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剧种剧目
建国前,六安城区流行京剧、庐剧和话剧,以京剧影响最大。建国后主要剧种有京剧、庐剧和黄梅戏。
京剧清光绪年间,河南固始吴建业家的“庆寿班"于每年秋冬来六安演出,这是最早进入六安城区的京剧职业班社。光绪十五年(1889年),六安州参将衙门管事张金龙创办了六安第一个职业戏班“洪福班",于城隍庙演出,两年后解散。此后数十年内城区无固定戏班,只有附近各地的炎帝班。九如班、太平班、三元班等草台戏班常来演出。光绪末年,大井拐“悦来茶馆"店主叶庆山常邀集京剧爱好者在茶馆内清唱,时称“良友戏"。民国24年(1935年)春,汤天慈等人在城隍庙后创办简易戏园——六安第一剧社,常邀流动戏班于此演出,日军侵占六安时戏园被毁。25年春,就悦来茶馆建成“六安平剧社"(又名六安中兴剧社)。民国29年8月,王殿侯等人集资扩建“六安中兴剧社",改名“中兴戏园"(时称北戏园)。30年春,汤天慈等在南门观音寺巷附近举办“怡园剧社"(时称南戏园),一年后停演。31年,中兴戏园烧毁,由驻军资助重建,改名“六安军民俱乐部",后数次更名,37年又改名为“新新俱乐部"。这一时期上演的剧目多为传统戏——分本戏、折子戏、连台本戏、改良戏、水戏(艺人口编的非正规戏)等。其代表剧目有《打渔杀家》、《失空斩》、《霸王别姬》、《探皇陵》、《长坂坡》、《甘露寺》、《贵妃醉酒》、《荒山泪》等,也上演一部分低级庸俗的戏剧,如《大劈棺》、《杀子报》、《破腹验花》等。
建国初,人民政府积极扶植戏剧,为京戏团配备专职管理干部,“改人、改戏、改制",净化舞台,废除“箱主制度"。50年代至60年代初为六安京戏兴盛时期,尤以全国著名演员张韵楼的“红生戏"最负盛名。时有“三个和尚四座楼,六安花旦五门秋"之说(即花脸蔡子文为大和尚、老生邓子坚为二和尚、武生张运海为三和尚;红生张韵楼、老生陈玉楼、武生邵云楼、老生孙筱楼;青衣花旦冯艳秋、张俊秋,花旦张畹秋、曹畹秋,文武花旦王君秋)。1956年安徽省第一届戏剧汇演,张韵楼演出《关公走麦城》,获演员一等奖;陈玉楼等演出《李定国》,获演员三等奖;鲁道钰获乐师奖。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老艺人相继谢台或辞世,加之80年代电视普及和文艺活动增多,演出场次减少,上座率较低。
建国以来,城区京剧除上演优秀传统剧目外,还配合各个时期中心工作,改编、创作、上演部分新的剧目。1949至1952年,为配合“反霸"、“土改",上演《白毛女》、《九件衣》、《血泪仇》、《闯王进京》和《王秀鸾》等剧。1953年配合《婚姻法》宣传,上演《粱山伯与祝英台》,曾轰动城区,四处传唱。1964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上演现代剧目《箭杆河边》、《传枪记》、《夺印》、《审椅子》等剧。“文化大革命"期间仅准上演“样板戏"。1979年以后,上演了《逼上梁山》、《三打白骨精》、《秦香莲》、《霸王别姬》、《白蛇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三凤求凰》、《宏碧缘》、《徐九经升官记》等剧。
庐剧(又名“倒七戏")为地方剧种,人城区时间不详。六安解放前,以肖家班、黄保班、赵和班、王金胜班、卫光银班、夏武班等名气较大。演出的剧目有《放鹦哥》、《休丁香》、《打补丁》、《借罗衣》、《讨学钱》、《秦雪梅》、《薛凤英》、《打芦花》等。建国后,在人民政府的扶植下,“倒七戏"得到新生,称为庐剧。1953年六安地区在城区建立了场团合一的“六安地方戏实验剧场";后剧团更名为“皖西倒七戏剧团",即今“皖西庐剧团",剧场则演变为“皖西大戏院"。上演节目除庐剧传统剧目外,还编演部分现代剧目,如《走向胜利》、《霓虹灯下的哨兵》、《程红梅》、《于无声处》、《妈妈》等。1981年和1982年,《妈妈》一剧先后去合肥、北京等地演出,省电视台曾进行转播。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采茶调")50年代传人城区。1958年10月,城区兴办了六安县文化艺术学校(地址在今六安县黄梅剧团处),招收学生,教学黄梅戏。次年2月,文化艺术学校抽22名学生及教师去安庆艺术学校进行专业培训,9月学习期满回六安,25日创建了团、校合一的黄梅戏专业剧团,即今“六安县黄梅戏剧团"。黄梅戏除上演《天仙配》、《柜中缘》、《白蛇传》等传统剧目之外,还上演现代剧目《考女》、《小店春早》、《二进店》、《老木匠上工》等。
二、剧团剧场
六安市京剧团1949年1月底,以“共和班"为基础组建剧团,后转为地方国营,一度更名为“皖西京剧团"。1961年建艺委会,设演员、器乐、舞蹈3个队。1979年5月,更名为“六安市京剧团",隶属市文化局。1986年实行团长负责制,现有演职员工51人,其中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安徽分会理事1人;安徽剧协会员4人;六安地区剧协会员15人。自建国至1986年底,共演出传统剧目300余出、新编历史剧80余出、现代戏50余出。
六安市淠新庐剧团1979年前后,原淠声庐剧团几名老演员组成业余庐剧演唱组,在市内设点清唱1年,后在城乡各地演出。1984年10月市文化馆拨款400元,为该演唱组添置服装道具,组建“六安庐剧筹备组"。1986年夏改称“六安市淠新庐剧团",演员10多人,演出场所为西门曲艺场,除继续在市内公演外,常到六安县、寿县、霍山县、霍邱县各乡镇演出,年收入万元以上,演出的《休丁香》、《秦雪梅》、《郑小姣》等剧目,获誉较高。
六安新新大戏院前身是民国29年(1940年)创建的“六安中兴戏园"。民国37年易名为“新新俱乐部"。1949年1月起实行民营公助,为六安京剧团的演出场所。“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红旗剧场"。1979年5月恢复原名,为市京剧团演出剧场。同年市政府拨款8万元,改建为演出排练兼用的小型剧场。1985年交付使用,观众厅设座300余个,场厅及舞台条件较差,演出场次较少。
附驻市剧团(场)
皖西庐剧团1953年5月建立,团场合一,名为“六安地方戏实验剧团",不久改名“皖西倒七戏剧团",1955年改称“皖西庐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易名“皖西文工团"。1978年复名“皖西庐剧团",隶属六安行政公署文化局。建国以来,创作、改编、演出160多出现代戏,成为庐剧西路流派代表。现有中国剧协会员3人,安徽剧协会员13人。其演出剧场皖西大戏院建于1959年3月,位于皖西路中段南侧,建筑面积5760平方米,观众厅分上下2层,设座位1617个。自开业以来,共接待演出团体200多个、放映电影2万多场次。
六安县黄梅戏剧团建于1959年9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曾更名“工农兵文工团",1976年后复名“六安县黄梅戏剧团"。隶属六安县文化局。现有安徽剧协会员2人、六安地区剧协会员11人。其演出剧场六安县影剧院位于盐店巷内,建筑面积630平方米,设座位1174个。
下一篇:第三节 影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