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社会慈善单位
养济院清代,六安州城有官办养济院1所,收养州境孤、老、残、幼。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收养34人,拨银122.4两,由正印官亲自散发。民国初,改称县救济院。
义渡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苏家埠生员尤松与其弟捐田34石、地10石,年收租谷144.9石,银30两;生员汪泰、乡民周建西、汪淑诚、骆予志等捐金数百;监生卢绳武、吴良弼等捐船2艘,倡办“义渡”,免收行人船钱。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监生汪文炳、程锦两人接掌“义渡”,计有船8艘、船工8人,每人月给稻1石,年给银12两。船工轮流值宿船上,黑夜行船,两岸悬灯,方便行人。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知州宋思楷,令管事交出“义渡”全部田地和船只,公举社会贤达掌管,立碑禁止侵占“义渡”财产。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盐运使曾广翼,将查抄所得在苏家埠的市房2所,拨归“义渡”收租,充实经费。民国后,“义渡”名存实亡,其财产为地主豪绅所侵吞。
广惠局清乾隆二十八年,知州张肇扬等捐银330两,在城关古楼北街创建广惠局。次年,知州魏延增购田地84石2斗,交绅董管理。立案规定,田租银两全部用于施药、施棺、收殓白骨、义渡、救火等慈善事业费用。民国17年,“广惠局”更名六姓慈善团,监督人关良轩、张福堂、江子瑾、杨福斋、晁霭亭、张国庆,管理田租银两,26年停办。27年,经江席儒提议,田产捐献给县政府,支援抗战。
崇善堂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1820年),六安义民王其琛,捐资在州城创办崇善堂公所,救济入境难民。咸丰年间(公元1851年~1861年)毁于兵燹停办。同治十年,恢复崇善堂,举办收养孤、老、残、幼、施棺、施药等善事,民国19年并入县救济院。
老人棚清道光初年(公元1821年),庠生高国明倡捐米谷,购义田3石,在东南二十铺、三十铺保兴建“老人棚”,救济流民、收养病残、掩埋路殍、祭扫义冢。民国26年停办。
敬慎会清代,椿树下保徐、晁、鲍、王、马、蔡、匡、陆8姓,购买义田10石,在小南店修茅棚1间,收养孤老残废、掩埋路殍。民国26年停办。
种痘局清同治九年底,代理知州王峻卸任后,捐资保婴,在州城古楼街大井拐倡办“种痘局”,设董事、医师各1人。同治十一年,知州告示:未种“牛痘”小儿,去种痘局免费种痘,防止“天花”病毒传染。民国后,东南二十铺、三十铺保,在陈山店设种痘局,抗战开始后停办。
社仓晚清,苏家埠镇近郊数保富户,捐献田地,在苏埠镇同川巷兴办“社仓”,租稻存入仓库,各保轮流管理,作灾荒赈粮。民国25年,仓库毁于大火,后筹款修复改为“积谷”仓。1949年苏埠解放,仓库粮尽,只存10余间空仓,充作公房。
红十字分会中华红十字会六安分会于民国3年筹办,6年秋,在城关黄大街楚忠祠成立,会长吴清华,会员30余人。该会是国际慈善团体,平时设救火队、救生船,从事救火、救生、施医、施药、施寒衣、棺木、接种牛痘等事项;战时设兵民医院、医药队、救护队、担架队、掩埋队和妇孺收容所。民国26年抗战开始后停办。
县救济院民国3年,县将“养济院”改为救济院,红十字会六安分会会长吴清华兼院长。民国19年9月,崇善堂并入县救济院。设施医、施棺掩埋2所。民国30年,施药丸2115份,施棺木193口,并在金陵会馆附设育婴所,收养弃婴34人,发动社会领养。民国32年,该所并入县卫生院,养弃婴25人。民国34年,县救济院有瓦房40余间,草房10余间;县政府将原广惠局慈善事业田产106.5石移交给县救济院,在北门外增设残教所,收养残废人进行职业训练。次年3月,共收养130余人。民国36年共收养150人,年经费162720元(法币)。11月,县救济院停办。
育婴堂民国初,苏家埠镇麻业经理戴干臣在镇东购地基1处,在隆盛街十字街口购市房1所,计2进3间门面,作育婴堂常年基金;在斗宫巷兴办育婴堂,收养孤儿育婴,民国20年停办。
红卐字分会民国21年秋,六安红卐字分会成立,内设救济、慈善两个部。红卐字会是国际救济组织,受世界红卐字会资助。民国30年,县政府派人参加红卐字会从事社会公益活动,共施药丸7000份,价3000元(法币,下同);施棺58口,价800元;平粜4个月,粮食减价30~40元%,补助款800元;组织救护队救护伤亡军民,施诊队下乡施医和普种牛痘;还筹募赈灾米40担。民国32年,救诊过境伤兵60多名,难民158人,收养弃婴18名,救济火灾40户(用款12730元),施棺193口;施丸散2115份;赈济黄河决口水灾难民大米60石。民国34年,县红卐字分会捐款10万元救济东桥集火灾。民国35年6月,县红卐字分会募捐534.15万元,赈济城北外火灾。民国37年,全县临近解放,红卐字分会活动停止。
二、社会福利单位
社会福利院1950年7月1日,本县在城关镇草市街旧保公所,成立残老孤儿院,有房屋11间,收容城镇无依靠残老36人,每月按人供给大米30公斤。次年收养87人,因人制宜组织71人从事养猪等力所能及的副业生产,当年盈利335元。1952年,共收养197人,种田30石,年收稻2.8万公斤;送6名孤儿入学读书。翌年元月,改称六安县“残老孤儿教养院”。1954年4月,改称“生产教养院”。1957年,县生产教养院从西外草市街迁至北门下洼,新盖俱乐部3间。1958年4月,省、地、县妇联主任和县委书记朱明章陪同朱德副主席夫人康克清参观了县教养院,看望慰问残老孤幼。据1959年统计:该完已有8名孤儿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福利生产由1957年产值420元提高到1.48万元,残老评为先进模范达20人。1960年,改称社会福利院,有院民168人。次年,福利针织厂归口移交,社会福利院成为福利供养单位。1963年7月,县孤儿院有6名孤儿转入福利院。
“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8月,县革委派“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福利院。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的孤儿被下放农村生产。1970年,“工宣队”进驻福利院,成立革命委员会,停止院民副业生产。1973年,在城北小东街新建院民宿舍和食堂,计瓦房10间,供给标准调整为每月伙食费8.5元,婴儿寄养费20元,精神病员补助费1元,烈属生活补助费6元。1977年1月,该院由北门迁到小东街。1980年.12月,县福利院共有房屋51间(新瓦房21间),收养院民37人(残老35人,孤儿2人),弃婴14人(寄养),行管人员9人,院民生活费每月17元(伙食费12元,服装2元、医杂费3元);残老种地7亩,年收粮1000公斤;粮食加工厂年收益2000元;院民每天两餐干饭,每月改善3次生活,每次人均0.25公斤猪肉。1983年始,提高伙食费标准为每月15元;兴办福利被服厂,安排残疾院民和民政局待业青年8人就业,实行独立核算、按件计工,利润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改善院民生活。1986年1月始,院民每月生活费为20元,服装、医药、杂支费为7元,每逢节日,再增发节日费4~15元。年底统计:有院民30人,其中老人18人,残疾2人,精神病员2人,儿童3人,婴幼5人;全年院民生活费共1.22万元;其有工作人员17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护理员11人,工人4人。
烈属养老院1960年7月,县在城关镇十里头兴办烈属养老院,收养城镇孤老、烈属12人(女10人,男2人),集中供养,保障生活。1962年3月,迁入城关镇竹丝巷。次年,增加孤老、烈属6人。1964年,迁到小东街,有菜园地约10亩,因人制宜进行种植、养猪、养鱼生产,年收粮1000余公斤,利润款约500元,实行肉、鱼、蔬菜等副食自给,丰富和改善了烈属老人生活。1970年6月,7名烈属老人(男2人,女5人)并入社会福利院供养。
集体敬老院1958年4月,县内每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均试办1所“五保”户教养所,实行集中供养,成为集体敬老院的雏形。1959年9月,城关镇成立敬老院,收养30人,开展纳鞋底等生产活动,月收入70元。徐集区兴办敬老院6所,收养“五保”老人71人。木厂区兴办敬老院1所。1960年,全县农村兴办集体敬老院128所,供养“五保”老人2025人,占农村“五保”老人60.6%,保障了他们的生活。1961年3月,在“调整”中,农村敬老院全部撤销,院民回原生产队实行“五保”,分散供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体经济条件较好的西河口、毛坦厂、大山寨又先后兴办3所集体敬老院。1986年,县先后增办三十铺、宝丰寺、固镇、丁集4个乡(镇)敬老院4所。全县共有敬老院7所,收养五保户124人,其中孤老115人,残废8人,孤儿1人。
游民教育所1950年春,县在城关镇北门外多宝庵设游民收容所,收容城镇无业游民、乞丐等277人。次年3月1日,县征用苏家埠区红石桥乡旧飞机场水田30石,成立游民生产教育所,组织游民生产劳动,当年收入大米2215公斤,款60元。1952年3月,增配干部2人,接受霍山县游民25人,将残老和孤儿,送县残老教养院收养。1955年,游民教育所共收稻36080.5公斤,副业收益3015.31元。1956年2月19日~3月10日,县进行游民登记。4月15~5月1日,专署派员来县检查游民的生产和生活。8月,县着手整顿游民教育所,对改造好的游民,有家的送回原籍安置;无家的分散安置到农业落户,参加农业生产;不适合农业生产的,安置到工程队和手工业单位做工。安置后,大多数都成为自食其力、有益于社会的新人。其中,杨成海被提升为陆集公路段班长。1957年,游民生产教育所停办,行管人员4人并入县生产教养院。
外流人员收容遣送站1950年8月至1957年6月,县设立灾民临时收容遣送站,收容遣送外地灾民。1960年,县在山陕会馆(今县印刷厂),正式设立外流人员收容遣送站。当年,收容遣送外流人口1666人(本县1050人;外县籍616人)送回原籍。1962年,最多一天收容四、五百人,实行边收容、边审查、边遣送方针。次年3月始,增设外流人员收容所,对屡遣、屡返的长流人员,进行收容教养。1964年6月,收容遣送站工作结束,先后共收容遣送3.22万人。
“文化大革命”后,出现大批外流人员。1971月2日,县在小东街恢复外流人员收容遣送站,至次年6月,共收容遣送1010人(长流198人,下放倒流83人,残老34人,儿童44人,其他651人)。对收容人员分批办学习班进行教育后,外籍遣送原籍安置;县内,送回社、队安置。1973年1至5月,收容296人,其中长流69人,下放倒流16人,残老、精神病11人,其他200人。1972至1974年,县共发放无家长流人员安置木材5立方米,款1500元。
1979年3月,县、市分治。9月10日,城关由六安市设站收容遣送,县站撤销,留1人从事收容、安置本县外流人员工作。
工读学校1960年7月1日,县征用宝丰寺公社窑嘴生产队的皖西机械厂旧址土地30亩、房28间,兴办“儿童教养院”,收养流浪街头的10~18周岁少年儿童百余人(女10人),实行半耕半读。教育内容为:文化课、生产课和法律知识课。8月,改称“工读学校”。在校学员和社会上的青少年享受同等政治权利和义务,每人每月发生活费8元,每年发单衣2套、棉衣1套;学校配置床、帐、被和桌、凳等生活、教育设施,保障他们有一个安定的生活、学习和劳动的环境。1965年7月,工读学校停办。入校少年儿童,普遍学完小学课程,90余名有家儿童,先后护送回家;6名无家孤儿,全部安置就业当工人。
农村孤儿院:1960年,全县农村有孤儿2280人,社队兴办孤儿院44所,收养668人,进行集体供养。次年9月,农村孤儿增加到7425人,孤儿院共收养5925人(分散寄养1500人),县发给孤儿寒衣布16546.67米,棉絮3805公斤,保障农村孤儿生活。1962年,社队孤儿院停办,孤儿分散回原生产队“五保”,由亲邻代养。
三、社会福利生产
民国21年,六安红卐字分会首创城镇贫民习艺所和贫民工厂,开展福利生产。生产实绩,无记载资料。
建国后,从1951年始,县在城关兴办10个贫民生产组,安排1480人进行生产自救,实行按件计酬,多劳多得,人均月收入7元。1955年,县投资39860元,扶持城关、苏埠、马头、毛坦厂4镇,兴办豆汁,成衣、面粉、运输和种鸡、种猪繁殖,共25个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安置1570人就业,人均月工资9元,解决了近5000人的生计。次年,城镇福利生产单位,发展到24个厂、29个社、组;县投资14569元,安置1794人,人均月工资15元。1957年,在城关、毛坦厂增办抛梭、榨油、饲料加工厂等福利生产单位,县投入扶贫资金4.82万元,安置350人,职工人均月工资23元。次年,依靠福利生产单位积累资金,增办造纸、大众食堂、旅社等9个福利生产单位,安置420人,人均月工资30元。1959年春,全县城镇福利生产,已发展到142个单位,安置3861人就业,其中烈军属153人,荣复退伍军人101人,盲聋哑89人,贫民3301人,其他217人。这些福利生产单位年产值150余万元,人均月工资30元。城关福利针织厂,实行按件工资制,最高月工资达65元。4月,城关镇在省社会福利生产积极分子会上,介绍了“人人有工作、家家忙生产,不要救济款,生活大改善”的社会福利生产经验,受到省民政厅的重视和表彰。1959年秋至1961年春,县民政系统的城镇社会福利生产单位,全部归口移交给所在地公社接管。
1979年始,县号召乡、镇兴办社会福利生产,为优抚、救济对象治穷致富服务。至1986年10月,孙岗区思古潭乡,利用乡草编工艺厂外贸出口优势,兴办一所社会福利草织工艺厂,县拨款5000元,无息有偿扶持款2万元,安置34人就业(盲聋哑和残废11人,退伍军人2人),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该厂年产值约30万元,利润7.6万元,人均月工资60元,盈余部分,用于扩大福利生产,为本县社会福利生产闯出了一条振兴之路。
上一篇:第三节 救济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