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戏剧曲艺歌舞
一、戏剧
庐剧庐剧俗名“倒七戏”、“小戏”,在本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初无固定班社,多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临时自由结合,忙时从工从农,闲时从艺。后来逐渐形成职业班社,但人员很少,一人身兼几个角色,伴奏仅用锣、鼓、板。民国年间,在本县四乡流动演出的草台班子,有黄保班、王金胜班、赵和班、萧家班、夏家班、卫广银班等。其中萧家班颇有影响,创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名“三胜班”,由萧世斋领班,活动于六安、舒城、合肥等地。因长期以来一家数人同台演出,故有“萧一台”、“萧半台”之称。传统剧目有《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观画》、《休丁香》、《合同记》等。
1949年后,庐剧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1951年县文化部门帮助组建“德庆剧团”。1953年地区又在城关建立了场团一体的“六安地方戏实验剧场”,后改为“皖西庐剧团”。次年,由县投资在北门外建“淠声剧场”,剧团改称“六安县淠声庐剧团”。1958年,该团下放到苏埠镇,由苏埠区委代管,复名“六安县庐剧团”。1963年该团发展到47人,并吸收部分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参加,改变了原有演出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全年新排演11台戏,其中现代戏6台;共演出282场,观众达145784人次。“文革”中庐剧被禁演,后剧团解散。
京剧京剧俗称“大戏”,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4年)传入本县。当时,城内大井拐有座“悦来茶馆”,店主叶庆山好客善交际,尤喜听京剧,为了招徕茶客,常邀集京剧爱好者在茶馆内操琴清唱。随着生意兴隆,茶客增多,清唱人员由两、三人发展到七、八人,并有京胡、月琴、锣鼓伴奏,叫做“良友戏”。后来发展到农村较大集镇,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京剧职业班社,最早出现于清光绪初年,由河南来本县演出的固始人吴建业的庆寿班。光绪十五年,京剧票友张金成(六安州参将衙门管事)在城隍庙创建洪福班,但只有2年便解散。此后,农村兴起了几个草台班子,如苏家埠的炎帝班,吴家湾的九如班,清凉寺的太平班,西乡的三元班等。民国初,草台戏班多达20多个。民国24年春,汤天慈在城隍庙后创办简易戏园,名为“六安第一剧社”,有九如班在内演出,但只有一年多时间即解体。25年春,悦来茶馆改建成有200个座位的戏园,名“六安平剧社”,也称“六安中兴剧社”。29年8月,王殿侯等集资扩建,取名“中兴戏园”,俗称北戏园。后不断易主、不断更名,到六安解放前夕,为张文林经营的“新新俱乐部”。30年春,汤天慈又在观音寺搭个草棚剧场,取名“怡园剧社”,俗称南戏园,半年后倒闭。34年,又在城隍庙后创办“六安小京班”,次年被国民党军队掠走。
1949年8月,“新新俱乐部”改组为团、院合一的“新新大戏院”。1960年1月转为地方国营剧团,划归专区管辖,定名“皖西京剧团”,1979年划归六安市。在农村流动演出的九如班,也在苏埠镇改建为“新生剧团’,后调往霍山县成为县级专业剧团。
建国前,京剧上演剧目大都为传统戏,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打渔杀家》、《失空斩》、《甘露寺》、《盘丝洞》、《大闹天宫》等,也曾演出过《大劈棺》、《杀子报》等低级庸俗的剧目。建国后,除坚持上演优秀传统剧目外,还上演了一些新编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天河配》、《红娘》、《秦香莲》、《白蛇传》、《三打白骨精》等,并配合各个时期的社会运动,上演《白毛女》、《血泪仇》、《夺印》、《审椅子》等现代京剧。“文化大革命”期间,只准上演“京剧样板戏”。1979年后,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视的普及,剧团上座率越来越低,京剧基本停演。
黄梅戏民国26年后,安庆黄梅戏老艺人严松柏曾带班子到本县毛坦厂一带演出。1954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来六安,严凤英、王少舫、潘景琍等著名演员的表演艺术,给六安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8年10月,“六安县文化艺术学校”创办,试教黄梅戏唱腔及表演艺术,时有学员近百人。1959年2月,从艺校抽出22名学生和教师送往安庆艺术学校进行专业培训,半年后回县。同年9月25日,建立了团校合一的“六安县黄梅戏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改名为“六安县工农兵文工团”,剧目全部禁演,古装戏剧服装被毁。10年排戏不足10台。“文革”后,7年中共排大型戏曲59台,演出2890场,上演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或移植的剧目有《天仙配》、《女附马》、《白蛇传》、《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春草闯堂》等;现代戏剧目有《白毛女》、《江姐》、《社长的女儿》、《于无声处》等以及该团自己创作的《河西风暴》、《淠河恨》等。剧团连续7次获得省、地、县领导机关的表彰。1982年,出席了“安徽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有安徽省剧协会员2人、六安地区剧协会员11人。演出场所六安县影剧院位于城内火星庙台西,建筑面积630平方米,设座位1174个,同时开展电影放映业务。
话剧民国8年秋,“安徽省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三农)进步师生组织起“爱国剧社”,在城关演出话剧《朝鲜亡国惨史》、《不平鸣》、《新家庭》等节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本县苏区相继建立了几个新剧团,演出了话剧《独山暴动》、《混战》、《夺取政权》、《新生活》等节目。抗日战争时期,六安话剧演出活动十分活泼。当时许多抗日团体运用话剧在城、乡演出《芦沟桥》、《我们的故乡》、《放下你的鞭子》等,激发民众抗日热情。
1949年秋,在本县新安集的青年学生和居民组织业余话剧团,自编上演了《偿还血债》、《土地还家》、《躲也躲不掉》、《暗藏》等节目,推动了反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之后,本县城镇、农村、学校、工厂和部队等单位均有话剧演出活动。六安城关的专业剧团如皖西庐剧团、皖西京剧团和本县黄梅戏剧团,也都排练过话剧节目。但本县向无话剧专业剧团。
端公戏端公戏是流行于本县的一个古老剧种,但始终无职业班社。端公戏剧目不多,主要有《休丁香》、《河神》等。曲调除“端公调”外,还有“二羊子”、“苦二羊子”、“三起”、“花调”、“哭柳子”、“黄梅”等。它的部分较好的剧目和唱腔已被庐剧改编、吸收。
推剧推剧亦名“花鼓戏”“四句推子”,主要流行于本县马头、木厂、顺河、东桥、丁集、固镇等地。建国后,六安许多业余剧团常采用推剧曲调演出,但始终未有专业剧团。
二、曲艺
锣鼓书锣鼓书传统习惯是在说唱前先敲击锣鼓,节奏为冬冬冬仓,故早期名叫“三槌鼓”,建国后改称为锣鼓书。第一次搬上舞台,是在1954年县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上。这次演出的锣鼓书形式为:一女一男、一锣一鼓。1965年夏季,本县锣鼓书《十二月生产》,参加地区曲艺调演大会演出。1976年,本县文化干部李开贵创作的锣鼓书《俩队长》,经过县、地区和省的曲艺调演,逐级选拔,层层加工提高,加上小乐队伴奏,参加了全国曲艺调演。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曲艺专辑《骨肉情深》上发表了《俩队长》的词和曲。
四弦书四弦书在本县约有200年的历史。清末民国初,说唱盲人手把四弦胡琴常在茶馆、酒店设点或在广场、集市上摆摊唱书。传统书目分为两类:一类是短小诙谐的“书帽子”,如《鹦哥对》、《劝赌》、《竹木相争》等;另一类为“正本书”,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复杂,一本书要唱十几场或几十场,主要书目有《双苞荷花记》、《红灯记》、《双鞭记》、《金镯玉环记》、《说岳》等。说唱艺人用四胡来模拟人物的对话,也可以仿照枪炮齐鸣、锣鼓唢呐吹奏以及哭笑叫喊、鸡鸣、狗咬等,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建国后,四弦书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发展。演唱形式上,原为一人自拉自唱、自打节奏,发展为二人对唱、齐唱;原为一琴一板一醒木发展为以四胡为主的小乐队伴奏。在音乐唱腔上适当揉进了民歌、小调的乐汇和乐节。并且还创作、改编和整理了一批反映革命战争和现实斗争生活的新书目,如《挤车》、《立夏节暴动》、《革命理论映丹心》、《出丑记》、《烈火金刚》、《芦荡火种》、《淮海战役》等。有些书目曾参加地区、省和全国曲艺调演。1958年,在蚌埠举办的安徽省首次曲艺会演上,本县四弦书演唱艺人李文全说唱的《高玉珍献宝办工厂》获节目奖。李文全死后,六安说唱四弦书者渐少。
渔鼓道情渔鼓是乐器,道情是曲调。建国前,渔鼓艺人多半来自北方灾区,他们手打渔鼓、口唱道情,挨门要饭,作为谋生手段。渔鼓道情是民间小唱,是唱短篇书的,书目有《手帕记》、《韩湘子讨封》、《子路问路》、《麻姑上寿》、《打蛮船》等。本县木厂埠艺人任教山的父母,能唱对口道情。建国后,任母曾参加县曲艺会演,演出过道情《韩湘子讨封》短篇。任母去世后,已无人说唱。
大鼓大鼓是本县流行较广的一种曲艺形式。它有说有唱,表演形式简单、灵活,一人一鼓一板,或走乡串街,或设摊演唱。本县大鼓艺人中,任教山的技艺较好,他的《月唐》30场,表演出众,深受听众称赞。
1958年,在蚌埠举办的安徽省首次曲艺会演上,城关说唱组喻荣贵的大鼓《盲人说唱总路线》获表演奖,任教山的大鼓《红月亮》获表演奖。1965年夏季,盲艺人张名义,参加地区小型戏曲、曲艺调演,演出本县创作的鼓词《狗坟记》,受到大会的好评。胡理应的大鼓书,人称“六安大鼓”,经常参加县、地区和省的业余文艺调演。
评书评书,又名评词。本县的评书艺人,民国时期的陈明清较有名气,《八美图》、《九美图》两部评书,被他说得有声有色,一部《献瑞珠》,可以说一年。建国后,本县评书艺人有王少斋、卫教民、陈书发、刘教宾等,均参加了城关曲艺组。
三、歌舞
(一)民间歌曲
流行在本县境内的民间歌曲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三类。山歌包括茶歌、秧歌、牧歌、对歌、排歌等;号子包括打夯号子、打硪号子、车水号子等;小调包括采茶、劝郎、淮调、小放牛、调兵、大补缸等。民歌的内容又可分为三类:反映劳动生活的民歌;反映爱情的民歌;反映革命斗争的民歌。自1954年以来,本县曾致力于全县民间歌曲的发掘和提高工作。1980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第一册)收入本县民歌30首。
(二)民间舞蹈
十把小扇舞十把小扇舞是本县1956年挖掘、整理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本县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曲调优美、动听,舞蹈造型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1957年,十把小扇舞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省优秀节目奖、优秀演出奖和发掘整理奖,并被评选出席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赴北京演出。1957年安徽省人民出版社的《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选集》首篇选登了《十把小扇舞》。后来拍成电影搬上银幕。1980年又选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第一册)。
《十把小扇舞》歌词
一把小扇骨儿圆,里绣珍珠外绣莲,
珍珠玛瑙都绣上,二龙戏珠在中间。
二把小扇二面分,一边兔子一边鹰,
鹰叼兔子兔叼鹰,鹰叼老鼠未断清。
三把小扇是清明,姑嫂二人去上坟,
大嫂一哭肝肠断,小姑一哭蜜蜂音。
四把小扇四角叉,四个蜜蜂来采花,
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搂在怀。
五把小扇五彩云,花红柳绿五条龙,
五月二十龙相会,打开扇子看五龙。
六把小扇六寸长,扇子掉在大路旁,
人家捡到取笑我,干哥捡到送进房。
七把小扇二面花,大嫂带扇走娘家,
走到娘家娘也爱,走到婆家婆也夸。
八把小扇八根柴,南京煽到北京来,
虽说不是无价宝,一股清风进姐怀。
九把小扇九寸长,姑嫂二人去烧香,
嫂子烧香求儿女,姑子烧香不好讲。
十把小扇绣的精,上绣南京共北京,
一绣南京天官府,二绣北京紫金城。
《十把小扇舞》曲谱
鸫理窝舞鸫理窝舞鸫理窝舞,是流行本县水稻产区的优秀民间舞蹈。传说北宋中期,农民劳役赋税很重,民心不安,田园荒芜,鸫飞来无处栖息,只得返回江南,此后就听不到鸫的叫声了。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推行新政,鼓励农耕,减轻征役,农民才得安居乐业,生产得到发展。这时,鸫又飞来六安大地,农民们心情喜悦,便模拟鸫理窝的动作创作了这个舞蹈。
1957年鸫理窝舞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优秀节目奖和优秀演出奖,被评选出席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在安徽省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舞蹈选集》中收录。
十二月梳舞十二月梳舞是本县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的场面生动活泼,舞姿绚丽多彩,节奏流畅,委婉动听,表现出农村姑娘在野外放鹅时,三、五成群,以豆叶为镜,以玉米叶为梳,边歌边舞的欢乐气氛。
1959年春,十二月梳舞参加六安地区和安徽省第二届音乐舞蹈会演,均被评为优秀舞蹈节目。195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各地歌谣集·安徽歌谣》和1980年《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第一册),都收入了《十二月梳舞》的词和曲。
《十二月梳舞》歌词
正月好唱正月梳,新娶媳妇拜公婆。
大红袄子绿绫袖,百摺罗裙顺地拖。
二月好唱二月梳,燕子衔泥做新窝。
双双对我呢喃叫,穿来穿去如抛梳。
三月好唱三月梳,田里蛤蟆叫咕咕。
情哥去把春活做,妹在家中织绫罗。
四月好唱四月梳,家家都忙插秧棵。
好秧插在好田里,风吹日晒又转棵。
五月好唱五月梳,端阳龙船下江河。
郎玩头来妹玩尾,小妹紧跟情哥哥。
六月好唱六月梳,三伏天气热似火。
我给情哥打凉扇,哥妹二人笑呵呵。
七月好唱七月梳,田里稻子黄的多。
情哥南冲去割稻,妹送香茶给哥哥。
八月好唱八月梳,满塘红菱结的多。
摘下小的自己吃,大的留给情郎哥。
九月好唱九月梳,家家都把重阳过。
五谷丰登年成好,收的粮食千万箩。
十月好唱十月梳,一年辛苦都交租。
有钱吃的羊肉面,穷人喝的稀糊涂。
冬月好唱冬月梳,北风无情叫呼呼。
有钱人家穿皮袄,穷人冻的冷呵呵。
腊月好唱腊月梳,雪压树头两面拖。
冻坏树头根还在,等到来春发青棵。
《十二月梳舞》曲谱
灯会灯会活动在本县有较久的历史。据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六安州志》载:“元夕”(即元宵节)“大街共作木楼高数丈许,扎彩灯千万盏于上,坊曲人家各为过街牌厦,灯火相连,鼓吹为乐,自十三日至十七日凡五夜”。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了。后来逐步发展,其形式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常见的有:龙灯、狮子灯、花鼓灯、高跷、花车、跑驴、连响、蚌舞、花篮、肘阁、抬阁、刘海戏金蟾、大头和尚戏柳翠、四老爷打面缸等。
本县灯会,大多在春节和庙会期间进行。丰收年景农村集镇一般是在正月初三开始,至正月十七日,为灯会的高潮。辛亥革命后,灯会常常和一些重大庆祝活动相配合,例如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1月12日,六安光复后,城乡举行盛大灯会以示庆祝,民国21年春节,为了庆祝红军胜利和苏区建立,独山镇举行大规模的灯会活动,各区、乡都派代表参加,传统的龙灯、狮子灯和各种杂耍应有尽有,不下七、八十种之多;1949年1月22日,本县全境解放,城乡张灯结彩,军民举行灯会游行,庆祝翻身解放。建国后,在元旦、国庆节、春节以及大型的物资交流会上也常常开展灯会活动。
庐剧庐剧俗名“倒七戏”、“小戏”,在本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初无固定班社,多为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临时自由结合,忙时从工从农,闲时从艺。后来逐渐形成职业班社,但人员很少,一人身兼几个角色,伴奏仅用锣、鼓、板。民国年间,在本县四乡流动演出的草台班子,有黄保班、王金胜班、赵和班、萧家班、夏家班、卫广银班等。其中萧家班颇有影响,创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名“三胜班”,由萧世斋领班,活动于六安、舒城、合肥等地。因长期以来一家数人同台演出,故有“萧一台”、“萧半台”之称。传统剧目有《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观画》、《休丁香》、《合同记》等。
1949年后,庐剧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重视。1951年县文化部门帮助组建“德庆剧团”。1953年地区又在城关建立了场团一体的“六安地方戏实验剧场”,后改为“皖西庐剧团”。次年,由县投资在北门外建“淠声剧场”,剧团改称“六安县淠声庐剧团”。1958年,该团下放到苏埠镇,由苏埠区委代管,复名“六安县庐剧团”。1963年该团发展到47人,并吸收部分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参加,改变了原有演出人员的年龄、知识结构。全年新排演11台戏,其中现代戏6台;共演出282场,观众达145784人次。“文革”中庐剧被禁演,后剧团解散。
京剧京剧俗称“大戏”,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年~1874年)传入本县。当时,城内大井拐有座“悦来茶馆”,店主叶庆山好客善交际,尤喜听京剧,为了招徕茶客,常邀集京剧爱好者在茶馆内操琴清唱。随着生意兴隆,茶客增多,清唱人员由两、三人发展到七、八人,并有京胡、月琴、锣鼓伴奏,叫做“良友戏”。后来发展到农村较大集镇,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
京剧职业班社,最早出现于清光绪初年,由河南来本县演出的固始人吴建业的庆寿班。光绪十五年,京剧票友张金成(六安州参将衙门管事)在城隍庙创建洪福班,但只有2年便解散。此后,农村兴起了几个草台班子,如苏家埠的炎帝班,吴家湾的九如班,清凉寺的太平班,西乡的三元班等。民国初,草台戏班多达20多个。民国24年春,汤天慈在城隍庙后创办简易戏园,名为“六安第一剧社”,有九如班在内演出,但只有一年多时间即解体。25年春,悦来茶馆改建成有200个座位的戏园,名“六安平剧社”,也称“六安中兴剧社”。29年8月,王殿侯等集资扩建,取名“中兴戏园”,俗称北戏园。后不断易主、不断更名,到六安解放前夕,为张文林经营的“新新俱乐部”。30年春,汤天慈又在观音寺搭个草棚剧场,取名“怡园剧社”,俗称南戏园,半年后倒闭。34年,又在城隍庙后创办“六安小京班”,次年被国民党军队掠走。
1949年8月,“新新俱乐部”改组为团、院合一的“新新大戏院”。1960年1月转为地方国营剧团,划归专区管辖,定名“皖西京剧团”,1979年划归六安市。在农村流动演出的九如班,也在苏埠镇改建为“新生剧团’,后调往霍山县成为县级专业剧团。
建国前,京剧上演剧目大都为传统戏,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打渔杀家》、《失空斩》、《甘露寺》、《盘丝洞》、《大闹天宫》等,也曾演出过《大劈棺》、《杀子报》等低级庸俗的剧目。建国后,除坚持上演优秀传统剧目外,还上演了一些新编剧目,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天河配》、《红娘》、《秦香莲》、《白蛇传》、《三打白骨精》等,并配合各个时期的社会运动,上演《白毛女》、《血泪仇》、《夺印》、《审椅子》等现代京剧。“文化大革命”期间,只准上演“京剧样板戏”。1979年后,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视的普及,剧团上座率越来越低,京剧基本停演。
黄梅戏民国26年后,安庆黄梅戏老艺人严松柏曾带班子到本县毛坦厂一带演出。1954年,安徽省黄梅戏剧团来六安,严凤英、王少舫、潘景琍等著名演员的表演艺术,给六安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8年10月,“六安县文化艺术学校”创办,试教黄梅戏唱腔及表演艺术,时有学员近百人。1959年2月,从艺校抽出22名学生和教师送往安庆艺术学校进行专业培训,半年后回县。同年9月25日,建立了团校合一的“六安县黄梅戏剧团”。“文化大革命”期间,剧团改名为“六安县工农兵文工团”,剧目全部禁演,古装戏剧服装被毁。10年排戏不足10台。“文革”后,7年中共排大型戏曲59台,演出2890场,上演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或移植的剧目有《天仙配》、《女附马》、《白蛇传》、《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春草闯堂》等;现代戏剧目有《白毛女》、《江姐》、《社长的女儿》、《于无声处》等以及该团自己创作的《河西风暴》、《淠河恨》等。剧团连续7次获得省、地、县领导机关的表彰。1982年,出席了“安徽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现有安徽省剧协会员2人、六安地区剧协会员11人。演出场所六安县影剧院位于城内火星庙台西,建筑面积630平方米,设座位1174个,同时开展电影放映业务。
话剧民国8年秋,“安徽省第三甲种农业学校”(简称三农)进步师生组织起“爱国剧社”,在城关演出话剧《朝鲜亡国惨史》、《不平鸣》、《新家庭》等节目。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本县苏区相继建立了几个新剧团,演出了话剧《独山暴动》、《混战》、《夺取政权》、《新生活》等节目。抗日战争时期,六安话剧演出活动十分活泼。当时许多抗日团体运用话剧在城、乡演出《芦沟桥》、《我们的故乡》、《放下你的鞭子》等,激发民众抗日热情。
1949年秋,在本县新安集的青年学生和居民组织业余话剧团,自编上演了《偿还血债》、《土地还家》、《躲也躲不掉》、《暗藏》等节目,推动了反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之后,本县城镇、农村、学校、工厂和部队等单位均有话剧演出活动。六安城关的专业剧团如皖西庐剧团、皖西京剧团和本县黄梅戏剧团,也都排练过话剧节目。但本县向无话剧专业剧团。
端公戏端公戏是流行于本县的一个古老剧种,但始终无职业班社。端公戏剧目不多,主要有《休丁香》、《河神》等。曲调除“端公调”外,还有“二羊子”、“苦二羊子”、“三起”、“花调”、“哭柳子”、“黄梅”等。它的部分较好的剧目和唱腔已被庐剧改编、吸收。
推剧推剧亦名“花鼓戏”“四句推子”,主要流行于本县马头、木厂、顺河、东桥、丁集、固镇等地。建国后,六安许多业余剧团常采用推剧曲调演出,但始终未有专业剧团。
二、曲艺
锣鼓书锣鼓书传统习惯是在说唱前先敲击锣鼓,节奏为冬冬冬仓,故早期名叫“三槌鼓”,建国后改称为锣鼓书。第一次搬上舞台,是在1954年县青年业余文艺观摩演出大会上。这次演出的锣鼓书形式为:一女一男、一锣一鼓。1965年夏季,本县锣鼓书《十二月生产》,参加地区曲艺调演大会演出。1976年,本县文化干部李开贵创作的锣鼓书《俩队长》,经过县、地区和省的曲艺调演,逐级选拔,层层加工提高,加上小乐队伴奏,参加了全国曲艺调演。197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曲艺专辑《骨肉情深》上发表了《俩队长》的词和曲。
四弦书四弦书在本县约有200年的历史。清末民国初,说唱盲人手把四弦胡琴常在茶馆、酒店设点或在广场、集市上摆摊唱书。传统书目分为两类:一类是短小诙谐的“书帽子”,如《鹦哥对》、《劝赌》、《竹木相争》等;另一类为“正本书”,故事情节比较曲折复杂,一本书要唱十几场或几十场,主要书目有《双苞荷花记》、《红灯记》、《双鞭记》、《金镯玉环记》、《说岳》等。说唱艺人用四胡来模拟人物的对话,也可以仿照枪炮齐鸣、锣鼓唢呐吹奏以及哭笑叫喊、鸡鸣、狗咬等,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建国后,四弦书在继承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有所丰富和发展。演唱形式上,原为一人自拉自唱、自打节奏,发展为二人对唱、齐唱;原为一琴一板一醒木发展为以四胡为主的小乐队伴奏。在音乐唱腔上适当揉进了民歌、小调的乐汇和乐节。并且还创作、改编和整理了一批反映革命战争和现实斗争生活的新书目,如《挤车》、《立夏节暴动》、《革命理论映丹心》、《出丑记》、《烈火金刚》、《芦荡火种》、《淮海战役》等。有些书目曾参加地区、省和全国曲艺调演。1958年,在蚌埠举办的安徽省首次曲艺会演上,本县四弦书演唱艺人李文全说唱的《高玉珍献宝办工厂》获节目奖。李文全死后,六安说唱四弦书者渐少。
渔鼓道情渔鼓是乐器,道情是曲调。建国前,渔鼓艺人多半来自北方灾区,他们手打渔鼓、口唱道情,挨门要饭,作为谋生手段。渔鼓道情是民间小唱,是唱短篇书的,书目有《手帕记》、《韩湘子讨封》、《子路问路》、《麻姑上寿》、《打蛮船》等。本县木厂埠艺人任教山的父母,能唱对口道情。建国后,任母曾参加县曲艺会演,演出过道情《韩湘子讨封》短篇。任母去世后,已无人说唱。
大鼓大鼓是本县流行较广的一种曲艺形式。它有说有唱,表演形式简单、灵活,一人一鼓一板,或走乡串街,或设摊演唱。本县大鼓艺人中,任教山的技艺较好,他的《月唐》30场,表演出众,深受听众称赞。
1958年,在蚌埠举办的安徽省首次曲艺会演上,城关说唱组喻荣贵的大鼓《盲人说唱总路线》获表演奖,任教山的大鼓《红月亮》获表演奖。1965年夏季,盲艺人张名义,参加地区小型戏曲、曲艺调演,演出本县创作的鼓词《狗坟记》,受到大会的好评。胡理应的大鼓书,人称“六安大鼓”,经常参加县、地区和省的业余文艺调演。
评书评书,又名评词。本县的评书艺人,民国时期的陈明清较有名气,《八美图》、《九美图》两部评书,被他说得有声有色,一部《献瑞珠》,可以说一年。建国后,本县评书艺人有王少斋、卫教民、陈书发、刘教宾等,均参加了城关曲艺组。
三、歌舞
(一)民间歌曲
流行在本县境内的民间歌曲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山歌、号子、小调三类。山歌包括茶歌、秧歌、牧歌、对歌、排歌等;号子包括打夯号子、打硪号子、车水号子等;小调包括采茶、劝郎、淮调、小放牛、调兵、大补缸等。民歌的内容又可分为三类:反映劳动生活的民歌;反映爱情的民歌;反映革命斗争的民歌。自1954年以来,本县曾致力于全县民间歌曲的发掘和提高工作。1980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第一册)收入本县民歌30首。
(二)民间舞蹈
十把小扇舞十把小扇舞是本县1956年挖掘、整理的优秀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本县约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的曲调优美、动听,舞蹈造型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1957年,十把小扇舞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省优秀节目奖、优秀演出奖和发掘整理奖,并被评选出席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赴北京演出。1957年安徽省人民出版社的《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选集》首篇选登了《十把小扇舞》。后来拍成电影搬上银幕。1980年又选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第一册)。
《十把小扇舞》歌词
一把小扇骨儿圆,里绣珍珠外绣莲,
珍珠玛瑙都绣上,二龙戏珠在中间。
二把小扇二面分,一边兔子一边鹰,
鹰叼兔子兔叼鹰,鹰叼老鼠未断清。
三把小扇是清明,姑嫂二人去上坟,
大嫂一哭肝肠断,小姑一哭蜜蜂音。
四把小扇四角叉,四个蜜蜂来采花,
蜜蜂见花团团转,花见蜜蜂搂在怀。
五把小扇五彩云,花红柳绿五条龙,
五月二十龙相会,打开扇子看五龙。
六把小扇六寸长,扇子掉在大路旁,
人家捡到取笑我,干哥捡到送进房。
七把小扇二面花,大嫂带扇走娘家,
走到娘家娘也爱,走到婆家婆也夸。
八把小扇八根柴,南京煽到北京来,
虽说不是无价宝,一股清风进姐怀。
九把小扇九寸长,姑嫂二人去烧香,
嫂子烧香求儿女,姑子烧香不好讲。
十把小扇绣的精,上绣南京共北京,
一绣南京天官府,二绣北京紫金城。
《十把小扇舞》曲谱
鸫理窝舞鸫理窝舞鸫理窝舞,是流行本县水稻产区的优秀民间舞蹈。传说北宋中期,农民劳役赋税很重,民心不安,田园荒芜,鸫飞来无处栖息,只得返回江南,此后就听不到鸫的叫声了。宋神宗时,王安石变法,推行新政,鼓励农耕,减轻征役,农民才得安居乐业,生产得到发展。这时,鸫又飞来六安大地,农民们心情喜悦,便模拟鸫理窝的动作创作了这个舞蹈。
1957年鸫理窝舞参加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获得优秀节目奖和优秀演出奖,被评选出席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在安徽省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的《安徽省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舞蹈选集》中收录。
十二月梳舞十二月梳舞是本县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舞蹈。它的场面生动活泼,舞姿绚丽多彩,节奏流畅,委婉动听,表现出农村姑娘在野外放鹅时,三、五成群,以豆叶为镜,以玉米叶为梳,边歌边舞的欢乐气氛。
1959年春,十二月梳舞参加六安地区和安徽省第二届音乐舞蹈会演,均被评为优秀舞蹈节目。195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各地歌谣集·安徽歌谣》和1980年《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安徽卷》(第一册),都收入了《十二月梳舞》的词和曲。
《十二月梳舞》歌词
正月好唱正月梳,新娶媳妇拜公婆。
大红袄子绿绫袖,百摺罗裙顺地拖。
二月好唱二月梳,燕子衔泥做新窝。
双双对我呢喃叫,穿来穿去如抛梳。
三月好唱三月梳,田里蛤蟆叫咕咕。
情哥去把春活做,妹在家中织绫罗。
四月好唱四月梳,家家都忙插秧棵。
好秧插在好田里,风吹日晒又转棵。
五月好唱五月梳,端阳龙船下江河。
郎玩头来妹玩尾,小妹紧跟情哥哥。
六月好唱六月梳,三伏天气热似火。
我给情哥打凉扇,哥妹二人笑呵呵。
七月好唱七月梳,田里稻子黄的多。
情哥南冲去割稻,妹送香茶给哥哥。
八月好唱八月梳,满塘红菱结的多。
摘下小的自己吃,大的留给情郎哥。
九月好唱九月梳,家家都把重阳过。
五谷丰登年成好,收的粮食千万箩。
十月好唱十月梳,一年辛苦都交租。
有钱吃的羊肉面,穷人喝的稀糊涂。
冬月好唱冬月梳,北风无情叫呼呼。
有钱人家穿皮袄,穷人冻的冷呵呵。
腊月好唱腊月梳,雪压树头两面拖。
冻坏树头根还在,等到来春发青棵。
《十二月梳舞》曲谱
灯会灯会活动在本县有较久的历史。据明代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六安州志》载:“元夕”(即元宵节)“大街共作木楼高数丈许,扎彩灯千万盏于上,坊曲人家各为过街牌厦,灯火相连,鼓吹为乐,自十三日至十七日凡五夜”。至今已有四百多年了。后来逐步发展,其形式千姿百态,风格各异。常见的有:龙灯、狮子灯、花鼓灯、高跷、花车、跑驴、连响、蚌舞、花篮、肘阁、抬阁、刘海戏金蟾、大头和尚戏柳翠、四老爷打面缸等。
本县灯会,大多在春节和庙会期间进行。丰收年景农村集镇一般是在正月初三开始,至正月十七日,为灯会的高潮。辛亥革命后,灯会常常和一些重大庆祝活动相配合,例如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11月12日,六安光复后,城乡举行盛大灯会以示庆祝,民国21年春节,为了庆祝红军胜利和苏区建立,独山镇举行大规模的灯会活动,各区、乡都派代表参加,传统的龙灯、狮子灯和各种杂耍应有尽有,不下七、八十种之多;1949年1月22日,本县全境解放,城乡张灯结彩,军民举行灯会游行,庆祝翻身解放。建国后,在元旦、国庆节、春节以及大型的物资交流会上也常常开展灯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