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解放前,社会福利事业由各种慈善团体主办,因场所设备简陋,供给差,收容有限。
一养济院广生堂
(一)养济院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创办,设在城内十字街,有房10余间。咸丰时毁于战火,又在城隍庙西边盖茅屋数间,最多时收容13人,年支孤银46两3钱。
(二)广生堂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创办,设在城隍庙内,费用从各乡筹集,有田产。对自尽和倒毙者施给棺木殓埋。对需查明死因者,广生堂发给工食,请官勘验缉凶,后停。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复办,二十六年清查田产,连同新增共百余石,由奎文书院兼理。二十九年,在歇马台设广生堂分堂,何大生堂捐市房1座作堂址,到三十一年,共筹银两1200多两,公存生息,一切章程条例同城堂。
附:贫儿习艺所、贷款所、施医所民国23年在救济院附设贫儿习艺所,贷款所和施医所,经费一靠政府拨,二靠社会捐。
二敬老院社会福利院
(一)敬老院1958年6月,民政局拨专款在复兴公社五里墩大队办全县第一个敬老院。不久,下符桥、诸佛庵等5个公社的7个大队兴办了7所敬老院。1961年,全县农村敬老院大发展,收养90人,占全县无依靠的孤、老、残总人数1729人的5.2%,大多因筹建匆忙、设备简陋,老人生活不便,纷纷回生产队,1965年,有四分之三停办,院民减少五分之四;到1972年已所剩无几。1981年后,民政局拨款资助兴办两所敬老院,归区、乡管理,配院长、管理员和炊事员。主要收养无依无靠的烈属、老年复退军人和无依靠的基层干部,以养为主。饮食供应正常,每人每月伙食费15——20元,医疗费凭据按月向民政局报销。
(二)社会福利院1960年下半年,民政局拨款9万元购买迎驾厂中学楼房两幢和平房24间,试办县儿童福利院,当年收养儿童16人。有3名工作人员,1961年增加到7人,入院孤儿44人。1962年更名为社会福利院,有工作人员4人,收养老人7人,儿童10人,分开养护。1963——1965年,累计收养老人31人,儿童18人,工作人员2——3人。1966——1969年,累计收养老人50人,儿童11人。1970年——1980年,累计收养老人46人,儿童1人。1981年春,民政局在三板桥乡新建1所福利院,有平房12间300平方米。民政局选派院长1人,配保育员、炊事员各1人。老人月伙食费25元。每天三餐正常,衣被不缺,医疗费实报实销。当年收养老人8人,儿童3人。1981——1985年累计收养老人32人、儿童10人,支出13926元。
三农村“五保”
195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规定,对农村缺乏劳动能力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废社员实行“五保”(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葬)。1957年,县政府规定,对尚有一定能力的“五保户”,生产队从公益金中适当补助一定数量的劳动日。1958年,实现人民公社化后,“五保户”除免费在食堂就餐(菜自备)外,每人每月补助油盐费1.5元,年节费2.8元;每人每年发衣服费5元,亡故时发丧葬费35元。另外每人每月发1.5元作为无工资收入的人的困难补助。1962年,基本核算单位下放,主要补助“五保户”工分和口粮,由大队或生产队支付。政府每次发放救灾、救济款物时,也优先照顾“五保”对象。遇到特大灾害,由县直拨专款救济。1964年,全县符合“五保”条件的有1582户2312人,全由社队供养,各种实物和工分折款72948元,人均31.55元。
1980年全县对“五保户”的吃、穿、住、治病、零用钱、家庭副业和身体状况等进行深入检查,逐户登记,颁发《五保供给证》,建立档案。全县符合“五保”条件的1683户2226人,全部由集体“五保”,国家发给救济款64400元。普遍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后,“五保户”由五保扩大为口粮、食油、烧柴、修房、医重病、寿终葬等项。口粮供应,产粮区年人均300——350公斤,缺粮区年人均250公斤,食油每人每年2.5——3公斤。1981年10月和1982年2月,对“五保”情况开展全县大普查,两年间,集体供给42.31万元(包括实物折款),国家救济70395元。1984年春节前,以区划片组织区、乡、村干部340多人,开展全县“五保”工作大检查,帮助“五保户”解决口粮2.3万公斤,修房116间,救济棉衣189件,政府拨救济款3.1万元,并提出“五保”供给标准要达到每人每年口粮300公斤,食油3公斤,烧柴750公斤,零用钱40——60元,住房包修,有病包医、寿终包葬。1985年,全县符合“五保”条件的2134户2627人。当年为“五保户”修房579间,建房123间,供给粮食7.005万公斤,烧柴198.15万公斤,食油873.5公斤,做新衣2635件,棉被463床;为1078人治病,支出医疗费29141元。1980——1985年,专发给“五保户”的救济款共22.94万元。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