显著减少。入夏,村前村后郁郁葱葱,公路两旁林荫遮日。据1983年统计,除更新和死亡外,有树2100多万株,人均27株。建设农田林网140万亩,林木蓄积量均为60多万立方米,林木覆盖面积为7.6%。1983年10月,涡阳出席全国平原绿化会议,评为先进县之一,荣获奖杯、奖状。
解放前,涡阳仅有几个手工业作坊。建国后,本县工业发展迅速,逐步有了化学、食品加工、电力、机械、轻纺等行业。1983年全县工业产值7302万元,为1949年的60倍。35年来,涡阳工业发展道路艰难而曲折。50年代中期,通过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合并部分作坊为半手工、半机械化的小厂,随之,对这些小厂加以改造、扩大,成为县内初具规模的工厂。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部分工厂因资金、原料不足,能源缺乏,技术力量薄弱,产品销售不畅等原因,先后停产。70年代初,110千伏输变电工程竣工运行,解决了县内发展工业的能源问题。当时,贯彻发展以“五小”工业(小化肥、小水泥,小农机等)为主的政策,涡阳陆续兴建肉厂、化肥厂、马店袜厂等。据1976年统计,工业产值为1970年的8.7倍。由于不重视管理,片面强调产值,不计生产成本,致使国营工商企业的亏损额随产值上升而增加。以1970年为例,国营企业盈亏相抵,上交给国家的利润为85600元,每一职工提供的利润为110.59元。而1976年却亏损376100元,每一职工提供的利润为负188.22元。1980年,县委、县政府根据本县的现有的工业基础,确定优先发展以酿酒、化工、肉类加工为主体的工业格局。在工业企业内部,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实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对外调整销售市场,企业的应变活力骤增,产值和利税均有大幅度增长。县肉类加工厂的分割肉,运销加拿大、波兰、丹麦;1981年,高炉酒厂新产品“陈酿酒,浓香馥郁,醇和甘美,被评为安徽省六大名酒之一,1984年被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获铜杯1个;县化肥厂,1980年以后,实行一系列改革,1983年原料、燃料单耗之少居全省首位。乡镇企业,自1980年后发展迅速,至1983年,产值已达2036万8千多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7.8%。
历史上涡阳的商业,集中在义门、高炉、张村、石弓、雉河集等几个集镇,蚌埠为涡阳沟通外界的唯一门户。主要行业有棉布绸缎、百货、杂货、食盐、粮食和饮食业等。许多大小不等的行栈、交易所,经营县内农副土特产品。义门经销的药材运至江浙湖广等省份。1912年,直鲁联军团长王金妮率军入县城,商店多数被抢,商人转移资金,商业一度衰落。20年代,外埠商人觊觎县境的土特产品,来县开设行栈,一边收购,一边倾销洋货。至1927年,县内计54家本地商店被迫停业。国民党县政府为支撑县财政,默许种植罂粟。据1922年统计,全县收洋药税达20万元。抗日战争爆发后,县城及高炉、石弓等主要集镇遭日军飞机轰炸,商业一撅不振。解放前夕统计,全县行栈仅有200余家。解放后,商业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1949年至1956年,商家一般均独立进行经营活动,库存充裕,生意活,经营效果好。据1956年统计,全县销售额达3517万元。1957年至1966年5月,对私营企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由于“大跃进”的冲击,市场供求矛盾尖锐,资金使用混乱。据1958年5月统计,全县商业供销系统,不合理资金占用达318.76万元。1960年起,产销失调,供求矛盾突出,市场管理混乱。经过采取合理分配商品;开放集市贸易;沟通城乡交流;开展农副产品派购,贯彻奖售政策;部分工业品、食品实行议价供应等措施,1963年,供需矛盾基本得到缓和。1966年6月至1976年期间,前三年,商业机构瘫痪,购销呆滞,经常亏损;后七年,在商业部门搞“以政代企”,划地为牢,使经营渠道闭塞。不少单位不调查市场需求,盲目采购。据1975年统计,全县商业、供销系统,库存积压达2233万元。1977年后,商业机构内部充实调整,开放市场,整顿和恢复各项规章制度。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商业工作,1981年起,改革商业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商业经济责任制,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少环节的办法,疏通商品流通渠道,改进商品购销形式,据1983年统计,县境国产商品纯购进为16109万元,比1982年增长26.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3727万元,比1982年增长8.3%。全县有个体商户5521户,年营业额为1509万元。
涡阳立县迟,地处偏僻,文化教育事业不及他县。1867年,县内始有第一所书院。小学堂则自1903年由书院所改。涡阳中学迟至1931年才开始创办。解放前,县境战事频仍,学校时停时开,县内大部分青少年依赖私塾,方能识字断句。县境解放后,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为学校征聘教师,修整校舍,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据1949年统计,已恢复小学100所,在校学生7400人;中学1所,在校学生307人。在大力发展教育的同时,城乡普遍开展扫盲工作。1955年末,全县参加扫盲学习23万人。反右派运动后,教育界深受“左”倾路线危害,教学工作得不到正常开展。经广大教师克服困难,努力工作,仍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生造反,教师挨整,学校停课,校舍被毁,教育被摧残至奄奄一息的地步。1977年起,整顿教育,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学校得到稳定的发展。1983年末,全县有小学605所,在校学生144467人;中学40所,学生30605人;师范1所。随着城乡识字人数的增多,广大群众迫切要求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报刊杂志的发行量逐年增加。1983年末,人均订阅报刊0.075份。电影放映队在70年代中期已遍及各区乡。80年代初,县建设电视转播台。县梆剧团少年演出队演出的《穆桂英下山》,由省电视台录相,剧照由省美术出版社印刷成年画,发行10万余套。
“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出生在涡阳。据《晋书·嵇康传》载,“嵇康字叔夜,谯国铚人也。其先姓奚,会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铚有秘山,家于其侧,因而命氏。”今县境东北部,原为铚县境,内有嵇山,距县城30公里,山南有墓,《中国名胜词典》载以嵇康墓,。叠嶂苍茫涣水西,云飞百尺松犹山”,1915年前,墓旁景色如画。县城东南20公里处,有一古冢,“古柏挹翠,黄流襄陵”,据旧志记载,为范蠡冢。时至今日,松柏伐尽,尚存一土冢。县境革命旧址,有捻军会盟的“山西会馆”;张乐行故居;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另有彭雪枫德政碑尚座落在新兴集东北隅。
本世纪20、30年代,涡阳曾多次流行霍乱,死者不计其数。1929年初夏,霍乱流行,染病者很少得救,县城四关日出棺材各10余口。黑热病、疟疾、梅毒,以及各种皮肤病,也为县境常见的地方病。由于文化落后,民间又缺医少药,巫婆和庸医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和健康。解放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很快。50年代初,组织中西医成立联合诊所,对地方病进行调查、治疗和预防。50年代中期,霍乱、黑热病根治绝迹,并建立和完善了县、区两级医疗机构,医疗水平逐年提高。此时起,对疟疾、钩虫病、脑炎、出血热、麻疹、痢疾的预防成效卓著。1977年,县境全民预防疟疾服药达414.2万人次。1983年末,全县有区级以上医疗机构17个,医务人员555人,病床679张。由县、区级医院,乡村医生组成的三级医疗网络,正趋向完善。县医院能进行高难度的颅脑损伤和中段食道癌切除手术。县中医院肛肠科,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使单纯中医治疗痔疾引起术后大出血的问题得以解决。70年代中期起,县委、县政府组织医务人员,在宣传晚婚、少生、优生的同时,利用先进的节育技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县内大部分适龄夫妇都领取了独生子女光荣证。
建国35年来,勤劳朴实的涡阳人民,依靠自己的双手,初步改变了解放前遗留下的贫穷落后面貌。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涡阳的经济腾飞起跃。1983年比1979年的工业产值增加63%,农业产值增加90%,财政收入增加82%。涡阳的工农业总产值,1983年为25353万元,比1949年的工农业总产值5191.34万元,增加488%。
涡阳之所以在近4年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关键在于党所制定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深得民心;在于县委、县政府认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逐年纠正了“左”的错误,陆续解决建国以来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以及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在于有一个较为安定的政治局面。按照宪法规定,1980年成立的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县政治协商会议,也都是保证涡阳实行法治,取纳民意的重要机构。全县万余名知识分子,在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出聪明才智;勤劳朴实、不畏艰苦的广大工农群众,源源不断地为社会创造着财富。
涡阳至今尚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矿藏,也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和众多的剩余劳动力,涡阳的工业尚待进一步挖掘、改造和发展,农业也存有潜力,涡阳有着雄厚的发展经济的物质基础,这一切急待人才和资金去开发!
发展涡阳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近几年已为涡阳各级领导所认识。并在其各自权力所许可的范围内,为发展涡阳的经济、文化事业作出正确的决策。不久的将来,涡阳将是淮北大地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