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工会
民国2年(1913年),城区烟工近千人,首次组成互助性团体——“烟业公所"。民国7至13年,烟业公所组织烟工先后举行4次罢工,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增加工资和改善伙食。民国16年3月,城区.成立烟业工会,主席吴宝才。同时建立了纺织、杠抬工会。是年9月10日至10月24日,烟业工会和烟工在中共六安特别区委员会领导下罢工45天,迫使资方答应增加烟工工资。民国18年,城区建立了木业、篾业,漆业、烟业、伞业、织布业、成衣业、理发业等工会。民国27年4月,城区组织起工人抗日协会,宣传抗日;次年冬,因局势变化工会及工人抗日协会活动停止。民国38年2月成立了搬运工会,6月成立了店员工会筹备委员会。
1950年,六安城区成立工会联合会。自1951年5月起,城区各业工会均由六安县总工会领导。“文化大革命"期间,工会活动中断。
1979年4月六安市总工会建立,当时划入本市的地、县173个企业单位中有52个单位恢复了工会组织。是年,继六安新华印刷厂、六安针织厂、六安淠河化肥厂、六安汽车齿轮厂、皖西汽车配件厂等5个单位先后召开职代会后,市区各工厂也相继建立了职代会,发动和组织职工开展增产节约竞赛。六安造纸厂在保质增产竞赛中,仅纸质升级就增收20.2万元(占年利润24.8%)。六安淠河化肥厂开展“15个一"竞赛活动,半年中就节约,回收物资折款11540元,产量、焦比、煤耗、电耗、利润在全省70多个化肥厂生产评比中均名列第一,次年,省人民政府授予该厂省先进单位称号。另有8家工厂采用红外(线)、加热技术收到了良好的节约效果。六安电机厂8个月节电2.1万度,价值1100元;六安汽车齿轮厂日节电834度,全年节约资金29660元,减少产品报废损失10.44万元。至年底全市共恢复、组建基层工会131个,会员达13959人。通过开展竞赛,涌现出一批先进分子。市雨具厂孟庆贵、城北小学陆永安被授予省劳动模范称号。1980年,贯彻中央“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开展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和为四化建设立新功活动。1981年,坚持以生产为中心,本着立功与经济效益、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原则修订了竞赛条件,组织职工开展优质、高产、低耗和安全生产的立功竞赛活动。1982年4月,市总工会、市经委、市建委、市财办联合组织全市职工,开展了以增产、节支、革新,挖潜为中心的创“四一"立功竞赛活动,要求每个职工每天为国家多创造一元钱的财富,每月为集体做一件好事,每年为国家节支100元,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或搞一项技术革新。6月,市总工会又与市经委联合开展了“节煤安全锅炉同工种厂际竞赛"活动。1983年,六安纺织厂首先试行职代会民主评议厂级和车间一级干部制度。1984年3月,六安纺织厂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增产节支革新挖潜先进集体称号;光华无线电仪器厂邹学良、六安针织厂孙谟全、六安新华印刷厂谢新民、城北小学陆永安、淠河化肥厂王光达,市食品公司苏承祥6人被授为省劳动模范。8月起,市总工会在六安纺织厂、六安汽车齿轮厂等单位试行“整顿基层工会组织,建设职工之家"(简称整组建家)。8月25日,由市总工会牵头成立六安市劳动竞赛委员会。29日,市劳动竞赛委员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创最佳经济效益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局及企业配1名副职担任劳动竞赛委员会主任,并从职工工资总额中提取1%作为竞赛奖金。是年,全市创最佳经济效益劳动竞赛受奖单位23个,受表彰245人,记大功9人,记功46人。至年底,又先后有12个单位实行职代会民主选举领导干部制度。1985年5月,在40家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国营企业中,有16家民主选举了工会主席。12月24日至26日,市总工会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151人、列席4人,选举产生委员25名、候补委员6名,组成六安市总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同年,在开展“创最佳经济效益竞赛"和“优质服务"活动中市劳动竞赛委员会被地区评为组织竞赛优胜单位,7个企业被地区评为劳动竞赛先进单位,3个科、组被地区评为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先进集体,1个工厂和1个车间被地区评为节能降耗先进集体,1个商场和1个批发部被地区评为优质服务先进集体,2个工厂被地区评为创优质产品先进集体,10人被地区评为先进个人。1986年,继续开展“创最佳经济效益"和“优质服务"劳动竞赛。120个企业、2000多名职工通过竞赛活动,创2个部优产品、6个省优产品;有96个企业被地区评为先进单位,15人获地区创最佳竞赛先进个人称号,7人获地区创优竞赛先进个人称号。同年,全市有83个基层工会实行职代会选举领导干部制度,150个基层工会进行了“整组建家"。此外,建市至1986年底,市总工会还先后举办过技术讲座263次,听众达10813人次。攻克技术难关170项,推广新技术159项;提出合理化建议7377件,采纳3100件,已执行的1835件,共创经济效益196.4万元。在历次劳动竞赛中被评为先进集体的4243个,其中先进班组2622个,先进生产(工作)者28394人次(女9975人次)。
1986年,市总工会辖教育、商业、工交、供销、外贸、粮油食品6个系统工会,181个基层工会,有专职干部151人,会员29654人(女会员12899人)。
二、共产主义青年团
民国14年(1925年)至15年,城区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在一起过组织生活。16年,共青团六安特别区支部在紫竹林小庙建立,书记施先明。18年春,共青团六安县立中学支部成立,书记窦克难。此间,通过开展“读书会"活动,发展团员100多人。后因局势变化,活动停止。民国27年再次组建城区团组织,次年冬工作中断。1949年4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城关区委员会在城区组建,年底有团支部21个,团员493人。
1952年,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六安县委员会在城区成立。1957年,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为共产主义青年团。1966至1971年,红卫兵组织取代团组织。1971年,城区团组织恢复活动。
1979年4月,共青团六安市委员会(简称团市委)成立。全市有基层团委27个、总支部16个、支部360个、团员6804人(女3299人)。同年,团市委根据团省委《关于在全省青少年中开展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教育的决定》精神,在市区组织青年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制订《维护社会公德条约》和“新长征突击手(队)"活动(1986年改为争挂“七五"建功者奖章)。此外,还配合司法部门举办法纪报告会8场,受教育青少年达3000多人。以北市街为试点做后进青年思想转化工作,并组织市第二中学、市百货大楼,六安纺织厂、北市街等团委与阜阳市第三中学、百货公司鼓楼点,纺织厂、西市区团组织开展“共产主义道德风尚对手赛",团省委授予团市委优胜单位称号。8月,六安市“新长征突击手(队)"命名表彰大会在皖西宾馆召开,共表彰新长征突击手117名、突击队3个、突击标兵与突击队红旗单位各1个。1982年,全国开展第一个“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期间,团市委组织青少年3.6万多人次进行植树、清理垃圾、修建花坛等活动,组织“学雷锋小组"近千个,“为民服务队"43个,帮教失足青年小组288个,六安市第二中学、鼓楼街道团组织被团省委授予“先进集体"称号。同月26日至28日,共青团六安市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皖西宾馆召开,出席代表202人(女77人),选举产生25名委员,4名候补委员,组成共青团六安市第一届委员会。次年,市区团组织普遍开展“五小"(小发明、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活动。六安纺织厂团委获该年省“五小"竞赛活动优胜单位称号。1984年,团省委授予皖西汽车配件厂团委和市百货大楼小百货柜组、中国人民银行六安中心支行营业部黄大街办事处团支部“新长征突击队"称号。1985年,组织团员开展学习“两山(老山、者阴山)抗越战斗"英雄事迹,举办“假如我当市长、厂长、经理"征文演讲竞赛和“振兴中华"读书会等活动。是年,全市有122个单位、128个团组织开展学习“两山"(老山、者阴山)英雄活动,受教育面达90%;有5名青年在“假如我当市长"讲演中,就市政建设提出自己设想。还组织团员、青年以《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为主要学习内容,成立“振兴中华"读书会,开展读书活动。1986年3月30日至31日,共青团六安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市青少年宫召开,出席代表234人(女86人)。大会选举产生29名委员,4名候补委员,组成共青团六安市第二届委员会。12月25日,六安市青年联合会成立,协商产生委员30人,其中妇女占36.6%,侨、台、港三胞占10%,少数民族占6.6%。
1986年底,全市共有团委36个、总支部58个、支部544个、团员12230名(女5429名)。
六安市共青团组织团员情况

三、少年先锋队
1979年,中国少年先锋队由团市委学少部代管,分别在38所中小学内设立大队部、中队部。同年暑假,团市委举办“三好学生夏令营"活动,组织部分三好学生去金寨参观“立夏节起义"展览,请老红军讲革命传统故事,参观梅山水库。市城北小学大队辅导员耿天云代表六安市参加在旅顺举办的全国第一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夏令营活动。10月13日,为纪念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30周年,全市少先队大队、中队,开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尽一份义务劳动"、“展望2000年的未来"等内容队会活动;组织全市少年儿童开展为红领巾增光彩和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守纪律、讲文明活动。教育少先队员用“早"、“好"、“请"、“再见"、“谢谢"、“别客气"、“请原谅"、“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同时开展了要勤奋学习、维护社会公德、尊老爱幼、爱护公物、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和不迟到早退、不讲污言秽语、不乱花零钱、不抽烟喝酒、不蛮横粗暴、不讲谎话的“六要六不"教育。1980年团市委组织30名大队辅导员到黄山参加夏令营活动。1983年、1984年,团省委、省教育局先后授予3人为优秀辅导员,1个中队为优秀中队,2个小队为优秀小队的光荣称号。1985年以来,暑假中举办2期中小学生书画展,展出199幅作品、77件小制作。最小的作者只有7岁。1986年,组织28名青少年工作者到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至年底,全市共有少先队员11422人,占在校少年儿童的92%。聘请大队辅导员34人、中队辅导员242人,其中校外辅导员14人,辅导少先队员开展各项活动。
四、妇女联合会
1950年10月,六安县妇女联合会在城区建立。此后,区妇联会、镇妇联会相继在城区建立。此间城区妇女工作由县妇联会领导。
六安市妇女联合会(简称市妇联)组建于1979年。组建后即开展了“用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家庭问题"活动。9月,市妇联、市总工会等13个单位组成市少儿保教领导组(1980年改为保教委员会,1984年改为儿童少年工作协调委员会),先后帮助街道、企事业单位兴办一批幼托园所。1980年,市宣传《婚姻法》领导组成立,在全市宣传新《婚姻法》,印发宣传材料1150份。通过宣传教育,平桥乡有2户社员退还童养媳,12户解除娃娃亲。同时,市妇联在鼓楼街小东门居民委员会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次年在市区全面推开。1982年底召开了“五好家庭"表彰大会,表彰“五好家庭"521户,其中受到全国表彰的5户,受到省表彰的13户。1983年,市妇联在妇女中开展了自尊、自爱、自重、自强的传统教育,印发了《致全市妇女的一封公开信》,并分别于1月、12月2次开展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宣传月活动。通过宣传教育,市郊妇女王成珍揭发其夫市农林水局技术员张树应重婚罪行,张被开除党籍,依法判刑2年。1985年10月29日至30日,六安市第一次妇女代表会在皖西宾馆召开,选举产生委员31名,组成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同年,市妇联建立“婚姻家庭"法律咨询站,开展法律咨询;先后举办妇女法制培训班39期,受教育的达1778人次,1986年,市妇联在开展“四有四自"教育中共组织演讲会6场,参讲妇女23人,受教育的800多人次;并于10月成立了家庭教育研究会。建市以来,市妇联积极帮助妇女发展商品生产,先后举办养殖、种植等技术培训班16期,培训专业女技术员801人;兴办第三产业57个,使477名妇女得到就业;有40名妇女担任了街乡企业的厂长、经理;从事生产经营的女性5150人,占全市街乡企业职工总数的29.76%;扶持以妇女为主的专业户145个。
1979至1986年底,全市共召开5次“五好家庭"表彰大会,共表彰“五好家庭"868户,其中国家表彰的5户、省表彰的22户。共有484名妇女被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劳遂奋、王华芬、谭守华3人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尤道云等15人被授予省“三八"红旗手称号,466名被授予市“三八"红旗手称号;33个妇女集体获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共召开幼托先代会5次,表彰74个幼托先进集体、469名先进个人。全市参加人大、政协的妇女代表达160人(次),其中常委15人,并有1人担任市委副书记、11人任市正副局级职务。
五、工商业联合会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六安城区始设商会,配会长、文牍,会计各1人。民国4年(1915年)依照当时商会法案,对商会加以整理,增设会董28人。民国18年改组为商民协会,设委员、干事等人负责组织各业同业公会。民国20年召开会员代表会,选出执行委员13人(其中常务委员5人、主席1人、监察委员7人)。这时城区已先后成立了茶叶、粮业、盐业、栈业、绸布业、棉布业、南北杂货业、药业、烟丝业等同业公会,解放前夕又增加了饮食、服务、银楼、承运等同业公会。
1949年10月,城区进行工商业登记,筹备成立了六安城区工商业联合会。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工商联合会停止活动。
1985年1月成立六安市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小组,10月17日至18日,在六安旅社召开市工商界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代表54人,特邀代表6人,选举产生委员18人,组成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同时成立了市工商联妇女工作委员会。
市工商界人士当选为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5人,市历届政协委员的11人,其中政协常委2人;先后参加中共六安市委、市人民政府的“知情报告会"10次,“意见听取会"5次,对本市国民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划提出建议和提案20件。市工商联合会自成立至1986年底,曾举办过商品知识和营业员业务讲座45期,听众达400余人次;财会业务学习班6期,学员49人(次);委托爱国饭店。昇平茶馆、桂花元宵店、新风洗染店代办培训班4期,学员27人;为东风照相馆引进彩色照相设备1套,填补了六安彩色照相的空白;5次派技术人员去西市街酱食厂传授酱油、酱菜、蚕豆酱制作技术,使停产3年的酱食厂恢复了生产;为大众浴池开展咨询服务,帮助挖潜革新,完善岗位责任制,扭亏为盈,还清债款5000元,成为市级先进企业。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