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水面、鱼类
(一)水面1982年水产资源调查统计,全县水域19.28万亩,其中,河渠15.18万亩,水库2.87万亩,池塘1.23万亩。可以用来养殖的水面约4万亩,占水域总水面的20.7%。1985年,已养殖的水面39335亩,占可养殖水面的98.3%。其中水库养殖水面27487亩,占水库水面95.7%;池塘养殖水面11038亩,占池塘水面89.7%;河渠养殖水面810亩,占河渠水面0.5%。
(二)鱼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1960、1961年及安徽省水产科学研究所1965——1966年调查,本县鱼类有54种。已查的有鲢、鳙、青、草、鲤(江鲤、红鲤、镜鲤)、鲫(本地鲫鱼、大阪鲫、银鲫)、团头(武昌鱼)、鱼、鱼、鱼(鸭咀鳃)、罗非鱼、赤眼鳟、东方马口鱼、棒花鱼、麦穗鱼、长春鳊、三角鲂、翘嘴、红鳍、蒙古红、条、油条、细鳞斜颌鲴、黄尾鲴、泥鳅、鲶鱼、黄桑鱼、大鳍蠖、鳗鲡、鳜鱼、鸟鳢、吻虾、黄鳝等33种。其中团头、大阪鲫、银鲫、红鲤鱼、镜鲤、罗非鱼是从外地引种。除非洲鲫鱼不能在本县越冬,鱼和鱼是长江采购鱼苗时混杂来的,在本县不能自然繁殖(1967年后己绝种)外,其他鱼种已在本县繁殖后代。
二鱼苗培育
本县鱼苗培育历史悠久,清嘉庆《霍山县志》记,“土人市鲢苗于江游,如针秒,每有鳙苗杂越之,数百里负担入山,同畜于小池。长至五六寸始移入大塘”。50年代前,本县饲养的青、草、鲢、鳙鱼苗都是从长江采购来的。数百里长途挑运,损失很大,影响了渔业生产的发展。1960年,县鱼种场科技人员赵仁初、黄奕成、涂必柱等在省内率先进行鲢,鳙鱼人工繁殖试验成功。1963年,草鱼和团头鲂人工繁殖试验成功。此后,家鱼人工繁殖技术不断提高,人工繁殖的鱼苗成为本县鱼苗的主要来源。1963——1985年,人工繁殖鱼苗累计56618万尾,年均繁殖鱼苗2462万尾,由60年代1540万尾,增加到70年代的1950万尾,1981——1985年,年均繁殖4700万尾,其中1985年5839万尾,创年繁殖鱼苗的最高记录。除满足本县需要外,部分销往六安、金寨、舒城等县。为了提高鱼苗的成活率,1976年,国营渔场和库区群众开始用网箱培育大规格鱼种。1980年一些农民利用稻田培育大规格鱼种,使大规格鱼种的比例越来越大。每年生产鱼种2000万尾,1985年生产3031万尾,其中4寸以上大规格鱼种1048万尾,占鱼种总数的35%。在大规格鱼种中,稻田生产545万尾,占大规格鱼种总数的18%。鱼种生产已自给有余。
三成鱼放养
清光绪《霍山县志》记:“民间池塘所畜,惟鲢、鳙、三者然。”解放后,放养类型扩大,除池塘外,有水库、河渠、稻田,鱼类也增多,最普遍的是鲢、鳙、草、鲤、鲫、鳊等。利用各种鱼娄的不同食性和栖息习性,实行青,草、鲢、鳙、鲤、鲫、鳊多种鱼类混养密放,充分发挥饵料、饲料和水体的潜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
(一)水库养鱼:全县共有大、中、小水库63座,可以用来养殖的水库54座。其中佛子岭、磨子潭两座大型水库常年蓄水分别为1.8万亩和7000亩,常年平均水温18.5℃,库水接近中性,PH值在6.8——8.3之间,透明度120cm,溶解氧10mg/L。库区多被森林覆盖,山冲里的良田沃野有大量无机盐类和有机质随水流入库内,库水因而肥沃,有利于鱼类及天然饵料的生长繁殖。两库都是以人工放养为主,佛子岭水库1956年开始投放鱼种,到1985年,共投放鱼种12376万尾,年均投放412万尾,每亩投放225尾。磨子潭水库1959年开始投放鱼种,到1985年,共投放鱼种3985万尾,年均投放147万尾,每亩投放191尾。两库投放的鱼种大都是鲢、鳙,其次是草、鳊,以鲢、鳙生长最快。佛子岭水库的鱼比磨子潭水库的鱼生长快。在同一水库,鲢比鲢生长快。《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记述,“佛子岭水库1冬龄鲢体重0.7至0.8公斤,鳙重3.6公斤……6冬龄的鲢体重15.9——17.7公斤,鳙重25公斤。”最大鲢重22.5公斤,最大鳙重35公斤,最大鳡重59公斤。陈人工放养的鱼类外,自然繁殖的鱼类还有鲤、鲫、鲌、鳡、鲴鳅、鳜等。佛子岭水库1965年9月28日——10月7日,库水放干期间的渔获物,鲢鳙鱼产量最高,占44.53%,鲤鱼占21.42%,鲴鱼占11.32%,鳊、鲂占10.08%,草、青(主要是草鱼)占8.52%。这几种鱼共占总产的95.87%,野杂鱼仅占4.13%。水库的经济鱼类增殖和保护主要采取,人工投放鱼巢在亲鱼产卵季节,磨子潭水库从1975年到1977年,共投放柳树根须和巴王草3.7万多公斤。规定禁渔期规定每年4——7月水库上游河岔,浅滩为禁渔区,保护产卵亲鱼不被捕杀。清野除害抑制敌害鱼类的发展。鳡鱼和红稍是水库主要敌害鱼类。1975年,渔场技术员王先钧、王则枝等根据鳡鱼惧怕响声,容易受惊,游动速度快和到上游产卵的特性,在低水位时,采用赶、拦、张刺、围等综合方法歼捕鳡鱼试验成功。磨子潭水库捕获鳡鱼1187尾,总重4475公斤,占队年捕捞总量的17%。佛子岭水库捕捞红稍28450公斤,占当年捕捞总量的55.4%。经过连续几年的清野除害,强行捕捞,水库鳡鱼数量逐年减少,1977——1979年,每年只捕到鳡鱼几十公斤到100多公斤。此项成果,1980年获六安地区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5月获安徽省科技成果四等奖。安装拦鱼设备佛子岭水库根据1975年和1960年两次溢洪逃鱼近5万公斤的教训,1963年在溢洪道上方安装用铅丝编成的拦鱼栅。1969年的特大洪水把拦鱼栅冲毁。1982年在离水库大坝内约700米处,安装用尼龙线织成的拦鱼网,派专人看管,对防止逃鱼起了重要作用。
为了充分利用水库资源,提高成鱼产量,70年代后期,佛子岭、磨子潭渔场和库区周围群众,利用库湾养鱼和推广网箱养鱼。库湾养鱼库湾一般是河流通水库的出水口,水质清新,营养物质丰富,浮游生物多,溶氧量高,适合高密度精养,选择水库冲岔狭窄的部位,用栏网和水库主体部分隔开,作为精养基地,提高了整个水库渔业产量。库区群众联户在老丫岭、大冲两处库湾拦网养成鱼450亩,每亩投放鱼种600——800尾,亩产成鱼50公斤左右,比水库单产提高5倍多。利用库湾培育鱼种,直接投放水库,鱼的成活率也高。1979年,佛子岭渔场在佛子岭水库徐家冲库湾栏网1处,约300亩水面,培育大规格鱼种投放水库,每年6月底投放1.5寸夏花鱼种250万尾,饲养到11月底,个体长5寸左右,成活率约30%。同年磨子潭水库也在渔场附近拦库湾1处150亩,培育鱼种直接投库,效果较好。为防止拦网被水冲走,派专人看管,观察水位变化,清除网上的杂物。网箱养鱼也称“笼养”,在国外已有100多年历史。1975年,佛子岭渔场在磨子潭水库用网箱试养黄、白鲢鱼鱼种成功。1976年,推广到佛子岭水库。几年后,佛子岭水库已成为网箱生产鱼种的基地。饲养鱼种的网箱一般用2×3聚乙烯线编织的有7×4×2和8×5×2两种规格,网目1.3——1.8公分。6月下旬进箱1.4寸以上夏花鱼种,饲养15——20天后分箱。夏花进箱时的密度每平方米600——650尾,分箱后的密度每平方米300——400尾,分箱后再养3个月,鱼种长3.6——4.5公分,成活率约60%。出箱时每平方米200尾左右,折合亩产13万尾。1976——1985年,佛子岭水库网箱培育黄、白鲢鱼鱼种1300万尾,占同期投放鱼种总数的48.7%。网箱养成鱼始于1978年。饲养成鱼的网箱多用3×3、3×5聚乙烯线编织成的,有8×5×2、8×5×3、15×8×3几种规格。网目3——8公分,常用的3——5公分。10月份挑选规格大、体质好的鱼种留养成鱼。放养密度每平方米20尾,第二年冬,每尾可长到0.5公斤以上。一般第三年出箱,个体重0.8——1公斤,成活率约50%,每平方米产鱼9公斤,折合亩产5950公斤。佛子岭渔场1980——1985年,网箱养成鱼189.6吨,占同期成鱼总产量的28.2%。网箱养鱼机动、简便、灵活、高产,水域适应性广,经济效益高,易于推广。1983年,库区群众开始用网箱培育鱼种,1985年,开始养成鱼,鱼种配套生产,为库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新的途径。1983年,省人民政府授予佛子岭渔场“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先进单位”称号。同年,佛子岭渔场水产工程师柯跃军作为特邀代表,出席了在辽宁省召开的全国水库网箱养鱼会议。
(二)池塘养鱼本县有大小池塘14231口,水面1.23万亩。群众历来有在池塘养鱼的习惯,按塘水的使用权,或单户养或合户养。投放鱼苗后,让其自然生长,单产很低,遇到干旱甚至无收。解放后,池塘养鱼几经曲折,1949年养鱼7200亩,1957年9200亩,1958年后,渔业生产停滞,1980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渔业生产的决定”,开放了水产品价格,实行水面承包责任制,允许农民发展家庭养鱼,调动了农民池塘养鱼的积极性,放养面积逐年扩大,单位产量逐年提高,1983年9634亩,总产24.8万公斤,亩产25.75公斤;1984年1.05万亩,总产29.5万公斤,亩产29.6公斤;1985年1.1万亩,总产37.1万公斤,亩产33.5公斤。一些专业户的产量更高,与儿街镇农民陈久春,在2.4亩池塘里(田改塘),混养青、草、鲢、鳙、鲤、鲫鱼,亩产高达494公斤。
(三)稻田养鱼1980年,县水产站技术人员黄继干、张新远、徐焕文、刘贤亮等引进推广稻田养鱼。稻田养鱼投资少、效益高、方法简便,易于被广大农民所接受。在水稻生长期或水稻收割后,充分利用稻田的水、肥、饵料养鱼,既有利增加稻田的肥份,改善土壤供气状况,又减少虫害,群众说“稻田养鱼鱼养稻,稻谷增产鱼丰收”。稻田养鱼有3种形式,一是鱼稻兼作,在稻田开挖鱼沟、鱼窝,水稻栽插后20天到抽穗前投放鱼种,鱼稻共生。二是稻鱼轮作,在早稻收割后,加高加固田埂,蓄水放鱼,投饵施肥,年底或第二年春收鱼。三是“凼、田、塘”配套养鱼。在田头挖凼,培育夏花鱼种,收稻后,扒开田埂,凼田连成一片,让夏花鱼种在稻田里长到4——5寸大规格鱼种,次年春移入大塘养成鱼。1983年,全县稻田养鱼农户2400户,养鱼6500亩。以大沙埂乡发展最快,全乡有稻田1.1万亩,其中1173亩养鱼,占稻田总面积的10.7%,被评为全县稻田养鱼先进单位,出席全国稻田养鱼会议。1984年,全县稻田养鱼猛增到2万亩,稻田养鱼农户增加到9300户,当年培育鱼种118万尾,生产成鱼71吨,成为全省稻田养鱼先进县,受到省水产局的嘉奖。1985年,受水灾和“改沤扩午”的影响,稻田养鱼减少到3069亩,产成鱼仅229吨。
(四)河渠养鱼本县河流河床高而狭,水位易涨易落,可用来养殖的河流水面仅347亩,占河流总面积的0.2%;已经利用养殖面积20亩,占可以养殖河流水面的5.7%。淠源渠是县内水利骨干工程,全长49.1公里,支渠5条,总长12.5公里,仅三板桥、曾家畈等处拦网养鱼百余亩。
四捕捞
(一)产量:解放后,渔业生产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随着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的开展、水产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渔业政策的调整,得到较大发展,年产量,1949年400吨,1952年450吨,1957年763吨,1958年后,产量骤减,1983年才恢复到1957年的生产水平。平均年产量50年代502.9吨,60年代356吨,最高的1965年595吨,最低的1967年200吨;70年代387.3吨,最高的1972年448吨,最低的1970年334吨;1981——1985年,平均年产388.1吨,分别比60年代、70年代增长9%和0.2%,仍未达到50年代的生产水平。1985年养殖39335亩,总产1122吨,创历史最高纪录,平均亩产28.5公斤。其中水库养殖27487亩,总产370吨,平均亩产13.6公斤;池塘养鱼11038亩,总产371吨,平均亩产33.6公斤;稻田养鱼3069亩,总产229吨,平均亩产74.6公斤。佛子岭、磨子潭两大水库养殖水面约占全县养殖水面的70%。水库养殖成鱼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县的产量。佛子岭水库自1957年开始捕鱼,到1985年,共捕捞成鱼4171吨,年均149吨,亩产8.3公斤。磨子潭水库自1960年开始捕鱼,到1985年共捕捞成鱼1592吨,年均62吨,亩产8.9公斤。

(二)工具1966年前,渔民多用腰盆、丝网、麻套、小钩等小型渔具在河道上捕捞野杂鱼类;在冬天,成干塘水捕鱼,产量很低。1957年,佛子岭水库开始用围网、框架刺网及滚钧等渔具捕鱼。有载重两吨的木制渔船11只。1958年,专署从寿县正阳关调来一批专业渔民,带来木船24只,滚钩43万把。1959年开始自制渔船,加工网具。到1985年,全县有专业捕捞工人207人,机动渔船9艘,装机总量118吨,341马力,非机动渔船51只,大小围网各3条(大围网长350米,深28米,网目14公分;小围网长250米,深28米,网约3——4公分),框架网3船(每船网长750米,深16—18米,网目14公分),丝网50余条(每条长30米,深2——4米)。佛子岭水库围网最高班产2.45万公斤(1982年)。磨子潭水库于1964年用围网捕鱼一网捕黄、白鲢鱼1.15万公斤。1983年用小围网捕红稍,一网捕2050公斤。滚钩是破坏渔业资源的渔具,从1970年起停止使用。
五渔政
1953年前,养鱼水面及水产品全部归私人所有。1954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池塘也随田入社,按人口作股投资,水产品的80%按股分配,20%按劳分配。1958年后,全部归集体所有。佛子岭、磨子潭两大水库投放鱼种、放养成鱼。1957年成立佛子岭水产经营处后,国营渔场成鱼生产比重逐年增大,由当年占全县成鱼总产量的5.9%,提高到1985年的26.4%。80年代初,全县实行水面承包责任制,集体所有的水面(包括集体渔场)全部承包给农民个人或几个人联合经营。承包双方根据协议条款,规定承包年限,农用水线以及上缴集体基数(缴鱼、缴款均可)等,一般承包期在5年以上,到期可以转包或续包。7个集体所有制渔场,拥有养鱼水面1560亩。为加强渔政管理,1978年配专职渔政员1名。1981年2月3日,县革命委员会颁布“关于保护佛子岭、磨子潭水库水产资源,发展渔业生产的暂行规定”,1982年成立佛子岭、磨子潭两个水上派出所,配备5名公安干警,负责维护库区正常的渔业生产秩序,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年,合并水产公司、佛子岭渔场、佛子岭库管会、磨子潭渔场、磨子潭库管会,成立磨子潭、佛子岭水库联合养殖公司,统一管理水产品经营业务。1985年取消水产品统购、派购计划,放开水产品价格。国营渔场实行自产自销,扩大企业自主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