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教育
涡阳的教育与邻县相比,创办学校晚。
自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由于知县不重视教育,加之交通闭塞,县境40年来仅有一义正书院。辛亥革命后,县内虽创办少数学校,因经费不足,又不善管理,数年后多数停办。本世纪30年代初,县内创办中学,增设小学。1934年至1936年,国民党县长朱国衡任内,整顿教育,发展学校,为解放前涡阳教育的鼎盛时期。1938年5月,日本入侵县境,学校停办,教师离逃,学生流散。之后的11年间,县境战事频繁,教育再未恢复至30年代中期水平。青少年求学,主要依靠私塾。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重视教育。1949年,经济虽十分困难,政府仍拨出专款,修复校舍,邀聘教师,恢复教学。在农村利用空闲时间,开展群众性的扫育运动。在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的集镇,兴建小学,使适龄儿童得以入学。至1957年,县内初步建立了中、小学教育体系。1958年,“反右”运动扩大化,把部分骨干教师错划为右派,教育工作受到一定影响。1962年,教学秩序逐渐好转。1966年后,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学校停课,校舍被毁,教育工作严重受挫。1970年,虽重新招生开学,但大量的政治活动仍冲击着正常的学校教育。因此,教育质量较低,教育秩序混乱。1975年,教育形势有所好转。1977年,恢复招生制度。1979年后,整顿教育秩序,改革教育体制,涡阳的教育,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解决长期堆积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于1984年上半年,着手改革教育体制,开始试行分级管理教育的办法,即县主管完全中学、师范学校及县办职业高中;区主管原县办普通初中、区办职业初中及中心小学;乡主管乡办普通初中、职业中学及村办小学。实行分级管理后,调动了区乡办学的积极性。目前,全县除少数区还有少量旧房正在更新外,80%以上的校舍己将土墙草房建成砖瓦结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2%,12至15周岁的少年儿童普及率达87.3%。私立中学、私立幼儿园等多体制、多层次的办学形式已经出现。
1912年,县设劝学所,不久改为教育会。1923年,县设教育局。1939年改局为科,教育行政机关称为第四科。1947年恢复教育局。解放后,在县政府内设文教科。1957年易为文教局。1965年,县设教育局。“文革”期间将局改为革命委员会。1978年恢复教育局至今。
教育制度沿革
书院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知县薛元启,在县城僧王庙东创办义正书院。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建大厅3间,耳房1间,东西配房6间,中为过厅,两端配房4间,前为东西考棚,有房16间,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又建西厢房。书院成立之初,藏书甚少。后由马玉昆、袁大化各捐《图书集成》一部。书院教习八股文。
学堂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3年),知事袁学昌改义正书院为涡阳高等小学堂,以过厅为讲堂,大厅为礼堂,礼堂后为操场。场内有房屋11间,作学生寝室。前面西考棚8间,为自修室,后被知事范国彬占为县署。学堂经费分捐款、筹款两种,没收的财产亦充为办学经费。另有马玉昆捐万元,刘鸿庆捐千元,存典生息。是年,在义门、张村、高炉、西阳、楚店、龙山设初小6所。因经费困难,不久大半停办。
私塾民国时期,境内私塾林立。1935年,国民党县政府将456所私塾并入小学。抗日战争起,学校关闭,私塾又陆续开办。1947年,县境多战争,私塾解散。1948年5月后,私塾又相续开办。县内最后一座私塾为马景昌所办,1958年关闭。自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起,私塾在县境存在长达95年。
县内风俗,由富庶之家出首为“学东”,延请塾师。并由学东供应食宿,确定束修。入塾学生,除“学东”子弟外,有邻近人家的子弟,人数为几个至二十几不等。教室由“学东”提供,桌凳学生自备。本地私塾,自备教室,食宿自理。
1913年至1946年涡阳城关塾师状况统计表
附:学宫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涡阳建学宫。内设教谕一员,收廪生14名,增生14名,附生10名,武生额同,无科试时皆养于学宫,清末废科举,裁教谕,学宫遂废。
幼儿园
1934年,县城创办第一所幼儿园,招生1班,计39人,教师1人。1938年停办。1942年,在义门小学内附设幼儿班,计36人,教师1人。1946年,高炉小学内附设两个幼儿班,解放前夕停办。
1953年5月,在义门集开办幼儿园,收两班,计64人,教师3人,县城幼儿园于1955年9月创办,园址在今药材公司家属园内。分大、中、小三班,入幼儿园85人,教师4人,保育员1人。1956年开始在农村创办幼儿园,全县计3所。1958年,受当时形势影响,办园一哄而起。因缺乏必要的办园条件,1960年后,绝大多数停办。1965年,全县幼儿园有3所,计10班,338人,教师15人。1983年,全县幼儿园5所,教师78人。
幼儿园课程,有语言、识数、唱歌、图画和游戏。
小学
1913年春,县政府拨钱1400串,将原县署改建为县第一高等小学。之后,县境分8个学区。改部分寺庙为小学,全县计20余所。因经费困难,不久大多停办。1922年才逐渐恢复,1927年,直鲁军南下,校舍被占,境内小学几乎全部停学。后逐步得到恢复,1932年,全县有小学80所,学生5500人。1935年,国民党涡阳县长朱国衡,在县内大力发展教育,兴建部分中、小学。是年,县境设公立高小13所,初小53所,简易小学4所,短期小学61所,共135所。1938年5月,县境沦陷,大部分学校停办。次年秋,省教育厅在城东马寨创办“省立涡阳临时小学”。第一学期开6班,下期增1班,学生约300人,教师12人。1940年11月,日军再次入侵涡阳,占领马寨,枪杀临小学生刘畏三。1941年春,马寨又遭日军扫荡,校舍被焚,学校停办。1945年后,县境高炉、义门、张村、花沟、石弓、龙山都设有小学。因战争迭起,小学时停时办,其数无法统计。
抗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雪涡县政权,下辖涡阳县境7个区,每区有2至3所小学,实行“政校合一”。因时局紧张,学校一边教学,一边配合政府查敌情。1946年,八分区西撤,学校解体。涡阳城关1912年至1948年开办的小学如下表。
1948年夏,受战争破坏,县境不少学校校舍被毁。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修复校舍,添置教具。至1952年,全境小学均恢复教学。1953年起,增加教育投资,调整县城小学布局,对农村小学进行改建、扩大,在没有小学的集镇建立学校。1957年后,政治运动迭起,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干扰。同时,提倡“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兴办民办小学。因师资缺乏,教育质量骤降,1962年,对小学进行整顿。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小学停课,取消招生制度,部分高年级学生外出串连,1969年,工宣队、贫宣队接管学校。教师挨整,学生读满学年,不问成绩如何,即可毕业,1972年后,实行开卷考试,考场舞弊之风盛行。1974年,批判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县委以落实中央〔74〕5号文件为由,将1972年已处理的高炉小学一学生服毒身亡案件重作处理,通报全县。致使学校不敢管理学生,师生关系紧张。其间,县内小学数量上虽有增加,但不合格的教师多,学生文化素质差。小学毕业看不懂普通信件。1979年,根据部颁的《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办法》的精神,整顿学校。县确定城关一小、义门一小为重点小学。1980年12月,对全县小学和适龄儿童入学率进行普查。适龄儿童入学率为55.6%。72个乡镇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普及率均达到标准要求。全县小学校舍计11744间,其中,砖瓦结构6505间,危房1363间。
1912年至1948年涡阳城关开办小学情况表续上表
小学学制,解放前均按部颁规定执行。1952年春,改县境小学“六年制”为“五年一贯制”。次年,因师资不足,教材不合格,停止执行。1959年,全县计有43所完小实行“五年一贯制”。1960年,根据省教育厅指示,县内农村试点小学除留城关三小作为试点外,其余一律停止试行五年制。1963年,试点又增加高炉、龙山两所小学,1965年春,扩大至10所。1969年起,在县境又全面推行五年一贯制。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小学数及小学生数如下表。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小学数及小学生数统计表
小学教师,解放前实行聘任制。1935年春,全县教员223人,下半年增至380人。原塾师改为义务教育推广部主任,为学校附属人员。其中,大学毕业4人,师范毕业112人。1949年,县人民政府招考教师150人。工资由校长征收学生家长粮食分发。1950年至1951年,县境遭灾,教师学粮取消,每月由政府发15公斤至25公斤稻谷。1952年上半年,部分民办改为公办,教师实行工分制。民办采取公助,加地方学粮。1954年,公办教师按照所评工分发给工资,不再拿地方学粮。工分多则135分,少则70分。平均每分约值2角5分。1956年,实行工资制。自此,教师大部分来自师范学校。“文革”期间,农村小学增加。不少民办教师由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文化程度低,教学方法差。这是导致县境小学教学质量差的又一主要原因。
1980年,城关第四小学教师刘建国,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特级教师。1983年,义门镇第一小学教师锁成娣,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1984年,城关第四小学教师陈华山,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小学教职工人数表
1919年起,县境小学改用白话文教学。课程均按省教育厅颁布的规定安排。1956年,农村小学减少体育、唱歌、图画、手工劳动等科的教学时间。1957年秋,农村小学五、六年级,每周各增设一节农业常识课,六年级每周增加一节语文。1964年,县根据中央“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将小学中、低年级每周课程减少至26节,高年级每周减少至28节。
创办第一高等小学时,经费为二六串底税、过割费,及各项税收附加,年计收2800余串(每串为100钱,20世纪初,一千二三百钱折银一两),由县署征收。交办学所使用,另有学田12顷46亩,年收租500余串。以上仅够城内学校使用。1935年,经费来源主要为田赋附加及少数捐款,年实支62716元。1936年,年教育经费预算为54553元,实支54219元。解放后,由地方财政拨款。
1964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小学经费实支情况表
中学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县高等小学堂内设中学一班,因违反部章,不久即停。1931年,创办涡阳中学,校址在老城马公馆(今一中校址)。1933年,因闹学潮而停办。1938年秋,在县城东关农业中学旧址,开办建国中学。学生300余人,教师4人。1939年,经省批准,改建国中学为“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迁张村铺。1942年,在孙店、江集、高炉设分校。1943年,刘树元在县城老城办私立知行中学。该校一度迁移往双庙,1945年停办。抗战期间,先后有亳县中学迁高公集,私立彭城中学迁刘集(徐州人办),私立抱朴子中学(蒙城人办)迁西阳集。但为时不久,或回原籍,或停办。1946年,在义门办“真源中学”,一年后停办。1948年,全县普通中学4所,解放前夕均停办。
雪涡县立中学,1945年在丹城创办,校长李晨,招生1班,计30余人。
1949年7月,在老城开办皖北区涡阳初级中学。1950年,在江集、高炉各分设两个班。1952年,皖北区涡阳初级中学改为“涡阳第一初级中学”。在张村开办涡阳县第二初级中学。1956年,涡阳第一初级中学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是年,又开办西阳、江集两所初级中学。1958年,先后在各区(公社)开办初级中学。因缺乏必要的办学条件,1960年关闭部分学校。1962年9月,原涡阳农校改为涡阳第二初级中学。1969年,阜阳师范分迁至县境王安、马店、公吉寺、花沟4个区,改办为普通中学。继之,又在林场、高炉、王安等地开办10所中学。后又根据省“上中学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要求,县境在小学内附设初中,初级中学内开设高中班。学生劳动时间占上课时间的一半。至1977年,全县有20所中学开设高中班,戴帽中学达328所。因超越客观办学条件,中学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1979年后,对中等教育进行整顿。调整学校部局,减少完全中学,小学不再戴帽,改由每公社(乡)办一所初中。1983年末,全县计有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区一级18所,公社一级73所,戴帽中学仅20所。
县第一、第二中学,1978年起,招收历届毕业生回读。至1983年,计招收1188名,分文理两班。文班为199人,理班为989人。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普通中学和学生统计表
中学师资,解放前从社会上聘任,解放初多系接受旧知识分子任教,少数由政府介绍。之后,由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充实,并从小学师资中选拔一批尖子,调入中学任教。
1953年暑期,全县中学教师集中至合肥进行思想改造。反右派运动后,教育部门深受极“左”路线毒害,许多骨干教师挨整。1968年,提倡所谓教师地方化,不少教师调回原籍。部分农村中学因缺乏主课教师,被迫停课。有些教师不满于教育现状,也纷纷调至其他部门任职。1971年,提倡普及中学教育时,深感师资不足,被迫采取节节上拔,小学教师教初中,初中教师教高中,致使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8年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错误处理的教师进行平反。全县109名教师享受讲师级待遇。县一中教师许云章〈女〉,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中学办学经费,解放前由田赋附加拨入。解放后由县财政拨给。1964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经费如下:1964年30.9万元,1970年44.3万元,1977年76.6万元,1980年106.7万元,1983年181.5万元。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普通中学教职工人数统计表单位:人
附:涡阳一中
涡阳一中位于县城东部,校址原为清末马玉昆别墅,占地150余亩,1979年,涡阳一中定为县重点中学。
1951年前,因经费拮据,仅对旧校舍小修小补,1952年,建教室4个、学生宿舍2个。1954年又建一批校舍,并拉起学校围墙。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拨地30亩,留作学校扩建。之后,陆续建起一批校舍,学生宿舍。“文化大革命”中,校舍、设置遭破坏,但校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得以幸存。近年推广电化教学,学校又新增录音机8部,幻灯机12台,电影放映机1部。
1978年,县财政拨款14万元,建三层教学大楼一座,有教室14个,教研室5个,会议室1个,计57间,总面积1630平方米。1982年,在学校四周修建砖面围墙,又建教学楼前广场、道路、池塘及花园等。1983年统计,全校有教室107间,学生宿舍27间,伙房、办公室、校办印刷厂及其他用房114间,计11582平方米。
在校学生,1949年有4个班,计274人。1955年发展为18个班,计900人,1952年起采用统编教材,并制订各项教学计划和各种规章制度,教学质量逐渐提高。“文化大革命”前,曾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
“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课。学生下放农村插队落户。1968年底复课,只收初中生。1971年,重新开办高中。当时,正常教育无法开展,一些学生不守纪律,不讲学习,不尊重老师,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1974年起,实行“开门办学”,师生经常下乡耕作,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9年后,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学校大有改观。1983年,全校有22个班,其中,初中14个班,高中8个班,学生1800人。
中等专业学校
〔师范〕
1917年,县设立初级教员讲习所,为县内第一所师范学校。1924年,县政府在黉宫开办讲习所。不久,被安徽省督军马连甲封闭,1930年,周德轩等筹办公立涡阳乡村师范,校址在县城东关。1943年,在张村铺开办县立简易师范一所,后改为县立师范学校。涡阳乡村师范学校办有三、四年,其余仅维持几个月至1年的时间。
1949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东关开设师资训练班,计60余人。1952年9月,创办“安徽省涡阳县初级师范学校”,校址在城内黉宫,学制为三年。1953年,该校并入涡阳中学,改为附设师范班。1955年恢复师范,校址在黉宫。定初师学制三年,速成中师一年。1958年,农村师资缺乏,初师学生于是年5月提前毕业分配。1959年,校址迁往现涡阳二中,已发展到30余班,1961年,因经费困难停办。1979年秋,恢复涡阳师范,校址暂设涡阳一中,校长傅士敏。1980年,省、地、县三级拨款42万元,在县城南建校,计1822平方米。次年秋迁入。1983年,“涡阳师范”被地区评为“文明礼貌”先进单位。
师范毕业生,1935年计112人,分到各小学任教。1943年,简易师范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年;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四年,1952年,招收200名高小毕业生。1955年年,首届毕业生离校,部分分配工作,部分送至蒙城、界首师范继续学习。1956年,招收300人,分6班。其中保送生30人,速成中学2班100人,1957年,改中师班为小学教师轮训班,学生100人。1959年,学生1500人,伙食由国家供给,每人每月8元5角,学生食宿在校。1979年,招收初中毕业生154人,分3班,学制2年,全校计有学生254人。学生伙食,每月每人16.5元。学生来源,从地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中统一分配。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在县内小学任教。
解放后,师范教师多从中学教师中抽调,1952年约20人。1958年有教职工100余人,校长张亚昌。1979年,教师由县教育局统一分配,计11人。1985年增至15人。
解放前,历年师范开支经费,多为田赋附加。解放后由县政府拨款,1979年,经费12590元;1980年182180元,1983年136600元。
〔农业学校〕
1936年,国民党县政府筹办农业职业学校。校址在县城东关外,开办费1000元,学生百余名。1938年春,校长携公款逃回湖北,学校停办。
1958年,县创办农业学校,校址在县城东关外马寨,当年招收高小毕业生300人。1959年秋,招收150人,分3班,1961年,第一届毕业生离校,送到阜阳中级农校攻读的有100人,余者均由县委农工部通知社队分配。学校开设政治、语文、数学、技术(小麦、棉花、水稻、大豆、红芋、马铃薯、甜菜、土壤、肥料、植保、气象等),每周授理36小时,农技18小时.每周3天劳动,3天学习,学制3年。
为保证农村青年上学,1957年,县内农村兴办民办初级农业中学,1958年发展至60所,78个班(每班60人)。1959年,经整顿减少至22所。1965年,仅存4所。不久,改为普通中学。1973年,农村又办农业初级中学,计石弓、城郊、龙山、牌坊、双庙各一所,义门2所,1983年,县办农业职业高中1所,校址在西阳集李楼。招初中生2班,计100人。
〔艺校〕
1958年,县文教局创办涡阳艺术学校,校址在红旗电影院东侧,学制七个月。内设:①歌舞话剧班,开政治、语文、唱歌、练功课、声乐课、视唱练耳、舞蹈课、语言朗读课。②戏剧班,开政治、语文、练功课、身锻课、戏剧知识课。上述两班先期分班学习,后期边学边演。第一期学员196人,毕业后,除学梆剧的入县梆剧团外,余者转入其它有关部门工作。
1970年,第二期开学。不久,因故解散,仅几个人分至县梆剧团。
1974年,第三期开学,校址在闸北。学员36人(另有30人系代龙山区训练),从小学毕业生中招考,教师由外地聘请。学员主要学习梆剧。1977年结业后,改组为涡阳县梆剧团少年班。历年经费均由县财政拨给。
〔卫校〕
1955年,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开办卫生人员轮训班1所。至1957年底,共轮训和培养各类初、中级卫生人员491人。
1958年,开办初级卫生学校一所。卫生人员轮训班改为华佗中医学校涡阳班。该校学制1年,全日制学习,每天劳动1至2小时。毕业后,经实习分配至县、公社各医院工作。1959年停办。计毕业药剂员39人,护理员44人,中医39人。
1960年,专区开办“华伦中医学校”,在涡阳设1班,计40人,学制3年。
1971年至1977年,县开办“赤脚医生”培训班4期,近300人参加,培训期4个月至1年。
1978年,经省卫生厅和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县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校址先在天主堂,后迁闸北,今在县医院东侧。教师从县医院抽调,计8人。学生在本系统正式职工中招考录取,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课程采用中级卫生学校全国统一教材。毕业前夕,分至各医院实习,经考试及格者,发给毕业证书。计培训四批学员,共186人,旁听学员60余人。
〔药材技术学校〕
1958年秋,县药材公司开办一所药材技术学校,学制2年。校舍借用县白芍农场(后改称园艺场)房屋。是年,经考试,招收2班学生,计128人。开设政治、语文、数学、植物和药材培植等课程。有教师5人。1959年春,校址迁到涡河北岸义门集药材大队。学生每人每月交伙食费6元,不足部分由学生所在大队补助,1960年暑期,第一届学生毕业,由公司分配,计80人,1960年秋,招收第2期学生。不久该校解散,学生回家。
〔财贸学校〕
财贸学校前身为财贸干校,1959年秋,由县委财贸部开办。校址在县城涡河北上肘。学员来自基层商店从业人员、信用社干部、公社干部等。每3个月为一期,每期60人,毕业后回原单位。计办10期,约800人受训。
1960年秋,在财贸干校基础上,开办财政学校(中专),招收初中毕业生100人,分两班,学制2年。1962年7月,中专班毕业。学生分配至县财政部门工作。同年,核校停办。
〔“五七”大学〕
涡阳县“五七”大学,1970年由县教育局创办,校址在西阳公社李楼。是年秋,招收学生50人,学制1年。1972年,经各公社推荐,招收2班,计110人,学制2年。上述两届学生,毕业后分至县各中、小学任教。1974年后,培训过数学、物理、外语、体育教师、赤脚医生和兽医,约700余人。1976年,该校停办。
业余教育
〔扫盲班〕
1948年5月,涡阳解放,全县83万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1949年冬,县内普遍开办冬学,扫除文盲。讲授政治常识、文化课,每晚集中学习两小时,1952年起,县人民政府采用速成识字法扫盲。教师由县统一培训。是年,在城关、十里丁两处培训教师约500人。1953年,县境农村识字班改办民校。根据“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学”的原则,除每天晚上集中学习2小时外,小忙时,趁劳动间隙时学习。民校教师,县每年培训300余人作骨干力量。每乡配专职教师1至2人。1955年末,全县有学员23万人。60年代上半期,为解决农村儿童入学,县内开办耕读小学。1966年,全县有1260所。“文化大革命”开始,大多数自行解散。据1972年统计,全县青壮年文盲172906人,半文盲60986人。1979年后,县内开办民校扫盲,至1983年计入学50929人,脱盲11787人。
〔文化补习班〕
1951年秋,县直机关开办机关业余文化学校。招收机关勤杂人员及部分干部。最初,开小学、初中两个班,1956年增设高中班。学员最多时为1000人。县教育科负责辅导业务。有教师10人。机关业余学校实行单科独进,分科结业。1958年秋,机关中学实行两科并进,高小到初中修业年限由10年改为5年。删减不适合成年人要求的课文。根据缺啥补啥的原则,达到学用一致,1960年停办。
1978年,恢复考试制度后,县直各单位举办各类补习班如下:
粮食局:1983年至1984年,在油厂举办高中文化补习班。本单位以工代干青年及1968年至1980年高中毕业生,计有300余人参加学习。教师在县一中、二中聘请。
县银行:1983年4月至5月,办高中文化补习班一个月,36人参加考试,27人合格。教师在县一中聘请。
工商局:1983年春,开办高中文化补习班,计十多人。
县社:1983年6月至8月,开办高中文化补习班,计学生50人。教师在县一中聘请。
〔函授教育〕
1956年7月,涡阳师范设函授部,开语文、数学课。另设机关夜校高中一班,学制3年,学员200人。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发给初中毕业证书。1958年秋,省函授师范学校在涡阳设分校,开语文、数学两科。学员500余人,单科独进,分科结业,下设18个面授点。并举办有线广播教学,每次30分钟。1959年。涡阳师范设函授部,学员700人,创办《函授简讯》,1960年停办。1962年,阜阳师范在涡阳设函授站,函授中师课程,下分13个面授点。涡南开语文课,涡北开数学课,学员计800人。1964年结业,发给证书。1966年夏停办。1982年,阜阳教育学院在涡阳师范附设函授教学点,授高师课程,学员文班52人,理班56人。学制4年,单科独进,分科结业。1983年5月,国家统计局、劳动人事部、中央电视台合办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讲座,由县统计局组织,县直各单位统计工作人员参加,计175人。1984年3月结束。结业考试及格者110人。由国家统计局发给结业证书,相当于大专单科毕业。
输送人才
1949年至1985年,全县高、初中毕业生约13万人;由县开办的农村、卫校、师范等毕业生约5万人。
1978年以来,涡阳每年考取中专、大专及本科的人数如下表:
1978年至1983年涡阳录取中专和大学专科及本科人数
抗大四分校
抗大四分校前身为学兵连。1939年6月15日,在怀远西耿家村、七龙集,由参加抗日的青年学生编成学兵连。连长王立煌,指导员定时伦,军事教官严肃。该连训练内容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军事训练。是年七、八月间,游击支队回师北上,又接纳大批青年学生。到新兴集,支队决定,将学兵连改为随营学校,校址设在新兴集南刘楼。校长由彭雪枫兼任,教员系游击支队领导。从学兵连到随营学校,共培训三批学员。毕业后分赴豫皖苏边区各地组织群众送信件、站岗、放哨,破坏敌人交通,建立地方武装,建立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安定社会秩序,开展文化教育工作。
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1939年12月,在随营学校的基础上,由肖望东、刘作孚筹备“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1940年3月4日正式创设,3月8日公布招生广告,3月18日第一期开学。校址在豫皖交界的麻冢集。校舍由清代泰山庙大殿改建,校部办公另有北屋8间,西屋2间。开学不久,学员自建可容700人的简易礼堂1座。在集南端垫平1个操场,内有木马、双杠、篮球等体育设施。1940年冬,曾一度迁至牌坊集。“皖南事变”后,形势危急,课堂辗转迁移。
四分校校长彭雪枫(兼任),副校长吴之圃,教育长刘作孚,后由方正铎接任,1940年7月下旬,为刘清明。校部下设政治部、训练部、行政科、供卫科。教员由支队领导兼任。另邀有实际斗争经验及对革命理论有研究的干部来讲课。1940年7月下旬,抗大总校派遣大队200余人,由队长刘清明、政委李平辉率领,抵新兴集,为四分校增添师资力量。
教材有《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问题》、《新民主主义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步兵战术》。彭雪枫自编《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讲义。学校还不定期举行政治形势报告会。
第一期开学典礼,学员500余人,来自随营学校200余人,部队遣派一批青年战士,解放区的青年学生,日伪统治区地下党组织介绍来的青年学生。后因各地动委会被迫解散,皖西、皖北从事救亡工作的青年学生陆续进校,学员增至800余人。编为3个大队,9个中队。一大队为军事队,队长吴刚,协理员刘结挺。二大队为政治队,队长刘东光,协理员李思美。三大队为民运队,队长谢奎,协理员赵一鸣。另有一女生队,队长解少江,副队长贾铁梅,指导员李锡真,副指导员范野萍。学员住在麻冢集附近的唐楼、曾楼等村庄。
谁讲课谁拟提纲,上边讲下边记,回去分组讨论。校内还创办《抗大生活报》,组织“生活剧团”,演出《渡黄河》、《母亲》等剧目。
当时,坏境艰苦,学员找废旧书报写字,用鸡毛管代笔,找颜料代替墨水。学校发给学员粗布军衣、草鞋。
1940年9月11日,第一批学员修业期满,57%分配到部队担任连排干部,23%到地方政权机关,10%充实民运部门,6%从事财政、税收业务。余下的4%留地方做妇女工作。
1940年11月7日,第二期学员在吴桥寺开学,约700人,初编七个队,为适应战斗情况,后改为三个工作团。次年2月,抗大四分校随部队军事转移。在日军、伪军、国民党军夹击搜索中,学员以排班为单位,分散至村镇,进行扩军征粮。一个半月中,动员新兵300余人,征粮5万余公斤。5月1日,接上级通知开往淮上。5月3日晨,向津浦路东转移。途中,第一梯队在苗庄遭袭击。学校领导令战斗力较强的一队掩护,余者相继撤出,校直、女生队、第二梯队向西北公路封锁线方向转移,安全到达公路西。第三梯队是日下午被日军发现,因战斗力弱,损失严重,总支书记宋毅及白涛、潘寒林等同志牺牲。
撤至路东,抗大四分校建在半城西祖姚庄。第2期学员于1941年10月结业。两期共毕业学生1253人。
1945年2月1日。为纪念彭雪枫,将抗大四分校改名为雪枫军政大学。
附:萧、宿、永、夏联合中学
1940年3月,萧县、宿县、永城、夏邑四县抗日民主政权,在新兴集附近的何老家村成立联合中学(后迁至鸭子刘村),接收各地要求参加抗战的有志青年。阜阳抗战中学校长伍崇高,从阜阳带一批进步青年先送至联中学习。
联中第一期校长刘作孚,副校长吴宪。第二期校长伍崇高。
学制为半年。学习内容:《游击战争》、《群众工作》、《新民主主义论》。
校内没有教室,上课时学生集合就地下坐,上讲下记,下课回住处,以班为单位讨论。
学生吃穿由校方负责,毕业后充实到部队机关。
1941年春,联中撤销。
自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至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由于知县不重视教育,加之交通闭塞,县境40年来仅有一义正书院。辛亥革命后,县内虽创办少数学校,因经费不足,又不善管理,数年后多数停办。本世纪30年代初,县内创办中学,增设小学。1934年至1936年,国民党县长朱国衡任内,整顿教育,发展学校,为解放前涡阳教育的鼎盛时期。1938年5月,日本入侵县境,学校停办,教师离逃,学生流散。之后的11年间,县境战事频繁,教育再未恢复至30年代中期水平。青少年求学,主要依靠私塾。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重视教育。1949年,经济虽十分困难,政府仍拨出专款,修复校舍,邀聘教师,恢复教学。在农村利用空闲时间,开展群众性的扫育运动。在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的集镇,兴建小学,使适龄儿童得以入学。至1957年,县内初步建立了中、小学教育体系。1958年,“反右”运动扩大化,把部分骨干教师错划为右派,教育工作受到一定影响。1962年,教学秩序逐渐好转。1966年后,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学校停课,校舍被毁,教育工作严重受挫。1970年,虽重新招生开学,但大量的政治活动仍冲击着正常的学校教育。因此,教育质量较低,教育秩序混乱。1975年,教育形势有所好转。1977年,恢复招生制度。1979年后,整顿教育秩序,改革教育体制,涡阳的教育,开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为解决长期堆积的问题,县委、县政府于1984年上半年,着手改革教育体制,开始试行分级管理教育的办法,即县主管完全中学、师范学校及县办职业高中;区主管原县办普通初中、区办职业初中及中心小学;乡主管乡办普通初中、职业中学及村办小学。实行分级管理后,调动了区乡办学的积极性。目前,全县除少数区还有少量旧房正在更新外,80%以上的校舍己将土墙草房建成砖瓦结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7.2%,12至15周岁的少年儿童普及率达87.3%。私立中学、私立幼儿园等多体制、多层次的办学形式已经出现。
1912年,县设劝学所,不久改为教育会。1923年,县设教育局。1939年改局为科,教育行政机关称为第四科。1947年恢复教育局。解放后,在县政府内设文教科。1957年易为文教局。1965年,县设教育局。“文革”期间将局改为革命委员会。1978年恢复教育局至今。
教育制度沿革
书院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知县薛元启,在县城僧王庙东创办义正书院。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建大厅3间,耳房1间,东西配房6间,中为过厅,两端配房4间,前为东西考棚,有房16间,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又建西厢房。书院成立之初,藏书甚少。后由马玉昆、袁大化各捐《图书集成》一部。书院教习八股文。
学堂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3年),知事袁学昌改义正书院为涡阳高等小学堂,以过厅为讲堂,大厅为礼堂,礼堂后为操场。场内有房屋11间,作学生寝室。前面西考棚8间,为自修室,后被知事范国彬占为县署。学堂经费分捐款、筹款两种,没收的财产亦充为办学经费。另有马玉昆捐万元,刘鸿庆捐千元,存典生息。是年,在义门、张村、高炉、西阳、楚店、龙山设初小6所。因经费困难,不久大半停办。
私塾民国时期,境内私塾林立。1935年,国民党县政府将456所私塾并入小学。抗日战争起,学校关闭,私塾又陆续开办。1947年,县境多战争,私塾解散。1948年5月后,私塾又相续开办。县内最后一座私塾为马景昌所办,1958年关闭。自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起,私塾在县境存在长达95年。
县内风俗,由富庶之家出首为“学东”,延请塾师。并由学东供应食宿,确定束修。入塾学生,除“学东”子弟外,有邻近人家的子弟,人数为几个至二十几不等。教室由“学东”提供,桌凳学生自备。本地私塾,自备教室,食宿自理。
1913年至1946年涡阳城关塾师状况统计表
附:学宫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涡阳建学宫。内设教谕一员,收廪生14名,增生14名,附生10名,武生额同,无科试时皆养于学宫,清末废科举,裁教谕,学宫遂废。
幼儿园
1934年,县城创办第一所幼儿园,招生1班,计39人,教师1人。1938年停办。1942年,在义门小学内附设幼儿班,计36人,教师1人。1946年,高炉小学内附设两个幼儿班,解放前夕停办。
1953年5月,在义门集开办幼儿园,收两班,计64人,教师3人,县城幼儿园于1955年9月创办,园址在今药材公司家属园内。分大、中、小三班,入幼儿园85人,教师4人,保育员1人。1956年开始在农村创办幼儿园,全县计3所。1958年,受当时形势影响,办园一哄而起。因缺乏必要的办园条件,1960年后,绝大多数停办。1965年,全县幼儿园有3所,计10班,338人,教师15人。1983年,全县幼儿园5所,教师78人。
幼儿园课程,有语言、识数、唱歌、图画和游戏。
小学
1913年春,县政府拨钱1400串,将原县署改建为县第一高等小学。之后,县境分8个学区。改部分寺庙为小学,全县计20余所。因经费困难,不久大多停办。1922年才逐渐恢复,1927年,直鲁军南下,校舍被占,境内小学几乎全部停学。后逐步得到恢复,1932年,全县有小学80所,学生5500人。1935年,国民党涡阳县长朱国衡,在县内大力发展教育,兴建部分中、小学。是年,县境设公立高小13所,初小53所,简易小学4所,短期小学61所,共135所。1938年5月,县境沦陷,大部分学校停办。次年秋,省教育厅在城东马寨创办“省立涡阳临时小学”。第一学期开6班,下期增1班,学生约300人,教师12人。1940年11月,日军再次入侵涡阳,占领马寨,枪杀临小学生刘畏三。1941年春,马寨又遭日军扫荡,校舍被焚,学校停办。1945年后,县境高炉、义门、张村、花沟、石弓、龙山都设有小学。因战争迭起,小学时停时办,其数无法统计。
抗战期间,共产党领导的雪涡县政权,下辖涡阳县境7个区,每区有2至3所小学,实行“政校合一”。因时局紧张,学校一边教学,一边配合政府查敌情。1946年,八分区西撤,学校解体。涡阳城关1912年至1948年开办的小学如下表。
1948年夏,受战争破坏,县境不少学校校舍被毁。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修复校舍,添置教具。至1952年,全境小学均恢复教学。1953年起,增加教育投资,调整县城小学布局,对农村小学进行改建、扩大,在没有小学的集镇建立学校。1957年后,政治运动迭起,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干扰。同时,提倡“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兴办民办小学。因师资缺乏,教育质量骤降,1962年,对小学进行整顿。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小学停课,取消招生制度,部分高年级学生外出串连,1969年,工宣队、贫宣队接管学校。教师挨整,学生读满学年,不问成绩如何,即可毕业,1972年后,实行开卷考试,考场舞弊之风盛行。1974年,批判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回潮,县委以落实中央〔74〕5号文件为由,将1972年已处理的高炉小学一学生服毒身亡案件重作处理,通报全县。致使学校不敢管理学生,师生关系紧张。其间,县内小学数量上虽有增加,但不合格的教师多,学生文化素质差。小学毕业看不懂普通信件。1979年,根据部颁的《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办法》的精神,整顿学校。县确定城关一小、义门一小为重点小学。1980年12月,对全县小学和适龄儿童入学率进行普查。适龄儿童入学率为55.6%。72个乡镇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普及率均达到标准要求。全县小学校舍计11744间,其中,砖瓦结构6505间,危房1363间。
1912年至1948年涡阳城关开办小学情况表续上表
小学学制,解放前均按部颁规定执行。1952年春,改县境小学“六年制”为“五年一贯制”。次年,因师资不足,教材不合格,停止执行。1959年,全县计有43所完小实行“五年一贯制”。1960年,根据省教育厅指示,县内农村试点小学除留城关三小作为试点外,其余一律停止试行五年制。1963年,试点又增加高炉、龙山两所小学,1965年春,扩大至10所。1969年起,在县境又全面推行五年一贯制。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小学数及小学生数如下表。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小学数及小学生数统计表
小学教师,解放前实行聘任制。1935年春,全县教员223人,下半年增至380人。原塾师改为义务教育推广部主任,为学校附属人员。其中,大学毕业4人,师范毕业112人。1949年,县人民政府招考教师150人。工资由校长征收学生家长粮食分发。1950年至1951年,县境遭灾,教师学粮取消,每月由政府发15公斤至25公斤稻谷。1952年上半年,部分民办改为公办,教师实行工分制。民办采取公助,加地方学粮。1954年,公办教师按照所评工分发给工资,不再拿地方学粮。工分多则135分,少则70分。平均每分约值2角5分。1956年,实行工资制。自此,教师大部分来自师范学校。“文革”期间,农村小学增加。不少民办教师由于没有受过正规训练,文化程度低,教学方法差。这是导致县境小学教学质量差的又一主要原因。
1980年,城关第四小学教师刘建国,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特级教师。1983年,义门镇第一小学教师锁成娣,被评为省优秀班主任。1984年,城关第四小学教师陈华山,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小学教职工人数表
1919年起,县境小学改用白话文教学。课程均按省教育厅颁布的规定安排。1956年,农村小学减少体育、唱歌、图画、手工劳动等科的教学时间。1957年秋,农村小学五、六年级,每周各增设一节农业常识课,六年级每周增加一节语文。1964年,县根据中央“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将小学中、低年级每周课程减少至26节,高年级每周减少至28节。
创办第一高等小学时,经费为二六串底税、过割费,及各项税收附加,年计收2800余串(每串为100钱,20世纪初,一千二三百钱折银一两),由县署征收。交办学所使用,另有学田12顷46亩,年收租500余串。以上仅够城内学校使用。1935年,经费来源主要为田赋附加及少数捐款,年实支62716元。1936年,年教育经费预算为54553元,实支54219元。解放后,由地方财政拨款。
1964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小学经费实支情况表
中学
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县高等小学堂内设中学一班,因违反部章,不久即停。1931年,创办涡阳中学,校址在老城马公馆(今一中校址)。1933年,因闹学潮而停办。1938年秋,在县城东关农业中学旧址,开办建国中学。学生300余人,教师4人。1939年,经省批准,改建国中学为“县立初级中学”,校址迁张村铺。1942年,在孙店、江集、高炉设分校。1943年,刘树元在县城老城办私立知行中学。该校一度迁移往双庙,1945年停办。抗战期间,先后有亳县中学迁高公集,私立彭城中学迁刘集(徐州人办),私立抱朴子中学(蒙城人办)迁西阳集。但为时不久,或回原籍,或停办。1946年,在义门办“真源中学”,一年后停办。1948年,全县普通中学4所,解放前夕均停办。
雪涡县立中学,1945年在丹城创办,校长李晨,招生1班,计30余人。
1949年7月,在老城开办皖北区涡阳初级中学。1950年,在江集、高炉各分设两个班。1952年,皖北区涡阳初级中学改为“涡阳第一初级中学”。在张村开办涡阳县第二初级中学。1956年,涡阳第一初级中学设高中班,成为完全中学。是年,又开办西阳、江集两所初级中学。1958年,先后在各区(公社)开办初级中学。因缺乏必要的办学条件,1960年关闭部分学校。1962年9月,原涡阳农校改为涡阳第二初级中学。1969年,阜阳师范分迁至县境王安、马店、公吉寺、花沟4个区,改办为普通中学。继之,又在林场、高炉、王安等地开办10所中学。后又根据省“上中学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要求,县境在小学内附设初中,初级中学内开设高中班。学生劳动时间占上课时间的一半。至1977年,全县有20所中学开设高中班,戴帽中学达328所。因超越客观办学条件,中学教学质量急剧下降。
1979年后,对中等教育进行整顿。调整学校部局,减少完全中学,小学不再戴帽,改由每公社(乡)办一所初中。1983年末,全县计有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区一级18所,公社一级73所,戴帽中学仅20所。
县第一、第二中学,1978年起,招收历届毕业生回读。至1983年,计招收1188名,分文理两班。文班为199人,理班为989人。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普通中学和学生统计表
中学师资,解放前从社会上聘任,解放初多系接受旧知识分子任教,少数由政府介绍。之后,由大专院校毕业生分配充实,并从小学师资中选拔一批尖子,调入中学任教。
1953年暑期,全县中学教师集中至合肥进行思想改造。反右派运动后,教育部门深受极“左”路线毒害,许多骨干教师挨整。1968年,提倡所谓教师地方化,不少教师调回原籍。部分农村中学因缺乏主课教师,被迫停课。有些教师不满于教育现状,也纷纷调至其他部门任职。1971年,提倡普及中学教育时,深感师资不足,被迫采取节节上拔,小学教师教初中,初中教师教高中,致使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8年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对错误处理的教师进行平反。全县109名教师享受讲师级待遇。县一中教师许云章〈女〉,198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中学办学经费,解放前由田赋附加拨入。解放后由县财政拨给。1964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经费如下:1964年30.9万元,1970年44.3万元,1977年76.6万元,1980年106.7万元,1983年181.5万元。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普通中学教职工人数统计表单位:人
附:涡阳一中
涡阳一中位于县城东部,校址原为清末马玉昆别墅,占地150余亩,1979年,涡阳一中定为县重点中学。
1951年前,因经费拮据,仅对旧校舍小修小补,1952年,建教室4个、学生宿舍2个。1954年又建一批校舍,并拉起学校围墙。1957年,县人民委员会拨地30亩,留作学校扩建。之后,陆续建起一批校舍,学生宿舍。“文化大革命”中,校舍、设置遭破坏,但校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得以幸存。近年推广电化教学,学校又新增录音机8部,幻灯机12台,电影放映机1部。
1978年,县财政拨款14万元,建三层教学大楼一座,有教室14个,教研室5个,会议室1个,计57间,总面积1630平方米。1982年,在学校四周修建砖面围墙,又建教学楼前广场、道路、池塘及花园等。1983年统计,全校有教室107间,学生宿舍27间,伙房、办公室、校办印刷厂及其他用房114间,计11582平方米。
在校学生,1949年有4个班,计274人。1955年发展为18个班,计900人,1952年起采用统编教材,并制订各项教学计划和各种规章制度,教学质量逐渐提高。“文化大革命”前,曾为国家培养大批人才。
“文化大革命”中,一度停课。学生下放农村插队落户。1968年底复课,只收初中生。1971年,重新开办高中。当时,正常教育无法开展,一些学生不守纪律,不讲学习,不尊重老师,无政府主义思潮泛滥。1974年起,实行“开门办学”,师生经常下乡耕作,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79年后,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学校大有改观。1983年,全校有22个班,其中,初中14个班,高中8个班,学生1800人。
中等专业学校
〔师范〕
1917年,县设立初级教员讲习所,为县内第一所师范学校。1924年,县政府在黉宫开办讲习所。不久,被安徽省督军马连甲封闭,1930年,周德轩等筹办公立涡阳乡村师范,校址在县城东关。1943年,在张村铺开办县立简易师范一所,后改为县立师范学校。涡阳乡村师范学校办有三、四年,其余仅维持几个月至1年的时间。
1949年,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东关开设师资训练班,计60余人。1952年9月,创办“安徽省涡阳县初级师范学校”,校址在城内黉宫,学制为三年。1953年,该校并入涡阳中学,改为附设师范班。1955年恢复师范,校址在黉宫。定初师学制三年,速成中师一年。1958年,农村师资缺乏,初师学生于是年5月提前毕业分配。1959年,校址迁往现涡阳二中,已发展到30余班,1961年,因经费困难停办。1979年秋,恢复涡阳师范,校址暂设涡阳一中,校长傅士敏。1980年,省、地、县三级拨款42万元,在县城南建校,计1822平方米。次年秋迁入。1983年,“涡阳师范”被地区评为“文明礼貌”先进单位。
师范毕业生,1935年计112人,分到各小学任教。1943年,简易师范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一年;招收高小毕业生,学制四年,1952年,招收200名高小毕业生。1955年年,首届毕业生离校,部分分配工作,部分送至蒙城、界首师范继续学习。1956年,招收300人,分6班。其中保送生30人,速成中学2班100人,1957年,改中师班为小学教师轮训班,学生100人。1959年,学生1500人,伙食由国家供给,每人每月8元5角,学生食宿在校。1979年,招收初中毕业生154人,分3班,学制2年,全校计有学生254人。学生伙食,每月每人16.5元。学生来源,从地区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中统一分配。毕业后,大部分分配在县内小学任教。
解放后,师范教师多从中学教师中抽调,1952年约20人。1958年有教职工100余人,校长张亚昌。1979年,教师由县教育局统一分配,计11人。1985年增至15人。
解放前,历年师范开支经费,多为田赋附加。解放后由县政府拨款,1979年,经费12590元;1980年182180元,1983年136600元。
〔农业学校〕
1936年,国民党县政府筹办农业职业学校。校址在县城东关外,开办费1000元,学生百余名。1938年春,校长携公款逃回湖北,学校停办。
1958年,县创办农业学校,校址在县城东关外马寨,当年招收高小毕业生300人。1959年秋,招收150人,分3班,1961年,第一届毕业生离校,送到阜阳中级农校攻读的有100人,余者均由县委农工部通知社队分配。学校开设政治、语文、数学、技术(小麦、棉花、水稻、大豆、红芋、马铃薯、甜菜、土壤、肥料、植保、气象等),每周授理36小时,农技18小时.每周3天劳动,3天学习,学制3年。
为保证农村青年上学,1957年,县内农村兴办民办初级农业中学,1958年发展至60所,78个班(每班60人)。1959年,经整顿减少至22所。1965年,仅存4所。不久,改为普通中学。1973年,农村又办农业初级中学,计石弓、城郊、龙山、牌坊、双庙各一所,义门2所,1983年,县办农业职业高中1所,校址在西阳集李楼。招初中生2班,计100人。
〔艺校〕
1958年,县文教局创办涡阳艺术学校,校址在红旗电影院东侧,学制七个月。内设:①歌舞话剧班,开政治、语文、唱歌、练功课、声乐课、视唱练耳、舞蹈课、语言朗读课。②戏剧班,开政治、语文、练功课、身锻课、戏剧知识课。上述两班先期分班学习,后期边学边演。第一期学员196人,毕业后,除学梆剧的入县梆剧团外,余者转入其它有关部门工作。
1970年,第二期开学。不久,因故解散,仅几个人分至县梆剧团。
1974年,第三期开学,校址在闸北。学员36人(另有30人系代龙山区训练),从小学毕业生中招考,教师由外地聘请。学员主要学习梆剧。1977年结业后,改组为涡阳县梆剧团少年班。历年经费均由县财政拨给。
〔卫校〕
1955年,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开办卫生人员轮训班1所。至1957年底,共轮训和培养各类初、中级卫生人员491人。
1958年,开办初级卫生学校一所。卫生人员轮训班改为华佗中医学校涡阳班。该校学制1年,全日制学习,每天劳动1至2小时。毕业后,经实习分配至县、公社各医院工作。1959年停办。计毕业药剂员39人,护理员44人,中医39人。
1960年,专区开办“华伦中医学校”,在涡阳设1班,计40人,学制3年。
1971年至1977年,县开办“赤脚医生”培训班4期,近300人参加,培训期4个月至1年。
1978年,经省卫生厅和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县卫生干部进修学校。校址先在天主堂,后迁闸北,今在县医院东侧。教师从县医院抽调,计8人。学生在本系统正式职工中招考录取,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课程采用中级卫生学校全国统一教材。毕业前夕,分至各医院实习,经考试及格者,发给毕业证书。计培训四批学员,共186人,旁听学员60余人。
〔药材技术学校〕
1958年秋,县药材公司开办一所药材技术学校,学制2年。校舍借用县白芍农场(后改称园艺场)房屋。是年,经考试,招收2班学生,计128人。开设政治、语文、数学、植物和药材培植等课程。有教师5人。1959年春,校址迁到涡河北岸义门集药材大队。学生每人每月交伙食费6元,不足部分由学生所在大队补助,1960年暑期,第一届学生毕业,由公司分配,计80人,1960年秋,招收第2期学生。不久该校解散,学生回家。
〔财贸学校〕
财贸学校前身为财贸干校,1959年秋,由县委财贸部开办。校址在县城涡河北上肘。学员来自基层商店从业人员、信用社干部、公社干部等。每3个月为一期,每期60人,毕业后回原单位。计办10期,约800人受训。
1960年秋,在财贸干校基础上,开办财政学校(中专),招收初中毕业生100人,分两班,学制2年。1962年7月,中专班毕业。学生分配至县财政部门工作。同年,核校停办。
〔“五七”大学〕
涡阳县“五七”大学,1970年由县教育局创办,校址在西阳公社李楼。是年秋,招收学生50人,学制1年。1972年,经各公社推荐,招收2班,计110人,学制2年。上述两届学生,毕业后分至县各中、小学任教。1974年后,培训过数学、物理、外语、体育教师、赤脚医生和兽医,约700余人。1976年,该校停办。
业余教育
〔扫盲班〕
1948年5月,涡阳解放,全县83万人口中,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1949年冬,县内普遍开办冬学,扫除文盲。讲授政治常识、文化课,每晚集中学习两小时,1952年起,县人民政府采用速成识字法扫盲。教师由县统一培训。是年,在城关、十里丁两处培训教师约500人。1953年,县境农村识字班改办民校。根据“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学”的原则,除每天晚上集中学习2小时外,小忙时,趁劳动间隙时学习。民校教师,县每年培训300余人作骨干力量。每乡配专职教师1至2人。1955年末,全县有学员23万人。60年代上半期,为解决农村儿童入学,县内开办耕读小学。1966年,全县有1260所。“文化大革命”开始,大多数自行解散。据1972年统计,全县青壮年文盲172906人,半文盲60986人。1979年后,县内开办民校扫盲,至1983年计入学50929人,脱盲11787人。
〔文化补习班〕
1951年秋,县直机关开办机关业余文化学校。招收机关勤杂人员及部分干部。最初,开小学、初中两个班,1956年增设高中班。学员最多时为1000人。县教育科负责辅导业务。有教师10人。机关业余学校实行单科独进,分科结业。1958年秋,机关中学实行两科并进,高小到初中修业年限由10年改为5年。删减不适合成年人要求的课文。根据缺啥补啥的原则,达到学用一致,1960年停办。
1978年,恢复考试制度后,县直各单位举办各类补习班如下:
粮食局:1983年至1984年,在油厂举办高中文化补习班。本单位以工代干青年及1968年至1980年高中毕业生,计有300余人参加学习。教师在县一中、二中聘请。
县银行:1983年4月至5月,办高中文化补习班一个月,36人参加考试,27人合格。教师在县一中聘请。
工商局:1983年春,开办高中文化补习班,计十多人。
县社:1983年6月至8月,开办高中文化补习班,计学生50人。教师在县一中聘请。
〔函授教育〕
1956年7月,涡阳师范设函授部,开语文、数学课。另设机关夜校高中一班,学制3年,学员200人。学习期满,经考试合格,发给初中毕业证书。1958年秋,省函授师范学校在涡阳设分校,开语文、数学两科。学员500余人,单科独进,分科结业,下设18个面授点。并举办有线广播教学,每次30分钟。1959年。涡阳师范设函授部,学员700人,创办《函授简讯》,1960年停办。1962年,阜阳师范在涡阳设函授站,函授中师课程,下分13个面授点。涡南开语文课,涡北开数学课,学员计800人。1964年结业,发给证书。1966年夏停办。1982年,阜阳教育学院在涡阳师范附设函授教学点,授高师课程,学员文班52人,理班56人。学制4年,单科独进,分科结业。1983年5月,国家统计局、劳动人事部、中央电视台合办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讲座,由县统计局组织,县直各单位统计工作人员参加,计175人。1984年3月结束。结业考试及格者110人。由国家统计局发给结业证书,相当于大专单科毕业。
输送人才
1949年至1985年,全县高、初中毕业生约13万人;由县开办的农村、卫校、师范等毕业生约5万人。
1978年以来,涡阳每年考取中专、大专及本科的人数如下表:
1978年至1983年涡阳录取中专和大学专科及本科人数
抗大四分校
抗大四分校前身为学兵连。1939年6月15日,在怀远西耿家村、七龙集,由参加抗日的青年学生编成学兵连。连长王立煌,指导员定时伦,军事教官严肃。该连训练内容为: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军事训练。是年七、八月间,游击支队回师北上,又接纳大批青年学生。到新兴集,支队决定,将学兵连改为随营学校,校址设在新兴集南刘楼。校长由彭雪枫兼任,教员系游击支队领导。从学兵连到随营学校,共培训三批学员。毕业后分赴豫皖苏边区各地组织群众送信件、站岗、放哨,破坏敌人交通,建立地方武装,建立地方抗日民主政权,安定社会秩序,开展文化教育工作。
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1939年12月,在随营学校的基础上,由肖望东、刘作孚筹备“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1940年3月4日正式创设,3月8日公布招生广告,3月18日第一期开学。校址在豫皖交界的麻冢集。校舍由清代泰山庙大殿改建,校部办公另有北屋8间,西屋2间。开学不久,学员自建可容700人的简易礼堂1座。在集南端垫平1个操场,内有木马、双杠、篮球等体育设施。1940年冬,曾一度迁至牌坊集。“皖南事变”后,形势危急,课堂辗转迁移。
四分校校长彭雪枫(兼任),副校长吴之圃,教育长刘作孚,后由方正铎接任,1940年7月下旬,为刘清明。校部下设政治部、训练部、行政科、供卫科。教员由支队领导兼任。另邀有实际斗争经验及对革命理论有研究的干部来讲课。1940年7月下旬,抗大总校派遣大队200余人,由队长刘清明、政委李平辉率领,抵新兴集,为四分校增添师资力量。
教材有《论持久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问题》、《新民主主义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中国近代史》、《步兵战术》。彭雪枫自编《游击战术》《战略战术讲授提纲》等讲义。学校还不定期举行政治形势报告会。
第一期开学典礼,学员500余人,来自随营学校200余人,部队遣派一批青年战士,解放区的青年学生,日伪统治区地下党组织介绍来的青年学生。后因各地动委会被迫解散,皖西、皖北从事救亡工作的青年学生陆续进校,学员增至800余人。编为3个大队,9个中队。一大队为军事队,队长吴刚,协理员刘结挺。二大队为政治队,队长刘东光,协理员李思美。三大队为民运队,队长谢奎,协理员赵一鸣。另有一女生队,队长解少江,副队长贾铁梅,指导员李锡真,副指导员范野萍。学员住在麻冢集附近的唐楼、曾楼等村庄。
谁讲课谁拟提纲,上边讲下边记,回去分组讨论。校内还创办《抗大生活报》,组织“生活剧团”,演出《渡黄河》、《母亲》等剧目。
当时,坏境艰苦,学员找废旧书报写字,用鸡毛管代笔,找颜料代替墨水。学校发给学员粗布军衣、草鞋。
1940年9月11日,第一批学员修业期满,57%分配到部队担任连排干部,23%到地方政权机关,10%充实民运部门,6%从事财政、税收业务。余下的4%留地方做妇女工作。
1940年11月7日,第二期学员在吴桥寺开学,约700人,初编七个队,为适应战斗情况,后改为三个工作团。次年2月,抗大四分校随部队军事转移。在日军、伪军、国民党军夹击搜索中,学员以排班为单位,分散至村镇,进行扩军征粮。一个半月中,动员新兵300余人,征粮5万余公斤。5月1日,接上级通知开往淮上。5月3日晨,向津浦路东转移。途中,第一梯队在苗庄遭袭击。学校领导令战斗力较强的一队掩护,余者相继撤出,校直、女生队、第二梯队向西北公路封锁线方向转移,安全到达公路西。第三梯队是日下午被日军发现,因战斗力弱,损失严重,总支书记宋毅及白涛、潘寒林等同志牺牲。
撤至路东,抗大四分校建在半城西祖姚庄。第2期学员于1941年10月结业。两期共毕业学生1253人。
1945年2月1日。为纪念彭雪枫,将抗大四分校改名为雪枫军政大学。
附:萧、宿、永、夏联合中学
1940年3月,萧县、宿县、永城、夏邑四县抗日民主政权,在新兴集附近的何老家村成立联合中学(后迁至鸭子刘村),接收各地要求参加抗战的有志青年。阜阳抗战中学校长伍崇高,从阜阳带一批进步青年先送至联中学习。
联中第一期校长刘作孚,副校长吴宪。第二期校长伍崇高。
学制为半年。学习内容:《游击战争》、《群众工作》、《新民主主义论》。
校内没有教室,上课时学生集合就地下坐,上讲下记,下课回住处,以班为单位讨论。
学生吃穿由校方负责,毕业后充实到部队机关。
1941年春,联中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