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经费
清末,教育经费由县署从地丁银中拨款,从茶厘常捐中提成,学田、公产租及士绅、富户、乡民捐助部分弥补不足。主要用于儒学廪膳银、学宫教谕和公务人员的俸金,书院学堂教职工的薪金,以及缴给六安州“帮州牧银”(又名棚规费)。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兴办高等小学堂,政府批准从茶厘常捐中,每千钱增拨20钱充作学堂经费。还把书院田产、学田租统拨作为学堂经费。
民国期间,教育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地方自筹、学田公产收入和士绅、富商私人捐资。地方自筹经费来自田赋附加、契税提成、杂税等。县立中小学经费由县统筹;区校经费自筹、自行募捐或提用庙产捐、会款或挪用自治经费,如仍不足,以茶厘喜捐补充;保立小学经费,各保自行解决,在本保征筹出产捐、祠祭捐、田亩捐、殷实捐、乐输捐等。私立小学由校董会筹集,也有以祠堂公产作校产,并向学生收一定数额的学费。由于多年政局不稳,管理十分混乱,征筹不易,教育经费日益减少,入不敷出,困难日增。民国24年(1935年),全年教育经费比民国18年减少5314元;岁出缺口2850元。抗日战争期间,战时财政以军费为主,教育经费相对压缩。财政改制,学田、公产收归县有,由县列预算统筹统支;实行“政教合一”后,乡保小学经费由乡保自筹,改以实物(糙米)支付。经费虽较落实,但标准很低。教育经费在县财政经费中所占比例极小。
小学校舍都是利用祠堂、庙宇、会馆、公房,几乎无新建。由于物价上涨,货币日益贬值,教育经费只能用于教职员薪俸,校舍维修费用,由各乡保自行筹划,课桌凳多由学生自带。中学经费由各校每学年编造预算报县审核后拨发,因物价高涨和货币贬值,支给标准逐年变化,经费预算和实际开支矛盾也逐年加剧。县拨经费常不能按期支付,使学校经费更加困难。民国35年,简师校长李霞珍为催拨经费给县政府的呈文称:“属校自二月六日开学,兹已届三月份终了,而二月份经费迄今犹未签发,故日来学生菜金及教职工应支之伙食费亦无法维持……并由职私人挪借四十余万元,需付利息。左右思维,点金乏术,枵腹从公,自古鲜见。恳将二月份经费,分作三张支付书迅予签发”。
民国18年(1929年)——24年(1935年)教育经费统计表
民国24年教育经费各项岁入统计表
单位:1银元
民国24年教育经费各项岁出统计表
单位:1银元
解放后的教育经费,部分是国家拨款,部分是乡村统筹、群众集资和勤工俭学收入。解放初期,学田、公产收入是经费来源之一。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任务、招生计划和人员编制,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和勤俭办学原则开支。主要用于公立学校的行政费用、人员工资、基建、添置、助学金、抚恤金、退休金等。扫盲、业余教育和民办教师给予部分经费补助。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拨款逐年增长。1952年,全县文化教育经费17.5万元(包括文化事业经费,主要是教育经费)。1958年,国家拨款70.96万元。1985年,教育经费实际支出378.63万元。
1980—1985年教育经费开支情况统计表
民办小学办学经费由区乡统筹,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校舍多数是公房,也有临时借用民房的。1952年,国家财政情况好转,民办小学全部转为公办。群众自动筹款,献工献料,新建宽敞明亮、质量较好的校舍数十间,受到县政府表彰。1957年后,农村中又兴办了一批民办小学。1964年办的耕读小学和农业中学的办学经费也都是民办公助。“文化大革命”后期,公、民办学校的界限已不存在。1980年后,采用“三结合”(省县拨款、群众集资、学校勤工俭学收入)的办法建校,及时解决了很多校舍危房和校教具缺乏等实际问题。
1985年,全县新改建校舍711间,多方投资共119万元。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小学普遍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城镇学校办工厂、农场,农村学校办小农场、林场、饲养场,单班小学组织学生“小秋收”,拾寸籽、桐籽等,师生既参加了劳动,又为学校增加了收入。70年代后期,勤工俭学活动进一步发展,诸佛庵中学、佛子岭中学、单龙寺小学在省、地教学仪器站和有关工厂支持下,创办了教学仪器厂、产、供、销较落实,学校有一定的收益。1983年,全县勤工俭学纯收入5.9万元。1984年,全县各类学校校办工厂8个,农场10个、林场两个,小水电站1座、小鱼塘6处,有土地501亩,固定资产48万元,流动资金15万元。校办工厂产品有教学仪器、机械零部件、日用商品、文化用品等,全年总产值34.5万元,纯收入15万元,相当于当年县教育经费的4%。主要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师生福利。
1983年—1985年“三结合”建校概况统计表
附:校办工厂简介
单龙寺小学教学仪器厂70年代,小学开展“三算”教学,算盘需要量大。单龙寺小学抓住时机,白手起家办算盘工厂,学校抽两名教师,两名工友筹办,用毛竹撑个草棚做厂房,经短期筹备,1975年3月投产,产品销路较好。1976年,又增加3名工人。为提高新产品质量,派人到湖北省英山县学习算盘装磺和算珠磨光定型技术,产品品种增加,质量提高,销路扩大,到1977年底,累计生产各种规格算盘3万把,远销湖北、江苏、山东、新疆等省区,总产值2.53万元,获利3600元。1978年,新盖砖木结构厂房5间,添置操作机械4台。工厂贯彻勤俭办厂原则,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学校师生也在课余和节假日轮流到工厂搞辅助劳动,当年产值14424元,获利5192元。学校用这笔钱新置课桌椅90套,整修课桌椅80套、添置办公桌椅10套和橱柜、作业架;给每个学生发部分学习用品,并减免家庭困难学生的费用。
1979年,“三算”教学停止,算盘滞销。学校经过研究调查,决定转轨,生产小学教学仪器。为转产,工厂克服了重重困难,当年生产教具600套,产值20973元,获利9013元。受到行署的嘉奖。1980—1983年,平均年产值1.45万元,年利润3500元。盖新厂房6间,建新教室7间,新添置校教具和体育用品,改善了办学条件。1982年受省教育厅、财政厅和经委的表彰。1984年,引进泉州全套教具设计图纸51个品种,格部颁标准进行定量生产,因讲效益,抓质量,产品精益求精,产值比上年增长65%。1985年,实行承包责任制,当年获利5600元。办厂以来,总产值累计37.3万元,获利8.2万元,上缴税金1.75万元。每年从纯利中抽10%上交乡政府。现有固定资产1.2万元,积累资金1.2万元。
民国期间,教育经费来源于政府拨款、地方自筹、学田公产收入和士绅、富商私人捐资。地方自筹经费来自田赋附加、契税提成、杂税等。县立中小学经费由县统筹;区校经费自筹、自行募捐或提用庙产捐、会款或挪用自治经费,如仍不足,以茶厘喜捐补充;保立小学经费,各保自行解决,在本保征筹出产捐、祠祭捐、田亩捐、殷实捐、乐输捐等。私立小学由校董会筹集,也有以祠堂公产作校产,并向学生收一定数额的学费。由于多年政局不稳,管理十分混乱,征筹不易,教育经费日益减少,入不敷出,困难日增。民国24年(1935年),全年教育经费比民国18年减少5314元;岁出缺口2850元。抗日战争期间,战时财政以军费为主,教育经费相对压缩。财政改制,学田、公产收归县有,由县列预算统筹统支;实行“政教合一”后,乡保小学经费由乡保自筹,改以实物(糙米)支付。经费虽较落实,但标准很低。教育经费在县财政经费中所占比例极小。
小学校舍都是利用祠堂、庙宇、会馆、公房,几乎无新建。由于物价上涨,货币日益贬值,教育经费只能用于教职员薪俸,校舍维修费用,由各乡保自行筹划,课桌凳多由学生自带。中学经费由各校每学年编造预算报县审核后拨发,因物价高涨和货币贬值,支给标准逐年变化,经费预算和实际开支矛盾也逐年加剧。县拨经费常不能按期支付,使学校经费更加困难。民国35年,简师校长李霞珍为催拨经费给县政府的呈文称:“属校自二月六日开学,兹已届三月份终了,而二月份经费迄今犹未签发,故日来学生菜金及教职工应支之伙食费亦无法维持……并由职私人挪借四十余万元,需付利息。左右思维,点金乏术,枵腹从公,自古鲜见。恳将二月份经费,分作三张支付书迅予签发”。
民国18年(1929年)——24年(1935年)教育经费统计表
民国24年教育经费各项岁入统计表
单位:1银元
民国24年教育经费各项岁出统计表
单位:1银元
解放后的教育经费,部分是国家拨款,部分是乡村统筹、群众集资和勤工俭学收入。解放初期,学田、公产收入是经费来源之一。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任务、招生计划和人员编制,本着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和勤俭办学原则开支。主要用于公立学校的行政费用、人员工资、基建、添置、助学金、抚恤金、退休金等。扫盲、业余教育和民办教师给予部分经费补助。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国家拨款逐年增长。1952年,全县文化教育经费17.5万元(包括文化事业经费,主要是教育经费)。1958年,国家拨款70.96万元。1985年,教育经费实际支出378.63万元。
1980—1985年教育经费开支情况统计表
民办小学办学经费由区乡统筹,政府给予适当补助,校舍多数是公房,也有临时借用民房的。1952年,国家财政情况好转,民办小学全部转为公办。群众自动筹款,献工献料,新建宽敞明亮、质量较好的校舍数十间,受到县政府表彰。1957年后,农村中又兴办了一批民办小学。1964年办的耕读小学和农业中学的办学经费也都是民办公助。“文化大革命”后期,公、民办学校的界限已不存在。1980年后,采用“三结合”(省县拨款、群众集资、学校勤工俭学收入)的办法建校,及时解决了很多校舍危房和校教具缺乏等实际问题。
1985年,全县新改建校舍711间,多方投资共119万元。
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中小学普遍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城镇学校办工厂、农场,农村学校办小农场、林场、饲养场,单班小学组织学生“小秋收”,拾寸籽、桐籽等,师生既参加了劳动,又为学校增加了收入。70年代后期,勤工俭学活动进一步发展,诸佛庵中学、佛子岭中学、单龙寺小学在省、地教学仪器站和有关工厂支持下,创办了教学仪器厂、产、供、销较落实,学校有一定的收益。1983年,全县勤工俭学纯收入5.9万元。1984年,全县各类学校校办工厂8个,农场10个、林场两个,小水电站1座、小鱼塘6处,有土地501亩,固定资产48万元,流动资金15万元。校办工厂产品有教学仪器、机械零部件、日用商品、文化用品等,全年总产值34.5万元,纯收入15万元,相当于当年县教育经费的4%。主要用于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和师生福利。
1983年—1985年“三结合”建校概况统计表
附:校办工厂简介
单龙寺小学教学仪器厂70年代,小学开展“三算”教学,算盘需要量大。单龙寺小学抓住时机,白手起家办算盘工厂,学校抽两名教师,两名工友筹办,用毛竹撑个草棚做厂房,经短期筹备,1975年3月投产,产品销路较好。1976年,又增加3名工人。为提高新产品质量,派人到湖北省英山县学习算盘装磺和算珠磨光定型技术,产品品种增加,质量提高,销路扩大,到1977年底,累计生产各种规格算盘3万把,远销湖北、江苏、山东、新疆等省区,总产值2.53万元,获利3600元。1978年,新盖砖木结构厂房5间,添置操作机械4台。工厂贯彻勤俭办厂原则,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学校师生也在课余和节假日轮流到工厂搞辅助劳动,当年产值14424元,获利5192元。学校用这笔钱新置课桌椅90套,整修课桌椅80套、添置办公桌椅10套和橱柜、作业架;给每个学生发部分学习用品,并减免家庭困难学生的费用。
1979年,“三算”教学停止,算盘滞销。学校经过研究调查,决定转轨,生产小学教学仪器。为转产,工厂克服了重重困难,当年生产教具600套,产值20973元,获利9013元。受到行署的嘉奖。1980—1983年,平均年产值1.45万元,年利润3500元。盖新厂房6间,建新教室7间,新添置校教具和体育用品,改善了办学条件。1982年受省教育厅、财政厅和经委的表彰。1984年,引进泉州全套教具设计图纸51个品种,格部颁标准进行定量生产,因讲效益,抓质量,产品精益求精,产值比上年增长65%。1985年,实行承包责任制,当年获利5600元。办厂以来,总产值累计37.3万元,获利8.2万元,上缴税金1.75万元。每年从纯利中抽10%上交乡政府。现有固定资产1.2万元,积累资金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