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东北麓、淠河之滨,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于次年建置的地辖市。为六安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是皖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境南北长12.94公里,东西宽12.34公里,总面积84.7平方公里。1986年全市辖7个街道、3个乡,17万多人;其中农业人口占25%,少数民族人口占0.84%。
六安历史悠久,氏族社会末期为皋陶氏领地,故别称“皋城"。春秋时为楚地;战国末期楚为秦灭,属于秦。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改衡山国为六安国,六安之名始于此。汉代以后建置迭变,隋代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历代州军县市治所。六安是东出江淮丘陵、西进大别山区的门户,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且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明代刘六、刘七和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清代的太平军、捻军,民国初年的白朗军均转战于此,攻下城池。民国6年(1917年),淮上军旧部为反对北洋皖系军阀曾在此武装举事。8年5月,广大学生集会游行,焚毁“日货",发表通电,声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六安特别支部和六安特区委员会相继在城区建立,宣传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先后爆发了黄烟工人“挂刨"罢工,商人反印花税罢市以及驻城的国民党军队武装起义。抗日战争初期,六安城一度为安徽临时省会,建立于此的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党派和群众团体,组织广大军民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渡江,第二野战军指挥部一度设于市境,为支援人民军队,广大人民踊跃参军、支前,表现了极大的革命热忱,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解放前夕,六安城街道狭窄,房屋破旧,仅有400多户手工作坊和不足千户的私营商业,市场萧条,经济落后。新中国建立后,城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在前进中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但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1978年以后,在经济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
城市建设,在改造老城区的同时扩建了新市区,使市区面积由建国前的1.2平方公里扩大到17.1平方公里。先后新建和拓宽街道(路)20多条,修建桥梁20座,开办了市内公共汽车;新建了自来水厂、煤气工程和各类房屋1267458平方米,开发了4个居住小区,改善了生活条件。新市区内,宽阔平坦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部分街道还设置了喷泉、假山、雕塑,格局各异的商业、金融、办公大楼鳞次栉比;呈东西向平行的大别山路、皖西路、人民路、皋城路,与呈南北向平行的解放路、梅山路形成了双“井"字形的市内交通网络。对外水陆交通方便,干线公路辐射四方,通往苏、浙、鄂、豫、赣、沪等省市及省内各地;淠河及淠河总干渠流贯市境,上游可达霍山境内,下游至长丰县连接淮南铁路。正在兴建的淮淠沟通工程竣工后,淠河总干渠可通联淮河,水上运输更为方便。
工业生产,针对本市工业基础薄弱、产品质量不高、品种单调、竞争能力不强等情况,确定以“发展轻纺工业生产为主导",调整了产业结构,新建和扩建了纺织、机械、化工、造纸、印刷、食品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工业企业内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推行以经济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积极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产品,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组建部分企业群体,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到1986年底,全市已拥有纺织、机械、电子、化工、造纸、印刷、食品、建材、五金、家具、服装、鞋帽等29个行业、35个门类、187个工业企业,有职工34381人、工程技术人员1169人,工业总产值28913万元,比1979年14053万元增长了1倍,初步形成了以轻纺和机械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全市有11种工业产品评为部优、32种评为省优。棉纱、棉布、服装、针织内衣、电机、无线电仪器、桂花浸膏等23种产品,外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东南亚、香港等地区。街乡工业获得同步发展,1986年已有集体办、联户办、个体办18个行业的街乡工业企业491个,工业产值3014万元,是1979年的22倍。
农业生产坚持为城市服务的方向,逐步调整了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蔬菜、畜禽和其他经济作物,使农牧副渔生产发生了明显变化。1986年农业总产值1790万元,比1979年的916万元增长0.95倍。农民收入由1979年的人均92元增加到500元。
商业贸易在“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中,逐步建立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和少环节的商品流通新体制,先后在北京、深圳等城市设立“六安窗口",与上海、北京、南京、珠海、广州、深圳、香港、河南、湖北等地100多家企业建立了贸易关系;有21个企业参与对外贸易活动,出口土产、畜产、纺织、轻工、服装、机械、五金、医药、工艺美术品等九大类商品,至1986年底,全市有商业、服务业网点4439个、农贸市场24个,商品批发业务扩大到皖西各县和河南、湖北等省区。商品购进总值1670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873万元,外贸出口额2799万元。与1979年相比,商业和服务业网点增长4.64倍,商品购进总值增长1、42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2.68倍。
1986年,全市社会总产值由1979年的18057万元增长到4222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68.2%,农业总产值占6.28%。人均社会总产值由1979年的1349元增长到2680元。国民收入由1979年的5555万元增长到14638万元,人均国民收入由420元增长到960元。国民生产总值由1979年的7971万元增长到17749万元,人均由617元增长到1148元。财政收入由1979年的1375.8万元增长到2091万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储蓄余额由1979年的241.1万元增长到5789万元。
文化教育源远流长。宋、·元、明、清先后设有莲祯、龙津、赓飏等书院和尊经阁、文昌阁;清末兴办学堂,开皖西新学之先河;民国期间设有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20多所和民众教育馆、图书馆等。建国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1986年,市境有高等专业学校3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班)34所、中学17所、小学40所、幼儿园(班)80所,基本普及了小学和初中教育;已建起电视台、广播站、文化馆、图书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文化团体有剧团和曲艺队等。群众文化活动遍及城乡,戏剧、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文学等方面都有一批获奖作品和节目。
卫生、科技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相继建立了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卫生所(室)等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了防疫、保健、除害灭病和爱国卫生运动。1986年有各类医院、卫生所(室)98所,每千人有卫生人员12.44名、病床6.71张,城乡医疗保健网已初步形成。科技事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1986年有科研所(室)11个、学(协)会14个、各类科技人员3000多名。科研活动遍及工业、农业、建筑、医卫各个领域,取得科技成果240项,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安市经济文化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要使经济腾飞,还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理、交通和区域经济的优势,按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全市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奋斗,不断建设,在不久的将来,六安市将以崭新的风姿屹立在皖西大地上。
六安历史悠久,氏族社会末期为皋陶氏领地,故别称“皋城"。春秋时为楚地;战国末期楚为秦灭,属于秦。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改衡山国为六安国,六安之名始于此。汉代以后建置迭变,隋代迄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历代州军县市治所。六安是东出江淮丘陵、西进大别山区的门户,向为兵家必争之地,且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明代刘六、刘七和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清代的太平军、捻军,民国初年的白朗军均转战于此,攻下城池。民国6年(1917年),淮上军旧部为反对北洋皖系军阀曾在此武装举事。8年5月,广大学生集会游行,焚毁“日货",发表通电,声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学生爱国运动。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六安特别支部和六安特区委员会相继在城区建立,宣传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先后爆发了黄烟工人“挂刨"罢工,商人反印花税罢市以及驻城的国民党军队武装起义。抗日战争初期,六安城一度为安徽临时省会,建立于此的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员会、安徽省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党派和群众团体,组织广大军民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渡江,第二野战军指挥部一度设于市境,为支援人民军队,广大人民踊跃参军、支前,表现了极大的革命热忱,作出了无私的贡献;
解放前夕,六安城街道狭窄,房屋破旧,仅有400多户手工作坊和不足千户的私营商业,市场萧条,经济落后。新中国建立后,城区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在前进中虽然经历了一些曲折,但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1978年以后,在经济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
城市建设,在改造老城区的同时扩建了新市区,使市区面积由建国前的1.2平方公里扩大到17.1平方公里。先后新建和拓宽街道(路)20多条,修建桥梁20座,开办了市内公共汽车;新建了自来水厂、煤气工程和各类房屋1267458平方米,开发了4个居住小区,改善了生活条件。新市区内,宽阔平坦的街道两旁绿树成荫,部分街道还设置了喷泉、假山、雕塑,格局各异的商业、金融、办公大楼鳞次栉比;呈东西向平行的大别山路、皖西路、人民路、皋城路,与呈南北向平行的解放路、梅山路形成了双“井"字形的市内交通网络。对外水陆交通方便,干线公路辐射四方,通往苏、浙、鄂、豫、赣、沪等省市及省内各地;淠河及淠河总干渠流贯市境,上游可达霍山境内,下游至长丰县连接淮南铁路。正在兴建的淮淠沟通工程竣工后,淠河总干渠可通联淮河,水上运输更为方便。
工业生产,针对本市工业基础薄弱、产品质量不高、品种单调、竞争能力不强等情况,确定以“发展轻纺工业生产为主导",调整了产业结构,新建和扩建了纺织、机械、化工、造纸、印刷、食品等一批骨干企业。在工业企业内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推行以经济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积极进行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产品,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开展横向经济联合,组建部分企业群体,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到1986年底,全市已拥有纺织、机械、电子、化工、造纸、印刷、食品、建材、五金、家具、服装、鞋帽等29个行业、35个门类、187个工业企业,有职工34381人、工程技术人员1169人,工业总产值28913万元,比1979年14053万元增长了1倍,初步形成了以轻纺和机械工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全市有11种工业产品评为部优、32种评为省优。棉纱、棉布、服装、针织内衣、电机、无线电仪器、桂花浸膏等23种产品,外销美国、日本等国家和东南亚、香港等地区。街乡工业获得同步发展,1986年已有集体办、联户办、个体办18个行业的街乡工业企业491个,工业产值3014万元,是1979年的22倍。
农业生产坚持为城市服务的方向,逐步调整了产业结构,重点发展蔬菜、畜禽和其他经济作物,使农牧副渔生产发生了明显变化。1986年农业总产值1790万元,比1979年的916万元增长0.95倍。农民收入由1979年的人均92元增加到500元。
商业贸易在“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中,逐步建立了以国营商业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渠道和少环节的商品流通新体制,先后在北京、深圳等城市设立“六安窗口",与上海、北京、南京、珠海、广州、深圳、香港、河南、湖北等地100多家企业建立了贸易关系;有21个企业参与对外贸易活动,出口土产、畜产、纺织、轻工、服装、机械、五金、医药、工艺美术品等九大类商品,至1986年底,全市有商业、服务业网点4439个、农贸市场24个,商品批发业务扩大到皖西各县和河南、湖北等省区。商品购进总值1670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7873万元,外贸出口额2799万元。与1979年相比,商业和服务业网点增长4.64倍,商品购进总值增长1、42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2.68倍。
1986年,全市社会总产值由1979年的18057万元增长到4222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68.2%,农业总产值占6.28%。人均社会总产值由1979年的1349元增长到2680元。国民收入由1979年的5555万元增长到14638万元,人均国民收入由420元增长到960元。国民生产总值由1979年的7971万元增长到17749万元,人均由617元增长到1148元。财政收入由1979年的1375.8万元增长到2091万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储蓄余额由1979年的241.1万元增长到5789万元。
文化教育源远流长。宋、·元、明、清先后设有莲祯、龙津、赓飏等书院和尊经阁、文昌阁;清末兴办学堂,开皖西新学之先河;民国期间设有中等职业学校和中、小学校20多所和民众教育馆、图书馆等。建国后,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1986年,市境有高等专业学校3所、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班)34所、中学17所、小学40所、幼儿园(班)80所,基本普及了小学和初中教育;已建起电视台、广播站、文化馆、图书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影剧院等文化设施。文化团体有剧团和曲艺队等。群众文化活动遍及城乡,戏剧、音乐、美术、舞蹈、书法、文学等方面都有一批获奖作品和节目。
卫生、科技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相继建立了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院、卫生所(室)等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了防疫、保健、除害灭病和爱国卫生运动。1986年有各类医院、卫生所(室)98所,每千人有卫生人员12.44名、病床6.71张,城乡医疗保健网已初步形成。科技事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1986年有科研所(室)11个、学(协)会14个、各类科技人员3000多名。科研活动遍及工业、农业、建筑、医卫各个领域,取得科技成果240项,有力地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六安市经济文化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要使经济腾飞,还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地理、交通和区域经济的优势,按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全市人民同心协力,艰苦奋斗,不断建设,在不久的将来,六安市将以崭新的风姿屹立在皖西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