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中学教育
一、中学堂
清光绪三十年,六安州议办中学堂1所,划书院田租为经费。翌年,以赓飏院为堂址,招生两班,开学上课。孝廉汪祖树为首任监督,继任者为喻康候、江朴斋、王兰庭。光绪三十二年,移址于城内东大街旧试院(另据《皖政辑要》记载: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建立六安州中学堂,公立,在城内东大街就考棚防雨公所改设,学生60人,由绅士李美彬开办,以茶厘等项为常年经费)。首届毕业生高晓良(一涵)、关建藩(芸农)、卢本森(务之)等,均以成绩优秀被保送入安庆高等学堂和优级师范深造,后来成为省内外知名人士。
民国元年,中学堂改为中学校,汪应焜任校长,同年,改为秋季始业,招生两班,学生增到80多人。民国2年,奉省令停办。冬,白朗起义军攻破六安城,校舍毁于战火。直至民国十三年,六安县无中学堂。
二、中学校
(一)民国时期中学校
县立中学民国14年秋,县立初级中学就赓飏院旧址开办,设两班,学生80人左右。此后发展缓慢,至民国18年,全校只有学生91人,教职员19人,杨定初、潘节三相继任校长。冬,县政府封闭学校,搜捕革命学生。民国24年,在参将署旧址复建县立初中,由张子务任教务长,县长武庭麟兼任校长。初设3班,其中有女生1班(六安中学男、女同校始于此),学生156人,教职工25人。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入侵六安,县中一度停办。次年春复课,为防止日军空袭,校址迁到张店镇附近胡大湾。民国29年,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计开8班,学生421人,胡苏明任校长。民国30年,学校规模扩大,在苏家埠、鲍兴集两处增设分校,学生增至932人,李梦樵任校长。民国31年夏,迁回城关7班,就北门外原民生工厂(今县酒厂)房舍加以修茸作为校舍。次年,校舍再迁至旧参将署。后张店、苏埠两部分也相继迁回,张月潭任校长。民国34年,张月潭因与县长陈汉流发生矛盾,愤然辞去职务,由高永城接任校长。民国36年,开设9班(高中3班,初中6班),学生417人,教职员40人。民国36年秋,校舍被国民党驻军霸占,学校被迫迁至凫山会馆,黄肇祥任校长。次年2月,六安解放后,该校奉命并入皖西公立六安中学。
省立第三临时中学于民国29年暑期,从全椒古河迁至本县毛坦厂镇涂氏祠,开设11班(初中6班、高中4班、师范1班),学生780人,教职员工51人。抗战胜利后,于民国35年元月,迁往嘉山,改为省立嘉山中学,本县学生并入省立六安中学,贺议昭、吴天植、许白凝,胡苏明先后任校长。
省立第五临时中学于民国29年由江苏省泗洪县迁至本县苏家埠,开设7班(初中3班、高中4班),学生313人,教职员37人。民国35年春,与三临中合并迁往嘉山,张希孟、陈塘清、汪开模曾任校长。
省立六安中学于民国35年春,由省立第一临时中学迁移改办,校址设在苏家埠陕西会馆。秋,迁到六安北门外原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旧址。民国36年开设9班(高中7班,初中2班),学生422人,教职员工34人,校长胡苏明。1949年六安解放后,以该校为基础合并城区4所中等学校,成立皖西公立六安中学。
省立立煌中学于民国35年秋由金寨迁至六安城西西禅堂办学。1949年并入皖西公立六安中学。
私立广城初中民国31年9月开办,以地方公学田租收益及高、邵、李三姓捐之祠租为办学资金,校址先后在南官亭乡三旺冲高氏祠,民国34年秋迁至广王城旧址,初办时开办3班,次年增开两班。至民国36年,有学生172人,教员15人。次年下半年,因国民党军队经常骚扰,学校停办,高永城、李朗斋、高煜先后担任校长。
私立海峰女子中学于民国32年由海峰女子小学改办,校址在城内南门头道巷。民国36年,开设4班(高中1班,初中3班),学生161人,教职员工19人,卢务之、姚哲生、熊斗南先后担任校长。1950年春,该校并入皖西公立六安中学。
私立荥阳初中于民国32年秋开办,为潘姓族办中学,校址先在东西溪潘氏祠,后迁六安城北门内,民国36年开设3班,学生114人,教职员9人,民国37年秋停办。潘为俊、潘履昭先后担任校长。
私立大成初中于民国31年开办,以双河镇卫氏小学为校舍,以当地卫、徐、翟、孙等姓凑集祠租一千石为常年经费。民国33年开设6班,学生340人,同年冬停办。温元伯、卫公亮先后担任校长。
私立希平初中于民国31年秋开办,校址在张店乡胡氏祠,首任校长张子贞。民国36年开设3班,学生72人,教职员9人。民国37年秋停办。
私立淠西初中民国32年开办,校址在丁集丁家楼,校长程子平。民国33年校址迁至新安集。民国36年开设4班,学生162人,教职员13人,谢堂、徐卓、傅轶群先后任校长。建国后,人民政府批准续办,1952年改为公办,校名改为新安中学。
私立龙穴初中于民国33年开办,校址先在龙穴山下李氏祠,后迁至枣树店。民国36年开设2班,学生61人,教职员8人,李景轩、杨立雪先后任校长。
私立大同初中于民国37年由私立大同农业初级职业学校改办,校址由原独山迁至苏家埠镇陕西会馆。同年8月招收学生2班,100名,教职员工11人,校长程音益,民国38年2月停办。
私立崇义初中为天主教教会学校,于民国33年由类思高小改办。校址在城内塘子巷天主堂内,校长黄肇祥。民国36年开设2班,学生102人,教职员12人。
私立中正中学开办时间不详。校址在城内旌德会馆,校长丁楚波,开学不久即停。
(二)建国后的普通中学
1949年2月,皖北区六安行政专员公署将前省立六安中学、立煌中学、六安县中、六安简易师范4校合并,成立皖西公立六安中学。旋即改为皖北区六安高级中学,校址设在原省立六安中学旧址(今六安师范),胡苏明、张月潭相继担任校长。同年3月,六安(六北)县批准续办私立淠西初中、私立淠龙初中,六合(六南)县将前私立广城、光禄、荥阳、大成、希平5所初级中学合并为私立六南初中,校址在毛坦厂。1950年9月在海峰学校旧址,由皖西公立中学初中部迁进另立新校,名为皖北区六安初级中学,校长李闻甫。1951年2月,皖北六安高中又分为六安师范和六安中学两校。六安中学迁至南门头道巷,与六安初中合并,更名为皖北六安中学,校长张月潭。1954年,学校高中部迁至北外新校址,定名为安徽省六安中学,校长吴季讷;初中部仍留原址,定名为六安第三初中,校长朱宗良。1956年秋,迁至东门新校址(即现六安市二中校址)。1952年,在双河等地的8所小学附设初中补习班,一年后结业即停办。同年将私立淠西初中、六南初中改为公办。接办后淠西初中改为新安初中,六南初中改为毛坦厂初中。1949年至1956年,普通中学归专署直接领导。1957年,六安三中、六安二中(毛坦厂)、六安一中(新安集)、六安四中(戚家桥)下放给县管理。1958年大办普通中学,除在六安二中增设高中部外,还在孙岗、徐集,苏埠、独山、木厂、马头、莲花庵(后迁丁集,改为丁集初中)、张店、双河、椿树、东河口及城关增设初中,全县普通中学(包括初中班)发展到18所、108班,在校学生7066人,教职员2446人,学生数比上年增长45.5%,比1950年增长6.34倍。1959年,又增办了5所初中。从1960年至1965年,经过几次调整,控制了中学发展速度,使中学规模稳定下来。全县共有全日制中学13所(含完中2所),学生4757人(其中高中生439人),教职员501人。
1966年以后,“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普通中学处于停课状态,直至1968年3月才开始招生复课。同年,农村公办中学下放到公社去办,工宣队和贫宣队进驻学校。1969年,城区中学除六安一中下放到县,六安二中留城12个班级,另在几个小学附设初中班外,其余中学一律下迁。农村13所中学亦一分为几,下迁办学,全县增设19所中学,还抽调80名教师到公社开办初中班。1971年,为了达到“公社有高中,大队有初中”的要求,高中增加到13所,初中增加到39所,附设初中班增加到137所,在校学生24000人。1973年,县将12所完全中学收归区属中学。1975年春,为解决城区学生入学问题,发动城区工厂、街道办学。至1976年6月统计,城区共办公立18所中学,在校学生1748人,虽然暂时缓和了矛盾,但由于缺乏师资和办学经验,不久纷纷停办或由政府接办。1978年,六安一中收归专区并定为省重点中学,六安二中和新安中学为地、县重点中学,12所区属完全中学收归县辖。1968年至1978年,全县普通中学迅猛发展,中学生增长13倍,中学教职员工增长近4倍,中学发展过快,挤掉了小学的人力、物力,使中、小学发展比例失调。
1979年,六安城区中学划归六安市。同年确定毛坦厂、徐集两所中学为县重点中学。1980年,调整教育内部结构,将全县27所完全中学调整为13所,210所初中(含附设初中班)调整为109所。1981年,根据“整顿提高初中,压缩普通高中”的方针,进一步将完全中学调整为12所,初中调整为89所,附设初中班全部停止招生。1982年,孙岗中学改为农业中学,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为本县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揭开序幕。接着1982年至1984年,毛坦厂、新安、三十铺、徐集、苏埠、木厂6校高中部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撤并两所公社初中(毛坦厂、木厂)。经过几年调整、改革,到1986年,全县普通中学共98所,其中完全中学11所,初中87所(包括其它部门办的两所),在校学生58946人,其中初中生53501人,高中生5445人。另有私立初中3所,学生390人。全县普通中学相对稳定下来。
三、学制课程
清代的中学堂学制为四年。第三、四年设实业科,开中学分科之先例。后改为五年,文、实不分科。宣统元年,复行文、实分科,主要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算学、词章、中外史学、中外舆地、外国文、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等12科,后增设法制和财政课,教学时数以读经讲经为首,每周9节,外国语为次,每周6节。文、实分科后,文科以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为主课;实业科以外国语、算学、物理、化学、博物为主课。民国元年,学制改为四年,取消文、实分科。民国11年,学制改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民国29年,修订“三三”制,高级中学均分甲、乙组,甲组侧重理科,乙组侧重文科。民国元年,中学将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合并为“国文”,增加经济、手工、乐歌3课。民国12年开始,以学分制计授课,初中共需修满180学分,此时共设社会(公民、历史、地理)、国语、外国文、算术。自然、艺术(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生理卫生、体育)等。民国28年开设公民、体育及童子军、国文、英语、算学,自然学科(生理卫生、植物、动物、化学)、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等课,每周教学31课时。
建国初,中学学制沿用旧制。1951年10月,规定中学学制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为三年。1958年,在六安中学重点试行五年制。1961年,为精简和压缩学校中劳动力,充实农业第一线,将1958年以来开办的农村初中改为业余学习,称为“改制初中”,全年教学时间分4至7个月四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制变动频繁,1968年改为四年,初、高中各二年;1972年又为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1981年起,将学制逐步改为六年,初、高中各为三年。1982至1984年,毛坦厂、新安、三十铺、徐集、苏埠、木厂6校高中改为三年制。
1949年始,中学课程取消内容反动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课,开设“政治”课。从1950年起按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1954年秋季,在高中开设外语课,教授俄语。1956年秋季起,中学增设实习科,并将国文改为汉语、文学两科,同年7月,高中增设英语课。1958年,加强劳动教育,规定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全学年为14~28天,初中增设劳动课,每周2小时,同年还在算术课中增设珠算和簿记,在语文、中国历史,中国地理课中增加乡土教材,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把文学、汉语合为“语文”课。“文化大革命”时期,1968年,初中只设毛泽东思想哺育课、数学课、工农业基础知识(化工部分和机电部分)课。1972年,六安地区教育局规定,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地理、农基、军体、音乐、美术等课。1977年秋,又增设历史课。1978年,增没生物和生理卫生两课。1981年,在中学增设劳动技术课,高中二、三年级设选修课。
四、中学校选介
新安中学新安中学是六安地、县两级重点中学之一,座落于现六安市北10公里的新安镇,占地面积约65亩。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民国32年秋的“安徽省私立淠西初级中学”。建国前共毕业三届学生163人。
1949年元月,民主政府接办学校。1952年秋改为公办,定名为“安徽省六安第一初级中学”,属六安专署文教科领导。1957年秋改为“安徽省六安新安初级中学”。1958至1960年,一度下放给县管理。1960年秋改名为“安徽省六安科技学校”,增设高中班。1961年撤销科技学校名称,改称“安徽省六安新安中学”,高中学制为三年。1965年元月7日,上百间校舍被大火烧毁。紧接着“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学校损失严重。1969年学校改名“安徽省六安县新安公社中学”,1969至1970年,新安小学一度并入,实行“十年一贯制”。1971年恢复原校名。1978年和1980年,学校先后被定为县、地两级重点中学。1981年秋,高中学制恢复为三年。1986年,学校有18个班(高中12班,初中6班)。新安中学教学力量强,中、青年教师占多数。专职教师中,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的占90%以上。教职员中有省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各1人。从1960年起学校多次受到地、县两级的嘉奖。在省、地、县举办的各种竞赛中,不少学生获奖。自学校创办至1986年,高、初中毕业生共有5364人,仅1978年恢复高考后录取大专院校的学生就有534人。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多层次,多规格的优秀人才。
毛坦厂中学毛坦厂中学是本县享有盛誉的农村完全中学,校址座落于毛坦厂镇西侧。学校创建于民国37年秋,次年开始招生,校名为“私立六南初级中学”,是由广城、荥阳、希平、光禄、大成等5所私立初中合并而成。初期借用私宅20间为校舍,开设3班,学生53人,1952年,改为公立中学,校名为“安徽省六安第二初级中学”。1958年春,改名为“安徽省六安毛坦厂初级中学”,设12班,学生700多人,教职员工43人。1960年秋增设高中部,招收高一新生50人,校名又改为“安徽省六安毛坦厂中学”。1962至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高中停招新生。“文化大革命”时期,有20多名教师被扣上“牛鬼蛇神”帽子,下放到外校,学校受到严重摧残,教师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同时由于学制缩短,废除星期日,实行10天一轮休制;批判“三中心”等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开始复苏。1982年秋,改为六年制完全中学,并被确定为县重点中学。1986年,学校面积6.7万平方米,校舍337间,开设21班,其中高中12班,初中9班,学生1300多人,其中高中700余人,初中600余人。专职教师62人,其中本科毕业21人,专科毕业41人,有13人享受讲师待遇。现有图书、仪器室13间,图书资料近7000册,理、化、生仪器21柜。30年来,学校共毕业5780人,其中初中毕业生3350人,高中毕业生2430人,高中毕业考入大学本科276人,专科94人,高中中专169人。
毛坦厂中学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前任校长、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教育工作者张晋善的影响下,多年来学校以校风正、校纪严而闻名遐迩。1982年以来,学校共有三好学生368人,其中省、地、县三好生29人,学生中共青团员600余人,党员2人。1957年以前,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地区处于中等状态,到1960年,上升为第二名。从1961年起,连续4年保持全地区第一名。学校重视体育,坚持两课两操,有85%的学生达标,不少体育项目多次在省、地运动会上获得名次。
戚桥中学1957年春,在六安初级师范旧址(陵波乡晁大巷)创办了戚桥初级中学,当时名为“安徽省六安第四初级中学”,并函请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写校名。同年秋,招收4班,学生220人。1960年首届毕业生有175人录取高中,名列全县第三。1965年发展到12班,学生600人,教职工48人,设备也日趋完善,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普通初中。1966年6月后,一部分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学校存款被造反派勒索一空,价值万元的图书被一抢而光,仪器、药品等被砸毁殆尽。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4名教职员被隔离审查,到1969年,学校仅存2班,7o名学生,6名教职员。1970年,县利用六安师专8名下迁教师开办师训班,先后招收3班、140人。1973年,恢复戚桥初中,设8班,学生400人。1974年师训班迁出。1976年春,路线教育工作队进驻学校,停课半年,开展运动。教师中被错误处理判刑2人、开除3人(其中留用2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又获新生。1986年开设l0班,学生795人,教职工38人,有校舍128间。
1977年~1986年县普通中学人才输送情况统计表
清光绪三十年,六安州议办中学堂1所,划书院田租为经费。翌年,以赓飏院为堂址,招生两班,开学上课。孝廉汪祖树为首任监督,继任者为喻康候、江朴斋、王兰庭。光绪三十二年,移址于城内东大街旧试院(另据《皖政辑要》记载: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建立六安州中学堂,公立,在城内东大街就考棚防雨公所改设,学生60人,由绅士李美彬开办,以茶厘等项为常年经费)。首届毕业生高晓良(一涵)、关建藩(芸农)、卢本森(务之)等,均以成绩优秀被保送入安庆高等学堂和优级师范深造,后来成为省内外知名人士。
民国元年,中学堂改为中学校,汪应焜任校长,同年,改为秋季始业,招生两班,学生增到80多人。民国2年,奉省令停办。冬,白朗起义军攻破六安城,校舍毁于战火。直至民国十三年,六安县无中学堂。
二、中学校
(一)民国时期中学校
县立中学民国14年秋,县立初级中学就赓飏院旧址开办,设两班,学生80人左右。此后发展缓慢,至民国18年,全校只有学生91人,教职员19人,杨定初、潘节三相继任校长。冬,县政府封闭学校,搜捕革命学生。民国24年,在参将署旧址复建县立初中,由张子务任教务长,县长武庭麟兼任校长。初设3班,其中有女生1班(六安中学男、女同校始于此),学生156人,教职工25人。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入侵六安,县中一度停办。次年春复课,为防止日军空袭,校址迁到张店镇附近胡大湾。民国29年,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计开8班,学生421人,胡苏明任校长。民国30年,学校规模扩大,在苏家埠、鲍兴集两处增设分校,学生增至932人,李梦樵任校长。民国31年夏,迁回城关7班,就北门外原民生工厂(今县酒厂)房舍加以修茸作为校舍。次年,校舍再迁至旧参将署。后张店、苏埠两部分也相继迁回,张月潭任校长。民国34年,张月潭因与县长陈汉流发生矛盾,愤然辞去职务,由高永城接任校长。民国36年,开设9班(高中3班,初中6班),学生417人,教职员40人。民国36年秋,校舍被国民党驻军霸占,学校被迫迁至凫山会馆,黄肇祥任校长。次年2月,六安解放后,该校奉命并入皖西公立六安中学。
省立第三临时中学于民国29年暑期,从全椒古河迁至本县毛坦厂镇涂氏祠,开设11班(初中6班、高中4班、师范1班),学生780人,教职员工51人。抗战胜利后,于民国35年元月,迁往嘉山,改为省立嘉山中学,本县学生并入省立六安中学,贺议昭、吴天植、许白凝,胡苏明先后任校长。
省立第五临时中学于民国29年由江苏省泗洪县迁至本县苏家埠,开设7班(初中3班、高中4班),学生313人,教职员37人。民国35年春,与三临中合并迁往嘉山,张希孟、陈塘清、汪开模曾任校长。
省立六安中学于民国35年春,由省立第一临时中学迁移改办,校址设在苏家埠陕西会馆。秋,迁到六安北门外原安徽省立第三甲种农业学校旧址。民国36年开设9班(高中7班,初中2班),学生422人,教职员工34人,校长胡苏明。1949年六安解放后,以该校为基础合并城区4所中等学校,成立皖西公立六安中学。
省立立煌中学于民国35年秋由金寨迁至六安城西西禅堂办学。1949年并入皖西公立六安中学。
私立广城初中民国31年9月开办,以地方公学田租收益及高、邵、李三姓捐之祠租为办学资金,校址先后在南官亭乡三旺冲高氏祠,民国34年秋迁至广王城旧址,初办时开办3班,次年增开两班。至民国36年,有学生172人,教员15人。次年下半年,因国民党军队经常骚扰,学校停办,高永城、李朗斋、高煜先后担任校长。
私立海峰女子中学于民国32年由海峰女子小学改办,校址在城内南门头道巷。民国36年,开设4班(高中1班,初中3班),学生161人,教职员工19人,卢务之、姚哲生、熊斗南先后担任校长。1950年春,该校并入皖西公立六安中学。
私立荥阳初中于民国32年秋开办,为潘姓族办中学,校址先在东西溪潘氏祠,后迁六安城北门内,民国36年开设3班,学生114人,教职员9人,民国37年秋停办。潘为俊、潘履昭先后担任校长。
私立大成初中于民国31年开办,以双河镇卫氏小学为校舍,以当地卫、徐、翟、孙等姓凑集祠租一千石为常年经费。民国33年开设6班,学生340人,同年冬停办。温元伯、卫公亮先后担任校长。
私立希平初中于民国31年秋开办,校址在张店乡胡氏祠,首任校长张子贞。民国36年开设3班,学生72人,教职员9人。民国37年秋停办。
私立淠西初中民国32年开办,校址在丁集丁家楼,校长程子平。民国33年校址迁至新安集。民国36年开设4班,学生162人,教职员13人,谢堂、徐卓、傅轶群先后任校长。建国后,人民政府批准续办,1952年改为公办,校名改为新安中学。
私立龙穴初中于民国33年开办,校址先在龙穴山下李氏祠,后迁至枣树店。民国36年开设2班,学生61人,教职员8人,李景轩、杨立雪先后任校长。
私立大同初中于民国37年由私立大同农业初级职业学校改办,校址由原独山迁至苏家埠镇陕西会馆。同年8月招收学生2班,100名,教职员工11人,校长程音益,民国38年2月停办。
私立崇义初中为天主教教会学校,于民国33年由类思高小改办。校址在城内塘子巷天主堂内,校长黄肇祥。民国36年开设2班,学生102人,教职员12人。
私立中正中学开办时间不详。校址在城内旌德会馆,校长丁楚波,开学不久即停。
(二)建国后的普通中学
1949年2月,皖北区六安行政专员公署将前省立六安中学、立煌中学、六安县中、六安简易师范4校合并,成立皖西公立六安中学。旋即改为皖北区六安高级中学,校址设在原省立六安中学旧址(今六安师范),胡苏明、张月潭相继担任校长。同年3月,六安(六北)县批准续办私立淠西初中、私立淠龙初中,六合(六南)县将前私立广城、光禄、荥阳、大成、希平5所初级中学合并为私立六南初中,校址在毛坦厂。1950年9月在海峰学校旧址,由皖西公立中学初中部迁进另立新校,名为皖北区六安初级中学,校长李闻甫。1951年2月,皖北六安高中又分为六安师范和六安中学两校。六安中学迁至南门头道巷,与六安初中合并,更名为皖北六安中学,校长张月潭。1954年,学校高中部迁至北外新校址,定名为安徽省六安中学,校长吴季讷;初中部仍留原址,定名为六安第三初中,校长朱宗良。1956年秋,迁至东门新校址(即现六安市二中校址)。1952年,在双河等地的8所小学附设初中补习班,一年后结业即停办。同年将私立淠西初中、六南初中改为公办。接办后淠西初中改为新安初中,六南初中改为毛坦厂初中。1949年至1956年,普通中学归专署直接领导。1957年,六安三中、六安二中(毛坦厂)、六安一中(新安集)、六安四中(戚家桥)下放给县管理。1958年大办普通中学,除在六安二中增设高中部外,还在孙岗、徐集,苏埠、独山、木厂、马头、莲花庵(后迁丁集,改为丁集初中)、张店、双河、椿树、东河口及城关增设初中,全县普通中学(包括初中班)发展到18所、108班,在校学生7066人,教职员2446人,学生数比上年增长45.5%,比1950年增长6.34倍。1959年,又增办了5所初中。从1960年至1965年,经过几次调整,控制了中学发展速度,使中学规模稳定下来。全县共有全日制中学13所(含完中2所),学生4757人(其中高中生439人),教职员501人。
1966年以后,“文化大革命”运动初期,普通中学处于停课状态,直至1968年3月才开始招生复课。同年,农村公办中学下放到公社去办,工宣队和贫宣队进驻学校。1969年,城区中学除六安一中下放到县,六安二中留城12个班级,另在几个小学附设初中班外,其余中学一律下迁。农村13所中学亦一分为几,下迁办学,全县增设19所中学,还抽调80名教师到公社开办初中班。1971年,为了达到“公社有高中,大队有初中”的要求,高中增加到13所,初中增加到39所,附设初中班增加到137所,在校学生24000人。1973年,县将12所完全中学收归区属中学。1975年春,为解决城区学生入学问题,发动城区工厂、街道办学。至1976年6月统计,城区共办公立18所中学,在校学生1748人,虽然暂时缓和了矛盾,但由于缺乏师资和办学经验,不久纷纷停办或由政府接办。1978年,六安一中收归专区并定为省重点中学,六安二中和新安中学为地、县重点中学,12所区属完全中学收归县辖。1968年至1978年,全县普通中学迅猛发展,中学生增长13倍,中学教职员工增长近4倍,中学发展过快,挤掉了小学的人力、物力,使中、小学发展比例失调。
1979年,六安城区中学划归六安市。同年确定毛坦厂、徐集两所中学为县重点中学。1980年,调整教育内部结构,将全县27所完全中学调整为13所,210所初中(含附设初中班)调整为109所。1981年,根据“整顿提高初中,压缩普通高中”的方针,进一步将完全中学调整为12所,初中调整为89所,附设初中班全部停止招生。1982年,孙岗中学改为农业中学,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为本县中等教育结构改革揭开序幕。接着1982年至1984年,毛坦厂、新安、三十铺、徐集、苏埠、木厂6校高中部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撤并两所公社初中(毛坦厂、木厂)。经过几年调整、改革,到1986年,全县普通中学共98所,其中完全中学11所,初中87所(包括其它部门办的两所),在校学生58946人,其中初中生53501人,高中生5445人。另有私立初中3所,学生390人。全县普通中学相对稳定下来。
三、学制课程
清代的中学堂学制为四年。第三、四年设实业科,开中学分科之先例。后改为五年,文、实不分科。宣统元年,复行文、实分科,主要课程有修身、读经讲经,算学、词章、中外史学、中外舆地、外国文、博物、物理、化学、图画、体操等12科,后增设法制和财政课,教学时数以读经讲经为首,每周9节,外国语为次,每周6节。文、实分科后,文科以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为主课;实业科以外国语、算学、物理、化学、博物为主课。民国元年,学制改为四年,取消文、实分科。民国11年,学制改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民国29年,修订“三三”制,高级中学均分甲、乙组,甲组侧重理科,乙组侧重文科。民国元年,中学将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合并为“国文”,增加经济、手工、乐歌3课。民国12年开始,以学分制计授课,初中共需修满180学分,此时共设社会(公民、历史、地理)、国语、外国文、算术。自然、艺术(图画、手工,音乐)、体育(生理卫生、体育)等。民国28年开设公民、体育及童子军、国文、英语、算学,自然学科(生理卫生、植物、动物、化学)、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等课,每周教学31课时。
建国初,中学学制沿用旧制。1951年10月,规定中学学制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为三年。1958年,在六安中学重点试行五年制。1961年,为精简和压缩学校中劳动力,充实农业第一线,将1958年以来开办的农村初中改为业余学习,称为“改制初中”,全年教学时间分4至7个月四种。“文化大革命”期间,学制变动频繁,1968年改为四年,初、高中各二年;1972年又为五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1981年起,将学制逐步改为六年,初、高中各为三年。1982至1984年,毛坦厂、新安、三十铺、徐集、苏埠、木厂6校高中改为三年制。
1949年始,中学课程取消内容反动的“党义”、“公民”、“童子军”、“军事训练”等课,开设“政治”课。从1950年起按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1954年秋季,在高中开设外语课,教授俄语。1956年秋季起,中学增设实习科,并将国文改为汉语、文学两科,同年7月,高中增设英语课。1958年,加强劳动教育,规定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时间全学年为14~28天,初中增设劳动课,每周2小时,同年还在算术课中增设珠算和簿记,在语文、中国历史,中国地理课中增加乡土教材,政治课改为社会主义教育课,把文学、汉语合为“语文”课。“文化大革命”时期,1968年,初中只设毛泽东思想哺育课、数学课、工农业基础知识(化工部分和机电部分)课。1972年,六安地区教育局规定,中学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地理、农基、军体、音乐、美术等课。1977年秋,又增设历史课。1978年,增没生物和生理卫生两课。1981年,在中学增设劳动技术课,高中二、三年级设选修课。
四、中学校选介
新安中学新安中学是六安地、县两级重点中学之一,座落于现六安市北10公里的新安镇,占地面积约65亩。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民国32年秋的“安徽省私立淠西初级中学”。建国前共毕业三届学生163人。
1949年元月,民主政府接办学校。1952年秋改为公办,定名为“安徽省六安第一初级中学”,属六安专署文教科领导。1957年秋改为“安徽省六安新安初级中学”。1958至1960年,一度下放给县管理。1960年秋改名为“安徽省六安科技学校”,增设高中班。1961年撤销科技学校名称,改称“安徽省六安新安中学”,高中学制为三年。1965年元月7日,上百间校舍被大火烧毁。紧接着“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学校损失严重。1969年学校改名“安徽省六安县新安公社中学”,1969至1970年,新安小学一度并入,实行“十年一贯制”。1971年恢复原校名。1978年和1980年,学校先后被定为县、地两级重点中学。1981年秋,高中学制恢复为三年。1986年,学校有18个班(高中12班,初中6班)。新安中学教学力量强,中、青年教师占多数。专职教师中,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的占90%以上。教职员中有省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省优秀工会积极分子各1人。从1960年起学校多次受到地、县两级的嘉奖。在省、地、县举办的各种竞赛中,不少学生获奖。自学校创办至1986年,高、初中毕业生共有5364人,仅1978年恢复高考后录取大专院校的学生就有534人。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多层次,多规格的优秀人才。
毛坦厂中学毛坦厂中学是本县享有盛誉的农村完全中学,校址座落于毛坦厂镇西侧。学校创建于民国37年秋,次年开始招生,校名为“私立六南初级中学”,是由广城、荥阳、希平、光禄、大成等5所私立初中合并而成。初期借用私宅20间为校舍,开设3班,学生53人,1952年,改为公立中学,校名为“安徽省六安第二初级中学”。1958年春,改名为“安徽省六安毛坦厂初级中学”,设12班,学生700多人,教职员工43人。1960年秋增设高中部,招收高一新生50人,校名又改为“安徽省六安毛坦厂中学”。1962至1964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高中停招新生。“文化大革命”时期,有20多名教师被扣上“牛鬼蛇神”帽子,下放到外校,学校受到严重摧残,教师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同时由于学制缩短,废除星期日,实行10天一轮休制;批判“三中心”等打乱了正常教学秩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粉碎“四人帮”以后,学校开始复苏。1982年秋,改为六年制完全中学,并被确定为县重点中学。1986年,学校面积6.7万平方米,校舍337间,开设21班,其中高中12班,初中9班,学生1300多人,其中高中700余人,初中600余人。专职教师62人,其中本科毕业21人,专科毕业41人,有13人享受讲师待遇。现有图书、仪器室13间,图书资料近7000册,理、化、生仪器21柜。30年来,学校共毕业5780人,其中初中毕业生3350人,高中毕业生2430人,高中毕业考入大学本科276人,专科94人,高中中专169人。
毛坦厂中学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在前任校长、优秀共产党员、模范教育工作者张晋善的影响下,多年来学校以校风正、校纪严而闻名遐迩。1982年以来,学校共有三好学生368人,其中省、地、县三好生29人,学生中共青团员600余人,党员2人。1957年以前,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地区处于中等状态,到1960年,上升为第二名。从1961年起,连续4年保持全地区第一名。学校重视体育,坚持两课两操,有85%的学生达标,不少体育项目多次在省、地运动会上获得名次。
戚桥中学1957年春,在六安初级师范旧址(陵波乡晁大巷)创办了戚桥初级中学,当时名为“安徽省六安第四初级中学”,并函请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题写校名。同年秋,招收4班,学生220人。1960年首届毕业生有175人录取高中,名列全县第三。1965年发展到12班,学生600人,教职工48人,设备也日趋完善,成为一所初具规模的普通初中。1966年6月后,一部分教师被打成“牛鬼蛇神”,学校存款被造反派勒索一空,价值万元的图书被一抢而光,仪器、药品等被砸毁殆尽。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4名教职员被隔离审查,到1969年,学校仅存2班,7o名学生,6名教职员。1970年,县利用六安师专8名下迁教师开办师训班,先后招收3班、140人。1973年,恢复戚桥初中,设8班,学生400人。1974年师训班迁出。1976年春,路线教育工作队进驻学校,停课半年,开展运动。教师中被错误处理判刑2人、开除3人(其中留用2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又获新生。1986年开设l0班,学生795人,教职工38人,有校舍128间。
1977年~1986年县普通中学人才输送情况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