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学校教育
一幼儿教育
民国32年(1943年),城关镇示范中心小学附设幼稚班,聘请两名有幼儿教育经验的教师任教,招收4—6岁学龄前幼儿30名。是本县最早的学前教育园地,设舞蹈、游戏、手工、图画、算术、泥工等课程。
1953年,在城关小学、城东、城西、诸佛庵、佛子岭内增设幼儿班,配10名小学教师任教养员,共收幼儿261人。设语言、体育、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等课,不进行识字教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由教师自己设计编写,校际间教学研究组集体备课。1958年,全县掀起大办幼儿园(班)热潮。城关3所小学附设的幼儿班合并,开办本县第一所幼儿园——城关幼儿园(在节孝祠旧址),增加了班次,幼儿3—4岁入小班,4—5岁入中班,5—6岁入大班。按动静结合原则,每周设语音4节,算术、音乐、体育、美工各2节。大、中、小班的科目、节次基本相同,小班不开算术,增加游戏课。1960年,幼儿园开始教汉语拼音和计算,不适当地增加了拼音和计算教学份量,相应减少了游戏、体育活动时间,一度出现大班“小学化”倾向。1960—1962年,城关幼儿园增加保育人员和住宿设施,实行幼儿全托寄宿,有幼儿100多人。
1958年,农村社队也大办幼儿班、托幼班,全县幼儿园(班)猛增到459所,入园幼儿7142人。大部分属农忙托儿所性质的幼儿班,以看护幼儿、使妇女劳力出工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解放妇女劳动力的作用。因师资、校舍、经费不落实而不能巩固,先后自行停办。到1962年,仅存城关幼儿园、幼儿班各1,在园幼儿240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幼儿教育受到冲击和破坏。城关幼儿园被诬为培养“资产阶级幼苗”的场所,受批判,“母爱教育”也受批判,保教工作方法和教学经验被否定,教师被调出,活动场地被侵占,幼儿保育工作无法进行。1975年,恢复、发展幼儿园(班),但多数幼儿园(班)不能巩固。1978年,通过调整全县有公、民办幼儿园5所,入园幼儿465人。
1981年,成立了妇联、工会、共青团、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等单位组成的县幼儿保教委员会,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扩建和发展各类幼儿园(班),城关镇幼儿园经过多次改建、扩建,已能容纳10个教学班。同年10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对幼儿园工作任务、教育内容和要求作了具体规定。本县幼儿园(班)根据《纲要》规定,设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课,小班、中班采取直观的、游戏的形式教学,以增进幼儿学习兴趣。大班逐渐减少游戏,为入小学作好准备。小班每周上课6—8节,每节10—15分钟;中班每周上课10—11节,每节20—25分钟;大班每周上课12节,每节25—30分钟。不同年龄幼儿混合编班的小学学前班,参照《纲要》进行复式教学。幼儿教师根据《纲要》精神备课,自制教具,用收录机、幻灯机进行电化教学,引导幼儿观察事物,开展智力游戏,开发幼儿智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教育局、妇联先后给两班以上的幼儿园配备了风琴、计算器、课桌凳。城关镇幼儿园购置了童车、滑梯、翘翘板、联合器械等11种大型玩具,丰富了幼儿活动内容。每年“六·一”前后为幼儿体格检查一次,县防疫部门还经常为幼儿接种各种防疫针苗。1983年后,磨子潭、佛子岭、诸佛庵3镇多方集资办幼儿园。农机厂、砖瓦厂、纸厂也单独或联合办幼儿园(班)。总工会自筹资金,聘请退休教师,在工人文化宫开办幼儿班。乡、村、集镇不具备单独办园条件的,在小学内增设学前班,招收5—6岁幼儿,纳入小学编制。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11所(其中厂、站办6所),56个班,入园幼儿1621人(男894,女727)。全县幼儿,县城3—6岁634人,入园幼儿447人,占县城幼儿总数70%。农村3—6岁28816人,入园(班)1174人,占农村幼儿总数4.2%。
1953——1985年幼儿教育发展概况表
二小学教育
(一)小学堂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废除科举制度,推行新学。三十一年,奎文书院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现畜牧水产局东面),是本县最早的小学。首任堂长和学监何亢宗、吴贤扬(举人)。招收学生30人,延聘国文、算术教习各1人。三十二年增设初等班,更名官立两等小学堂。三十三年,在城内节孝祠(今城关镇幼儿园)另办1所初等小学堂。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东乡杨金三、杨宅三等人筹集资金,在罗厂畈鲤鱼地杨氏祠内办私立罗厂畈初等小学堂。各学堂均按清政府的规定,奉行“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修业年限,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初等小学堂收7岁以上儿童,学科有修身、读经讲经、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另选修图画、手工,每周上课30小时,其中读经讲经12小时。每日温经半小时。高等小学堂除开初等小学堂的课程外,增加图画,另选修商业、手工业、农业。每周上课36小时,其中读经讲经12小时,每天温经半小时。教学方法虽提出“循循善诱”,实际上仍是注入式教学。对学生的管理,封建教规仍十分严厉,不准学生干预国家政治和学堂事务,不准“离经叛道”,不准妄发“狂言怪论”等等。高等小学堂第一届毕业考试仍仿照科举形式,毕业证书上还填写“授予秀才资格”,仍受私塾、书院的影响,保留着浓厚的科举制度色彩。
(二)小学校民国元年(1912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育令》,把学堂改为学校。2年,全县有初等小学12所,高等小学4所,城内官立两等小学改称第一高等小学,第二高等小学在黄栗杪,第三高等小学在管驾渡(现为水库淹没区),第四高等小学在黑石渡。四所高等小学颇有名气,一度是本县进步活动和革命活动的中心。8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四所高小的师生积极声援。3—12年,北洋军阀统治安徽时,本县教育事业发展缓慢,10年仅增设初小10所。12年,在城内创办女子高等小学1所,以城隍庙殿宇为校舍(今城关小学),每年拨800元为常年经费,首任校长陈德林,共产党员曹逸新、郭诚淑先后在女高任教师(22年改名县立文盛女子小学)。18年,全县有女子小学1所,高小3所,初小70所(其中私立17所),完小17所(其中私立3所),教师288人,在校学生2900名,仅占当时学龄儿童1.4万人的20.7%。22年,诸佛庵创办女子初级小学,城内吴氏象族创办私立海峰女子小学。24年,根据教育部《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县成立义务教育委员会,办1—2年的短期小学15所,学生585人。26年,短期小学发展到25所。抗日战争爆发后,短期小学并入国民小学。27年8—10月,日本侵略军侵入本县,群众流离失所,大部分学校停办。28年,战局稳定,小学陆续恢复,省教育厅在县城开办省立第五临时小学(校址在刘氏祠,今县人武部南院),开6个班,学生近200人(31年并入城区镇示范中心学校,文盛女子小学也并入)。诸佛庵女子小学并入诸佛庵小学,实行男女同校。同年,推行政教合一,把私立小学改为乡保学校。29年,全县16个乡办15所乡国民学校,144个保办80所保国民学校,共189个班,有教师314人,学生4894人。30年,乡保学校分别改为中心国民学校(初、高级小学合设)和国民学校(以初级小学为主)。34年,政府财力不敷支出,鼓励办私立小学和私塾。36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17所,国民学校120所,在校学生13528人,民国时期小学教育此时达到顶峰。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解放前开办的公私立小学进行整顿改造,开始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1949年秋,有60所各类小学恢复开学,学生1311人。1952年,根据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的要求,县制定10年教育计划,争取10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全县掀起办学热潮,同时开始有计划地接办私立小学,小学增加到195所,在校学生13716人,工农子女入学由1950年占学龄儿童总数的51%增加到62.5%。到1952年底,全县158所民办小学先后全部转为公办。1956年,小学校减到133所,在校学生数却增加到17520人。1958年,县制订《初等教育大跃进规划》,小学校迅速发展到263所(其中民办小学136所),学生25631人。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减到211所,在校学生16894人。1964年,国民经济好转,根据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要求,县大力发展耕读小学,每个大队办2—3所。1965年,全县小学在校生2725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77.6%。“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教育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农村公办小学下放给大队办,城关几所小学交给工厂,街道管理。1973年,遵照周恩来总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这是一个大政”的指示精神,在漫水河区召开“普及教育、扫除文盲”现场会议,促进了小学教育的发展。但一些社队不顾客观条件,在小学内增设初中班,削弱了小学教育力量。1980年,县抽调147人组成35个检查组,深入到每所小学,开展普及教育工作大检查,摸清了全县学龄儿童入学情况。1981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制订了三年内分批实现普及小学教育规划,合理调整了小学布点。10月,县人民政府成立“三结合”建校领导小组,到1985年,全县新建、改建校舍2105间,添置课桌凳6900套,为普及小学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1983年,干部、教师实行责任制,并把家长支持子女上学纳入“乡规民约”,学校建立本地区普及小学教育档案资料。1984年底,全县有小学514所(其中单班157所),在校学生45408人,1984—1985学年度,学龄儿童31926人,已入学31206人,入学率97.74%。在校学生的年巩固率97.9%。学年初毕业班学生7889人,实际毕业7482人,毕业率95.42%。全县有12—15周岁儿童34841人,仍在小学读书的11497人,小学毕业以上的16306人,读完三年级以上的5995人,普及率95.53%。1985年底,全县有小学校501所,在校学生44162人。行署和省普及初等教育验收组分别于11月、12月来县作抽样检查,肯定本县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四率”标准,成为省内第一批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县,受到省和行署表彰。
学制民国期间,学制分初、高两等,初等小学修业4年,高等小学修业3年。11年,实行四、二分级制。解放初,仍沿用四、二制。1952年,在城关小学一年级进行五年一贯制试验,由于条件不具备,1953年停止。1968年全县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至今。
教学内容民国期间,初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课,女生加授缝纫课。高等小学增设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理化等课,男生加授农业课,根据师资情况可加授英语。18年,初、高级小学增开党义、社会课。35年,初级小学增开公民课,高级小学增开珠算、童子军训练课。解放后,1951年,初小开语文、地理、自然课。每周授课时数,一、二年级24课时,三、四年级25课时,五、六年级26课时。1953年,改美工为图画。1955年,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各年级增设手工劳动课,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1957年起,各年级每周增加1节劳动课,农村小学高年级开设农业常识课。“文化大革命”初期,课程设置混乱。1972年,减少了课程门类,开语文、算术、常识、体育、美术、音乐课。1977年,增开自然、历史、地理课。1981年,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教学民国期间,学校曾提出改变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实行直观性、积极性等教学原则。一般教师仍沿用先生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解放初期,学习老解放区教学经验,废除体罚,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学校领导管理系统和各种规章制度,反对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重视直观性。1953年,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实行五级记分法,要求按照系统性、量力性、直观性、巩固性、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改进教学方法,以中心完小为基础,建立教学辅导区,开展教学研究活动。1956年,县成立小学教学研究室,教研室组织教师去合肥听课和参观学习,编印内部刊物《教学研究》,总结、传播教学经验。教师认真备课,编写教案,课后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加强辅导,并开展课外科技、美术、体育、音乐等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教学质量显著提高。1958年开始,学生过多地参加集体劳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并违背教学规律,要求放教学“卫星”。1964年,课堂教学突破“五个环节”,贯彻“少而精”教学原则,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冲击教学,以劳动代替教学,教学质量下降。1978年后,学校工作逐步转向以教学为中心,建立正常教学秩序的轨道。县恢复教研室,区、乡、校建立教研组,开展听课、评选优质课等活动。地区重点小学诸佛庵小学,县重点小学城关小学、佛子岭小学都配备了电化教学设备,开始电化教学。
(三)列宁小学民国18年(1929年)冬,西镇暴动成功后,燕子河(今属金寨县)区的农村小学普遍讲授新编革命课本和红军政治部发下来的宣传材料,同时停办私塾,停授四书五经。19年,漫水河、诸佛庵一带的农村小学改为劳动小学或列宁小学,不久,区以下统称列宁小学(初小),区以上和大的集镇称列宁模范小学(相当于完小或中心小学)。20年下半年——21年上半年,是列宁小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诸佛庵、桃源河、漫水河、石家河、闻家店等中心集镇都办了列宁模范小学,各乡、村普遍办列宁小学。皖西苏区100多个乡,乡乡有列宁小学。六区(吓家店)61个村,村村办了列宁小学,少部分是新建的,大部分是私塾改的,学生多的有120人左右,少的四五十人,边远山区一二十人,全县学生近3000人。贫苦农民的女子绝大部分都上了学。县列宁模范小学设在诸佛庵中街沈家茶行(今展览馆礼堂),由县苏维埃文化委员会直接领导,学校大门头书“儿童乐园”四字。教师有汪永根(校务)、王业隆(教务)、叶子樵、叶昌全、王其仁等8人,学生120多人(女生约40人),都是由各区保送来的贫苦农民子女,伙食、书籍、纸墨全部由苏维埃政府供给,经费由县苏维埃政府按财政收入状况作出教育预算。乡、村列宁小学学生(有儿童也有青年人)一般不脱产学习。苏维埃政府还规定,“对工农子女实行普遍的免费教育,对富农、商人及一切剥削阶级出身的子女征收特定额学费”。列宁小学的教育目的,在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规定为,“苏维埃政府创办免费的学校,专教育工农子弟,养成为工农谋利益及建设苏维埃和革命的领导者,去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行文化、政治、生产、军事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改革教学和教学方法。要求老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反对机械的死记硬背。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做宣传工作并参加生产。还配合赤卫队站岗、放哨,侦探敌情,打土豪、捉特务,拥军拥政,慰问红军,帮助红军家属搞生产,挑水、打柴、锄地。年龄大的学生还参加宣传队,帮助群众识字扫盲,教唱革命歌曲。乡、村小学校长是苏维埃主席兼任,县区规模大些的学校有专职校长,教导主任负责教学安排。学校都有童子团和少先队组织(12岁以下参加童子团,12岁以上参加少先队),少数学校还有共青团支部。受乡苏维埃政府和乡团支部或少先队中队部领导。学校的朝会、周会、军事训练、课外活动都由童子团、少先队组织,纪律性很强。
师资教师主要是从农民中选拔有文化的青年,到县苏维埃办的师资培训班接受短期培训后,分到各地任教。因学校发展很快,为补师资不足,又选拔部分无反动嫌疑和社会关系不复杂的私塾先生任教师。教师同雇工、贫农一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不发薪金,衣食由政府供给。家中田地由学生家长代耕。
课程县列宁模范小学开政治、国语、算术、图画、音乐课,高年级增开历史、地理、自然课。区、乡列宁小学只开国语、算术、写字、常识课。军事和体育课每日都有。每周30节课,每天5节,上午3节,下午两节,每天下午课毕集体出操。国语、政治课教材多是县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在诸佛庵坳子行设的出版印刷机构翻印的(也有手抄或油印的)。也有皖西北道区根据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和红军政治部下发的宣传材料,或从《雪花报》中选的文章编写的《儿童课本》、《识字课本》。国语课本文字浅显,语句简短,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密切联系革命斗争形势。自然、算术课本多采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材。民国21年10月,红四方面军西进,列宁小学停办。
(四)教会小学民国16年(1927年)后,城内天主教传教士多次向县政府提出办教会小学,均被拒绝。35年,教堂司铎西班牙人满嘉禄,邀请地方士绅、学界名流15人(后均为校董)磋商办教会小学,作出选用审定的国民课本为准,不开设教义课;非教友子弟入学机会均等,学校在学生中不开展宗教活动;办学经费由安庆教区拨付,不向地方筹募的三条保证后,才得到县政府的批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同。秋天,私立上智小学以女教堂作校址开学,招收初、高级各1个班,学生70人。校长、教师大部分是本县籍教友。学额逐年增多,解放前夕停办。满嘉禄1950年回国,校产由城西小学接管。
(五)耕读小学也叫简易小学。1964年,根据“两种教育制度”和普及农村小学教育的方针,在鸟观嘴公社双河大队试办耕读小学4所,1965年,全县发展到449所,学生9998人,每个大队都有1—2所,多的5—6所。一般生产队为办学单位,也有几个生产队联合办学。生产队成立耕读小学委员会,管理学校各项工作。教师从本队回乡知识青年中选拔,生产队按同等劳动力记工分,国家每月补助3元,学生家长给若干补贴工分作报酬。学制不固定,一般读完4年,毕业后或升入全日制高小,或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学校根据农业生产情况安排教学时间,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大忙时不学;晴天半天上学,雨雪天全天上学。也有办早、中、晚班的,教师巡回教学。课程主要是语文、算术。每星期一次周会,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生上学可带幼小弟妹。耕读小学小型分散,儿童上学近,花钱少,学习不误放牛、打柴、带弟妹,解决了农村大部分儿童入学难问题,减少新文盲,因而受到农民的欢 迎。“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批判两种教育制度,耕读小学大部分并入全日制小学。
1949——1985年小学校概况统计表
附:小学简介
城关小学前身是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霍山官立高等小学堂”,三十二年设初等班,更名“霍山官立两等小学堂”。民国2年(1913年)更名“霍山县第一高等小学校(简称一高),11年更名“霍山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19年停办。21年秋恢复,校址迁节孝祠(今城关幼儿园),更名“霍山县立城中小学”。28年秋,实施“政教合一”,县立文盛女子小学(女高)并入,更名“霍山城区镇小学”,男女生兼收。30年,省立第五临时小学交县管理后并入,学校规模扩大并迁到现校址。31年更名“霍山城区镇示范中心小学”,设幼稚班1个、初级班4个、高级班5个,学生300多人,教职员17人,工友2人。38年3月,县民主政府决定学校恢复上课,定名“霍山县城关小学”至今。设7个班,有学生260人,教职工13人。现校园占地8亩,建筑面积1288平方米,有两层教学楼1幢。设13班,有学生636人,教职员30人。
城关小学前身“一高”、“女高”,一度是县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场所。为组织师生学习和传播革命理论,学校成立了新文化学社,利用修身课,“一高”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女高”抨击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剖析在封建社会妇女低人一等的原因。师生懂得只有彻底消灭封建制度,才能拯救被压迫人民于水火。一大批学生,如“一高”的舒传贤、戴克杰、朱大林,“女高”的江宝华、赵惠媛、喻本芳等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革命的先驱者,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声授“五四”运动、“六二”学潮、抵制日货、夺取教育经费、反对7项附加,驱逐军阀县知事、欢迎北伐军等事件中,两校师生罢课、示威游行、散传单、贴标语、发通电,给军阀当局以沉重打击。解放后,涌现了一批优秀师生,对学校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贡献,使学校跻身于县小学教育的先进行列。1978年被定为县重点小学。
诸佛庵小学前身是民国2年(1913年)开办的“霍山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址在黑石渡野鸡寺)。20年,县苏维埃政府在诸佛庵成立,迁“四高”到诸佛庵中街沈家茶行上课,更名“霍山县列宁模范小学”。国民党军队占领诸佛庵后,把景福宫改成校舍,定名“霍山县立诸佛庵小学”。解放后更名“诸佛庵小学”。近年来,学校新建两幢教学楼1400平方米,并购置了电化教育设备,设专用电化教室,有放相机、录音机、幻灯机和广播室,各科均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收到了很好效果。1984—1985年,先后三次参加地区电化教学竞赛,均获二等奖。1978年,定为地区重点小学。1985年设9个班,有学生373人,教职员工20人。
诸佛庵小学前身“四高”,也是县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场所。师生积极参加声援“五四”运动和“六二”学潮及一系列的反军阀的斗争,以革命先驱者刘淠西为代表的一大批师生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中学教育
民国12年(1923年),黄楚三、刘业钧、洪伯常等倡议,以孔庙东西厢房为校舍,办淠衡初级中学,招收高小毕业生35人。师生在安徽“六二”学潮影响下,曾参加霍山教育界反对“七项附加”、夺取教育经费的斗争。因经费困难,不久停办。14年,李晴峰、黄银甫等倡议以县立第二高小常年经费为基础,在上土市狮山南麓新办“霍山公立西镇初级中学”。这是本县报经省教育厅立案批准的最早的一所中学。18年停办。26年秋,同立煌县(今金寨县)联合出资复校,更名“霍立两县联立西镇初级中学”。抗日战争期间,省教育厅在皖西山区开办一批临时中学。28年,在诸佛庵坳子行办第六临时中学,在鸟观嘴俞家河水口寺(时属六安)办第五临时中学,30年,六临中与省立立煌师范对调。32年,五临中初中二年级霍山籍学生1个班转入霍山简易师范学校初中部(校址在原湖北会馆,扩建霍山中学时拆除)。抗日战争胜利后,五临中同三临中合并迁往嘉山县。34年,按《教育法规》关于“简师不得附设初中”的规定,县简易师范学校附设的1个初中班分出,新办“霍山县立初级中学”,并在简师东侧新建校舍。35年,全县两所初中有学生405人,解放前夕停办。
38年上半年,县初级中学复学,定名“皖北区霍山县初级中学”,有3个班,学生95人,原校长汪凌汉留任。1951年,附设1个初师班。为贯彻“学校向工农开门”,更多地吸收工农子女入学的办学方针,对入学有困难的工农子女,一律免收学杂费,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县人民政府从社会救济金中给予适当补助,工农出身的学生比例,由1949年的18%上升到1952年的37%。1952年,在校中学生252人,比1949年增加一倍半。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学教育也有较快发展,“霍山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更名“安徽省霍山中学”。同时扩建原霍立联中校舍,复学后定名“安徽省霍山上土市初级中学”。两所中学教职员工75人,学生948人。1958年,新办迎驾厂初中。霍山师范、上土市初中分别在佛子岭、漫水河办初中分校。不久,上土市初中发展成完全中学。1959年,开办磨子潭初中,全县有高中1所,初中3所。1960年在校学生2149人。1962年,对中学进行调整,全县保留完中1所,初中两所。1962—1965年,狠抓教育质量管理,中学教育事业步入正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中学先后停课。夏,在单龙寺新建要武中学,在黄巢寺新建长青中学。1968年提出复课闹革命,各校虽复课,但教学秩序极不正常。1969年,淮南十一中、十二中、十五中3所中学下迁来县,分别在下符桥、与儿街、大化坪区复学。同年,在“念小学不出队,念中学不出社,念高中不出区”的思想指导下,全县小学纷纷附设初中班。1972年,国家教育部门恢复对教育的计划管理,要求适当发展中等教育。到1976年底,全县有18所中学(其中完中8所)。1977年,全县有93所小学附设249个初中班,在校学生12624人,占全县初中生总数的63%。全县在校中学生22844人,其中高中2883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高中”方针。本县开始对普通中学进行调整,规划每乡办1所初中,并逐步撤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1978年,行署确定“霍山中学”为地区重点中学,县确定“上土市中学”为县重点中学,戴家河、迎驾厂、但家庙等10所初中为骨干初中。1985年底,全县有完中12所(其中厂、站办5所),初中34所,在校学生19547人。小学附设初中班7处。2所完中、1所初中分别改为职业高、初中。
学制民国14年(1925年)—1966年,本县中学实行“三三”制(高、初中各3年)。1969年起,高初中各两年,1972年,初中改为3年。1981年,霍山中学高中改为3年,其他完中分期分批改为6年制。
课程设置西镇初级中学开办时,开国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博物、体育、音乐、图画、劳作12门课。由于学生多来自私塾,文科基础好,教师也是文科强于理科,因而文科教学优于理科。民国29年,增设公民、童子军训练、生物和卫生等课。每周31节。抗战期间,教材来源基本断绝,只能根据原有教材由教师编选讲义,油印或石印成活页教材进行教学。解放后,取消了公民课。1950年,县初级中学开政治、语文、数学、自然(包括动植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音乐、美术、体育等课。1952年,增开生理卫生课。1956年,语文分汉语、文学,1958年仍合并为语文。1959年,增开生产劳动课,每周高中10小时,初中8小时(包括讲授工农业生产知识2小时)。1968年,中学只设政治、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军体5门课,使用省编教材,文化课被严重削弱。1972年起,学校教学渐趋正规,开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语、农基、卫生、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学工、学农时间全年为6—8周。1978年,增加生物课,卫生改为生理卫生。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取消农基课。
教学方法解放初,贯彻理论和实际一致的原则,反对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提倡自制教具,直观教学。1952年,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搞好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县初级中学各学科建教研组,教师认真备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实行责任制;在学生中建立课代表制。教改效果比较好的是“语文”,专署文教局曾在县初级中学组织一次语文观摩教学,对教研活动起了促进作用。1953年,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把直观性、量力性、巩固性等教学原则和“五个教学环节”、“五级记分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1957年,贯彻执行“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观点。但因劳动时间过多,忽视文化课教学的倾向突出,订高指标,搞“放卫星”,如“十天百首诗歌大赛”等违背教学规律的做法。196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工作条例》,确立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提倡“少而精”,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1965年,根据毛泽东“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健康”的指示,各中学减少考试次数,各科考试不出偏题、怪题,着重抓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学工作极其混乱,各科教学都要贴上政治标签,把知识课讲成政治课,取消了“双基”训练。1972年,刚开始抓文化课教学,立即被扣上“回潮”帽子而作罢。1974年,学习大寨和“朝农”(辽宁朝阳农学院)教育革命经验,搞“开门办学”,“厂校挂钩”,实际是只“开门”,不办学,文化课教学再次受到严重削弱,教学质量下降。粉碎“四人帮”后,建立了正常教学秩序,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学校教学工作得到加强,调动了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广大师生和家长共同的迫切要求,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都大大提高。恢复并加强了教研组,开展专题讨论、观摩教学、教材分析等研究活动,选定学校和班级进行教改试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83年,贯彻教育部《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1950—1985年,全县共有高中毕业生14203人,初中毕生45879人。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9年中,全县各中学向高等学校(不含中专)输送了984名合格新生,其中重点大学97人。1970年,大学、中专虽恢复招生,但取消了入学考试,突出政治,强调出身,实行选拔和推荐相结合的方法,全县共推荐116名工人、农民、士兵和回乡、下乡知识青年上大学。
1959——1985年中学生考入大学、专科人数统计表
1949——1985年中学概况统计表
单位:个、人
附中学简介
霍山中学六安地区重点中学。座落在老城衡山路,校园占地70亩,其中建筑面积5186平方米,是本县规模最大、设备较完善的完全中学。有一幢3层的教学大楼、一座理化教学实验楼、一个图书阅览室和一个有400米跑道的体育场。前身是“霍山县立简易师范学校”,32年迁来县城,利用大程祠和湖北会馆办学,并新建砖木结构楼房14间,设简师3班,初中4班、学生344人,教职员29人。34年从简师分出,成立“霍山县立初级中学”,设6班,学生280人,教职员28人,校长卢墨卿。36年,简师并入初中,设初中4班,简师2班,学生250人。37年冬停办。
38年2月,县民主政府文教委员会接管学校,暑期划属六安专员公署领导,定校名“皖北区公立霍山中学”。1950年设4班,学生150人,教职员17人,更名“皖北区霍山初级中学”,1952年10月,更名“安徽省霍山初级中学”。1954年,成立在职教师学习委员会,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1956年暑期,增办高中班,招收高一新生107名,定校名“安徽省霍山中学”,设10班,其中高中2班,学生588人,教职员27人。1958年,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办工厂、农场,产品被选送到合肥和北京展览馆展出。附设体校,有学生103人,设2班,配专业教师4人,半工半读性质。1959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80人,73人参加高考,72人被录取到大专学校深造。同年,体校并入霍山师范。1961年,纠正“大跃进”中急躁冒进倾向,15个班调整为12个班,学生805人精简为605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部分领导和教师受到冲击,教学停顿。1968年秋,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实行推荐选拔入学,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10个班,1970年招收高中新生两个班,均春季始业,为二、二分段制。1972年,初中恢复三年制。由于学校骨干教师下放,教学力量不足,且政治运动和体制变动频繁,教学质量严重下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学校开始复苏。1977年,设26班,其中高中10班,在校学生2189人,为建校以来的最高数字。1978年,撤销校革委会,实行校长负责制,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改为秋季始业,被定为地区重点中学。1982年,高中恢复三年制。1985年,有高中12个班,学生618名;初中10个班,学生555名。共有教职工107名(其中民办教师15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进行整顿和改革,各项工作有了发展。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法制和遵守《中学生守则》教育。工作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一切工作为教学服务,着眼于培养“四有”人才。调回下放的干部和教师,领导坚持人人兼课,并拟订了常规教学9点措施,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恢复高考制度后,录取高校名额增多,1977年37名,1985年增加到113名,应届生升学率为33.75%。同时涌规了不少优秀教师,1983年,陈远来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纪林泉被评为省优秀教师,汪舜华被评为教育系统的省三八红旗手,受县表彰的人数逐年增多,学校也被地区和县分别命名为“文明单位”。1959—1965年的7年和1977—1985年的9年,学校共向大、专院校输送合格学生903名(包括科大、东南大学少年班2人)。
上土市中学座落在上土市乡狮山南麓,占地近200亩(含狮山),“文化大革命”前已初具规模。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新建了一幢3层教学大楼和图书室、实验中心等建筑物。
民国14年(1925年),李晴峰(“同盟会”会员)、黄银甫、何国、孙绂庭等10余人,倡议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办学经费和致远会会产为办学基金,办初级中学。建砖木结构四合院式楼房校舍38间(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定校名为“霍山公立西镇初级中学”(又称狮山中学)。初建时设2班,学生84入,教职员10人,首任校长王树滋,继任校长何国宣。18年冬,师生参加“西镇暴动”而停办。26年,经霍山、立煌(今金寨)两县协议,共同出资复校,改名“霍立两县联立西镇初级中学”(简称霍立联中),学生147人,教职员13人,校长王兴序,继任校长李霞壁、郑荥波。37年冬停办。
1956年,原校舍维修扩建后,开办上土市初级中学(又称“霍山初级中学”)。设4个班,招收一年级新生240人,教职员工14人。1958年增办高中班,(不久并入霍山中学),1970年恢复招生。1978年定为县重点中学。1985年,有12个教学班(高中6班、初中6班),在校学生676人,教职工70人。
民国16年,中共地下党员徐育三、伍淑和在校任教,同徐仙骥、魏衍彬等人以狮山中学为中心,创办《醒狮》革命刊物,宣传共产主义、传播革命真理,吸收合格教师和学生入党入团,并逐步向农村发展。不久,在西镇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很多师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29年,中共地下党员、抗日工作团第19、20分团团员马洪范、王昭铨一度在校任教,后因身份暴露,被迫转移。
50年代,学校继承和发扬老区教育的优良传统,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树立优良校风、赢得社会的赞誉。1959年被评为先进单位,校长李健飞先后两上北京出席全国群英大会和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标,坚持政治思想教育领先,狠抓双基教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每年都为高等院校输送30名左右合格新生(多至45名)。还为本县工农业生产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三师范教育
民国15年(1926年),舒传轼、刘和斋等人发起,利用潜台寺庙宇办师范讲习所,培养小学教师。招收愿以教育为职业,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40名。学制两年,开设教育、国文、历史、地理、博物等课。16年,因经费枯竭停办。
30年,为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在诸佛庵斑竹园开办“霍山简易师范学校”,招收四年制简师班和一年制速成班各1班,教职员工13人,学生110人。32年迁入城内,以湖北会馆和大程祠为校舍,办7个班(简师3个班,初中4个班),教职员工29人,学生344人。36年,并入“霍山县立初级中学”。30年,省立师范迁到诸佛庵坳子行,改名“安徽省立霍山师范学校”,县籍学生增多。35年迁往安庆,改名“省立安庆专科师范学校”。
师范和简易师范开公民、军训(简师不开)、国文、数学、物理、动植物等文化基础课和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小学教材教法等专业课。体、音、美等课教学时数比普通中学多。省立霍山师范设附属小学1所,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学生毕业按规定必须服务3年,但由于当时教师是聘任制,分配工作1年后,校长聘请才留用,有的师范生3年服务期末满就失业了。
1951年,县初级中学附设1个初师班,学生52人,学制3年。课程设置参照普通中学,并增开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专业课无固定教材,教师根据教育方针和参考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讲有关知识。1954年,停止招生,未毕业班级并入六安初师。为适应小学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1956年,在城西小学内办“霍山初级师范学校”,1957年迁往佛子岭镇。招新生300人(其中金寨县50人,六安县100人,舒城县50人)。除文化基础课外,开设小学语、数教材教法两门专业课。佛子岭小学同时改为初师附小。1958年改为中等师范学校,4个初师班提前一年毕业到小学任教。此时学生在校劳动时间增多,教育学等专业课停开。1961年仅保留3个中师班,初师、幼师班学生除应届毕业生中少数升中师外,其余一律回乡生产。1962年,两个班毕业,1个班并入六安师范学校。1974年,小学教师严重缺额急需补充,便在“五·七”大学内附设二年制师范班,入校学生由基层党政部门推荐。1975年,招收一年制社来社去的民师班(实际是短训班,不属于正规师范教育)1个班。1978年,招收二年制(高中毕业生)、三年制(初中毕业生)各1个班,纳入省招生计划。1980年,省教育厅正式批准建“霍山师范学校”。1985年,招收新生加试口试,有学生239人(其中脱产生进修二年制学员93人)。解放后,培养了中师生916名,初师生395名。
五职业技术教育
(一)中等技术学校1958年,中共中央发出学校办工厂、农场,企业办技术学校的号召,本县根据山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发动各行、各业、各部门办教育,掀起大办职业技术学校的热潮。当年秋天,“霍山初级农林学校”在城关火神庙内率先开学,有教职员18人,并在螺丝台周围山岗新建校舍。在短短3个月内,农林、科技、气象、畜牧水产、医药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及少数工厂主办的电力、农林、畜牧、茶叶、会计、体育、气象、水产、卫生、艺术等17所职业(技术)学校陆续开学,共有学生1398人。其中教育部门办1所,厂(场)、站办7所,区、社和其他部门办9所。办学经费、校舍、教学设备及师资均由主办单位解决。全部实行半工半读,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劳动后备力量,毕业后回乡参加生产。并要求各校在三年内逐步实现经费全自给或半自给,办得较好的佛子岭电校、大别山农业试验站初级农校,第二年就实现了全自给,学生伙食费由学校从劳动收入中供给。
学制电校4年,农校、卫校3年,其它两年。会计学校1年,主要替农村公社、生产大队培训急需的会计人员。
课程设置初级农林学校按省教育厅下达的教学计划开设,节次略有增减。其它学校的基础课由县文教局规定,每周政治2节,语文、数学各5节。专业课由各校根据需要自行开设,总时数每周不少于18节,是采取半日制、隔日制,还是忙时少学,闲时集中学,由各校自定。当时最繁重的教学工作是专业课教材的编写,都是各专业课教师自己完成,学校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办工厂、农场,让学生参加劳动。如初级卫校办制药厂,初级农林学校利用自有的60亩水田,28亩旱地,100亩桃、梨果园、大牲畜和大农具办农场,省教育厅还配发了初级农校必需的教学仪器。职业学校的兴办,改变了本县中等教育结构。因发展过快,有的学校有名无实,教学管理又差,1959年撤并了8所,1961年撤并了7所。到1962年,仅存的初级农林学校也停办。佛子岭水电站办的佛子岭电校并入怀远电校。1964年10月,在柳林河大别山农业试验站开办农技校1所。当年招收四年制初级农业班50人。1965年增设中专班,招收初中毕业生27人,教职工7人。实行半日制,场校挂钩,试验站农场作为学生劳动基地,“文化大革命”开始。农技校停课闹革命,1970年停办。
(二)农业中学是实行农忙劳动,农闲教学的耕读学校。1956年,在大河厂、柳林河开办两所农业中学,各1个班,学生共95人。1958年,全县农业中学发展到7所,9个班,学生460人。1959—1962年先后停办。1964年,贯彻“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又大办农业中学,县办6所,社办21所,学生571人。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参加生产劳动。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其中教学、劳动“两集中”的10所,集中上课、分散回队生产,走读的8所,业余农中13所。课程设置有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农业常识、会计常识等课,并结合当地情况,用什么学什么。教学时间根据季节安排,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假。这种农业中学实际上是非全日制的初级中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
(三)“五·七”大学1971年,设在迎驾厂的“五·七”干部学校改为“霍山县‘五·七’大学”。由县革命委员会直接管理,人员编制、专业设置、招生数及经费都由县直接掌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业务领导。实行面向农村,面向生产,面向基层,半工(耕)半读,勤工俭学,社来社去(即哪里来,哪里去)的办学方针和教学原则。第一届开设卫生、农机两个专业班,学生82人。此后增设会计、师范、林业、茶叶、畜牧兽医等专业班。学制长的两年,短的两个月。长班开专业课的同时还开政治、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短班只开专业课,缺什么,教什么。1976年,全省学朝农会议在本县召开,第二年就发展到11个班,在校学生274人。7区1镇同时办“五·七”大学分校。“五·七”大学名义上是大学,实际上是非正规的初级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班。学员只结业,不毕业。结业后也可以再来学,来来去去,进进出出,结业的总人次近700名。区办分校大多有名无实,不久就停办。1977年,“五·七”大学的规模开始紧缩。1979年,最后一届农机班结业生(半年制,50人)离校后,学校停办。
(四)职业中学1981年,下符桥中学改为下符桥农业中学(初中部不变)。1982年11月,大化坪中学改为大化坪职业中学。落阳河初中改为职业初中。1983年,上土市初中和与儿街初中分别改为职业初中。1985年,省教委规定,招收小学毕业生的为初级职业中学,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为高级职业中学。1985年,全县有初级职业中学3所,高级职业中学2所,职业高中同普通高中的比例为1:8。
职业中学初办时的学制,高中2年,初中3年,1983年,统为3年。开设文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语文、政治、数学、体育是各专业必修课,物理、化学、生物等课按专业需要决定开设或选学部分章节。各专业要求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选学1—2门其它专业技术课。
1985年职业中学概况统计表
单位:个、人
民国32年(1943年),城关镇示范中心小学附设幼稚班,聘请两名有幼儿教育经验的教师任教,招收4—6岁学龄前幼儿30名。是本县最早的学前教育园地,设舞蹈、游戏、手工、图画、算术、泥工等课程。
1953年,在城关小学、城东、城西、诸佛庵、佛子岭内增设幼儿班,配10名小学教师任教养员,共收幼儿261人。设语言、体育、认识环境、图画、手工、音乐、计算等课,不进行识字教学。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由教师自己设计编写,校际间教学研究组集体备课。1958年,全县掀起大办幼儿园(班)热潮。城关3所小学附设的幼儿班合并,开办本县第一所幼儿园——城关幼儿园(在节孝祠旧址),增加了班次,幼儿3—4岁入小班,4—5岁入中班,5—6岁入大班。按动静结合原则,每周设语音4节,算术、音乐、体育、美工各2节。大、中、小班的科目、节次基本相同,小班不开算术,增加游戏课。1960年,幼儿园开始教汉语拼音和计算,不适当地增加了拼音和计算教学份量,相应减少了游戏、体育活动时间,一度出现大班“小学化”倾向。1960—1962年,城关幼儿园增加保育人员和住宿设施,实行幼儿全托寄宿,有幼儿100多人。
1958年,农村社队也大办幼儿班、托幼班,全县幼儿园(班)猛增到459所,入园幼儿7142人。大部分属农忙托儿所性质的幼儿班,以看护幼儿、使妇女劳力出工为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解放妇女劳动力的作用。因师资、校舍、经费不落实而不能巩固,先后自行停办。到1962年,仅存城关幼儿园、幼儿班各1,在园幼儿240人。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幼儿教育受到冲击和破坏。城关幼儿园被诬为培养“资产阶级幼苗”的场所,受批判,“母爱教育”也受批判,保教工作方法和教学经验被否定,教师被调出,活动场地被侵占,幼儿保育工作无法进行。1975年,恢复、发展幼儿园(班),但多数幼儿园(班)不能巩固。1978年,通过调整全县有公、民办幼儿园5所,入园幼儿465人。
1981年,成立了妇联、工会、共青团、教育局、卫生局、文化局等单位组成的县幼儿保教委员会,加强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领导,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扩建和发展各类幼儿园(班),城关镇幼儿园经过多次改建、扩建,已能容纳10个教学班。同年10月,教育部颁发《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对幼儿园工作任务、教育内容和要求作了具体规定。本县幼儿园(班)根据《纲要》规定,设体育、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课,小班、中班采取直观的、游戏的形式教学,以增进幼儿学习兴趣。大班逐渐减少游戏,为入小学作好准备。小班每周上课6—8节,每节10—15分钟;中班每周上课10—11节,每节20—25分钟;大班每周上课12节,每节25—30分钟。不同年龄幼儿混合编班的小学学前班,参照《纲要》进行复式教学。幼儿教师根据《纲要》精神备课,自制教具,用收录机、幻灯机进行电化教学,引导幼儿观察事物,开展智力游戏,开发幼儿智力,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教育局、妇联先后给两班以上的幼儿园配备了风琴、计算器、课桌凳。城关镇幼儿园购置了童车、滑梯、翘翘板、联合器械等11种大型玩具,丰富了幼儿活动内容。每年“六·一”前后为幼儿体格检查一次,县防疫部门还经常为幼儿接种各种防疫针苗。1983年后,磨子潭、佛子岭、诸佛庵3镇多方集资办幼儿园。农机厂、砖瓦厂、纸厂也单独或联合办幼儿园(班)。总工会自筹资金,聘请退休教师,在工人文化宫开办幼儿班。乡、村、集镇不具备单独办园条件的,在小学内增设学前班,招收5—6岁幼儿,纳入小学编制。1985年,全县有幼儿园11所(其中厂、站办6所),56个班,入园幼儿1621人(男894,女727)。全县幼儿,县城3—6岁634人,入园幼儿447人,占县城幼儿总数70%。农村3—6岁28816人,入园(班)1174人,占农村幼儿总数4.2%。
1953——1985年幼儿教育发展概况表
二小学教育
(一)小学堂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废除科举制度,推行新学。三十一年,奎文书院改为官立高等小学堂(现畜牧水产局东面),是本县最早的小学。首任堂长和学监何亢宗、吴贤扬(举人)。招收学生30人,延聘国文、算术教习各1人。三十二年增设初等班,更名官立两等小学堂。三十三年,在城内节孝祠(今城关镇幼儿园)另办1所初等小学堂。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东乡杨金三、杨宅三等人筹集资金,在罗厂畈鲤鱼地杨氏祠内办私立罗厂畈初等小学堂。各学堂均按清政府的规定,奉行“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修业年限,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初等小学堂收7岁以上儿童,学科有修身、读经讲经、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另选修图画、手工,每周上课30小时,其中读经讲经12小时。每日温经半小时。高等小学堂除开初等小学堂的课程外,增加图画,另选修商业、手工业、农业。每周上课36小时,其中读经讲经12小时,每天温经半小时。教学方法虽提出“循循善诱”,实际上仍是注入式教学。对学生的管理,封建教规仍十分严厉,不准学生干预国家政治和学堂事务,不准“离经叛道”,不准妄发“狂言怪论”等等。高等小学堂第一届毕业考试仍仿照科举形式,毕业证书上还填写“授予秀才资格”,仍受私塾、书院的影响,保留着浓厚的科举制度色彩。
(二)小学校民国元年(1912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教育令》,把学堂改为学校。2年,全县有初等小学12所,高等小学4所,城内官立两等小学改称第一高等小学,第二高等小学在黄栗杪,第三高等小学在管驾渡(现为水库淹没区),第四高等小学在黑石渡。四所高等小学颇有名气,一度是本县进步活动和革命活动的中心。8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四所高小的师生积极声援。3—12年,北洋军阀统治安徽时,本县教育事业发展缓慢,10年仅增设初小10所。12年,在城内创办女子高等小学1所,以城隍庙殿宇为校舍(今城关小学),每年拨800元为常年经费,首任校长陈德林,共产党员曹逸新、郭诚淑先后在女高任教师(22年改名县立文盛女子小学)。18年,全县有女子小学1所,高小3所,初小70所(其中私立17所),完小17所(其中私立3所),教师288人,在校学生2900名,仅占当时学龄儿童1.4万人的20.7%。22年,诸佛庵创办女子初级小学,城内吴氏象族创办私立海峰女子小学。24年,根据教育部《实施义务教育暂行办法大纲》,县成立义务教育委员会,办1—2年的短期小学15所,学生585人。26年,短期小学发展到25所。抗日战争爆发后,短期小学并入国民小学。27年8—10月,日本侵略军侵入本县,群众流离失所,大部分学校停办。28年,战局稳定,小学陆续恢复,省教育厅在县城开办省立第五临时小学(校址在刘氏祠,今县人武部南院),开6个班,学生近200人(31年并入城区镇示范中心学校,文盛女子小学也并入)。诸佛庵女子小学并入诸佛庵小学,实行男女同校。同年,推行政教合一,把私立小学改为乡保学校。29年,全县16个乡办15所乡国民学校,144个保办80所保国民学校,共189个班,有教师314人,学生4894人。30年,乡保学校分别改为中心国民学校(初、高级小学合设)和国民学校(以初级小学为主)。34年,政府财力不敷支出,鼓励办私立小学和私塾。36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学校17所,国民学校120所,在校学生13528人,民国时期小学教育此时达到顶峰。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解放前开办的公私立小学进行整顿改造,开始建立社会主义教育制度,1949年秋,有60所各类小学恢复开学,学生1311人。1952年,根据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会议的要求,县制定10年教育计划,争取10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全县掀起办学热潮,同时开始有计划地接办私立小学,小学增加到195所,在校学生13716人,工农子女入学由1950年占学龄儿童总数的51%增加到62.5%。到1952年底,全县158所民办小学先后全部转为公办。1956年,小学校减到133所,在校学生数却增加到17520人。1958年,县制订《初等教育大跃进规划》,小学校迅速发展到263所(其中民办小学136所),学生25631人。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减到211所,在校学生16894人。1964年,国民经济好转,根据普及小学义务教育的要求,县大力发展耕读小学,每个大队办2—3所。1965年,全县小学在校生2725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77.6%。“文化大革命”期间,小学教育遭到严重摧残和破坏。农村公办小学下放给大队办,城关几所小学交给工厂,街道管理。1973年,遵照周恩来总理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这是一个大政”的指示精神,在漫水河区召开“普及教育、扫除文盲”现场会议,促进了小学教育的发展。但一些社队不顾客观条件,在小学内增设初中班,削弱了小学教育力量。1980年,县抽调147人组成35个检查组,深入到每所小学,开展普及教育工作大检查,摸清了全县学龄儿童入学情况。1981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小学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制订了三年内分批实现普及小学教育规划,合理调整了小学布点。10月,县人民政府成立“三结合”建校领导小组,到1985年,全县新建、改建校舍2105间,添置课桌凳6900套,为普及小学教育奠定了物质基础。1983年,干部、教师实行责任制,并把家长支持子女上学纳入“乡规民约”,学校建立本地区普及小学教育档案资料。1984年底,全县有小学514所(其中单班157所),在校学生45408人,1984—1985学年度,学龄儿童31926人,已入学31206人,入学率97.74%。在校学生的年巩固率97.9%。学年初毕业班学生7889人,实际毕业7482人,毕业率95.42%。全县有12—15周岁儿童34841人,仍在小学读书的11497人,小学毕业以上的16306人,读完三年级以上的5995人,普及率95.53%。1985年底,全县有小学校501所,在校学生44162人。行署和省普及初等教育验收组分别于11月、12月来县作抽样检查,肯定本县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四率”标准,成为省内第一批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县,受到省和行署表彰。
学制民国期间,学制分初、高两等,初等小学修业4年,高等小学修业3年。11年,实行四、二分级制。解放初,仍沿用四、二制。1952年,在城关小学一年级进行五年一贯制试验,由于条件不具备,1953年停止。1968年全县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至今。
教学内容民国期间,初等小学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课,女生加授缝纫课。高等小学增设中国历史、中国地理、理化等课,男生加授农业课,根据师资情况可加授英语。18年,初、高级小学增开党义、社会课。35年,初级小学增开公民课,高级小学增开珠算、童子军训练课。解放后,1951年,初小开语文、地理、自然课。每周授课时数,一、二年级24课时,三、四年级25课时,五、六年级26课时。1953年,改美工为图画。1955年,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各年级增设手工劳动课,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1957年起,各年级每周增加1节劳动课,农村小学高年级开设农业常识课。“文化大革命”初期,课程设置混乱。1972年,减少了课程门类,开语文、算术、常识、体育、美术、音乐课。1977年,增开自然、历史、地理课。1981年,政治课改为思想品德课。
教学民国期间,学校曾提出改变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实行直观性、积极性等教学原则。一般教师仍沿用先生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解放初期,学习老解放区教学经验,废除体罚,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学校领导管理系统和各种规章制度,反对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提倡启发式,重视直观性。1953年,学习苏联教学经验,实行五级记分法,要求按照系统性、量力性、直观性、巩固性、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改进教学方法,以中心完小为基础,建立教学辅导区,开展教学研究活动。1956年,县成立小学教学研究室,教研室组织教师去合肥听课和参观学习,编印内部刊物《教学研究》,总结、传播教学经验。教师认真备课,编写教案,课后细致批改学生作业,加强辅导,并开展课外科技、美术、体育、音乐等兴趣小组活动,学校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教学质量显著提高。1958年开始,学生过多地参加集体劳动,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并违背教学规律,要求放教学“卫星”。1964年,课堂教学突破“五个环节”,贯彻“少而精”教学原则,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文化大革命”期间,政治冲击教学,以劳动代替教学,教学质量下降。1978年后,学校工作逐步转向以教学为中心,建立正常教学秩序的轨道。县恢复教研室,区、乡、校建立教研组,开展听课、评选优质课等活动。地区重点小学诸佛庵小学,县重点小学城关小学、佛子岭小学都配备了电化教学设备,开始电化教学。
(三)列宁小学民国18年(1929年)冬,西镇暴动成功后,燕子河(今属金寨县)区的农村小学普遍讲授新编革命课本和红军政治部发下来的宣传材料,同时停办私塾,停授四书五经。19年,漫水河、诸佛庵一带的农村小学改为劳动小学或列宁小学,不久,区以下统称列宁小学(初小),区以上和大的集镇称列宁模范小学(相当于完小或中心小学)。20年下半年——21年上半年,是列宁小学发展的鼎盛时期。诸佛庵、桃源河、漫水河、石家河、闻家店等中心集镇都办了列宁模范小学,各乡、村普遍办列宁小学。皖西苏区100多个乡,乡乡有列宁小学。六区(吓家店)61个村,村村办了列宁小学,少部分是新建的,大部分是私塾改的,学生多的有120人左右,少的四五十人,边远山区一二十人,全县学生近3000人。贫苦农民的女子绝大部分都上了学。县列宁模范小学设在诸佛庵中街沈家茶行(今展览馆礼堂),由县苏维埃文化委员会直接领导,学校大门头书“儿童乐园”四字。教师有汪永根(校务)、王业隆(教务)、叶子樵、叶昌全、王其仁等8人,学生120多人(女生约40人),都是由各区保送来的贫苦农民子女,伙食、书籍、纸墨全部由苏维埃政府供给,经费由县苏维埃政府按财政收入状况作出教育预算。乡、村列宁小学学生(有儿童也有青年人)一般不脱产学习。苏维埃政府还规定,“对工农子女实行普遍的免费教育,对富农、商人及一切剥削阶级出身的子女征收特定额学费”。列宁小学的教育目的,在鄂豫皖区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宣言》中明确规定为,“苏维埃政府创办免费的学校,专教育工农子弟,养成为工农谋利益及建设苏维埃和革命的领导者,去推翻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行文化、政治、生产、军事教育相结合的方针。改革教学和教学方法。要求老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反对机械的死记硬背。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做宣传工作并参加生产。还配合赤卫队站岗、放哨,侦探敌情,打土豪、捉特务,拥军拥政,慰问红军,帮助红军家属搞生产,挑水、打柴、锄地。年龄大的学生还参加宣传队,帮助群众识字扫盲,教唱革命歌曲。乡、村小学校长是苏维埃主席兼任,县区规模大些的学校有专职校长,教导主任负责教学安排。学校都有童子团和少先队组织(12岁以下参加童子团,12岁以上参加少先队),少数学校还有共青团支部。受乡苏维埃政府和乡团支部或少先队中队部领导。学校的朝会、周会、军事训练、课外活动都由童子团、少先队组织,纪律性很强。
师资教师主要是从农民中选拔有文化的青年,到县苏维埃办的师资培训班接受短期培训后,分到各地任教。因学校发展很快,为补师资不足,又选拔部分无反动嫌疑和社会关系不复杂的私塾先生任教师。教师同雇工、贫农一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不发薪金,衣食由政府供给。家中田地由学生家长代耕。
课程县列宁模范小学开政治、国语、算术、图画、音乐课,高年级增开历史、地理、自然课。区、乡列宁小学只开国语、算术、写字、常识课。军事和体育课每日都有。每周30节课,每天5节,上午3节,下午两节,每天下午课毕集体出操。国语、政治课教材多是县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在诸佛庵坳子行设的出版印刷机构翻印的(也有手抄或油印的)。也有皖西北道区根据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和红军政治部下发的宣传材料,或从《雪花报》中选的文章编写的《儿童课本》、《识字课本》。国语课本文字浅显,语句简短,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密切联系革命斗争形势。自然、算术课本多采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材。民国21年10月,红四方面军西进,列宁小学停办。
(四)教会小学民国16年(1927年)后,城内天主教传教士多次向县政府提出办教会小学,均被拒绝。35年,教堂司铎西班牙人满嘉禄,邀请地方士绅、学界名流15人(后均为校董)磋商办教会小学,作出选用审定的国民课本为准,不开设教义课;非教友子弟入学机会均等,学校在学生中不开展宗教活动;办学经费由安庆教区拨付,不向地方筹募的三条保证后,才得到县政府的批准和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同。秋天,私立上智小学以女教堂作校址开学,招收初、高级各1个班,学生70人。校长、教师大部分是本县籍教友。学额逐年增多,解放前夕停办。满嘉禄1950年回国,校产由城西小学接管。
(五)耕读小学也叫简易小学。1964年,根据“两种教育制度”和普及农村小学教育的方针,在鸟观嘴公社双河大队试办耕读小学4所,1965年,全县发展到449所,学生9998人,每个大队都有1—2所,多的5—6所。一般生产队为办学单位,也有几个生产队联合办学。生产队成立耕读小学委员会,管理学校各项工作。教师从本队回乡知识青年中选拔,生产队按同等劳动力记工分,国家每月补助3元,学生家长给若干补贴工分作报酬。学制不固定,一般读完4年,毕业后或升入全日制高小,或回家参加农业生产。学校根据农业生产情况安排教学时间,忙时少学、闲时多学、大忙时不学;晴天半天上学,雨雪天全天上学。也有办早、中、晚班的,教师巡回教学。课程主要是语文、算术。每星期一次周会,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学生上学可带幼小弟妹。耕读小学小型分散,儿童上学近,花钱少,学习不误放牛、打柴、带弟妹,解决了农村大部分儿童入学难问题,减少新文盲,因而受到农民的欢 迎。“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批判两种教育制度,耕读小学大部分并入全日制小学。
1949——1985年小学校概况统计表
附:小学简介
城关小学前身是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霍山官立高等小学堂”,三十二年设初等班,更名“霍山官立两等小学堂”。民国2年(1913年)更名“霍山县第一高等小学校(简称一高),11年更名“霍山县立第一高级小学校”,19年停办。21年秋恢复,校址迁节孝祠(今城关幼儿园),更名“霍山县立城中小学”。28年秋,实施“政教合一”,县立文盛女子小学(女高)并入,更名“霍山城区镇小学”,男女生兼收。30年,省立第五临时小学交县管理后并入,学校规模扩大并迁到现校址。31年更名“霍山城区镇示范中心小学”,设幼稚班1个、初级班4个、高级班5个,学生300多人,教职员17人,工友2人。38年3月,县民主政府决定学校恢复上课,定名“霍山县城关小学”至今。设7个班,有学生260人,教职工13人。现校园占地8亩,建筑面积1288平方米,有两层教学楼1幢。设13班,有学生636人,教职员30人。
城关小学前身“一高”、“女高”,一度是县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场所。为组织师生学习和传播革命理论,学校成立了新文化学社,利用修身课,“一高”批判封建伦理道德;“女高”抨击封建制度对妇女的压迫,剖析在封建社会妇女低人一等的原因。师生懂得只有彻底消灭封建制度,才能拯救被压迫人民于水火。一大批学生,如“一高”的舒传贤、戴克杰、朱大林,“女高”的江宝华、赵惠媛、喻本芳等先后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革命的先驱者,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声授“五四”运动、“六二”学潮、抵制日货、夺取教育经费、反对7项附加,驱逐军阀县知事、欢迎北伐军等事件中,两校师生罢课、示威游行、散传单、贴标语、发通电,给军阀当局以沉重打击。解放后,涌现了一批优秀师生,对学校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贡献,使学校跻身于县小学教育的先进行列。1978年被定为县重点小学。
诸佛庵小学前身是民国2年(1913年)开办的“霍山县立第四高等小学”(校址在黑石渡野鸡寺)。20年,县苏维埃政府在诸佛庵成立,迁“四高”到诸佛庵中街沈家茶行上课,更名“霍山县列宁模范小学”。国民党军队占领诸佛庵后,把景福宫改成校舍,定名“霍山县立诸佛庵小学”。解放后更名“诸佛庵小学”。近年来,学校新建两幢教学楼1400平方米,并购置了电化教育设备,设专用电化教室,有放相机、录音机、幻灯机和广播室,各科均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化,收到了很好效果。1984—1985年,先后三次参加地区电化教学竞赛,均获二等奖。1978年,定为地区重点小学。1985年设9个班,有学生373人,教职员工20人。
诸佛庵小学前身“四高”,也是县内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场所。师生积极参加声援“五四”运动和“六二”学潮及一系列的反军阀的斗争,以革命先驱者刘淠西为代表的一大批师生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并作出了突出贡献。
三中学教育
民国12年(1923年),黄楚三、刘业钧、洪伯常等倡议,以孔庙东西厢房为校舍,办淠衡初级中学,招收高小毕业生35人。师生在安徽“六二”学潮影响下,曾参加霍山教育界反对“七项附加”、夺取教育经费的斗争。因经费困难,不久停办。14年,李晴峰、黄银甫等倡议以县立第二高小常年经费为基础,在上土市狮山南麓新办“霍山公立西镇初级中学”。这是本县报经省教育厅立案批准的最早的一所中学。18年停办。26年秋,同立煌县(今金寨县)联合出资复校,更名“霍立两县联立西镇初级中学”。抗日战争期间,省教育厅在皖西山区开办一批临时中学。28年,在诸佛庵坳子行办第六临时中学,在鸟观嘴俞家河水口寺(时属六安)办第五临时中学,30年,六临中与省立立煌师范对调。32年,五临中初中二年级霍山籍学生1个班转入霍山简易师范学校初中部(校址在原湖北会馆,扩建霍山中学时拆除)。抗日战争胜利后,五临中同三临中合并迁往嘉山县。34年,按《教育法规》关于“简师不得附设初中”的规定,县简易师范学校附设的1个初中班分出,新办“霍山县立初级中学”,并在简师东侧新建校舍。35年,全县两所初中有学生405人,解放前夕停办。
38年上半年,县初级中学复学,定名“皖北区霍山县初级中学”,有3个班,学生95人,原校长汪凌汉留任。1951年,附设1个初师班。为贯彻“学校向工农开门”,更多地吸收工农子女入学的办学方针,对入学有困难的工农子女,一律免收学杂费,对特别困难的学生,县人民政府从社会救济金中给予适当补助,工农出身的学生比例,由1949年的18%上升到1952年的37%。1952年,在校中学生252人,比1949年增加一倍半。1956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和三大改造的完成,中学教育也有较快发展,“霍山初级中学”增设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更名“安徽省霍山中学”。同时扩建原霍立联中校舍,复学后定名“安徽省霍山上土市初级中学”。两所中学教职员工75人,学生948人。1958年,新办迎驾厂初中。霍山师范、上土市初中分别在佛子岭、漫水河办初中分校。不久,上土市初中发展成完全中学。1959年,开办磨子潭初中,全县有高中1所,初中3所。1960年在校学生2149人。1962年,对中学进行调整,全县保留完中1所,初中两所。1962—1965年,狠抓教育质量管理,中学教育事业步入正轨,教育质量不断提高。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各中学先后停课。夏,在单龙寺新建要武中学,在黄巢寺新建长青中学。1968年提出复课闹革命,各校虽复课,但教学秩序极不正常。1969年,淮南十一中、十二中、十五中3所中学下迁来县,分别在下符桥、与儿街、大化坪区复学。同年,在“念小学不出队,念中学不出社,念高中不出区”的思想指导下,全县小学纷纷附设初中班。1972年,国家教育部门恢复对教育的计划管理,要求适当发展中等教育。到1976年底,全县有18所中学(其中完中8所)。1977年,全县有93所小学附设249个初中班,在校学生12624人,占全县初中生总数的63%。全县在校中学生22844人,其中高中2883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国家教育部门提出的“整顿提高初中,调整改革高中”方针。本县开始对普通中学进行调整,规划每乡办1所初中,并逐步撤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1978年,行署确定“霍山中学”为地区重点中学,县确定“上土市中学”为县重点中学,戴家河、迎驾厂、但家庙等10所初中为骨干初中。1985年底,全县有完中12所(其中厂、站办5所),初中34所,在校学生19547人。小学附设初中班7处。2所完中、1所初中分别改为职业高、初中。
学制民国14年(1925年)—1966年,本县中学实行“三三”制(高、初中各3年)。1969年起,高初中各两年,1972年,初中改为3年。1981年,霍山中学高中改为3年,其他完中分期分批改为6年制。
课程设置西镇初级中学开办时,开国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博物、体育、音乐、图画、劳作12门课。由于学生多来自私塾,文科基础好,教师也是文科强于理科,因而文科教学优于理科。民国29年,增设公民、童子军训练、生物和卫生等课。每周31节。抗战期间,教材来源基本断绝,只能根据原有教材由教师编选讲义,油印或石印成活页教材进行教学。解放后,取消了公民课。1950年,县初级中学开政治、语文、数学、自然(包括动植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音乐、美术、体育等课。1952年,增开生理卫生课。1956年,语文分汉语、文学,1958年仍合并为语文。1959年,增开生产劳动课,每周高中10小时,初中8小时(包括讲授工农业生产知识2小时)。1968年,中学只设政治、数学、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军体5门课,使用省编教材,文化课被严重削弱。1972年起,学校教学渐趋正规,开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外语、农基、卫生、体育、音乐、美术等课。学工、学农时间全年为6—8周。1978年,增加生物课,卫生改为生理卫生。1981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取消农基课。
教学方法解放初,贯彻理论和实际一致的原则,反对注入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提倡自制教具,直观教学。1952年,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提出搞好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县初级中学各学科建教研组,教师认真备课,组织好课堂教学,加强教学研究,实行责任制;在学生中建立课代表制。教改效果比较好的是“语文”,专署文教局曾在县初级中学组织一次语文观摩教学,对教研活动起了促进作用。1953年,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把直观性、量力性、巩固性等教学原则和“五个教学环节”、“五级记分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中。1957年,贯彻执行“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1958年,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培养学生劳动观点。但因劳动时间过多,忽视文化课教学的倾向突出,订高指标,搞“放卫星”,如“十天百首诗歌大赛”等违背教学规律的做法。1963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学工作条例》,确立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中心的原则,提倡“少而精”,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和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1965年,根据毛泽东“学生负担过重,影响健康”的指示,各中学减少考试次数,各科考试不出偏题、怪题,着重抓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学工作极其混乱,各科教学都要贴上政治标签,把知识课讲成政治课,取消了“双基”训练。1972年,刚开始抓文化课教学,立即被扣上“回潮”帽子而作罢。1974年,学习大寨和“朝农”(辽宁朝阳农学院)教育革命经验,搞“开门办学”,“厂校挂钩”,实际是只“开门”,不办学,文化课教学再次受到严重削弱,教学质量下降。粉碎“四人帮”后,建立了正常教学秩序,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学校教学工作得到加强,调动了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后,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广大师生和家长共同的迫切要求,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都大大提高。恢复并加强了教研组,开展专题讨论、观摩教学、教材分析等研究活动,选定学校和班级进行教改试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83年,贯彻教育部《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的十项规定》。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1950—1985年,全县共有高中毕业生14203人,初中毕生45879人。自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9年中,全县各中学向高等学校(不含中专)输送了984名合格新生,其中重点大学97人。1970年,大学、中专虽恢复招生,但取消了入学考试,突出政治,强调出身,实行选拔和推荐相结合的方法,全县共推荐116名工人、农民、士兵和回乡、下乡知识青年上大学。
1959——1985年中学生考入大学、专科人数统计表
1949——1985年中学概况统计表
单位:个、人
附中学简介
霍山中学六安地区重点中学。座落在老城衡山路,校园占地70亩,其中建筑面积5186平方米,是本县规模最大、设备较完善的完全中学。有一幢3层的教学大楼、一座理化教学实验楼、一个图书阅览室和一个有400米跑道的体育场。前身是“霍山县立简易师范学校”,32年迁来县城,利用大程祠和湖北会馆办学,并新建砖木结构楼房14间,设简师3班,初中4班、学生344人,教职员29人。34年从简师分出,成立“霍山县立初级中学”,设6班,学生280人,教职员28人,校长卢墨卿。36年,简师并入初中,设初中4班,简师2班,学生250人。37年冬停办。
38年2月,县民主政府文教委员会接管学校,暑期划属六安专员公署领导,定校名“皖北区公立霍山中学”。1950年设4班,学生150人,教职员17人,更名“皖北区霍山初级中学”,1952年10月,更名“安徽省霍山初级中学”。1954年,成立在职教师学习委员会,组织教师进行政治和业务学习。1956年暑期,增办高中班,招收高一新生107名,定校名“安徽省霍山中学”,设10班,其中高中2班,学生588人,教职员27人。1958年,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学校办工厂、农场,产品被选送到合肥和北京展览馆展出。附设体校,有学生103人,设2班,配专业教师4人,半工半读性质。1959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80人,73人参加高考,72人被录取到大专学校深造。同年,体校并入霍山师范。1961年,纠正“大跃进”中急躁冒进倾向,15个班调整为12个班,学生805人精简为605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部分领导和教师受到冲击,教学停顿。1968年秋,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实行推荐选拔入学,招收初中一年级新生10个班,1970年招收高中新生两个班,均春季始业,为二、二分段制。1972年,初中恢复三年制。由于学校骨干教师下放,教学力量不足,且政治运动和体制变动频繁,教学质量严重下降。“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反正,学校开始复苏。1977年,设26班,其中高中10班,在校学生2189人,为建校以来的最高数字。1978年,撤销校革委会,实行校长负责制,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改为秋季始业,被定为地区重点中学。1982年,高中恢复三年制。1985年,有高中12个班,学生618名;初中10个班,学生555名。共有教职工107名(其中民办教师15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进行整顿和改革,各项工作有了发展。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对学生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法制和遵守《中学生守则》教育。工作重点以教学为中心,一切工作为教学服务,着眼于培养“四有”人才。调回下放的干部和教师,领导坚持人人兼课,并拟订了常规教学9点措施,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恢复高考制度后,录取高校名额增多,1977年37名,1985年增加到113名,应届生升学率为33.75%。同时涌规了不少优秀教师,1983年,陈远来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纪林泉被评为省优秀教师,汪舜华被评为教育系统的省三八红旗手,受县表彰的人数逐年增多,学校也被地区和县分别命名为“文明单位”。1959—1965年的7年和1977—1985年的9年,学校共向大、专院校输送合格学生903名(包括科大、东南大学少年班2人)。
上土市中学座落在上土市乡狮山南麓,占地近200亩(含狮山),“文化大革命”前已初具规模。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新建了一幢3层教学大楼和图书室、实验中心等建筑物。
民国14年(1925年),李晴峰(“同盟会”会员)、黄银甫、何国、孙绂庭等10余人,倡议以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办学经费和致远会会产为办学基金,办初级中学。建砖木结构四合院式楼房校舍38间(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定校名为“霍山公立西镇初级中学”(又称狮山中学)。初建时设2班,学生84入,教职员10人,首任校长王树滋,继任校长何国宣。18年冬,师生参加“西镇暴动”而停办。26年,经霍山、立煌(今金寨)两县协议,共同出资复校,改名“霍立两县联立西镇初级中学”(简称霍立联中),学生147人,教职员13人,校长王兴序,继任校长李霞壁、郑荥波。37年冬停办。
1956年,原校舍维修扩建后,开办上土市初级中学(又称“霍山初级中学”)。设4个班,招收一年级新生240人,教职员工14人。1958年增办高中班,(不久并入霍山中学),1970年恢复招生。1978年定为县重点中学。1985年,有12个教学班(高中6班、初中6班),在校学生676人,教职工70人。
民国16年,中共地下党员徐育三、伍淑和在校任教,同徐仙骥、魏衍彬等人以狮山中学为中心,创办《醒狮》革命刊物,宣传共产主义、传播革命真理,吸收合格教师和学生入党入团,并逐步向农村发展。不久,在西镇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很多师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29年,中共地下党员、抗日工作团第19、20分团团员马洪范、王昭铨一度在校任教,后因身份暴露,被迫转移。
50年代,学校继承和发扬老区教育的优良传统,贯彻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树立优良校风、赢得社会的赞誉。1959年被评为先进单位,校长李健飞先后两上北京出席全国群英大会和全国文教群英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四有”人才为目标,坚持政治思想教育领先,狠抓双基教学,教育质量稳步提高。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每年都为高等院校输送30名左右合格新生(多至45名)。还为本县工农业生产各条战线输送了大批合格人才。
三师范教育
民国15年(1926年),舒传轼、刘和斋等人发起,利用潜台寺庙宇办师范讲习所,培养小学教师。招收愿以教育为职业,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40名。学制两年,开设教育、国文、历史、地理、博物等课。16年,因经费枯竭停办。
30年,为解决师资缺乏的问题,在诸佛庵斑竹园开办“霍山简易师范学校”,招收四年制简师班和一年制速成班各1班,教职员工13人,学生110人。32年迁入城内,以湖北会馆和大程祠为校舍,办7个班(简师3个班,初中4个班),教职员工29人,学生344人。36年,并入“霍山县立初级中学”。30年,省立师范迁到诸佛庵坳子行,改名“安徽省立霍山师范学校”,县籍学生增多。35年迁往安庆,改名“省立安庆专科师范学校”。
师范和简易师范开公民、军训(简师不开)、国文、数学、物理、动植物等文化基础课和教育概论、教育心理学、小学教材教法等专业课。体、音、美等课教学时数比普通中学多。省立霍山师范设附属小学1所,作为学生实习基地。学生毕业按规定必须服务3年,但由于当时教师是聘任制,分配工作1年后,校长聘请才留用,有的师范生3年服务期末满就失业了。
1951年,县初级中学附设1个初师班,学生52人,学制3年。课程设置参照普通中学,并增开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课。专业课无固定教材,教师根据教育方针和参考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讲有关知识。1954年,停止招生,未毕业班级并入六安初师。为适应小学教育迅速发展的需要,1956年,在城西小学内办“霍山初级师范学校”,1957年迁往佛子岭镇。招新生300人(其中金寨县50人,六安县100人,舒城县50人)。除文化基础课外,开设小学语、数教材教法两门专业课。佛子岭小学同时改为初师附小。1958年改为中等师范学校,4个初师班提前一年毕业到小学任教。此时学生在校劳动时间增多,教育学等专业课停开。1961年仅保留3个中师班,初师、幼师班学生除应届毕业生中少数升中师外,其余一律回乡生产。1962年,两个班毕业,1个班并入六安师范学校。1974年,小学教师严重缺额急需补充,便在“五·七”大学内附设二年制师范班,入校学生由基层党政部门推荐。1975年,招收一年制社来社去的民师班(实际是短训班,不属于正规师范教育)1个班。1978年,招收二年制(高中毕业生)、三年制(初中毕业生)各1个班,纳入省招生计划。1980年,省教育厅正式批准建“霍山师范学校”。1985年,招收新生加试口试,有学生239人(其中脱产生进修二年制学员93人)。解放后,培养了中师生916名,初师生395名。
五职业技术教育
(一)中等技术学校1958年,中共中央发出学校办工厂、农场,企业办技术学校的号召,本县根据山区经济建设的需要,发动各行、各业、各部门办教育,掀起大办职业技术学校的热潮。当年秋天,“霍山初级农林学校”在城关火神庙内率先开学,有教职员18人,并在螺丝台周围山岗新建校舍。在短短3个月内,农林、科技、气象、畜牧水产、医药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及少数工厂主办的电力、农林、畜牧、茶叶、会计、体育、气象、水产、卫生、艺术等17所职业(技术)学校陆续开学,共有学生1398人。其中教育部门办1所,厂(场)、站办7所,区、社和其他部门办9所。办学经费、校舍、教学设备及师资均由主办单位解决。全部实行半工半读,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的劳动后备力量,毕业后回乡参加生产。并要求各校在三年内逐步实现经费全自给或半自给,办得较好的佛子岭电校、大别山农业试验站初级农校,第二年就实现了全自给,学生伙食费由学校从劳动收入中供给。
学制电校4年,农校、卫校3年,其它两年。会计学校1年,主要替农村公社、生产大队培训急需的会计人员。
课程设置初级农林学校按省教育厅下达的教学计划开设,节次略有增减。其它学校的基础课由县文教局规定,每周政治2节,语文、数学各5节。专业课由各校根据需要自行开设,总时数每周不少于18节,是采取半日制、隔日制,还是忙时少学,闲时集中学,由各校自定。当时最繁重的教学工作是专业课教材的编写,都是各专业课教师自己完成,学校强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和生产劳动相结合,大办工厂、农场,让学生参加劳动。如初级卫校办制药厂,初级农林学校利用自有的60亩水田,28亩旱地,100亩桃、梨果园、大牲畜和大农具办农场,省教育厅还配发了初级农校必需的教学仪器。职业学校的兴办,改变了本县中等教育结构。因发展过快,有的学校有名无实,教学管理又差,1959年撤并了8所,1961年撤并了7所。到1962年,仅存的初级农林学校也停办。佛子岭水电站办的佛子岭电校并入怀远电校。1964年10月,在柳林河大别山农业试验站开办农技校1所。当年招收四年制初级农业班50人。1965年增设中专班,招收初中毕业生27人,教职工7人。实行半日制,场校挂钩,试验站农场作为学生劳动基地,“文化大革命”开始。农技校停课闹革命,1970年停办。
(二)农业中学是实行农忙劳动,农闲教学的耕读学校。1956年,在大河厂、柳林河开办两所农业中学,各1个班,学生共95人。1958年,全县农业中学发展到7所,9个班,学生460人。1959—1962年先后停办。1964年,贯彻“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又大办农业中学,县办6所,社办21所,学生571人。学生一面读书,一面参加生产劳动。办学形式灵活多样,其中教学、劳动“两集中”的10所,集中上课、分散回队生产,走读的8所,业余农中13所。课程设置有政治、语文、数学、理化、农业常识、会计常识等课,并结合当地情况,用什么学什么。教学时间根据季节安排,农闲多学,农忙少学,大忙放假。这种农业中学实际上是非全日制的初级中学,“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办。
(三)“五·七”大学1971年,设在迎驾厂的“五·七”干部学校改为“霍山县‘五·七’大学”。由县革命委员会直接管理,人员编制、专业设置、招生数及经费都由县直接掌握,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业务领导。实行面向农村,面向生产,面向基层,半工(耕)半读,勤工俭学,社来社去(即哪里来,哪里去)的办学方针和教学原则。第一届开设卫生、农机两个专业班,学生82人。此后增设会计、师范、林业、茶叶、畜牧兽医等专业班。学制长的两年,短的两个月。长班开专业课的同时还开政治、语文、数学等基础课,短班只开专业课,缺什么,教什么。1976年,全省学朝农会议在本县召开,第二年就发展到11个班,在校学生274人。7区1镇同时办“五·七”大学分校。“五·七”大学名义上是大学,实际上是非正规的初级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班。学员只结业,不毕业。结业后也可以再来学,来来去去,进进出出,结业的总人次近700名。区办分校大多有名无实,不久就停办。1977年,“五·七”大学的规模开始紧缩。1979年,最后一届农机班结业生(半年制,50人)离校后,学校停办。
(四)职业中学1981年,下符桥中学改为下符桥农业中学(初中部不变)。1982年11月,大化坪中学改为大化坪职业中学。落阳河初中改为职业初中。1983年,上土市初中和与儿街初中分别改为职业初中。1985年,省教委规定,招收小学毕业生的为初级职业中学,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为高级职业中学。1985年,全县有初级职业中学3所,高级职业中学2所,职业高中同普通高中的比例为1:8。
职业中学初办时的学制,高中2年,初中3年,1983年,统为3年。开设文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语文、政治、数学、体育是各专业必修课,物理、化学、生物等课按专业需要决定开设或选学部分章节。各专业要求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选学1—2门其它专业技术课。
1985年职业中学概况统计表
单位: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