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文化
涡阳县自立县至1948年解放前夕,县内唯一的文化设施为1934年建立的民众教育馆,1949年后,县委、县政府为发展县境文化事业,创办新华书店。随之,又兴建文化馆、电影院,成立农村电影放映队。至70年代末,区政府所在地的集镇,均建有一座影剧院,电影放映队已遍及全县农村。
县境民间流传的戏曲、歌舞,解放前,由于得不到支持,有些节目已经失传,1952年后,为发展地方戏曲,县人民政府组建县梆剧团。通过业余会演,挖掘优秀的民间歌舞、曲艺。1956年,民歌“对花”、“棒鼓舞”曾评为省优秀节目。“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民间歌舞被列入禁演节目。1977年,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县梆剧团组织少年演出队,在合肥等地演出获得成功。县文化部门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并与其他部门合作举办不定期的书画展览。
1923年前,涡阳依赖中医医治疾病。由于旧政权腐败,广大农村缺医少药,涡阳曾发生过霍乱、黑热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的流行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组织个体医生,成立联合诊所,创办县、区医院,采取治疗和预防相结合的办法。至50年代中期,霍乱等严重传染病均已绝迹。之后,县成立卫生局,负责管理全县医疗机构。为提高县、区级医院的医疗水平,70年代后半期起,县、区级医院不断派出进修人员,增加和更新医疗设备,80年代初,涡阳已形成一个以县医院、县中医院为中心,区医院和个体医生为结点的医疗网络。
解放前,涡阳曾创办过两类报纸,一类是国民党涡阳县党部办的《涡阳日报》;一类是新四军四师在新兴集办的《拂晓报》。《拂晓报》在县境发行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推动县境的抗日救亡运动,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解放后,县委曾创办过《涡阳报》,因多种原因,曾两办两停。
文化设施
〔档案馆〕
1958年,成立县档案馆。有库房7间,木质柜架20台。1963年,库房增至11间,柜架36台,资料柜7个。1975年,在县委办公室楼后新建档案馆,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库房21间,添置铁皮档案柜102台,木质档案柜27台,资料架19个。县直机关及各区综合档案室,1963年前计59个。“文化大革命”中,机关档案室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1976年经整顿扩大,全县机关有综合档案室89个。1983年统计,已达265个。
县档案馆严格执行上级业务机关各项制度和规定,先后3次接受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区、乡综合性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以及撤销机构的档案,并进行搜集和整理。馆内计有68个全宗,107个立档单位,33308卷,其中,文书档案23727卷。资料4578册(本)。对上述已进馆的资料,作了系统整理和存放。
1965年和1973年,先后两次拆卷处理,逐卷鉴定,计4398卷档案,比原来6715卷下降34.5%。
建馆以来,编制案卷目录、专题文件目录索引、人物专题目录索引计107页;党代会、人代会、劳模会、30年代基础数学汇编、涡阳县水旱灾情大事记、林业资源调查、涡阳史话、名胜古迹、捻军始末、机关历史考证、刘少奇来新兴集、彭雪枫在涡北、涡阳军事简介等36种资料。并参加1959年《涡阳新志》编写工作和1982年编写《涡阳县志》的组织工作。
1959年,县档案馆派代表出席全国档案工作先进经验交流会。
〔文化馆〕
1934年秋,在县城黉宫设民众教育馆,内分数学、健康、卫生3部,负责办理全县社会教学事业。并陈列县立中学动植物标本及各种仪器供人阅览。附设图书馆、游艺馆、阅书报室各1处。另在4个城门设书报处、民众问事处及代笔处等。1938年,上述设施被日军飞机炸毁。
1950年11月,成立县文化馆,馆址在黉官。1952年春,馆址迁到孙公馆(现人民剧场东边)。1977年春,在团结路西端建新馆,面积约8000平方米。
建馆初,编制5至7人。馆内业务为图书阅览、书画展览、幻灯放映、广播宣传、文娱体育、辅导剧团、民间文艺、培训骨干等。1953年,该馆14人,设宣传、文艺、后勤3股。1955年,图书室扩展为图书馆。从文化馆分出。“文化大革命”前夕,图书馆并入文化馆。1980年,析出图书馆r在义门、曹市、高炉、龙山、新兴、牌坊、石弓、双庙等区建立文化分馆。1983年统计,县下属15个文化分馆,全县农村文化中心8个、文化站25个、业余剧团5个、创作组14个、基层文化室34个、少年之家12个。
〔图书馆〕
县图书馆1934年创立。当时附设于民众教育馆内。县下,西阳集设图书分馆。1935年春,国民党县长捐款200元,购“万有文库”两集赠馆。1938年5月,被日军炸毁。1959年,县文化馆图书室扩建为图书馆。“文化大革命”前,并入县文化馆。
1980年,从文化馆内析出,编制5人,藏书1.5万册。其中,连环画2000余册。同年,创办少年儿童阅览室。
图书馆每周开放6天。据1982年统计,借阅者达26020人次。少年儿童阅览室,自1982年4月24日至年底,接待34300人,借阅20.53万册次。是年,与文化馆协作,举办各种讲座6次,听众1400人;新年读者讲座1次。同年4月,被评为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得奖状1张,收录机1部。
1983年,全县共有图书室57个。
〔新华书店〕
解放前,由文具店经销图书。1949年建新华书店,门市部设在健康街路东,有房5间,宿舍和仓库在当典街。1958年,门市部迁到向阳路现址,为两层建筑物。营业室在底层,约100平方米。1978年,在南关修建课本仓库,面积为550平方米。
县下图书发行,1956年在高炉,义门、江集、张村建立4个售书点。1958年后,扩展至21个点。1964年后,各集镇书店交供销社经营。
1952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新华书店经营情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电影公司〕
电影公司前身为电影管理站。公司下属有电影放映队。1955年7月,省电影公司在县建立八0、八一两个电影放映队,分别在涡北、涡南放映。1957年,又建省编166队,并成立电影联队。是年,发展成4个电影小队。1965年,全县计有16毫米电影机10部,每公社1部。1973年,电影队发展至22个。1979年,高炉区发展10个电影队,每个公社有1个队。1983年,16毫米电影普及至乡,每乡都有电影放映队。
涡阳县主要影剧院状况统计表
艺文
杂诗
魏·嵇康
微风清扇,云气四除,皎皎亮月,丽于高隅。兴命公子,携手同车,龙骤翼翼,扬镳蜘蹰。肃肃宵征,造我友庐,光灯吐辉,华幔长舒。鸾觞酌醴,神鼎烹鱼,弦超子野,叹过绵驹。流泳太素,俯赞玄虚,孰克英贤,与尔剖符。
酒会诗二首
魏·嵇康
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微啸清风,鼓楫容裔。放櫂投竿,优游卒岁。
猗猗兰蔼,殖彼中原。绿叶幽茂,丽蕊浓繁。馥馥惠芳,顺风而宣。将御椒房,吐薰龙轩。瞻彼秋草,怅矣惟骞。
冬夜过赵旗屯题壁
清·郑交泰
三冬寒彻骨,两过赵旗屯。月色笼萧寺,灯光接远村。
年丰民乐土,夜静马嘶门。劳烦何为者,扪心只自存。
义门晓行
清·李先芳曙色起林鸦,青天明晓霞。蒹葭晞白露,墟里带清砂。老骥长途疾,新鸿一字斜。不知时序晚,新菊有黄花。
登嵇山
清·周承缙
铚城西望郁苍苍,危石崚赠落涣阳。
山好正当秋水际,我来闲眺白云旁。
人家树尽孤村小,古堞烟迷宿草荒。
中散风流何处□(觅),蓦然长啸忆清狂。
秋游龙山湖
清·陈汝士
沧茫湖水绝人踪,打豆村边问老农。
绎叶响时飞似蝶,青山断处矫如龙。
慎身正好铭谗鼎,守口端宜学哑钟。
欲访故人前岸曲,小舟泊向水云重。
圮桥遗履
清·刘志存
一椎不中几欷歔,下邳潜游聊寄居。
坝上未干明主策,桥边先受老人书。
雄心此日消呼履,壮志他年鉴副本。
黄石高踪何处觅,山前怅望只樵渔。
白云洞
清·夏馥超
偶来山下访仙踪,叹息仙人去莫逢。
丹灶何年才住火,白云终古不开封。
塔无松护难留鹤,石为年深欲化龙。
几度风雷惊震荡,甘霖叠沛慰三农。
铁牛岭
清·杨维桢
开登峻岭势攸崇,无数风光一览中。
仰瞩龙山皆绕北,俯听涡水尽流东。
春来草色全争绿,霜后枫叶半染红。
为问铁牛今已渺,当年头角应嘶风。
咏八景
清·王德馨
为到龙峰访羽仙,迹留黄石隐温泉。
牛盘峻岭芳洲外,凤舞瑶池古墓前。
园内流星传道德,桥边遗履剩云烟。
陈抟卧迹范公冢,明哲全身仰昔贤。
太清宫怀古
清·马骥才
碧宇琳宫夕照残,一株仙李旧根蟠。
细民嵔垒从游易,末吏风尘赏识难。
牛角遗经留道德,龙门列传并申韩。
东来不是乘黄鹤,故里为何去不还。
韩伯俞泣杖祠
清·王体陵
柳色参差望孝门,神祠终古奉晨昏。
敢言夏楚能为痛,只觉春晖未报恩。
汉史阙文无列传,涡滨遗爱有名村。
千秋崇祀清羞荐,愿与先生拭泪痕。
白云仙洞
清·刘志存
古洞深深不计年,游人难访旧时仙。
乳痕灿列争旁缎,塔影苍茫认倒悬。
四面白云笼稷魂,三春碧草剩芳鲜。
石龙磷角知全具,变化未能依旧眠。
黄石温泉
清·刘志存
闲游胜地快登临,俯听温泉契素心。
石罅斜穿同匹练,云根远喷答鸣琴。
源深气早阳和抱,岁暮寒难栗烈侵。
惆怅高人栖隐处,剩余古木郁森林(森)。
天静流星
清·刘志存
品檀犹龙溯源生,遗宫凭吊发幽情。
曾占紫气盈幽谷,为忆流星绕太清。
柱下著书推老子,梦中佳兆拟长庚。
五千道德经尤在,作述麟麟仰盛名。
陈抟卧迹
清·刘志存
五代干戈战未休,几人奔走觅封侯。
功名藐若浮云幻,轩冕轻于敝屣俦。
寄迹林泉容偃卧,陶情诗酒任优游。
问他富贵营心者,谁似先生善埋头。
秋日重经石弓山
清·陈汝士
残阳西下剩余晖,乱水东流绕翠微。
不尽路途征客老,半荒村落野人归。
题诗又趁新霜叶,投友还敲旧板扉。
日暮再窥黄石庙,松稍还见冷云飞。
登齐山
清·陈汝士
一青云障岭西,朋侪小约比攀迹。
幽林马过花沾足,旷野人行麦到脐。
曲径有缘谯共话,废陵无主鸟空啼。
归途更爱山阳寺,手挽栏杆作杖藜。
寄怀雉河镇古迹
清·陈汝士
飞虹一道界谯州,胜地风烟忆旧游。
二水浪花奔白马,三宫云气走青牛。
华佗南渡曾囊药,曹丕东征此造舟。
胜迹茫茫何处觅,夕阳明灭下寒流。
马氏山庄别后忆朴仙登城楼野望
清·祝鸿勋
青宫歌管故城闻,昼戟森严壮旧勋。
茂树缘村围野色,片帆贴岸带斜曛。
梦中至蝶庄周里,水上凫鸥范蠡坟。
绿竹并开仙苑馆,留教老友著斯文。
地方戏曲
梆剧该剧是县境主要剧种,何时传入不详。解放前,由私人组织小戏班演出。本世纪30年代,县境著名演员丁根,店集临湖北丁营人。二红脸、唱、做、念、打俱佳,口齿伶俐,吐字清晰。后因嗓子坏,改演丑角。杨马,义门人,嗓门豪壮宏亮,文、武功底厚实。40年代后,县境多战事,该剧团演员先后逃离。1952年冬,从界首县调来一批演员,梆剧才能在县延续和发展。1955年,为培养青年演员,县文化部门邀请演员来县授戏,并送部分青年到戏校进修。之后,县创办艺校。1960年,该校有23名梆剧演员毕业,“文革”中,禁演传统节目,道具服装被毁,梆剧衰落,演员改行。1977年,培养青少年演员40名,梆剧才重新得以发展。80年代起,绝大部分青年演员嫌戏曲情节进展缓慢,喜爱电影、流行歌曲、轻音乐,梆剧渐被冷落,很少在县城演出。农村演出的场次也比以往减少。
梆剧演出节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小二黑结婚》、《罗汉钱》、《陈妙常追舟》、《西厢记》、《红楼梦》、《游西湖》、《画皮》、《双贵图》、《张乐行》、《穆桂英下山》等。
泗州戏该戏为县内主要剧种之一,流入县境时间不详。1956年前,县境没有专业泗州戏演员。1958年,从蚌埠调入4名演员,辅导和培养演员。1959年成立县泗州剧团。1960年,因经费困难,专业演员下放至区。此后,泗州戏仅在民间流传,很少组织专场演出。
泗州戏演出节目有《王汉喜借粮》、《双下山》、《一文钱》等。
大鼓解放前,大鼓名演员为张胖子,演唱“大红袍”等。1980年统计,县内有120人,会唱传统节目20余篇,各演出百余场。较有影响的鼓书艺人张志云、袁立廷、梅云龙等,出席过地区会演,曾获优秀演出奖。
琴书1980年统计,县内琴书演员25人,会演传统剧目《张庭秀私访》、《三俊图》、《水浒传》等,及现代节目《平原枪声》、《破晓记》、《红色娘子军》等。主要琴书演员有刘兴华、任成美、丁广欣等。
坠子坠子解放前有名演员马志贤。1980年统计,县内有演员18人。演唱传统节目有《再生缘》、《哞牛阵》、《十把穿金扇》等,及现代节目《革命烈火》、《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丁翠屏演唱《银簪记》,曾参加地区会演,并获优秀演出奖。
评词解放前,评词演员以唐先生(外号黄鼠狼)、刘亚洲较有名气。1980年统计,县内有演员20人。演出传统评书《三侠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及现代节目《破晓记》、《徐秋影案件》等。主要评书演员有李中信、张在民、马伯良等。
拂晓剧团
“拂晓剧团”成立于1938年11月中旬。剧团名由彭雪枫拟定。
建国初,演员有张国安、张克让、黄宏洛、林黎州等,多系河南杞县中学生。年在13至16岁之间。不久,陆续有杨居人、李元瑞、马秉书、李运芳、王雨琴、张鄂源等调进,演员增至10多人。1940年春,开封孩子剧团9人(最小的10岁)来新兴集,与拂晓剧团合并;又从萧县宣传队调来一些演员,全团发展到30多人。团长左奇。1940年初夏,晋东南抗大分校的刘瑞珊来“拂晓剧团”担任业务辅导。“六·一”战斗后,萧县抗敌总队宣传队编人“拂晓剧团”。为适应当时环境,剧团编为3个分队:年龄稍大的男同志编为一分队,女同志和部分男同志编为二分队,年龄10到15岁的编为三分队,一分队以搞宣传鼓动、村头标语为主;除参加演出外,还负责搭台子,挂幕布等工作。二分队以演出为主。三分队以跳舞为主。
当时,因条件限制,用黑墨、锅烟、棉花、红汞等代替化妆品。服装、幕布均系借用。至新兴集,剧团添置少量道具、服装。
1938年秋,在河南杞县邢口镇,剧团作第一次公演。1938年12月,在鹿邑县双楼镇,初次按照剧本排练演出。经常演出节目,多为独幕话剧、话报剧和歌咏。有《军民一家人》、《参加新四军》、《保卫麦收》、《反正》、《渔光曲》、《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游击队的母亲》、《冀东起义》等。1940年,增添《打渔杀家》、《法门寺》等传统剧目。还新编京剧《傻小子打游击》、《赛西施送郎》、《新鸿鸾喜》、《判冠》、《军民抗战》等节目。此外,还上演过《前线》、《生日》、《原野》等大型话剧。
演出的对象,除部队、根据地群众外,还曾对国民党军队搞过宣传。1940年,剧团在涡阳县南,为东北军何柱国骑兵师演出抗日题材节目。
1940年秋,部分演员编入司令部组织的战斗宣传队。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率领该队,经永城直插苏北敌后。途中,在萧县、徐州间,与当地老艺人同台演出。1941年初,为适应“反顽斗争”,将宣传队、拂晓报社、拂晓剧团划分7个战斗小组,分散至连队。1941年5月,“拂晓剧团”撤至路东。抗战胜利后,与苏中的“前进剧团”合并,改编为华中军区政治部所属的文艺工作团。
民间歌舞
〔棒鼓舞〕
棒鼓舞是涡阳县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全场男女演员12人,分扮小巧、老傻、翠花婆,3个棒手、3个鼓架及3个腊花大姐。
小巧:男,汉装,内穿短打衣,腰系丝鸾带,头戴大沿草帽,外披黄大褂,挂白胡,左手拿药铃。药铃以铜或铁制成,形似手镯,略粗大,中空,外侧有开口,内嵌铁珠,摇动时哗哗作响。右手持绸伞一把,伞沿周围缀有彩带。
老傻:男,旗装,戴红缨帽,穿马褂,鼻卡八字胡,鼻梁架金丝眼镜,左手把鹌鹑,右手摇鹅毛扇。
翠花婆:女,古装,卖婆打扮,左肩挎小包袱,右手拿拨郎鼓。
棒手:男,共3人,古装,着短打衣,束腰,头勒扎巾。两手各拿五花棒1根,棒长2市尺许,手拿粗细不一,漆有红白交替缠条花纹。
鼓架:男,共3人,穿着与棒手同,但颜色有别。左手拿橄榄状手鼓,形似一般花鼓,但小得多。鼓腰设一皮绊,可套在手上,右手拿鼓条,鼓条下端系有彩绶。
腊花:女,共3人,古装,过去下身穿八幅罗裙,后改为短打扮,衣边、裤边绣云花。彩带束腰,头勒彩绫、绣球。左手拿小锣,右手拿缀有彩穗的击锣板。
演出分大小两种场子。舞队出动,由锣鼓前面开路,小巧领队,率全体演员穿街而过,边舞边进,遇有街口人多,间或回头穿一下“铁锁链”,招徕观众。到达预定场地,稍休息后,即开始玩“大场子”。
舞蹈开始,随着一阵紧张的锣鼓声,小巧率全体演员绕场一周。旋即配合强烈的锣鼓节奏,变换各种阵势、图形,表演各种优美、豪放的打法姿势。阵势中间,插唱“转香歌子”或“太平调”等。小巧、老傻、翠花婆3个角色斗趣、说唱,边打边舞边唱,气势雄壮豪迈。主要阵势如下:一字长蛇阵;乌龙摆尾;横竖方诚;双、单吐丝;别笆;单、双套;进四门;三人玩;引锣、朴锣,日头套三环。主要阵势演完之后,以滚鼓结束。
“大场子”结束,一般还演唱《卖翠花》,唱完即玩“小场子”。
“小场子”用“太平歌”调门,以及本地各种小调。配上锣鼓过门,演唱一些小段子和小戏。据统计,其节目有《贤良女劝夫》、《林英盼夫》、《李三姐挨磨》、《二八佳人》、《杨八姐闹酒店》、《对朵落》、《小十字》、《四审十字歌》、《官私歌》、《织手巾》、《文勾歌》、《武勾歌》、《双怕婆》、《巧嘴老婆》等20多个。建国后,艺人们又编了一些歌颂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唱段。
棒鼓舞乐队没有弦乐,主要靠戏鼓、大锣、小锣、铙钹等组成打击乐队伴奏(到省、地会演时,又加进4副专制的大木梆子)。玩“大场子”时,乐队根据打棒、打鼓的节奏,使舞蹈气氛强烈,节奏鲜明。开头跑场及全舞收尾滚鼓时,还吹奏海螺、长号,增加舞蹈气氛。
棒鼓舞骨干唱腔主要为“转香歌子”和几个“太平歌”调门。“大场子”演出中,主要唱“转香歌子”;玩“小场子”时,除使用“转香歌子”及“太平歌”调门外,还夹杂一些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
棒鼓舞“转香歌子”曲:(张景兰唱、钱晋填谱)
附:
棒鼓舞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百多年前,有夏何秀者,自西山套(地址待考)逃至义门刘郢,传下这个节目。此为一说。清末,捻军起义后,利用春节期间“燃捻放荒”的习俗,举行军民联欢,击鼓燃捻为舞。之后,火炬逐为木棒代替,演变为“棒鼓舞”。此为二说。至解放时,一直在民间流传。1958年,全国舞蹈协会主席吴晓邦,曾亲赴义门观看此舞。
〔民歌〕
捻军民谣
咸丰坐殿闰八月,大雨下够两个月。黄河两岸开口子,人死大半显不着。
咸丰二年半,兴了大刀齐头。穷了多少日子主,发了多少穷光蛋。
注:日子主(zhuei)指有钱人家
侯永清的戏,不听不生气。麻秸枪,红纸旗。锣鼓一声响,蹦出来个拿鸡的。
情愿耙套地,不听侯莽戏。打火吃袋烟,越想越生气。
注:吴桥寺一带流氓头子侯永清,带的一个戏班子。明为演员,实为偷鸡扒手。所谓“锣鼓一声响,蹦出个拿鸡的”即指此。以后侯被张乐行处死。
跟着龚瞎子,跑蹦蹄甲子;跟着张老乐,又有吃来又有喝。
跟着江老台,包谷揣满怀。白天穿山套,夜里打草鞋。
黄旗马,蓝旗枪,白旗全仗人硬棒。
闪门进,闪门出,山猫、饿狼、小白龙;胡椒大王随后行。
注:闪门进、闪门出指刘睬与张三闪,山猫指刘金鼎,饿狼为刘永敬、小白龙为刘天台,胡椒大王为王万一。
看得清,望得远,手拿枪刀放马撵。看着咧!望着咧!手拿钢刀扬着咧!
看见吗?看见啰,望见吗?望见啰,手拿钢刀扬着啰。远了使枪打!近了使刀杀!不远不近挠钩抓!
驴踢的,鳖爬的,鬼都被他杀得怕怕的。
注:他,指龚德树。
蓝旗打,白旗裹,黑旗后面放把火,黄旗助着威,红旗啃窝窝。
大老渊,二老渊,苏老天,王贯三,邓老作,五沟集上李开歌。
注:大老渊,指黑旗旗主刘学渊。二老渊,指黑旗旗主刘玉渊。苏老天,指黑旗总旗主苏天福。王贯三为黑旗先锋。邓老作,是红边黑旗旗主邓作仁。李开歌,指黑旗旗主李大喜。
大花旗,小花旗,七星八卦,双边子旗,顶头又遇黑膀子旗。
注:大花旗为李延彦之旗,小花旗为雷彦之旗,七星八卦为杨兴泰之旗,双边子旗是邹焕林的红旗粉红边之旗,黑膀子旗是指刘玉渊的黑边黑旗。
西边死了王贯三,捻子塌了半边天。
睡觉要靠墙,防着苗沛黑心狼。钢刀头下枕,遇着苗沛心要狠。
睡觉莫睡着,防备官兵过了河,睡觉莫脱袄,防备苗扒子。
睡觉靠墙睡,防着官兵苗老沛。睡觉睡轻点,老妈子放里边。
注:苗扒子是苗沛霖。老妈(mǎ)子是指自己的妻子。
四月里,麦穗黄,老乐定计杀饿狼。饿狼本是忠良将,将星落在西北方。
十二月,整一年,五色杂旗上家还。白天黑夜只管走,奔到家里好过年。
兔子走成路,黄蒿长成树;野鸡满天飞,一庄一盘磨。
注:这支民谣形容张乐行就义后,雉河集一带遭受清军蹂躏惨状。
七月十五发号牒,八月十五日装大旗。
韩老万,领大兵;张老乐,坐帐中,偷营摸寨龚先生。
跟着帐子走,吃也有来穿也有。老乐称了王,不纳银子不完粮。张老乐,会说作,四面八方送烙馍
第二至四段歌词:
当初咱俩有情意,如今对我好发脾气,俺有啥事得罪了你?哎哟哎,哟郎呀,俺有啥事得罪了你?
我劝你戒酒是好意,饮酒过量伤身体,俺这是为着你。哎哟哎,哟郎呀,俺这全是为着你。
不让你赌钱也是为着你,赌博场上没有好东西,倾家荡产悔不及?哎哟哎,哟郎呀,倾家荡产悔不及?
民间传说
韩老玉做官韩老玉,其名韩玉祥,大韩家庄人,足智多谋,当地百姓称“百事通”。韩老玉虽然精明能干,但家无土地,经常挨饿,到40岁还是个光棍。咸丰三年,韩老玉成为韩老万的军师。
捻军进淮南后,韩老万派韩老玉当舒城知县。
“唉!老万哥,你这不是拿公鸡下蛋吗?”
韩老玉再三推辞,韩老万不准。第二天,韩老玉带两人去上任。刚坐堂,就出一张告示:“有冤的喊冤,有苦的诉苦,本官一定公断作主。”
告示虽然贴出,百姓不知道新官虚实,都等着看风头。地主、街痞认为捻子放的官,会问什么官司?要去哄堂口。韩老玉一升堂,堂口拥了一大片,真假难分。韩老玉心想:“不对呀!怎么会有这么多告状的呢?”仔细一看,里面没有一个真正的老百姓。韩老玉低头一计,说道:“所有喊冤告状的人听着,本官初次上任,案件过多,一堂难以问完。今天各自回家,来日听候传审。”说罢退堂。
第二天清晨,韩老玉在门口贴出一纸条:“县官今日有病,一切公事明日再问。”第三天,第四天,一连拖了几十天都是如此。来告状的那些家伙说他是“吓病了”。
其实,韩老玉一天也未闲。他扮成农民,今天帮这家插秧,明天又给那家挑水,问问这谈谈那,谁好谁坏,摸得一清二楚。
一日凌晨,地保敲锣,吆贬唤县太爷病痊愈,今天升堂。这一呐喊,全城百姓都赶来了,谁都想看看热闹!不一会,从衙门里传出话:“所有打官司告状的人,一律跪到堂口,听候审问。”可是,从后堂出来的不是韩老玉,而是几十个乡下老农。大伙一看,都很惊奇,不知道这个县官想干什么。
这时,韩老玉从后堂出来,向乡亲一拱手,说:“诸位乡亲,我就是新上任的县官,庄稼汉出身,大字不识,不会做官,不会问案。今天特请本地的几十位老大爷帮我问问官司。常言说‘三个老头一面官’,这些老人都是本地人,谁善、谁恶、事真、事假,他们比我清楚。现在就请各位老大爷说句公道话。”
众人一听,拍手叫好。那些坏蛋一听,“驴头不叫驴头——长脸”啦!两边埋伏的人拥上来,象鹰拿燕雀一样,都绑了起来。韩老玉当场宣布罪状,该杀的杀,该关的关,替真正含冤的百姓报了仇。从此,韩老玉的名字在舒域一带响开了。
莲花井一年腊月,江老家(现利辛县江集)村的水井里,开出一朵鲜艳的莲花,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跑来看稀奇。
说也凑巧,长工江老忠在这当儿有个白胖小子。这一下,江老忠家可热闹了。不少人说:“这小子将来准不是凡橛,说不定咱爷们以后还要享这孩子的福哪!”大家酌议,给这孩子起名“莲子”。
本庄有个阴险毒辣的大日子主(财主)江万田,外号江老虎。听说腊月井中开莲花,江老忠又生胖小子,犯了忌讳,决心把这孩子除掉。他找来佣人江三合,皮笑肉不笑他说:“江老忠家境贫寒,孩子怎能养活,不如抱给老爷我收养。”三合一听,知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便说:“老爷你儿孙满堂,穷人的孩子一身臭气,别污了你家的风水。”
江万田知道江三合有意顾惜这孩子,就把驴脸一搭拉:“三合,打开窗户说亮话,腊月井里开莲花,江老忠老伴生孩子,我看这孩子不是妖便是怪,留下来,一个村都要遭大害。”
江三合一听这话,浑身颤抖:“老爷,人家一个长工,跟咱没冤没仇,半辈子生个独生子,咱可不能这样办呀!”江老虎暴跳如雷:“你这老狗,今天夜里我要亲眼看着你把这孩子丢进井里,若办不成,要你的老命。”
江老虎趁长工们下田干活,命三合和几个打手把莲子抱到三合家。三合老婆问清来由,大骂三合:“你这个黑良心的东西,没想到你跟日子主一鼻孔出气。杀人害命,就不怕老天爷雷劈!”
江三合眉头皱成一把,寒着脸说:“我想——”立时泪如雨下。老婆再三追问,三合终于含着泪说:“我想拿小孙子顶替,把莲子救出来。”老婆一听,两眼呆望着儿媳,接着呜咽起来。
三合见此情景,含着泪说:“媳妇,儿是娘的连心肉,我何尝舍得呢?这都是逼的呀!”媳妇应道:“爹、娘,你们看着办吧。”说罢,泪如泉涌。
夜晚,在江老虎的威逼下,三合眼含热泪,把自己小孙子丢进井里。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莲子在三合家长大成人,起名叫江台凌,生得膀阔腰圆,胆量过人。台凌经常接济穷人,抱打不平,村里的老少爷们无不佩服。
一年秋,大雨滂沱,庄稼无收。这天,江老虎令狗腿子把穷爷们赶到莲花井旁逼租。江老忠顶撞几句,江老虎令狗腿子围打。忽听“呱哒卟哧”几声,打手们的棍棒早已飞出丈外,有两个四脚朝天跌倒在地。原来江台凌气不过动了手。他指着江老虎喝道:“我看谁敢动穷人一指头,我就把他打成肉浆!”众人一看三合家这孩子恁过劲,也一齐喊:“对!谁动咱穷人一指头,就把他打死!”
江老虎一看大事不好,溜了。江台凌一下跳到井台上:“乡亲们,江老虎绝不会善罢干休,只要咱穷人合在一起,他就不敢欺负了。”众人应道:“一锹也是动土,两锹也是活埋,干脆揭开合(方言,即公开)跟有钱的斗!”霎时间,二三百人各拿抓钩、木锨、齐头鳝等,拥到莲花井旁。江三合指着井台上的江台凌,大声说:“这孩子就是江老虎没害死的莲子!那年,这口井腊月开莲花,穷爷们祷告出了能人,为咱穷人撑腰,果然应了咱们的话,咱们跟着他干吧!”
这一说,平地起春雷!在江台凌的带领下,众人齐声呐喊,冲进江家大院,把江老虎拖到莲花井旁打成肉浆。江台凌领人打开江老虎的粮仓,把粮食分给了穷人。庄中那口井忽的一声响,莲花又重新开放。
注:江台凌,别名江老台,是捻军白旗总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雉河集失陷,与张乐行同时遇难。
神海蜊捻军中有一勇将,名张岳先。他拿手的有两样:一是吹海蜊,二是驯马。据传,他的海蜊吹得很神妙,吹到欢乐处,能使天空飞鸟落,水中鱼儿跃,战马撒欢,愁人欢笑;吹到悲痛处,能使人心寒胆怯,战马失蹄;吹到雄壮处,能使人精神振奋,力擒猛虎。海蜊还能把战马驯得服服贴贴,走、卧、跑、站完全随人心愿。因此,张乐行叫他当“号头”,专门驯马。捻军兵将称他为“神海蜊”。
一次,捻军和僧格林沁的骑兵作战,清军摆出五虎群羊阵,将捻军围得水泄不通。这时,只听“嘟嘟……”的海螺声,捻军撤马亮刀,冲入敌阵。一会儿神海蜊吹起“得胜得……”捻军所有战马,门鬃一炸,四蹄腾云。灰灰乱叫,把清军冲得人仰马翻。
这下,僧王大骂手下人无能。有一人禀告:“王爷,你不知,捻军里那个吹海蜊的有多厉害,他一吹螺子,咱们的兵胆颤肉麻,战马哆嗦。捻子却是人欢马壮,你想咋能不败?我看,不干掉海蜊手,此仗难赢。”
僧王一听,沉吟片刻,想出一计。用一千骑兵引诱捻军,一队快马背后包抄,欲擒神海蜊。捻军不知是计,和正面骑兵奋勇拼杀。神海蜊正“得胜得……”吹得起劲,忽被清兵围住。神海蜊一看不妙,把海蜊往腰上一别,挥舞齐头锗前冲后砍,左扫右劈,终因寡不敌众被擒。
僧王见神海蜊,命手下人给他松绑,并摆酒席招待。
神海蜊心想:不知这老贼又耍什么花招?随他娘的,我吃饱了再说。于是一桌酒席,狼吞虎咽,吃了个酒足饭饱。
僧王说道:“神海蜊,我看你是条汉子,又一手好本领,只要你给我吹海蜊,驯马,我给你一个官做。”
神海蜊心想,我何不来个将计就计,给他个暗箭难防,趁机干老贼一家伙。想到这里,一口答应下来。
神海蜊驯马全用反号驯练,马只听他一人号令。这一天,几个清将试试马驯得怎样?刚想上马,谁知那马又踢,又扒,又咬,把几个清将弄得头破血流,慌忙去禀报僧王:“王爷,坏了,咱们的马全给驯坏了!”僧王闻听,气得面皮发青。
神海一看老贼发怒,说到:“老爷,我是尽力给你驯马,不信可当面试验。”
僧王下令当场试验。神海“嘟嘟”一吹,战马排队站齐;又一吹,马“咴咴”乱叫;再一吹,马全卧倒;又一吹,马跳起飞奔而去。
僧王一看说:“快吹回来。”神海蜊一吹,马都跑回,僧王高兴,夸奖神海蜊。
战马已驯成熟,僧王下令和捻军作战。清军人多势众,眼看捻军要吃大亏。这时,神海蜊对着清兵“齐叭……”一吹,清军的战马回头就跑,勒也勒不住。他又对着捻军“得胜得……”一吹,捻军战马“咴咴”嘶叫,直冲清军,把清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僧王也险些丢了性命。
这一仗,捻军全胜。神海蜊因劳累过度口吐鲜血而死。神海蜊虽然死了,他的名字及业绩一直流传在民间。
杀僧王传说有个捻童叫张皮绠,自幼丧父母。皮绠闻爹娘系僧王(僧格林沁)所害,仇恨入心。
一年夏秋间,张宗禹率捻军与僧格林沁亲统的蒙古马队打“圈圈战”(即运动战)。僧王急了,下令:“三日不埋锅造饭,五日不动烟火,人不离鞍,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追杀捻军。捻军到湖北,追到湖北;到河南又追到河南。张宗禹驱驰山东,僧王又追至山东。宗禹见时机成熟,令人马四面埋伏,布下“口袋阵”。僧格林沁三千余骑,数日来疲于奔命,饥乏交迫,不得不安营下寨。约三更时分,忽听海螺号响,伏兵四起,杀声震耳,清兵减爹叫娘,死伤无数。僧王一看势头不妙,只身仓惶逃命。
待至天明,僧王恐被捉,躲到路边秫地里藏身。谁知冤家路窄,捻童张皮绠这天起个早,忽听秫地里“呼啦”乱响。皮绠钻进地里,发现一个身穿滚绣金龙黄马褂,项挂朝珠,顶戴花翎,身挎腰刀的人。皮绠见此清妖(当地百姓称清兵为妖兵)慌慌张张,蹲一坟头上喘粗气,便伸手拣一块石头,摸到清妖背后,使尽全力,朝下猛砸。只听“噗哧”一声,清妖脑袋开花,气绝身亡。皮绠剥下黄袍项珠,顶戴花翎,穿在自己身上,高兴得一蹦一跳地走了。
可巧,皮绠的二大爷奉张宗禹之命,带领一伙捻军搜查僧王。忽见皮绠身穿黄马褂,项带朝珠,头上花翎顶戴。这正是僧王的官服。随上前询问原由。方知这个赫赫有名的大清王爷——僧格林沁,被一个毛孩子除掉。
皮绠闻听刚才除死的清妖乃是大仇人僧格林沁,高兴得一蹦多高。他一拍屁股说:“我说要僧王的老命,今天总算应了吧?”引起众人一阵大笑。
文艺创作
〔文学创作〕
涡阳立县晚,教育落后,缺乏致力于文学创作之士。自清末至民国年间,流传下的一些诗,也是历次修志时从民间搜集而来。作者大都是当时的士绅。解放后,文学创作稍有发展。1958年,县文化部门曾组织人员,搜集捻军歌谣和故事。创作诗歌的省作协安徽分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县文化馆干部刘士光,曾在省级的刊物上发表过数百首新诗。70年代末,蒋维扬曾发表过二三百首新诗。创作戏剧的有戏剧协会安徽分会会员,县文化局干部刘光蓉,剧本多由县梆剧团采用演出。研究民间文学的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县文化馆干部牛家昆、刘士光,擅长收集、研究流传在民间的捻军故事。创作曲艺的有中国曲艺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戴欣亭、牛家昆、刘良。原文联的谭继安(已故),擅长写小故事、笑话,誉满省内。此外,还有少数作者写小说、散文、随笔等,作品曾登载在省、地文艺刊物上。
〔美术〕
县内画家,清时稍有名气的有黄胜川,雉河集界沟西岸人,擅长绘芦雁。民国初年,朱非仙的石头,为画、字、文三绝。之后,高炉人张宽,现在蚌埠市文联工作,本世纪40年代毕业于安徽学院美术专科,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人物画笔墨奔向超凡脱俗境地,曾经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美展。60年代初,他刻意于花鸟画的探索。其中,“泡桐花和楝树花”,能显示出“春光明媚”和“冬荣”的景象。张志,是张宽的弟弟,在省群众艺术馆工作。本世纪40年代中期,毕业于颍州师范,后以绘图专长,考入安徽学院,专攻中国画,从事美术创造。其画不论写意、或双钩、或工笔重彩,无不生气勃勃。本世纪50年代起,对合肥等地的挑花、蓝印花布,以及徽州的砖雕进行收集、研究。仅民间挑花,就有合肥、芜湖、望江三种。1984年,与安徽印染厂合作,将民间挑花进行加工提炼,设计出一批挑花纹佯的新颖图案,印制出新品种的花布——庐阳花布。关学礼,涡阳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现为蚌埠市美协副主席,版画“峡谷新城”选入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册。叶冬青,本县人,现为《阜阳报》文艺版编辑,擅长版画。作品《新麦上场》、《新河成网》,发表在1960年6月1日《人民日报》上;《巡医》,参加1963年广东等五省联展,评为获奖作品。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县文化馆干部牛春晓,作品《丹柿红似火》参加全国美术展览。郑化彬,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擅长彩画。廉成杰、赵璧如、张汉三的工笔花卉,亦各有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内群众美术活动由文化馆组织。1981年7月1日,为庆祝党的生日,文化馆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美术书法金石摄影展览”,展出美术、剪纸作品33幅。1982年,又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元旦、春节”画展、“五·四”青年节画展;与县政协联合举办“五·一”画展,展出作品800多件(包括书法)。为扩大绘画爱好者的艺术视野,学习名家作品,提高创作质量,县美术书法学会两次举行“外地书法、绘画作品展览”,展出省内外名书画家作品90余幅。1983年6月,邀请芜湖画家黄叶村来县讲学。
〔书法、金石〕
清时,雉河集南三里黄庄王宗游,精行楷。涡河岸马家祖茔的石碑,为其手迹,笔姿秀挺。立县后,最为驰名者为县城西关张锡五,字体豪横有力,如锋棱怪石。其字从颜得肉,从柳得骨,故能肥到巧处,也硬到好处。县城北关王尊五,字迹秀劲,欧颅赵面,超越常人,全县碑碣多出其手。义门曾传玺,字省三,兼学众体,几可乱真。城内王之驹,楷书学颜,一生致力隶书。本世纪70年代起,城内刘叔民(涡阳县书法协会副理事长)的行书,要存智(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的草书,功底较厚。
新中国成立后,书法较普及,爱好者甚多,1980年4月1日,县举办第一次书法展览。据城关镇统计,1980年至1982年,举办“天安门诗抄”书法展览、小学生书法展览、青年书画展览等10次。
金石篆刻,解放前,县内造诣较深的是篆刻工人张鹏飞,县印刷厂翟恒修,解放后,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涡阳二中教师姜仪生,篆刻作品先后在《书法》、《江淮论坛》、《安徽日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参加省展览。专著《篆刻浅谈》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摄影〕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贾振忠,涡阳高炉人,现居阜阳。作品多在省级以上展览会上展出。1979年,《人勤春早》、《淮北春色》2张,被外文出版社采用。中国老年摄影家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李少华,作品多次参加过省级展览。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今日黄泛区》曾采用5张。在香港的《摄影画报》上发表过有关九华山照片7张。在香港的《摄影艺术》上发表过有关摄影艺术的论文。安徽省农科摄影协会理事王镇南,1979年开始从事科技、新闻业余摄影,先后有7幅照片被《健康报》、《中国金融》等报刊选用。其中,《晨练》一幅曾获省体育摄影三等奖。
此外,尚有部分摄影工作者,照片被省、地两级报刊多次选用。
新闻广播
〔报刊〕
《拂晓报》
《拂晓报》为游击支队党的机关报,创刊于1938年9月29日,由彭雪枫定名,并亲题“拂晓报”三字。至1941年1月随部队改编,其编辑单位的名称有过四次更动:创刊后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拂晓报》。1939年11月,为新四军第六支队政治部《拂晓报》。1940年6月,为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部《拂晓报》。1941年1月,为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拂晓报》。
《拂晓报》办报原则:教育性、斗争性、组织性。为此,新闻采编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收集有教育意义的材料,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编排。2、通讯报导要有头有尾,有原因结果,有优缺点,有经验教训。3、根据不同的政治形势和战斗环境,及时适当地提出口号。4、表扬成绩,批评缺点,慎重而不夸大。5、长文章要少,短文章要多。6、重视专论写作,对党中央机关报的专论大量采用。
《拂蹄报》初刊时为两版,1939年夏增为四版(八开纸)。节日或特殊情况出增刊。第63期纪念“七·一”、“七·七”刊出四张16版。86期,为纪念支队出征一周年及《拂晚报》创刊一周年,在新兴集出10张20版特大号,采用套色印刷。纸质,创办初为粗麻纸,1938年末改用油光纸、毛边纸。后改用新闻纸。版面安排:第一版上半版为报社自己撰写,或转载它报的社论。下半版报导六支队下属各部队的战绩。一版左上角插有漫画。第二版报导国际时事,主要报导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情况。第三版报导支队领导、地方政权和民众组织活动情况。第四版为战斗通讯,新人新事,文艺小品。1939年12月5日,出刊百期纪念,毛泽东、刘少奇、陈绍禹、王稼祥、滕代远“、张闻天、谭政、徐海东等均题词勉励。
版面采用竖排,所载文章系铁笔在蜡纸上刻写而印。漫画均系线条勾勒,充满战斗性。有时还利用民间艺术及木刻等形式,反映部队生活,录用的稿件,报社付少量稿酬,仅能买毛巾、牙膏之类日用品。
《拂晓报》除在四师发行外,还发行至社会各阶层。1938年发行量300份;1939年1000份;1940年1700份;1941年1800汾;1942年2000份,军队地方各半。
初创时,报社有王子光、阿乐、单斐、易诃等4人。1939年初,增加王少庸、庄方、陈陈、李朴人、康英等。同年夏秋间,又增加徐光华、钱申夫、刘秉衡、姜心启。杜百根、李克弱等。1939年9月至1941年4月,报社设在新兴集的一间土墙草顶的茅屋里。人员分工:王少庸修改稿件,撰写评论;庄方,国际版;陈陈、国内版;单斐,生活版;美术,李克弱。
报社设备简陋。1939年初,刚从国民党统治区回来的陈其五、康英捐助100元。是年3月,国民党参政员梁漱溟捐助100元,上述200元均用于购置设备。1940年下半年,报社增添一部石印机,用于印画报、抗币。1941年春节,在县境东北纽家湾,借群众两部石印机,印出由报社人员绘制的五色套版年画。颜料由锅底灰、红土、石灰搅拌牛皮胶而成。报社还负责部队驻地的标语、壁画。自制的画笔是用马尾、猪鬃扎捆修剪而成。
1945年抗战胜利,《拂晓报》停刊。
《涡阳日报》
《涡阳日报》,国民党县党部机关报。1934年由县长朱国衡筹办,安徽省党部拨开办费和常年经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补助。
报社社址在城隍庙内(今公安局),后迁华祖庙(今县党校对门)。县党部书记长兼报社社长,共9人。1941年,报社改设董事会。社内有印刷机1部,大、小铅字数百公斤。
新闻来自无线电台。刊面为8开新闻纸,计两版,用铅字印刷。1940年左右,曾一度改为石印。版面安排:第一版国内新闻,多系转抄其他报纸内容。第二版为地方消息及各类副刊等。附设的《教育周刊》及《涡阳儿童》,供教师进修和儿童阅读,由县政府第三科主编。另有《民众之友》,系民教馆主编,介绍普通常识,指导民众生活。
抗日战争初期,李晨任编辑,辟有副刊《抗战》,由进步学生撰写有关抗战理论和文学作品。1938年,因出“纪念双十二”特刊,宣传国共合作,副刊《抗战》,被迫停刊。
报价每份六分,印数500份左右。1947年,《涡阳日报》停办。
发行对象:各机关、团体、商店、市民,各区、乡、保、学校,省、地及外埠机关。
《动员三日刊》
《动员三日刊》创于1938年,、为涡阳县动委会发行,刊址设在动委会内,3日一期,16开,油印。该刊编辑均系当时进步青年,内容多转抄新四军六支队《拂晓报》。曾发表过社论,号召支援新四军六支队。所捐之款,均用于慰问六支队伤病员。1938年冬,臧克家、姚雪垠途经涡阳,曾给《动员三日刊》题词。
1940年2月,李品仙接替国民党安徽省主席,解散动委会。《动员三日刊》随之停刊,计出刊200余期。
《涡阳教育》
1938年11月,国民党县教育局编撰出版《涡阳教育》。
期刊内载涡阳县公、私立小学一览表,教育委员一览表。下分八章:1、总论;2、教育行政;3、教育经费;4、学校教育;5、社会教育;6、义务教育;7、体育设施;8、结论。约20万字。
1958年10月,涡阳县教育局创办《涡阳教育》月刊。内部发行。1961年停刊。该刊计办30余期。
《涡阳报》
《涡阳报》为中共涡阳县委机关报,1956年12月24日试刊,次年元旦创刊,1961年3月停刊。是年10月复刊。1982年2月20日停办。
《涡阳报》社址原在新华书店库房,后迁至现中医院部。创办初,有编辑、记者6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侯定国兼主编。1958年10月,编辑增至11人,分地方、文艺2组。
每个编辑,培养1至20名工农兵通讯员。1958年,全县有17个乡建立业余记者站和编辑组。
报纸由报社印刷厂印刷。1957年,16开4版,5日一刊,每期发稿20到30篇。1958年改为8开4版,3日一刊。是年10月后,每月发10至15期。
头版刊载时事政策,党的中心工作,重要新闻;二版工农业生产(地方消息);三版文艺生活;四版国内外新闻。
发行量,试办时5000份,后增至万份左右。
〔广播〕
1956年,成立县人民广播站。1957年8月开始播音。
站内设备,1957年有Ty250×2W扩音机1部,前级增音机1台。县城装3只25瓦高音喇叭。1958年普及广播。县到区、乡,利用邮电局电话线路,乡(公社)到大队杆线,由县广播局负责架设。是年,在农村安装舌簧喇叭近4000只。1960年,农村舌簧喇叭又增1600只。1975年,全县广播线路1500多杆公里,舌簧喇叭3.5万余只,扩大机44台(1300瓦)。
1979年,区、乡机构变动,广播线路随之变动。次年末,农村实行责任制,为适应需要,动员群众集资办广播。至1983年,全县新建专杆线128.5杆公里,整修线路36.5杆公里。全县74个乡,每乡有广播多只,均能按时播音。
广播节目有《涡阳新闻》、《科技知识》、《文化与生活》、《学习》、《广告》等。稿件除转中央台和省台外,还有自采、通讯员来稿、报纸剪裁3种。1981年,共播各种稿件2851篇。1982年973篇,1983年1252篇。播音时间,每天早、中、晚各播音一次,共计340分钟。
〔电视〕
1981年6月,县政府拨款8万元,在涡河北岸节制闸大堤上建涡阳电视差转台一座,功率为55瓦,塔高84米。1982年1月20日,用十频道正式对外转播。后扩转为1000瓦电视转播台,覆盖半径为50公里。1983年春节,使用彩色电视发射台,用十频道正式对外转播。
1973年,县委接待室购进电视机1台,为本县第一台电视机。1982年10月,据城关镇广播管理站普查,县城电视机数量计287台。
医药卫生
〔中医中药〕
中医县境中医,解放前较有名的有周懋元,绩溪人。郑廷玺,本县西阳集人,四世为医,著有《医学论》和《要症真传》。1912年至1948年,在县城行医的中医如下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个体中医成立诊所。后因西医西药发展较快,县境内中医逐年减少。本世纪60年代初,西药供应紧张,病人投向中医,中医人数稍有增加。60年代末,受“文化大革命”冲击,中医人数剧减。1979年后,虽采取以师带徒、招干等优先照顾的办法,但县境中医人数仍不及解放初。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县境中医人数统计表
1956年10月,县举办针灸学习班,计70人,至12月底结束。1960年,据18个公社统计,参加学习中医的计513人;通过中老年医师培养235人,学习结业54人。1965年,其中10人领到行署卫生局颁发的出师文凭。1978年,县招生5名中医学徒。次年,县卫生局组织全县中医考试,录取5名中医中药人员,其中1名被推荐至安徽中医学院任教。1982年统计,全县有中医学徒977名。
中药1930年前,中药均由中医自己加工、出售。1931年后,医、药逐渐分家。当时县城药铺有延寿堂、天德堂、两半斋、广生堂、太乙斋等。上述店铺多毁于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1946年5月,县城仅剩广生堂和延寿堂两家。公私合营后,并入医药公司。
本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县中医院配制“国公酒”、“风湿丸”、“六味地黄丸”、“麻痹散”、“梅花点舌丹”。县医药公司除有一小型加工场,进行中药切片、研粉外,还配制有“八珍”、“山楂丸”、“迷曲”。因质量差,市场滞销,于60年代中期停制。
民间验方
治黄疸肝炎病方
方剂:干豆角皮25克、红枣10粒。
用法:水煎,分两次加红糖各15克,连服数日,红枣可吃。
用途:治疗小儿黄疸性肝炎。
治疗绦虫方
方剂:中药槟榔25克煮熟。
用法:空腹服用。
治疗瘊子方
方剂:取新鲜饱药鸭蛋子,去外壳,用75%酒精消毒后,用小刀压扁鸭蛋子出油,即可备用。
用法:先用药水洗净患处。热敷20分钟、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消毒针头刺破表皮,见血为度,把压扁的鸭蛋子油敷在刺破处,进行包扎,1至2小时即可。
治接触性皮炎方
方剂:新鲜马齿苋100克。
用法:洗净捣成泥,装瓶备用。患处洗净消毒后,把制成泥状的马齿苋敷在患处,每昼夜换三四次。
固齿散
方剂:黑桑椹子,骨碎补,枸杞子。
用法:用黑桑椹子挤水半盆(约1至2公斤),取骨碎补500克,枸杞子250克,入桑枢子水内浸泡一夜。清晨捞出晒干,晚上再浸,白天再晒,以浸于椹水为度。晒干碾成细未,过双底箩装入瓷瓶内,当年用。
此粉少年擦之终生不掉牙。即使牙齿动摇,用此粉擦月余,仍可稳固,屡试屡验。
〔西医西药〕
西医西医于1923年由亳县传入县城,开设慈安医院。1923年至1948年,涡阳县城开业的西医如下表:
1951年7月,县人民政府组织医生成立医务工作者协会。次年7月,组织个体医生成立联合诊所。之后,医药院校毕业生接连分配至县,加之县内自行培训,县境西医人数逐年增加。
1956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西医人数统计表
1954年,县组织200余名西医学习中医基础课。年余后,有80人会开一般中医中药方剂。127名西医会针灸。1960年,县内大部分西医参加中医训练班。80%西医掌握针灸治疗一般疾病的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4300多例。1973年后,对疑难病症,西医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获得较好疗效。
西药本世纪50年代,县内仅配制少数口服药剂,外用红汞、碘酒等。60年代开始生产输液药品。70年代中期,能生产2至3种糖盐水,日产量数十瓶,产品未做过质量检验。70年代后期,增添设备,生产如下产品:
盐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5%碳酸氢全日注射液,“541”注射液。
糖溶液:10%葡萄糖注射液,5%糖盐水,20%甘露醇注射液。
上述产品,日生产500至640瓶。
此外,还生产小针剂、软膏剂、滴鼻、滴耳、滴眼剂,计40余种药品。
〔县区医院〕
县医院1938年,民国县政府在张词堂设立县医院。该院范围狭小,设备简陋,不久即散。1948年5月,县城解放,雪涡县大队门诊所改为涡阳县大队卫生所。次年下半年,卫生所易名为县政府门诊所,不对外营业。1950年8月,以门诊所为基础,建立县卫生院,院址在健康街南首路东。设门诊部、住院部、药剂室等部室。1956年7月,划出防疫股,县卫生院易名为县人民医院,院部迁至西北角原天主堂院内,占地8000多平方米。后增建门诊部1处。1976年底,门诊部迁至胜利路南侧。之后,病房大楼建成,住院部由天主堂迁入。新建院址,面积333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门诊楼、制药楼、宿舍楼。外科大楼在兴建中。
医务人员,1948年有5人,1952年下半年37人,1959年54人,1976年增至98人,1983年统计,全院已有主治医师、主管护师15人,中西医师72人,护师7人,初中级技术人员162人。
本世纪70年代起,县医院选派70名医务人员送省、市级医院和医学院进修。
病床,1950年始设,1952年末30张。1956年40张。1977年迁入现址,达250张。主要医疗设备有纤维膀胱镜、无影灯(九头)、超声波机、XU超声显微仪、626手术台、血库冰箱、牙科治疗机、高频电刀、电光分析天平、超声治疗机、红外线治疗机等各1台,膀胱镜、心电图机(XD)、胃镜等各2台、X光透射机4台。
1948年,县医院内外科合为一科。1952年分设内、外科。1960年增加中医科。1976年后,增设传染科、小儿科、理疗室、推拿室、心电图室、超声波等。1980年起,新开设细菌、生化等23个项目;乳房投影、钡双重造影等26个医疗项目。分病理、普外、脑外、内一、内二、泌尿、骨、五官、妇科、传染、小儿、放射、心电、中医等科室。普内能做心包穿刺、乙状结肠镜检查等7种。普外已进行食道癌中下段手术,乳癌根治手术等10余个项目。
1973年起,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显著。治疗乙脑400多例,治愈率90%以上。1980年,各科室计就诊96800人次,收容6368人次,诊断符合率90%,治愈率80%。1981年,就诊10万多人次,收容7000多人次,诊断符合率98%,治愈率82.6%。1982年,就诊11万人次,收治7900人次,诊断符合率98%,治愈率78.5%。
1979年,县医院实行经济岗位责任制。次年,业务收入50万元;1981年收入59万元;1982年收入79.8万元;1983年收入92万元。
典型病例:
脑外科手术、中段食道癌切除手术
1981年8月29日零点,县医院治疗小组为头部外伤所致闭合性颅脑损伤严重,脑干损伤、颅内血肿脑挫伤、颅骨骨折患者张庆,成功地做了颅骨检查、血肿清除、去骨片减压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后遗症。
1983年8月10日,为64岁女患者完成癌肿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历经8小时。在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下,病人4天便下地行走,9天拆线,进食自如。
县中医院1958年9月成立县中医院。其前身为城关大联合诊所中医门诊部,位于涡河西路。1961年3月3日,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改中医院为卫校附属医院。1964年,学校停办,宅基和校舍交中医院。1978年,建门诊楼一幢,面积为1040平方米。
医务人员,1958年10人。其中中医4名,药剂1名,学徒4名。1962年为28人,1973年为52人。1981年最多,为99人。其中有主治中医师1名,中医师8名,中药师1名、中医士4名、医师4名、护士6名、检验士1名,药剂士1名、中药士1名、初级技术人员23名。
建院初,县中医院仅开中医一科。本世纪60年代,分设西医、中医内外、针灸三科。1978年,中医设内、外、针灸三科;西医设内、外、化验室。之后,中医增设痔瘘科、皮肤科、妇产科、推拿科(气功推拿)。西医增设妇产科、牙科、传染科、骨外科(激光治疗)。
院内设备,1983年有高倍显微镜1台,三十、五十X光机各1部,丙种手术包1个,四座显微镜2台,简易手术床4张,超声波治疗机1部,立式、手提式高压灭菌器各1台、电动离心器2个、干燥箱1个,粉碎机、切片机各1部、病床80张。
县中医院为大集体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979年至1983年县中医院营业收入及国家拨款统计表单位:元
典型病例:治疗痔瘘
1964年起,县中医院治疗痔瘘病人。1973年春,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解决单纯中医治疗痔瘘引起术后大出血的问题。70年代至今,治疗直肠肛门疾病260多例,疗效良好。肛肠科医师姬兴隆,被选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安徽分会肛肠学会常务委员。
区医院1951年4月21日,县在西阳、高炉、张村、双庙、曹市、义门和楚店7个区成立医疗点。是年7月,批准义门、高炉、曹市、西阳、张村5个区成立卫生所。双庙、楚店,及正在筹办的江集、阎集、佛镇、花沟、高公、赵屯、新兴、石弓、龙山等11个区卫生所批为民办公助性质。1953年初,在旧城、青疃、城郊发展民办公助卫生所3所。1956年,原西阳卫生所迁至城关,改为城关卫生所。花沟、双庙、佛镇、石弓、龙山、新兴、江集7个民办公助卫生所改为公立。全县共有公立卫生所12个,民办公助卫生所2个。1958年9月13日,在县下17个公社,各建立“红旗人民公社基层新医院”。之后,区医院随行政区划变动而更设。
各区立院初期,医务人员均为乡村个体医生。1958年后,陆续增加医学院校毕业生。“文化大革命”中,招收插队知识青年从医。
1951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区级医院医务人员统计表
1951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区级医院拥有病床统计表
1958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区级医院主要设备统计表单位:个
各区医院经费,占全县年卫生经费的一半。约50万元。用途为:政策性补助,即离退休人员工资。任务性补助,即作为建房、器材添置、智力投资及保证收入偏低的单位工作人员生活费等开支。
〔妇幼保健〕
县妇幼保健站,1952年建立。1983年统计,站有35人,分门诊、人流、引产、上环、妇科病检查等5个科室。孕妇观察病床20张。
本县新法接生于1950年开始推广普及。当时,由红十字会协助,在县内培训接生员。至1956年,全县计培训8期,33735人次。1960年后的四年中,计培训查治妇科病技术人员2715人次。
195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由县妇幼保健站配合县妇联、总工会、城关区,对烈属子女及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计查549人。其中,有不健康习惯的180人,纠正21人。1957年,重点开展妇女疾病试治。是年3月29日,县卫生科召开妇幼保健工作会议,要求新法接生率在城市和集镇达100%,农村达80%以上。推行孕妇登记。该年,全县调查出患有子宫脱垂者8238人。其中,一度3144人,二度3487人,三度1607人。1959年,查出全县患有子宫脱垂者5883人,经医疗痊愈2938人,明显好转2188人,无效757人。
1960年,对子宫脱垂及闭经等疾病患者进行普查。使用中医中药及针灸对4326名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效率达90%以上。1961年,共查出子宫脱垂病人15958人,闭经患者20717人。在三个多月中,治疗子宫脱垂病人13163人,治愈数2864人。1962年,共查子宫脱垂病患者10348人,治疗7378人,治愈5636人,治愈率76.5%。1963年后,农村生活条件渐好,妇科病患者日渐减少。县、区保健部门,除每年仍对病患者进行普查普治外,并负责培训地方接生员和防疫医生。
1974年后,对妇女更年期进行保护。
防疫
地方病县境地方病有出血热、斑抽症与氟骨症。
出血热
1962年,具有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人,死亡1人。之后,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原因不明。1981年,患者137人,死亡l3人。1983年发病338人,死亡16人。涡河以南发病率稍高。
斑抽症与氟骨症
饮水含氟较严重的在楚店地区。据该地区调查,因含氟引起斑抽症与氟骨症。1982年,斑抽症患病率59.39%,氟骨症患病率65.37%。1983年,斑抽症患病率54.79%,氟骨症患病率64.2%。目前尚没有预防措施。
传染病防治县境传染病计20余种。解放后经治疗和防疫,大部分已绝灭或得到控制。
黑热病
1950年统计,全县发病计1500人。1951年在县、乡设立35个黑热病防治所,开展防治。是年,全县患者716人。1952年,防治所转为观察所。1955年4月,为黑热病防治突击月。县召开黑热病防治人员专业会议。是月中旬,逐户调查,发现疑患者436人,化验结果,确诊178人。至1958年,全县共治疗患者2203人。1960年10月,普查出患者54人,治愈43人。1964年,县进行地方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发现60例黑热病患者。之后,县内未发现此病。
疟疾
1938年,县城居民,几乎人人都发过此症。据1947年至1948年初步调查,发病者达16万人,发病率高达25%以上,部分地区达40%至50%。1950年,全县发病16万人,人口传染率高达20%左右。从1950至1958年,共治疗患者371856人。1962年,全县患者12992人。1963年的4月、7月、8月,对疟疾进行3次抗复发治疗。据统计,全县应抗对象80258人,该年疟疾患者15637人,人口发病率为1.9%。是年,分别在七八九三个月,6次进行抗复发治疗,计治疗110745人次。1965年,根据全省联防疟疾歼灭战部署,县组织3次检查。截止是年12月,调查出患者35288人。为便于治疗,在患者家庭建门头卡,服预防药70068人次,根治1万余人。“文化大革命”中,预防工作一度中断。至1972年,计查出患者424287人,发病率为32%,休止期根治401112人、血检460051人。1973年,重点抓疟疾防治。是年春季末期,根治疟疾病人149106人,正规根治率96.8%;夏季开展全民性疟疾预防,服药6次,计3784851人次。发疟疾病41922人,发病率为4.9%。1977年,自2月中旬起,县内开展预防工作,至4月上旬,全县共服药896509人,禁忌症47116人,并根治824532人,正规根治784594人,正规根治率为95.7%,6月上旬,对15岁已患症儿童,及是年1至5月份疟疾病人进行抗复发治疗。据不完全统计,抗复发治疗17393人。全民预防服药,从6月15日开始,至10月19日结束,共服10次,计3345593人次。是年,全县患者150623人,发病率为17.3%,死亡3人。1979年,全县患者9962人。为预防疟疾,5月9日,全县供应乙盐。1980年后,疟疾在县内仍有流行,但患者日趋减少。
钩虫病
1947年至1948年初步调查,县内钩虫病发病率达40%至60%,最高达70%以上。1950年后,对患者开展治疗,发病率渐低。1950年至1959年,三次粪检737134人次,查出患者161805人,治疗134527人。1960年10月,县组织19个调查专业队,开展以消灭钩虫病为中心的地方病普查工作。截止12月底,计治钩虫病患者116208人。1972年,县组织“四病”查治专业队76人,经两个月调查,全县患者计33785人,治疗32474人。此后,该病已不为县内主要流行疾病。
丝虫病
1947年至1948年,县内发病率为25%。1950年,组织治疗。截止1959年3次普查统计,共血检778081人次,查出患者125372人,治疗103778人。1972年,全县查出患者29352人,治疗28408人,该病至此基本绝迹。
头癣
1956年,县内第一次统计,有患者4768人。截止1959年,全县计有患者6484人,治愈4140人。1960年,全县患者5591人,治愈3365人。
梅毒
解放前,为县内地方传染病。1949年后,组织治疗。至1953年,全县患者尚有359人。经1960年10月复查,全县有患者430人,该年治愈333人。以后,该病在县境绝迹。
霍乱
1929年初夏,县内流行霍乱,染病者很少得救。入秋后,病情蔓延,死亡人数日增,县城四关日出棺材40余口。1932年,该病又在县内流行,城郊孙庄一日内死亡七、八人。解放后,组织预防、治疗,1952年绝迹。
脑炎
50年代前,县境脑炎患者未作过统计。1955年后,县对流脑诊断和预防颇为重视,曾开办专题训练班培训技术人员。1962年,全县流脑患者829人,死亡133人;乙型脑炎患者45人,死亡8人。之后,开展预防,患者逐年减少。“文化大革命”中,预防中断,发病率有所增加。1977年,全县乙脑患者548人,死亡42人,流脑患者1292人,死亡108人。投放疫苗后,患者减少。由于农村医疗条件差,脑炎患者较县城、集镇多,死亡率也高。1983年,全县脑炎患者331人,死亡16人。
麻疯病
1956年4月至5月,组织中西医494人,历时1个月,确诊3人。6月,在曹市发现1人。7月,组织155个调查组,计2486人参加,经20天调查,确诊麻疯病患者4人。1959年,全县患者13人,全部动员进麻疯村。1961年至1962年,在省、地防治所协助下,县内确诊4人,均已收入村里治疗。1965年,查出患者17人,入村治疗15人,在家治疗2人。自此,该病在县内基本绝迹。
白喉
1960年,县内发现一人。1961年8月21日,对部分公社、大队进行调查,有患者17人,死亡5人。1974年,全县患者9人,死亡1入。经过防疫后,患者逐年减少。1979年,全县患者3人,死亡1人。
麻疹
1961年8月21日调查,全县麻疹患者1110人,死亡25人。之后,虽然预防,患者仍不断增加。“文化大革命”期间,麻疹发病率猛升。1974年全县患者11467人,死亡19人。1977年后,防疫部门在县境投放疫苗,患者显著减少。1983年,全县患者254人,死亡2人。
百日咳
1962年,全县百日咳患者450人。之后,由于预防中断,1974年患者达2769人。1978年后,加强防疫,发病率逐年下降。1983年,全县患者254人,死亡2人。
痢疾
1960年,全县痢疾患者19788人,由于群众生活条件逐年好转,至1983年,全县患者减为935人。
流行性感冒
1960年,全县流行性感冒患者1733人。由于发病与天气有关,病源很难控制。1960年,加强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工作,发病人数明显减少。1983年,全县患者有586人。
伤寒
1962年,全县伤寒患者227人。经投放疫苗后,患者逐年减少。1977年,全县伤寒患者14人。之后,此病基本绝迹。
传染性肝炎
据1964年统计,县内传染性肝炎计180人,发病最高年份在1977年,全县患者计550人。
预防接种195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投放若干种疫苗(人份)如下表:
此外,百日咳疫苗,1959年投放20423人份,1972年投放6.4万人份。鼠疫疫苗,1959年投放188646人份。流脑疫苗,1972年投放5万人份,1983年投放245110人份。脊灰乙型、Ⅱ型疫芮,1983年投放141122人份。卡介苗疫苗,1983年投放51810人份。
疫苗接种率,1980年种痘为96%,小儿麻痹糖丸93%。乙脑注射90%。1983年麻疹89.28%,脊灰乙型、Ⅱ型分别为95.43%、90.31%。乙脑注射为92%,伤寒82%,白喉类霉素88.6%,流脑90%,卡介苗100%。
〔爱国卫生运动〕
1955年7月,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64年改为爱委会办公室,1967年撤销,1978年恢复。
改良水井1952年结合反霸、防特、防毒,县境水井加盖1978眼,重修2514眼,改良水井1338限。1956年,对县境12个乡、234个村庄,9706户人家的484眼水井,324处污水,施放漂白粉439公斤,进行消毒。对县城内用户最多的7眼水井加制石栏和木盖。1973年,改良水井215眼,建密封井31眼,打小口井1333眼。
改建厕所1952年对县境厕所内的粪缸加盖,取缔集镇露天和漏水厕所。农村推行泥土封闭粪堆。1955年8月,取缔不卫生厕所83个,改良厕所57285个,新建粪池34761个。1956年,新建厕所18962个,新老厕所加盖29471个。1960年,深挖厕所粪坑9134处,改建厕所66800个,改猪圈60700余个。县城公共厕所,1957年、1958年由卫生防疫部门修建8所,交积肥大队管理。因年久失修,多半损毁。1983年调查,城内公共厕所33所。因设备条件不够,管理较差。
灭鼠1952年,全县共灭鼠6.5万余只。1956年,全县灭鼠10万余只,堵鼠洞4万多个。1960年灭鼠200万余只。自1982年以来,先后进行4次大规模突击灭鼠活动,前三次全县共灭鼠600余万只。第4次灭鼠自1983年11月开始,全县投放灭鼠毒饵15万斤。
环境卫生1954年,根据群众积肥习惯,县境开展卫生积肥运动。1955年至1956年,全县消除垃圾积肥340万余车。1959年统计,自1952年起,7年内计灭蝇56余万盒;灭蚊20余万盒;填污水坑39万处,约233万平方米,疏通污水沟渠34.9万余条,长99万余米。1960年,消灭蝇蛹约3.5万盒,蚊子约1400盒,清除垃圾约600万吨。
县城大街,原由街道负责打扫。1978年交城关镇管理,计有清洁工21人,洒水车1部。经费由县财政补贴,每年3000元。另从居民中有工资收入者,每人每年收取1元卫生费。因管理不力,街道卫生设施不全,道路清扫不及时。
灭疯狗1952年10月下旬,为防止狂犬病发生和蔓延,全县计猎取家犬和疯狗25138条。1981年,县城成立16个打狗队,灭狗1000余条。
〔医政〕
公费医疗1952年10月,县成立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规定公费医疗和就诊单位。1953年统计,享受公费医疗人数3458人。1955年,全县享受公费医疗干部计3455人。是年,共诊治公费医疗干部57495人次。1959年,为控制公费医疗超支,便于干部就诊,于4月份将公费医疗工作交由乡联合诊所担任。门诊费每人每月按7角5分标准,交乡人民委员会控制使用。当时,超支现象严重。据统计,是年1至6月份超支3549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管理机构瘫痪,制度破坏,经费超支更为严重。
1978年1月13日,根据省革委会批转省卫生局、财政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公费医疗管理的报告》精神,由县卫生局、财政局组成办公室,制定公费医疗管理方法和制度。1980年6月23日,县公费医疗执行省财政厅〔80〕479号、卫生厅(80)107号关于改进医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为有效地控制公费医疗经费,除扣留部分经费作机动开支外,凡享受公费医疗的干部、职工,每人每月发2至4元医药费。需住院治疗时,经批准给予核报。自此,公费医疗超支现象略有好转。
合同医疗1954年,在县城中西联合诊所内,实行合同医疗。该所与县南39个单位(后发展为73个单位)及涡北、东方红、孙楼等四个农业社订立合同。合同规定,凡签订合同单位的患者,凭介绍信优先治疗。并对合同单位进行防疫、种痘、井水消毒。药费凭介绍信与单位统一结算。对农业社社员治疗,由联合诊所12位医生分片包干。每2天或3天到各约定地点,凭就诊卡或介绍信就诊。药费由社队公益金内付给,少数社队(如水上)药费由社队与社员各负担一半。1958年后,合同医疗废止。
合作医疗县境合作医疗,1970年创办。当时有社办、大队办、社队联办三种。资金由生产队公益金及社员各付一半。1971年,新兴、义门、公吉寺公社医院实行合作医疗。次年,全县有18个公社、248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全部免费。后因管理不力,加之部分人员从中贪污,1977年全县停办。
个体医生管理合作医疗解散后,农村“赤脚医生”改为卫生员。1979年底,根据上级业务部门通知,县组织乡村医生考试,应试者计1980人,及格者1415人。1980年5月,由县卫生局发给行医证书。1983年,专署卫生局考核乡村医生,县境录取242人,是年12月17日,由专署卫生局发给乡村医生证明。
计划生育
县计划生育小组,1963年成立。1979年底,计划生育办公室从县卫生局析出,成为独立机构。1984年改为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人口控制〕
1904年,涡阳县人口为316714人。据史料记载,至70年代中期,出现3个自然增长高峰:1904年至1920年,人口增长55.45%;1949年至1953年,人口增长38.98%;1967年至1971年,人口增长16.72%。一个人口自然减少时间:1959年至1960年,人口减少14.47%。因无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措施,从1949年至70年代中期(除1959年至1960年),县人口平均每年以2%以上的速度增长。70年代中期,县委、县革委会采取多种节育措施,控制人口,增长率曾一度略有下降。1982年后,县委、县政府将控制人口列为一项日常工作,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1970年至1983年县境人口自然变动情况统计表
1970年至1983年县境人口自然变动情况统计表
〔晚婚节育〕
1973年,国家号召晚婚。提倡婚龄:城市男性28周岁,女性25周岁,农村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运动,农村早婚现象较为普遍。1980年,城市晚婚年龄改为: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1981年至1983年,全县晚婚情况如下:
最初节育技术是上环。1965年开始,有输精、输卵管结扎。辅之人工流产、引产补救措施。1979年,以上环促结扎。1981年推行节育合同法。
独生子女证,1981年全县领证1984人,占出生人数的85.6%。1982年全县领证10247人;占出生人数的91.3%,1983年领证9837人,占出生人数的70.6%。
1965年至1988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节育人数及节育技术统计表单位:人
体育
〔体育设施〕
1934年秋,国民党县政府在县城东门征得民地20亩,建公共体育场。内辟足球场1个、篮球场2个、网球场2个、排球场1个、儿童游戏场1个。1938年,上述设施被日军飞机炸毁。
1953年夏,县人民政府改城东国营农场的苗圃为体育场,计45亩地。是年秋,辟篮球场3个。1958年底,建成三合土灯光篮球场1个,普通篮球场3个,排球场1个,修建400米简易跑道1个,内辟足球场1个。另外,县直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自建篮球场11个。1959年秋,县政府在体育场中央建了幼儿园。跑道、足球场、掷弹区、沙坑均被占用。不久,县人民武装部迁入,体育场地80%被占。“文化大革命”后期,所剩场地也被占用。运动器材大多数散失毁坏。
1983年底,县人民政府征用县城东关土地32亩。开辟一体育场。1984年秋,建成简易灯光篮球场1个,田径场1个,并购置了一批新的体育器材。
〔群众体育〕
武术武术活动,城乡皆有。解放前县城袁福善及其儿子袁明亚、袁明启曾招徒传技,从其习武者数十人,但公开活动不多。1948年5月,庆祝县城解放;1950年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1952年庆祝土改胜利完成,县政府曾组织表演。传统节日期间,县、镇文化群众团体协同街道行政组织和武术爱好者,以多种形式沿街串巷进行武术表演。其间,县城有近百名爱好者自发从师学艺。60年代后,武术界由王百杨、王登科、洪东初等设场传教,先后从其习武者200余人。1978年,县体委首次举办武术训练班,后因教练参军,经费不足而解散。
县以下,义门镇武术活动较久。民国时期,该镇就有武术教师传授护身强心之道。1978年,该镇组织两个国术队,分别以马中元、史永安为教师,有队员二三十人,逢节日表演。
象棋1935年,民众教育馆曾举行象棋比赛,有五六十人参加,以冯同生居冠,王鸣盛次之。五六十年代,县文化馆经常组织象棋比赛,王德众、王玉度常获个人赛第一、二名。1980年后,县体委、县工会、邮电局工会曾多次联合举办象棋比赛,参加者约三四十人,杨天军多次获第一名。
篮球解放前,县内有“篮球队,情况不详。1952年起,县直机关、学校、工厂及街道组织业余篮球队。1956年,全县有篮球队26个。1957年至1959年上半年,各区镇普遍成立农民业余篮球队。1959年,县体委成立专业男女篮球队,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计35人。其中,男队21人。1961年解散。
1935年,县境曾举行过篮球比赛。解放后,逢节假日,一般都组织篮球赛。50年代初,涡阳中学多次获第一名。50年代中期水利局篮球队居全县之冠。1959年春,县举办全县农民篮球赛,区有代表队参加。实力最强的是纪伦寨队和城关队。是年5月28日,中学生篮球赛在涡阳举行,计14个队参加。一中、师范、义门中学为前三名。1960年4月,少年篮球选拔赛在县举行,14个中学参加,计400余人。12月,全县农民篮球比赛在纪伦寨举行,参加400余人。1964年,地区农民篮球赛在涡阳举行,涡阳男队获第一。1975年9月,全县农民篮球赛分别在龙山、义门、新兴、店集四个赛区进行,前两名来县决赛。参加决赛者有龙山、石弓、双庙、城关、义门、新兴、公吉寺、店集8个区篮球队。后因连日阴雨,比赛停止。
乒乓球本世纪50年代,县各机关、工厂、学校,一般都设有乒乓球台。节日期间,文化馆多次组织过县直单位比赛。涡阳报社、涡中、县政府等队多次获得团体冠亚军。60年代初期,乒乓球遍及各机关单位。1960年4月下旬,县体委在高炉举行县直各单位、中学、区乡乒乓球比赛,参加球队9个,队员80多人。1980年5月1日,体委、工会联合举办县直各单位乒乓球友谊赛,14队参加。化肥厂为团体第一名,张明远为个人第一名。1983年5月1日,体委举办县直各单位乒乓球邀请赛。
自行车1935年,县内曾组织过自行车比赛,结果不详。1957年10月,县体委举办自行车万米赛,76人参加,新华书店王贵珍获冠军。
游泳1958年8月,涡阳首次举办游泳比赛,地点在原“五一”大桥西边,参加近百人。1976年春节,西阳中学冬泳队来涡阳进行破冰游泳表演。是年至1979年,每年7月17日,为庆祝毛泽东畅游长江,县体委组织县直各单位、学校举行游泳活动。
体育之乡1956年,高炉区赵窝农业生产合作社曾组织篮球比赛。1958年,高炉公社成立专业男女蓝球队,不久解散。1968年,由高炉区委组织,开展田径、广播体操、篮球、乒乓球等项活动。1973年统计,高炉公社有篮球男队18个,女队16个;乒乓球男队17人,女队12人。武术队和体操队各1个。开展项目有田径、体操、太极拳、武术、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游泳、射击、拔河、自行车、象棋、举重等13项。
高炉区有篮球架20副,乒乓球台30个,以及部分体操和武术运动器材。
1958年以来,该区曾多次被评为省农村体育先进单位。先后应邀出席过第三、四、五届全运会,荣获国家体委颁发的奖旗和银盾。被誉为“体育之乡”。
1965年至1984年高炉区参加省、地、县体育比赛纪录表
1975年至1979年高炉区开展各类单项体育比赛统计表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解放后,小学设体育课,名“唱游”,1956年改为现名。自小学至高中,每周两节,县城中、小学,以校为单位,每年春秋两季,各召开一次运动会。
体育课开展项目有双杠、木马、单杠、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体操、武术等。体育设施,各校参差不齐。县城中、小学设备较为齐全;农村中、小学多为自制木质器械。1956年后,始有铁质运动器械。1982年统计,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计有980个体育活动场地。
1956年,中学体育学习苏联“劳卫制”教学,合格者发证章和证书。此法1960年停止。体育教师,县城小学及各中学,均为专职。农村小学兼职。1983年统计,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为89人。其中小学体育教师40人。
学生运动会自1970年起,县中学生代表队曾多次参加省、地各项体育比赛。
1970年至1983年县中学生代表队参加省、地体育比赛次数统计表
1970年至1983年县中学生代表队
参加省、地体育比赛次数统计表
续表一
1970年至1983年县中学生代表队 参加省、地体育比赛次数统计表
续表二
〔运动会〕
涡阳第一次运动会在1935年5月5日至7日举行。县设运动会筹备委员会。运动会经费,由县教育经费项下开支。地点在县城东关外,县立公共体育场。比赛分民众、学生两部。民众部分:田径、球类。学生部分:团体操、田径、球类。参加有50多个学校、800余人。
解放后,全县未召开过综合性运动会。历年单项体育运动比赛见“群众体育”。
县运动员1962年至1982年间参加地区历届运动会比赛情况如下:1962年,全区职工篮球赛,县男、女队分别获第三名。1970年,全区职工篮球赛,县男队获第二名。1973年,全区职工羽毛球赛,县男队获第二名。1977年,全区职工篮球赛,县男、女队分别获第三名。
1978年,全区业余体校射击赛,县男子团体获第四名。
1978年,阜阳地区第四届运动会,成年男子组,110米跳栏,运动员郭建华获第二名,成绩18秒8;4×100米接力赛获第二名,成绩49秒3;100米短跑,运动员马品文获第三名,成绩12秒;200米短跑,运动员马品文获第三名,成绩25秒5;跳高,运动员赵西安获第三名,成绩1.6米;五项全能,运动员赵西安获第三名,成绩1420分;200米低栏,运动员郭建华获第四名,成绩31秒5;400米赛跑,运动员史伟,获第五名,成绩1分;1万米长跑,运动员王凤伟获第六名,成绩38分13秒;撑杆跳高,运动员郭建华获第六名,成绩2.45米。成年女子组,4X100接力获第五名,成绩12秒1;1500米赛跑,运动员朱利平获第六名,成绩6分8秒;3000米长跑,运动员朱利平获第六名,成绩13分27秒3。少年男组,110米跨栏,运动员张颖河、杨玉东分别获第二、四名,成绩19秒6、22秒5;100米短跑,吴福利、张颖河分别获第三、六名,成绩12秒6、12秒8;标枪,运动员黄征获第三名,成绩42.02米;4xl00接力获第四名,成绩51秒2;跳远运动员杨玉东获第四名,成绩4.91米;手榴弹,运动员张福军获第六名,成绩52.59米。少年女组,手榴弹运动员王桂荣获第六名,成绩31.2米;4X100接力获第四名,成绩1分1秒2。排球,县男队获第三名。
1981年,全地区职工乒乓球赛,本县获男子团体第四名;获女子团体第五名。孔令雪获女子单打第七名。
1981年,阜阳地区老年人中长跑比赛,总成绩为:本县男子团体得32分,获第三名;女子团体得5分,获第五名。其中:张纯坤获46至50周岁男子组1500米赛跑第一名,成绩5分41秒2;张纯坤获5000米长跑第二名,成绩27分19秒7。尹纯富获51至55周岁1500米赛跑男子组第三名,成绩6分35秒2;黄立端获60周岁以上男子组第三名,成绩8分9秒1。3000米,史文礼获46岁至50周岁男子组第五名,成绩13分14秒;尹纯富获51岁至55周岁男子组第四名,成绩14分10秒6;张如梁获56至60周岁男子组第四名,成绩14分23秒;黄立端获60周岁以上男子组第六名,成绩17分22秒1。5000米,张殿举获46至50周岁男于组第六名,成绩26分30秒。王杰英、吴彩兰,分别获46周岁至50周岁女子组800米第二、第三名,成绩4分3秒4,4分20秒5。
1982年,阜阳地区第五届运动会,男甲组田径项目:4X100米接力,本县队获第三名,成绩48秒8。张玉杰获万米长跑第一名,成绩39分57秒1;获5000米第五名,成绩19分54秒7。马品文获200米第三名,成绩26秒6,孙先锋、马品文获100米第三、四名,成绩11秒8、12秒2。孙先锋获跳远第五名,成绩5,58米,汽枪40发高射,本县男子团体获第三名,成绩800环;姚奇获男子第五名,成绩293环;张影获女子第一名,破地区纪录,成绩311环。本县男队获篮球第三名,县女队获第四名,。本县获中国象棋男子团体第五名。
参加过全国运动会比赛的涡阳籍运动员如下:
篮球:高效明,男,石弓人;孔秀云,女,城关人;娄继高,男,高炉人。
手球:姜效顺,男,曹市人:杨淑勤,女,高炉人;吴翔,男,城关人。
摔跤(包括柔道),朱芳卿,男,城关人、周凯,男,义门人;李洪杰,男,城关人。
名胜古迹
〔名胜〕
龙山龙山在县城东北12.5公里处,山头昂东南,尾西北,中间微凹,蜿蜒曲折,形若卧龙,山名由此而得。山南北长2公里,、东西最宽处约0.5公里。
南首龙颔下有“白云洞”,大雨前常有白雾从洞中喷出,缭绕如云,因以得名。《宿州志》载,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洞内又现一洞,洞口倒垂石乳,长1尺5寸。复现石龙,白色长2尺,鳞角宛然,旁多石乳花,人争往观,后碎毁。”
白云洞须躬身而进。进洞不远即可挺身。洞深1至1.5公里,宽窄高低不等。洞内黑暗无光,须持灯烛探幽;有细流,水声淙淙。洞内多黄泥,解放前乡人用来染衣,不易褪色。解放不久。洞口封闭。
龙山东2.5公里处有独山。因“一峰特耸”,形如蜘蛛,又名蜘蛛山。龙山西2公里,有塔山。“形如栖凤”,又名凤山。三山之间俗称“三山区”。其南1.5公里,为北淝河。据传,此河系北宋王朝所开的运粮河。年年有大批粮食从南方沿北淝河运往汴京(今开封)。古语说:“三山口,紧对运粮河”。二山之间,旧为泽薮、名“龙山湖”。海拔仅26米,常为水乡泽国。
三山上下,旧日庙宇甚多。比较有名的,东独山有善圣寺,西塔山顶有塔寺,龙山顶有太山庙,活姑奶奶庙,龙山北有真武帝庙,山南有关帝庙,山侧有马王庙,山麓还有觉观寺(北宋建)等。其中,以太山庙和觉观寺规模最大,建筑精美,很为壮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山庙逢会,县内县外,远近香客云集,多达数万。山脚下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十分热闹,清时,庙宇已毁,现尚存觉观寺前一株唐朝古槐。
石弓山由县城沿“0908”公路东北行约30公里,石弓山东北西南向,横列路北。山中峰最高,东峰次之。中峰形如卧龟,山头平滑似龟背,山前一石鼓似龟头,山后尾长似龟尾,四角有涧似龟腿,故取名为龟山。明清之际,宿州知府巡视此山,见此峰弯曲,颇似弓形,遂命名为“石弓山”,沿用至今。
山上有黑石一方,石质细腻,光滑如镜。天晴时,阳光斜射,镜面可见15公里外的龙山之影,故名为“透龙碑”。东峰东北,半山腰处,有一石突起,高约尺许,上有石眼一对,间距一步,口若茶盏,谓之“一步两井”。当年石眼甚深,有担丝探井之传说。而今石眼已平,痕迹依稀可辨。中峰山阳处有一古井,直径1米余,青砖砌成。深34米至35米。此井于唐大和四年(公元830年)四月二十日竣工,后为土石覆盖。1975年,石弓公社劈山运土,古井重见天日。大和古井处,有黄石公庙遗迹。此庙座北朝南,靠西墙有一山洞,称,‘黄石公洞”。庙前为百米左右的平坦场地,庙内有黄石公塑像,黄冠素裳,宽袍大须,鹤发童颜,双目有神,仙风道骨。身后绘有绚丽多姿的彩色壁画。。此庙于1963年拆除。山顶有太山庙,由“上寺”、“下寺”两组建筑物构成。据史载,上寺为主体建筑,前后两层,均为3大间,东西两厢房各3间,组成四合院。此庙为唐贞观年间修建,毁于何时不详。从上寺东去约50步是下寺。下寺主体建筑为两进,两边配有厢房,前殿供奉观音,慈眉善目,栩栩如生,正殿供奉“如来”,两旁立十八罗汉,相貌威严,神态各异。民国期间,庙宇倒塌,现存断垣残壁。据在世的滕江、滕良两僧回忆,先前住有妙悟、妙道两僧,下有6名徒儿。石弓山西麓有一温泉(万宝泉),眼如斗口,隆冬时不结冰。石弓山下是石弓集,集内有一小山,古称“华山”。山上有方丈凸石,光滑如砥,稍倾斜,而上似有巨人仰卧痕迹,首颈、躯干、四肢,清晰分明。旁有马蹄迹,四蹄之间有凹坑,传为马撒尿冲刷所致。此为陈抟卧石。山南三里处,有吕桥1座。古为吕氏所修。相传张良为黄石公“三进履”处,故称“遗履桥”。
辉山辉山位于城东约32公里的曹市集东北,因山多黄石,故称黄石山。山石可烧灰,又称灰山。1945年秋,在山顶建“辉山烈士陵园”,灰山自此更名为辉山。
嵇山嵇山在县城东北约30公里石弓山东北,西南距石弓集3公里。石山戴土,为独立山丘。有嵇山沟从山下向南流入包河。因山南临郭楼山,又因表层土较厚,又名郭土山至今。山南有嵇康墓。嵇康为晋“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载,嵇康本姓奚,会嵇人,后迁至铚县,改为铚氏。官中散大夫,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其文“思想新颍,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鲁迅语)。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因不满司马氏集团,遭诬陷,被司马昭杀害。
齐山齐山在县城东北约35公里。原名双凤山,因双峰对峙,山内坡有黑石两块,形如凤而得名。据传,战国时,有齐姓人占此山称王,死后葬于东山后坡,山名也随之改为齐山。
〔古迹〕
革命旧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 。
捻军会盟旧址该址在县城西关外大桥东首路北,原为山西会馆,由山西籍在县商人集资所建。旧址大门朝南,前后三排,两进院落(共十余间)。前大门两旁有石狮子1对,门上石质匾额横刻正书“山西会馆”四字,二道大门两旁有石鼓1对,穿中堂可达后院。后大厅5间,砖木结构,上覆琉璃瓦。明柱走廊,花格门窗。整体建筑雄伟、庄肃。大厅前置一铜香炉。捻军结盟时,在此焚香立誓,祭祷天地。1938年,会盟旧址被日军飞机轰炸,夷为平地,1961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由省拨款重建,但未恢复原规模。
张乐行故居张乐行故居在县城西北约6公里张老家。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张乐行诞生于此。1961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原系四合院,草房16间,土木结构。其中,5间堂屋,系原故居。前排房子被生产队占用,另两间西厢,为张乐行六世孙张元良所住,其余房屋,1977年被张老家公社拖拉机站拆毁。
张乐行就义处县城西约22公里义门镇西北大周营,为捻军首领张乐行就义处。村南有一口古井,据传张乐行在此井南侧被害。
刘朝栋起义旧址县城东北35公里柴村庙,又称全神庙,为刘朝栋结盟起义处。此庙曾有铁钟,钟上镌文:柴村庙建于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有房50余间,现存10余间为柴村小学使用。
捻军炮台炮台在县西约6公里尹沟村外。清咸丰年间捻军据守尹沟时筑。
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该址在县城北约22.5公里的新兴集。司令部旧址房屋于1940年“六·一”战斗中被日军焚毁,战后重修。解放后,被新兴区食品站、供销社占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房屋被拆毁。现仅存5间。
彭雪枫德政碑该碑位于新兴集东,高3米,上书:“陆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兼陆军新编第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彭雪枫德政碑”,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元旦立。
辉山烈士陵园陵园位于县城东北约32公里的辉山之巅。为悼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日殉国的300名烈士而建。公墓于1945年秋动土,历时4个半月,是年12月落成。
陵园入口处有依坡修成的10级石条台阶。正面是牌坊,下有3门,中门横额是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两侧有朱德书“浩气长存”匾和涡阳县匾额。牌坊两侧有一对石狮。进入牌坊,第一映人眼帘的是五星碑,介绍彭雪枫生平。后有3个精工建筑的八角亭。中亭最大,侧亭较小,中亭上有“精忠报国”金字横额,亭内正面挂彭雪枫巨幅画像。亭内石碑两块,立柱、亭壁写满挽联、匾额、碑文。亭后有一座5层、高15米的纪念塔。塔前立一高10米的长石条,上有塔额。塔下是呈五星形的公墓。墓前建石碑亭,碑刻300名烈士英名。
公墓周围有多角形的围墙,围墙内有石块铺地。亭间有通道相连,通道两侧植松柏、梧桐多棵。
1946年,辉山烈士公墓遭国民党军队破坏,断碑残额,丢弃满地。次年,解放军收复涡北地区,当地乡政府对公墓进行初步整修。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于1964年、1979年两次进行大修。纪念塔改为水泥结构,新建方门以代牌坊。
龙山革命烈士陵园该园位于龙山阳坡、凤凰巅下,面积2200平方米,建于1945年5月。埋葬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六团曹圩、马港湾、蒋瓦房战役中牺牲的82名烈士。1974年3月,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19具烈士遗骨迁葬于公墓西侧。1978年10月,公墓扩建重修。
公墓前立碑七面,有“革命烈士陵园简介碑”,四师政治部主任吴芝圃亲撰“涡北曹圩战役与马港湾、蒋瓦房战斗诸烈士公墓碑记”,“烈士张全贵纪念碑记”,“中共雪涡县委会恭颂碑”。其余三块系龙山、高炉、台寺三乡全体民众恭颂碑。
涡阳烈士陵园该园位于县城东北隅,南临北环城东路,北靠涡河。初建于1957年,当时仅有东西平房两幢。1977年动工扩建。1980年底落成,面积26666平方米。
陵园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为瞻仰区,内有烈士纪念馆、骨灰堂、史料馆、纪念碑亭等建筑。西部为游览区,原为国民党县参议长王藩庭私人花园,解放后改为公园。内有花房、竹林、假山、荷池、花圃等。
烈士纪念馆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馆内陈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18位先烈的功绩。壁悬烈士遗像,及反映新四军四师的珍贵照片近百幅。馆中央陈设新四军四师在涡北的革命文物百件。骨灰堂内安放先烈遗骨。
灵奶庙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新兴烈士墓该处位于县城北约22.5公里新兴集东,1977年建。为纪念1940年“六·一”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碑高四米,上刻“灵奶庙烈士纪念碑”。周围墙垣,内植松柏,北面有烈士墓数座。新兴集西南3里,陶梁庄西北岭子沟南边,有烈士墓8座,埋葬的均是“六·一”战斗中牺牲的先烈遗骨。
故城考
扶阳故城《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载,扶阳故城在城父县东北15公里,系西汉建立的县城,属沛郡,西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封韦贤于此(扶阳侯)。此城旧址约在今太清宫(天静宫)西北的旧福宁镇附近,是县境内最早的一座故城。现荡然无存。
思善故城该城在县西南境,是新莽时期(公元94年)建的县城。《水经注》载:“夏淝水经城父故城南,王莽之思善国也。”现亦荡然无存。
北平城故城北平城故城为汉山桑县城,在今涡阳县城东约22公里处。曹魏时,封文钦为山桑侯于此,所居之处俗称北平城。《水经注》载:“北淝水东南流经山桑邑南,俗谓之北平城。《寰宇记》载:“北平城在临涣县西南四十五里。”
北平城曾称为礼城。《水经注》载:“过水经狼山南,山西有垂惠聚,亦谓之礼城。”刘志存《涡阳县志》载:“汉朝沛郡共管三十六县,内有栗城。”因“礼”与“栗”音近,又逐渐讹化为栗城。今又呼为红城子。
此城尚有形迹,长宽约为600米,面积359996平方米。旧时周围筑有土城,四角建上戍楼。东西两门。墙外是护城河,口宽约15米,深约3.5米。据传,三国时,曹操伐袁术曾屯兵于此。遗址今已耕田,但地势高于四周。
丹城故城该城在今县城北约30公里的丹城集,系南北朝时期所建之县。《魏书·地形志》载:“临涣郡有丹城县,又勇山县有丹城。”《宿州志》载,周朝太子王子晋炼丹于此,故称丹城。据传,故城为汉朝的五羊城。《宿州志》载:“汉五仙人骑羊入城,化而为石,故名五羊城。”现荡然无存。
龙山故城该城在县城东北约17.5公里处。并非今龙山集。《寰宇记》载:“临涣县废龙山城,在县西四十五里。”《魏书·地形志》载:“蒙郡领县三”,中有勇山,但无龙山。然勇山下注有丹城。考丹城去龙山为近。淮北方言,“龙”与“勇”音近,或《地形志》误龙山为勇山。
蒙郡故城和蒙县故城两城在县城东南约7.5公里的蒙关店。《寰宇记》载:“两城南北相距四十步”。皆为南北朝北魏时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所建。时称南蒙城、北蒙城。后多次置郡、废郡。至金、元时,郡县皆废。置馆驿,称蒙馆镇。明时又改称蒙关,今称蒙关店。
胡城故城县城北约20公里刘店公社胡城大队有古城址一处,名为胡城。据传,古时曾为县治。唐末,诗人杜荀鹤作有《再经胡城县》一诗。《安徽日报》刊载此诗时注:“胡城县位于颍州北二百华里。”实即此处,近年发现残存城墙遗址、旧砖及古井等物,可作凭证。唯建此城于何朝何代,尚待进一步考证。
宫祠寺院
黉宫该宫位于县城中南,清知县张树建主持创建。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2年年)落成。中间大殿25间,上盖五色彩瓦;殿前为戟门,再前为棂星门,再前为泮水池,池上砌桥,桥前为照壁。棂星门东西围墙有便门,东名“允升”,西称“恒应”。大殿后有崇圣棂,旁为尊经阁,储存书籍。东偏为文昌宫,后为文昌三代祠。西偏为明伦堂,后为训导署、乡贤祠和名宦祠,在祠门东边,忠义祠和节孝祠在戟门西边。另有奎星楼及神台,神牌、殿额、供桌、牲架和四面围墙等。院子内植松柏207棵。宫殿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轰炸。
太清富(附东太清宫)太清宫又名天静宫,在县城北4公里,南临涡河,旁靠雉水。因界于东、西太清宫之间,又称中太清宫。据元朝翰林张起严《天静宫兴建记》碑文记载,此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整修,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重修。之后,明朝正德、崇祯年间及清朝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均重修过。
此宫规模宏大,有两个正殿。一个正殿供奉三清,另一正殿供奉老子。灵公堂、诵经堂、钟楼、井亭、道士舍、庖库、厩等,无不具备。另有供游人住的房子共百余间。宫的南边有流星园、圣母殿(殿前有大石枕,上有铭文云:凿石为枕,断木为桥,红尘不倒,终日逍遥),玉龟山、太霄宫、炼丹井及菜园、果园等,总占地3000余亩。现仅存房屋3间,改为小学。
东太清宫又名天心宫,在县城东17.5公里。
此宫建于何时不详。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邑人新疆巡抚袁大化进行重修,并树碑纪事。碑文记,旧宫有正殿3间,供老子骑牛像。经修建,两厢增添房子8间,为主持人居住。正殿西有三宫殿,前后为祖师殿;东有流星园,西北建圣母庵。山门东西两侧接外墙,四周54米,另有3间供游人休息。并就着山门的柱础和墙壁加梁复建三清殿,复塑三清神像。解放后辟为小学,原屋尚存。
曹操祠该祠又称魏武帝祠,在县城东曹市集。相传,曹操生前曾言,想在谯东25公里盖一精舍,等功成身退,在此读书。曹操死后,后人遵嘱盖此祠。该祠毁于“文革”期间。
关帝庙县城内的关帝庙,在今石狮子街西边路南,建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在慈恩寺基础上改建。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四十年(公元1775年)各重修1次。1915年,关帝庙改作关岳庙。殿内正位左塑关羽,右塑岳飞,西厢有张飞、赵云、韩世忠等24人配享。30年代,庙宇日渐陵夷,后曾改为县教育局,今已堙圮。
华祖庙该庙在县公安局东南,为祭祀三国名医华佗所建。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落成。原有山门3间,大殿3间。解放后,一度与英公祠合并为县委办公地点,现成为居民住房。
伯俞村和泣杖祠该祠在县城西北约22.5公里义门集附近。此处古有伯俞村,为韩伯俞(亦作谕)故里。据考,详址在集西北0.25公里许的南窑村后。村里有泣杖祠,所祀即韩伯俞。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蒋应奎立《重修孝子韩伯俞祠》碑文载:伯俞村,在亳州城东七十里,有伯俞祠,南面涡水,北枕平原,西环周道,东接义门。祠于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创建,后重修一次。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又重修。祠有前殿两间,祀伯俞像;后殿两间,祀伯俞母亲像;厢房6间,藏祀器;地6亩供祭祀用。清咸丰年间,后殿和两廊先后倒塌,前殿和山门均瓦落背脱,全无当年盛况。1916年,义门商人曾省三出资修葺,并在殿内勤碑刻石。其规模如下:山门1间,大殿3间,中塑伯俞像。殿前左右设祠台。院中有柏树8棵,中间甬道一条,旁立对碑,碑压赑屃。
僧王庙该庙为清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而立。在县城城隍庙(今公安局所在地)右边,仅隔一条砖墙。庙有大殿5间,塑像。庙前有山门,上题“僧忠亲王祠”。山门之下,放置铁铜大炮各两尊,为镇压捻军的物证。辛亥革命后,国民党县政府将僧的二神牌移至英公祠,改名为僧英二公祠。抗战期间,该祠毁于战火。
英公祠该祠在县城内(今县公安局东南)。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为原宿州知州英翰而建。清知县符兆鹏树碑撰文记其事。解放后,曾用英公祠及祠东的华祖庙设立县委会机关。今祠已改建为机关家属住房。
城隍庙该庙在城内中心,山门即今日县公安局大门。庙为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由知县邹钟俊主持修建。山门里,中为走道,两旁塑有城隍出巡用的泥马泥神。走道顶为戏楼,后为大殿,中塑城隍泥像(冠冕金面)。泥像前为木雕城隍。刻工精细,气字轩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人们抬此木胎城隍出巡。木刻城隍面前,左右各站一位泥塑判官,执生死簿。殿两厢塑有十殿阎君。殿里边四个角落,各站1个泥塑的揭谛神。左右分悬皮鼓和铁钟,院中心设一铁鼎。
本世纪20年代初,庙毁大半。次年,县长郑寿彝拆除十殿阎罗,改两廊为粮柜。1928年除塑像,设国民党县党部于大殿,解放后,县公安局设此至今,1983年10月,城隍庙大门拆除
四果寺该寺在县城北30余公里的丹城集。《安徽通志》、《宿州志》都载有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写的六稜碑,每面都有字。明初,有人用水洗碑,见有贞观(唐太宗年号)和“褚遂良书”等字,笔法宛如所临《乐毅论》。据1924年《涡阳县志》主撰黄佩兰考证,此碑为八面,上下皆残缺,正面双行大书“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八字。志载:“尊圣陀罗尼经”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始由婆罗门僧佛陀波利带入中国,直至武后垂拱年间才开始刻字写成经幢石,传布全国各道。而《唐书本传》载:褚遂良死于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早于刻写经幢20余年。因此说这块碑为褚遂良所写显系谬误。
与黄看法不同者认为,黄说的碑为八稜,(安徽通志》和《宿州志》说的碑为六稜,不是同一块碑。八稜碑石,黄任知事时移入县府,现不知去向。
觉观寺在县城东北约22.5公里龙山集。明朝宿州的《重修记》说此寺建于北宋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至1110年)。元代毁于兵燹。明朝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有一游方僧定聪至此主持。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农历八月再次重修寺庙。重修后规模颇大,前有山门,后有大殿,四旁是廊庑。另有斋室、浴室、厨房等。大殿内塑如来像,凡佛寺应有之物无不齐备。寺前旧有凤凰塔一座。塔高50米,方陵,7层,砖石结构,基地100平方米。1937年,寺两廊倾塌。1942年,大殿被日军焚毁,1950年凤凰塔拆毁,改建粮站。现仅存寺前古槐一株。
雁落寺该寺正名缘乐寺,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距高公集2.5公里。该寺内有碑载,此寺创建于唐,重修于清,名“缘乐寺”。淮北方言,“缘”与“雁”音谐,久之讹为“雁落寺”。同时,又演出一神话:说古时此地落下一群大雁,接着大雾3天,雾开后,出现一座庙寺,因名“雁落寺”。
寺庙建在约15平方公里的湖洼地中间。建筑雄伟高大,富丽堂皇。后大殿25间,上置五色佛像,两旁立哼哈二将,东西两侧,排列十八罗汉。门屏椽上,精工浮雕各种花卉及八仙形象。25根明柱上,彩绘蛟龙缠绕。东西廊房各5间,同塑10殿阎君及一些鬼怪恶魔,使人望而生畏。前山门3间,中间是人行道,东西间列站四大天王。僧侣10多人。每逢农历四月八日逢会。
1941年春,日军入侵,亳县沦陷。亳县中学惜用此寺。为建中学,拆毁后大殿。近年来,从慕营迁去17户人家,成为一个自然村,村名雁落寺。现寺房已毁。
尼姑庵该庵在西阳集胜利街西首,原系华祖庙,基宽24米,长40米,面积841平方米。何时改庙为庵不详。西阳流传农历九月十五日古会,即为此华祖庙香火会。庙始建于何时无考。1928年,在此办西阳学堂。1981年12月,庵被已返俗的尼姑孙仁亮拆除。
灵奶奶庙该庙在县城北约22.5公里的新兴集,旧称灵奶奶庙,因谐音,又称龙奶奶庙或龙庙。相传,春秋时,楚灵王昏庸无道,征成千上万民众在乾溪沟旁边建章华台(又称乾溪台)。因工程浩大,3年未成,民众深以为苦。当时,其异母弟弃疾,乘机联络另一异母弟莘比(通米),发动宫廷政变,夺取政权,自立为王,称楚平王。随楚灵王出征的官员,丢下灵王回京,依附新王。灵王由乾溪逃至现新兴集附近,遇旧臣申亥。申亥之父原为楚国大夫,因犯死罪,被灵王赦免。灵王到此,申亥非常感激,竭诚招待,晚上将其两女儿遣与灵王陪宿。是夜,灵王上吊自杀。申亥埋葬灵王后,又将两女儿处死,给灵王陪葬。当地民众见两女儿冤枉可怜,盖此庙寺,尊为灵奶奶庙。据《中国名胜词典》载,两女儿死后葬故乡(涡阳城西20公里),位于章华台东。台上原有灵王庙、今台久圮,二女堌堆仍在。后人将葬地村庄呼为二女堌堆庄。
清真寺该寺在县城西22.5公里的义门镇,原在镇西北隅,创建于元朝,后迁至镇里,距今已200余年。面积3600平方米,现仅存大殿3间。
马家牌坊该牌坊系清末贡生马敦仁(又名马朴仙)为其父母所建。址在今面粉厂院内。牌坊高约10米,宽7米。东西各有横匾一块,一曰“谊笃”,一曰“孔怀”。1957年拆毁。
转家牌坊城关镇西关街中段路南,有牌坊一座,系转洪乐之妻丁氏尽节坊。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高约12米,宽7米。牌坊正中横梁刻有“旌表转洪乐之妻丁氏尽节坊”。“文化大革命”期间拆除。
古墓葬
嵇康墓在县城东北30公里石弓山东之嵇山南麓,有一堌堆,相传为嵇康墓。
范蠡冢该冢又称范蠡堌堆,或峨眉山。在县城东南20公里处。建筑全毁。唯土堆尚存,宛如土山。《中国名胜词典》指为范蠡冢。
尹子堌堆在县城北3公里有尹子堌堆。相传为尹喜之墓。墓高10米,占地亩许,无碑。1950年,当地居民掘见砖砌的墓门,为文物管理部门勒禁,复土封存。
张德墓该墓在县城东北35公里史家圩村东。墓前有碑、石羊、石猴等。“神道碑”为元朝国史院编修陈雅所撰。碑文说,张德,字惠卿,生于宋金时代,死于元朝仁宗延三年(公元1316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祖属河北沧州(今沧州市)清池。金贞年间(公元1213年至1214年),举家南迁至临涣县(今濉溪县临涣集)仁义乡道德里(今石弓道行)定居。其子张思敬为元朝归德府(今河南商邱)判官飞骑尉。
张思敬墓该墓在县城东北35公里史家圩村西。张思敬,字彦武,在元朝以尚文学得官,阶至朝列大夫。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农历二月七日,因病死于任上,年57岁。死后由其侄绪和子贞用船将灵柩运回。是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葬于宿州西百里仁义乡道德里(今石弓道行)父母墓之侧。有张绪撰的墓志铭。
古遗址
台寺遗址该址在县城东北约0.5公里处(轮窑厂附近),面积3亩。旧有高台,台高3米左右,上建庙宇,名台寺。解放前,曾设台寺乡公所于其上,后改小学。解放后,庙宇倒塌,仅有土台。后来,由于群众取土,土台逐渐缩小。1980年全部夷为平地。此处古绳纹陶片极多,黑、红、灰三色俱备。历年来,经常拣到陶网坠、陶鬲足、鼎定、陶豆把、陶纺轮、鹿俑等物。并拣有石锛、蚌镰、骨笄等品。土堆还混有大量蚌壳、螺丝壳和兽骨等,并发现有红烧土和灰坑。初步鉴定属新石器时代文化。
峨眉山遗址峨眉山又称范蠡堆,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涡蚌公路南侧。遗址在一大湖洼中间,北、西侧靠近一条古老河道,称西河,又称金沟,遗址西有15亩土台,最高处约4米左右。古绳纹陶片极多,有黑、红、白三色。曾拣到不少陶足、鼎定、陶网坠、陶豆把、陶仿轮、鹿角、螺丝壳、蚌壳等物。并发现有红烧土和灰坑,与台寺遗址出土文物十分相似。
〔文物〕
自建国后至1979年,文物工作由文教科、文教局、文化科、文化馆兼管。1979年6月11日,县成立文物管理组,专司发掘、保存、管理县内文物。
历史文物县内出土文物有:
金器:钏、其他首饰。银器:银钏、其他首饰。玉器:白玉杯、玉石人。铜器:铜卮、铜钟、各种铜镜、铜魁。铁器:宝剑、箭镞。漆器:漆盆。陶器:陶枕、陶狗、陶楼、陶灶、陶缸、陶磨、陶井、陶仓、陶猪、陶鸡、白釉碗、陶网坠、陶坛、陶鼎、陶罐。石器:墓门、石锛、蚌镰。骨器:骨针、骨笄。化石:鹿角、驼马、象骨。
出土古币有:
汉朝:两钱、五铢钱。新莽:大泉五十、大布黄子、货币、货泉。唐朝: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宋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祥符通宝、天禧通宝、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字祐宝、皇宋通宝、至和元宝、嘉祐元宝、治平元宝、治平通宝、熙宁元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绍圣元宝、元符通宝、圣宗元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建炎通宝、太平通宝、绍兴元宝。金朝:正隆元宝、泰和元宝。元:至通元宝、龙凤通宝(元至正十五年韩林儿在亳州立宋时铸)。明朝:大中通宝、万历通宝。清朝:顺治通宝、康熙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
尚存的捻军文物有:石鼓一个、军刀一把、药碾一个。
革命文物县内革命文物,收藏在县烈士陵园,计有:
新四军第六支队政治部拂晓报社编印的《拂晓丛刊》第四集,1940年4月出版。豫皖边区联防委员会教务处编印的《抗战歌选》,收89首抗战歌曲。人民报社出版的书籍:《英勇奋斗的八路军、新四军》,1940年3月10日印。第十八集团军第四纵队政治部编印的《我们的优良传统》。新四军第六支队政治部拂晓报社编印的《拂晓丛刊》第五集,1940年5月出版。豫皖边区教育处编印的《豫皖边区实施方案》,1940年7月印。文化战线丛书之一,1940年11月印。豫皖苏边区文化协会主编的刊物《文化战线》第一卷第二、三全刊,1941年1月16日出版。
县境民间流传的戏曲、歌舞,解放前,由于得不到支持,有些节目已经失传,1952年后,为发展地方戏曲,县人民政府组建县梆剧团。通过业余会演,挖掘优秀的民间歌舞、曲艺。1956年,民歌“对花”、“棒鼓舞”曾评为省优秀节目。“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民间歌舞被列入禁演节目。1977年,贯彻落实“双百”方针,县梆剧团组织少年演出队,在合肥等地演出获得成功。县文化部门鼓励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并与其他部门合作举办不定期的书画展览。
1923年前,涡阳依赖中医医治疾病。由于旧政权腐败,广大农村缺医少药,涡阳曾发生过霍乱、黑热病等严重危害人民生命的流行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委、县政府组织个体医生,成立联合诊所,创办县、区医院,采取治疗和预防相结合的办法。至50年代中期,霍乱等严重传染病均已绝迹。之后,县成立卫生局,负责管理全县医疗机构。为提高县、区级医院的医疗水平,70年代后半期起,县、区级医院不断派出进修人员,增加和更新医疗设备,80年代初,涡阳已形成一个以县医院、县中医院为中心,区医院和个体医生为结点的医疗网络。
解放前,涡阳曾创办过两类报纸,一类是国民党涡阳县党部办的《涡阳日报》;一类是新四军四师在新兴集办的《拂晓报》。《拂晓报》在县境发行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推动县境的抗日救亡运动,起过不可估量的作用。解放后,县委曾创办过《涡阳报》,因多种原因,曾两办两停。
文化设施
〔档案馆〕
1958年,成立县档案馆。有库房7间,木质柜架20台。1963年,库房增至11间,柜架36台,资料柜7个。1975年,在县委办公室楼后新建档案馆,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库房21间,添置铁皮档案柜102台,木质档案柜27台,资料架19个。县直机关及各区综合档案室,1963年前计59个。“文化大革命”中,机关档案室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1976年经整顿扩大,全县机关有综合档案室89个。1983年统计,已达265个。
县档案馆严格执行上级业务机关各项制度和规定,先后3次接受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区、乡综合性档案室保存的档案,以及撤销机构的档案,并进行搜集和整理。馆内计有68个全宗,107个立档单位,33308卷,其中,文书档案23727卷。资料4578册(本)。对上述已进馆的资料,作了系统整理和存放。
1965年和1973年,先后两次拆卷处理,逐卷鉴定,计4398卷档案,比原来6715卷下降34.5%。
建馆以来,编制案卷目录、专题文件目录索引、人物专题目录索引计107页;党代会、人代会、劳模会、30年代基础数学汇编、涡阳县水旱灾情大事记、林业资源调查、涡阳史话、名胜古迹、捻军始末、机关历史考证、刘少奇来新兴集、彭雪枫在涡北、涡阳军事简介等36种资料。并参加1959年《涡阳新志》编写工作和1982年编写《涡阳县志》的组织工作。
1959年,县档案馆派代表出席全国档案工作先进经验交流会。
〔文化馆〕
1934年秋,在县城黉宫设民众教育馆,内分数学、健康、卫生3部,负责办理全县社会教学事业。并陈列县立中学动植物标本及各种仪器供人阅览。附设图书馆、游艺馆、阅书报室各1处。另在4个城门设书报处、民众问事处及代笔处等。1938年,上述设施被日军飞机炸毁。
1950年11月,成立县文化馆,馆址在黉官。1952年春,馆址迁到孙公馆(现人民剧场东边)。1977年春,在团结路西端建新馆,面积约8000平方米。
建馆初,编制5至7人。馆内业务为图书阅览、书画展览、幻灯放映、广播宣传、文娱体育、辅导剧团、民间文艺、培训骨干等。1953年,该馆14人,设宣传、文艺、后勤3股。1955年,图书室扩展为图书馆。从文化馆分出。“文化大革命”前夕,图书馆并入文化馆。1980年,析出图书馆r在义门、曹市、高炉、龙山、新兴、牌坊、石弓、双庙等区建立文化分馆。1983年统计,县下属15个文化分馆,全县农村文化中心8个、文化站25个、业余剧团5个、创作组14个、基层文化室34个、少年之家12个。
〔图书馆〕
县图书馆1934年创立。当时附设于民众教育馆内。县下,西阳集设图书分馆。1935年春,国民党县长捐款200元,购“万有文库”两集赠馆。1938年5月,被日军炸毁。1959年,县文化馆图书室扩建为图书馆。“文化大革命”前,并入县文化馆。
1980年,从文化馆内析出,编制5人,藏书1.5万册。其中,连环画2000余册。同年,创办少年儿童阅览室。
图书馆每周开放6天。据1982年统计,借阅者达26020人次。少年儿童阅览室,自1982年4月24日至年底,接待34300人,借阅20.53万册次。是年,与文化馆协作,举办各种讲座6次,听众1400人;新年读者讲座1次。同年4月,被评为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得奖状1张,收录机1部。
1983年,全县共有图书室57个。
〔新华书店〕
解放前,由文具店经销图书。1949年建新华书店,门市部设在健康街路东,有房5间,宿舍和仓库在当典街。1958年,门市部迁到向阳路现址,为两层建筑物。营业室在底层,约100平方米。1978年,在南关修建课本仓库,面积为550平方米。
县下图书发行,1956年在高炉,义门、江集、张村建立4个售书点。1958年后,扩展至21个点。1964年后,各集镇书店交供销社经营。
1952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新华书店经营情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电影公司〕
电影公司前身为电影管理站。公司下属有电影放映队。1955年7月,省电影公司在县建立八0、八一两个电影放映队,分别在涡北、涡南放映。1957年,又建省编166队,并成立电影联队。是年,发展成4个电影小队。1965年,全县计有16毫米电影机10部,每公社1部。1973年,电影队发展至22个。1979年,高炉区发展10个电影队,每个公社有1个队。1983年,16毫米电影普及至乡,每乡都有电影放映队。
涡阳县主要影剧院状况统计表
艺文
杂诗
魏·嵇康
微风清扇,云气四除,皎皎亮月,丽于高隅。兴命公子,携手同车,龙骤翼翼,扬镳蜘蹰。肃肃宵征,造我友庐,光灯吐辉,华幔长舒。鸾觞酌醴,神鼎烹鱼,弦超子野,叹过绵驹。流泳太素,俯赞玄虚,孰克英贤,与尔剖符。
酒会诗二首
魏·嵇康
淡淡流水,沦胥而逝。泛泛柏舟,载浮载滞。微啸清风,鼓楫容裔。放櫂投竿,优游卒岁。
猗猗兰蔼,殖彼中原。绿叶幽茂,丽蕊浓繁。馥馥惠芳,顺风而宣。将御椒房,吐薰龙轩。瞻彼秋草,怅矣惟骞。
冬夜过赵旗屯题壁
清·郑交泰
三冬寒彻骨,两过赵旗屯。月色笼萧寺,灯光接远村。
年丰民乐土,夜静马嘶门。劳烦何为者,扪心只自存。
义门晓行
清·李先芳曙色起林鸦,青天明晓霞。蒹葭晞白露,墟里带清砂。老骥长途疾,新鸿一字斜。不知时序晚,新菊有黄花。
登嵇山
清·周承缙
铚城西望郁苍苍,危石崚赠落涣阳。
山好正当秋水际,我来闲眺白云旁。
人家树尽孤村小,古堞烟迷宿草荒。
中散风流何处□(觅),蓦然长啸忆清狂。
秋游龙山湖
清·陈汝士
沧茫湖水绝人踪,打豆村边问老农。
绎叶响时飞似蝶,青山断处矫如龙。
慎身正好铭谗鼎,守口端宜学哑钟。
欲访故人前岸曲,小舟泊向水云重。
圮桥遗履
清·刘志存
一椎不中几欷歔,下邳潜游聊寄居。
坝上未干明主策,桥边先受老人书。
雄心此日消呼履,壮志他年鉴副本。
黄石高踪何处觅,山前怅望只樵渔。
白云洞
清·夏馥超
偶来山下访仙踪,叹息仙人去莫逢。
丹灶何年才住火,白云终古不开封。
塔无松护难留鹤,石为年深欲化龙。
几度风雷惊震荡,甘霖叠沛慰三农。
铁牛岭
清·杨维桢
开登峻岭势攸崇,无数风光一览中。
仰瞩龙山皆绕北,俯听涡水尽流东。
春来草色全争绿,霜后枫叶半染红。
为问铁牛今已渺,当年头角应嘶风。
咏八景
清·王德馨
为到龙峰访羽仙,迹留黄石隐温泉。
牛盘峻岭芳洲外,凤舞瑶池古墓前。
园内流星传道德,桥边遗履剩云烟。
陈抟卧迹范公冢,明哲全身仰昔贤。
太清宫怀古
清·马骥才
碧宇琳宫夕照残,一株仙李旧根蟠。
细民嵔垒从游易,末吏风尘赏识难。
牛角遗经留道德,龙门列传并申韩。
东来不是乘黄鹤,故里为何去不还。
韩伯俞泣杖祠
清·王体陵
柳色参差望孝门,神祠终古奉晨昏。
敢言夏楚能为痛,只觉春晖未报恩。
汉史阙文无列传,涡滨遗爱有名村。
千秋崇祀清羞荐,愿与先生拭泪痕。
白云仙洞
清·刘志存
古洞深深不计年,游人难访旧时仙。
乳痕灿列争旁缎,塔影苍茫认倒悬。
四面白云笼稷魂,三春碧草剩芳鲜。
石龙磷角知全具,变化未能依旧眠。
黄石温泉
清·刘志存
闲游胜地快登临,俯听温泉契素心。
石罅斜穿同匹练,云根远喷答鸣琴。
源深气早阳和抱,岁暮寒难栗烈侵。
惆怅高人栖隐处,剩余古木郁森林(森)。
天静流星
清·刘志存
品檀犹龙溯源生,遗宫凭吊发幽情。
曾占紫气盈幽谷,为忆流星绕太清。
柱下著书推老子,梦中佳兆拟长庚。
五千道德经尤在,作述麟麟仰盛名。
陈抟卧迹
清·刘志存
五代干戈战未休,几人奔走觅封侯。
功名藐若浮云幻,轩冕轻于敝屣俦。
寄迹林泉容偃卧,陶情诗酒任优游。
问他富贵营心者,谁似先生善埋头。
秋日重经石弓山
清·陈汝士
残阳西下剩余晖,乱水东流绕翠微。
不尽路途征客老,半荒村落野人归。
题诗又趁新霜叶,投友还敲旧板扉。
日暮再窥黄石庙,松稍还见冷云飞。
登齐山
清·陈汝士
一青云障岭西,朋侪小约比攀迹。
幽林马过花沾足,旷野人行麦到脐。
曲径有缘谯共话,废陵无主鸟空啼。
归途更爱山阳寺,手挽栏杆作杖藜。
寄怀雉河镇古迹
清·陈汝士
飞虹一道界谯州,胜地风烟忆旧游。
二水浪花奔白马,三宫云气走青牛。
华佗南渡曾囊药,曹丕东征此造舟。
胜迹茫茫何处觅,夕阳明灭下寒流。
马氏山庄别后忆朴仙登城楼野望
清·祝鸿勋
青宫歌管故城闻,昼戟森严壮旧勋。
茂树缘村围野色,片帆贴岸带斜曛。
梦中至蝶庄周里,水上凫鸥范蠡坟。
绿竹并开仙苑馆,留教老友著斯文。
地方戏曲
梆剧该剧是县境主要剧种,何时传入不详。解放前,由私人组织小戏班演出。本世纪30年代,县境著名演员丁根,店集临湖北丁营人。二红脸、唱、做、念、打俱佳,口齿伶俐,吐字清晰。后因嗓子坏,改演丑角。杨马,义门人,嗓门豪壮宏亮,文、武功底厚实。40年代后,县境多战事,该剧团演员先后逃离。1952年冬,从界首县调来一批演员,梆剧才能在县延续和发展。1955年,为培养青年演员,县文化部门邀请演员来县授戏,并送部分青年到戏校进修。之后,县创办艺校。1960年,该校有23名梆剧演员毕业,“文革”中,禁演传统节目,道具服装被毁,梆剧衰落,演员改行。1977年,培养青少年演员40名,梆剧才重新得以发展。80年代起,绝大部分青年演员嫌戏曲情节进展缓慢,喜爱电影、流行歌曲、轻音乐,梆剧渐被冷落,很少在县城演出。农村演出的场次也比以往减少。
梆剧演出节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小二黑结婚》、《罗汉钱》、《陈妙常追舟》、《西厢记》、《红楼梦》、《游西湖》、《画皮》、《双贵图》、《张乐行》、《穆桂英下山》等。
泗州戏该戏为县内主要剧种之一,流入县境时间不详。1956年前,县境没有专业泗州戏演员。1958年,从蚌埠调入4名演员,辅导和培养演员。1959年成立县泗州剧团。1960年,因经费困难,专业演员下放至区。此后,泗州戏仅在民间流传,很少组织专场演出。
泗州戏演出节目有《王汉喜借粮》、《双下山》、《一文钱》等。
大鼓解放前,大鼓名演员为张胖子,演唱“大红袍”等。1980年统计,县内有120人,会唱传统节目20余篇,各演出百余场。较有影响的鼓书艺人张志云、袁立廷、梅云龙等,出席过地区会演,曾获优秀演出奖。
琴书1980年统计,县内琴书演员25人,会演传统剧目《张庭秀私访》、《三俊图》、《水浒传》等,及现代节目《平原枪声》、《破晓记》、《红色娘子军》等。主要琴书演员有刘兴华、任成美、丁广欣等。
坠子坠子解放前有名演员马志贤。1980年统计,县内有演员18人。演唱传统节目有《再生缘》、《哞牛阵》、《十把穿金扇》等,及现代节目《革命烈火》、《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丁翠屏演唱《银簪记》,曾参加地区会演,并获优秀演出奖。
评词解放前,评词演员以唐先生(外号黄鼠狼)、刘亚洲较有名气。1980年统计,县内有演员20人。演出传统评书《三侠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及现代节目《破晓记》、《徐秋影案件》等。主要评书演员有李中信、张在民、马伯良等。
拂晓剧团
“拂晓剧团”成立于1938年11月中旬。剧团名由彭雪枫拟定。
建国初,演员有张国安、张克让、黄宏洛、林黎州等,多系河南杞县中学生。年在13至16岁之间。不久,陆续有杨居人、李元瑞、马秉书、李运芳、王雨琴、张鄂源等调进,演员增至10多人。1940年春,开封孩子剧团9人(最小的10岁)来新兴集,与拂晓剧团合并;又从萧县宣传队调来一些演员,全团发展到30多人。团长左奇。1940年初夏,晋东南抗大分校的刘瑞珊来“拂晓剧团”担任业务辅导。“六·一”战斗后,萧县抗敌总队宣传队编人“拂晓剧团”。为适应当时环境,剧团编为3个分队:年龄稍大的男同志编为一分队,女同志和部分男同志编为二分队,年龄10到15岁的编为三分队,一分队以搞宣传鼓动、村头标语为主;除参加演出外,还负责搭台子,挂幕布等工作。二分队以演出为主。三分队以跳舞为主。
当时,因条件限制,用黑墨、锅烟、棉花、红汞等代替化妆品。服装、幕布均系借用。至新兴集,剧团添置少量道具、服装。
1938年秋,在河南杞县邢口镇,剧团作第一次公演。1938年12月,在鹿邑县双楼镇,初次按照剧本排练演出。经常演出节目,多为独幕话剧、话报剧和歌咏。有《军民一家人》、《参加新四军》、《保卫麦收》、《反正》、《渔光曲》、《放下你的鞭子》、《三江好》、《游击队的母亲》、《冀东起义》等。1940年,增添《打渔杀家》、《法门寺》等传统剧目。还新编京剧《傻小子打游击》、《赛西施送郎》、《新鸿鸾喜》、《判冠》、《军民抗战》等节目。此外,还上演过《前线》、《生日》、《原野》等大型话剧。
演出的对象,除部队、根据地群众外,还曾对国民党军队搞过宣传。1940年,剧团在涡阳县南,为东北军何柱国骑兵师演出抗日题材节目。
1940年秋,部分演员编入司令部组织的战斗宣传队。政治部主任肖望东率领该队,经永城直插苏北敌后。途中,在萧县、徐州间,与当地老艺人同台演出。1941年初,为适应“反顽斗争”,将宣传队、拂晓报社、拂晓剧团划分7个战斗小组,分散至连队。1941年5月,“拂晓剧团”撤至路东。抗战胜利后,与苏中的“前进剧团”合并,改编为华中军区政治部所属的文艺工作团。
民间歌舞
〔棒鼓舞〕
棒鼓舞是涡阳县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舞蹈。全场男女演员12人,分扮小巧、老傻、翠花婆,3个棒手、3个鼓架及3个腊花大姐。
小巧:男,汉装,内穿短打衣,腰系丝鸾带,头戴大沿草帽,外披黄大褂,挂白胡,左手拿药铃。药铃以铜或铁制成,形似手镯,略粗大,中空,外侧有开口,内嵌铁珠,摇动时哗哗作响。右手持绸伞一把,伞沿周围缀有彩带。
老傻:男,旗装,戴红缨帽,穿马褂,鼻卡八字胡,鼻梁架金丝眼镜,左手把鹌鹑,右手摇鹅毛扇。
翠花婆:女,古装,卖婆打扮,左肩挎小包袱,右手拿拨郎鼓。
棒手:男,共3人,古装,着短打衣,束腰,头勒扎巾。两手各拿五花棒1根,棒长2市尺许,手拿粗细不一,漆有红白交替缠条花纹。
鼓架:男,共3人,穿着与棒手同,但颜色有别。左手拿橄榄状手鼓,形似一般花鼓,但小得多。鼓腰设一皮绊,可套在手上,右手拿鼓条,鼓条下端系有彩绶。
腊花:女,共3人,古装,过去下身穿八幅罗裙,后改为短打扮,衣边、裤边绣云花。彩带束腰,头勒彩绫、绣球。左手拿小锣,右手拿缀有彩穗的击锣板。
演出分大小两种场子。舞队出动,由锣鼓前面开路,小巧领队,率全体演员穿街而过,边舞边进,遇有街口人多,间或回头穿一下“铁锁链”,招徕观众。到达预定场地,稍休息后,即开始玩“大场子”。
舞蹈开始,随着一阵紧张的锣鼓声,小巧率全体演员绕场一周。旋即配合强烈的锣鼓节奏,变换各种阵势、图形,表演各种优美、豪放的打法姿势。阵势中间,插唱“转香歌子”或“太平调”等。小巧、老傻、翠花婆3个角色斗趣、说唱,边打边舞边唱,气势雄壮豪迈。主要阵势如下:一字长蛇阵;乌龙摆尾;横竖方诚;双、单吐丝;别笆;单、双套;进四门;三人玩;引锣、朴锣,日头套三环。主要阵势演完之后,以滚鼓结束。
“大场子”结束,一般还演唱《卖翠花》,唱完即玩“小场子”。
“小场子”用“太平歌”调门,以及本地各种小调。配上锣鼓过门,演唱一些小段子和小戏。据统计,其节目有《贤良女劝夫》、《林英盼夫》、《李三姐挨磨》、《二八佳人》、《杨八姐闹酒店》、《对朵落》、《小十字》、《四审十字歌》、《官私歌》、《织手巾》、《文勾歌》、《武勾歌》、《双怕婆》、《巧嘴老婆》等20多个。建国后,艺人们又编了一些歌颂党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唱段。
棒鼓舞乐队没有弦乐,主要靠戏鼓、大锣、小锣、铙钹等组成打击乐队伴奏(到省、地会演时,又加进4副专制的大木梆子)。玩“大场子”时,乐队根据打棒、打鼓的节奏,使舞蹈气氛强烈,节奏鲜明。开头跑场及全舞收尾滚鼓时,还吹奏海螺、长号,增加舞蹈气氛。
棒鼓舞骨干唱腔主要为“转香歌子”和几个“太平歌”调门。“大场子”演出中,主要唱“转香歌子”;玩“小场子”时,除使用“转香歌子”及“太平歌”调门外,还夹杂一些当地流行的民间小调。
棒鼓舞“转香歌子”曲:(张景兰唱、钱晋填谱)
附:
棒鼓舞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百多年前,有夏何秀者,自西山套(地址待考)逃至义门刘郢,传下这个节目。此为一说。清末,捻军起义后,利用春节期间“燃捻放荒”的习俗,举行军民联欢,击鼓燃捻为舞。之后,火炬逐为木棒代替,演变为“棒鼓舞”。此为二说。至解放时,一直在民间流传。1958年,全国舞蹈协会主席吴晓邦,曾亲赴义门观看此舞。
〔民歌〕
捻军民谣
咸丰坐殿闰八月,大雨下够两个月。黄河两岸开口子,人死大半显不着。
咸丰二年半,兴了大刀齐头。穷了多少日子主,发了多少穷光蛋。
注:日子主(zhuei)指有钱人家
侯永清的戏,不听不生气。麻秸枪,红纸旗。锣鼓一声响,蹦出来个拿鸡的。
情愿耙套地,不听侯莽戏。打火吃袋烟,越想越生气。
注:吴桥寺一带流氓头子侯永清,带的一个戏班子。明为演员,实为偷鸡扒手。所谓“锣鼓一声响,蹦出个拿鸡的”即指此。以后侯被张乐行处死。
跟着龚瞎子,跑蹦蹄甲子;跟着张老乐,又有吃来又有喝。
跟着江老台,包谷揣满怀。白天穿山套,夜里打草鞋。
黄旗马,蓝旗枪,白旗全仗人硬棒。
闪门进,闪门出,山猫、饿狼、小白龙;胡椒大王随后行。
注:闪门进、闪门出指刘睬与张三闪,山猫指刘金鼎,饿狼为刘永敬、小白龙为刘天台,胡椒大王为王万一。
看得清,望得远,手拿枪刀放马撵。看着咧!望着咧!手拿钢刀扬着咧!
看见吗?看见啰,望见吗?望见啰,手拿钢刀扬着啰。远了使枪打!近了使刀杀!不远不近挠钩抓!
驴踢的,鳖爬的,鬼都被他杀得怕怕的。
注:他,指龚德树。
蓝旗打,白旗裹,黑旗后面放把火,黄旗助着威,红旗啃窝窝。
大老渊,二老渊,苏老天,王贯三,邓老作,五沟集上李开歌。
注:大老渊,指黑旗旗主刘学渊。二老渊,指黑旗旗主刘玉渊。苏老天,指黑旗总旗主苏天福。王贯三为黑旗先锋。邓老作,是红边黑旗旗主邓作仁。李开歌,指黑旗旗主李大喜。
大花旗,小花旗,七星八卦,双边子旗,顶头又遇黑膀子旗。
注:大花旗为李延彦之旗,小花旗为雷彦之旗,七星八卦为杨兴泰之旗,双边子旗是邹焕林的红旗粉红边之旗,黑膀子旗是指刘玉渊的黑边黑旗。
西边死了王贯三,捻子塌了半边天。
睡觉要靠墙,防着苗沛黑心狼。钢刀头下枕,遇着苗沛心要狠。
睡觉莫睡着,防备官兵过了河,睡觉莫脱袄,防备苗扒子。
睡觉靠墙睡,防着官兵苗老沛。睡觉睡轻点,老妈子放里边。
注:苗扒子是苗沛霖。老妈(mǎ)子是指自己的妻子。
四月里,麦穗黄,老乐定计杀饿狼。饿狼本是忠良将,将星落在西北方。
十二月,整一年,五色杂旗上家还。白天黑夜只管走,奔到家里好过年。
兔子走成路,黄蒿长成树;野鸡满天飞,一庄一盘磨。
注:这支民谣形容张乐行就义后,雉河集一带遭受清军蹂躏惨状。
七月十五发号牒,八月十五日装大旗。
韩老万,领大兵;张老乐,坐帐中,偷营摸寨龚先生。
跟着帐子走,吃也有来穿也有。老乐称了王,不纳银子不完粮。张老乐,会说作,四面八方送烙馍
第二至四段歌词:
当初咱俩有情意,如今对我好发脾气,俺有啥事得罪了你?哎哟哎,哟郎呀,俺有啥事得罪了你?
我劝你戒酒是好意,饮酒过量伤身体,俺这是为着你。哎哟哎,哟郎呀,俺这全是为着你。
不让你赌钱也是为着你,赌博场上没有好东西,倾家荡产悔不及?哎哟哎,哟郎呀,倾家荡产悔不及?
民间传说
韩老玉做官韩老玉,其名韩玉祥,大韩家庄人,足智多谋,当地百姓称“百事通”。韩老玉虽然精明能干,但家无土地,经常挨饿,到40岁还是个光棍。咸丰三年,韩老玉成为韩老万的军师。
捻军进淮南后,韩老万派韩老玉当舒城知县。
“唉!老万哥,你这不是拿公鸡下蛋吗?”
韩老玉再三推辞,韩老万不准。第二天,韩老玉带两人去上任。刚坐堂,就出一张告示:“有冤的喊冤,有苦的诉苦,本官一定公断作主。”
告示虽然贴出,百姓不知道新官虚实,都等着看风头。地主、街痞认为捻子放的官,会问什么官司?要去哄堂口。韩老玉一升堂,堂口拥了一大片,真假难分。韩老玉心想:“不对呀!怎么会有这么多告状的呢?”仔细一看,里面没有一个真正的老百姓。韩老玉低头一计,说道:“所有喊冤告状的人听着,本官初次上任,案件过多,一堂难以问完。今天各自回家,来日听候传审。”说罢退堂。
第二天清晨,韩老玉在门口贴出一纸条:“县官今日有病,一切公事明日再问。”第三天,第四天,一连拖了几十天都是如此。来告状的那些家伙说他是“吓病了”。
其实,韩老玉一天也未闲。他扮成农民,今天帮这家插秧,明天又给那家挑水,问问这谈谈那,谁好谁坏,摸得一清二楚。
一日凌晨,地保敲锣,吆贬唤县太爷病痊愈,今天升堂。这一呐喊,全城百姓都赶来了,谁都想看看热闹!不一会,从衙门里传出话:“所有打官司告状的人,一律跪到堂口,听候审问。”可是,从后堂出来的不是韩老玉,而是几十个乡下老农。大伙一看,都很惊奇,不知道这个县官想干什么。
这时,韩老玉从后堂出来,向乡亲一拱手,说:“诸位乡亲,我就是新上任的县官,庄稼汉出身,大字不识,不会做官,不会问案。今天特请本地的几十位老大爷帮我问问官司。常言说‘三个老头一面官’,这些老人都是本地人,谁善、谁恶、事真、事假,他们比我清楚。现在就请各位老大爷说句公道话。”
众人一听,拍手叫好。那些坏蛋一听,“驴头不叫驴头——长脸”啦!两边埋伏的人拥上来,象鹰拿燕雀一样,都绑了起来。韩老玉当场宣布罪状,该杀的杀,该关的关,替真正含冤的百姓报了仇。从此,韩老玉的名字在舒域一带响开了。
莲花井一年腊月,江老家(现利辛县江集)村的水井里,开出一朵鲜艳的莲花,方圆几十里的人都跑来看稀奇。
说也凑巧,长工江老忠在这当儿有个白胖小子。这一下,江老忠家可热闹了。不少人说:“这小子将来准不是凡橛,说不定咱爷们以后还要享这孩子的福哪!”大家酌议,给这孩子起名“莲子”。
本庄有个阴险毒辣的大日子主(财主)江万田,外号江老虎。听说腊月井中开莲花,江老忠又生胖小子,犯了忌讳,决心把这孩子除掉。他找来佣人江三合,皮笑肉不笑他说:“江老忠家境贫寒,孩子怎能养活,不如抱给老爷我收养。”三合一听,知道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便说:“老爷你儿孙满堂,穷人的孩子一身臭气,别污了你家的风水。”
江万田知道江三合有意顾惜这孩子,就把驴脸一搭拉:“三合,打开窗户说亮话,腊月井里开莲花,江老忠老伴生孩子,我看这孩子不是妖便是怪,留下来,一个村都要遭大害。”
江三合一听这话,浑身颤抖:“老爷,人家一个长工,跟咱没冤没仇,半辈子生个独生子,咱可不能这样办呀!”江老虎暴跳如雷:“你这老狗,今天夜里我要亲眼看着你把这孩子丢进井里,若办不成,要你的老命。”
江老虎趁长工们下田干活,命三合和几个打手把莲子抱到三合家。三合老婆问清来由,大骂三合:“你这个黑良心的东西,没想到你跟日子主一鼻孔出气。杀人害命,就不怕老天爷雷劈!”
江三合眉头皱成一把,寒着脸说:“我想——”立时泪如雨下。老婆再三追问,三合终于含着泪说:“我想拿小孙子顶替,把莲子救出来。”老婆一听,两眼呆望着儿媳,接着呜咽起来。
三合见此情景,含着泪说:“媳妇,儿是娘的连心肉,我何尝舍得呢?这都是逼的呀!”媳妇应道:“爹、娘,你们看着办吧。”说罢,泪如泉涌。
夜晚,在江老虎的威逼下,三合眼含热泪,把自己小孙子丢进井里。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莲子在三合家长大成人,起名叫江台凌,生得膀阔腰圆,胆量过人。台凌经常接济穷人,抱打不平,村里的老少爷们无不佩服。
一年秋,大雨滂沱,庄稼无收。这天,江老虎令狗腿子把穷爷们赶到莲花井旁逼租。江老忠顶撞几句,江老虎令狗腿子围打。忽听“呱哒卟哧”几声,打手们的棍棒早已飞出丈外,有两个四脚朝天跌倒在地。原来江台凌气不过动了手。他指着江老虎喝道:“我看谁敢动穷人一指头,我就把他打成肉浆!”众人一看三合家这孩子恁过劲,也一齐喊:“对!谁动咱穷人一指头,就把他打死!”
江老虎一看大事不好,溜了。江台凌一下跳到井台上:“乡亲们,江老虎绝不会善罢干休,只要咱穷人合在一起,他就不敢欺负了。”众人应道:“一锹也是动土,两锹也是活埋,干脆揭开合(方言,即公开)跟有钱的斗!”霎时间,二三百人各拿抓钩、木锨、齐头鳝等,拥到莲花井旁。江三合指着井台上的江台凌,大声说:“这孩子就是江老虎没害死的莲子!那年,这口井腊月开莲花,穷爷们祷告出了能人,为咱穷人撑腰,果然应了咱们的话,咱们跟着他干吧!”
这一说,平地起春雷!在江台凌的带领下,众人齐声呐喊,冲进江家大院,把江老虎拖到莲花井旁打成肉浆。江台凌领人打开江老虎的粮仓,把粮食分给了穷人。庄中那口井忽的一声响,莲花又重新开放。
注:江台凌,别名江老台,是捻军白旗总目。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雉河集失陷,与张乐行同时遇难。
神海蜊捻军中有一勇将,名张岳先。他拿手的有两样:一是吹海蜊,二是驯马。据传,他的海蜊吹得很神妙,吹到欢乐处,能使天空飞鸟落,水中鱼儿跃,战马撒欢,愁人欢笑;吹到悲痛处,能使人心寒胆怯,战马失蹄;吹到雄壮处,能使人精神振奋,力擒猛虎。海蜊还能把战马驯得服服贴贴,走、卧、跑、站完全随人心愿。因此,张乐行叫他当“号头”,专门驯马。捻军兵将称他为“神海蜊”。
一次,捻军和僧格林沁的骑兵作战,清军摆出五虎群羊阵,将捻军围得水泄不通。这时,只听“嘟嘟……”的海螺声,捻军撤马亮刀,冲入敌阵。一会儿神海蜊吹起“得胜得……”捻军所有战马,门鬃一炸,四蹄腾云。灰灰乱叫,把清军冲得人仰马翻。
这下,僧王大骂手下人无能。有一人禀告:“王爷,你不知,捻军里那个吹海蜊的有多厉害,他一吹螺子,咱们的兵胆颤肉麻,战马哆嗦。捻子却是人欢马壮,你想咋能不败?我看,不干掉海蜊手,此仗难赢。”
僧王一听,沉吟片刻,想出一计。用一千骑兵引诱捻军,一队快马背后包抄,欲擒神海蜊。捻军不知是计,和正面骑兵奋勇拼杀。神海蜊正“得胜得……”吹得起劲,忽被清兵围住。神海蜊一看不妙,把海蜊往腰上一别,挥舞齐头锗前冲后砍,左扫右劈,终因寡不敌众被擒。
僧王见神海蜊,命手下人给他松绑,并摆酒席招待。
神海蜊心想:不知这老贼又耍什么花招?随他娘的,我吃饱了再说。于是一桌酒席,狼吞虎咽,吃了个酒足饭饱。
僧王说道:“神海蜊,我看你是条汉子,又一手好本领,只要你给我吹海蜊,驯马,我给你一个官做。”
神海蜊心想,我何不来个将计就计,给他个暗箭难防,趁机干老贼一家伙。想到这里,一口答应下来。
神海蜊驯马全用反号驯练,马只听他一人号令。这一天,几个清将试试马驯得怎样?刚想上马,谁知那马又踢,又扒,又咬,把几个清将弄得头破血流,慌忙去禀报僧王:“王爷,坏了,咱们的马全给驯坏了!”僧王闻听,气得面皮发青。
神海一看老贼发怒,说到:“老爷,我是尽力给你驯马,不信可当面试验。”
僧王下令当场试验。神海“嘟嘟”一吹,战马排队站齐;又一吹,马“咴咴”乱叫;再一吹,马全卧倒;又一吹,马跳起飞奔而去。
僧王一看说:“快吹回来。”神海蜊一吹,马都跑回,僧王高兴,夸奖神海蜊。
战马已驯成熟,僧王下令和捻军作战。清军人多势众,眼看捻军要吃大亏。这时,神海蜊对着清兵“齐叭……”一吹,清军的战马回头就跑,勒也勒不住。他又对着捻军“得胜得……”一吹,捻军战马“咴咴”嘶叫,直冲清军,把清军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僧王也险些丢了性命。
这一仗,捻军全胜。神海蜊因劳累过度口吐鲜血而死。神海蜊虽然死了,他的名字及业绩一直流传在民间。
杀僧王传说有个捻童叫张皮绠,自幼丧父母。皮绠闻爹娘系僧王(僧格林沁)所害,仇恨入心。
一年夏秋间,张宗禹率捻军与僧格林沁亲统的蒙古马队打“圈圈战”(即运动战)。僧王急了,下令:“三日不埋锅造饭,五日不动烟火,人不离鞍,马不停蹄。”日夜兼程追杀捻军。捻军到湖北,追到湖北;到河南又追到河南。张宗禹驱驰山东,僧王又追至山东。宗禹见时机成熟,令人马四面埋伏,布下“口袋阵”。僧格林沁三千余骑,数日来疲于奔命,饥乏交迫,不得不安营下寨。约三更时分,忽听海螺号响,伏兵四起,杀声震耳,清兵减爹叫娘,死伤无数。僧王一看势头不妙,只身仓惶逃命。
待至天明,僧王恐被捉,躲到路边秫地里藏身。谁知冤家路窄,捻童张皮绠这天起个早,忽听秫地里“呼啦”乱响。皮绠钻进地里,发现一个身穿滚绣金龙黄马褂,项挂朝珠,顶戴花翎,身挎腰刀的人。皮绠见此清妖(当地百姓称清兵为妖兵)慌慌张张,蹲一坟头上喘粗气,便伸手拣一块石头,摸到清妖背后,使尽全力,朝下猛砸。只听“噗哧”一声,清妖脑袋开花,气绝身亡。皮绠剥下黄袍项珠,顶戴花翎,穿在自己身上,高兴得一蹦一跳地走了。
可巧,皮绠的二大爷奉张宗禹之命,带领一伙捻军搜查僧王。忽见皮绠身穿黄马褂,项带朝珠,头上花翎顶戴。这正是僧王的官服。随上前询问原由。方知这个赫赫有名的大清王爷——僧格林沁,被一个毛孩子除掉。
皮绠闻听刚才除死的清妖乃是大仇人僧格林沁,高兴得一蹦多高。他一拍屁股说:“我说要僧王的老命,今天总算应了吧?”引起众人一阵大笑。
文艺创作
〔文学创作〕
涡阳立县晚,教育落后,缺乏致力于文学创作之士。自清末至民国年间,流传下的一些诗,也是历次修志时从民间搜集而来。作者大都是当时的士绅。解放后,文学创作稍有发展。1958年,县文化部门曾组织人员,搜集捻军歌谣和故事。创作诗歌的省作协安徽分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县文化馆干部刘士光,曾在省级的刊物上发表过数百首新诗。70年代末,蒋维扬曾发表过二三百首新诗。创作戏剧的有戏剧协会安徽分会会员,县文化局干部刘光蓉,剧本多由县梆剧团采用演出。研究民间文学的有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县文化馆干部牛家昆、刘士光,擅长收集、研究流传在民间的捻军故事。创作曲艺的有中国曲艺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戴欣亭、牛家昆、刘良。原文联的谭继安(已故),擅长写小故事、笑话,誉满省内。此外,还有少数作者写小说、散文、随笔等,作品曾登载在省、地文艺刊物上。
〔美术〕
县内画家,清时稍有名气的有黄胜川,雉河集界沟西岸人,擅长绘芦雁。民国初年,朱非仙的石头,为画、字、文三绝。之后,高炉人张宽,现在蚌埠市文联工作,本世纪40年代毕业于安徽学院美术专科,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人物画笔墨奔向超凡脱俗境地,曾经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美展。60年代初,他刻意于花鸟画的探索。其中,“泡桐花和楝树花”,能显示出“春光明媚”和“冬荣”的景象。张志,是张宽的弟弟,在省群众艺术馆工作。本世纪40年代中期,毕业于颍州师范,后以绘图专长,考入安徽学院,专攻中国画,从事美术创造。其画不论写意、或双钩、或工笔重彩,无不生气勃勃。本世纪50年代起,对合肥等地的挑花、蓝印花布,以及徽州的砖雕进行收集、研究。仅民间挑花,就有合肥、芜湖、望江三种。1984年,与安徽印染厂合作,将民间挑花进行加工提炼,设计出一批挑花纹佯的新颖图案,印制出新品种的花布——庐阳花布。关学礼,涡阳人,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现为蚌埠市美协副主席,版画“峡谷新城”选入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画册。叶冬青,本县人,现为《阜阳报》文艺版编辑,擅长版画。作品《新麦上场》、《新河成网》,发表在1960年6月1日《人民日报》上;《巡医》,参加1963年广东等五省联展,评为获奖作品。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县文化馆干部牛春晓,作品《丹柿红似火》参加全国美术展览。郑化彬,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擅长彩画。廉成杰、赵璧如、张汉三的工笔花卉,亦各有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内群众美术活动由文化馆组织。1981年7月1日,为庆祝党的生日,文化馆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美术书法金石摄影展览”,展出美术、剪纸作品33幅。1982年,又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元旦、春节”画展、“五·四”青年节画展;与县政协联合举办“五·一”画展,展出作品800多件(包括书法)。为扩大绘画爱好者的艺术视野,学习名家作品,提高创作质量,县美术书法学会两次举行“外地书法、绘画作品展览”,展出省内外名书画家作品90余幅。1983年6月,邀请芜湖画家黄叶村来县讲学。
〔书法、金石〕
清时,雉河集南三里黄庄王宗游,精行楷。涡河岸马家祖茔的石碑,为其手迹,笔姿秀挺。立县后,最为驰名者为县城西关张锡五,字体豪横有力,如锋棱怪石。其字从颜得肉,从柳得骨,故能肥到巧处,也硬到好处。县城北关王尊五,字迹秀劲,欧颅赵面,超越常人,全县碑碣多出其手。义门曾传玺,字省三,兼学众体,几可乱真。城内王之驹,楷书学颜,一生致力隶书。本世纪70年代起,城内刘叔民(涡阳县书法协会副理事长)的行书,要存智(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的草书,功底较厚。
新中国成立后,书法较普及,爱好者甚多,1980年4月1日,县举办第一次书法展览。据城关镇统计,1980年至1982年,举办“天安门诗抄”书法展览、小学生书法展览、青年书画展览等10次。
金石篆刻,解放前,县内造诣较深的是篆刻工人张鹏飞,县印刷厂翟恒修,解放后,中国书法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涡阳二中教师姜仪生,篆刻作品先后在《书法》、《江淮论坛》、《安徽日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并参加省展览。专著《篆刻浅谈》一书,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
〔摄影〕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贾振忠,涡阳高炉人,现居阜阳。作品多在省级以上展览会上展出。1979年,《人勤春早》、《淮北春色》2张,被外文出版社采用。中国老年摄影家学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安徽分会会员李少华,作品多次参加过省级展览。中国外文出版社出版的《今日黄泛区》曾采用5张。在香港的《摄影画报》上发表过有关九华山照片7张。在香港的《摄影艺术》上发表过有关摄影艺术的论文。安徽省农科摄影协会理事王镇南,1979年开始从事科技、新闻业余摄影,先后有7幅照片被《健康报》、《中国金融》等报刊选用。其中,《晨练》一幅曾获省体育摄影三等奖。
此外,尚有部分摄影工作者,照片被省、地两级报刊多次选用。
新闻广播
〔报刊〕
《拂晓报》
《拂晓报》为游击支队党的机关报,创刊于1938年9月29日,由彭雪枫定名,并亲题“拂晓报”三字。至1941年1月随部队改编,其编辑单位的名称有过四次更动:创刊后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拂晓报》。1939年11月,为新四军第六支队政治部《拂晓报》。1940年6月,为八路军第四纵队政治部《拂晓报》。1941年1月,为新四军第四师政治部《拂晓报》。
《拂晓报》办报原则:教育性、斗争性、组织性。为此,新闻采编遵循下列几条原则:
1、收集有教育意义的材料,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编排。2、通讯报导要有头有尾,有原因结果,有优缺点,有经验教训。3、根据不同的政治形势和战斗环境,及时适当地提出口号。4、表扬成绩,批评缺点,慎重而不夸大。5、长文章要少,短文章要多。6、重视专论写作,对党中央机关报的专论大量采用。
《拂蹄报》初刊时为两版,1939年夏增为四版(八开纸)。节日或特殊情况出增刊。第63期纪念“七·一”、“七·七”刊出四张16版。86期,为纪念支队出征一周年及《拂晚报》创刊一周年,在新兴集出10张20版特大号,采用套色印刷。纸质,创办初为粗麻纸,1938年末改用油光纸、毛边纸。后改用新闻纸。版面安排:第一版上半版为报社自己撰写,或转载它报的社论。下半版报导六支队下属各部队的战绩。一版左上角插有漫画。第二版报导国际时事,主要报导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情况。第三版报导支队领导、地方政权和民众组织活动情况。第四版为战斗通讯,新人新事,文艺小品。1939年12月5日,出刊百期纪念,毛泽东、刘少奇、陈绍禹、王稼祥、滕代远“、张闻天、谭政、徐海东等均题词勉励。
版面采用竖排,所载文章系铁笔在蜡纸上刻写而印。漫画均系线条勾勒,充满战斗性。有时还利用民间艺术及木刻等形式,反映部队生活,录用的稿件,报社付少量稿酬,仅能买毛巾、牙膏之类日用品。
《拂晓报》除在四师发行外,还发行至社会各阶层。1938年发行量300份;1939年1000份;1940年1700份;1941年1800汾;1942年2000份,军队地方各半。
初创时,报社有王子光、阿乐、单斐、易诃等4人。1939年初,增加王少庸、庄方、陈陈、李朴人、康英等。同年夏秋间,又增加徐光华、钱申夫、刘秉衡、姜心启。杜百根、李克弱等。1939年9月至1941年4月,报社设在新兴集的一间土墙草顶的茅屋里。人员分工:王少庸修改稿件,撰写评论;庄方,国际版;陈陈、国内版;单斐,生活版;美术,李克弱。
报社设备简陋。1939年初,刚从国民党统治区回来的陈其五、康英捐助100元。是年3月,国民党参政员梁漱溟捐助100元,上述200元均用于购置设备。1940年下半年,报社增添一部石印机,用于印画报、抗币。1941年春节,在县境东北纽家湾,借群众两部石印机,印出由报社人员绘制的五色套版年画。颜料由锅底灰、红土、石灰搅拌牛皮胶而成。报社还负责部队驻地的标语、壁画。自制的画笔是用马尾、猪鬃扎捆修剪而成。
1945年抗战胜利,《拂晓报》停刊。
《涡阳日报》
《涡阳日报》,国民党县党部机关报。1934年由县长朱国衡筹办,安徽省党部拨开办费和常年经费。不足部分,由地方财政补助。
报社社址在城隍庙内(今公安局),后迁华祖庙(今县党校对门)。县党部书记长兼报社社长,共9人。1941年,报社改设董事会。社内有印刷机1部,大、小铅字数百公斤。
新闻来自无线电台。刊面为8开新闻纸,计两版,用铅字印刷。1940年左右,曾一度改为石印。版面安排:第一版国内新闻,多系转抄其他报纸内容。第二版为地方消息及各类副刊等。附设的《教育周刊》及《涡阳儿童》,供教师进修和儿童阅读,由县政府第三科主编。另有《民众之友》,系民教馆主编,介绍普通常识,指导民众生活。
抗日战争初期,李晨任编辑,辟有副刊《抗战》,由进步学生撰写有关抗战理论和文学作品。1938年,因出“纪念双十二”特刊,宣传国共合作,副刊《抗战》,被迫停刊。
报价每份六分,印数500份左右。1947年,《涡阳日报》停办。
发行对象:各机关、团体、商店、市民,各区、乡、保、学校,省、地及外埠机关。
《动员三日刊》
《动员三日刊》创于1938年,、为涡阳县动委会发行,刊址设在动委会内,3日一期,16开,油印。该刊编辑均系当时进步青年,内容多转抄新四军六支队《拂晓报》。曾发表过社论,号召支援新四军六支队。所捐之款,均用于慰问六支队伤病员。1938年冬,臧克家、姚雪垠途经涡阳,曾给《动员三日刊》题词。
1940年2月,李品仙接替国民党安徽省主席,解散动委会。《动员三日刊》随之停刊,计出刊200余期。
《涡阳教育》
1938年11月,国民党县教育局编撰出版《涡阳教育》。
期刊内载涡阳县公、私立小学一览表,教育委员一览表。下分八章:1、总论;2、教育行政;3、教育经费;4、学校教育;5、社会教育;6、义务教育;7、体育设施;8、结论。约20万字。
1958年10月,涡阳县教育局创办《涡阳教育》月刊。内部发行。1961年停刊。该刊计办30余期。
《涡阳报》
《涡阳报》为中共涡阳县委机关报,1956年12月24日试刊,次年元旦创刊,1961年3月停刊。是年10月复刊。1982年2月20日停办。
《涡阳报》社址原在新华书店库房,后迁至现中医院部。创办初,有编辑、记者6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侯定国兼主编。1958年10月,编辑增至11人,分地方、文艺2组。
每个编辑,培养1至20名工农兵通讯员。1958年,全县有17个乡建立业余记者站和编辑组。
报纸由报社印刷厂印刷。1957年,16开4版,5日一刊,每期发稿20到30篇。1958年改为8开4版,3日一刊。是年10月后,每月发10至15期。
头版刊载时事政策,党的中心工作,重要新闻;二版工农业生产(地方消息);三版文艺生活;四版国内外新闻。
发行量,试办时5000份,后增至万份左右。
〔广播〕
1956年,成立县人民广播站。1957年8月开始播音。
站内设备,1957年有Ty250×2W扩音机1部,前级增音机1台。县城装3只25瓦高音喇叭。1958年普及广播。县到区、乡,利用邮电局电话线路,乡(公社)到大队杆线,由县广播局负责架设。是年,在农村安装舌簧喇叭近4000只。1960年,农村舌簧喇叭又增1600只。1975年,全县广播线路1500多杆公里,舌簧喇叭3.5万余只,扩大机44台(1300瓦)。
1979年,区、乡机构变动,广播线路随之变动。次年末,农村实行责任制,为适应需要,动员群众集资办广播。至1983年,全县新建专杆线128.5杆公里,整修线路36.5杆公里。全县74个乡,每乡有广播多只,均能按时播音。
广播节目有《涡阳新闻》、《科技知识》、《文化与生活》、《学习》、《广告》等。稿件除转中央台和省台外,还有自采、通讯员来稿、报纸剪裁3种。1981年,共播各种稿件2851篇。1982年973篇,1983年1252篇。播音时间,每天早、中、晚各播音一次,共计340分钟。
〔电视〕
1981年6月,县政府拨款8万元,在涡河北岸节制闸大堤上建涡阳电视差转台一座,功率为55瓦,塔高84米。1982年1月20日,用十频道正式对外转播。后扩转为1000瓦电视转播台,覆盖半径为50公里。1983年春节,使用彩色电视发射台,用十频道正式对外转播。
1973年,县委接待室购进电视机1台,为本县第一台电视机。1982年10月,据城关镇广播管理站普查,县城电视机数量计287台。
医药卫生
〔中医中药〕
中医县境中医,解放前较有名的有周懋元,绩溪人。郑廷玺,本县西阳集人,四世为医,著有《医学论》和《要症真传》。1912年至1948年,在县城行医的中医如下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组织个体中医成立诊所。后因西医西药发展较快,县境内中医逐年减少。本世纪60年代初,西药供应紧张,病人投向中医,中医人数稍有增加。60年代末,受“文化大革命”冲击,中医人数剧减。1979年后,虽采取以师带徒、招干等优先照顾的办法,但县境中医人数仍不及解放初。
194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县境中医人数统计表
1956年10月,县举办针灸学习班,计70人,至12月底结束。1960年,据18个公社统计,参加学习中医的计513人;通过中老年医师培养235人,学习结业54人。1965年,其中10人领到行署卫生局颁发的出师文凭。1978年,县招生5名中医学徒。次年,县卫生局组织全县中医考试,录取5名中医中药人员,其中1名被推荐至安徽中医学院任教。1982年统计,全县有中医学徒977名。
中药1930年前,中药均由中医自己加工、出售。1931年后,医、药逐渐分家。当时县城药铺有延寿堂、天德堂、两半斋、广生堂、太乙斋等。上述店铺多毁于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1946年5月,县城仅剩广生堂和延寿堂两家。公私合营后,并入医药公司。
本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县中医院配制“国公酒”、“风湿丸”、“六味地黄丸”、“麻痹散”、“梅花点舌丹”。县医药公司除有一小型加工场,进行中药切片、研粉外,还配制有“八珍”、“山楂丸”、“迷曲”。因质量差,市场滞销,于60年代中期停制。
民间验方
治黄疸肝炎病方
方剂:干豆角皮25克、红枣10粒。
用法:水煎,分两次加红糖各15克,连服数日,红枣可吃。
用途:治疗小儿黄疸性肝炎。
治疗绦虫方
方剂:中药槟榔25克煮熟。
用法:空腹服用。
治疗瘊子方
方剂:取新鲜饱药鸭蛋子,去外壳,用75%酒精消毒后,用小刀压扁鸭蛋子出油,即可备用。
用法:先用药水洗净患处。热敷20分钟、局部常规消毒后,用消毒针头刺破表皮,见血为度,把压扁的鸭蛋子油敷在刺破处,进行包扎,1至2小时即可。
治接触性皮炎方
方剂:新鲜马齿苋100克。
用法:洗净捣成泥,装瓶备用。患处洗净消毒后,把制成泥状的马齿苋敷在患处,每昼夜换三四次。
固齿散
方剂:黑桑椹子,骨碎补,枸杞子。
用法:用黑桑椹子挤水半盆(约1至2公斤),取骨碎补500克,枸杞子250克,入桑枢子水内浸泡一夜。清晨捞出晒干,晚上再浸,白天再晒,以浸于椹水为度。晒干碾成细未,过双底箩装入瓷瓶内,当年用。
此粉少年擦之终生不掉牙。即使牙齿动摇,用此粉擦月余,仍可稳固,屡试屡验。
〔西医西药〕
西医西医于1923年由亳县传入县城,开设慈安医院。1923年至1948年,涡阳县城开业的西医如下表:
1951年7月,县人民政府组织医生成立医务工作者协会。次年7月,组织个体医生成立联合诊所。之后,医药院校毕业生接连分配至县,加之县内自行培训,县境西医人数逐年增加。
1956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西医人数统计表
1954年,县组织200余名西医学习中医基础课。年余后,有80人会开一般中医中药方剂。127名西医会针灸。1960年,县内大部分西医参加中医训练班。80%西医掌握针灸治疗一般疾病的技术。据不完全统计,全县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4300多例。1973年后,对疑难病症,西医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获得较好疗效。
西药本世纪50年代,县内仅配制少数口服药剂,外用红汞、碘酒等。60年代开始生产输液药品。70年代中期,能生产2至3种糖盐水,日产量数十瓶,产品未做过质量检验。70年代后期,增添设备,生产如下产品:
盐溶液:0.9%氯化钠注射液,5%碳酸氢全日注射液,“541”注射液。
糖溶液:10%葡萄糖注射液,5%糖盐水,20%甘露醇注射液。
上述产品,日生产500至640瓶。
此外,还生产小针剂、软膏剂、滴鼻、滴耳、滴眼剂,计40余种药品。
〔县区医院〕
县医院1938年,民国县政府在张词堂设立县医院。该院范围狭小,设备简陋,不久即散。1948年5月,县城解放,雪涡县大队门诊所改为涡阳县大队卫生所。次年下半年,卫生所易名为县政府门诊所,不对外营业。1950年8月,以门诊所为基础,建立县卫生院,院址在健康街南首路东。设门诊部、住院部、药剂室等部室。1956年7月,划出防疫股,县卫生院易名为县人民医院,院部迁至西北角原天主堂院内,占地8000多平方米。后增建门诊部1处。1976年底,门诊部迁至胜利路南侧。之后,病房大楼建成,住院部由天主堂迁入。新建院址,面积33300平方米。主体建筑有门诊楼、制药楼、宿舍楼。外科大楼在兴建中。
医务人员,1948年有5人,1952年下半年37人,1959年54人,1976年增至98人,1983年统计,全院已有主治医师、主管护师15人,中西医师72人,护师7人,初中级技术人员162人。
本世纪70年代起,县医院选派70名医务人员送省、市级医院和医学院进修。
病床,1950年始设,1952年末30张。1956年40张。1977年迁入现址,达250张。主要医疗设备有纤维膀胱镜、无影灯(九头)、超声波机、XU超声显微仪、626手术台、血库冰箱、牙科治疗机、高频电刀、电光分析天平、超声治疗机、红外线治疗机等各1台,膀胱镜、心电图机(XD)、胃镜等各2台、X光透射机4台。
1948年,县医院内外科合为一科。1952年分设内、外科。1960年增加中医科。1976年后,增设传染科、小儿科、理疗室、推拿室、心电图室、超声波等。1980年起,新开设细菌、生化等23个项目;乳房投影、钡双重造影等26个医疗项目。分病理、普外、脑外、内一、内二、泌尿、骨、五官、妇科、传染、小儿、放射、心电、中医等科室。普内能做心包穿刺、乙状结肠镜检查等7种。普外已进行食道癌中下段手术,乳癌根治手术等10余个项目。
1973年起,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效果显著。治疗乙脑400多例,治愈率90%以上。1980年,各科室计就诊96800人次,收容6368人次,诊断符合率90%,治愈率80%。1981年,就诊10万多人次,收容7000多人次,诊断符合率98%,治愈率82.6%。1982年,就诊11万人次,收治7900人次,诊断符合率98%,治愈率78.5%。
1979年,县医院实行经济岗位责任制。次年,业务收入50万元;1981年收入59万元;1982年收入79.8万元;1983年收入92万元。
典型病例:
脑外科手术、中段食道癌切除手术
1981年8月29日零点,县医院治疗小组为头部外伤所致闭合性颅脑损伤严重,脑干损伤、颅内血肿脑挫伤、颅骨骨折患者张庆,成功地做了颅骨检查、血肿清除、去骨片减压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无后遗症。
1983年8月10日,为64岁女患者完成癌肿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历经8小时。在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下,病人4天便下地行走,9天拆线,进食自如。
县中医院1958年9月成立县中医院。其前身为城关大联合诊所中医门诊部,位于涡河西路。1961年3月3日,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改中医院为卫校附属医院。1964年,学校停办,宅基和校舍交中医院。1978年,建门诊楼一幢,面积为1040平方米。
医务人员,1958年10人。其中中医4名,药剂1名,学徒4名。1962年为28人,1973年为52人。1981年最多,为99人。其中有主治中医师1名,中医师8名,中药师1名、中医士4名、医师4名、护士6名、检验士1名,药剂士1名、中药士1名、初级技术人员23名。
建院初,县中医院仅开中医一科。本世纪60年代,分设西医、中医内外、针灸三科。1978年,中医设内、外、针灸三科;西医设内、外、化验室。之后,中医增设痔瘘科、皮肤科、妇产科、推拿科(气功推拿)。西医增设妇产科、牙科、传染科、骨外科(激光治疗)。
院内设备,1983年有高倍显微镜1台,三十、五十X光机各1部,丙种手术包1个,四座显微镜2台,简易手术床4张,超声波治疗机1部,立式、手提式高压灭菌器各1台、电动离心器2个、干燥箱1个,粉碎机、切片机各1部、病床80张。
县中医院为大集体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979年至1983年县中医院营业收入及国家拨款统计表单位:元
典型病例:治疗痔瘘
1964年起,县中医院治疗痔瘘病人。1973年春,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解决单纯中医治疗痔瘘引起术后大出血的问题。70年代至今,治疗直肠肛门疾病260多例,疗效良好。肛肠科医师姬兴隆,被选为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安徽分会肛肠学会常务委员。
区医院1951年4月21日,县在西阳、高炉、张村、双庙、曹市、义门和楚店7个区成立医疗点。是年7月,批准义门、高炉、曹市、西阳、张村5个区成立卫生所。双庙、楚店,及正在筹办的江集、阎集、佛镇、花沟、高公、赵屯、新兴、石弓、龙山等11个区卫生所批为民办公助性质。1953年初,在旧城、青疃、城郊发展民办公助卫生所3所。1956年,原西阳卫生所迁至城关,改为城关卫生所。花沟、双庙、佛镇、石弓、龙山、新兴、江集7个民办公助卫生所改为公立。全县共有公立卫生所12个,民办公助卫生所2个。1958年9月13日,在县下17个公社,各建立“红旗人民公社基层新医院”。之后,区医院随行政区划变动而更设。
各区立院初期,医务人员均为乡村个体医生。1958年后,陆续增加医学院校毕业生。“文化大革命”中,招收插队知识青年从医。
1951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区级医院医务人员统计表
1951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区级医院拥有病床统计表
1958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区级医院主要设备统计表单位:个
各区医院经费,占全县年卫生经费的一半。约50万元。用途为:政策性补助,即离退休人员工资。任务性补助,即作为建房、器材添置、智力投资及保证收入偏低的单位工作人员生活费等开支。
〔妇幼保健〕
县妇幼保健站,1952年建立。1983年统计,站有35人,分门诊、人流、引产、上环、妇科病检查等5个科室。孕妇观察病床20张。
本县新法接生于1950年开始推广普及。当时,由红十字会协助,在县内培训接生员。至1956年,全县计培训8期,33735人次。1960年后的四年中,计培训查治妇科病技术人员2715人次。
1953年,“六·一”国际儿童节,由县妇幼保健站配合县妇联、总工会、城关区,对烈属子女及小学生进行体格检查。计查549人。其中,有不健康习惯的180人,纠正21人。1957年,重点开展妇女疾病试治。是年3月29日,县卫生科召开妇幼保健工作会议,要求新法接生率在城市和集镇达100%,农村达80%以上。推行孕妇登记。该年,全县调查出患有子宫脱垂者8238人。其中,一度3144人,二度3487人,三度1607人。1959年,查出全县患有子宫脱垂者5883人,经医疗痊愈2938人,明显好转2188人,无效757人。
1960年,对子宫脱垂及闭经等疾病患者进行普查。使用中医中药及针灸对4326名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效率达90%以上。1961年,共查出子宫脱垂病人15958人,闭经患者20717人。在三个多月中,治疗子宫脱垂病人13163人,治愈数2864人。1962年,共查子宫脱垂病患者10348人,治疗7378人,治愈5636人,治愈率76.5%。1963年后,农村生活条件渐好,妇科病患者日渐减少。县、区保健部门,除每年仍对病患者进行普查普治外,并负责培训地方接生员和防疫医生。
1974年后,对妇女更年期进行保护。
防疫
地方病县境地方病有出血热、斑抽症与氟骨症。
出血热
1962年,具有流行性出血热患者2人,死亡1人。之后,该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原因不明。1981年,患者137人,死亡l3人。1983年发病338人,死亡16人。涡河以南发病率稍高。
斑抽症与氟骨症
饮水含氟较严重的在楚店地区。据该地区调查,因含氟引起斑抽症与氟骨症。1982年,斑抽症患病率59.39%,氟骨症患病率65.37%。1983年,斑抽症患病率54.79%,氟骨症患病率64.2%。目前尚没有预防措施。
传染病防治县境传染病计20余种。解放后经治疗和防疫,大部分已绝灭或得到控制。
黑热病
1950年统计,全县发病计1500人。1951年在县、乡设立35个黑热病防治所,开展防治。是年,全县患者716人。1952年,防治所转为观察所。1955年4月,为黑热病防治突击月。县召开黑热病防治人员专业会议。是月中旬,逐户调查,发现疑患者436人,化验结果,确诊178人。至1958年,全县共治疗患者2203人。1960年10月,普查出患者54人,治愈43人。1964年,县进行地方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发现60例黑热病患者。之后,县内未发现此病。
疟疾
1938年,县城居民,几乎人人都发过此症。据1947年至1948年初步调查,发病者达16万人,发病率高达25%以上,部分地区达40%至50%。1950年,全县发病16万人,人口传染率高达20%左右。从1950至1958年,共治疗患者371856人。1962年,全县患者12992人。1963年的4月、7月、8月,对疟疾进行3次抗复发治疗。据统计,全县应抗对象80258人,该年疟疾患者15637人,人口发病率为1.9%。是年,分别在七八九三个月,6次进行抗复发治疗,计治疗110745人次。1965年,根据全省联防疟疾歼灭战部署,县组织3次检查。截止是年12月,调查出患者35288人。为便于治疗,在患者家庭建门头卡,服预防药70068人次,根治1万余人。“文化大革命”中,预防工作一度中断。至1972年,计查出患者424287人,发病率为32%,休止期根治401112人、血检460051人。1973年,重点抓疟疾防治。是年春季末期,根治疟疾病人149106人,正规根治率96.8%;夏季开展全民性疟疾预防,服药6次,计3784851人次。发疟疾病41922人,发病率为4.9%。1977年,自2月中旬起,县内开展预防工作,至4月上旬,全县共服药896509人,禁忌症47116人,并根治824532人,正规根治784594人,正规根治率为95.7%,6月上旬,对15岁已患症儿童,及是年1至5月份疟疾病人进行抗复发治疗。据不完全统计,抗复发治疗17393人。全民预防服药,从6月15日开始,至10月19日结束,共服10次,计3345593人次。是年,全县患者150623人,发病率为17.3%,死亡3人。1979年,全县患者9962人。为预防疟疾,5月9日,全县供应乙盐。1980年后,疟疾在县内仍有流行,但患者日趋减少。
钩虫病
1947年至1948年初步调查,县内钩虫病发病率达40%至60%,最高达70%以上。1950年后,对患者开展治疗,发病率渐低。1950年至1959年,三次粪检737134人次,查出患者161805人,治疗134527人。1960年10月,县组织19个调查专业队,开展以消灭钩虫病为中心的地方病普查工作。截止12月底,计治钩虫病患者116208人。1972年,县组织“四病”查治专业队76人,经两个月调查,全县患者计33785人,治疗32474人。此后,该病已不为县内主要流行疾病。
丝虫病
1947年至1948年,县内发病率为25%。1950年,组织治疗。截止1959年3次普查统计,共血检778081人次,查出患者125372人,治疗103778人。1972年,全县查出患者29352人,治疗28408人,该病至此基本绝迹。
头癣
1956年,县内第一次统计,有患者4768人。截止1959年,全县计有患者6484人,治愈4140人。1960年,全县患者5591人,治愈3365人。
梅毒
解放前,为县内地方传染病。1949年后,组织治疗。至1953年,全县患者尚有359人。经1960年10月复查,全县有患者430人,该年治愈333人。以后,该病在县境绝迹。
霍乱
1929年初夏,县内流行霍乱,染病者很少得救。入秋后,病情蔓延,死亡人数日增,县城四关日出棺材40余口。1932年,该病又在县内流行,城郊孙庄一日内死亡七、八人。解放后,组织预防、治疗,1952年绝迹。
脑炎
50年代前,县境脑炎患者未作过统计。1955年后,县对流脑诊断和预防颇为重视,曾开办专题训练班培训技术人员。1962年,全县流脑患者829人,死亡133人;乙型脑炎患者45人,死亡8人。之后,开展预防,患者逐年减少。“文化大革命”中,预防中断,发病率有所增加。1977年,全县乙脑患者548人,死亡42人,流脑患者1292人,死亡108人。投放疫苗后,患者减少。由于农村医疗条件差,脑炎患者较县城、集镇多,死亡率也高。1983年,全县脑炎患者331人,死亡16人。
麻疯病
1956年4月至5月,组织中西医494人,历时1个月,确诊3人。6月,在曹市发现1人。7月,组织155个调查组,计2486人参加,经20天调查,确诊麻疯病患者4人。1959年,全县患者13人,全部动员进麻疯村。1961年至1962年,在省、地防治所协助下,县内确诊4人,均已收入村里治疗。1965年,查出患者17人,入村治疗15人,在家治疗2人。自此,该病在县内基本绝迹。
白喉
1960年,县内发现一人。1961年8月21日,对部分公社、大队进行调查,有患者17人,死亡5人。1974年,全县患者9人,死亡1入。经过防疫后,患者逐年减少。1979年,全县患者3人,死亡1人。
麻疹
1961年8月21日调查,全县麻疹患者1110人,死亡25人。之后,虽然预防,患者仍不断增加。“文化大革命”期间,麻疹发病率猛升。1974年全县患者11467人,死亡19人。1977年后,防疫部门在县境投放疫苗,患者显著减少。1983年,全县患者254人,死亡2人。
百日咳
1962年,全县百日咳患者450人。之后,由于预防中断,1974年患者达2769人。1978年后,加强防疫,发病率逐年下降。1983年,全县患者254人,死亡2人。
痢疾
1960年,全县痢疾患者19788人,由于群众生活条件逐年好转,至1983年,全县患者减为935人。
流行性感冒
1960年,全县流行性感冒患者1733人。由于发病与天气有关,病源很难控制。1960年,加强对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工作,发病人数明显减少。1983年,全县患者有586人。
伤寒
1962年,全县伤寒患者227人。经投放疫苗后,患者逐年减少。1977年,全县伤寒患者14人。之后,此病基本绝迹。
传染性肝炎
据1964年统计,县内传染性肝炎计180人,发病最高年份在1977年,全县患者计550人。
预防接种1959年至1983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投放若干种疫苗(人份)如下表:
此外,百日咳疫苗,1959年投放20423人份,1972年投放6.4万人份。鼠疫疫苗,1959年投放188646人份。流脑疫苗,1972年投放5万人份,1983年投放245110人份。脊灰乙型、Ⅱ型疫芮,1983年投放141122人份。卡介苗疫苗,1983年投放51810人份。
疫苗接种率,1980年种痘为96%,小儿麻痹糖丸93%。乙脑注射90%。1983年麻疹89.28%,脊灰乙型、Ⅱ型分别为95.43%、90.31%。乙脑注射为92%,伤寒82%,白喉类霉素88.6%,流脑90%,卡介苗100%。
〔爱国卫生运动〕
1955年7月,县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1964年改为爱委会办公室,1967年撤销,1978年恢复。
改良水井1952年结合反霸、防特、防毒,县境水井加盖1978眼,重修2514眼,改良水井1338限。1956年,对县境12个乡、234个村庄,9706户人家的484眼水井,324处污水,施放漂白粉439公斤,进行消毒。对县城内用户最多的7眼水井加制石栏和木盖。1973年,改良水井215眼,建密封井31眼,打小口井1333眼。
改建厕所1952年对县境厕所内的粪缸加盖,取缔集镇露天和漏水厕所。农村推行泥土封闭粪堆。1955年8月,取缔不卫生厕所83个,改良厕所57285个,新建粪池34761个。1956年,新建厕所18962个,新老厕所加盖29471个。1960年,深挖厕所粪坑9134处,改建厕所66800个,改猪圈60700余个。县城公共厕所,1957年、1958年由卫生防疫部门修建8所,交积肥大队管理。因年久失修,多半损毁。1983年调查,城内公共厕所33所。因设备条件不够,管理较差。
灭鼠1952年,全县共灭鼠6.5万余只。1956年,全县灭鼠10万余只,堵鼠洞4万多个。1960年灭鼠200万余只。自1982年以来,先后进行4次大规模突击灭鼠活动,前三次全县共灭鼠600余万只。第4次灭鼠自1983年11月开始,全县投放灭鼠毒饵15万斤。
环境卫生1954年,根据群众积肥习惯,县境开展卫生积肥运动。1955年至1956年,全县消除垃圾积肥340万余车。1959年统计,自1952年起,7年内计灭蝇56余万盒;灭蚊20余万盒;填污水坑39万处,约233万平方米,疏通污水沟渠34.9万余条,长99万余米。1960年,消灭蝇蛹约3.5万盒,蚊子约1400盒,清除垃圾约600万吨。
县城大街,原由街道负责打扫。1978年交城关镇管理,计有清洁工21人,洒水车1部。经费由县财政补贴,每年3000元。另从居民中有工资收入者,每人每年收取1元卫生费。因管理不力,街道卫生设施不全,道路清扫不及时。
灭疯狗1952年10月下旬,为防止狂犬病发生和蔓延,全县计猎取家犬和疯狗25138条。1981年,县城成立16个打狗队,灭狗1000余条。
〔医政〕
公费医疗1952年10月,县成立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管理委员会。规定公费医疗和就诊单位。1953年统计,享受公费医疗人数3458人。1955年,全县享受公费医疗干部计3455人。是年,共诊治公费医疗干部57495人次。1959年,为控制公费医疗超支,便于干部就诊,于4月份将公费医疗工作交由乡联合诊所担任。门诊费每人每月按7角5分标准,交乡人民委员会控制使用。当时,超支现象严重。据统计,是年1至6月份超支3549元。
“文化大革命”期间,管理机构瘫痪,制度破坏,经费超支更为严重。
1978年1月13日,根据省革委会批转省卫生局、财政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公费医疗管理的报告》精神,由县卫生局、财政局组成办公室,制定公费医疗管理方法和制度。1980年6月23日,县公费医疗执行省财政厅〔80〕479号、卫生厅(80)107号关于改进医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
为有效地控制公费医疗经费,除扣留部分经费作机动开支外,凡享受公费医疗的干部、职工,每人每月发2至4元医药费。需住院治疗时,经批准给予核报。自此,公费医疗超支现象略有好转。
合同医疗1954年,在县城中西联合诊所内,实行合同医疗。该所与县南39个单位(后发展为73个单位)及涡北、东方红、孙楼等四个农业社订立合同。合同规定,凡签订合同单位的患者,凭介绍信优先治疗。并对合同单位进行防疫、种痘、井水消毒。药费凭介绍信与单位统一结算。对农业社社员治疗,由联合诊所12位医生分片包干。每2天或3天到各约定地点,凭就诊卡或介绍信就诊。药费由社队公益金内付给,少数社队(如水上)药费由社队与社员各负担一半。1958年后,合同医疗废止。
合作医疗县境合作医疗,1970年创办。当时有社办、大队办、社队联办三种。资金由生产队公益金及社员各付一半。1971年,新兴、义门、公吉寺公社医院实行合作医疗。次年,全县有18个公社、248个大队实行合作医疗全部免费。后因管理不力,加之部分人员从中贪污,1977年全县停办。
个体医生管理合作医疗解散后,农村“赤脚医生”改为卫生员。1979年底,根据上级业务部门通知,县组织乡村医生考试,应试者计1980人,及格者1415人。1980年5月,由县卫生局发给行医证书。1983年,专署卫生局考核乡村医生,县境录取242人,是年12月17日,由专署卫生局发给乡村医生证明。
计划生育
县计划生育小组,1963年成立。1979年底,计划生育办公室从县卫生局析出,成为独立机构。1984年改为计划生育委员会,下设办公室。
〔人口控制〕
1904年,涡阳县人口为316714人。据史料记载,至70年代中期,出现3个自然增长高峰:1904年至1920年,人口增长55.45%;1949年至1953年,人口增长38.98%;1967年至1971年,人口增长16.72%。一个人口自然减少时间:1959年至1960年,人口减少14.47%。因无控制人口增长的有效措施,从1949年至70年代中期(除1959年至1960年),县人口平均每年以2%以上的速度增长。70年代中期,县委、县革委会采取多种节育措施,控制人口,增长率曾一度略有下降。1982年后,县委、县政府将控制人口列为一项日常工作,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1970年至1983年县境人口自然变动情况统计表
1970年至1983年县境人口自然变动情况统计表
〔晚婚节育〕
1973年,国家号召晚婚。提倡婚龄:城市男性28周岁,女性25周岁,农村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运动,农村早婚现象较为普遍。1980年,城市晚婚年龄改为:男性25周岁,女性23周岁。1981年至1983年,全县晚婚情况如下:
最初节育技术是上环。1965年开始,有输精、输卵管结扎。辅之人工流产、引产补救措施。1979年,以上环促结扎。1981年推行节育合同法。
独生子女证,1981年全县领证1984人,占出生人数的85.6%。1982年全县领证10247人;占出生人数的91.3%,1983年领证9837人,占出生人数的70.6%。
1965年至1988年几个主要年份全县节育人数及节育技术统计表单位:人
体育
〔体育设施〕
1934年秋,国民党县政府在县城东门征得民地20亩,建公共体育场。内辟足球场1个、篮球场2个、网球场2个、排球场1个、儿童游戏场1个。1938年,上述设施被日军飞机炸毁。
1953年夏,县人民政府改城东国营农场的苗圃为体育场,计45亩地。是年秋,辟篮球场3个。1958年底,建成三合土灯光篮球场1个,普通篮球场3个,排球场1个,修建400米简易跑道1个,内辟足球场1个。另外,县直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自建篮球场11个。1959年秋,县政府在体育场中央建了幼儿园。跑道、足球场、掷弹区、沙坑均被占用。不久,县人民武装部迁入,体育场地80%被占。“文化大革命”后期,所剩场地也被占用。运动器材大多数散失毁坏。
1983年底,县人民政府征用县城东关土地32亩。开辟一体育场。1984年秋,建成简易灯光篮球场1个,田径场1个,并购置了一批新的体育器材。
〔群众体育〕
武术武术活动,城乡皆有。解放前县城袁福善及其儿子袁明亚、袁明启曾招徒传技,从其习武者数十人,但公开活动不多。1948年5月,庆祝县城解放;1950年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抗美援朝;1952年庆祝土改胜利完成,县政府曾组织表演。传统节日期间,县、镇文化群众团体协同街道行政组织和武术爱好者,以多种形式沿街串巷进行武术表演。其间,县城有近百名爱好者自发从师学艺。60年代后,武术界由王百杨、王登科、洪东初等设场传教,先后从其习武者200余人。1978年,县体委首次举办武术训练班,后因教练参军,经费不足而解散。
县以下,义门镇武术活动较久。民国时期,该镇就有武术教师传授护身强心之道。1978年,该镇组织两个国术队,分别以马中元、史永安为教师,有队员二三十人,逢节日表演。
象棋1935年,民众教育馆曾举行象棋比赛,有五六十人参加,以冯同生居冠,王鸣盛次之。五六十年代,县文化馆经常组织象棋比赛,王德众、王玉度常获个人赛第一、二名。1980年后,县体委、县工会、邮电局工会曾多次联合举办象棋比赛,参加者约三四十人,杨天军多次获第一名。
篮球解放前,县内有“篮球队,情况不详。1952年起,县直机关、学校、工厂及街道组织业余篮球队。1956年,全县有篮球队26个。1957年至1959年上半年,各区镇普遍成立农民业余篮球队。1959年,县体委成立专业男女篮球队,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计35人。其中,男队21人。1961年解散。
1935年,县境曾举行过篮球比赛。解放后,逢节假日,一般都组织篮球赛。50年代初,涡阳中学多次获第一名。50年代中期水利局篮球队居全县之冠。1959年春,县举办全县农民篮球赛,区有代表队参加。实力最强的是纪伦寨队和城关队。是年5月28日,中学生篮球赛在涡阳举行,计14个队参加。一中、师范、义门中学为前三名。1960年4月,少年篮球选拔赛在县举行,14个中学参加,计400余人。12月,全县农民篮球比赛在纪伦寨举行,参加400余人。1964年,地区农民篮球赛在涡阳举行,涡阳男队获第一。1975年9月,全县农民篮球赛分别在龙山、义门、新兴、店集四个赛区进行,前两名来县决赛。参加决赛者有龙山、石弓、双庙、城关、义门、新兴、公吉寺、店集8个区篮球队。后因连日阴雨,比赛停止。
乒乓球本世纪50年代,县各机关、工厂、学校,一般都设有乒乓球台。节日期间,文化馆多次组织过县直单位比赛。涡阳报社、涡中、县政府等队多次获得团体冠亚军。60年代初期,乒乓球遍及各机关单位。1960年4月下旬,县体委在高炉举行县直各单位、中学、区乡乒乓球比赛,参加球队9个,队员80多人。1980年5月1日,体委、工会联合举办县直各单位乒乓球友谊赛,14队参加。化肥厂为团体第一名,张明远为个人第一名。1983年5月1日,体委举办县直各单位乒乓球邀请赛。
自行车1935年,县内曾组织过自行车比赛,结果不详。1957年10月,县体委举办自行车万米赛,76人参加,新华书店王贵珍获冠军。
游泳1958年8月,涡阳首次举办游泳比赛,地点在原“五一”大桥西边,参加近百人。1976年春节,西阳中学冬泳队来涡阳进行破冰游泳表演。是年至1979年,每年7月17日,为庆祝毛泽东畅游长江,县体委组织县直各单位、学校举行游泳活动。
体育之乡1956年,高炉区赵窝农业生产合作社曾组织篮球比赛。1958年,高炉公社成立专业男女蓝球队,不久解散。1968年,由高炉区委组织,开展田径、广播体操、篮球、乒乓球等项活动。1973年统计,高炉公社有篮球男队18个,女队16个;乒乓球男队17人,女队12人。武术队和体操队各1个。开展项目有田径、体操、太极拳、武术、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游泳、射击、拔河、自行车、象棋、举重等13项。
高炉区有篮球架20副,乒乓球台30个,以及部分体操和武术运动器材。
1958年以来,该区曾多次被评为省农村体育先进单位。先后应邀出席过第三、四、五届全运会,荣获国家体委颁发的奖旗和银盾。被誉为“体育之乡”。
1965年至1984年高炉区参加省、地、县体育比赛纪录表
1975年至1979年高炉区开展各类单项体育比赛统计表
〔学校体育〕
体育教学解放后,小学设体育课,名“唱游”,1956年改为现名。自小学至高中,每周两节,县城中、小学,以校为单位,每年春秋两季,各召开一次运动会。
体育课开展项目有双杠、木马、单杠、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体操、武术等。体育设施,各校参差不齐。县城中、小学设备较为齐全;农村中、小学多为自制木质器械。1956年后,始有铁质运动器械。1982年统计,全县中、小学和幼儿园,计有980个体育活动场地。
1956年,中学体育学习苏联“劳卫制”教学,合格者发证章和证书。此法1960年停止。体育教师,县城小学及各中学,均为专职。农村小学兼职。1983年统计,全县中小学体育教师为89人。其中小学体育教师40人。
学生运动会自1970年起,县中学生代表队曾多次参加省、地各项体育比赛。
1970年至1983年县中学生代表队参加省、地体育比赛次数统计表
1970年至1983年县中学生代表队
参加省、地体育比赛次数统计表
续表一
1970年至1983年县中学生代表队 参加省、地体育比赛次数统计表
续表二
〔运动会〕
涡阳第一次运动会在1935年5月5日至7日举行。县设运动会筹备委员会。运动会经费,由县教育经费项下开支。地点在县城东关外,县立公共体育场。比赛分民众、学生两部。民众部分:田径、球类。学生部分:团体操、田径、球类。参加有50多个学校、800余人。
解放后,全县未召开过综合性运动会。历年单项体育运动比赛见“群众体育”。
县运动员1962年至1982年间参加地区历届运动会比赛情况如下:1962年,全区职工篮球赛,县男、女队分别获第三名。1970年,全区职工篮球赛,县男队获第二名。1973年,全区职工羽毛球赛,县男队获第二名。1977年,全区职工篮球赛,县男、女队分别获第三名。
1978年,全区业余体校射击赛,县男子团体获第四名。
1978年,阜阳地区第四届运动会,成年男子组,110米跳栏,运动员郭建华获第二名,成绩18秒8;4×100米接力赛获第二名,成绩49秒3;100米短跑,运动员马品文获第三名,成绩12秒;200米短跑,运动员马品文获第三名,成绩25秒5;跳高,运动员赵西安获第三名,成绩1.6米;五项全能,运动员赵西安获第三名,成绩1420分;200米低栏,运动员郭建华获第四名,成绩31秒5;400米赛跑,运动员史伟,获第五名,成绩1分;1万米长跑,运动员王凤伟获第六名,成绩38分13秒;撑杆跳高,运动员郭建华获第六名,成绩2.45米。成年女子组,4X100接力获第五名,成绩12秒1;1500米赛跑,运动员朱利平获第六名,成绩6分8秒;3000米长跑,运动员朱利平获第六名,成绩13分27秒3。少年男组,110米跨栏,运动员张颖河、杨玉东分别获第二、四名,成绩19秒6、22秒5;100米短跑,吴福利、张颖河分别获第三、六名,成绩12秒6、12秒8;标枪,运动员黄征获第三名,成绩42.02米;4xl00接力获第四名,成绩51秒2;跳远运动员杨玉东获第四名,成绩4.91米;手榴弹,运动员张福军获第六名,成绩52.59米。少年女组,手榴弹运动员王桂荣获第六名,成绩31.2米;4X100接力获第四名,成绩1分1秒2。排球,县男队获第三名。
1981年,全地区职工乒乓球赛,本县获男子团体第四名;获女子团体第五名。孔令雪获女子单打第七名。
1981年,阜阳地区老年人中长跑比赛,总成绩为:本县男子团体得32分,获第三名;女子团体得5分,获第五名。其中:张纯坤获46至50周岁男子组1500米赛跑第一名,成绩5分41秒2;张纯坤获5000米长跑第二名,成绩27分19秒7。尹纯富获51至55周岁1500米赛跑男子组第三名,成绩6分35秒2;黄立端获60周岁以上男子组第三名,成绩8分9秒1。3000米,史文礼获46岁至50周岁男子组第五名,成绩13分14秒;尹纯富获51岁至55周岁男子组第四名,成绩14分10秒6;张如梁获56至60周岁男子组第四名,成绩14分23秒;黄立端获60周岁以上男子组第六名,成绩17分22秒1。5000米,张殿举获46至50周岁男于组第六名,成绩26分30秒。王杰英、吴彩兰,分别获46周岁至50周岁女子组800米第二、第三名,成绩4分3秒4,4分20秒5。
1982年,阜阳地区第五届运动会,男甲组田径项目:4X100米接力,本县队获第三名,成绩48秒8。张玉杰获万米长跑第一名,成绩39分57秒1;获5000米第五名,成绩19分54秒7。马品文获200米第三名,成绩26秒6,孙先锋、马品文获100米第三、四名,成绩11秒8、12秒2。孙先锋获跳远第五名,成绩5,58米,汽枪40发高射,本县男子团体获第三名,成绩800环;姚奇获男子第五名,成绩293环;张影获女子第一名,破地区纪录,成绩311环。本县男队获篮球第三名,县女队获第四名,。本县获中国象棋男子团体第五名。
参加过全国运动会比赛的涡阳籍运动员如下:
篮球:高效明,男,石弓人;孔秀云,女,城关人;娄继高,男,高炉人。
手球:姜效顺,男,曹市人:杨淑勤,女,高炉人;吴翔,男,城关人。
摔跤(包括柔道),朱芳卿,男,城关人、周凯,男,义门人;李洪杰,男,城关人。
名胜古迹
〔名胜〕
龙山龙山在县城东北12.5公里处,山头昂东南,尾西北,中间微凹,蜿蜒曲折,形若卧龙,山名由此而得。山南北长2公里,、东西最宽处约0.5公里。
南首龙颔下有“白云洞”,大雨前常有白雾从洞中喷出,缭绕如云,因以得名。《宿州志》载,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洞内又现一洞,洞口倒垂石乳,长1尺5寸。复现石龙,白色长2尺,鳞角宛然,旁多石乳花,人争往观,后碎毁。”
白云洞须躬身而进。进洞不远即可挺身。洞深1至1.5公里,宽窄高低不等。洞内黑暗无光,须持灯烛探幽;有细流,水声淙淙。洞内多黄泥,解放前乡人用来染衣,不易褪色。解放不久。洞口封闭。
龙山东2.5公里处有独山。因“一峰特耸”,形如蜘蛛,又名蜘蛛山。龙山西2公里,有塔山。“形如栖凤”,又名凤山。三山之间俗称“三山区”。其南1.5公里,为北淝河。据传,此河系北宋王朝所开的运粮河。年年有大批粮食从南方沿北淝河运往汴京(今开封)。古语说:“三山口,紧对运粮河”。二山之间,旧为泽薮、名“龙山湖”。海拔仅26米,常为水乡泽国。
三山上下,旧日庙宇甚多。比较有名的,东独山有善圣寺,西塔山顶有塔寺,龙山顶有太山庙,活姑奶奶庙,龙山北有真武帝庙,山南有关帝庙,山侧有马王庙,山麓还有觉观寺(北宋建)等。其中,以太山庙和觉观寺规模最大,建筑精美,很为壮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和十月十五日,山庙逢会,县内县外,远近香客云集,多达数万。山脚下锣鼓喧天,载歌载舞,十分热闹,清时,庙宇已毁,现尚存觉观寺前一株唐朝古槐。
石弓山由县城沿“0908”公路东北行约30公里,石弓山东北西南向,横列路北。山中峰最高,东峰次之。中峰形如卧龟,山头平滑似龟背,山前一石鼓似龟头,山后尾长似龟尾,四角有涧似龟腿,故取名为龟山。明清之际,宿州知府巡视此山,见此峰弯曲,颇似弓形,遂命名为“石弓山”,沿用至今。
山上有黑石一方,石质细腻,光滑如镜。天晴时,阳光斜射,镜面可见15公里外的龙山之影,故名为“透龙碑”。东峰东北,半山腰处,有一石突起,高约尺许,上有石眼一对,间距一步,口若茶盏,谓之“一步两井”。当年石眼甚深,有担丝探井之传说。而今石眼已平,痕迹依稀可辨。中峰山阳处有一古井,直径1米余,青砖砌成。深34米至35米。此井于唐大和四年(公元830年)四月二十日竣工,后为土石覆盖。1975年,石弓公社劈山运土,古井重见天日。大和古井处,有黄石公庙遗迹。此庙座北朝南,靠西墙有一山洞,称,‘黄石公洞”。庙前为百米左右的平坦场地,庙内有黄石公塑像,黄冠素裳,宽袍大须,鹤发童颜,双目有神,仙风道骨。身后绘有绚丽多姿的彩色壁画。。此庙于1963年拆除。山顶有太山庙,由“上寺”、“下寺”两组建筑物构成。据史载,上寺为主体建筑,前后两层,均为3大间,东西两厢房各3间,组成四合院。此庙为唐贞观年间修建,毁于何时不详。从上寺东去约50步是下寺。下寺主体建筑为两进,两边配有厢房,前殿供奉观音,慈眉善目,栩栩如生,正殿供奉“如来”,两旁立十八罗汉,相貌威严,神态各异。民国期间,庙宇倒塌,现存断垣残壁。据在世的滕江、滕良两僧回忆,先前住有妙悟、妙道两僧,下有6名徒儿。石弓山西麓有一温泉(万宝泉),眼如斗口,隆冬时不结冰。石弓山下是石弓集,集内有一小山,古称“华山”。山上有方丈凸石,光滑如砥,稍倾斜,而上似有巨人仰卧痕迹,首颈、躯干、四肢,清晰分明。旁有马蹄迹,四蹄之间有凹坑,传为马撒尿冲刷所致。此为陈抟卧石。山南三里处,有吕桥1座。古为吕氏所修。相传张良为黄石公“三进履”处,故称“遗履桥”。
辉山辉山位于城东约32公里的曹市集东北,因山多黄石,故称黄石山。山石可烧灰,又称灰山。1945年秋,在山顶建“辉山烈士陵园”,灰山自此更名为辉山。
嵇山嵇山在县城东北约30公里石弓山东北,西南距石弓集3公里。石山戴土,为独立山丘。有嵇山沟从山下向南流入包河。因山南临郭楼山,又因表层土较厚,又名郭土山至今。山南有嵇康墓。嵇康为晋“竹林七贤”之一。《晋书》载,嵇康本姓奚,会嵇人,后迁至铚县,改为铚氏。官中散大夫,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其文“思想新颍,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鲁迅语)。诗长于四言,风格清峻。因不满司马氏集团,遭诬陷,被司马昭杀害。
齐山齐山在县城东北约35公里。原名双凤山,因双峰对峙,山内坡有黑石两块,形如凤而得名。据传,战国时,有齐姓人占此山称王,死后葬于东山后坡,山名也随之改为齐山。
〔古迹〕
革命旧址和革命纪念建筑物 。
捻军会盟旧址该址在县城西关外大桥东首路北,原为山西会馆,由山西籍在县商人集资所建。旧址大门朝南,前后三排,两进院落(共十余间)。前大门两旁有石狮子1对,门上石质匾额横刻正书“山西会馆”四字,二道大门两旁有石鼓1对,穿中堂可达后院。后大厅5间,砖木结构,上覆琉璃瓦。明柱走廊,花格门窗。整体建筑雄伟、庄肃。大厅前置一铜香炉。捻军结盟时,在此焚香立誓,祭祷天地。1938年,会盟旧址被日军飞机轰炸,夷为平地,1961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由省拨款重建,但未恢复原规模。
张乐行故居张乐行故居在县城西北约6公里张老家。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张乐行诞生于此。1961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居原系四合院,草房16间,土木结构。其中,5间堂屋,系原故居。前排房子被生产队占用,另两间西厢,为张乐行六世孙张元良所住,其余房屋,1977年被张老家公社拖拉机站拆毁。
张乐行就义处县城西约22公里义门镇西北大周营,为捻军首领张乐行就义处。村南有一口古井,据传张乐行在此井南侧被害。
刘朝栋起义旧址县城东北35公里柴村庙,又称全神庙,为刘朝栋结盟起义处。此庙曾有铁钟,钟上镌文:柴村庙建于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有房50余间,现存10余间为柴村小学使用。
捻军炮台炮台在县西约6公里尹沟村外。清咸丰年间捻军据守尹沟时筑。
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该址在县城北约22.5公里的新兴集。司令部旧址房屋于1940年“六·一”战斗中被日军焚毁,战后重修。解放后,被新兴区食品站、供销社占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大部分房屋被拆毁。现仅存5间。
彭雪枫德政碑该碑位于新兴集东,高3米,上书:“陆军第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兼陆军新编第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彭雪枫德政碑”,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元旦立。
辉山烈士陵园陵园位于县城东北约32公里的辉山之巅。为悼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日殉国的300名烈士而建。公墓于1945年秋动土,历时4个半月,是年12月落成。
陵园入口处有依坡修成的10级石条台阶。正面是牌坊,下有3门,中门横额是毛泽东题词“死难烈士万岁”。两侧有朱德书“浩气长存”匾和涡阳县匾额。牌坊两侧有一对石狮。进入牌坊,第一映人眼帘的是五星碑,介绍彭雪枫生平。后有3个精工建筑的八角亭。中亭最大,侧亭较小,中亭上有“精忠报国”金字横额,亭内正面挂彭雪枫巨幅画像。亭内石碑两块,立柱、亭壁写满挽联、匾额、碑文。亭后有一座5层、高15米的纪念塔。塔前立一高10米的长石条,上有塔额。塔下是呈五星形的公墓。墓前建石碑亭,碑刻300名烈士英名。
公墓周围有多角形的围墙,围墙内有石块铺地。亭间有通道相连,通道两侧植松柏、梧桐多棵。
1946年,辉山烈士公墓遭国民党军队破坏,断碑残额,丢弃满地。次年,解放军收复涡北地区,当地乡政府对公墓进行初步整修。解放后,县人民政府于1964年、1979年两次进行大修。纪念塔改为水泥结构,新建方门以代牌坊。
龙山革命烈士陵园该园位于龙山阳坡、凤凰巅下,面积2200平方米,建于1945年5月。埋葬新四军四师九旅二十六团曹圩、马港湾、蒋瓦房战役中牺牲的82名烈士。1974年3月,在淮海战役中牺牲的19具烈士遗骨迁葬于公墓西侧。1978年10月,公墓扩建重修。
公墓前立碑七面,有“革命烈士陵园简介碑”,四师政治部主任吴芝圃亲撰“涡北曹圩战役与马港湾、蒋瓦房战斗诸烈士公墓碑记”,“烈士张全贵纪念碑记”,“中共雪涡县委会恭颂碑”。其余三块系龙山、高炉、台寺三乡全体民众恭颂碑。
涡阳烈士陵园该园位于县城东北隅,南临北环城东路,北靠涡河。初建于1957年,当时仅有东西平房两幢。1977年动工扩建。1980年底落成,面积26666平方米。
陵园分东西两部分,东部为瞻仰区,内有烈士纪念馆、骨灰堂、史料馆、纪念碑亭等建筑。西部为游览区,原为国民党县参议长王藩庭私人花园,解放后改为公园。内有花房、竹林、假山、荷池、花圃等。
烈士纪念馆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馆内陈列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18位先烈的功绩。壁悬烈士遗像,及反映新四军四师的珍贵照片近百幅。馆中央陈设新四军四师在涡北的革命文物百件。骨灰堂内安放先烈遗骨。
灵奶庙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新兴烈士墓该处位于县城北约22.5公里新兴集东,1977年建。为纪念1940年“六·一”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碑高四米,上刻“灵奶庙烈士纪念碑”。周围墙垣,内植松柏,北面有烈士墓数座。新兴集西南3里,陶梁庄西北岭子沟南边,有烈士墓8座,埋葬的均是“六·一”战斗中牺牲的先烈遗骨。
故城考
扶阳故城《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载,扶阳故城在城父县东北15公里,系西汉建立的县城,属沛郡,西汉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封韦贤于此(扶阳侯)。此城旧址约在今太清宫(天静宫)西北的旧福宁镇附近,是县境内最早的一座故城。现荡然无存。
思善故城该城在县西南境,是新莽时期(公元94年)建的县城。《水经注》载:“夏淝水经城父故城南,王莽之思善国也。”现亦荡然无存。
北平城故城北平城故城为汉山桑县城,在今涡阳县城东约22公里处。曹魏时,封文钦为山桑侯于此,所居之处俗称北平城。《水经注》载:“北淝水东南流经山桑邑南,俗谓之北平城。《寰宇记》载:“北平城在临涣县西南四十五里。”
北平城曾称为礼城。《水经注》载:“过水经狼山南,山西有垂惠聚,亦谓之礼城。”刘志存《涡阳县志》载:“汉朝沛郡共管三十六县,内有栗城。”因“礼”与“栗”音近,又逐渐讹化为栗城。今又呼为红城子。
此城尚有形迹,长宽约为600米,面积359996平方米。旧时周围筑有土城,四角建上戍楼。东西两门。墙外是护城河,口宽约15米,深约3.5米。据传,三国时,曹操伐袁术曾屯兵于此。遗址今已耕田,但地势高于四周。
丹城故城该城在今县城北约30公里的丹城集,系南北朝时期所建之县。《魏书·地形志》载:“临涣郡有丹城县,又勇山县有丹城。”《宿州志》载,周朝太子王子晋炼丹于此,故称丹城。据传,故城为汉朝的五羊城。《宿州志》载:“汉五仙人骑羊入城,化而为石,故名五羊城。”现荡然无存。
龙山故城该城在县城东北约17.5公里处。并非今龙山集。《寰宇记》载:“临涣县废龙山城,在县西四十五里。”《魏书·地形志》载:“蒙郡领县三”,中有勇山,但无龙山。然勇山下注有丹城。考丹城去龙山为近。淮北方言,“龙”与“勇”音近,或《地形志》误龙山为勇山。
蒙郡故城和蒙县故城两城在县城东南约7.5公里的蒙关店。《寰宇记》载:“两城南北相距四十步”。皆为南北朝北魏时孝文帝太和七年(公元483年)所建。时称南蒙城、北蒙城。后多次置郡、废郡。至金、元时,郡县皆废。置馆驿,称蒙馆镇。明时又改称蒙关,今称蒙关店。
胡城故城县城北约20公里刘店公社胡城大队有古城址一处,名为胡城。据传,古时曾为县治。唐末,诗人杜荀鹤作有《再经胡城县》一诗。《安徽日报》刊载此诗时注:“胡城县位于颍州北二百华里。”实即此处,近年发现残存城墙遗址、旧砖及古井等物,可作凭证。唯建此城于何朝何代,尚待进一步考证。
宫祠寺院
黉宫该宫位于县城中南,清知县张树建主持创建。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2年年)落成。中间大殿25间,上盖五色彩瓦;殿前为戟门,再前为棂星门,再前为泮水池,池上砌桥,桥前为照壁。棂星门东西围墙有便门,东名“允升”,西称“恒应”。大殿后有崇圣棂,旁为尊经阁,储存书籍。东偏为文昌宫,后为文昌三代祠。西偏为明伦堂,后为训导署、乡贤祠和名宦祠,在祠门东边,忠义祠和节孝祠在戟门西边。另有奎星楼及神台,神牌、殿额、供桌、牲架和四面围墙等。院子内植松柏207棵。宫殿于1938年被日军飞机轰炸。
太清富(附东太清宫)太清宫又名天静宫,在县城北4公里,南临涡河,旁靠雉水。因界于东、西太清宫之间,又称中太清宫。据元朝翰林张起严《天静宫兴建记》碑文记载,此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北宋天禧二年(公元1018年)整修,元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重修。之后,明朝正德、崇祯年间及清朝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均重修过。
此宫规模宏大,有两个正殿。一个正殿供奉三清,另一正殿供奉老子。灵公堂、诵经堂、钟楼、井亭、道士舍、庖库、厩等,无不具备。另有供游人住的房子共百余间。宫的南边有流星园、圣母殿(殿前有大石枕,上有铭文云:凿石为枕,断木为桥,红尘不倒,终日逍遥),玉龟山、太霄宫、炼丹井及菜园、果园等,总占地3000余亩。现仅存房屋3间,改为小学。
东太清宫又名天心宫,在县城东17.5公里。
此宫建于何时不详。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邑人新疆巡抚袁大化进行重修,并树碑纪事。碑文记,旧宫有正殿3间,供老子骑牛像。经修建,两厢增添房子8间,为主持人居住。正殿西有三宫殿,前后为祖师殿;东有流星园,西北建圣母庵。山门东西两侧接外墙,四周54米,另有3间供游人休息。并就着山门的柱础和墙壁加梁复建三清殿,复塑三清神像。解放后辟为小学,原屋尚存。
曹操祠该祠又称魏武帝祠,在县城东曹市集。相传,曹操生前曾言,想在谯东25公里盖一精舍,等功成身退,在此读书。曹操死后,后人遵嘱盖此祠。该祠毁于“文革”期间。
关帝庙县城内的关帝庙,在今石狮子街西边路南,建于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在慈恩寺基础上改建。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四十年(公元1775年)各重修1次。1915年,关帝庙改作关岳庙。殿内正位左塑关羽,右塑岳飞,西厢有张飞、赵云、韩世忠等24人配享。30年代,庙宇日渐陵夷,后曾改为县教育局,今已堙圮。
华祖庙该庙在县公安局东南,为祭祀三国名医华佗所建。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落成。原有山门3间,大殿3间。解放后,一度与英公祠合并为县委办公地点,现成为居民住房。
伯俞村和泣杖祠该祠在县城西北约22.5公里义门集附近。此处古有伯俞村,为韩伯俞(亦作谕)故里。据考,详址在集西北0.25公里许的南窑村后。村里有泣杖祠,所祀即韩伯俞。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蒋应奎立《重修孝子韩伯俞祠》碑文载:伯俞村,在亳州城东七十里,有伯俞祠,南面涡水,北枕平原,西环周道,东接义门。祠于明弘治六年(公元1493年)创建,后重修一次。嘉靖三十七年(公元1558年)又重修。祠有前殿两间,祀伯俞像;后殿两间,祀伯俞母亲像;厢房6间,藏祀器;地6亩供祭祀用。清咸丰年间,后殿和两廊先后倒塌,前殿和山门均瓦落背脱,全无当年盛况。1916年,义门商人曾省三出资修葺,并在殿内勤碑刻石。其规模如下:山门1间,大殿3间,中塑伯俞像。殿前左右设祠台。院中有柏树8棵,中间甬道一条,旁立对碑,碑压赑屃。
僧王庙该庙为清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而立。在县城城隍庙(今公安局所在地)右边,仅隔一条砖墙。庙有大殿5间,塑像。庙前有山门,上题“僧忠亲王祠”。山门之下,放置铁铜大炮各两尊,为镇压捻军的物证。辛亥革命后,国民党县政府将僧的二神牌移至英公祠,改名为僧英二公祠。抗战期间,该祠毁于战火。
英公祠该祠在县城内(今县公安局东南)。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为原宿州知州英翰而建。清知县符兆鹏树碑撰文记其事。解放后,曾用英公祠及祠东的华祖庙设立县委会机关。今祠已改建为机关家属住房。
城隍庙该庙在城内中心,山门即今日县公安局大门。庙为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由知县邹钟俊主持修建。山门里,中为走道,两旁塑有城隍出巡用的泥马泥神。走道顶为戏楼,后为大殿,中塑城隍泥像(冠冕金面)。泥像前为木雕城隍。刻工精细,气字轩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人们抬此木胎城隍出巡。木刻城隍面前,左右各站一位泥塑判官,执生死簿。殿两厢塑有十殿阎君。殿里边四个角落,各站1个泥塑的揭谛神。左右分悬皮鼓和铁钟,院中心设一铁鼎。
本世纪20年代初,庙毁大半。次年,县长郑寿彝拆除十殿阎罗,改两廊为粮柜。1928年除塑像,设国民党县党部于大殿,解放后,县公安局设此至今,1983年10月,城隍庙大门拆除
四果寺该寺在县城北30余公里的丹城集。《安徽通志》、《宿州志》都载有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写的六稜碑,每面都有字。明初,有人用水洗碑,见有贞观(唐太宗年号)和“褚遂良书”等字,笔法宛如所临《乐毅论》。据1924年《涡阳县志》主撰黄佩兰考证,此碑为八面,上下皆残缺,正面双行大书“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八字。志载:“尊圣陀罗尼经”于唐高宗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始由婆罗门僧佛陀波利带入中国,直至武后垂拱年间才开始刻字写成经幢石,传布全国各道。而《唐书本传》载:褚遂良死于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早于刻写经幢20余年。因此说这块碑为褚遂良所写显系谬误。
与黄看法不同者认为,黄说的碑为八稜,(安徽通志》和《宿州志》说的碑为六稜,不是同一块碑。八稜碑石,黄任知事时移入县府,现不知去向。
觉观寺在县城东北约22.5公里龙山集。明朝宿州的《重修记》说此寺建于北宋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至1110年)。元代毁于兵燹。明朝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有一游方僧定聪至此主持。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农历八月再次重修寺庙。重修后规模颇大,前有山门,后有大殿,四旁是廊庑。另有斋室、浴室、厨房等。大殿内塑如来像,凡佛寺应有之物无不齐备。寺前旧有凤凰塔一座。塔高50米,方陵,7层,砖石结构,基地100平方米。1937年,寺两廊倾塌。1942年,大殿被日军焚毁,1950年凤凰塔拆毁,改建粮站。现仅存寺前古槐一株。
雁落寺该寺正名缘乐寺,位于县城西南35公里,距高公集2.5公里。该寺内有碑载,此寺创建于唐,重修于清,名“缘乐寺”。淮北方言,“缘”与“雁”音谐,久之讹为“雁落寺”。同时,又演出一神话:说古时此地落下一群大雁,接着大雾3天,雾开后,出现一座庙寺,因名“雁落寺”。
寺庙建在约15平方公里的湖洼地中间。建筑雄伟高大,富丽堂皇。后大殿25间,上置五色佛像,两旁立哼哈二将,东西两侧,排列十八罗汉。门屏椽上,精工浮雕各种花卉及八仙形象。25根明柱上,彩绘蛟龙缠绕。东西廊房各5间,同塑10殿阎君及一些鬼怪恶魔,使人望而生畏。前山门3间,中间是人行道,东西间列站四大天王。僧侣10多人。每逢农历四月八日逢会。
1941年春,日军入侵,亳县沦陷。亳县中学惜用此寺。为建中学,拆毁后大殿。近年来,从慕营迁去17户人家,成为一个自然村,村名雁落寺。现寺房已毁。
尼姑庵该庵在西阳集胜利街西首,原系华祖庙,基宽24米,长40米,面积841平方米。何时改庙为庵不详。西阳流传农历九月十五日古会,即为此华祖庙香火会。庙始建于何时无考。1928年,在此办西阳学堂。1981年12月,庵被已返俗的尼姑孙仁亮拆除。
灵奶奶庙该庙在县城北约22.5公里的新兴集,旧称灵奶奶庙,因谐音,又称龙奶奶庙或龙庙。相传,春秋时,楚灵王昏庸无道,征成千上万民众在乾溪沟旁边建章华台(又称乾溪台)。因工程浩大,3年未成,民众深以为苦。当时,其异母弟弃疾,乘机联络另一异母弟莘比(通米),发动宫廷政变,夺取政权,自立为王,称楚平王。随楚灵王出征的官员,丢下灵王回京,依附新王。灵王由乾溪逃至现新兴集附近,遇旧臣申亥。申亥之父原为楚国大夫,因犯死罪,被灵王赦免。灵王到此,申亥非常感激,竭诚招待,晚上将其两女儿遣与灵王陪宿。是夜,灵王上吊自杀。申亥埋葬灵王后,又将两女儿处死,给灵王陪葬。当地民众见两女儿冤枉可怜,盖此庙寺,尊为灵奶奶庙。据《中国名胜词典》载,两女儿死后葬故乡(涡阳城西20公里),位于章华台东。台上原有灵王庙、今台久圮,二女堌堆仍在。后人将葬地村庄呼为二女堌堆庄。
清真寺该寺在县城西22.5公里的义门镇,原在镇西北隅,创建于元朝,后迁至镇里,距今已200余年。面积3600平方米,现仅存大殿3间。
马家牌坊该牌坊系清末贡生马敦仁(又名马朴仙)为其父母所建。址在今面粉厂院内。牌坊高约10米,宽7米。东西各有横匾一块,一曰“谊笃”,一曰“孔怀”。1957年拆毁。
转家牌坊城关镇西关街中段路南,有牌坊一座,系转洪乐之妻丁氏尽节坊。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高约12米,宽7米。牌坊正中横梁刻有“旌表转洪乐之妻丁氏尽节坊”。“文化大革命”期间拆除。
古墓葬
嵇康墓在县城东北30公里石弓山东之嵇山南麓,有一堌堆,相传为嵇康墓。
范蠡冢该冢又称范蠡堌堆,或峨眉山。在县城东南20公里处。建筑全毁。唯土堆尚存,宛如土山。《中国名胜词典》指为范蠡冢。
尹子堌堆在县城北3公里有尹子堌堆。相传为尹喜之墓。墓高10米,占地亩许,无碑。1950年,当地居民掘见砖砌的墓门,为文物管理部门勒禁,复土封存。
张德墓该墓在县城东北35公里史家圩村东。墓前有碑、石羊、石猴等。“神道碑”为元朝国史院编修陈雅所撰。碑文说,张德,字惠卿,生于宋金时代,死于元朝仁宗延三年(公元1316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祖属河北沧州(今沧州市)清池。金贞年间(公元1213年至1214年),举家南迁至临涣县(今濉溪县临涣集)仁义乡道德里(今石弓道行)定居。其子张思敬为元朝归德府(今河南商邱)判官飞骑尉。
张思敬墓该墓在县城东北35公里史家圩村西。张思敬,字彦武,在元朝以尚文学得官,阶至朝列大夫。至元三年(公元1337年)农历二月七日,因病死于任上,年57岁。死后由其侄绪和子贞用船将灵柩运回。是年农历四月十五日,葬于宿州西百里仁义乡道德里(今石弓道行)父母墓之侧。有张绪撰的墓志铭。
古遗址
台寺遗址该址在县城东北约0.5公里处(轮窑厂附近),面积3亩。旧有高台,台高3米左右,上建庙宇,名台寺。解放前,曾设台寺乡公所于其上,后改小学。解放后,庙宇倒塌,仅有土台。后来,由于群众取土,土台逐渐缩小。1980年全部夷为平地。此处古绳纹陶片极多,黑、红、灰三色俱备。历年来,经常拣到陶网坠、陶鬲足、鼎定、陶豆把、陶纺轮、鹿俑等物。并拣有石锛、蚌镰、骨笄等品。土堆还混有大量蚌壳、螺丝壳和兽骨等,并发现有红烧土和灰坑。初步鉴定属新石器时代文化。
峨眉山遗址峨眉山又称范蠡堆,位于县城东南20公里涡蚌公路南侧。遗址在一大湖洼中间,北、西侧靠近一条古老河道,称西河,又称金沟,遗址西有15亩土台,最高处约4米左右。古绳纹陶片极多,有黑、红、白三色。曾拣到不少陶足、鼎定、陶网坠、陶豆把、陶仿轮、鹿角、螺丝壳、蚌壳等物。并发现有红烧土和灰坑,与台寺遗址出土文物十分相似。
〔文物〕
自建国后至1979年,文物工作由文教科、文教局、文化科、文化馆兼管。1979年6月11日,县成立文物管理组,专司发掘、保存、管理县内文物。
历史文物县内出土文物有:
金器:钏、其他首饰。银器:银钏、其他首饰。玉器:白玉杯、玉石人。铜器:铜卮、铜钟、各种铜镜、铜魁。铁器:宝剑、箭镞。漆器:漆盆。陶器:陶枕、陶狗、陶楼、陶灶、陶缸、陶磨、陶井、陶仓、陶猪、陶鸡、白釉碗、陶网坠、陶坛、陶鼎、陶罐。石器:墓门、石锛、蚌镰。骨器:骨针、骨笄。化石:鹿角、驼马、象骨。
出土古币有:
汉朝:两钱、五铢钱。新莽:大泉五十、大布黄子、货币、货泉。唐朝: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宋朝:淳化元宝、至道元宝、咸平元宝、景德元宝、祥符元宝、祥符通宝、天禧通宝、天圣元宝、明道元宝、景字祐宝、皇宋通宝、至和元宝、嘉祐元宝、治平元宝、治平通宝、熙宁元宝、熙宁重宝、元丰通宝、元祐通宝、绍圣元宝、元符通宝、圣宗元宝、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大观通宝、政和通宝、宣和通宝、建炎通宝、太平通宝、绍兴元宝。金朝:正隆元宝、泰和元宝。元:至通元宝、龙凤通宝(元至正十五年韩林儿在亳州立宋时铸)。明朝:大中通宝、万历通宝。清朝:顺治通宝、康熙通宝、咸丰重宝、咸丰元宝。
尚存的捻军文物有:石鼓一个、军刀一把、药碾一个。
革命文物县内革命文物,收藏在县烈士陵园,计有:
新四军第六支队政治部拂晓报社编印的《拂晓丛刊》第四集,1940年4月出版。豫皖边区联防委员会教务处编印的《抗战歌选》,收89首抗战歌曲。人民报社出版的书籍:《英勇奋斗的八路军、新四军》,1940年3月10日印。第十八集团军第四纵队政治部编印的《我们的优良传统》。新四军第六支队政治部拂晓报社编印的《拂晓丛刊》第五集,1940年5月出版。豫皖边区教育处编印的《豫皖边区实施方案》,1940年7月印。文化战线丛书之一,1940年11月印。豫皖苏边区文化协会主编的刊物《文化战线》第一卷第二、三全刊,1941年1月16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