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电信
一、长途电话
(一)电路
民国12年2月,安徽省建设厅从合肥架至六安铁质单线1条,130公里,途经三十岗、官亭各安电话单机1部。民国22年10月,省建设厅分别沿六安至合肥、六安至叶集汽车公路线架设2条线路;同时沿六安至立煌公路线途经独山、东香火岭架设麻埠军用电话线路,都作长途电话线路。民国27年设立“六安长途电话管理站”,作为专署与各县通话联络。民国34年,六安长途电话已通舒城、霍山、立煌、霍邱、寿县、合肥、叶家集、流波、麻埠等地,长途电话去话89990次,其中军政82030次,防空7050次,局务910次。六安长途电话站对外不办理长话业务。
1950年六安专区电信局对外开办了长话业务,下半年直达长话电路通向合肥、霍山、金寨、寿县、舒城、霍邱。1958年7月20日,六安至合肥开通单路载波电路。1959年2月,开通至霍邱等地单路载波,至年底长话电路已达22路,1972年,增加到28路。1983年1月18日,首次开通六安至合肥半自动长话电路。1985年,六安地区邮电局开通二级省内长话电路53路,其中载波电路37路,实线电路8路,半自动电路8条。其自用电路分别是:六安至合肥14路,其中半自动8路,载波6路;六安至寿县4路,其中载波2路,实线2路;六安至霍山4路,其中载波2路,实线2路;六安至舒城4路,其中载波3路,实线1路;六安至霍邱5路,载波4路,实线1路;六安至金寨3路,其中载波1路,实线2路;六安至肥西载波1路;六安至阜阳载波1路;六安至淮南载波2路;六安至蚌埠载波2路;六安至安庆载波2路;六安至岳西载波1路;六安至皖丰1路。1977年,六安地区邮电局首次出租六安至安庆机场长话载波电路1路。1978年代维浦信化工厂杆路。1983年出租给六安公安机关至合肥专线载波1路。
1984年分别出租给六安武警、公安和机要部门至合肥、金寨、霍山、霍邱、寿县、舒城等地的载波,共9路。1986年底,共有长途电话电路58路,其中载波电路55路,实线3路;按机械程式分为自动化5路,半自动化5路,人工电路48路;另外还有出租电路14路。
(二)网点
民国12年,省长途电话局在本县境内设有长途电话管理站1处。抗日战争期间,东两河口、马头集、独山、苏家埠,都曾设长途电话站。1952年,办理长途电话业务的只有六安县邮电局和苏家埠电信营业处。1954年以后,徐集、木厂、丁集、东河口、毛坦厂、新安、双河、固镇、先生店等地电话站都先后开办了长途电话业务。1960年,六安县长途电话服务网点有44处,1961年调整为15处。即六安、苏家埠、独山、樊通桥、新安、木厂、张家店、东河口、双河、三十铺、徐集、丁集、先生店、固县寺邮电局、所,都办理了长途电话业务。1962年后,增设了孙岗、马头集、椿树岗3处,拆去先生店1处。直至1986年无变化。
(三)设备
民国35年,六安电信局仅有1部10门磁石式交换机。1953年,六安专区邮电局已有2部30门磁石式交换机。1958年增装60门磁石式交换机4部。同年,六安至合肥电路始装载波终端机1部。1959年,增装载波终端机6部,100门磁石交换机5部,会议电话终端机5部。1977年,六安邮电局大楼建成后,次年对长途通信设备进行更新,装置60路以下载波终端机11部,12路以下载波增音机2部,供电式交换机2部,磁石交换机7部,载波机容量45路。1983年1月18日,六安至合肥长话电路实现了半自动化。至1985年六安邮电局长话电路有自动化设备24路,其中载波增音机2部,60路以下载波终端机12部,供电式交换机总容量100门。1986年底,有载波电报机7部,电传打字机20部,60路以下载波电路和终端机13部,60路以下载波电话增音机2部。
(四)业务
民国26年前,六安长途电话管理站的业务有私人通话、军政通话和局务通话3种。每种都分“首次”、“加次”,以示等级。抗日战争时期,长途电话业务种类,又多1种防空情报通话。
建国后,1953年,六安县邮电局长途电话的业务种类有防情电话、军政电话、企业电话、一般电话、公务电话5种。1958年扩大为防空电话、特种电话、电力调度电话、军政电话、新闻电话、普通电话、公务业务电话、会议电话8种。1960年6月1日,张家店、毛坦厂、火星庙3个雨量站开始向北京、上海、合肥等地的有关单位报告雨量,电话等级按首次接转。1985年,六安邮电局长途电话种类有:叫号电话、叫人电话、传呼电话3种;又分代号电话、特种电话、紧急调度电话、军政电话、加急电话、普通电话6类。另外,还开办预约电话、会议电话、出租线路3项特别业务。
1950年,本县出口长途电话30张。1955年出口长途电话75874张。后因厉行节约,长话业务减少。1958年,长话业务开始回升,1959年长话去话已达9.14万张。1962年出现徘徊,1975年又回升,当年去话计25.09万张。1986年去话计25.79万张,收51.16万元。
国际港澳电话,以前几乎没有,自1984年起逐年增多。1985年,国际港澳电话出口41张,进口49张,收入588.1元。
二、城区电话
(一)设备
民国22年12月,六安电话所成立,各军政机关和5座城门均安有电话单机,六安县始用电话通讯联络。
1949年10月,六安专区电话局成立后,首先开通了六安地、县党政军机关通讯,接着城内银行、供销社、商业各公司、学校等大企事业单位陆续安装了单机。1951年,六安城内电话已有80户,其中计费65户,交换机总容量100门,杆路长11.47杆公里,架空明线62.71公里;1953年11月至1954年1月,六安专区中心邮电局整顿载区电话杆线设备,敷设电缆2.6皮长公里,芯线300对,城内电话用户123户。同年2月,设立电话台,总机为磁石式交换机,容量200对抗。1957年六安全城架设明线27.14杆公里,交换机容量为300门,实占用量为262门。1958年3月,城关电话工程架设出局电缆300对,电缆部数为600对,交换机容量共400门。1966年11月,又架设出避电缆200对,合计800对。交换机容量增至700门。1972年,六安专区电信局铺设地下电缆,交换容量增装100门。1979年,市、县分治,市内电话正式使用“JZB1——A”型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1500门。工程总投资134.56万元。1982年4月,六安邮电局市内电话台又增装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500门,工程投资10.25万元。1985年市内已装有用户小交换机单位24户,市电话机已达2464部。1986年市内有各种市话交换机总容量4410门,实占用2722门,其中用户交换机总容量2410门,实占用1211门,市话用户1549户,安装市话单机2921部,其中接入六安邮电局交换机的1472部,接入用户交换机的1449部。城区市话线路总长679.1杆公里,架空明线71对公里;电缆40.2皮公里,电缆芯线4617公里。
(二)业务
1949年,六安县城关装有电话单机的大部分是党、政、军机关,企、事业装有电话的只有银行、电话局、邮政局、电信局。1952年电话用户90户,比1951年增加10户。1954年电话用户已发展为164户,计费的用户已经分为甲乙两种,甲种用户的电话月租费多于乙种用户。当年收1.17万元。1964年,六安邮电局第一次印制县城内电话号码簿,特种业务号码规定为:障碍台112,查号台114,火警119,盗警110。电话用户已发展到452户,年收5.12万元。1978年六安城内电话用户为650户,年收8.16万元。1979年3月,六安城区划市。1981年10月,六安邮电局第二次印制市内电话号码簿,收用户828户,入册电话号码856个,其中特种业务电话号码,除原来4个外,还增加肇事2330和市站业务台2790两个号码。年底平均用户为883户,市话收19.06万元,1984年10月,六安邮电局第三次印制市内电话号码簿,收用户1191户,入册电话号码1229个。1985年,六安邮电局市内电话业务有普通电话(正机)、电话附机附件、合用电话、分机、中继线、临时电话、公用电话、复用设备、租杆挂线、临时电话机线设备和专线11种。同年4月,开设市内电话营业台,主要业务是为用户维修电话机线设备。至年底止,六安市内有公用机8部,私人装电话机1部,用户小交换机19部(不包括部队和武警部队),代维护对讲专线8条,传真专线18条。1986年市内电话平均用户为1492户,市话年收44.52万元。
六安县城(市)内电话历年计费业务量及收入一览表
三、农村电话
民国22年12月,六安县建设局架设环境电话。电话所设在棚场(今军分区宿舍内),有主任1人,电话生2人,接线生8人。所内有30门磁石式交换机1部,除通城内军政机关及5座城门外,也通向农村的东三十铺、苗家圩、汪神庙、张家店、毛坦厂、徐集、王家集、韩摆渡、苏家埠、独山、木厂铺、马头集等地,电话单机共有30余部。架设单铁线总长390公里。抗日战争期间,苏家埠、独山、马头集等地相继改为省长途电话局的电话分站,六安环境电话仅达区公所。
1949年秋,六安县有电话管理处通各区的电话站。1952年,六安县农村电话第一批对外营业的有苏家埠、独山、马头集3处电话站。此后又有张家店、毛坦厂、丁集电话站也对外营业。1956年,木厂、丁集、苏家埠、新安、先生店、张家店、双河、毛坦厂、城南、独山、南岳庙、徐集(马头集电话于1953年拆除)共12个电话站全部对外营业。1956年,县内电话单机已有184部,装有电话机的乡、镇占全县乡、镇总数的69.4%;装有电话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占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总数的78.3%。1957年,县内电话单机发展到354部,全县所有乡、镇机关全部安装了电话机。1958年全县所有人民公社都装有电话机,县内共装有电话单机542部,有的公社还装有总机。同年5月6日,县邮电局正式设立区乡电话台,有磁石式交换机1部,容量40门。12月设县内科(六安县邮电局改称为六安专区中心邮电局),具体领导县内邮电业务。1959年7月,六安专区中心邮电局将乡村邮政和电话移交给六安县人民委员会,业务仍旧专区中心邮电局领导。全县26个邮电支局、所,配备话务员、机线员35名。1962年,人民公社邮电局、所收归邮电局。1963年1月1日起,农村电话不分党政军和企事业单位,一律全面收费,当年收入比上年增加50%。冬,六安专区中心邮电局同六安县的公社、大队签订了“资产交接协议书”,收回线路356.5公里,架空明线条193.75对公里,付款13777元;移交线路26.5公里,架空明线条15对公里,得款1504元。1964年,接在社队部机上的单机有390部,全县人民公社装机为100%,生产大队装机只占18%。1965年,六安专区邮电局成立“农话工程队”,后改称为“农话班”。1983年,农话班配备跃进牌工程卡车1辆(改装),载重2.5吨。
1973年,苏埠邮电支局安装单路载波机1部。1975年,木厂、张家店各装有单路载波机1部。1978年,木厂、苏埠各装3路载波机。东河口、三十铺、丁集装用单路载波机。1984年,独山邮电支局装用单路载波机。1985年,六安至苏家埠开通9路载波机1部(实用6路)。同年,有9个乡(镇)通载波电话,有90个行政村通电话,其中安装单机的有55个,有53个村民组通电话。全县有农话交换机66部,总容量2470门,载波电话终端机36部,环路载波机9部,杆路总长1242杆公里,架空明线长2175对公里,电线长14.5皮长公里。1986年,全县农村电话用户574户,收35.64万元。比1956年农村电话收入增长6倍,比1978年增长2.5倍。
六安农村电话历年计费业务量及总收入一览表
四、电报
(一)电路
清宣统二年,六安设四等电报局,电报仅通合肥。民国3年电报通霍山。当时电报杆线极差,电路经常受阻。民国26年~34年抗日战争期间,电报多用无线电台,有线电路仅通麻埠、正阳关、霍山。民国34年后恢复了至合肥的电报电路。
1949年秋至1950年,六安至阜阳、蚌埠、合肥、芜湖、安庆、南京等处都曾通过无线电路(电台)。1954年夏,六安至正阳关、寿县的电报杆被水冲毁,通讯全靠电台。同年5月,独山曾设有防讯电台一部,直通合肥,汛期结束即撤。1955年前,县内农村有木厂、丁集、徐集、张家店、苏家埠5处电话站或邮电营业所代办电报业务。后东河口、毛坦厂、新安、双河、孙岗、固县寺、先生店等处也陆续办理电报业务。1956年6月20日,六安至寿县电报改用人工开路式音响机作报。1957年1月16日,六安至金寨电报也改为人工开路式音响机作报,六安至合肥电报改用莫尔斯机作报。同年,六安邮电局单独设立无线电报房,六安至合肥,以及六安专区所属各县都通有无线电路。1976年,六安至县境内八三0一开通电传报路1路。1981年由电传改为话传。1985年,全县共有有线电报电路10路,无线电路7路。有线电报电路中,载波电传4路,幻线电传电路4路,话传电路2路。无线电路中,六安至合肥2路,六安至寿县、霍邱、霍山、金寨、舒城各1路。所有电报电路除两路话传电路(至八三0一、至六安气象台)外,其他均为二级省内电路。六安县境内办理电报业务的有苏家埠、独山、徐集、丁集、新安、木厂、三十铺、双河、孙岗、东河口、张家店、城南邮电支局和毛坦厂、固镇、椿树岗、马头集邮电所,都是用话传作报。
(二)设备
民国22年10月,六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县合署)购置5瓦乙等直流式电台1部。抗日战争时期,六安电信局内有磁石式电话交换机(5门)1部,5瓦合脱雷式发报机1部,3管再生式收讯机1部。民国35年六安民信局,设有15瓦无线电台1部,与合肥、蚌埠联络。
1949年,六安电信局有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0门)1郜,15瓦电台1部。1952年,有音响机1部。1956年调来莫尔斯机1部。1957年,无线报房有50瓦主振式发讯机1部,3管直流再生式收讯机1部;1959年有发讯机2部,收讯机3部。1960年2月20日调来五五型电传打字机2部;1965年发讯机增到5部;1972年,有150瓦发讯机2部,50瓦发讯机2部,15瓦发讯机4部,收讯机8部;1973年,调来12路载波机1部,5单位自动发报机(双机头)2部。1975年,调来小“八一”型半导体电台1部。1979年,有线报房增添8路载波电报机和16路载波机电报各1部;1981年,又增添单路载波机1部;1983年8月,安装使用全电子电传机1部(对合肥)。至1985年,六安地区邮电局共有电台7部,有线报房计有16路载波电报机2部、8路载波电报机1部、电传打字机19部(其中有全电子电传机2部)、5单位自动发报机13部、人工电传机4部;无线电报房计有150瓦发讯机2部、50瓦发讯机1部、15瓦发讯机4部、小“八一”型半导体电台1部。
(三)业务
民国26年抗日战争前,六安电报局的电报大部为军政和商业电报。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为军政电报。1949年前,商务电报居多。建国后,电报分为4种:军政电报、企业电报、私务电报和其他电报。六安城内气象台和水文站,每年都有大量的气象电报和水情电报。
日平均交换量,民国32年为360份。建国前几年间一直为10余份至数十份不等。建国后,1950年,日平均出口电报为30份(来报和转报无统计资料)。1959年为664份(含来报、去报和转报,下同),1973年1114份,1980年为3119份,1985年为2254份。1986年,县内电报3600份。
国际及港澳电报,70年代前每年进、转、出电报只有数份,甚至没有。1985年出口电报7份,进口电报79份,转口电报22份。
六安历年电报计费业务量收入一览表
五、传真
1982年6月5日,六安行署公安处自设传真电报机1台,租用六安地区邮电局六安至合肥长话电路1条。1984年6月,行署公安处增租六安至舒城、霍山、金寨、霍邱、寿县5县长话电路5条,用于传真通讯。设备属公安机关,自行维护,按部颁标准付月租费。同年7月1日,中共六安地委自设传真电报机1台,租用六安地委邮电局六安至合肥长话电路1条,后临时租用所属各县长话电路5条,按时计费,由地委负担。1986年2月改设专线,付月租费。
(一)电路
民国12年2月,安徽省建设厅从合肥架至六安铁质单线1条,130公里,途经三十岗、官亭各安电话单机1部。民国22年10月,省建设厅分别沿六安至合肥、六安至叶集汽车公路线架设2条线路;同时沿六安至立煌公路线途经独山、东香火岭架设麻埠军用电话线路,都作长途电话线路。民国27年设立“六安长途电话管理站”,作为专署与各县通话联络。民国34年,六安长途电话已通舒城、霍山、立煌、霍邱、寿县、合肥、叶家集、流波、麻埠等地,长途电话去话89990次,其中军政82030次,防空7050次,局务910次。六安长途电话站对外不办理长话业务。
1950年六安专区电信局对外开办了长话业务,下半年直达长话电路通向合肥、霍山、金寨、寿县、舒城、霍邱。1958年7月20日,六安至合肥开通单路载波电路。1959年2月,开通至霍邱等地单路载波,至年底长话电路已达22路,1972年,增加到28路。1983年1月18日,首次开通六安至合肥半自动长话电路。1985年,六安地区邮电局开通二级省内长话电路53路,其中载波电路37路,实线电路8路,半自动电路8条。其自用电路分别是:六安至合肥14路,其中半自动8路,载波6路;六安至寿县4路,其中载波2路,实线2路;六安至霍山4路,其中载波2路,实线2路;六安至舒城4路,其中载波3路,实线1路;六安至霍邱5路,载波4路,实线1路;六安至金寨3路,其中载波1路,实线2路;六安至肥西载波1路;六安至阜阳载波1路;六安至淮南载波2路;六安至蚌埠载波2路;六安至安庆载波2路;六安至岳西载波1路;六安至皖丰1路。1977年,六安地区邮电局首次出租六安至安庆机场长话载波电路1路。1978年代维浦信化工厂杆路。1983年出租给六安公安机关至合肥专线载波1路。
1984年分别出租给六安武警、公安和机要部门至合肥、金寨、霍山、霍邱、寿县、舒城等地的载波,共9路。1986年底,共有长途电话电路58路,其中载波电路55路,实线3路;按机械程式分为自动化5路,半自动化5路,人工电路48路;另外还有出租电路14路。
(二)网点
民国12年,省长途电话局在本县境内设有长途电话管理站1处。抗日战争期间,东两河口、马头集、独山、苏家埠,都曾设长途电话站。1952年,办理长途电话业务的只有六安县邮电局和苏家埠电信营业处。1954年以后,徐集、木厂、丁集、东河口、毛坦厂、新安、双河、固镇、先生店等地电话站都先后开办了长途电话业务。1960年,六安县长途电话服务网点有44处,1961年调整为15处。即六安、苏家埠、独山、樊通桥、新安、木厂、张家店、东河口、双河、三十铺、徐集、丁集、先生店、固县寺邮电局、所,都办理了长途电话业务。1962年后,增设了孙岗、马头集、椿树岗3处,拆去先生店1处。直至1986年无变化。
(三)设备
民国35年,六安电信局仅有1部10门磁石式交换机。1953年,六安专区邮电局已有2部30门磁石式交换机。1958年增装60门磁石式交换机4部。同年,六安至合肥电路始装载波终端机1部。1959年,增装载波终端机6部,100门磁石交换机5部,会议电话终端机5部。1977年,六安邮电局大楼建成后,次年对长途通信设备进行更新,装置60路以下载波终端机11部,12路以下载波增音机2部,供电式交换机2部,磁石交换机7部,载波机容量45路。1983年1月18日,六安至合肥长话电路实现了半自动化。至1985年六安邮电局长话电路有自动化设备24路,其中载波增音机2部,60路以下载波终端机12部,供电式交换机总容量100门。1986年底,有载波电报机7部,电传打字机20部,60路以下载波电路和终端机13部,60路以下载波电话增音机2部。
(四)业务
民国26年前,六安长途电话管理站的业务有私人通话、军政通话和局务通话3种。每种都分“首次”、“加次”,以示等级。抗日战争时期,长途电话业务种类,又多1种防空情报通话。
建国后,1953年,六安县邮电局长途电话的业务种类有防情电话、军政电话、企业电话、一般电话、公务电话5种。1958年扩大为防空电话、特种电话、电力调度电话、军政电话、新闻电话、普通电话、公务业务电话、会议电话8种。1960年6月1日,张家店、毛坦厂、火星庙3个雨量站开始向北京、上海、合肥等地的有关单位报告雨量,电话等级按首次接转。1985年,六安邮电局长途电话种类有:叫号电话、叫人电话、传呼电话3种;又分代号电话、特种电话、紧急调度电话、军政电话、加急电话、普通电话6类。另外,还开办预约电话、会议电话、出租线路3项特别业务。
1950年,本县出口长途电话30张。1955年出口长途电话75874张。后因厉行节约,长话业务减少。1958年,长话业务开始回升,1959年长话去话已达9.14万张。1962年出现徘徊,1975年又回升,当年去话计25.09万张。1986年去话计25.79万张,收51.16万元。
国际港澳电话,以前几乎没有,自1984年起逐年增多。1985年,国际港澳电话出口41张,进口49张,收入588.1元。
二、城区电话
(一)设备
民国22年12月,六安电话所成立,各军政机关和5座城门均安有电话单机,六安县始用电话通讯联络。
1949年10月,六安专区电话局成立后,首先开通了六安地、县党政军机关通讯,接着城内银行、供销社、商业各公司、学校等大企事业单位陆续安装了单机。1951年,六安城内电话已有80户,其中计费65户,交换机总容量100门,杆路长11.47杆公里,架空明线62.71公里;1953年11月至1954年1月,六安专区中心邮电局整顿载区电话杆线设备,敷设电缆2.6皮长公里,芯线300对,城内电话用户123户。同年2月,设立电话台,总机为磁石式交换机,容量200对抗。1957年六安全城架设明线27.14杆公里,交换机容量为300门,实占用量为262门。1958年3月,城关电话工程架设出局电缆300对,电缆部数为600对,交换机容量共400门。1966年11月,又架设出避电缆200对,合计800对。交换机容量增至700门。1972年,六安专区电信局铺设地下电缆,交换容量增装100门。1979年,市、县分治,市内电话正式使用“JZB1——A”型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1500门。工程总投资134.56万元。1982年4月,六安邮电局市内电话台又增装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500门,工程投资10.25万元。1985年市内已装有用户小交换机单位24户,市电话机已达2464部。1986年市内有各种市话交换机总容量4410门,实占用2722门,其中用户交换机总容量2410门,实占用1211门,市话用户1549户,安装市话单机2921部,其中接入六安邮电局交换机的1472部,接入用户交换机的1449部。城区市话线路总长679.1杆公里,架空明线71对公里;电缆40.2皮公里,电缆芯线4617公里。
(二)业务
1949年,六安县城关装有电话单机的大部分是党、政、军机关,企、事业装有电话的只有银行、电话局、邮政局、电信局。1952年电话用户90户,比1951年增加10户。1954年电话用户已发展为164户,计费的用户已经分为甲乙两种,甲种用户的电话月租费多于乙种用户。当年收1.17万元。1964年,六安邮电局第一次印制县城内电话号码簿,特种业务号码规定为:障碍台112,查号台114,火警119,盗警110。电话用户已发展到452户,年收5.12万元。1978年六安城内电话用户为650户,年收8.16万元。1979年3月,六安城区划市。1981年10月,六安邮电局第二次印制市内电话号码簿,收用户828户,入册电话号码856个,其中特种业务电话号码,除原来4个外,还增加肇事2330和市站业务台2790两个号码。年底平均用户为883户,市话收19.06万元,1984年10月,六安邮电局第三次印制市内电话号码簿,收用户1191户,入册电话号码1229个。1985年,六安邮电局市内电话业务有普通电话(正机)、电话附机附件、合用电话、分机、中继线、临时电话、公用电话、复用设备、租杆挂线、临时电话机线设备和专线11种。同年4月,开设市内电话营业台,主要业务是为用户维修电话机线设备。至年底止,六安市内有公用机8部,私人装电话机1部,用户小交换机19部(不包括部队和武警部队),代维护对讲专线8条,传真专线18条。1986年市内电话平均用户为1492户,市话年收44.52万元。
六安县城(市)内电话历年计费业务量及收入一览表
三、农村电话
民国22年12月,六安县建设局架设环境电话。电话所设在棚场(今军分区宿舍内),有主任1人,电话生2人,接线生8人。所内有30门磁石式交换机1部,除通城内军政机关及5座城门外,也通向农村的东三十铺、苗家圩、汪神庙、张家店、毛坦厂、徐集、王家集、韩摆渡、苏家埠、独山、木厂铺、马头集等地,电话单机共有30余部。架设单铁线总长390公里。抗日战争期间,苏家埠、独山、马头集等地相继改为省长途电话局的电话分站,六安环境电话仅达区公所。
1949年秋,六安县有电话管理处通各区的电话站。1952年,六安县农村电话第一批对外营业的有苏家埠、独山、马头集3处电话站。此后又有张家店、毛坦厂、丁集电话站也对外营业。1956年,木厂、丁集、苏家埠、新安、先生店、张家店、双河、毛坦厂、城南、独山、南岳庙、徐集(马头集电话于1953年拆除)共12个电话站全部对外营业。1956年,县内电话单机已有184部,装有电话机的乡、镇占全县乡、镇总数的69.4%;装有电话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占全县农业生产合作社总数的78.3%。1957年,县内电话单机发展到354部,全县所有乡、镇机关全部安装了电话机。1958年全县所有人民公社都装有电话机,县内共装有电话单机542部,有的公社还装有总机。同年5月6日,县邮电局正式设立区乡电话台,有磁石式交换机1部,容量40门。12月设县内科(六安县邮电局改称为六安专区中心邮电局),具体领导县内邮电业务。1959年7月,六安专区中心邮电局将乡村邮政和电话移交给六安县人民委员会,业务仍旧专区中心邮电局领导。全县26个邮电支局、所,配备话务员、机线员35名。1962年,人民公社邮电局、所收归邮电局。1963年1月1日起,农村电话不分党政军和企事业单位,一律全面收费,当年收入比上年增加50%。冬,六安专区中心邮电局同六安县的公社、大队签订了“资产交接协议书”,收回线路356.5公里,架空明线条193.75对公里,付款13777元;移交线路26.5公里,架空明线条15对公里,得款1504元。1964年,接在社队部机上的单机有390部,全县人民公社装机为100%,生产大队装机只占18%。1965年,六安专区邮电局成立“农话工程队”,后改称为“农话班”。1983年,农话班配备跃进牌工程卡车1辆(改装),载重2.5吨。
1973年,苏埠邮电支局安装单路载波机1部。1975年,木厂、张家店各装有单路载波机1部。1978年,木厂、苏埠各装3路载波机。东河口、三十铺、丁集装用单路载波机。1984年,独山邮电支局装用单路载波机。1985年,六安至苏家埠开通9路载波机1部(实用6路)。同年,有9个乡(镇)通载波电话,有90个行政村通电话,其中安装单机的有55个,有53个村民组通电话。全县有农话交换机66部,总容量2470门,载波电话终端机36部,环路载波机9部,杆路总长1242杆公里,架空明线长2175对公里,电线长14.5皮长公里。1986年,全县农村电话用户574户,收35.64万元。比1956年农村电话收入增长6倍,比1978年增长2.5倍。
六安农村电话历年计费业务量及总收入一览表
四、电报
(一)电路
清宣统二年,六安设四等电报局,电报仅通合肥。民国3年电报通霍山。当时电报杆线极差,电路经常受阻。民国26年~34年抗日战争期间,电报多用无线电台,有线电路仅通麻埠、正阳关、霍山。民国34年后恢复了至合肥的电报电路。
1949年秋至1950年,六安至阜阳、蚌埠、合肥、芜湖、安庆、南京等处都曾通过无线电路(电台)。1954年夏,六安至正阳关、寿县的电报杆被水冲毁,通讯全靠电台。同年5月,独山曾设有防讯电台一部,直通合肥,汛期结束即撤。1955年前,县内农村有木厂、丁集、徐集、张家店、苏家埠5处电话站或邮电营业所代办电报业务。后东河口、毛坦厂、新安、双河、孙岗、固县寺、先生店等处也陆续办理电报业务。1956年6月20日,六安至寿县电报改用人工开路式音响机作报。1957年1月16日,六安至金寨电报也改为人工开路式音响机作报,六安至合肥电报改用莫尔斯机作报。同年,六安邮电局单独设立无线电报房,六安至合肥,以及六安专区所属各县都通有无线电路。1976年,六安至县境内八三0一开通电传报路1路。1981年由电传改为话传。1985年,全县共有有线电报电路10路,无线电路7路。有线电报电路中,载波电传4路,幻线电传电路4路,话传电路2路。无线电路中,六安至合肥2路,六安至寿县、霍邱、霍山、金寨、舒城各1路。所有电报电路除两路话传电路(至八三0一、至六安气象台)外,其他均为二级省内电路。六安县境内办理电报业务的有苏家埠、独山、徐集、丁集、新安、木厂、三十铺、双河、孙岗、东河口、张家店、城南邮电支局和毛坦厂、固镇、椿树岗、马头集邮电所,都是用话传作报。
(二)设备
民国22年10月,六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县合署)购置5瓦乙等直流式电台1部。抗日战争时期,六安电信局内有磁石式电话交换机(5门)1部,5瓦合脱雷式发报机1部,3管再生式收讯机1部。民国35年六安民信局,设有15瓦无线电台1部,与合肥、蚌埠联络。
1949年,六安电信局有磁石式电话交换机(10门)1郜,15瓦电台1部。1952年,有音响机1部。1956年调来莫尔斯机1部。1957年,无线报房有50瓦主振式发讯机1部,3管直流再生式收讯机1部;1959年有发讯机2部,收讯机3部。1960年2月20日调来五五型电传打字机2部;1965年发讯机增到5部;1972年,有150瓦发讯机2部,50瓦发讯机2部,15瓦发讯机4部,收讯机8部;1973年,调来12路载波机1部,5单位自动发报机(双机头)2部。1975年,调来小“八一”型半导体电台1部。1979年,有线报房增添8路载波电报机和16路载波机电报各1部;1981年,又增添单路载波机1部;1983年8月,安装使用全电子电传机1部(对合肥)。至1985年,六安地区邮电局共有电台7部,有线报房计有16路载波电报机2部、8路载波电报机1部、电传打字机19部(其中有全电子电传机2部)、5单位自动发报机13部、人工电传机4部;无线电报房计有150瓦发讯机2部、50瓦发讯机1部、15瓦发讯机4部、小“八一”型半导体电台1部。
(三)业务
民国26年抗日战争前,六安电报局的电报大部为军政和商业电报。抗日战争时期,主要为军政电报。1949年前,商务电报居多。建国后,电报分为4种:军政电报、企业电报、私务电报和其他电报。六安城内气象台和水文站,每年都有大量的气象电报和水情电报。
日平均交换量,民国32年为360份。建国前几年间一直为10余份至数十份不等。建国后,1950年,日平均出口电报为30份(来报和转报无统计资料)。1959年为664份(含来报、去报和转报,下同),1973年1114份,1980年为3119份,1985年为2254份。1986年,县内电报3600份。
国际及港澳电报,70年代前每年进、转、出电报只有数份,甚至没有。1985年出口电报7份,进口电报79份,转口电报22份。
六安历年电报计费业务量收入一览表
五、传真
1982年6月5日,六安行署公安处自设传真电报机1台,租用六安地区邮电局六安至合肥长话电路1条。1984年6月,行署公安处增租六安至舒城、霍山、金寨、霍邱、寿县5县长话电路5条,用于传真通讯。设备属公安机关,自行维护,按部颁标准付月租费。同年7月1日,中共六安地委自设传真电报机1台,租用六安地委邮电局六安至合肥长话电路1条,后临时租用所属各县长话电路5条,按时计费,由地委负担。1986年2月改设专线,付月租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