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水土保持
一水土流失状况
本县历史上,山上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8年抗战,流动人口骤增,森林覆盖率下降为52%。解放初期,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3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2%。解放后,虽强调植树造林,保护水土资源,但由于人口急剧增加,人为活动频繁,国家建设和生产、生活用材成倍增长,加之1958年大办钢铁砍树炼钢,1959年大放木材采伐“卫星”,体制又多变,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加剧,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目前覆盖率仅37.3%。1983年,水土流失问题综合调查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15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6%,是解放初期的3.5倍。
(一)流失状况和分布:主要分布在太阳、船仓以东,青枫岭以南,磨子潭以西一带和南岳山到真龙地折向江家山一线的三角地带,以及新店河以西,石家河以北地段,水库水面,山间盆地,河谷沿岸、丘陵地区水田和海拔700米以上部分森林隐蔽地。轻度流失从指封河西,经佛子岭到桃源河一线以北地区中度流失,主要分布在漫水河区及烂泥坳等地。强度流失主要分布在磨子潭水库上游以东,俞家畈乡、汪家冲乡和汪家铺、良感冲等地有零星分布。剧烈流失,主要在童家河上游以西的托儿岭、东溪、杨树口一带。
水土流失分级分布表
(二)水土流失加剧造成的严重后果:
土层变薄,土壤沙化,肥力减退据水文站实测资料推算,悬移质和推移质的比例为1:1.97,使土壤日趋“沙化”或“沙砾化”。水土流失调查分析,全县每年泥沙流失量约为200万立方米,养分含量有机质5.4万吨,氮2700吨,速效磷2160吨,钾4.1万吨。仅含氮一项超过全县化肥年销量。特别是一些陡坡垦地上岩石裸露成为不毛之地,1983年调查,全县己达4218亩。
暴雨径流系数加大,枯水径流系数减小1957年前,桃源河上游植被良好,一月不雨,沿河水罐、纸棚照常生产。现在夏季10天不雨,河水断流。
水旱灾害周期缩短、范围增大,程度加重从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到1950年的480年中,本县发生水旱灾害237次,两年一次。特大干旱20年一遇,特大洪水18年一遇。1954——1980年的27年中,水旱灾害21次,平均1.3年一次,大旱13年一遇,大水9年一遇。伏旱期延长,1958、1959年60天,1966年85天,1967年91天,1976年60天,1978年100天。50年代,山外旱、山里不旱;山外大旱、山里小旱,现在是山里山外同时旱。1978年,全县水稻受旱面积11.66万亩,无收1.06万亩。旱地受灾4.98万亩,枯死无收2.08万亩。三板桥、三尖铺等地竞出现了罕见的人畜缺水现象。
淤积塘库,抬高河床,缩短工程寿命,影响工程效益佛子岭水库1969年前入库泥沙1300万立方米,年均100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流失790万立方米。1979年测定入库泥沙达4000万立方米,后10年年均270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流失2126立方米。西镇黄金山材王家湾,1971年挖31座容量3万立方米的大山塘,仅10年时间,全部淤满报废。东淠河城关附近河床已同堤内低处持平,水库放水600立方米/秒,城郊就有几百亩农田受淹,增加了治灾难度和工程投资。
二水保机构
1951年,为配合治淮工作,根据林业部水土保持专家傅焕光、蒋德麒等查勘建议,在本县成立“皖北大别山林区管理处”,其水土保持科同县建设科配合,开展林野调查,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推广工作。1954年6月撤销。
1956年,成立“霍山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各乡成立“水土保持领导组”,水利科配专职水保干部,负责技术培训,开展水土保持试点和治理工作。“文革”期间消失。1984年,恢复“霍山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在水电局设“水土保持办公室”,开展日常水土保持工作。
1964年,成立“佛子岭林业行政管理区”,负责库区行政和水保工作。3月,在佛库上游建立“六安专区汪家冲水土保持试验站”,1965年4月,改名“六安专区水土保持工作站”。1967年撤销,水保委员会名存实亡。
1981年,在上土市成立“六安地区霍山水土保持试验站”,编制7人。开展小区泥沙、径流和气象观测试验、研究工作。
三水保措施
山区人民历来有爱护森林、修塘筑坝、建造梯田和打横沟、挖沙凼、挑地脚淋地头及轮种、套种、间种等保水保土的传统习惯。对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山区水土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后,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和阶段性政策上的失误,水土流失现象有所加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合理开发和利用山区水土资源方面,也有新的突破。1951——1985年,全县累计造林172.5万亩(国营7.3万亩),其中用材林119.9万亩,竹林9.1万亩,经济林43.5万亩;新辟茶园梯地12289.6亩;佛子岭区2937.3亩,下符桥区137.5亩,与几街区1282.1亩,诸佛庵区4494亩,磨子潭区889.8亩,大化坪区1038.4亩,漫水河区1408.4亩,国营林场102亩。结合兴修水利,兴修了大量山塘、水库、沟渠、堰坝和平整土地、治理河道,对开发利用水利资源,防御水旱灾害,控制水土流失,起到很大作用。
1956年,水利科按照省水保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在舞旗河乡大河北开展改梯试点,总结出“顺坡就势、带状等高、板土深挖、表土还原、由下而上、流水作业、因地制宜、分散排水”的一套治坡改梯经验。水利科又先后在烂泥坳乡的土地岭、宋家河乡的红星队推广改梯。在佛库上游、舞旗河乡的潘家湾、隆兴乡(现为扫帚河乡)的新芦沟进行修谷坊和改梯地试点,1957年获国务院颁发“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奖状。
四小流域治理
水土保持是一项多学科、周期长的工作,必须进行集中连片、综合连续的治理才能奏效。在学习总结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1983年起,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一)歇马台小流域治理歇马台小流域位于漫水河区道士冲乡歇马台村,流域面积4.7平方公里,海拔高程380——640米之间,包括13个村民组228户1183人,山场3248亩,人均2.75亩;耕地789.5亩(含水稻田593.7亩),人均0.67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51.9人。流域内垦荒面积大,森林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低。1983年,列为本县第一个计划治理的小流域。1984年2月开始,先后拨款3.9万元(包括扶贫物资折款2.2万元)。经过3年连续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共植树造林2265亩,挖山塘2口,建谷坊5座,改省柴灶121户。
(二)童家河小流域治理童家河小流域位于佛子岭水库上游,跨东西溪、单龙寺两乡,流域面积30.4平方公里,为考虑行政区划完整和治理需要,邻近队3.7平方公里也列入治理计划,总面积34.1平方公里。包括两个乡7个村,81个村民小组1309户(608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8人;水田3830亩,旱地850亩,人均耕地0.78亩;山场32891亩,人均5.41亩。其中25°以上开荒地6759.2亩、在册耕地1090亩。森林覆盖率仅17%,水土流失面积28.1平方公里,剧烈流失10.8平方公里。是全县水土流失严重地区。1984年,列入省、地小流域治理计划。6月,成立“童家河小流域治理指挥部”,由农、林、水、蓄牧水产、医药、供销、科委等单位和所在区、乡派专人指导。几年来,共投资46.50万元(包括扶贫物资12万元),停垦还林5978.5亩,荒山造林445.5亩,以松、杉为主,结合发展油茶、板栗、桃等。修筑石坝梯地62亩,地边栽三桠15万棵,新建山塘1口,堰、桥3座,河道护岸3处,维修蓄水工程两处,扩大灌溉面积630亩,防洪面积50亩,建沼气池150个,改省柴灶455户。压山抓田,提高单产,推广早稻中熟“二六朝”良种和施用微肥,加强病虫防治。发放周转金1.5万元,持持98户,发展种植和药材、红麻、蚕桑、养殖等专业。
本县历史上,山上郁郁葱葱,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8年抗战,流动人口骤增,森林覆盖率下降为52%。解放初期,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为33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2%。解放后,虽强调植树造林,保护水土资源,但由于人口急剧增加,人为活动频繁,国家建设和生产、生活用材成倍增长,加之1958年大办钢铁砍树炼钢,1959年大放木材采伐“卫星”,体制又多变,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加剧,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目前覆盖率仅37.3%。1983年,水土流失问题综合调查统计,全县水土流失面积1156.2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6%,是解放初期的3.5倍。
(一)流失状况和分布:主要分布在太阳、船仓以东,青枫岭以南,磨子潭以西一带和南岳山到真龙地折向江家山一线的三角地带,以及新店河以西,石家河以北地段,水库水面,山间盆地,河谷沿岸、丘陵地区水田和海拔700米以上部分森林隐蔽地。轻度流失从指封河西,经佛子岭到桃源河一线以北地区中度流失,主要分布在漫水河区及烂泥坳等地。强度流失主要分布在磨子潭水库上游以东,俞家畈乡、汪家冲乡和汪家铺、良感冲等地有零星分布。剧烈流失,主要在童家河上游以西的托儿岭、东溪、杨树口一带。
水土流失分级分布表
(二)水土流失加剧造成的严重后果:
土层变薄,土壤沙化,肥力减退据水文站实测资料推算,悬移质和推移质的比例为1:1.97,使土壤日趋“沙化”或“沙砾化”。水土流失调查分析,全县每年泥沙流失量约为200万立方米,养分含量有机质5.4万吨,氮2700吨,速效磷2160吨,钾4.1万吨。仅含氮一项超过全县化肥年销量。特别是一些陡坡垦地上岩石裸露成为不毛之地,1983年调查,全县己达4218亩。
暴雨径流系数加大,枯水径流系数减小1957年前,桃源河上游植被良好,一月不雨,沿河水罐、纸棚照常生产。现在夏季10天不雨,河水断流。
水旱灾害周期缩短、范围增大,程度加重从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到1950年的480年中,本县发生水旱灾害237次,两年一次。特大干旱20年一遇,特大洪水18年一遇。1954——1980年的27年中,水旱灾害21次,平均1.3年一次,大旱13年一遇,大水9年一遇。伏旱期延长,1958、1959年60天,1966年85天,1967年91天,1976年60天,1978年100天。50年代,山外旱、山里不旱;山外大旱、山里小旱,现在是山里山外同时旱。1978年,全县水稻受旱面积11.66万亩,无收1.06万亩。旱地受灾4.98万亩,枯死无收2.08万亩。三板桥、三尖铺等地竞出现了罕见的人畜缺水现象。
淤积塘库,抬高河床,缩短工程寿命,影响工程效益佛子岭水库1969年前入库泥沙1300万立方米,年均100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流失790万立方米。1979年测定入库泥沙达4000万立方米,后10年年均270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流失2126立方米。西镇黄金山材王家湾,1971年挖31座容量3万立方米的大山塘,仅10年时间,全部淤满报废。东淠河城关附近河床已同堤内低处持平,水库放水600立方米/秒,城郊就有几百亩农田受淹,增加了治灾难度和工程投资。
二水保机构
1951年,为配合治淮工作,根据林业部水土保持专家傅焕光、蒋德麒等查勘建议,在本县成立“皖北大别山林区管理处”,其水土保持科同县建设科配合,开展林野调查,水土保持试验、示范和技术培训、推广工作。1954年6月撤销。
1956年,成立“霍山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各乡成立“水土保持领导组”,水利科配专职水保干部,负责技术培训,开展水土保持试点和治理工作。“文革”期间消失。1984年,恢复“霍山县水土保持委员会”,在水电局设“水土保持办公室”,开展日常水土保持工作。
1964年,成立“佛子岭林业行政管理区”,负责库区行政和水保工作。3月,在佛库上游建立“六安专区汪家冲水土保持试验站”,1965年4月,改名“六安专区水土保持工作站”。1967年撤销,水保委员会名存实亡。
1981年,在上土市成立“六安地区霍山水土保持试验站”,编制7人。开展小区泥沙、径流和气象观测试验、研究工作。
三水保措施
山区人民历来有爱护森林、修塘筑坝、建造梯田和打横沟、挖沙凼、挑地脚淋地头及轮种、套种、间种等保水保土的传统习惯。对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山区水土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后,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和阶段性政策上的失误,水土流失现象有所加剧。但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合理开发和利用山区水土资源方面,也有新的突破。1951——1985年,全县累计造林172.5万亩(国营7.3万亩),其中用材林119.9万亩,竹林9.1万亩,经济林43.5万亩;新辟茶园梯地12289.6亩;佛子岭区2937.3亩,下符桥区137.5亩,与几街区1282.1亩,诸佛庵区4494亩,磨子潭区889.8亩,大化坪区1038.4亩,漫水河区1408.4亩,国营林场102亩。结合兴修水利,兴修了大量山塘、水库、沟渠、堰坝和平整土地、治理河道,对开发利用水利资源,防御水旱灾害,控制水土流失,起到很大作用。
1956年,水利科按照省水保委员会办公室的指导,在舞旗河乡大河北开展改梯试点,总结出“顺坡就势、带状等高、板土深挖、表土还原、由下而上、流水作业、因地制宜、分散排水”的一套治坡改梯经验。水利科又先后在烂泥坳乡的土地岭、宋家河乡的红星队推广改梯。在佛库上游、舞旗河乡的潘家湾、隆兴乡(现为扫帚河乡)的新芦沟进行修谷坊和改梯地试点,1957年获国务院颁发“水土保持先进单位”奖状。
四小流域治理
水土保持是一项多学科、周期长的工作,必须进行集中连片、综合连续的治理才能奏效。在学习总结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1983年起,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初见成效。
(一)歇马台小流域治理歇马台小流域位于漫水河区道士冲乡歇马台村,流域面积4.7平方公里,海拔高程380——640米之间,包括13个村民组228户1183人,山场3248亩,人均2.75亩;耕地789.5亩(含水稻田593.7亩),人均0.67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51.9人。流域内垦荒面积大,森林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产生活水平低。1983年,列为本县第一个计划治理的小流域。1984年2月开始,先后拨款3.9万元(包括扶贫物资折款2.2万元)。经过3年连续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共植树造林2265亩,挖山塘2口,建谷坊5座,改省柴灶121户。
(二)童家河小流域治理童家河小流域位于佛子岭水库上游,跨东西溪、单龙寺两乡,流域面积30.4平方公里,为考虑行政区划完整和治理需要,邻近队3.7平方公里也列入治理计划,总面积34.1平方公里。包括两个乡7个村,81个村民小组1309户(608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78人;水田3830亩,旱地850亩,人均耕地0.78亩;山场32891亩,人均5.41亩。其中25°以上开荒地6759.2亩、在册耕地1090亩。森林覆盖率仅17%,水土流失面积28.1平方公里,剧烈流失10.8平方公里。是全县水土流失严重地区。1984年,列入省、地小流域治理计划。6月,成立“童家河小流域治理指挥部”,由农、林、水、蓄牧水产、医药、供销、科委等单位和所在区、乡派专人指导。几年来,共投资46.50万元(包括扶贫物资12万元),停垦还林5978.5亩,荒山造林445.5亩,以松、杉为主,结合发展油茶、板栗、桃等。修筑石坝梯地62亩,地边栽三桠15万棵,新建山塘1口,堰、桥3座,河道护岸3处,维修蓄水工程两处,扩大灌溉面积630亩,防洪面积50亩,建沼气池150个,改省柴灶455户。压山抓田,提高单产,推广早稻中熟“二六朝”良种和施用微肥,加强病虫防治。发放周转金1.5万元,持持98户,发展种植和药材、红麻、蚕桑、养殖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