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作物种植
一、粮食作物
(一)水稻
水稻居本县粮食作物之冠,每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的80%以上。建国初,水稻生产一直沿袭传统生产习惯,一年一季中稻约占全年水稻种植面积90%,麦茬一季单季晚稻约占5%强,种植一季早稻不足5%。1954年,贯彻省委的“农业三改”,改变单季稻生产习惯,双季稻开始进入水稻生产行列。1954年~1956年,全县每年“四稻”种植面积平均162.4万亩,总产量24915万公斤,单产平均为153.4公斤,其中早稻17.9万亩,双晚10万亩,配双率57%,平均单产早稻122.5公斤,双晚47.8公斤,双季亩产170.4公斤,比同期的中稻166公斤,每亩多收4.4公斤。1961年~1970年,每年“四稻”种植面积平均为123.3万亩,总产22241万公斤,平均单产为180.3公斤,其中早稻14万亩,双晚1.38万亩,配双率9.7%,平均单产早稻192.5公斤,双晚72.3公斤,双季亩产264.8公斤,比同期中稻平均单产192.5公斤,每亩多收72.3公斤。1971年~1978年,每年“四稻”种植面积平均为133.5万亩,总产32351万公斤,平均单产242.3公斤,其中早稻58万亩,双晚48万亩,配双率为82.7%,平均单产早稻276公斤,双晚128.5公斤,双季亩产404.5公斤,比同期中稻平均单产218公斤,每亩多收186.5公斤。
1979年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民生产注意经济效益,重视主攻单位面积产量,双季稻种植有所削减,相对集中在双河、孙岗、张店等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140万亩,其中早稻约40万亩、中稻60多万亩,单晚约10万亩、双晚约30万亩,四稻种植面积比例大体为3:4:1:2。
(二)小麦
小麦居本县粮食作物第二位,每年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0%左右。小麦属旱作物,本县每年旱地种麦占小麦播种总面积的75%以上。其种植方法有条播、点播、撒播三种,湾区以条播为主,点播为辅;丘陵、山区则以点播为主,撒播为辅。
5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35万亩,年平均总产量1550万公斤,平均单产44.25公斤。6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35.98万亩,年平均总产2796万公斤,平均单产77.7公斤。7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38万公斤,年平均总产4173万公斤,平均单产108.9公斤。1979年是小麦大丰收之年,总产7931.35万公斤,平均单产147.5公斤。1980年以来,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2万亩以上,年平均总产在6500万公斤左右,平均单产约150公斤。
(三)玉米
玉米居本县粮食作物第三位,每年产量约占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的5%以上。春玉米于清明后播种,宜于闲茬地安种,种植面积较少,常年种植比例不到10%;夏玉米接小麦、大麻、早稻等茬口,播种时间较长,最迟于立秋前半月播种,其播种面积较大,常年比例在90%以上。
50年代,每年平均种植面积14.79万亩,年平均总产1618.5万公斤,平均单产109公斤。60年代,每年平均种植面积14.2万亩,年平均总产1738.5万公斤,平均单产122.5公斤。70年代,每年平均播种面积为10.8万亩,年平均总产1910万公斤,平均单产近180公斤。1980年以来,每年种植面积平均为9.27万亩,年平均总产1243.35万公斤,平均单产134公斤,其中1986年种植面积为8.1万亩,总产1280万公斤,单产158公斤。
(四)山芋
山芋是本县粮食作物之一,适宜于丘陵、山岗地种植。春山芋宜栽闲茬田,种植面积较少,仅占5%左右;夏山芋接麦、菜茬,种植面积较大,约占95%。其栽插方法:丘陵区宜起垄打坝栽插,山区多大墒平插。
50年代,每年平均种植面积5.15万亩,年平均总产(以5:1折合主粮,下同)459万公斤,平均单产89公斤。60年代,每年平均种植面积6.1万亩,年平均总产516万公斤,平均单产84.5公斤。70年代,每年平均种植面积5.1万亩,年平均总产697万公斤,平均单产137.5公斤。1980以来,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上下,平均年产量650万公斤,平均单产均在100公斤以上。
(五)豆类
豆类有大豆、豌豆、蚕豆、绿豆、赤豆、豇豆等,以大豆居多,常年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占全年粮播总面积2%以上,年产量约300万公斤,单产约100公斤。其它豆类常年种植面积在2~3万亩,年产量约150万公斤。
大豆的种植方法,除少数与夏玉米套种外,90%以上是撒播单种。其它豆类基本上在它种作物间套种,如玉米套种绿豆、豇豆、赤豆,小麦与豌豆混种。六安红小豆,在山岗、湾畈均有种植,耐旱耐瘦,适应性强,既可单种,又可在玉米、芝麻间套种。
二、油料作物
油料有菜籽、花生和芝麻。建国后,本县油料生产发展迅速。1949年,全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为8.2万亩,1981年发展到37万余亩,1949年总产仅509万公斤,1981年总产达3028.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4.95倍。1982年总产4034万公斤,比1981年增长33%。1986年总产2827万公斤。
油菜在油料作物中占第一位。50年代,油菜平均每年种植面积7.75万亩,平均单产26.5公斤,年平均总产205.5万公斤。6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4.48万亩,平均单产29.5公斤,年平均总产132.16万公斤。7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13万亩,平均单产46公斤,年平均总产598万公斤。1980年以来,平均每年种植面积为30多万亩,平均单产87公斤,年平均总产达2612.5万公斤。1986年种植面积33.5万亩,单产73公斤,总产2464万公斤。
花生在50年代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油料作物的首位,后扩种油菜,始下降到第二位,5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6.5万亩,平均单产92.5公斤,年平均总产601.5万公斤。6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4.4万亩,平均单产58公斤,年平均总产256.5万公斤。7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2.98万亩,平均单产92.5公斤,年平均总产276.5万公斤。1986年种植面积2.87万亩,单产108公斤,总产309万公斤。
三、经济作物
(一)棉花
棉花在本县种植的历史悠久,山、岗、湾、畈区皆有。因受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其生产一直处于面积不稳、单产不高状况。
建国初,棉花自由零星种植,农民为满足土纺土织自用需要,悉心选种,精耕细作,发展很快。1955年种植面积扩大到6.9万亩,比1949年2.5万亩增长1.75倍,农民除自用外,平均每年销售给国家1.25万公斤,由于老品种、旧方法,单产仅十几公斤。
1956年后,棉花由个体种植转为集体种植。1958年引进岱字15号,推广营养钵育苗、合理密植、病虫防治等技术,但由于计划性不强,加之自然灾害影响,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最低的1961年棉花种植仅有1.9万亩,平均单产6公斤。
1964年,棉花纳入国家计划种植,本县列入全国重点棉区之一。1970年县建立棉花良种场,每年聘请十多名棉花辅导员指导生产。由于措施得力,棉花生产在短时间大幅度增长,平均每年种植面积6~8万亩。1972年棉花布局集中到20个公社,种植计划7万亩,最高年份的1973年,全县棉花(内含自留棉)种植8.4万亩,总产162.4万公斤,这一时期虽面积扩大,集体种植,专业经营,但布局不尽合理,产量较低,单产一直徘徊在20公斤上下。
1980年以后,棉花生产计划调整为3万亩,集中到5个区26个公社,后因化纤工业发展,农村土纺土织停闭,棉花种植逐年下降。1986年种植面积仅1万亩,总产30.7万公斤,单产30.7公斤,基本为农民自用棉。
(二)麻类
麻类(包括大麻、红麻、苎麻)是本县主要经济作物,历史悠久,种植面大,品质优良,尤以大麻高产优质居全国之冠,本县素有“麻乡”之称。
大麻,建国初,种植约3万亩,1951年扩种到5.2万亩。1956年政府对大麻采取多种扶持政策,重点推行深耕早播,合理密植,病虫防治,浸泡沤制等技术,供应饼肥346万公斤,硫酸氨88万公斤,当年扩种到7.4万亩,比1955年5.5万亩,扩大35.2%,单产达120.5公斤。1959年大麻种植达到8.4万亩。60年代为生产鼎盛时期,但随着塑料、尼龙、化纤工业发展,大麻用途有所取代,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跌,平均每年种植面积5.7万亩,年平均总产504万公斤。1981年种植面积仅有2.27万亩,总产239.7万公斤。1986年,种植面积回升到8.25万亩,总产756万公斤,平均每亩单产92公斤。
红麻,1950年开始引种,1953年曾经种植1346亩,总产10.8万公斤,后因沤制费工,收益不大,停种13年。70年代以来,因红麻用途广泛,市场销路广,种植茬口宽,经济效益高,又有所发展。1972年本县西部丘陵地区重新引种。1978年种植扩大到1.97万亩。1985年猛增到25.52万亩,占麻类种植面积82%,总产4041万公斤,占麻类总产量的86.3%。1986年红麻种植面积又降为12.12万亩,总产3435万公斤。
苎麻,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庄前屋后零星种植,面积不过200多亩,商品率低,多为农户自用。1984年列入本县开发山区经济项目之一,以东河口区为生产基地。1985年种植面积343亩,总产1.5万公斤,单产42公斤,同年从湖北调种育苗移栽,发展一批新麻园。1986年全县苎麻种植面积823亩,总产3.4万公斤,平均每亩单产41公斤。
(三)茶叶
茶叶是本县山区重要经济作物,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品质优良,驰名全国。1975年列为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历史上以生产“六安瓜片”、“黄大茶”、“绿大茶”为主,建国后,独山、东河口等地改制“霍红”、“舒绿”等外销茶,部分地区兼产“小兰花”茶。“六安瓜片”畅销于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城市,“黄、绿大茶”远销山东、山西,“舒绿”、“霍红”大部分出口,少量内销。
本县茶叶集中产于南部5个山区,22个乡(镇),2个国营茶场,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以前,茶园面积曾达11.4万亩,资源丰富,后因战争因素,资源破坏,茶园荒芜。1949年全县茶园面积仅有3.78万亩,茶叶产量64万公斤。1952年,县成立茶叶生产改进指挥部,组建茶叶试验场,发放贷款,积极扶植改制红茶。1955年茶叶产量上升到1117250公斤,比1949年增长74.5%,收购茶叶104.9万公斤,其中片茶16.3万公斤、大茶88.6万公斤,后因市场价格变化,茶叶产量自1965年以来,一直徘徊在100万公斤左右。1975年全国茶叶会议之后,连续三年调进茶籽60万公斤,成片发展新式茶园12000多亩,建办乡、村茶场81个,初制厂56个,拥有厂房543间。1978年以后,实行承包责任制,打破产区界限,发挥茶农采制自主权,加之国家实行减税让利政策,促进茶叶发展。1982年全县茶园面积扩大到50332亩,产量131万公斤,收购干茶113.65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1984年国务院对茶叶实行开放政策,本县为适应市场需求,进行茶类布局改革,提高片茶,压缩大茶,保持炒青,适当扩大小兰花,使全县茶叶产量、产值有很大提高。1985年全县生产茶叶94.6万公斤,其中春茶82.5万公斤;1986年茶叶总产105万公斤。
(四)蚕桑
本县是省16个蚕桑县之一。据历史记载,六安蚕茧曾为阜阳亳绞(丝绸织品)的主要原料。建国前,桑树资源集中分布于独山、苏埠一带山区,零星种植,产量低,蚕质差。1949年桑园面积约1800亩,蚕茧1.49万公斤。1959年本县在徐集等地,首先推广嫁接桑树良种和饲养家蚕良种,成片建立专业桑园基地。1960年在黄涧河等山区推广饲养榨蚕。1962年又推广饲养篦麻蚕,收效甚微。1966年桑园面积达1380亩,蚕茧产量2.6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74.5%,以后蚕茧生产长期停滞在1.5万公斤水平。1981年,根据省蚕桑区划组建议,集中抓两条线(淠河、三元河、总干渠)、两大片(东、西丘陵)蚕桑基地建设。1982年在新安、城南、苏家埠等湾区示范推广矮杆密植桑园。1985年桑蚕生产遍及全县,桑园面积近4000亩,产茧量5.63万公斤,比1966年增长一倍。1986年产茧量6.2万公斤,为历史最高纪录。
(五)蔬菜
本县蔬菜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据1982年普查,乡土蔬菜有8个类型,40个种目,94个品种,高产优质的品种36个,列为名贵稀少的品种有10个,即:苏家埠大青豇、独山大白豇、固镇黄心菜、丁集黄瓜、张店磨盘瓜、天鹅蛋大豆、小青椒、马头集芹菜、椿树羊角椒、新安黄毛豆、萝卜,苏埠的“苕”(属根菜类,自1958年后已毁种绝迹)。建国后,蔬菜生产不稳定,50年代,年平均蔬菜种植面积6.4万亩,1960年~1978年,年种植面积下降为3万亩。1979年后,因城关及四周郊区划属六安市,本县蔬菜种植面积又下降至2万亩左右。1982年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政策不断深入,蔬菜生产逐年回升,并向专业化、良种化、大棚化方向发展,到1986年蔬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5.43万亩。
(六)中药材
本县中药材资源丰富,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早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本县龙滩嘴半夏多优质的记载。名贵药材有四五十种,桔梗、半夏、杏仁、大麻仁销往国内外。据1985年普查,植物类中药材在县境内有153种,666个品种,蕴藏量约1700万公斤,木本大宗药材,如杜仲、厚朴、山茱萸、辛夷、栀子、宣木瓜等多分布在南部山丘;草本药材,如桔梗、丹参、半夏、瞿麦、百蕊草、徐长卿、猫抓草、大蓟、小蓟、夏枯草、仙鹤草、柴胡等,主要分布在东、西岗区。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药材生产,50年代初,主要采用野生药源为主,年收购量25万~40万公斤。1958年建立中药材培植场,因地制宜,因药制宜,从省外引进黄莲、大黄、佛手、巴豆、木香等名贵药材试种,随之全县先后发展药材培植场30个。60年代末,药材生产由野生变家种,野生资源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蕴藏量骤然下降,年收购约25万公斤。1970年引种白芍、牛子、薏苡33.5亩、山茱萸270棵、黄柏7000棵、杜仲7000棵。1972年引种丹皮、白芷、川芎、连翘、栀子39.7亩。据统计,本县从省外引进品种80余种,现存40余种。70年代后期,特别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草药生产开始复苏,全县专业药材培植试验场3个,实行林、药间种单位24个,农、药间作单位13个,果药兼营的国营场3个,以培植药材为主的专业户3户,药材培植户320户,家种药材面积850亩,近55个品种,其中野生变家种的有36个品种。
(一)水稻
水稻居本县粮食作物之冠,每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粮食作物的80%以上。建国初,水稻生产一直沿袭传统生产习惯,一年一季中稻约占全年水稻种植面积90%,麦茬一季单季晚稻约占5%强,种植一季早稻不足5%。1954年,贯彻省委的“农业三改”,改变单季稻生产习惯,双季稻开始进入水稻生产行列。1954年~1956年,全县每年“四稻”种植面积平均162.4万亩,总产量24915万公斤,单产平均为153.4公斤,其中早稻17.9万亩,双晚10万亩,配双率57%,平均单产早稻122.5公斤,双晚47.8公斤,双季亩产170.4公斤,比同期的中稻166公斤,每亩多收4.4公斤。1961年~1970年,每年“四稻”种植面积平均为123.3万亩,总产22241万公斤,平均单产为180.3公斤,其中早稻14万亩,双晚1.38万亩,配双率9.7%,平均单产早稻192.5公斤,双晚72.3公斤,双季亩产264.8公斤,比同期中稻平均单产192.5公斤,每亩多收72.3公斤。1971年~1978年,每年“四稻”种植面积平均为133.5万亩,总产32351万公斤,平均单产242.3公斤,其中早稻58万亩,双晚48万亩,配双率为82.7%,平均单产早稻276公斤,双晚128.5公斤,双季亩产404.5公斤,比同期中稻平均单产218公斤,每亩多收186.5公斤。
1979年后,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行,农民生产注意经济效益,重视主攻单位面积产量,双季稻种植有所削减,相对集中在双河、孙岗、张店等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约140万亩,其中早稻约40万亩、中稻60多万亩,单晚约10万亩、双晚约30万亩,四稻种植面积比例大体为3:4:1:2。
(二)小麦
小麦居本县粮食作物第二位,每年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10%左右。小麦属旱作物,本县每年旱地种麦占小麦播种总面积的75%以上。其种植方法有条播、点播、撒播三种,湾区以条播为主,点播为辅;丘陵、山区则以点播为主,撒播为辅。
5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35万亩,年平均总产量1550万公斤,平均单产44.25公斤。6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35.98万亩,年平均总产2796万公斤,平均单产77.7公斤。7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38万公斤,年平均总产4173万公斤,平均单产108.9公斤。1979年是小麦大丰收之年,总产7931.35万公斤,平均单产147.5公斤。1980年以来,每年种植面积保持在42万亩以上,年平均总产在6500万公斤左右,平均单产约150公斤。
(三)玉米
玉米居本县粮食作物第三位,每年产量约占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的5%以上。春玉米于清明后播种,宜于闲茬地安种,种植面积较少,常年种植比例不到10%;夏玉米接小麦、大麻、早稻等茬口,播种时间较长,最迟于立秋前半月播种,其播种面积较大,常年比例在90%以上。
50年代,每年平均种植面积14.79万亩,年平均总产1618.5万公斤,平均单产109公斤。60年代,每年平均种植面积14.2万亩,年平均总产1738.5万公斤,平均单产122.5公斤。70年代,每年平均播种面积为10.8万亩,年平均总产1910万公斤,平均单产近180公斤。1980年以来,每年种植面积平均为9.27万亩,年平均总产1243.35万公斤,平均单产134公斤,其中1986年种植面积为8.1万亩,总产1280万公斤,单产158公斤。
(四)山芋
山芋是本县粮食作物之一,适宜于丘陵、山岗地种植。春山芋宜栽闲茬田,种植面积较少,仅占5%左右;夏山芋接麦、菜茬,种植面积较大,约占95%。其栽插方法:丘陵区宜起垄打坝栽插,山区多大墒平插。
50年代,每年平均种植面积5.15万亩,年平均总产(以5:1折合主粮,下同)459万公斤,平均单产89公斤。60年代,每年平均种植面积6.1万亩,年平均总产516万公斤,平均单产84.5公斤。70年代,每年平均种植面积5.1万亩,年平均总产697万公斤,平均单产137.5公斤。1980以来,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上下,平均年产量650万公斤,平均单产均在100公斤以上。
(五)豆类
豆类有大豆、豌豆、蚕豆、绿豆、赤豆、豇豆等,以大豆居多,常年种植面积在2.5万亩左右,占全年粮播总面积2%以上,年产量约300万公斤,单产约100公斤。其它豆类常年种植面积在2~3万亩,年产量约150万公斤。
大豆的种植方法,除少数与夏玉米套种外,90%以上是撒播单种。其它豆类基本上在它种作物间套种,如玉米套种绿豆、豇豆、赤豆,小麦与豌豆混种。六安红小豆,在山岗、湾畈均有种植,耐旱耐瘦,适应性强,既可单种,又可在玉米、芝麻间套种。
二、油料作物
油料有菜籽、花生和芝麻。建国后,本县油料生产发展迅速。1949年,全县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为8.2万亩,1981年发展到37万余亩,1949年总产仅509万公斤,1981年总产达3028.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4.95倍。1982年总产4034万公斤,比1981年增长33%。1986年总产2827万公斤。
油菜在油料作物中占第一位。50年代,油菜平均每年种植面积7.75万亩,平均单产26.5公斤,年平均总产205.5万公斤。6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4.48万亩,平均单产29.5公斤,年平均总产132.16万公斤。7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13万亩,平均单产46公斤,年平均总产598万公斤。1980年以来,平均每年种植面积为30多万亩,平均单产87公斤,年平均总产达2612.5万公斤。1986年种植面积33.5万亩,单产73公斤,总产2464万公斤。
花生在50年代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油料作物的首位,后扩种油菜,始下降到第二位,5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6.5万亩,平均单产92.5公斤,年平均总产601.5万公斤。6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4.4万亩,平均单产58公斤,年平均总产256.5万公斤。70年代,平均每年种植面积2.98万亩,平均单产92.5公斤,年平均总产276.5万公斤。1986年种植面积2.87万亩,单产108公斤,总产309万公斤。
三、经济作物
(一)棉花
棉花在本县种植的历史悠久,山、岗、湾、畈区皆有。因受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其生产一直处于面积不稳、单产不高状况。
建国初,棉花自由零星种植,农民为满足土纺土织自用需要,悉心选种,精耕细作,发展很快。1955年种植面积扩大到6.9万亩,比1949年2.5万亩增长1.75倍,农民除自用外,平均每年销售给国家1.25万公斤,由于老品种、旧方法,单产仅十几公斤。
1956年后,棉花由个体种植转为集体种植。1958年引进岱字15号,推广营养钵育苗、合理密植、病虫防治等技术,但由于计划性不强,加之自然灾害影响,棉花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最低的1961年棉花种植仅有1.9万亩,平均单产6公斤。
1964年,棉花纳入国家计划种植,本县列入全国重点棉区之一。1970年县建立棉花良种场,每年聘请十多名棉花辅导员指导生产。由于措施得力,棉花生产在短时间大幅度增长,平均每年种植面积6~8万亩。1972年棉花布局集中到20个公社,种植计划7万亩,最高年份的1973年,全县棉花(内含自留棉)种植8.4万亩,总产162.4万公斤,这一时期虽面积扩大,集体种植,专业经营,但布局不尽合理,产量较低,单产一直徘徊在20公斤上下。
1980年以后,棉花生产计划调整为3万亩,集中到5个区26个公社,后因化纤工业发展,农村土纺土织停闭,棉花种植逐年下降。1986年种植面积仅1万亩,总产30.7万公斤,单产30.7公斤,基本为农民自用棉。
(二)麻类
麻类(包括大麻、红麻、苎麻)是本县主要经济作物,历史悠久,种植面大,品质优良,尤以大麻高产优质居全国之冠,本县素有“麻乡”之称。
大麻,建国初,种植约3万亩,1951年扩种到5.2万亩。1956年政府对大麻采取多种扶持政策,重点推行深耕早播,合理密植,病虫防治,浸泡沤制等技术,供应饼肥346万公斤,硫酸氨88万公斤,当年扩种到7.4万亩,比1955年5.5万亩,扩大35.2%,单产达120.5公斤。1959年大麻种植达到8.4万亩。60年代为生产鼎盛时期,但随着塑料、尼龙、化纤工业发展,大麻用途有所取代,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下跌,平均每年种植面积5.7万亩,年平均总产504万公斤。1981年种植面积仅有2.27万亩,总产239.7万公斤。1986年,种植面积回升到8.25万亩,总产756万公斤,平均每亩单产92公斤。
红麻,1950年开始引种,1953年曾经种植1346亩,总产10.8万公斤,后因沤制费工,收益不大,停种13年。70年代以来,因红麻用途广泛,市场销路广,种植茬口宽,经济效益高,又有所发展。1972年本县西部丘陵地区重新引种。1978年种植扩大到1.97万亩。1985年猛增到25.52万亩,占麻类种植面积82%,总产4041万公斤,占麻类总产量的86.3%。1986年红麻种植面积又降为12.12万亩,总产3435万公斤。
苎麻,主要分布在东南山区,庄前屋后零星种植,面积不过200多亩,商品率低,多为农户自用。1984年列入本县开发山区经济项目之一,以东河口区为生产基地。1985年种植面积343亩,总产1.5万公斤,单产42公斤,同年从湖北调种育苗移栽,发展一批新麻园。1986年全县苎麻种植面积823亩,总产3.4万公斤,平均每亩单产41公斤。
(三)茶叶
茶叶是本县山区重要经济作物,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品质优良,驰名全国。1975年列为全国茶叶生产基地县之一。历史上以生产“六安瓜片”、“黄大茶”、“绿大茶”为主,建国后,独山、东河口等地改制“霍红”、“舒绿”等外销茶,部分地区兼产“小兰花”茶。“六安瓜片”畅销于江淮及长江中下游城市,“黄、绿大茶”远销山东、山西,“舒绿”、“霍红”大部分出口,少量内销。
本县茶叶集中产于南部5个山区,22个乡(镇),2个国营茶场,据史料记载,抗日战争以前,茶园面积曾达11.4万亩,资源丰富,后因战争因素,资源破坏,茶园荒芜。1949年全县茶园面积仅有3.78万亩,茶叶产量64万公斤。1952年,县成立茶叶生产改进指挥部,组建茶叶试验场,发放贷款,积极扶植改制红茶。1955年茶叶产量上升到1117250公斤,比1949年增长74.5%,收购茶叶104.9万公斤,其中片茶16.3万公斤、大茶88.6万公斤,后因市场价格变化,茶叶产量自1965年以来,一直徘徊在100万公斤左右。1975年全国茶叶会议之后,连续三年调进茶籽60万公斤,成片发展新式茶园12000多亩,建办乡、村茶场81个,初制厂56个,拥有厂房543间。1978年以后,实行承包责任制,打破产区界限,发挥茶农采制自主权,加之国家实行减税让利政策,促进茶叶发展。1982年全县茶园面积扩大到50332亩,产量131万公斤,收购干茶113.65万公斤,创历史最好水平。1984年国务院对茶叶实行开放政策,本县为适应市场需求,进行茶类布局改革,提高片茶,压缩大茶,保持炒青,适当扩大小兰花,使全县茶叶产量、产值有很大提高。1985年全县生产茶叶94.6万公斤,其中春茶82.5万公斤;1986年茶叶总产105万公斤。
(四)蚕桑
本县是省16个蚕桑县之一。据历史记载,六安蚕茧曾为阜阳亳绞(丝绸织品)的主要原料。建国前,桑树资源集中分布于独山、苏埠一带山区,零星种植,产量低,蚕质差。1949年桑园面积约1800亩,蚕茧1.49万公斤。1959年本县在徐集等地,首先推广嫁接桑树良种和饲养家蚕良种,成片建立专业桑园基地。1960年在黄涧河等山区推广饲养榨蚕。1962年又推广饲养篦麻蚕,收效甚微。1966年桑园面积达1380亩,蚕茧产量2.6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74.5%,以后蚕茧生产长期停滞在1.5万公斤水平。1981年,根据省蚕桑区划组建议,集中抓两条线(淠河、三元河、总干渠)、两大片(东、西丘陵)蚕桑基地建设。1982年在新安、城南、苏家埠等湾区示范推广矮杆密植桑园。1985年桑蚕生产遍及全县,桑园面积近4000亩,产茧量5.63万公斤,比1966年增长一倍。1986年产茧量6.2万公斤,为历史最高纪录。
(五)蔬菜
本县蔬菜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据1982年普查,乡土蔬菜有8个类型,40个种目,94个品种,高产优质的品种36个,列为名贵稀少的品种有10个,即:苏家埠大青豇、独山大白豇、固镇黄心菜、丁集黄瓜、张店磨盘瓜、天鹅蛋大豆、小青椒、马头集芹菜、椿树羊角椒、新安黄毛豆、萝卜,苏埠的“苕”(属根菜类,自1958年后已毁种绝迹)。建国后,蔬菜生产不稳定,50年代,年平均蔬菜种植面积6.4万亩,1960年~1978年,年种植面积下降为3万亩。1979年后,因城关及四周郊区划属六安市,本县蔬菜种植面积又下降至2万亩左右。1982年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经济政策不断深入,蔬菜生产逐年回升,并向专业化、良种化、大棚化方向发展,到1986年蔬菜种植面积已扩大到5.43万亩。
(六)中药材
本县中药材资源丰富,门类齐全,品种繁多。早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本县龙滩嘴半夏多优质的记载。名贵药材有四五十种,桔梗、半夏、杏仁、大麻仁销往国内外。据1985年普查,植物类中药材在县境内有153种,666个品种,蕴藏量约1700万公斤,木本大宗药材,如杜仲、厚朴、山茱萸、辛夷、栀子、宣木瓜等多分布在南部山丘;草本药材,如桔梗、丹参、半夏、瞿麦、百蕊草、徐长卿、猫抓草、大蓟、小蓟、夏枯草、仙鹤草、柴胡等,主要分布在东、西岗区。
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药材生产,50年代初,主要采用野生药源为主,年收购量25万~40万公斤。1958年建立中药材培植场,因地制宜,因药制宜,从省外引进黄莲、大黄、佛手、巴豆、木香等名贵药材试种,随之全县先后发展药材培植场30个。60年代末,药材生产由野生变家种,野生资源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蕴藏量骤然下降,年收购约25万公斤。1970年引种白芍、牛子、薏苡33.5亩、山茱萸270棵、黄柏7000棵、杜仲7000棵。1972年引种丹皮、白芷、川芎、连翘、栀子39.7亩。据统计,本县从省外引进品种80余种,现存40余种。70年代后期,特别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草药生产开始复苏,全县专业药材培植试验场3个,实行林、药间种单位24个,农、药间作单位13个,果药兼营的国营场3个,以培植药材为主的专业户3户,药材培植户320户,家种药材面积850亩,近55个品种,其中野生变家种的有36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