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集镇建设
苏埠镇苏埠镇历史悠久,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年至1130年),即有“苏家埠近郊建黄莲寺”的记载,历经元、明、清、民国,近千年历史。由于淠河航运畅通,山区竹、木、茶、麻农副产品在此集散,贸易兴隆,素有“小南京”之称。民国25年(公元1936年)11月20日(农历10月13日),苏家埠遭受一场特大火灾,北起麻市,南至天主堂,东起火星庙巷口,西至桂家,烧毁房屋数千间,中心地带,繁华场所化为灰烬、损失惨重。至民国37年,经过12年的恢复,苏家埠街区占地面积为0.82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有: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还有篾匠街、爆竹街、太平街、东外小街、南外街、西头小街等,街道总长4500米,平均街宽4米,均为鹅卵石路面,间镶三块长方形青石条。全街有3500多间房屋,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商户一般为三间门面,上下两层,前店后家,砖墙小瓦顶木架结构楼房,为了防止火灾,沿街各房分别砌有封火山墙。民用住房一般为麻秸泥墙、草顶房。
1949年后,市政建设逐步发展,机关单位、厂、社、学校,兴建、扩建一些瓦房,街道两旁房屋进行了维修。从1981年开始整修老街,主要大街和交通要道先后铺上水泥块路面,长3000米,最窄宽为4米。完成大淠塘和苏二校填沙工程6000多立方米,铺设菜市场水泥路面653平方米。1985年,在镇的东南部开辟两条新街,即燕京路、金陵路。先后17次征用土地122亩,7次拆迁旧式房屋和油毡棚23560平方米,投资近200万元。在老街以东,已兴建楼房40多幢,加上兴建的平瓦房共有5万多平方米。其中农房开发公司建筑的商品楼房9幢,面积为9780平方米,投资144万元。在农贸市场和幼儿园之间,新建平瓦房136间,面积3808平方米。新街建设总投资650万元。1986年还建成大型麻纺厂一个,主厂房5030平方米。市政工程配套建设已完成六(安)苏(埠)公路拓宽15米,铺渣油路面5公里;另外铺新街路面1156米,宽15米。建成农贸市场1O处,扩大副食品市场面积为3720平方米。又新建1处占地面积为937平方米的新型农贸市场。横排头大桥工程已建成,庐州路已开辟,东西长1000米。由徐向前元帅题名的“苏家埠战役陈列馆”,已于1980年5月8日(即苏家埠四十八天战役48周年纪念日)正式开放。烈士墓重修一新。1985年,苏埠邮电局在人民路与金陵路交叉口新建一幢三层邮电营业大楼512平方米,镇幼儿园新建一座六角翘檐凉亭,苏埠中学新建的教学楼、实验楼共2028平方米。医院门诊部大楼、老干部活动室等都进行了翻修改建。至1986年底,镇区面积已扩大到1.5平方公里,比建国前增加近一倍。
1983年建水厂一座,水塔容水量70吨,主管道1200米。1986年又新建水厂一座,打深井40.03米,时出水量40吨,水质优良,主管道2200米,与原水厂主管道接通。到1986年止已建成下水道两条,长381米,安装0.8×1.2米拱涵,投资1.7万元,修改老街明、暗沟568米。民国时期,群众照明用菜油灯、煤油灯或汽油灯。1951年,驻军五支队投资2万元,在镇南头建一火力发电厂,安装25千瓦发电机组发电。1952年初,为照顾本镇机关单位照明,电厂每晚提供6小时用电,全镇用户约装千盏灯头。6月,电厂转为地方,增加了各单位照明用电。1964年,该镇从六安接电。1984年新建六安至苏埠镇输变电工程35千伏变电所1座,架设35千伏线路1条,全线架设水泥电杆173根,于1985年竣工送电,彻底解决了全镇生产和生活照明用电问题。老街安装路灯120盏,新街已安装长臂琵琶灯56盏。公路有六安至苏埠、苏埠至陵波、苏埠至横排头3条。往返六安至苏埠客车每30分钟一班。客运、货运方便,交通发达。横排头港口通航可将物资直接运到双墩集与淮南铁路衔接,实现了水陆联运。
1986年,建公共厕所11处,设置垃圾箱16个,新配清洁工2人。
独山镇该镇位于本县西南山区,民国37年,全镇只有一条东西街,街长400多米,街宽4米,街道用鹅卵石铺路面。全街有300多间小瓦房和草房,镇区面积0.25平方公里。
1949年后,虽有发展,但发展不快,仍是一个“露水集”。尤其是1977年3月4日一场大火烧去半条街,损失严重。但不到一年就修复老街,重建新街。1978年后建设发展很快,到1986年底,新建二层至三层楼房23幢,608间,建筑面积23562平方米,均是砖混结构,新建平瓦房和草房700多间,全镇合计建筑面积为100868平方米。新建两条街:一条沿六(安)鲜(花岭)公路两侧,长600多米;另一条沿六(安)响(洪甸)公路两侧,长500多米,街宽皆25米,柏油路面。六鲜、六响公路交叉路口的三牌楼已经建成,路心有24米直径花坛,在百花丛中矗立着周狷之烈士塑像,这在本县小城镇建设中还是首创。镇上还兴建千人影剧院1座,集资办差转台1座,建小学教学楼1幢,建幼儿园1所。1986年新建农贸市场1处,占地面积875平方米,投资近20万元。该镇于1978年通电,改架高压电线300米,街道安装路灯84盏。疏通和新建下水道995米,修建人行便桥3座,对老街鹅卵石路面改为水泥方块路面270米。改造和拓宽通过镇区外侧公路1000米。新建淠河大桥长128米,并已竣工通车。建公共厕所4处,配清洁工2名。镇区绿化很有特色,兴建花坛68个,栽行道树218株,居民私人建小花园20个。镇区面积已扩大为1平方公里。
马头镇位于本县最北端。民国期间,全镇有6条街:上街、下街、横街、棋盘街、篾匠街、新街,全长2000米,街宽4米,条石路面。共有房屋8000多间,其中砖墙小瓦房200间,3000平方米,小瓦楼房2幢10间,150平方米,草房7790间,116850平方米。淠河航运交通,生意比较兴隆,向有“一埠(苏家埠)、二厂(毛坦厂)、三马头”的说法。
1949年后,对老街进行了翻修,有些草房翻修为砖混结构瓦房,计95间,2460平方米,兴建二层至三层楼6幢45间,1620平方米,改造老街条石路面为毛石底水泥路面2000米,宽4米,除单位集资外,上级拨款5.7万元。该镇从东侧马蔬村开辟1条新街,长达3000米,街的两边有粮食、供销、邮电、食品、银行等单位和居民私人兴建的砖瓦结构楼房104间,建筑面积6744平方米,两侧主要建筑有千人座位的电影院、镇政府办公楼、麻油厂办公楼、幼儿园等。从马头医院至南岗头修石子路1条,长2500米,宽15米,除各单位和群众集资外,行署交通局拨款2万元。同时全由群众集资从医院后面至六安、寿县公路交界处新建1条街,长300米,石子路面,车道宽2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7米。1968年设马头汽车分站,交通方便。1978年,群众集资架高压线路,全镇通电。至1985年在镇区内安装路灯70盏,照明长度5000米。镇内新凿井8眼,修复老井3眼,私人打机井50眼。为了彻底解决民用吃水和工业用水问题,于1985年7月,又新凿井1眼,深28米,已备齐水泵和主管道,投资6万多元。原6条老街均有下水道,全由条石砌成,高1.5米,宽1米。在1958年“大跃进”年代和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因建桥和水利工地需要,先后扒去条石;以后随着老街改造,各条街均修有明沟。全镇新建公共厕所4处,新配环卫清洁工2名。镇区绿化,先后栽树8000棵。镇区面积,由民国期间的O.8平方公里,到1986年底,已扩大为1.2平方公里。
毛坦厂镇该镇形成前,为茅草丛生,一片沙滩,颇为荒凉的“茅滩场”,谐音为毛坦厂。民国期间,毛坦厂有8条街:上街、中街、下街、侉子街、南京街、油坊街、牌坊街、新街。街道总长2500米,街宽不一,宽则6至7米,窄处不足4米。街道铺有鹅卵石,中间铺有长条青石,因年代久远,中间被手推独轮车磨成3厘米左右的深沟。有房屋1524间,其中小瓦房1060间,1.7万平方米;草房456间,8200平方米;少数商家在小瓦房内架木板,作储藏室的阁楼。镇区面积O.75平方公里。
1949年后,对老街进行了整修,有的街已改为水泥一块板路面。从1984年起新建3条街:振兴街,从元木社到中地湾的叉路口,长370米;胜利街,从粮油分站叉路口到汽车站,长850米;光明街,从油厂到朱砂冲叉路口,长450米。三街宽度均为20米。镇面积扩大为1.8平方公里。到1986年底止,本镇先后建房屋3500间,其中平瓦房1356间,37960平方米,楼房2144间,60032平方米。毛坦厂中学占地66667平方米,建有瓦房336间。建有电影院1座,有864个座位。还建有烈士塔1座,高7米,塔身为四方形,占地面积444平方米。
建国前后,毛坦厂镇居民一般使用煤油灯,少数居民用菜油灯,也有极少商户使用汽油灯。1968年,省利群厂在李家冲建厂用电,镇区于1971年秋与之接通用电,1980年镇区安装路灯17盏。镇区有老井2730口,新挖井47口,另有水塔50个,其中老井用电动提水的60口,用机械压水的50口。地下水丰富,水质优良,素有“家家有水井,户户有清泉”之说。老街有地下排水道长1.5公里、宽30公分,下水道有防污储水柜120个,排水道从两栅门入河南。新街排水道从黄板纸厂向北,长2公里,宽80公分。有专职清洁工2名,负责镇区清洁卫生。
双河镇位于本县东南肥西、舒城、六安三县交界处。后河、马栅寺河自西向东汇于镇之东南、流入巢湖,镇区为二河所割,一分为三,形成河南、河北、河西三街,鼎足而立,故当地人曾以“小武汉”自诩,又有“双溪古镇”之称。民国期间,双河镇区有房屋5200间,其中小瓦房700间,小瓦楼房100间,其余均是草房。当时河南街属于舒城县辖区;河北街(包括东街、中街、六合桥街)属于肥西县辖区;西街属于六安县辖区。三街总长2750米,街宽3至4米,碎石路面,镇区面积0.4平方公里。
1949年后,新建2条街:一条新大街长480米,宽22米,预制水泥块路面;一条陈大塘埂街,长80米,宽14米,柏油路面。修通老街道横跨全镇柏油路面1000米。镇区新建房屋5300间,14.84万平方米,其中二层以上楼房38幢300间,8.4万平方米,平瓦房2300间,6.44万平方米。镇区面积已扩大为0.6平方公里。1974年5月,建双河大桥1座,长72.5米,宽7米,钢筋混凝土结构。1985年7月,建砖瓦结构幼儿园5间,225平方米。1986年1O月,新建具有民族特色的宫殿式的文化宫800平方米;由私人赞助,国家补贴,建设双河小学至双河中学小松公路1条,长600米,水泥一块板路面。修建码头4处,国家拨款6000元,自筹资金6000元,个人赞助2000元。并修建了环镇公路,沟通了至肥西洪桥公路一段。新建农贸市场1处,面积为3000平方米;并利用旧街道改建的农贸市场1处,面积为1000平方米。自1981年12月14日始,全镇正式通电,安装路灯6盏。全镇兴建公共厕所3处,建公共垃圾池6个,配清洁工2名。建花坛3个。
木厂镇民国期间,只有1条长街,250米,宽4米,两旁碎石,中间铺石条路面,全街有房屋305间,4500平方米,其中小瓦房28间,500平方米,草房277间,4000平方米。镇区面积o.25平方公里。
1949年建国后,沿六寿公路建设新街1条,长达3000米,宽24米,沥青路面。建农贸市场街一条,长450米,宽9米,包括老街全是混凝土路面。沿街兴建二层以上楼房309间,19044平方米;平瓦房2809间,63034平方米。除木厂供销社兴建楼房是框架结构外,其余均是混凝土结构。1986年由工商局投资兴建大型农贸市场1处,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当年投入使用。1958年兴建小型水电站1座,1986年又兴建较大型水电站1座,投资100万元,已发电。镇区建敬老院1所,平瓦房20间,500平方米。与大街相连的11条小巷,长2100米,宽1.5米左右,全部铺成水泥路面。1986年底镇区面积已扩大为1.5平方公里。全镇建有地下涵道,安装涵管1100米,并建有排水沟。有公共厕所32处,配有6名清洁工。
新安镇该镇地处淠河西岸,地势低洼,曾为洪水淹没,清末居民重建家园,祈求吉祥,取名“新安”。民国期间有4条街,总长2000米,街宽4米,沙土路面。共有房屋2068间,33360平方米,其中小平瓦房46间,920平方米,小瓦楼房22间,440平方米,草房2000间,3.2万平方米,镇区面积0.75平方公里。
1949年后,沿窑(岗嘴)张(湾)公路两旁新建1条街,长2500米,宽10米,柏油路面;改建1条街,长400米,宽10米,柏油路面。镇区扩大为1.5平方公里。全镇兴建瓦房3613间,90325平方米,其中二层以上楼房290间,7250平方米。1969年通车,为新安经济繁荣创造了条件。1979年兴建千人影剧院1座。1980年通电,安装路灯7盏。1984年新安小学建教学楼1幢,34间,768平方米。1984年,新安中学兴建二层实验楼1幢,36间,720平方米;新安邮电局兴建三层邮电大楼12间,300平方米。1978年以后,打轧井665口,镇上全部吃轧井水。
徐集镇该镇位居安徽、河南两省的交通要冲。民国期间,有街两条,长1400米,宽5米,砂土路面。街道两旁有房屋2000间,4万平方米,其中有小瓦房50间,1000平方米。
1949年后,新建三条街,沿六(安)梅(山)公路兴建街,长1000米,街道宽20米,沥青路面;沿徐(集)丁(集)公路兴建街,长1000米,街道宽20米,沥青路面;文化街,长400米,街道宽20米,沙石路面。街道两旁兴建房屋2688间,68010平方米,其中二层以上楼房475间,12685平方米。原有老街也改沥青路面,对原有草房也大部分进行改建和扩建。1983年自筹资金7万元,兴建50吨水塔1座,居民饮用自来水。1958年农具厂用柴油机发电,供机关和部分居民照明。1972年徐集新建变电所,次年供电,街道生产、居民照明都用上电。1984年9月,安装三条街的路灯12盏。1986年新建农贸市场1处,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还建有平瓦房80间,2000平方米。全镇修建下水道6条,计长2000米。镇区面积已扩大为o.6平方公里。
丁集镇民国期间,有老街、小街各1条,总长900米,街道宽4米,沙土路面。镇区面积o.054平方公里。街道两旁有房屋450间,除少数瓦房外,大部分是草房,建筑面积9000平方米。
1949年后兴建4条街:丁(集)固(镇)路大街,长1800米,宽20米;丁(集)钱(集)路街,长500米,宽20米;丁集街,长1000米,宽20米;红军巷,长200米,宽10米。镇区面积扩大为0.8平方公里。街道两旁建有平瓦房3482间,90532平方米,其中楼房482间,12532平方米。1967年建医院1所,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并建住院大楼1幢。1970年兴建车渡口小水电站1座,向丁集街道供电。1978年,建成变电所,彻底解决了全镇生产、生活用电问题。1977年建影剧院1座,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有座位1200个。有完全中学1所,建筑面积8004平方米。全镇饮用自来水。修建下水道1800米。配清洁工3名,负责全镇环境卫生。
孙岗镇民国期间,只有1条街,长550米,宽4米,条石路面。街道两旁有房屋704间,9860平方米,其中草房620间,8520平方米,小瓦房80间,1280平方米,土楼草房2幢4间,60平方米。镇区面积0.15平方米。
1949年后,兴建3条街:北街,长1200米,宽20米,柏油路面;南街,长550米,宽15米,砂石路面;西街,长300米,宽15米,砂石路面。街道两旁先后兴建房屋1577间,36880平方米,其中瓦房1250间,3万平方米,楼房287间,6880平方米。镇区面积扩大为1平方公里。1975年11月通电,安装路灯31盏,全镇4条街路灯通明,照明长度2550米。兴建3300米农贸市场1处,填土方9100立方米。建3000平方米停车场1处,填土方5000立方米。整修西街砂石路面300米、横穿下水道12米,投资9700元。整修,南街砂石路面540米,投资6000元。铺设北街柏油路面1200米,投资7.5万元,其中国家拨款1万元。架设南街高压电线550米,立杆11根,投资7000元。镇区有水井12眼。孙岗供电所、职业中学、交通管理站等5个单位兴建5个自来水塔。并在西街口下面扩建用水塘1口,完成土方8670方,水面13亩,蓄水量达2.6万立方米。镇区内修排水沟260米,投资3980元。建公共厕所2处,垃圾池15处,置垃圾车2辆,投资11200元,配清洁工1名。除老街外,三条新街两旁栽法梧、国外松3500株,并建有护树墩。单位和居民住宅庭院、四旁栽树3.5万株,并建花坛40多处。
东河口镇民国时期,仅有1条街,长600米,宽6米,碎石路面,有小瓦房和草房600多间,9000多平方米。镇区面积0.16平方公里。
1949年后兴建3条街:新大街,长700米,宽20米,柏油路面;后大街,长900米,宽16米,柏油路面;小北街,长60米,宽8米,柏油路。兴建瓦房1752间,建筑面积43800平方米。其中有楼房120间,3000平方米。镇区面积扩大为0.6平方公里。1975年3月通电。结束了长期用煤油灯和菜油灯的历史。镇内建有10万立方米水库1座,全镇吃井水,石砌井占多数,水质较好。1986年兴建公共厕所2所。新街栽树3000棵。
三十铺镇民国期间,只有1条街,长70米,宽12米,砂石路面,仅有草房31间,420平方米,居住13户人家。镇区面积O.05平方公里。
1949年后,三十铺先后建设5条街,其中:铺东街,长1700米,宽15米,柏油路面;铺中街,长334米,宽15米,柏油路面;六合街,长1500米,宽44米,柏油路面。沿街两旁兴建房屋5616间,面积143310平方米,其中瓦房3466间(包括楼基础房890间),83180平方米,二层以上楼房2145间,面积为60060平方米,草房5间,70平方米。镇区面积已扩大为O.85平方公里,比建国前扩大16倍。该镇交通方便,六(安)合(肥)公路穿镇而过;1962年8月就通了电,镇内照明全部用电灯;农贸市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还建有6000平方米的停车场,国家投资11万元;全镇建有小型自来水塔16座,打水井31眼,用水塘3口,水面50亩;
张店镇民国36年10月,张家店街道房屋一烧而光。以后,居民按照老街房基重建家园。民国37年有4条街:东街长100米,宽4米,碎石路面;西街长200米,宽4米,碎石路面;后街长250米,宽5米,泥土路面;小街长250米,宽10米,泥土路面。街道两旁建有房屋500间,1万平方米,其中小瓦房40间,800平方米。镇区面积O.073平方公里。
1949年后,兴建5条街:农贸市场街,长200米,宽24米,泥土路面;六(安)毛(坦厂)公路街,长1920米,宽14米,中间铺有8米宽的柏油路面,两旁人行道碎石路面;芮(草洼)张(店)公路街,长600米,宽14米,砂石路面;张(店)凤(凰台)公路街,长,300米,宽10米,砂石路面;张(店)新(街)路街,长150米,宽14米,碎石路面。街道两旁新建房屋1730间,51348平方米(包括粮站仓库1.3万平方米),其中楼房39间,975平方米。镇区面积已扩大为0.6平方公里。1973年通电,六(安)毛(坦厂)公路街曾安水银路灯5盏。镇上居民饮用井水和河水,国家拨款5万元正在兴建自来水厂。街道建有明水沟排水。配有清洁工2名,街道门前实行卫生三包。新街两旁栽树1500棵。
东桥镇民国期间,东桥镇有两条街:一条东桥街,一条小街,两街共长1000米,街宽4米,泥土路面,有草房800多间,11200平方米。镇区面积0.3平方公里。
1949年后,兴建新街1条,与老街形成十字街,长2000米,宽3.5米,石子路面。先后兴建房屋950间,21700平方米,其中二层楼以上房屋500间,13500平方米;平瓦房1000间,16000平方米,其余为草房。镇区面积扩大为O.8平方公里。1983年通电,解决了群众照明问题。
固镇镇固镇原名固县寺,位于本县西北边缘地区。民国期间,有4条街:南大街,长500米,宽4米;中街,长600米,宽4米;北街,长1000米,宽4米;小南街,长300米,宽4米。四条街均是中间砌长石条,两旁碎石路面。街道两旁建有房屋3000间,其中砖瓦房600间,土楼房30间、草房1370间,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镇区面积0.099平方公里。
1949年后,兴建一条新街,长1500米,宽20米,砂石路面。六(安)霍(邱)公路穿街而过。在老街和新街两旁兴建房屋3000间,其中二层以上楼房300间,砖瓦结构平房2700间,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镇区面积扩大为1.013平方公里。
1982年通电,主街道安装荧光灯5盏。改建和扩建中、小学各1所,兴建幼儿园1所、电视差转台1座。1985年兴建自来水塔1座,向居民提供自来水。1986年兴建1个大型羽绒市场,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并在市场周围兴建砖瓦结构平房60间。这是本县羽绒贸易的重要市场之一,外省、外县羽绒客商云集固镇,旺季时有客商万人,日成交额达30万元左右。街道建下水道长4000米,配清洁工4名,专门负责环境卫生。
顺河镇民国期间,有两条街:北头为王集,南头为荣集,总长750米,街宽5米,沙土路面。街道两旁建有房屋456间,7296平方米,其中有小瓦两层土楼两幢6间,96平方米,其余均是草房,镇区面积O.18平方公里。
1949年后,兴建窑(岗嘴)张(湾)公路街,长1000米,宽10米,其中有500米水泥路面,500米砂石路面,沿街两旁兴建房屋2050间,4.15万平方米。其中瓦房900间,2.25万平方米;二层楼以上楼房12幢,100间,2250平方米;草房1050间,1.68万平方米。镇区面积扩大为0.5平方公里。1982年兴建变电所,建筑面积750平方米,其中楼房20间,500平方米,平瓦房10间,250平方米。当年通电,居民用电灯照明。兴建小学1所,平瓦房40间,1000平方米。1986年,由群众集资、工商局补助,建农贸市场1处,660平方米。居民群众吃水、用水原先均从淠河提取,后来陆续打井300口,改吃井水。
椿树镇民国期间,该镇有1条街、两个集、两道巷。街名大椿树岗,长600米,宽3米,条石路心,土路面。两个集:塘头集,长100米,宽2米;拐子集,长50米,宽3米。两道巷:南巷长150米,宽2米;北巷长100米,宽1.5米。街道两旁建有房屋500余间,7000平方米。其中草房484间,6650平方米;小瓦房12间,290平方米;土楼房2幢,4间,60平方米。镇区面积0.16平方公里。
1949年后,兴建4条街:新街长320米,宽12米,柏油路面;六(安)桃(溪)路街,长1500米,宽28米,柏油路面;椿(树)孙(岗)路街,长800米,宽24米,其中柏油路面400米,砂石路面400米;椿(树)井(王)路街,长250米,其中柏油路面150米,砂石路面100米。街道两旁兴建房屋1740间,48720平方米,其中瓦房1220间,34160平方米;二层楼以上楼房510间,14280平方米;草房110间,1540平方米。镇区面积扩大为0.6平方公里。1972年7月通电,有三条街道安装路灯共17盏,其中荧光弯背灯7盏。1985年兴建农贸市场1处,占地6000平方米。并建营业平瓦房44间,石棉瓦售货大棚10间。兴建停车场1处,2400平方米,投资1.1万元。改架高压电线300米,立杆10根,投资7800元。改架电话线路500米,投资2400元。椿树米厂、椿树药材站安装自来水塔各1座。每联户(15户)兴建自来水塔1座,计10座。打水井21眼,其中公用水井10眼,修椿(树)孙(岗)路街两条下水道,长200米,投资1.5万元。建公共厕所4处,(其中改建两处),投资1.1万元。建垃圾池8处。填平两条污水沟,面积600平方米。修两条巷道为水泥路,长80米。配清洁工3名,并有手推垃圾车两辆。在六(安)桃(溪)路街、椿(树)孙(岗)路街两旁植树6200棵,单位和居民在庭院和四周植树1.5万株。
二、乡村建设
1949年前,本县绝大多数人民生活贫困,居住条件极差,农村除祠堂、庙宇及少数人家居住瓦房外,一般都是土墙草屋。全县约有房屋47.9万间,671.8万平方米,平均每人住房10平方米左右。根据本县山区、丘陵、平原三个村的抽样调查,民国36年人均住房11.6平方米,其中山区每人平均住房15平方米;丘陵地区每人平均住房8.2平方米;平原地区每人平均住房11.6平方米。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县农村陆续兴建平瓦房68.25万平方米,二层以上楼房1万平方米,农村面貌已焕然一新。到1986年止,全县农村共有房屋97.5万间,建筑面积1706.25万平方米,按全县农村34万户,123万人口(不包括农村小集镇人口)计算,户均住房50.18平方米,人均住房13.4平方米。虽然1986年人口比民国36年人口增加一倍多,但居住条件仍有明显改善,不仅住房面积有所扩大,房屋质量有显著提高,而且涌现出许多在各项建设方面都有一定特色的新村,其中八角塘村、杨公庙村和二十铺村就很有代表性:
八角塘村该村属大山寨乡,位于本县南部山区,距六安城62公里。民国36年,全村有101户,505人,耕地1184亩,共有房屋578间,建筑面积7658平方米,其中小瓦房31间,600余平方米;森林面积1274亩,大多是松杂混合林,全村有板栗树74棵,茶园63亩,人均吃粮150公斤,人均收入55元,种田靠天收,人民生活极为贫困。
1949年后,该村各方面建设均有很大发展。先后兴修八角塘、将军石、打鼓石三座水库,当家塘15口,改善了水利条件,能确保30天不雨保丰收。到1986年止,全村兴建瓦房1734间,38616平方米,其中有5户兴建二层以上楼房18间,432平方米,全村人均占有房屋30.8平方米,户均占有房屋121.25平方米。全村自然村庄69个,302户,1186人,年出售定购和议价粮30万公斤左右,人均占有粮食500公斤,人均年收入685元。
1978年到1982年,新辟茶园210亩,年产鲜草6万斤,收入4.8万元。1982年到1986年新造林中,幼龄板栗园1565亩,有板栗树5万株。
村办企业也有发展,1979年兴办粮食加工厂。1982年兴办草品厂、窑厂和两个商店。1986年又办采石场,年产值7万元,利润近万元。
1976年开始通电,“加工电机响,户户电灯亮”,改变了长期用菜油、煤油点灯的历史。全村修了3条公路,长7.5公里,砂石路面,干线5米宽,支线4米宽,村民组(生产队)组组通公路。架设汽车桥5座。安装涵管50处,架设板车桥10处。
在文化建设上,村办小学1所,复式班,一至六年级都有,在校学生101人。学校四周有红砖围墙,高2.5米,内有花卉盒景,也有风景树,四季常青。有体育场、阅览室、图书室。还兴办幼儿园1所,民兵之家1处。村有广播站,架线15公里,户户通广播。全村居民有电视机201台,有自行车400多辆,其中有的户有2辆至3辆自行车。全村有大学、中专毕业的27人,高中生210人,初中生501人。
吃水条件也大有改善,民国时期吃塘水,还有人吃田里水,现在家家都吃井水。全村建毛石和水泥结构的水井55口,水深5米左右。并有3户用上水塔自来水。全村修沼汽池17个,曾被省评为“节能村”、“文明村”。在发展林业生产上也被评为县先进单位。
杨公庙村该村属张店区中店乡。民国36年,全村有50个自然村,213户,1270人,房屋746间,10444平方米(内包括1座庙和祠堂21间房屋)。除祠堂、庙宇外全系草房。
1949年后,全村兴建房屋954间,26712平方米,其中平瓦房504间,14112平方米。到1986年全村有27个村民组(生产队),23个自然村庄,422户,1761人,耕地2647亩。六(安)毛(坦厂)公路穿村而过,交通条件好。在公路两侧建设街道长1500米。街道两旁有乡村机关、中学、小学、粮站、供销社、食品站、油脂加工厂、商店、货栈、交易所及农贸市场等30多个单位。全村有杉树林1050亩,其中成材林达600亩,立木蓄积量6000立方米,总产值48万元,年产值4.8万元。是县林业先进村之一。先后平整土地849亩,修水库3座,修万方以上当家塘24口,修机耕路8条,长20公里,其中砂石路2公里。村集资兴建平瓦房64间,架高低压电线17公里。建沼气池13个。环境绿化,栽树160亩。先后建井150口,改善了饮水卫生条件。
北二十铺村该村属木厂区城北乡。民国36年有170户,720人,草房600间,8400平方米,只有大王庙1间土墙小瓦房。人民生活贫困。
1949年后有很大发展,先后兴建房屋2400间,6万平方米,其中砖墙瓦房550间,1.43万平方米,二层以上楼房240间,6000平方米。1974年通电,全村户户安装了电灯。村办企业有建筑队、预制厂、建材商店、交易所、餐馆、百货商店、粮食加工厂、油厂、修配厂、理发厅等11个企业,拥有固定资产21万元。1986年企业产值55万元,安排剩余劳力就业340人,占全村劳力39%。企业上交款,付干部和民师工资1.3万元;补贴16名五保户7300元;补贴烈军属5250元;建小学2.7万元;架电线2400元;修公共厕所两所,1200元;并为全村最远的大王庙村民组架电线3公里。1986年新建村部二层楼1幢,8间房屋,200平方米。兴建与乡合办的敬老院1所,平瓦房14间,350平方米。全村现有426户,2350人,耕地1636亩,先后兴修水渠4条,长16公里,修机耕路3条,长10公里。1986年粮食产量达65万公斤。全村吃水用机井,清洁卫生。先后被县、地区评为“文明村”。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