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小学教育
一、小学堂
清光绪三十二年,六安州开始兴办小学堂。以后虽经陆续增办,但直至清末,只有公立高等小学堂1所,公立两等小学堂3所,公立初等小学堂5所,私立小学堂2所。这些小学堂规模较小,在校学生总数仅300多人。学堂的教学和管理,和私塾没有多少差别。高等小学堂设堂长、初等小学堂设正、副教习各1人,其教学内容还没有完全摆脱科举时代的教学范围。
六安州高等小学堂,以赓飏院为堂址,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开学。初办时只有1个班,学生32人,以后增至两班。民国元年改为六安县中央高等小学堂。
公立两等小学堂,一所设在独山镇,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开办。另两所均设在现金寨县境内:一所在金寨徽西会馆,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开学,学生27人;一所设在麻埠文昌宫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开学,学生29人。
公立初等小学堂有5所:六安州中央蒙养小学堂,设在六安城内孔庙西(今为六安市城北小学),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开学,学生29人;皋陶祠蒙养小学堂,设在城北门外下洼原皋陶祠内,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开学,学生56人,塘子巷蒙养小学堂,设在城内楚忠柯后,宣统三年开学,学生34人,另一所设在流波孝义祠内,光绪三十四年元月开学,学生45人;还有一所设在金家寨扛西会馆内,光绪三十四年开学,学生30人。
私立小学堂,一所称龙穴小学堂,设在龙穴山顶,光绪三十二年开办,一所称五帮屯卫小学堂,设在城内和平巷,光绪三十四年开办。
二、小学校
民国初年,六安县遵照临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令》,着手改造学堂,兴办小学校。至民国7年,全县共有各类小学校43所;其中县立国民学校16所,私立国民学校4所;县立高等小学校5所,私立高等小学校2所。民国18年统计,全县小学增至91所,学生262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仅占8.9%。民国19年,本县各乡、镇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苏区的列宁小学教育蓬勃兴起。7月,国民党政府为“剿共”、“防共”,不仅派出军警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师生,而且将县立第三、四、五高等小学及县立各初小查办封闭,小学教育受到严重摧残。
民国时期若干年度小学教育概况统计表
清末六安未设女校,各校也不招女生。民国元年,曾开设1班女子初小,次年即停办。“五四”运动时期,受蔡元培提倡女学的影响,于民国9年在六安城内老衙门台办起女子第一高等小学,开设两班,首任校长周佩隐(南京人,毕业于芜湖二女师,朱蕴山夫人)。民国12年,苗衡峰女士为纪念亡夫吴海峰,捐私产创办私立海峰女子小学,经省教育厅批准,当年招生40人(高、初两班各20人),校址在城内南门二道巷,首任校长苗衡峰,继任夏琫英。此后,独山镇又办起女子高小1所两班,教师5人,学生47人。
民国25年,全县有县立小学25所(内有完小10所),区立初级小学44所,私立小学25所(内有完小7所),短期小学40所。在此期间,安徽省教育厅特教处在本县南官亭(后迁枣树店)、苏家埠、白塔寺、独山、郝家集、马头集、固镇、山王河,设立“中山民校”8所。“中山民较”是国民政府设立的以在红军撤离苏区后进行所谓“纠正国民思想”和“管教卫训练”为任务的特种学校。民国27年,日军侵入六安,学校一度停办。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小学随之恢复。为解决教材、纸张、粉笔之急需,民国28年,胡苏明、张月潭、张难生等组建教材编辑委员会,创办了造纸厂、印刷厂和粉笔厂,因而受到省教育厅的传令嘉奖。同年,由于沦陷区学生流入六安,经省教育厅批准,在张店区刘氏祠开办临时小学1所,设6班,学生356人。在此期间,国民政府规定学生免服兵役,超龄生要求入学很多,因而小学发展较快。到民国31年,全县乡、镇中心小学校发展到91所,保国民学校发展到450所,在校学生总数达32288人。抗战胜利后,内战又起,小学教育再度受挫,民国36年,乡中心小学减少2所,保国民小学减少110所,学生人数也多属虚报。
建国前,本县尚有几处教会学校。清光绪九年,法国传教士安会德在南门三道巷设立教堂。随后即在该处相继办起经文男小、经文女小和类思高小3所教会小学。民国33年,类思高小改为崇义初中。民国36年,经文女小改为介福小学,后又更名为崇义小学。民国37年秋,又在苏埠开办三德小学。六安解放后,崇义小学改为三道巷小学,崇义初中并入皖西公立六安中学,三德小学停办。
1949年1月,六安全境解放后,人民政府保护并妥善接收了国民政府遗留下的残破学校,除派员接收大型学校外,并命令各乡接管属地小学的一切财产,文卷。当年3月,在城镇和人口较集中地区恢复公立小学,在农村恢复国办公助小学,至6月,已恢复43所小学。8月,成立六安县公学款产委员会,负责征公产、祠产、庙产按政策减租后的租粮,充为办学资金。此时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获得翻身后,迫切要求在文化上翻身,因此人民政府在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公办小学的同时,放手发动群众开办民办小学。到1952年下半年,民办小学一律改为公立小学,全县小学已发展到627所,在校学生达53020人,教职员工2093人。同年六安专署创办皖西烈士子弟小学,从本地区各县和安庆的两个县招集烈士子弟入学,至1961年停办,计办10届214人。1953年,根据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小学教育工作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1957年,这时师生比例上升到1∶31,教育质量明显提高。1956年初中招生考试,语文、算术两科平均成绩皆为80分。1958年,为了适应“大跃进”的形势需要,9月,本县设立了“文教大跃进办公室”。全县小学迅速形成大发展的局面,不到20天,就办起了民办小学575所,全县公、民办小学发展到1002所,学生127831人,教职员工3292人,入学率增长到98%。同年秋,全县公、民办小学全部下放给公社管理。由于大办钢铁和支援农业,师生经常参加劳动,教学工作一度陷于混乱。1959年~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小学教育事业又进行了压缩和调整。至1961年下半年,全县小学校比1958年减少了577所,在校学生缩减到80666人,教职员工缩减535人。1958年兴办的民办小学,仅保留26所。1962年~1963年,小学教育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逐步建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教学秩序,整顿教师队伍,提高师资质量。在此基础上,1964年~1965年,遵照刘少奇同志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讲话精神,开始大力发展半耕半读小学。1966年底,全县办起耕读小学1926所,学生51161人,教师2140人。同时,将公办小学网点下伸,抽调公办教师144名,办起“伸腿”小学136所。此时,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小学教育发展很快,基本上做到每个公社有1至3所公办完全小学,每个大队有一所公办小学和3~5所耕读小学。
1966年~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县小学教育又出现一次较大的起伏:一方面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泡制的“两个估计”的理论影响下,建国后17年的教育工作被否定,教育质量普遍下降;另一方面,从1971年以后,由于60年代人口增长过快,小学适龄儿童激增,加上当时强调“读高中不出区,读初中不出公社,读小学不出大队”,普及小学教育又一次掀起高潮。全县公办、民办小学发展到1607所,在校学生22997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6.6%。但由于经常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大搞开门办学,教学工作不正常,教育质量低下。十年动乱结束后,小学教育拨乱反正。1978年,小学一律恢复秋季始业,并以“三率”(即适龄儿童入学率、读完5年的巩固率和升学考试的及格率)为依据,检查、验收小学普及工作。从1971年~1978年,普及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出现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内部比例失调,中学发展加快,挤掉了小学的人力、物力,小学的布局不合理,且办学形式单一化;教师队伍庞杂;教学质量不高等等,亟待整顿。
1979年下半年,六安城和郊区小学划归六安市辖,县内所辖各小学开始着手整顿、提高工作。1980年贯彻中央文件,规定95%以上适龄儿童入学,90%以上达到毕业才算普及。1981年,全县小学调整到803所,同时确定县、区两级重点小学14所,公社中心小学75所,评比出16个区、社、镇和53所小学为先进单位。1983年4月,县教育局以东河口区为重点,进行了小学管理体制的改革试点工作,l0月初,全县铺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领导定责,实行任期制;教师定编,实行聘任制,群众集资,实行基金制。这次改革,一次配备了876名乡教育辅导员和完小校长,精简了1088名民办和代课教师,清理了188名无合法手续的临时教师,全县完全小学由808所调整为697所,109所改为初级小学。1984年通过考绩,全县有40所优秀小学,10个乡、镇普及了小学教育。当年的小学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六安地委和行署推广了本县的改革经验和做法。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实行了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进一步适应经济体制。1983年~1986年,经过验收,全县85个乡、镇有79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普及率和年巩固率分别为96.1%,95.8%和96%,毕业率92.1%,12~15岁儿童普及率95.8%。通过考绩,评选出全优学校19所,优秀学校243所,良好学校421所,以上三类学校占全县小学校总数的88.6%。
三、学制课程
清光绪二十八年,小学堂学制为3至4年,至宣统二年,又规定初、高等小学一律改为4年。高等小学堂课程为9科,初等小学堂为8科,简易科为5科,主要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杂以“圣谕”、“格言”,灌输封建伦理思想。宣统二年,又增设农业,商业2科,每周总计授课36小时。民国初年,小学分为高、初两等。高等3年,初等4年,修业期较清末缩短1年。民国11年,实行新学制,规定高等2年、初等4年,此为民国定型之学制,此后一直沿用。民国时期小学课程,曾经多次改革,但无重大改进。民国元年,初小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图画、手工、唱歌、缝纫(女生)等课程;高小还有中华地理、中华历史,博物、理化、外语、农业、商
业等。至民国37年,初小开设课程有公民训练、音乐、体育、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和劳作,高小还有社会(公民)、历史、地理。
建国初,小学学制沿袭“四二”旧制。1952年秋,试行“五年一贯制”;同时,小学一律改为秋季始业。1953年又恢复“四二”制。至于不正规小学和速成小学则不强作规定。1958年,县指定新安小学、城北小学和工人子弟小学相继试验“五年制”。1964年以后,县内农村普遍举办“简易小学”,学制有隔日制、半日制、早班、午班和晚班等。同年9月,简易小学一律改名“耕读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贯彻“学制要缩短”的方针,从1968年秋季,全县小学一律改为“五年制”,并实行春季始业。1978年,恢复秋季始业。1981年后,小学实行“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城市试行“六年制”,农村仍实行“五年制”。
1949年3月,皖北行署规定,小学取消“公民”、“公民训练”等课程,开设国语、算术、史地、自然常识、音乐、美术工艺、生活训练等课,高小增设政治常识。从1952年起,按教育部颁发的有关规定开设课程。1966年开始要求在小学政治、历史、语文教学中学习毛主席著作和语录。1967年进一步要求学习毛主席语录和《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3篇文章。1969年,小学设政治、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1972年,六安行署教育局规定开设语文、算术、常识、军体、音乐,美术等课。1978年元月,教育部颁布开课试行草案,规定开设政治、语文、算术、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美术等8门课。1981年,又按教育部规定,1~5年级增设思想品德课,以后陆续恢复地理、历史两课,自然常识改为自然,从三年级起开设。
四、小学校选介
毛坦厂小学毛坦厂小学位于毛坦厂镇,其前身为创办于民国13年的六安县第六高等小学,建国前,因战事停办。民国37年秋,毛坦厂解放,借用私宅复校,开设6班,不久迁入原校址。1953年被确定为县首批办得好的第一类型小学之一。1958年学校增至17班,学生800余人,但由于支援“大办钢铁”,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教学秩序大乱,先后有数名校长和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揪斗游街,以至开除、专政,其中1名教师含愤自杀。1977年,恢复校务委员会。1978年以后,陆续将错处的校长、教师平反昭雪。1979年,学校被确定为县重点小学后,各项工作卓有成效,教师中有数人曾在地、县教研会上介绍教学经验,数学教师杨晓光任六安地区小学数学学会理事和县小学数学会副秘书长,数学教师胡水振当选为县小学数学会常务理事。1982年,学校被评为县文明单位,198t年,校乒乓球队获省儿童乒乓球赛团体第二名。同年,经县检查、验收,体育锻练达标率为84.1%,六安行署教育局和体委授于学校先进集体光荣称号。1984年起连续两年被评为“全优”单位。1986年,学校开设12班,附设幼儿班,学龄儿童入学率、普及率都达到100%,巩固率达99.5%,毕业率达91%。
徐集小学民国17年秋,在皖西农民暴动的洪流中,中共地下党员毛正初和方觉民、王绍周、蔡蕴山、侯运时等,在永胜寺创办六安县徐集初级小学,时设1班,学生30余人。次年发展到4班,学生百余人。学校还是毛正初领导游击队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民国19年春,县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学校改名为徐集列宁小学,附设成人识字班。当年秋,因战事停办,大部分教师投奔革命。次年,学校复课,以后直至解放,学校规模最大时仅为5班,学生100余人。
1949年3月,县民主政府派人接管学校,开设6班,学生200余人,教师10人。1952年~1956年,增至8班,学生400多人,教学质量较好。1957年,反右斗争中,有4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紧接着1958年~1960年“大办钢铁”、“大办农业”,学校工作受损,教学质量下降。1962年~1965年,恢复正常秩序,但“文革”期间再度陷入混乱。1978年,学校被决定为县重点小学后,陆续拆除旧校舍,翻盖成50多间的砖瓦新校舍。1981年,调整教师队伍,调进13名中师毕业生,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数学教师龚承友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教案获全县数学教案金鸡奖赛一等奖;教师黄子平被评为省优秀辅导员、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教师王远英被评为地区优秀班主任,学校还多次被评为各级文明单位。
1949年~1986年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
清光绪三十二年,六安州开始兴办小学堂。以后虽经陆续增办,但直至清末,只有公立高等小学堂1所,公立两等小学堂3所,公立初等小学堂5所,私立小学堂2所。这些小学堂规模较小,在校学生总数仅300多人。学堂的教学和管理,和私塾没有多少差别。高等小学堂设堂长、初等小学堂设正、副教习各1人,其教学内容还没有完全摆脱科举时代的教学范围。
六安州高等小学堂,以赓飏院为堂址,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开学。初办时只有1个班,学生32人,以后增至两班。民国元年改为六安县中央高等小学堂。
公立两等小学堂,一所设在独山镇,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开办。另两所均设在现金寨县境内:一所在金寨徽西会馆,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开学,学生27人;一所设在麻埠文昌宫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开学,学生29人。
公立初等小学堂有5所:六安州中央蒙养小学堂,设在六安城内孔庙西(今为六安市城北小学),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开学,学生29人;皋陶祠蒙养小学堂,设在城北门外下洼原皋陶祠内,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开学,学生56人,塘子巷蒙养小学堂,设在城内楚忠柯后,宣统三年开学,学生34人,另一所设在流波孝义祠内,光绪三十四年元月开学,学生45人;还有一所设在金家寨扛西会馆内,光绪三十四年开学,学生30人。
私立小学堂,一所称龙穴小学堂,设在龙穴山顶,光绪三十二年开办,一所称五帮屯卫小学堂,设在城内和平巷,光绪三十四年开办。
二、小学校
民国初年,六安县遵照临时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的《小学校令》,着手改造学堂,兴办小学校。至民国7年,全县共有各类小学校43所;其中县立国民学校16所,私立国民学校4所;县立高等小学校5所,私立高等小学校2所。民国18年统计,全县小学增至91所,学生2622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仅占8.9%。民国19年,本县各乡、镇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苏区的列宁小学教育蓬勃兴起。7月,国民党政府为“剿共”、“防共”,不仅派出军警搜捕共产党人和革命师生,而且将县立第三、四、五高等小学及县立各初小查办封闭,小学教育受到严重摧残。
民国时期若干年度小学教育概况统计表
清末六安未设女校,各校也不招女生。民国元年,曾开设1班女子初小,次年即停办。“五四”运动时期,受蔡元培提倡女学的影响,于民国9年在六安城内老衙门台办起女子第一高等小学,开设两班,首任校长周佩隐(南京人,毕业于芜湖二女师,朱蕴山夫人)。民国12年,苗衡峰女士为纪念亡夫吴海峰,捐私产创办私立海峰女子小学,经省教育厅批准,当年招生40人(高、初两班各20人),校址在城内南门二道巷,首任校长苗衡峰,继任夏琫英。此后,独山镇又办起女子高小1所两班,教师5人,学生47人。
民国25年,全县有县立小学25所(内有完小10所),区立初级小学44所,私立小学25所(内有完小7所),短期小学40所。在此期间,安徽省教育厅特教处在本县南官亭(后迁枣树店)、苏家埠、白塔寺、独山、郝家集、马头集、固镇、山王河,设立“中山民校”8所。“中山民较”是国民政府设立的以在红军撤离苏区后进行所谓“纠正国民思想”和“管教卫训练”为任务的特种学校。民国27年,日军侵入六安,学校一度停办。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小学随之恢复。为解决教材、纸张、粉笔之急需,民国28年,胡苏明、张月潭、张难生等组建教材编辑委员会,创办了造纸厂、印刷厂和粉笔厂,因而受到省教育厅的传令嘉奖。同年,由于沦陷区学生流入六安,经省教育厅批准,在张店区刘氏祠开办临时小学1所,设6班,学生356人。在此期间,国民政府规定学生免服兵役,超龄生要求入学很多,因而小学发展较快。到民国31年,全县乡、镇中心小学校发展到91所,保国民学校发展到450所,在校学生总数达32288人。抗战胜利后,内战又起,小学教育再度受挫,民国36年,乡中心小学减少2所,保国民小学减少110所,学生人数也多属虚报。
建国前,本县尚有几处教会学校。清光绪九年,法国传教士安会德在南门三道巷设立教堂。随后即在该处相继办起经文男小、经文女小和类思高小3所教会小学。民国33年,类思高小改为崇义初中。民国36年,经文女小改为介福小学,后又更名为崇义小学。民国37年秋,又在苏埠开办三德小学。六安解放后,崇义小学改为三道巷小学,崇义初中并入皖西公立六安中学,三德小学停办。
1949年1月,六安全境解放后,人民政府保护并妥善接收了国民政府遗留下的残破学校,除派员接收大型学校外,并命令各乡接管属地小学的一切财产,文卷。当年3月,在城镇和人口较集中地区恢复公立小学,在农村恢复国办公助小学,至6月,已恢复43所小学。8月,成立六安县公学款产委员会,负责征公产、祠产、庙产按政策减租后的租粮,充为办学资金。此时广大人民群众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获得翻身后,迫切要求在文化上翻身,因此人民政府在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公办小学的同时,放手发动群众开办民办小学。到1952年下半年,民办小学一律改为公立小学,全县小学已发展到627所,在校学生达53020人,教职员工2093人。同年六安专署创办皖西烈士子弟小学,从本地区各县和安庆的两个县招集烈士子弟入学,至1961年停办,计办10届214人。1953年,根据国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小学教育工作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1957年,这时师生比例上升到1∶31,教育质量明显提高。1956年初中招生考试,语文、算术两科平均成绩皆为80分。1958年,为了适应“大跃进”的形势需要,9月,本县设立了“文教大跃进办公室”。全县小学迅速形成大发展的局面,不到20天,就办起了民办小学575所,全县公、民办小学发展到1002所,学生127831人,教职员工3292人,入学率增长到98%。同年秋,全县公、民办小学全部下放给公社管理。由于大办钢铁和支援农业,师生经常参加劳动,教学工作一度陷于混乱。1959年~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小学教育事业又进行了压缩和调整。至1961年下半年,全县小学校比1958年减少了577所,在校学生缩减到80666人,教职员工缩减535人。1958年兴办的民办小学,仅保留26所。1962年~1963年,小学教育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逐步建立了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教学秩序,整顿教师队伍,提高师资质量。在此基础上,1964年~1965年,遵照刘少奇同志关于“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讲话精神,开始大力发展半耕半读小学。1966年底,全县办起耕读小学1926所,学生51161人,教师2140人。同时,将公办小学网点下伸,抽调公办教师144名,办起“伸腿”小学136所。此时,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小学教育发展很快,基本上做到每个公社有1至3所公办完全小学,每个大队有一所公办小学和3~5所耕读小学。
1966年~1976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县小学教育又出现一次较大的起伏:一方面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泡制的“两个估计”的理论影响下,建国后17年的教育工作被否定,教育质量普遍下降;另一方面,从1971年以后,由于60年代人口增长过快,小学适龄儿童激增,加上当时强调“读高中不出区,读初中不出公社,读小学不出大队”,普及小学教育又一次掀起高潮。全县公办、民办小学发展到1607所,在校学生22997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6.6%。但由于经常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大搞开门办学,教学工作不正常,教育质量低下。十年动乱结束后,小学教育拨乱反正。1978年,小学一律恢复秋季始业,并以“三率”(即适龄儿童入学率、读完5年的巩固率和升学考试的及格率)为依据,检查、验收小学普及工作。从1971年~1978年,普及小学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出现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教育内部比例失调,中学发展加快,挤掉了小学的人力、物力,小学的布局不合理,且办学形式单一化;教师队伍庞杂;教学质量不高等等,亟待整顿。
1979年下半年,六安城和郊区小学划归六安市辖,县内所辖各小学开始着手整顿、提高工作。1980年贯彻中央文件,规定95%以上适龄儿童入学,90%以上达到毕业才算普及。1981年,全县小学调整到803所,同时确定县、区两级重点小学14所,公社中心小学75所,评比出16个区、社、镇和53所小学为先进单位。1983年4月,县教育局以东河口区为重点,进行了小学管理体制的改革试点工作,l0月初,全县铺开。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领导定责,实行任期制;教师定编,实行聘任制,群众集资,实行基金制。这次改革,一次配备了876名乡教育辅导员和完小校长,精简了1088名民办和代课教师,清理了188名无合法手续的临时教师,全县完全小学由808所调整为697所,109所改为初级小学。1984年通过考绩,全县有40所优秀小学,10个乡、镇普及了小学教育。当年的小学教育体制改革工作受到各级领导部门的重视,六安地委和行署推广了本县的改革经验和做法。1985年,教育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实行了基础教育地方负责,分级管理,进一步适应经济体制。1983年~1986年,经过验收,全县85个乡、镇有79个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普及率和年巩固率分别为96.1%,95.8%和96%,毕业率92.1%,12~15岁儿童普及率95.8%。通过考绩,评选出全优学校19所,优秀学校243所,良好学校421所,以上三类学校占全县小学校总数的88.6%。
三、学制课程
清光绪二十八年,小学堂学制为3至4年,至宣统二年,又规定初、高等小学一律改为4年。高等小学堂课程为9科,初等小学堂为8科,简易科为5科,主要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等,杂以“圣谕”、“格言”,灌输封建伦理思想。宣统二年,又增设农业,商业2科,每周总计授课36小时。民国初年,小学分为高、初两等。高等3年,初等4年,修业期较清末缩短1年。民国11年,实行新学制,规定高等2年、初等4年,此为民国定型之学制,此后一直沿用。民国时期小学课程,曾经多次改革,但无重大改进。民国元年,初小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游戏、体操、图画、手工、唱歌、缝纫(女生)等课程;高小还有中华地理、中华历史,博物、理化、外语、农业、商
业等。至民国37年,初小开设课程有公民训练、音乐、体育、国语,算术、常识、美术和劳作,高小还有社会(公民)、历史、地理。
建国初,小学学制沿袭“四二”旧制。1952年秋,试行“五年一贯制”;同时,小学一律改为秋季始业。1953年又恢复“四二”制。至于不正规小学和速成小学则不强作规定。1958年,县指定新安小学、城北小学和工人子弟小学相继试验“五年制”。1964年以后,县内农村普遍举办“简易小学”,学制有隔日制、半日制、早班、午班和晚班等。同年9月,简易小学一律改名“耕读小学”。“文化大革命”期间,贯彻“学制要缩短”的方针,从1968年秋季,全县小学一律改为“五年制”,并实行春季始业。1978年,恢复秋季始业。1981年后,小学实行“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城市试行“六年制”,农村仍实行“五年制”。
1949年3月,皖北行署规定,小学取消“公民”、“公民训练”等课程,开设国语、算术、史地、自然常识、音乐、美术工艺、生活训练等课,高小增设政治常识。从1952年起,按教育部颁发的有关规定开设课程。1966年开始要求在小学政治、历史、语文教学中学习毛主席著作和语录。1967年进一步要求学习毛主席语录和《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3篇文章。1969年,小学设政治、语文、算术、革命文艺、军事体育、劳动等课。1972年,六安行署教育局规定开设语文、算术、常识、军体、音乐,美术等课。1978年元月,教育部颁布开课试行草案,规定开设政治、语文、算术、外语、自然常识、体育、音乐、美术等8门课。1981年,又按教育部规定,1~5年级增设思想品德课,以后陆续恢复地理、历史两课,自然常识改为自然,从三年级起开设。
四、小学校选介
毛坦厂小学毛坦厂小学位于毛坦厂镇,其前身为创办于民国13年的六安县第六高等小学,建国前,因战事停办。民国37年秋,毛坦厂解放,借用私宅复校,开设6班,不久迁入原校址。1953年被确定为县首批办得好的第一类型小学之一。1958年学校增至17班,学生800余人,但由于支援“大办钢铁”,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教学秩序大乱,先后有数名校长和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揪斗游街,以至开除、专政,其中1名教师含愤自杀。1977年,恢复校务委员会。1978年以后,陆续将错处的校长、教师平反昭雪。1979年,学校被确定为县重点小学后,各项工作卓有成效,教师中有数人曾在地、县教研会上介绍教学经验,数学教师杨晓光任六安地区小学数学学会理事和县小学数学会副秘书长,数学教师胡水振当选为县小学数学会常务理事。1982年,学校被评为县文明单位,198t年,校乒乓球队获省儿童乒乓球赛团体第二名。同年,经县检查、验收,体育锻练达标率为84.1%,六安行署教育局和体委授于学校先进集体光荣称号。1984年起连续两年被评为“全优”单位。1986年,学校开设12班,附设幼儿班,学龄儿童入学率、普及率都达到100%,巩固率达99.5%,毕业率达91%。
徐集小学民国17年秋,在皖西农民暴动的洪流中,中共地下党员毛正初和方觉民、王绍周、蔡蕴山、侯运时等,在永胜寺创办六安县徐集初级小学,时设1班,学生30余人。次年发展到4班,学生百余人。学校还是毛正初领导游击队开展革命活动的中心。民国19年春,县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学校改名为徐集列宁小学,附设成人识字班。当年秋,因战事停办,大部分教师投奔革命。次年,学校复课,以后直至解放,学校规模最大时仅为5班,学生100余人。
1949年3月,县民主政府派人接管学校,开设6班,学生200余人,教师10人。1952年~1956年,增至8班,学生400多人,教学质量较好。1957年,反右斗争中,有4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紧接着1958年~1960年“大办钢铁”、“大办农业”,学校工作受损,教学质量下降。1962年~1965年,恢复正常秩序,但“文革”期间再度陷入混乱。1978年,学校被决定为县重点小学后,陆续拆除旧校舍,翻盖成50多间的砖瓦新校舍。1981年,调整教师队伍,调进13名中师毕业生,教学质量逐步提高。数学教师龚承友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教案获全县数学教案金鸡奖赛一等奖;教师黄子平被评为省优秀辅导员、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教师王远英被评为地区优秀班主任,学校还多次被评为各级文明单位。
1949年~1986年小学基本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