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立县前,商业集中在雉河集、义门、高妒、张村、石弓等集镇,以经营京广杂货、盐、粮食、饮食和烟土为主。立县后,大号商行渐集中到县城,每家在5万元左右,并经营批发业务。1912年,直鲁联军团长王金妮率军进县城,抢劫商店。商业资金曾一度转移至购置田产上。由于县境地处省际边缘,交通闭塞,一些土特产品难以出境销售。20年代初,蚌埠等地商人曾在县城设立商号,收购鸡蛋,并运入煤油等生活必需品在县销售。30年代中期,是涡阳解放前商业鼎盛时期。1938年5月,县城及主要集镇均遭日军飞机轰炸,商业自此败落。至解放前夕,县内商业也未得到恢复。
1949年,为恢复和发展商业,在群众自发成立合作社的基础上,县政府组建县供销合作社。之后,又逐步组建各类国营商业。随着交通的发展,加速了城乡间的物资交流,土特产品能及时运销出境,轻工业品供应不足的问题也相应得到解决,商业活动日趋繁荣。1958年,因受极“左”路线影响,过早地取消集体所有制和个体商贩,业务经营不计核算,造成商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直至1963年,经过“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后,形势方得以好转。“文化大革命”初期,商业受到运动的冲击,商店关门,各项制度弛废。70年代初,由于城镇建设发展,商业网点也随之增加,但“以政代企”的经营作风严重,导致流通渠道受阻,商品大量积压,资金被摊派和挪用。1980年后,商业系统进行了全面整顿,恢复和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改革商业体制,实行商业经济责任制。对市场采取“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的办法,对商业分支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商业逐渐兴旺,商业网点已遍布全县。涡阳的商业,已呈现出流通渠道畅通、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的新形势。
私营商业
〔简述〕
县内私营商业市场,除县城外,以沿涡河的义门、高炉最为繁荣。30年代中期,为解放前县境商业的鼎盛时期。1938年,县城沦陷后,财产损失严重,从商人员纷纷迁往农村集镇。1943年起,商业市场稍有复活。除县城外,张村为去太和的商品中转地;高炉为县城去宿县、濉溪贩盐的必经之处。1946年后,县境多战事,国民党统治区内租税繁重,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市场混乱不堪,商业奄奄一息。
建国初,私营商业短缺流动资金,县人民政府为支持私营商业开展业务,曾发放小额贷款。1950年,私营商业成立工商组织机构,至1953年定名为“工商联合会”。该组织在教育私商按章交纳国税,促进城乡物资交流,打击不法活动,组织联营商店等方面起过作用,1955年,在一类地区(高炉、两阳、义门、城关),供销合作社退让商品210多种,确定公私营业比重,有困难的私商大部分获得解决。在二类地区(江集、阎集、花沟、赵屯等)和三类地区(标里、临湖等)作了不同程度的安排。据当年统计,全县共安排个体商贩2164户,9500人,资本额36万元,销售额299.5万元。
涡阳县商业网点分布图

1955年1月,县委抽调130多名干部,在城关、义门、西阳三个集镇,对私营商业进行行业合作化的试点。3月,私营商业合作化基本结束。据1956年统计,全县尚有私营企业810户,1833人,资金65.6万元,年销售额为147.3万元。之后,私人商业逐年减少。1962年,由于政策许可,私人商业略有增加。该年全县计950户,1900人,资金156万元,年销售额207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取缔商贩。1979年后,实行“广开就业门路”、“解决城镇就业”的新政策,个体商贩发展迅速。1983年末,全县计5521户,主要经营成衣、饮食、旅社和小百货。
〔主要商行〕
烟土业涡阳是罂粟产区,清宣统末年,县城烟土行有10多家,各集镇也有。大烟土行,每天能收12000两,小行也能收7000余两。根据1922年统计,年收纳烟士税额达20万枚银元。1928年,高炉集以经营烟土最盛,有8家。1934年,厉行禁烟,取缔烟土行,烟土交易由明转暗。抗日战争期间,烟土行又兴,至解放初方禁。
盐业1953年,全县盐店40家,最大资本约5万元左右。此间,主要盐行分布:北门大街有马衡泰、王东升、刘记利丰恒;南门大街有张善甫的南聚丰;东大街有张大经的聚新隆;东关街有刘胖子的东聚丰。大盐行都兼营“六陈”(粮食)。货运全用木船,一次可装七、八千麻袋。1937年,城内较大的盐行有7家。抗战期间,大部分商品销售量急剧下降,唯食盐经营量大。多半从宿县运至县城、张村等行栈销售。当时,县城盐行计70多户。漯河、界首、太和等地的客商均来县境购买食盐。因而张村成为食盐集散地,日销量达5万公斤。抗战胜利后,盐行为设股集资经营。
粮食业清末,县城有粮坊4家。1935年,全县粮坊已达到138家,附带营粮业者,亦不下100余家。资本最大者约3万元左右。以本县生产的麦豆为大宗,获利丰盈。粮坊多开在四关,东关有张绍尧的“公端号粮坊”,下浮桥有王家的“汇源栈粮坊”,东门外大石桥下有张潜庵的“聚丰六陈行”,西关有孙大伦的粮行等。至抗战前夕,县城粮坊有10多处。抗战期间,经营盐业者,又多兼营粮食。
建国初期,允许私人开设粮坊。1954年,粮食统购统销时被禁。1962年后,私人粮坊几开几闭。
百货、杂货业清末,县城经营百货、杂货业仅有商店5家。民国初年,增至10余家。1935年,全县经营绸布商店共43家,资金总计不足10万元。较充裕者为“和合”、“德康”、“华美”等数家。当时,因为农村贫穷,购买力簿弱,商业凋零。“和合”、“华美”、“大纶”、“天成”在县城洋房街。“复茂永”、“元丰长”、“鼎兴隆”在县城文明街。1937年,较大百货店有6家,垄断县内市场。百货小摊10余户。
杂货业多为零星交易。清末,全县40余家。1935年发展至100余家。最大的资本约在5万元左右。1937年,县城杂货业有39余家,小摊若干,抗日战争胜利后,部分经营杂货行的商人,以2分、3分、5分、7分的不等利率,向一方或双方索取调金。各自都有拟价、议价权利,随时可以涨跌价格。
1949年,经营百货、杂货业计1795户,资金41万元,年销售额452万元。公私合营前的1954年,全县经营百货、杂货业者3175户,资金252万元,年销售额282万元。合作化后,私营百货、杂货业逐年减少。1958年仅有182户,资金2万元,年销售额53万元。60年代初,私营百货、杂货业略有增加。1962年,全县计950户,资金15.6万元,年销售额207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均被禁营。
饮食业30年代中期,县城饮食业集中在石狮子街口。大荤馆有王化盛的“醉月楼”,开封厨师的“豫皖饭店”,当地风味的“三义居”。1949年,私人饮食业有380户,资金3万元,年营业额26.5万元。1957年均合并为合作店组。
〔个体商贩〕
1979年,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县内个体商贩发展迅速。经营的主要行业有成衣农业、饮食业、旅馆业、服务业、各种行栈和百货业。成衣业遍及城乡各集镇,货物主要来自上海、南京、合肥等地。据县人民银行调查,1983年,全县购成衣流出货币达350万元。仅城关市场统计,不下50家。经营成衣的花色多样,款式新颖。有些个体商贩,同时经营一年四季服装,年销售额不详。饮食业主要经营小吃和卤菜摊。均在下午5时开摊,至深夜打烊。据城关市场统计,经营饮食业的个体商贩有四、五十家。县内较有特色的风味小吃为义门的熏牛肉,石弓的卤狗肉,县城李记的扒鸡等。旅馆业集中在县城和义门两处。1983年,县城有20余家,大都设在汽车站附近。服务业主要是修理家用电器、小五金等,均设摊营业。开设的行栈,计有粮食、鸡、鱼、干果、蔬菜等,从买卖两方出若干行用作为收入,主要集中在县城。据1983年城关市场统计,鸡鱼行4处,粮食行集中在闸北、南关,有39余家。百货业主要经营针、线、纽扣、打火机等小百货,1983年,城关市场计有20余家。
国营商业
〔简述〕
1949年9月1日,由高炉酒厂、税务局、专卖处合并而成的专酿专卖处,为涡阳国营商业之始。1951年,中百公司阜阳分公司在涡阳设立营业所,有门市部1个。1953年年,百货营业所改为推销组,业务划归蒙城县百货办事处领导。自1954年起,县花纱布公司、食品公司、药材公司相继成立,国营商业的各专业公司逐步形成。
之后,各专业公司增加经营品种,扩大经营范围。为了统一管理各专业公司的人事、财务、业务经营,1957年秋,成立县商业局。是年,局下有百货、食品、煤建8个公司。网点已遍布全县72个大小集镇。
1958年4月,受“左”的路线影响,将百货、食品、煤建3公司并入商业局。5月,县供销社并入商业局,取消商业集体所有制。商业局下辖直属门市部、直属仓库、食品加工厂、轧花厂、酱醋厂各1个。另辖基层分销处7个,随县供销社划来17个商业点,4个转运站。经年余实践,证明上述体制不便开展业务。1961年5月,局内改设为食品、石油煤炭、服务、土产、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工业品6个经理部。同年10月,商业局和县供销社分家,取消经理部,组建百货、专卖、食品、服务、煤建等10个公司。百货公司下辖百货分销处12个,食品公司下辖食品采购站14个。
1970年12月,县商业局与工商行政管理局、县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县供销社合并成立涡阳县商业局革命委员会。原商业局辖各公司、厂未变动。另增辖食品站18个,百货分销处1个,专卖分销处5个,煤点8个,以及土产、生资、外贸公司、轧花厂4个区级企业和20个基层合作社。1971年,增辖县肉类加工厂。1973年,撤销义门分销处,建立青疃批发站。1976年,合并盐业、蔬菜两公司。
1977年,县商业局与县供销社、工商局分家,原属县社系统的士产、外贸、棉麻公司及基层供销社一并划出。
1979年,撤消商业局革委会,恢复局长经理制。撤消石油煤建公司,分设石油、燃料两公司。燃料公司划归县物资局所辖。同年,设立五金、交电、化工公司(简称五交化公司)。局下辖百货,五交化、石油、专卖、食品、服务、盐业蔬菜7个公司,酱油、肉类加工、食品3厂。
1980年,撤消盐业蔬菜公司,分设盐业和副食品公司。
商业局系统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所属机构人员统计表单位:个、人

〔购销〕
1948年5月,涡阳解放,为恢复工农业生产,沟通城乡物资交流,国营商业委托供销合作社收购生猪、鸡蛋等农副产品,并组织私营商业供应群众急需的日用品。1951年10月,由于运输困难,加之群众购买力上升,出现棉布零售市场脱销,后增设门市部方得以解决。次年,因忙于“三反”、“五反”运动,城乡物资交流呆滞,市场短缺、清淡,国营企业营业额急剧下降。经执行国家“调整税收、放宽贷款条件”等有关政策,各专业公司主动与私营商业订立长期购销合同,购销情况逐步好转。
1954年,根据中商部、合作总社的规定,国营商业要支持基层合作社,扩大经营品种,经营方向开始由城镇转向农村。1955年下半年,私营商业按行业经营种类分工。国营商业推出180种商品让私商经营。是年,国营商业商品销售比1953年增加120%,计997万元。
1956年,国营商业转入以沟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为重点。部门内部按系统、按性质组织交流,成交额显著增加。市场允许种猪、仔猪、鸡鸭蛋禽、水产品等三类农副产品上市,扭转了商品流转中大通小塞的现象。1958年,为扩大经营范围,组织农副产品予购,开展供销商品予售,计组织毛巾、背心、土布等部分产品100余种,与354个农业社签定予购合同1千余份。全年运出物资17730吨,运入27464吨,下放21184吨。
由于受“左”的路线影响,未认真对地方产品进行检查和验收,将部分质量低劣,无使用价值的产品收购入库,而部分急需的生活用品却未能及时运入县境。
1959年后,发生库存空虚,需求量大,加之农业失收,造成产销失调,供求矛盾突出,市场秩序混乱。为改变此种状况,自1960年冬起,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分配商品,实行凭票证限量供应。开放集市贸易,成立农民交易所,建立贸易货栈,沟通城乡交流;实行农副产品派购,贯彻奖售政策;实行高价供应,增加货币回笼。至1982年,市场形势明显好转,游资减少,集市贸易价格降低,部分工业品和副食品收购量和供应量均有增加。
1964年,国务院规定国营批发商业对供销社要公开库存。货源充足的商品,一律实行选购,不准搭配。供应不足的商品确定适当的城乡分配比例,按比例分配商品。县国营商业为落实国务院的规定,扩大货源,积极调进对路适销的商品。除增加常住蚌埠、蒙城调拨中转力量外,又组织联合采购小组,分赴上海、天津、河南等地,进行有计划地采购。同时采取“积极支持、严格要求、以销定产”的办法,解决地方工业的原料,合理调整价格。为搞好农村供应,召开“国合”订货会议17次,市场出现购销两旺的局面。
1967年,国营商业失去指导市场的能力,商品流通呆滞,门市部不能正常营业,库存不足,货源短缺,供求矛盾突出。主要商品库存与上年相比,棉布43.5431万米,减少33%;汗背38144件,减少34%;毛巾10.9155万条,减少49%;食盐1462吨,减少62%;烟酒、杂货等量更少,火柴45件,烟23箱,酒9吨,肥皂947箱。之后,购销矛盾继续恶化。1971年,在货源紧缺情况上,国营商业为扩大农村供货比例(由3比7改为1比4),降低批发起点,购销总值每年都以15%左右的递增率增长。为减少供需矛盾,对部分紧俏商品实行凭票供应。
自1968年起,65%的药品不能满足市场需要,15%的药品无货供应,抗菌素类药品尤为紧张。因此,采取按比例分配供货,凭供应卡供药。1977年后,西药货源充足,全部敞开供应。
1980年起,为搞活市场,发展经济,国营商业系统根据商品本身的特点,市场供应情况,实行统购统销、计划收购、订购和选购4种购销形式。按照商品自然流向,实行超区域或限制,多渠道组织货源,厂店挂勾,产销直接见面,恢复和发展前店后坊。实行工业品试销和调拨,建立小商品市场等办法,减少流通环节,加快资金周转。在经营过程中,恢复联络员制度,设立样品室,实行帐目、库存、计划三公开,降低批发起点,拆零配色,经常召开供货会等措施,改进批发工作,扩大流通渠道,使购销业务稳步地得到发展。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国营商业系统购销总值统计表单位:万元

〔经营管理〕
1952年前,商业机构按行政区域管理,1953年6月,改为按经济区域管理。县一级专业公司为独立核算单位。1954年,根据中央整编精神和《关于国合划分城乡经济范围标准》的规定,国营以城镇为主,以批发为主,适当缩小批零比率。
1958年,市场供求关系混乱,商业部门各项管理制度无法施行,造成营业不当,核算不严,资金使用混乱,损失严重。是年5月,根据全国物价工作会议和省委对清理商业资金的指示,清查流动资金,不合理部分计318.76万元。其中,到期应收回未收回的予付购定金130.02万元;到期应收回未收回的赊销放款187.01万元,不经上级批准,工业借支20刊万元。据1962年统计,国营商业因盲目采购积压213万元的冷背呆滞商品,严重影响资金周转。1963年,为改善经营管理,各部门通过查漏洞、排问题、挖潜力,共揭发问题694条,改正683条。主要内容为:打破行政区限制,改进购销关系,减少商品流通环节,按经济区划调拨商品;加强商品调拨运输管理,缩短商品运输路程,改善商品保护,消灭不合理损耗;严格执行价格政策,提高收购质量,改进农副产品收购方法;改进运输工具和装载技术,按照经济、迅速、安全的要求,组织商品调拨,消灭迂迴运输;大力推销“三清商品”和质次价高的老商品;严格财经制度,加强财务管理。此外,采取设立专柜、摆摊串街、送货下乡,按月制定指标,给于营业额1%的集体奖励等措施,共处理有问题商品116万元。1965年,本着积极稳重的方针,先易后难,先大后小,先季节后一般的进行库存排队,按商品性质分别推销有问题商品33.3万元,收回残值43.7万元。
1967年,商业管理机构瘫痪,职工队伍派性斗争激烈,各项管理制度失去功能,财产、资金损失严重,亏损单位增加。70年代初期,又搞“以政代企”,致使统一的商品流转计划仅剩商品差额调拨计划;财政预算代替商业财务费用计划;商品、资金、财产乱拉乱用,帐目混乱,家底不清;“走后门”、“拉关系”等不正之风盛行,服务质量下降。
1978年,商业机构调整充实领导班子。恢复各项规章制度,改革商业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商业经济责任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经济成分、多渠道、少环节的办法,改革商品流通渠道。1979年,又实行定额管理,加强经济核算。各零售商业由点到面地实行定员定额,超额提奖和百分计奖两种方法。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人员费用增加,与往年相比,经营较为困难。为使企业更好地完成各项经济指标,1980年后,对凡实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单位,充分享有计划制定、择优进货、商品销售、价格制度、商品处理、资金使用、超利润分成、择优招工、人事、奖惩等自主权。
195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国营商业系统主要财务指标统计表单位:万元

〔国营公司简介〕
专卖公司该公司1954年成立,前身为专酿专卖处。1956年,下设12个分销处,1963年后,仅留义门1处。
公司经营品种:1949年9月,专卖酒类,1952年12月,代销卷烟。1956年4月,烟酒批发一律由该公司一鞭到底,不再委托其他单位经营。1962年,食糖、糕点划归该公司经营。迄今,公司经营品种有食糖、酒、食品(包括罐头)3大类。
公司购销业务开展情况:1953年1月,自遭受自然灾害后,高炉大曲销售量降至16吨。1954年下半年,农业丰收,市场出现“早、大、猛”的特点,年销售卷烟29万条,酒200吨,食糖174吨,与1949年相比,卷烟和食糖均增长3倍。1955年,统一全县酒类零售价。1958年,采取由机关、团体、学校、公社及食堂实行代销烟酒的措施,销售量增加,1961年后,因原料限制,货源紧张,大曲酒、卷烟、食糖实行按指标分配及高价出售两种经营方法。1965年,商品货源日渐丰富,凭票供应商品转为敞开。1966年统计,全县年销售卷烟88万条,酒类4990吨,糖466吨。1970年起,货源又趋紧张。至1978年,供求矛盾才为好转。是年,全县销售卷烟231万条,酒类1222吨,食糖1095吨。低档卷烟出现滞销。1979年,由于高炉酒厂供应不均衡,私酿私卖现象重新发生。翌年,酒厂生产好转,市场白酒供应转为正常。1981年后,货源充足,市场竞争激烈,加之,香烟归烟草公司主营,公司销售量大幅度下降。据1983年统计,全年销售酒类仅122吨,食糖956吨。
公司经营管理情况:1968年,县内卷烟购销大幅度增长,为解决上积下缺,自1971年起,按经济区域和商品合理流向设置批发机构,组织商品流通。是年销售总额达616.92万元,获利润42.86万元。1972年,公司由统一核算划为9个核算单位。1976年末,银行贷款高达185.2万元,自由流动资金仅8.6万元。1979年,清仓查库,对质次价高、冷背滞销、残损变质商品,积极进行处理。1980年7月,公司开展扩大自主权的试点工作,是年底,在公司全面展开,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3年,全年销售总额998.3万元,利润28.3万元,上缴税金1.9万元。银行贷款从1981年的170.4万元,降至64.6万元,流动资金增至11.5万元。
盐业公司该公司前身为盐业推销组,建于1950年,1955年成立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喉咀和昌乐生产的海盐,经连云港运进。1950年,实行“以政代售”的经营方式,就船称放。之后,经营范围扩大至太和、阜阳北部、河南永城,日销量达250至300担。
1965年后,县内储存战备盐。为解决仓库不足,公司用平瓦钻孔毡盖,缮成屋脊式盐坨3个,计6003吨。1966年,又在西阳、龙山、双庙、标里、新兴、曹市、义门了区建战备盐蛇,计容量3950吨。因运输困难,经阜阳行署批准,于1971年开始动用战备盐,至1983年,计销售3530吨,损耗165吨,超耗250吨。
在濉阜铁路通车前,食盐由徐州转运,通车后,龙山、青疃、临涣三站邻近的6个公社,由火车沿途丢放,其他地方的食盐经县城中转。
食盐购进总量,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增长。销售总量1957年为3835吨,比1949年增加15倍,1970年,购进5509吨,销售4855吨。1983年购进2203吨,销售8092吨。
该公司一直由公司级统一核算,主要财务指标完成情况比较稳定。1981年至1983年统计,平均每年销售总额为112万余元。利润总额以1982最高,年获利约6万元。费用水平均在7%上下。
百货公司1951年初,县成立百货营业所,1955年改称公司,并在11个主要集镇设分销处,1951年6月,仅留义门分销处。1983年,公司下设义门、青疃两分销处。
公司成立初期,以经营棉布、百货、杂货、针织品为主,1956年,增加医药、五金等品种。因棉布改为计划供应,是年9月,将棉布、棉纱批发部交花纱布公司经营。1957年,经营品种扩大为棉布、棉纱、呢绒、绸缎及工艺品等。1970年后,经营棉布150多种,针织品350余种,百货1千多种,五金交电化工1100多种。
该公司购销业务开展情况:1951年10月,群众购买力上升,但运输困难,棉布零售脱销,个别私营从中投机取巧,抬高市价,后增设门市部得以解决。1954年,密切“国合”关系,扩大销售范围。是年下半年,虽连续降雨,全年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1956年,因对农业生产发展估量过低,加之农田水利工程需求过大,货源不足,品种不全,业务开展较为被动。次年,组织力量调运商品,解决供需矛盾。1961年,市场价格不稳,黑市交易、投机贩卖活动严重。为整顿市场秩序,稳定生产情绪,安定人心,实行凭证限量供应。1962年,销售高价自行车657辆,计款20.7万元。1963年起,为增加销售额,召开大小型供货会,计成交314万元,1965年,组织展销191人次,4870多个品种,推销额50.72万元。1967年,业务不能正常进行,主要商品短缺。1970年后,为支援发展地方工业,公司与本县各厂社签定产销合同,并为其组织货源。1977年,根据市场需要,设4个批发部。降低批发起点,帮助基层调剂余缺,允许退货,扩大样品室。
多年来,该公司主要从蚌埠、合肥、宿县3个二级批发站按计划调入商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令性计划逐渐减少,实行多渠道进货。自1983年起,除部分物资按计划调拨外,开始与本省、河南、江苏、上海等地生产单位挂钩,直接进货。在全年购货量中,计划调拨约占70%,其他渠道进货量约占30%。
百货公司自1953年开始,为司级核算单位。1978年7月,经企业整顿,公司分为4个独立核算门市部,2个分销处,2个批发部,1980年起,将1个零售门市部分成4个零售部,另立帐户,独立核算。
1955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百货公司财务指标统计表单位:万元

食品公司该公司建于1954年,下设义门、西阳、城关、张村、曹市、高公等8个收购站。1970年,收购站增至18个。1983年,公司设双庙、标里、义门、王安、新兴、石弓、龙山、高炉、曹市、青疃、店集、城郊12个基层收购站。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经营生猪、鲜蛋、菜牛3种商品。1957年,增购山羊。生猪改为肉斤价(市斤),以质论价的收购政策,此法沿用至今。
公司购销业务开展情况:1949年,生猪、鲜蛋委托供销合作社代购。1954年,因军工特需和出口任务较重,派购量占全年收购任务的33%。1957年,实行收购奖励政策。对代购的供销网点,按3%至4%的手续补贴外,还补给5%的合理损耗。委托大队会计和生产队会计、代购,70%手续费归个人,30%归集体。是年,共购生猪34284头,销售5502头,外调31763头。鲜蛋收购84.165万公斤,销售48700公斤。与1949年相比,生猪销售量增加1.5倍,鲜蛋销售增加1倍。1962年,食品产销失调,供求矛盾突出。为整顿市场秩序,在全县74个公社建立收购点。交通沿线地区,一律直接调拨。1965年,全县下设56个供应点,是年收购生猪48920头,销售16167头,外调31440头。收购鲜蛋48.68万公斤,销售44.25万公斤,外调49610公斤,收购家禽13460只,销售11867只,外调952只。收购牛109头,销售93头。收购羊73只,销售30只。
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干扰,购销业务无法开展。1969年,又将部分有经验的老技工及业务人员精简下放,购销业务受到严重影响。1970年后,部分区社生猪派购任务过头,有的被迫购买生猪收购发票,以抵任务。每头发票价10至50元不等。
1979年起,实行大购大销,以购促销。全县58个中心集镇增设肉食供应点。1981年,县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发展生猪生产和加强猪肉市场管理的通知》,规定收购生猪奖励粮配30%的细粮;化肥除国家奖售标准外,按市斤猪再奖0.5市斤地方产化肥。1983年,全年收购生猪75911头,销售33341头,外调44525头。收购鲜蛋53550公斤,销售50705公斤,外调2750公斤。收购家禽4178只,销售4012只。收购菜牛650头,销售21头,收购羊926只,销售222只。
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实行公司和基层站两级核算,1965年,全年销售总额507万元,上缴税金37.52万元,亏损86800元。1974年,生猪主要调肉类加工厂,经营环节和损耗减少,公司转盈。1976年获利42万元。1979年后,公司推行以增收节支为内容的经济责任制,将人员、任务、资金、劳动效率、费用、利润等定额指标,承包到站,站承包到人。1983年,全年销售总额1571.5万元,比1965年增长2倍,上缴税金22.31万元,获利28.22万元。
服务公司该公司前身为县“高级饭店”(今红旗饭店),成立于1961年4月。1962年改为服务公司。之后,陆续建旅馆、浴池。
饮食服务行业,自成立起,按店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80年后,实行上缴利税大包干办法,有两种形式:集体包干。根据各店的市口和技术力量,分等承包。每年初,签定一年的合同,由各店将指标分解至月,分月完成。对店内的油条、包子、烧饼等,采取个人承包,店内按时结算,按月上缴利润。
旅社业因管理松弛,经营紊乱,经济效益未达到规定指标。浴业长期实行固定工资制,经营不佳。1982年起,实行服务人员每收1张澡票,提2分8厘的制度。理发业按价计酬,1983年起,按人承包,实行上缴利润大包干。服务项目由单纯理发,扩大至男女烫发、染发。照相业经营情况比较稳定,近年亦开始实行承包制度。公司下属干饮食、旅社、理发、浴池、照相5种行业,经营情况由公司统一汇制财务指标上报。
196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饮食服务公司财务成本主要指标统计表

附:地方名莱
糖醋鱼原料:鲜鲤鱼1条,0.5公斤左右,醋100克,白糖200克,蛋清3个,香油50克,酱油25克,淀粉50克。制法:除鳞剖腹,洗净,在鱼身上利3至4道斜纹,后涂抹酱油。待酱油浸入鱼内,即下油锅炸6至7分钟,鱼体外层呈杏黄色时捞出入盘。随后将白糖、醋、淀粉、蛋清倒入锅内调成浆汁,趁热泼在鱼上即成。特点是外酥里瓤,酸甜可口。
蜜饯红芋原料:红心红芋0.5公斤,白糖200克,蜂蜜100克。制法:将红芋去皮削成枣核形,长约2至3指,用文火蒸40分钟至1小时,红芋发亮取出入盘。泼汁(白糖、蜂蜜调剂)即成,入盘时可随意赋形。呈金黄色,味如蜜枣。
辣子鸡嫩鸡肉300克,蛋清1个,淀粉10克,猪油100克,另备少量青红辣椒、蒜、葱、姜、盐、胡椒、味精、木耳、笋作为佐料。制法:剔除鸡骨,将肉排匀,剁成母指大小的肉块,挂芡(淀粉、蛋清和盐),放在凉油热锅内翻炒,待鸡肉发白拉开后,拌入佐料即成。特点是肉嫩、味鲜、色美。
绣球鸡蛋原料:鸡蛋6个,猪小肠0.43米,另有胡椒、味精、盐为佐料。制法:打碎鸡蛋,将蛋清蛋黄分别装入肠内扎结,每节长二三指,入锅用文火煮熟,捞出后用十字花刀,一切两开,待冷凉蛋花缩成球状时,浇入鸡汤,洒入佐料即成。
熏牛肉选牛前、后腿,每五公斤鲜牛肉配精盐350克(冬季减至250克),茴粉15克,卤水半汤匙。先将牛肉打成约1公斤1块,再切成5公分厚连成一体的肉片(切勿用水冲洗),再将精盐、茴粉、卤水混合搅拌均匀,分层摆进卤缸里腌制。腌制过程中,要进行“倒缸”,夏季每日4至5次,冬季每日2至3次(所谓倒缸,就是将肉块上下翻动,使佐料浸透肉块各个部位),60天左右即可出缸。出缸后洗净煮熟,过麻油炸即可使用。要顺纹切成肉片,此肉色呈枣红,鲜嫩发亮,肉香味厚,人口松脆不腻。
焦炸羊肉原料:鲜羊肉200克,蛋清3个,麻油40克,另以淀粉、食盐为佐料。制法:先将羊肉片切成宽半指、长二指的肉片,以蛋清、淀粉为芡,放入油锅炸焦,捞出撒盐少许即成。特点是色黄肉香,又焦又酥。
樱桃鸡原料:鸡腿肉250克,白糖200克,另以醋、葱、姜、木耳、酱油、淀粉、玉兰片为佐料。制法:将鸡肉剁成樱桃大小的肉丁,用酱油、醋、淀粉挂芡,再将鸡肉与佐料一齐入热锅内翻炒片刻,即可装盘。其味酸甜可口,似樱桃。。
五金、交电、化工公司该公司建于1979年,下设零售部3个,批发部、仓库各1个。
公司经营品种,主要是五金、交电、化工产品。成立初期,品种约有3000种,1983年增至3500种。
公司成立后,商品依靠蚌埠二级站调拨。1982年7月,改革单一进货渠道,购进名牌、名产地的适销对路商品。与上海、青岛、广州、南京、天津、杭州等60多家工厂及二级站建立进货关系,改变以往县公司只对本县供货区供货的原则,利用全国供货会,捕捉市场信息,销售范围扩大至河南、江苏两省的24个市县。三级站对零售部,从一种作价办法,改为对差价大的商品,以涡阳批发价为基础,分别回扣5%至13%。对差价低的商品,分别回扣1%至3%。1983年,全年购进643万元,销售574万元,获利12.34万元,上缴税金51400元。
供销商业
〔简述〕
1949年,成立涡阳县新民合作社,该社由群众自发集资创办,主要经营急需的生活用品。1950年春,在该社的基础上扩大组织,改为皖北涡阳县合作总社。1951年召开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更名为安徽省涡阳县合作总社,民主产生理事会、监理会。
之后,通过农民入股筹集资金,扩大经营范围,增加经营品种,充分发挥理事、监理会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各级供销合作社发展迅速。1958年,由于“左”的路线影响,取消商业集体所有制,将供销社并入商业局。1961年5月,重新组建各级供销社。由于大量引进国家贷款,农民股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下降;加之,股金管理紊乱,人事制度由民主选举改为任命,与建国初期的合作社,在性质、经营方式、经营作风上均有很大的差别。1970年,供销系统再次并入商业局。1977年,供销社第二次从商业局分出,为全民所有制商业。经数年实践,在现阶段,供销商业仍应为集体所有制为宜。从1983年起供销商业转为集体所有制商业。是年,县供销社下属生资、土产、棉麻3个公司,1个贸易货栈以及15个区镇基层供销合作社。
〔购销〕
县供销合作社成立初,因缺乏资金,仅经营书籍、文化用品,以及开展代购代销业务。50年代初,为解决县内土副产品积压,在国营商业协助下,供销商业负责解决运输、收购等问题,经营范围不断扩大,经营品种逐年增加。1956年,开放市场后,供销商业增设网点,开展棉、麻、烟等农副产品的予购和采购。是年,供销商业国内购进225.4万元(其中农副产品购进216.6万元),国内销售945.5万元。与1952年相比,购进增长1.2倍,销售增长8.5倍。1957年4月,供销商业取消工业品经营环节,专事农副土特产品收购。次年,根据农业生产需要,与农业社鉴定生产资料供应的予售合同300多份,60年代初,允许供销商业开展工业品、粮油的议购议销,价格一般高出国营牌价。1966年,全县供销商业国内购进411万元,省内外调入686万元;国内销售1114万元,调往省外34万元,调往省内129万元,供应出口8万元。70年代起,供销商业主营农副产品和畜产品(粮油除外),工业品从国营商业调拨。1978年后,基层供销社采取各自找米下锅的办法采购商品。1983年,根据省政府指示,已准营粮油。是年,全县供销商业国内购进42402万元,省内调入113.1万元,国内销售6388.4万元,调往省外149.1万元,调往省内486.1万元,供应出口15.8万元。与1978相比,国内购进增长33倍,国内销售增加2073万元。
〔经营管理〕
建国初期,供销商业分县、区两级核算成本。县成立专业公司后,县城以公司级为核算单位。1983年起,专业公司改为以门市部为核算单位。
1970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供销商业财务指标完成情况表

基层供销商业,原以区级社自负盈亏。1958年后,多次改变所有制性质,大量引进银行贷款,加之“以政代企”,企业经营管理艰难,虽有发展,存在问题较多。双庙区基层合作社,因管理不善,1965年出现资金倒挂。经整顿,是年银行贷款20万元。1982年,清理该社资金,亏空近50万元。1983年起,基层供销社实行利润留成制度。
供销商业的股金,由农民群众自愿认股购买,建国初每股1至2元。1983年起,每股为5元。1950年至1956年,每年都在农村和集镇进行扩股。社员凭社员证和购货证,享受购货优待价,购买紧俏商品。如有盈余,年终按股额的3%至5%分红。1957年后,停止发展股份。因县供销社并入县商业局,股金变为企业流动资金,不再搞年终股份分红。1963年,对原有的社员股金进行全面清理,凭股数发放紧俏商品购货证。事隔多年,不少社员丢失股金证,经查实无讹,予以补发。1964年后,停止扩股,年终股份分红也未进行。1983年初,供销社恢复为集体所有制体制。全县原有股金15.9483万元,新扩股金20.7291万元。
〔主要公司简介〕
生资公司该公司前身为生资经理部,1965年,经理部撤销,成立安徽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涡阳县公司。
公司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业器械及木制铁制中小农具,近500种。
1954年,旧式农具销售量大,全年销售14.9054万副,新式农具146副,农药19.6吨及少量喷雾器等。1965年,为推广化学肥料,支援农业生产,公司对无力购买化肥的贫困社队,实行赊销定购,秋后还款。如因社队受灾,无力归还,允许过期偿还。肥料由公司直接送到社队。是年,销售量增加,年售化肥1411吨,农药199吨,耕畜1262头。另有架车底盘和喷雾器4115架。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后,化学肥料销售量迅速增加。1983年,全年销售各类化肥77576吨,农药263吨,中小农具15100件,各种农机配件21400件,农用簿膜32吨。为解决化肥的供需矛盾,1979年起,公司购进高价化肥。1982年至1983年购进总量47384吨,销售28895吨。
化肥、农药由上海、连云港、安庆、徽州、芜湖、商丘等地调拨。1979年以来,公司派员至辽宁、江苏、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浙江等地自由采购。主要销售给县各基层社和重点乡村。
自公司成立起,由公司统一核算成本。1979年,采取经济奖惩制度。1983年底,实行定人员、定营业额、定费用、定损耗、定品种、定利润。各股室、仓库、门点与公司签定承包合同,年终按合同统一结算,国家、集体、个人按照5比3比2的比例进行提成。
1965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生资公司财务指标统计表单位:万元

土产杂品公司该公司前身为采购经理部。1963年,经理部与轧花厂合并,1985年底,成立土产杂品公司。1983年,司下有收购门市部2个,供销门市部12处。
采购经理部成立初,从事废品和畜产品收购业务。之后,扩大至菜籽、烟叶等。60年代至70年代初期,曾经营过棉花收购和加工。1973年后,改为经营农副产品,以粉丝、红芋片、粉渣为主。1981年起经营粮食。
采购经理部接收各基层供销社收购的废品、畜产品,调至蚌埠二级站销售。唯杂骨直接交蚌埠化工厂销售。1963年后,畜产品直接交外贸。1966年,该司购进农副土产品总值为334万元,日用杂品196万元,废品13.6万元。1971年起,废品直接与所需工厂订立供销合同,按合同供货。“三粉”主要调往吉林、辽宁、黑龙江、四川、河北等省市。日用杂品,60年代中期起,改由蚌埠二级站进货为省内外自由采购。70年代初,开始经营食品和工业品。1983年购进总值214.94万元,销售总值202.3万元。
公司所设的厂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各门市部由公司统一核算。70年代起,实行固定工资加奖励的办法。1978年,全年销售886万元,获利33.1万元,上缴税金2.8万元,是建司以来最好的一年。与1972年相比,销售额增加48万元,利润增长2倍。1981年始,公司划分为知青、日用杂品、废品、土产、零售5个独立核算单位。1983年,销售为811万元,利润10.8万元,上缴税金2.8万元。
棉麻公司该公司前身为轧花厂。1964年,并入土产公司。1973年,由土产公司分出,成立棉麻公司。
棉花、麻、烟收购,50年代初,由农产品采购局经营。1951年,收购棉花3448担,麻类33担,烟叶340担。1957年,交县供销社采购经理部,是年收购棉花538担,麻类258担,烟叶29担。采购经理部撤销,交土产公司经营。成立棉麻公司后,由公司直接收购和经营皮棉、麻类、烟叶。1976年,全年收购棉花31221担,麻类7856担,烟叶6338担。1983年,烤烟交烟草公司,是年收购棉花36552担,麻类371担。
公司自成立以来,均以公司为核算单位。1973年,全年收入635.76万元,获利12.5万元,上缴利润2370元。固定资产原值38.76万元,年末银行贷款440.74万元。1983年,因未采取得力的措施,年收入虽增至605.6万元,但获利仅6504元,固定资产原值减至56912元。
合作商业
1956年4月,在全县72个集镇,开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经4个多月,全县23种业体私商,352个门市部,1948个固定摊,313个流动组,分别组成各种不同形式的组织。据统计,全县共有公私合营商业1413户,1824人(其中定息户2户,4人);合作化商业800户,1100人;合作商业500户,700人;合作小组300户,400人。公私合营饮食业909户,1148人;合作化饮食业759户,818人;合作饭店559户,628人;合作小组200户,240人。公司合营服务业887户,1159人;合作化服务业67户,127人;合作店(组)67户,127人。
1961年11月,县城集体商业交商业局管理,县下集镇商业交县供销合作社管理。经营品种零乱混杂。
县城集体商业1964年,在县城合作总店下,建立百货、饮食服务、土产3个核算单位。1972年,百货一店第一门市部、四店第一门市部,由经销改为百货公司第一、第二代销店;杂货店一个门市部,改为土产公司代销店;饮食四店改为饮食服务公司代营店。是年,合作总店固定资产总额37万元,流动资金四万元,利润总额12万元。1978年12月,撤消原3个核算单位,改为百货五金、饮食服务、土产杂品、肉食四个总店。是年,四个总店的固定资产22万元,流动资金28万元,利润5万元。1979年8月,各总店交公司对口领导。1980年12月,根据省商业厅关于“适当划小核算单位”的指示精神,集体商业按店业和工厂实行单独核算。1982年起,实行分门市部核算。1983年,县城集体商业有固定资产71.2万元,流动资金53.7万元,利润4.3万元。
农村集体商业1956年,由供销社根据经商者的座落、主管、人口、资金等,逐目对店、户核定购货证金额,由国营供货单位按核定货额供货。是年,农村集体商业销售额计61.3万元,1962年,规定农村集体商业业务经营不准超越范围,人员不准增加。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农村集体商业保持在四五百人,门市部五六十个。1974年至1978年,年销售总额均在300万元上下,年盈余6万至10万元。70年代中期,曾搞所谓商业改革,将部分集体商业升格为全民所有制企业。试行中困难重重,不久停止。
1979年后,农村集体商业趋向小型分散。是年,农村集体商业有门市部423个,人员2281人。年销售额达1097.44万元,年盈余4.35万元。1982年起,农村集体商业实行个人承包。1983年,农村集体商业有门市部459个,人员1858人,年销售额533.61万元。
粮食
〔简述〕
解放前涡阳长期遭受战乱,建国后又遇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供应较为紧张,国家虽然委托供销合作社代购粮油,但收购价格随市场浮动。少数经营粮食的不法商人,从中把持粮价,直接影响城市居民生活。为打击少数不法商人囤积粮食的罪行,除刑事制裁外,1954年,对粮食和油料实行统购统销。粮油收购、销售、储运,均由县粮食局专营,成本在全县范围内统一核算。为便于管理,1955年,对城市居民实行定量销售粮油,并发放粮油票证。县内销售后多余(或欠缺)的粮油,由省粮食部门统一调出(或调进)。按国家规定,为保证人民生活必需,粮油的购销价格长期倒挂,县粮食部门的亏损,统一由国家财政弥补。其业务单一,经营方式呆板。60年代中期,经省粮食部门同意,曾一度开展食油的议销业务。自1963年至1969年,计销73吨。由于长期受国家财政补贴,又独家经营,粮食部门自身的积极性,很难得到发挥。1978年,改革部分规章制度,县粮食局开展粮油议购议销业务,次年扭转长期亏损局面,实现利润38.08万元。1981年,组织人员分赴江苏、浙江、广东、湖南等地,推销各种议销粮食15870吨,油料5780吨,共盈利128万元。1983年,实现利润161.22万元。
1949年1月,县人民政府内设置财粮科。次年1月,成立县粮食局、中国粮食公司涡阳办事处和县油脂公司,1953年9月,涡阳办事处和油脂公司并入粮食局。
〔购销〕
1950年,县人民政府委托供销合作社代办粮食购销,按2%至3%给手续费。粮食部门仅接收和保管公粮。1954年,粮油实行统购统销,购销业务收归粮食部门。
收购粮油收购分征购、统购、超购三种形式,方法均依省有关规定执行。1979年,在完成粮油征超购任务后,通过协商价格,对仍有余油粮的生产队(户)适当进行议购。是年,计议购粮食12110吨,油料5420吨。
粮油购销标准按国家规定执行。
1951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粮油收购量统计表单位:吨

销售粮食销售分农村销售和城镇销售。农村销售根据国务院和省有关规定,采取统销、回销、借销、议销4种形式。销售范围:因灾缺粮队、长年缺粮队、蔬菜队、渔业队、国家农场缺粮、未落实的退伍军人、下放人员等。
城镇粮油销售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1975年,县粮食局在农机一厂、面粉厂试点,推广旅大市工种管理经验,并逐步在21个单位实行工种粮补差办法,至1981年共节余粮食37.62吨。
粮油票证自1955年开始发放。发放对象持证明信和购粮证(或售粮凭证)进行兑换。1978年前,按总人口的10%至20%控制。1978年后,城镇按销售总量的20%控制。全县粮票每年周转量在150万公斤左右。
1953年至1983年几个年份对农村粮油销售统计表单位:吨

1955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城镇粮油销售统计表单位:吨

〔储运〕
立县时,在“教谕衙门”内附设“义仓”。义仓所存的粮食由私人捐助。用以资助清贫书生读书及救济贫农。
1950年,县以下有北关、俞庄、义门、孙店、张村、马寨、高炉、西阳8个仓库计222间平房,仓容11250吨。同年11月,撤消孙店支库。1952年,增设县东关、江集2个支库。计有9个支库。支库由原来的直接征收公粮,增添接收保管业务。1953年12月,按县行政区分布,设立20个区粮站,下设43个分站。1954年4月后,各支库分别交区粮站管理。各区中心粮站,随行政区变更而设立。1983年,全县粮食仓容计14.2210万吨。
县内粮油保管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四种:
出气保管1950至1952年,全县实行地槽通风,在粮堆上插上竹筒出气,仓内使用干沙铺地,小囤打围,达到上不压梁、四周不靠墙的要求。
化学灭虫1953年至1954年,用化学药剂“氯化苦”灭虫。1957年至1958年,增加“澳甲烷”杀虫剂。1964年至1965年,粮食除虫剂增加“磷化铝”、“磷化钙”、“磷化锌”。
密封保管1976年,在高炉、城郊两站采用粮食缺氧保管法。仓库要密封,用0.1毫米厚度的塑料簿膜封闭粮堆。底部与地面结合处用沥青或沙土压牢,簿膜结合处用烙铁焊接,粮食与外部空气隔绝,使粮食自然缺氧。1977年至1978年,全面使用“三低(低温、低氧、施药低剂量)密封保管法。冬季要合理通风。气温回升时,仓库要密封,压盖粮堆,保持低温。施药是在密封条件下进行。通常用磷化铝,每50吨粮食用0.11至0.15公升,用小布袋装药埋在粮堆1米深处。使用片剂时,每1立方米放入3片即可。
测试1953年至1954年,用“五一型容量器”检验和测定器检验粮食质量。1957年至1958年,用隧道式测定器检验粮食质量。1961至1963年,使用全国统一的“六一型容量器”测检小麦。1964年至1965年,在一库设立化验室。1969年,各公社粮站都使用隧道式水分测定器。1979年,在二库建立中心化验室,承担全县粮站和仓库的粮食化验。
粮食调拨自1951年至1983年,从外地调入粮食的年份有1951年、1953年、1955年、1956年、1962年、1963年等6个年份,计11万吨。其余年份均从本县调出粮食,计90.949万吨。
对外贸易
〔简述〕
涡阳有丰富的畜产品和土特产品。建国初,上述产品全由供销合作社经营。1963年,成立安徽省对外贸易局涡阳县办事处。当时,外贸产品主要是社员家庭饲养的羊皮、羊毛以及野生的黄鼠狼皮,年收购量受制于农村政策变化,时多时少。1973年5月,办事处改名为涡阳县对外贸易公司。为发展外贸产品,县内建立羊、兔、养蚕生产基地,对外贸易部门有计划地发放扶植生产基金,帮助社员发展原有的外贸产品,引进少数适合于当地生产的新的品种,如水貂等。1976年后,外贸产品的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随着县办工业的发展,自70年代起,县外贸部门为扩大外贸货源,积极组织肉类加工产品、轻工业品出口。其中,分割肉远销至加拿大、突尼斯等国家。
1981年后,由于对产品销路的信息不灵,部分外贸产品,如薄荷油等销售困难,不少社员存货待售。
县外贸部门自成立以来,曾长期实行县级统一核算制度。1981年起,外贸部门对内实行定人员、指标、任务、利税、费用,对外实行开放搞活的方针,搞多口岸经销;在完成外贸任务的前提下,开展内贸经营。是年,县外贸出口任务超1000万元,荣获省委、省政府颁发的奖状。
1964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县贸企业财务指标统计表单位:万元
〔品种数量〕
县出口商品以畜产品为主。涡河南部地区产粉渣、粉面,曾一度列为外贸产品(后转内销)。“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忽视养殖业,至1971年后,山羊板皮出口量急剧下降。1973年起,采取措施挽回,1976年,山羊板皮收购量才逐步回升。
本世纪70年代初,由于县办工业的发展,肉类加工产品、轻工业产品、纺织品也进入国际市场。
此外,1974年至1983年收购薄荷油347.27吨;1966年至1983年,收购粉渣16107吨;1965年至1980年,收购辣椒39.92吨;1963年至1983年,收购白芍1692.3吨;1966年至1983年,收购粉面15241.73吨;1965年至1983年,收购桐木6160.3立方米;1964年至1983年,收购各类药材273.2吨;1983年收购芝麻1349.6吨,绿豆98.6吨。
1963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出口畜产品收购量统计表单位:皮(张)毛(公斤)
1963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粮油食品和轻工业品出口收购量统计表
〔生产基地〕
自1973年以来,对山羊、长毛兔等发放扶植生产基金,1973年就发放3000元。同年又发放水貂扶植资金7000元。1975年,发放水貂扶植资金3300元,发放山羊、长毛兔扶植资金14500元。1976年,发放山羊、长毛兔扶植资金1400元,发放水貂扶植资金2000元。1977年至1983年,对山羊、长毛兔发放扶植资金9.8万元。
1981年,发放大理石扶植基金2万元,1983年,鉴于多数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开始逐步回收投放资金。
1973年至1982年,上述资金发放地点为:山羊资金主要投放到龙山、石弓、新兴、牌坊、城郊、高公、双庙、公吉寺、标里、单集等区乡;长毛兔资金主要投放到青疃、龙山、曹市、高炉、城郊、义门、双庙、标里、林场、石弓等区乡;水貂资金主要投放给石弓大理石厂。
1980年,根据县政府要求,凡山羊皮每年出售3万张的区、5千张的乡、1千张的行政村、300张的自然村;兔毛每年出售6千公斤的区、1千公斤的乡、250公斤的行政村、150公斤的自然村,定为养羊、养兔的生产基地。按上述条件,县内养兔基地为曹市青疃、高炉、城郊、双庙5个区,24个行政村,14个自然村。县内养羊基地为义门、新兴、石弓、青疃、龙山、双庙、高炉7个区。牌坊、义门、城郊、店集四个区、30个自然村为养蚕生产基地。牌坊、城郊、高炉3个区为薄荷生产基地。
1980年,涡阳被列为全国山羊基地县之一,荣获外贸部、全国供销总社、农业部的奖状一张。1982年,荣获农牧渔业部、商业部的奖旗1面。
〔购销渠道〕
外贸产品收购有直接收购和委托代购两种形式。直接收购占全县外贸产品的10%,委托代购点50余个。
县外贸局主要承担代理出口业务。出口品种有:
分割肉分割肉分为远洋和对港。远洋分割肉主要销往加拿大、波兰、丹麦、突尼斯等国。1973年至1983年计出口7999吨。
猎鬃猪鬃主要销往日本和东欧各国。分黑、白、花三种,各色因尺寸不同而价格不等。1963年至1983年计出口16.4001万箱。
人发渣人发渣主要销往日本,作装饰品。
白芍白芍主要销往日本、中东、港澳地区。1983年至1983年计出口1669.3吨。
红芋片红芋片主要销往西德。
帆布箱帆布箱主要销往香港、中东地区。1975年至1983年计出口52094只。
浴巾浴巾出口至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东地区。1981年至1982年计出口6650打。
桐木桐木调宿县加工后,从青岛出口至日本。1965年至1983年计出口6160立方米。
山羊板皮山羊板皮主要销往日本、西德、新西兰、马来西亚、意大利等国。1981年前从上海口岸出口,1981年后,由安徽省自营出口。1963年至1983年计出口254.6807万张。
兔毛兔毛主要销往日本、西德、新西兰、西欧等国家。1963年至1982年计出口28.6396万公斤。
黄鼠狼皮黄鼠狼皮主要销往日本、西德、西欧等国家。1963年至1983年,计出口9.3623万张。
上一篇:工业
下一篇:交通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