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涡阳气侯温和,适宜多种树木生长。清咸丰年间,清政府在县境残酷镇压捻军起义,绝大部分树木被焚烧砍尽。由于民众有自栽树木的习惯,立县后,境内树木逐年增加。1918年至1919年,全县曾种植树木27万棵。至本世纪20年代,木料外销出县,年可收入数万元。1938年日军入侵,境内屡遭兵燹,树木又遭砍伐焚烧。至解放初仅能自给。1950年后,植树造林几经政府倡导,林木发展迅速。1958年大炼钢铁,砍伐树木作燃料,所存无几。县内用材靠外地运入,群众烧柴十分困难,水土流失严重,风沙成灾,据1959年统计,出现15次沙暴,为解放后出现的最多年份。
1971年起,在北方地区农业会议和全国林业会议的推动下,县委和县政府对全县的林业生产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针对涡阳实际情况,提出平原绿化要以“四旁”植树为重点,同时要建设农田林网,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是年,县委组织700多人宣传队,深入农村宣传植树造林的必要性。对一些破坏林业的典型案例,及时严肃地进行处理。据1971年至1974年统计,全县有80万人次参加植树造林,计植树15980万株。1975年,涡阳基本实现“四旁”绿化和农田林网化,成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单位。
1977年至1979年,由于管理松弛,出现乱砍滥伐树木的倾向,使全县树木急剧减少。针对上述情况,县委认真贯彻《森林法》,制止住乱砍滥伐,使林业生产得以迅速恢复和巩固。1980年以来,在农村实行退耕还沟、还路、还渠、还林,实行稳定林权,划定林地,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林业生产效果一年比一年显著。1983年10月,涡阳再次被评为全国林业先进县之一。1984年7月统计,全县有林木3200多万株,人均32株。建设农田林网140万亩,农桐间种36万亩,营造片林31000亩,丰产林6139亩,果木林14000亩,栽插紫穗槐、荆条、杞柳1600多万丛。林木蓄积量约为66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13%。
解放初,县政府内设建设科,负责林业工作。1955年8月,在农业局内设林业股。1960年成立县林业局。后与农业局合并为农林局。1980年3月,再次成立林业局。
树种
〔乡土品种〕
泡桐该树为优质速生树之一。躯干高大挺拔,枝叶茂盛,花成喇叭形,色白透兰,味香,开于早春季节。
泡桐用材率高,质较软,耐腐防潮,隔音隔热,宜做家具。经加工压缩后出口日本,近两年达800多立方米。
泡桐繁殖能力强,种子和根系均可催芽和育苗,涡阳以根育苗为主。当年育苗可长三米高左右,冬季砍苗平茬,第二年猛长至6至8米高,即可出圃移栽。
椿树该树因树叶有臭味,又叫臭椿,是传统栽植品种之一。主干端正直立,枝叶茂密,呈华盖状,病虫害少,根系发达,根孽性强,落叶量多,有固土和改良土壤的作用。耐盐碱、干旱,适应性强。幼树生长速度较快,至中部直径20厘米左右,生长速度渐慢,木质较硬,久生不衰。久有“椿老如槐”之说。
椿树的木质硬度适中,纹理清晰,是做农具、家具的好材料。种子成熟,可榨油,可保存至翌年春育苗。当年树苗可长1米左右,即可移栽。
桑树该树木质坚韧,纹理美观。叶能养蚕,根、皮可入药,桑椹能入药又可酿酒,枝条可编织筐篓。桑树幼苗,经培育定型,能做桑叉。
桑树种子成熟后,用清水洗净肉质果液,凉干,入土培养。桑苗生长速度较慢,一般二三年出圃移栽,适应性强。
刺槐该树又名洋槐花树,木质坚硬,抗压力强,宜于制作枕木、梁柱。叶能做饲料。花能供人食用。根部有根瘤菌,有改良土壤的作用。
刺槐根系发达,根孽强,自能繁育幼苗。人工繁育,春季整地作畦下种,当年可长一米多高,翌年春可出圃移栽。
楝树该树根、皮汁苦,有毒,又名苦楝。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侧根较多,枝冠开阔,叶茂盛,病虫害较少,耐旱,耐盐碱。
木质软硬适中,不变形,纹理清晰,宜制家具。果能榨油、酿酒,提取多种化工原料。根、皮可制农药。
楝树种子呈黄色,形似豆粒,在树上生长坚固,长期不落。翌年春采集,用水浸三天,揉去皮壳,漂净果肉,取籽凉干,便可入土育苗。当年苗能长1米多高,第二年出圃移栽,成活率很高。
柳树该树芽叶萌发早,落叶晚,枝繁叶茂,根系发达,宜在水中浸,是护堤的树木品种。
繁殖方法简便,每年春初,将1年或2年生枝条切成“柳桩”,入土40公分左右,将土压紧砸实,浇水即可成活。
楸、榆、槐、柏、白皮杨、椿、白果、皂角树以及枣、柿、桃、杏、李、苹果、梨、樱桃、花红等果类树木,也是县内固有。据1983年统计,上述品种,占全县树木总量的70%。
〔引进品种〕
杨树类该类在县内栽植的有大冠、毛白、北京、加拿大、枫杨等10余种,生长快,成材高,适应性强,木材可供建筑、农具、家具及胶合板、造纸等。
杨树育苗,多用插条法。每年秋,选当年生长健壮的枝条,剪截15厘米左右,入窖贮藏。翌年初春插栽入土,当年树苗可长2米左右,即可出圃移栽。
法梧该树1958年春引进,生长快,易繁殖,枝壮叶大,修剪后姿形优美,多在街道、公路两旁种植。
木质轻脆易裂,但可作乐器、家俱板面。皮是纺织、造纸原料。
法梧系插条育苗,每年秋末冬初,选1年生长粗壮的枝条,截成15至20厘米长,在湿度适中的向阳地,埋入土中贮藏,次年3月整地作圃床,栽插育苗。幼苗要在圃床内生长二三年,长至三四米方可移栽。
水杉该树60年代初引进,树干通直、高大,病虫害少,枝叶密聚,喜植于潮湿、肥沃的土壤。
木材质地轻软,板面纹理清晰美观,是建筑、造船和桥梁的材料。
川楝、湖桑、棕榈、杜仲、侧柏、龙柏、雪松等树木,都系引进品种。据1983年统计,上述品种,占全县树木总数的30%。
平原绿化
〔育苗〕
解放前,繁殖树苗,除私人培育外,民国县政府组织农会,曾于1920年在县城东官路口设立10余亩苗圃,后发展成23.6亩。1935年,在森林施业所内设苗圃场,地亩不详。
1951年,县政府颁发《林业工作计划》,实行“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的方针。次年全县采种4.25吨,育苗4亩。1954年,育苗以农业社为单位,拨出耕地面积的1%,作为育苗地,全县建立青年苗圃230个。1968年1月,开始培育泡桐、椿、槐、桑等优质品种。1971年起,县政府利用会议、广播、戏剧、简报等方法,广泛宣传育苗的重要性。将育苗纳入农业生产计划,逐级分配任务,丈量落实苗圃面积,插牌定标,确定专人管护。197l年至1973年,全县采种800吨,育苗8.3万亩。为提高树苗成活率,县委、县革委会推广新兴公社“一包二定三不准”的奖罚兑现的育苗方法。即育苗任务包到户,定面积、定棵数,不准利用苗圃地间种蔬菜、粮食作物,苗圃地不准有虫和杂草,不准人畜进入苗圃。损坏一株树苗罚款三角,秋后赔偿标准树苗15至20株。完成任务发奖金70至120元,半月一查,一月一评比。自此,采种育苗工作列为各级党委正常工作。据1983年统计,全县采种85.4吨,育苗3.4万亩。
县苗圃场1950年春建场,1957年从龙山迁至县城东南涡蒙公路南侧,有土地400余亩。1971年后,每年育苗二三百亩,每亩3000棵树苗。1981年,在场内设林业科学研究所。育苗收入不够费用开支,国家从林业事业费中,年补贴4000元。1983年,该场固定资金及流动资金各1万余元。
〔村沟旁绿化〕
对原有的村庄,按照新规划的园林化要求,绿化结合交通和生产,因地制宜修筑环村路,营建环村林,对新建村庄,统一规划,统一植树规格,先栽树后建房。
过去修路筑渠是单一进行。自1971年后,采取以沟带路,以路带渠的方法,田、水、林、路统一安排,综合治理。做到树护田、树养沟,沟排灌、沟截树根,渠水浇地,渠水养树,互为有利。植树的方法为:栽大苗,泡桐高4米,椿、楝3米;挖大穴,1米见方;浇大水,浇足灌透;施大肥,每穴1筐土杂肥,半公斤磷肥。种植时,采取合理密植,乔灌结合。水杉、小冠杨类,单行栽植,株距3米,双行栽植,株距4米,行距2米泡桐单行5米,双行8米,行距2米。沟旁株距6米,行距4米。椿、楝、榆类树苗,路旁单行4米,双行5米,行距2米,沟边株距5米,行距3米。紫穗槐、荆条、杞柳多行栽植,楝、行距1米。凡多行栽植者,一律成耙齿形。经过试验示范,在县境逐步推行苦楝与泡桐、杨树与刺槐、落叶乔木与长绿侧柏混交,路旁隔株混交,沟坝隔行混交。沿主要河流的20个宜桐公社,实行农桐间作。
〔公路绿化〕
1955年,整修涡蒙、涡阜公路。县政府号召沿路区社栽树,公路两旁每边两行。虽树种不一致,但成活率较高,长势颇好。1960年群众生活困难,树木绝大部分被砍伐,仅有一段椿树免于灾难。从该年至1970年,虽年年提倡公路绿化,因重栽轻管,成效甚微。据1970年底统计,公路植树仅9万余棵,且树种杂乱,规格不一。
1971年至1973年,县委、县革委会提出平原绿化以“四旁”为主,“四旁”植树,公路先行。采取办法:持久开展公路造林工作,抓典型,带一般;坚持自采种、自育苗、自造林的方针,树随地走。国家出树苗、经费,社队栽树管理。“三七”或“二八”分成,栽树时签定合同,采伐时政策兑现。更新采伐批准权在县。种植树种,大路、铁路沿线以法梧、垂柳为主。据统计,1971年至1974年共绿化大中小道路6041条,栽树3069万棵。其中,涡亳公路路基宽28米,栽行道树8至10行;涡蒙公路路基宽18米,栽行道树6至8行。“0908”公路宽10至12米,植树4行。社队道路路基宽7米,植行道树2行。
〔大田林网〕
1971年冬至1973年春,在全县100多万亩耕地上,种植林带,将土地圈划成棋盘状,分大中小三种。大格以大沟河流为界,一般约4000亩;中格以中沟、道路为界,约1000亩;小格以小沟、生产路为界,一般为一二百亩。属潮土类土壤的地区主要栽泡桐、白杨,“七二”、“六九”黑杨;属砂礓黑土类土壤的地区主要栽椿、楝。水田四周以种水杉、小冠杨为主;旱田周围以椿、楝、槐为主。以西阳公社张沟大队为例,全大队3600亩土地,规划成4个中方形,30个小方形。对原有的24条生产便道,废除11条,加宽13条,整修沟坝9条。1973年冬,栽树16万棵,扩大耕地面积40亩。
1950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涡阳植树株数和造林面积统计表单位:万亩

管护
〔管护制度〕
“三分栽,七分管”。平原植树,重点在于管。1963年12月,全县推广张村柳西大队的护树经验:干部包教育群众;教师包教育学生;家长包教育孩子;护树员包植树地段,护树是固定工分。
1966年9月,县政府颁布《关于大力开展公路绿化和行道树木管护的布告》。其中规定:
公路两旁栽的树,其收益分配(包括砍伐的成材树),凡国家投资栽的,公路两旁第一行树,干线公路50%归社队群众集体所有。支线公路80%归社队群众集体所有。凡是社队包养的公路,全部归社队群众所有。在路旁第一行树外边又栽树的,不论几行,干线收益全部归社队群众集体所有;行道树外边坡上栽种的矮林,不分干线、支线全部归所栽社队群众集体所有。
凡砍伐行道树,一律报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所有公路,不分干线、支线,一律包给沿线社队管护。凡缺损者,应由包管社队追查赔偿,并负责补栽保活。
1972年3月,县革委会总结各地护树经验,制定“十不准”护树制度。
社员在田间劳动,过路行人,车辆及儿童玩耍,不准破坏树木或折断树枝、树干。不准在植有树木的沟坡、河坝、池塘旁取土。加强畜禽管理,不准猪、羊等牲畜啃树皮、毁树苗。新栽树苗不耐风雨袭击,护树员要及时检查扶正侧歪树苗,不准有侧歪树苗过夜,以防根子受损。不准在林里放牧、点火、砍柴。不准非管护人员私自给树木修枝掰叉。不准在树林里套种高杆农作物。不准私自毁树建房、搭棚、盖厕所。不准在树行间打场、堆垛柴草、挖粪坑、拴猪羊。不准私自更新砍伐树木,必须更新时,由大队统一规划,经公社批准。
违反上述规定或以其他行为毁坏树木者,毁一棵苗,要保证栽活标准树木3棵。罚款5元。“十不准”规定公布后,县委带头执行。县内连续数年所植树苗成活率在95%以上,成材率在93%以上。
上述规定,其内容符合中央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试行)》第二章三十八条中规定:“毁坏城镇和村旁、路旁、宅旁树木的,毁坏一棵要栽活三棵,或者处以罚款”的精神,故使用至今。
1977年至1980年,由于县委机构改组,一度放松林木管护,各地出现乱砍滥伐现象。为此,县革委会于1979年,县人民政府于1980年12月8日,连续公布《关于保护树木严禁乱砍滥伐的布告》和《关于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国务院紧急通知的通知》,从严处理一批严重毁林砍树的首要分子。
〔病虫害防治〕
对树木病虫害防治,1979年前采取发现一处,治疗一处的办法。1974年至1979年,全县林木病虫害发生7300亩,均及时进行防治。1980年起,县林业局对林木进行普查。3个组普查本县13个区、镇、社林木病虫害。踏查营林面积64934亩,占总营林面积的30%;详查林地541亩,占实有林地的5%。查出本县杨树、泡桐、法梧、刺槐、川楝、臭椿、水杉、桑、榆、柳等10个树木品种的21种病虫。其中较普遍的虫害有袋蛾、天牛、潜叶蛾等。较普遍的病害有杨树灰斑病、溃疡病、泡桐丛枝病等。受病虫害的计13300亩,占调查面积的20.5%。是年,对上述林木病虫害,采取人工捕杀和药物防治两种办法进行防治。
1981年起,每年夏季,县林业局组织技术力量,使用两台拖拉机,两架高压喷雾器,对树木较集中的各主要交通公路、田间林网及县城街道喷射敌百虫、DDV、八八九等农药进行防治。每年用药量4至5吨。各区、社也集中药械在树木集中区喷洒农药。
1980年至1983年涡阳县林木病虫害防治统计表单位:亩

单集林场
位于县境东北部,1959年,经省林业厅勘测后,于1960年1月,划高炉、曹市两公社48个生产队,8722人,50735亩耕地,建单集林场。行政上直属县政府,林业上归上级林业部门管理。建场方针为“以林为主、综合利用、多种经营、永续作业”。
建场时,有3个林业专业队。耿桥,1962年建队,主要育苗,有地709余亩。蔡庄,1962年建队,主要造林,有地5000余亩,1974年撤销。刘圩,1964年建队,主要造林,有地3000余亩,1972年8月撤销。1971年建单北专业队,以培养桑树为主,有地2000余亩,1975年9月改为果园,后又改为县办种猪场。
自建场至1962年,从亳县调进杨树苗,共造林4000余亩。1963年至1965年,专业队造幼林1万余亩。“文化大革命”期间,成材树木被盗砍。幼树因受虫害,未得到防治,生长缓慢,大面积的杨树成了“小老树”。1973年至1974年,对“小老树”进行更新,砍掉8500亩。1975年冬,重新造林2100亩。由于种后管理不当,栽种的树木又成了“小老树”。至1983年,全场共造林29506亩,成活14800亩。其中,用材林27114亩,经济果木林1071亩。是年,全场木材蓄积量1755立方米。树种主要是白杨、楝、枫、泡桐、刺槐、椿、杏、核桃等。
自建场至1983年,共育苗7831亩,出圃树苗3535.41万株。除本场自栽外,部分树苗支援本县其他区、社。
国家建场投资18.5万元。自1960年至1983年,投资总额为911000元。1964年、1967年、1969年、1973年、1978年、1983年有盈余。1982年为建场以来亏损最多年份,计21700元。1983年,场出售部分树苗和木材,盈余32000元,为建场以来盈余最多的一年。
附,造林先进单位
1.孙土楼行政村
双庙区孙土楼行政村,位于涡阜公路西侧,有9个自然村,2860人,5700亩耕地。1972年始,在长150公里的27条水沟岸上栽种树木,并在各村营造环村林,共植树122000棵,新建果园100余亩,插紫穗槐和荆条约25万墩。1983年,有成材树木9万棵,木材积蓄量为1800立方米。年产苹果、梨20余万公斤。近年来,新建瓦房1120间,新制大中型农具2875件,家具1l440件,木材收入折款约38万余元。
2.南窑自然村
位于义门集西0.5公里的南窑自然村,南临涡河。全村81户,390人,人均耕地不足1亩。1972年以来,植树面积73亩,苗圃7亩。利用“四旁”,合理密植,农桐间作,乔灌结合,并营造环村林。1983年统计,有成材树木176000棵,木材积蓄量680多立方米(以泡桐为主),价值27万多元。出售木材150立方米,价值5万余元。新建瓦房300间,户均3.6间,添制大中型农具250件,制家具689件,购置小四轮拖拉机等20多部。粮食产量由1970年前的亩产200公斤,增长到650公斤。
3.陆杨行政村
位于高炉集东侧的陆杨行政村,有10个自然村,1924人,8000余亩耕地。1972年植树造林,搞园林化,挖33条中沟,以沟坝带路,路边修渠,沟坝路旁栽树,路边渠埂插荆条、杞柳。据1983年统计,有成材树木22万棵,环村林10多万棵,每人平均160多棵。是年,利用间伐,更新树木,新建瓦房35间,制家具100多件,树枝解决本大队群众4个月的烧柴。粮食产量1981年亩产200多公斤,是1971年粮食产量的两倍。该大队巩韩村在青阳沟两岸,营造刺槐、泡桐、椿树等杂木林100多亩,用间伐树木,建瓦房20间,购置拖拉机2台,柴油机3部。全村50多户群众烧柴全年自给。
上一篇:农业
下一篇:水利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