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航道
淠河淠河分为东淠河、西淠河,于西河口汇合。航道从两河口起至正阳关入淮河止,全长151公里。本县境内94公里,经青山、横排头、苏埠、莲花庵、县城、新安、鲍兴集、顺河集、高嘴子、单王、马头、张湾入寿县境。由于淠河上游属山区河流,坡陡流急,山洪暴发时,河水陡涨,一昼夜可涨5~6米,2~3天又退至原水位(2米以上)。水中夹沙,冲击河岸,形成水浅、滩多,河面宽(有的宽达千米以上)。枯水季节,可供航行的航槽很窄,宽处不到7米,水深只有O.4米多,故常靠刮沙、扒河、打坝蓄水办法等航行。
淠河水运历史悠久,建国前,是山区通向外地的一条水运要道。据清同治《六安州志》记载,明崇祯年间,六安东关为闹市,闹旅云集,多从北关由淠河运货。民国年间,航行在淠河排筏及山陕帮、河南帮、淮河帮的大小船只往返如梭,桅杆林立,多达千艘。山区的竹、木、茶、麻、药材、扫把等山货,均通过此河运至六安县城、正阳关、淮南、蚌埠等中转运销省内外,返回则装载食盐、煤炭、日杂百货等物资。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安徽省政府迁至立煌(现金寨县)后,淠河水运盛极。除六安、寿县、霍邱、正阳关、凤台、蚌埠、颍上、阜阳等本省船只云集淠河外,还有江苏、河南、湖北、山东等省的船舶到淠河从事运输。当时货运量高达15万~20万吨。直到1945年以后,船只才逐渐减少,运量也相应下降。建国后,据1953年统计,当年水运量1O.2万吨。1954年起,淠河上游的佛子岭、磨子潭、响洪甸水库相继建成,淠河洪枯水位得到调节,航道条件,有所改善,1955年货运量增至14.9万吨。自1960年淠河总干渠横排头枢纽工程建成,河水被拦入总干渠后,横排头以下河道,除汛期有山洪直泻外,平日几乎干涸,水深只有O.2~0.3米。由于砂石流散,航道淤浅,已基本断航。
汲河东、西汲河在固镇合流后经城东湖入淮,河、湖航道218公里,本县境内102公里。汲河弯曲,底宽一般为35米,两岸多树林,河床树桩,枯水季节不通航,洪水期河流湍急,河岸淹没,木船仅抵储渡口。汲河在1957年以前,是本县西部重要水运线,年货运量达6万吨,以运出粮食为主,可直抵蚌埠。之后,随着汲河上游淤浅和东湖闸建立,加之开辟新河道,水流改向,于是河道渐涸,基本断航。
丰乐河丰乐河航道,全长105公里,本县境内航道仅36公里。此河上游是山区、丘陵河道,河窄水浅,不能通航。下游航道靠巢湖回水通航,条件较好,水深达2米,河宽30~60米。1954年以前,桃溪以上季节通航,15吨以下木帆船可至双河、八十铺等地。桃溪以下45公里,可常年通航30吨木船。当时,双河至三河之间的航道畅通,商船往返频繁,民间流传:“买不尽的双河米,装不完的三河粮”的歌谣。进入60年代,由于上游河道浅,加之陆路交通发展,桃溪以上的水运物资乡转向陆运,渐不通航。
淠河总干渠淠河总干渠,从本县横排头渠首引出,流经六安、肥西、长丰县境,至达合肥市北郊双墩集,与淮南相接。通航里程143公里。县境内经芮草洼、樊通桥、罗管节制闸,至马集出境,长56.8公里。
此条人工河是由淠河总干渠和滁河干渠上段的两个渠段所组成。横排头至将军岭112公里,河底宽27——60米,水深5米,弯曲半径750——1100米。将军岭至双墩集31公里,河底宽15米,弯曲半径460米。
为了实现总干渠通航,省交通厅于1970年在总干渠上建成罗管和肥西将军岭两级船闸,并对部分不能满足通航的渠段进行了机械疏浚。1970年5月总干渠全线通航。为了使航线继续向淠河上游延伸,省交通厅又于1979年在渠首建船闸一座,沟通了淠河上游水运物资进出,至此,横排头以上藏量丰富的黄砂和大批山货可直运到双墩集与淮南铁路衔接,实现了水陆联运。
总干渠沿线主要支流航运情况:
淠东干渠底宽30米,水深3.2米,从总干渠六安城东北拐引出,渠线沿六寿路北行,经木厂穿安丰塘至寿县九里沟,全长100公里。本县境内28.5公里。其中,谢埠至戈店季节区间通航36公里,年运量达15000吨。
淠杭干渠,底宽40米,水深3.7米。从总干渠高堰附近引水南伸接舒城县龙河口水库渠首枢纽处,全长72公里,本县境内53公里。其中,打山至高堰季节区间通航43公里,年运量4000吨。
瓦西干渠,底宽15米,水深3米。从总干渠道罗管节制闸引出,经洞阳至寿县保义集,全长60公里,本县境内27.5公里。其中,百家堰至谢埠季节通航42公里,年运量2万吨。
二、港口码头
淠河港(即古码头)位于六安市西北隅,环绕六安师专,港区共有三个自然岸坡码头,即便门、西门和北门下龙爪,计五个泊位,约长2000米,水域面积60万平方米,是本县早期最大的货物集散中转港口。
建后,这些码头均无任何装卸设施,全靠人力抬杠、背驮、肩挑,码头有私人开设的露天堆场。泊位不固定,随着水起水落,砂石流动,深浅不一而变动,码头前沿水深分别为O.7米~1米。民国年间水运鼎盛时,港口停靠的船舶最多时达千艘,年舌吐量1O万吨左右。进港物资为食盐、煤炭、水泥、钢材及水果之类。出港物资多为竹、木、茶、麻、扫把和粮食之类。至60年代末,淠河逐渐断流,港口随之废弃。
淠河总干渠港位于六安市东,环绕六安齿轮厂,距横排头渠首28公里,抵长丰县双墩港115公里,与淮南铁路衔接,是皖西地区重要的集、散、运港口。该港建于1958年,由省交通厅拨款10万元兴建,1969年又作扩建,次年完工。现港区自然岸线404米,港区总面积5.32万平方米,陆域面积3.31万平方米,水域面积2.01万平方米,有斜坡式码头一座,总长403.8米,设泊位13个,前沿水深2.5米,最大靠泊能力100吨级,库场总面积3682.11平方米,年舌吐量24万吨,吞吐能力65万吨,属六安地区航运局管辖。
横排头港位于淠河总干渠渠首横排头,在苏埠镇南6公里。1970年淠河总干渠全线通航后,此港由六安地区航运局投资1.2万元兴建自然胺7坡码头一座,位于闸下600米,码头总延长26.1米,泊位21个,靠泊能力1000吨级船舶。仓库面积250平方米,港口总延长1450米,年吞吐量7.6万吨。1979年省交通厅投资181万元,兴建100吨船闸一座,横排头上游两河口可直接通航。此港现归地区航运局管辖。
1971年——1986年横排头港口吞吐量统计表


三、水路运输
(一)运输工具
木帆船六安出现木帆船历史悠久,曾有过排筏如梭、官船成帮、商船云集的景象。建国初期,船行在淠河、汲河和丰乐河的木帆船还有近百只。1956年,固镇成立市民社,拥有专业木帆船12只,55吨位。1959年,六安专署批准,从专区船队调450人,木帆船104只,计1007吨位,划给六安县成立航运站船队。这些船平均每只9.7吨,最大的30吨,最小的5吨。船型大都是卜梢子、麻划子既扁又浅,仅能航行在水浅滩多的淠河,船入淮河,稍有风浪,既不能航行。且航速慢、劳动强度大,除顺风扬帆外,逆水行舟全靠撑篙拉纤,即使数九寒天,船工也得下水夯浅,航行艰辛。60年代末,全县拥有木帆船126只,1324吨位,发展缓慢。进入70年代后,水运实现拖带化,自行设计,自己制造以及从外地购进的挂机船、水泥船投入运输。建造木船,由于木材、钢材、桐油短缺,成本大,工期长、耐腐性差,较小的木帆船渐被淘汰。
机动船1958年12月,由六安专区航运管理处造船厂制造的第一艘木质拖轮——淠拖一号下水。1969年下半年,县水运社从县水利局购买两艘各为60匹马力的木质旧拖轮,分别命名为“先锋一号”、“先锋2号”,于1971年1月13日正式投入运输,使运输实现半拖带化。1975年至1976年,县水运社船舶修造厂自行设计制造了两艘钢质拖轮,分别为160匹马力和300匹马力,命名为“六拖11号”、“六拖12号”。原先锋一号、二号改为9号、10号,至此,全部实现运输拖带化。
(二)货运
个体运输清代,本县境内商旅往来多赖水运,民国年间,经常停泊于县城和固镇的船只有近百只。城郊的河西便门滩和固镇附近的农民几乎每家有1只3至4吨的小划子,他们一边耕地,一边营运。县城西门有张福林、王老三等船行,便门有顺河公、郑广银等船行七、八家。固镇南有程宏国、翁老行船行,北有赵老怀船行五、六家。
建国初,苏埠、赵嘴子和固镇一带靠贩柴为生的小船也参加了个体运输。至1952年,仅淠河船民参加六安港运输的船舶就近千只,载重量约5000余吨。合作化时期,船民大都参加互助组、合作社,加入县办专业运输队伍。60年代中期,部分船民离队下放,直接搞个体运输。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下放船民陆续被收回,到1984年止,已收回木船船民47户,木船47只,1132吨位;收回轮机船民49户,轮机船49只,1341吨位。上述个体户经工商局批准成立船民联合体。此外,陵波船队拥有农副船10只,其中钢质水泥船5只,木质水泥船5只,计282吨位,于1983年也经批准成立联合体,这些船只主要航行在淠河总干渠内,航运业务归地区航运局统配。
专业运输建国初,个体运营的木船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逐渐形成县办专业运输队伍。1956年2月,固镇成立市民社,有船民47人,木帆船11只55吨位,航行于汲河、淮河。1959年,成立县航运船队,由六安专区航运分局船队划给职工450人,木帆船104只,载重100吨位,为站队合一的集体所有制企业。1969年4月20日,县横排头水上运输合作社和县渡运合作社合并到县水上运输合作社,同年下半年购木质上拖轮两艘。1973年和1976年又自行设计制造钢质拖轮两艘,实现了运输拖带化,营运收入扩平均达45万元,比1970年前收入12万元增长3.75倍。1979年县水运社划市辖,县内仅有固镇水运社,1986年改为固镇航运公司。
六安县水路运输货物分类表

上一篇:第一节 陆路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