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兴办六安直隶州高等小学堂,堂址在赓飏书院,招收学生1班。次年设立六安直隶州中央初等小学堂,堂址在文庙西侧(今城北小学),招生1班。光绪三十四年设立皋陶祠初等小学堂,堂址在今东方红小学,学生56人。同年创办私立五帮屯卫高等小学堂,堂址在和平巷。宣统三年(1911年)设立塘子巷初等小学堂,堂址在黄大街楚忠祠后进,学生34人。
民国元年(1912年),改六安直隶州高等小学堂为六安县中央高等小学堂,旋又改为六安县第一高等小学校;私立五帮屯卫高等小学堂改为私立五帮屯卫高等小学校。同时于城内设立东区、南区、西区、北区4所小学校。民国8年,于北郊甘露寺设立北十里铺上保公立国民小学,几经改名,民国23年定名为六安县第一区区立菜市湾初级小学校。
民国9年创办六安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校,校址在仓房拐偏西(今六安县人民政府招待所对面),首任校长周佩隐(朱蕴山夫人);后4次改名,至民国22年定名为六安县城西女子小学。民国12年,吴海峰遗孀苗蘅峰捐产开办私立海峰女子小学,校址在南门二道巷,招生40人,设初、高级各1班。民国19年前后,城郊部分公立小学和城内的海峰女子小学相继停办。
民国21年,停办的小学陆续开学,22年后增设了西外初级小学校、私立晁氏小学校和私立凫山小学校,以及大井拐、模范村、六德门外短期小学校。民国25年,城区共有公立小学9所、私立小学4所、短期小学3所。
民国29年,城区5所公立小学改为中心国民小学、12所改为保国民小学,保留3所私立小学。
1949年元月六安城解放,六安市人民政府接管了各公立小学。3月,将5所中心国民小学改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公立完全小学,共设35个班,有学生1442人,教职员工68人。保留私立崇义小学。1950年后,增办三道巷小学、皖西革命烈士子弟小学、工人子弟小学。1953年,城区共有公立、民办小学16所、105个班、4036名学生。同年,县人民政府纠正片面追求招生数量,忽视教学质量的偏差,确定城北小学为县重点小学,并把条件较好的城南小学列为第一类型小学。
1956年,城区小学教师分批参加“肃反"学习。1957年,教师全部投入反右派斗争,部分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在全民大办钢铁运动中,各校停课,全体教师和三年级以上学生,白天到淠河淘铁沙,晚上做坩锅搞土法炼铁。各小学一哄而上办小工厂,仅城南小学就办起石印厂、蛋壳肥料厂、草绳厂、酒厂、硫酸厂、碎石厂等6个有名无实的工厂。同时,各校教师和高年级学生还经常早出晚归参加城郊公社农业劳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学质量迅速下降。1963年,贯彻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教学秩序才得以恢复。1965年,城区共有教育部门办的小学18所、厂办小学4所。“文化大革命"初,“停课闹革命",学校的门窗、桌椅多数被毁,图书、教学仪器损失殆尽。1968年“复课闹革命"后,改六年制为五年制,学校下放给工厂管理,取消升学考试制度,实行开门办学,强调学工、学军、学农,反对走“白专道路";加之在“清理阶级队伍"中,部分教师被隔离、专政,出现了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敢教的异常现象。
1979年,全市有36所小学、389个班级,学生20607人。次年,市教育局对各小学的普及率、入学率、毕业率、升学率进行检查验收,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1982年,市区各小学及郊区中心小学逐步改为六年制,并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当年全市小学生升学考试,语文、数学2科平均总成绩达160分。同年,地区教育局确定皖西路等小学为地区电化教学试点学校,城北小学还同时被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电化教学试点学校。1984年撤销城中小学。1986年全市共有小学40所(其中厂办6所)、373个班、16279名小学生,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86.5%。
六安市小学基本情况

小学选介
城北小学前身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六安直隶州中央初等小学堂,以后校名数经变更,现名六安市城北小学。
建校初,收学生29人。民国20年(1931年)发展到6个年级,学生104人。民国22年开设12个班。抗日战争时期增加到18个班,学生1096人。1949年六安城解放初开设12班,学生600余人。以后较长一段时间为18个班。
1953年起,该校被确定为县和地区重点小学,1979年后为市重点小学。学校位于老城西北部文庙西侧,是六安地区较有影响的一所小学。1982年,该校被列为省电化教学试点学校,各班级配有电教设备,省电教馆来校录制了5名教师的电化教学录像。1983年在省电教会议上评为“电教先进单位",荣获一等奖。1984年,该校在市“两个文明"建设中荣立二等功。1985年,六安市授予该校“文明学校"的光荣称号;同年,有44.2%的应届毕业生升入重点中学。1986年全校占地.6267平方米,建筑面积4059平方米。开设20个班,学生1151人,教职工52人,其中专职教师49人(内特级教师1人)。专职教师中,大专、中师、高中学历的37人;初师、初中学历12人,都具有30年左右的教龄。
三里桥小学1952年创建,校址在北外三里桥。初为民办,复式教学,1至4年级2个班,学生80人,教师2人。1955年改为公办,定校名为“六安县城关镇三里桥小学",4班,学生200多人,仍为初小,教职工8人;校舍300余平方米,旧草房16间,1959年增设高小班,成为完全小学,新建瓦房7间。1963年改为“六安师范第二附属小学",隶属于六安地区教育局。1968年六安师范下迁,复归六安县城关镇领导,恢复原名。“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师受到冲击,教学设备损失严重。1979年以后,附近工厂扩建,学龄儿童增多。该校采用上级拨款、勤工俭学收入和附近企业赞助款扩建校舍。1986年,校舍占地4575平方米,原有旧草房全部拆除,建成标准平房52间,教学楼2幢、52间,共设31个班,学生1581人,教职工81人(含退休教师8人)。
该校为全市规模最大、学生最多的学校。1979年前后,连续数届升学率为全市小学之冠。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3285名毕业生。
新风小学前身为青年塘教学点,校址在六安市与六安县交界处“二十四石"附近的岗丘上。1964年,回乡女知识青年张淑伦以牛棚作教室,创办了青年塘单班复式教学点,开小学一、二年级课。“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学点先后搬迁5次。此间有3个月,张淑伦只得将自家的堂屋作教室,用纸箱板涂漆作黑板,坚持教学。这时,民办教师报酬很低,青年塘教学点附近的6所耕读小学先后停办,张淑伦不计报酬,仍坚持办学,使该学区内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张淑伦教学认真,成绩显著,1983年冬郊区小学举行统考,青年塘教学点一、二年级语文成绩列第三名。教学点成立以来,为三年级输送合格学生300多名。1985年,该学区3个生产队文盲率下降8%。
1986年春,副市长崔祖瑛在检查工作中发现教学点没有教室,倡议捐款建校,并当场带头捐款。部分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随之捐款献料,共捐人民币3600余元(捐料折款在内),建成3间砖墙瓦顶新教室。新教室落成后,在门前立水泥碑一块,正面题词“一切为了孩子",背面刻捐款单位及个人名单。自此,教学点改名为“六安市望城岗乡新风小学"。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