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群众文化事业单位
(一)苏区文化组织民国18年(1929年)11月,西镇暴动胜利后,就建立了由12人(其中女9人)组成的全县第一个盲传队——西镇文艺宣传队,队长萧国清(女)。狮山中学校长王兴序也参加了宣传队,并给宣传队排练节目、教唱歌曲,流传至今的庆祝西镇暴动成功的歌谣《十月小阳春》,就是他们创作和演唱的。19年4月,县第一届苏维埃政府成立,在县苏维埃政府文化委员会领导下,全县7个区普遍建立了相应机构,配专职文化委员,乡有专职文化干事,并建立俱乐部和宣传队,教唱革命歌曲,排演文明戏(有《独山暴动》、《夺取政权》、《新生活》、《土劣自叹》、《活捉蒋介石》等剧目),张贴标语,“虽是山冲小道,也贴得花花绿绿”(舒传贤给中央的《综合报告》);慰问红军战士、给红军送衣物,帮助红军家属耕地,并传播文化知识和革命理论。19年下半年,七区(诸佛庵)苏维埃政府俱乐部的宣传队,在淠河西岸的鸡笼山,向东岸的国民党军队喊话、宣传使其士兵两次哗变。20年6月成立的该区烂泥坳乡红军俱乐部有会议室8间,乐器室、排演室。俱乐部组织青年教唱红军歌摇,学习讨论文件,排演节目,慰问来往的红军战士,兴种红军公田等。
(二)抗日救亡文化组织抗日战争爆发后,在外地求学的学生陆续回到家乡,自发开展抗日救亡文化宣传活动,用自装的收音机收记新闻、战讯,并转抄张贴,出漫画专刊,排演文明戏《秋海棠》、《放下你的鞭子》、《打倒小东洋》等。后又把收音机改装成有线广播,转播抗战消息。“江都文化救亡会”、“安徽省抗敌演剧第六队”、省抗日后援会流动工作队和省动委会派到霍山的4个工作团(19、20、29、35)80多人陆续来到本县后,在城乡演戏、演说、出墙报、贴漫画、教唱歌、贴标语、抗日宣传活动轰轰烈烈。27年4月成立的县民众动员委员会下设的3个区分会和工、妇、青,商、农民抗战协会,在“宣战重于兵战”的口号下,展开动员抗日救亡的宣传鼓动工作。28年9月,县动委会成立“青年剧团”,团长芦华(中共党员),演出文明戏《卖梨膏糖》、《汪平昭协定》等剧目。29年初,国民党中央颁布《防止异党活动办法》,省政府下令停止各级动委会、工作团的活动,接着,国民党桂系程树芬172师部队进驻本县,政治气氛日渐紧张,共产党员不得不撤离,抗日救国活动滑向低潮。
(三)民众教育馆民国29年成立民众教育馆(馆址在淠衡公园北侧余氏祠,今县政府家属区),设备简陋,“因经费竭蹶,未设馆员,仅设总务、教育两组,由馆长兼掌两组事宜”。开展过代笔、图书阅览、游艺等活动,办过一期“民众识字班”。34年有职员3人,工役2人,月薪共300元。35年,馆长调任他职而停办。
(四)文化馆民国38年春成立霍山县人民文化馆,馆址在吴氏祠,有1名工作人员,1957年增至5人,1958年秋迁文庙至今。文化馆以办展览和辅导文艺宣传队办调演、会演为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工作人员和活动项目逐渐增多,1982年4月,省文化局授予“安徽省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先进集体”称号。现有12名工作人员。经费1981年前,省文化局下达经费指标,由县文教局(科)分月拨给。1981年起实行财政包干,财政局每月拨给文化局包干使用,如超支,财政局年终时酌情增补。近年来开展有偿的以文补文活动,设文物陈列室、录相放映室、游艺室、美术室、摄影室、露天舞台等。现有彩电、录相机、照相机、游艺机、收录机和音响设备,文化设施初步得到改善。新建职工宿舍平房12间。
(五)区、乡文化站区(镇)、乡(镇)文化站受区乡政府和文化局双重领导,文化馆进行业务辅导。1952年下半年起,与儿街、诸佛庵、龙井冲、漫水河、黑石渡、下符桥、上土市、大化坪等区陆续建文化站。1955年建梁家滩、大林两个社文化站。1958年,区文化站合并成漫水河、诸佛庵、与儿街3个文化分馆,为县文化馆派出机构。1964年,保留分馆恢复下符桥、磨子潭、大化坪、佛子岭4个区文化站。同年10月,佛子岭区划为林管区,文化站改属专署文化局。1965年5月,文化分馆改为文化站。1973年9月,城关镇建文化站。1977年,佛子岭林管区撤销,文化站复归县文化局领导。1963年,为配合“四清”运动,建黑石渡乡民办公助文化站,1974年撤销。1973年起,陆续建乡(镇)文化站14个。1985年,区(镇)、乡(镇)文化站有工作人员30人。经费先由文化馆代管,后由文化局直拨。区文化站一般有阅览室、游艺室。乡(镇)文化站大多设在乡(镇)政府内,仅3个站有单独活动场所。
(六)农村文化中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形势逐渐好转,农民对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迫切。为适应新形势,文化局于1980年6月配合下符桥区委,在下符桥建以区文化站为主的全县第一个文化中心,中共区委宣传委员任文化中心领导组组长。电影队、公社剧场交文化中心管理,新成立1个半职业性庐剧团、1个篮球队、1个科技咨询服务站和文化站办的照相馆、美术工艺服务部。1983年,全县有文化中心11个。
二群众业余文化组织
(一)业余剧团民国38年(1949年)春,团县委组织、领导的城关青年联合会,成立了一个以青年教师和社会青年为主的青年剧团,排演现代戏《白毛女》、《兄妹开荒》、《血泪仇》、《赤叶河》等,影响很大。此后,城乡陆续成立业余剧团,1956年底,全县有52个业余剧团,演职员1395人。1957年前,业余剧团坚持业余自愿,上演现代戏多,营业性演出少,虽然没有报酬,演职员的积极性仍很高。1958年起,业余剧团时起时伏,1978年后才有新的发展。1980年,全县有业余剧团17个。演职员329人(男238人,女91人),上演剧目多是传统庐剧,营业性流动演出的多。
(二)农村俱乐部1953年7月,文化馆在曾家畈团结农业生产合作社建成全县第一个农村俱乐部,到1956年上半年,全县有381个农村俱乐部,但多有名无实。三年困难时期自行消失。1962年开始恢复活动,到1964年,全县恢复农村俱乐部149个,一般都有图书阅览室、歌咏队、读报组、墙报组、文艺演出队、科学试验组、幻灯组、文艺创作组。公社中心俱乐部主任由公社负责人兼任,大队俱乐部主任由大队干部兼任。活动经费,用公益金支付少部分,大部分或由社员集资,或组织青年社员开展义务劳动所得收入。1965年下半年,省文化局党组《关于建立农村文化室的意见》下发后,俱乐部停办。
(三)文化室农村文化室是在1965年初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建立的。大队文化室设在大队部,生产队文化室设在生产队公房或借用社员私房,负责人由大队、生产队干部兼任。重点文化室有毛主席著作学习小组、读报组、文艺创作组、科学试验小组,开展图书阅览、教唱歌曲、文艺演出、讲革命故事、放幻灯等活动。1965年下半年,全县有文化室149个,其中重点文化室28个。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止活动。
(四)文艺宣传队“毛泽乐思想业余文艺宣传队”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群众性文化组织,主要活动是跳忠字舞,唱语录歌,演样板戏,宣传毛泽东的“最新指示”和“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及“红旗”)社论,编演配合形势宣传的文艺节目等。1973年底,全县有文艺宣传队252个,队员4579人。粉碎“四人帮”后解散。
三业余文化活动
(一)阵地活动:50年代,文化馆、站主要是办小型展览、出黑板报、放幻灯、开放书报阅览及组织节日文艺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间转向写、印毛主席语录、贴标语、办展览、辅导文艺宣传队、搞文艺会演、调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馆的阵地活动形式多样,如办展览,1977—1985年办美术、摄影艺术展览14次,展出作品1100余幅;办宣传性展览5次。办舞会、开办青少年之家、放录相、搞节日文艺调演,办橱窗展览和开办摄影服务,印发文艺刊物、接待外地文艺表演团体、开办美术工艺服务部、设计广告、组织春节文艺活动等。区、乡文化站因经费拮据,活动难以开展。
(二)辅导业余文化活动:1951—1985年,文化馆办美术、摄影、音乐、文艺培训班18期,培训文艺骨干1100人。组织戏曲、民间音乐舞蹈、民间传统文艺、民间器乐演奏等会演、调演23次,约6000人,850个节目参加。帮助基层成立群众文化组织,50年代建381个俱乐部和31个业余剧团,60年代建149个文化室,70年代建252个业余文艺宣传队,80年代建11个农村集镇文化中心。编印文艺刊物1985年编印《霍山民歌》3集,“文化大革命”期间编《霍山文艺》和《革命文艺》等油印刊物,1985年,编油印交流群众文化活动信息的《群众园地》,编发铅印文艺小报《佛子岭文艺》内部交流。
(三)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解放后,文化馆(站)进行过4次较大规模的民间文化遗产挖掘和整理工作。1956年,派专人到诸佛庵、漫水河一带搜集和整理民歌民舞,参加地区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其中《采茶调》、《八仙调》、《古人调》、《五更鼓》被选拔参加安徽省第一届音乐舞蹈艺术会演,获优秀节目奖。1982年,在高山铺、太平畈、东西溪一带收集民歌,有13首被《安徽民歌》第3集选用。1985年,普查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收集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数件,参加省和地区民间美术作品展览,获地区二等奖,并收集民歌230首,民间曲艺曲谱18首,民间吹打乐曲牌20个,苏区歌谣40首民舞17个,分别建立了艺术档案。
(四)文化市场管理在有关部门配合下,文化馆(站)经常对文化市场进行检查和管理,检查范围包括出售、出租的书籍、小人书、报刊、文化用品、录音磁带、唱片等。1983年12月,在清除精神污染工作中,全县共清查出内容不健康的录音磁带340盒,非法印刷品8.6万份,仅上土市公社就没收非法印刷品8562张。
四文艺创作
(一)文学创作:本县文学创作源远流长,三国时就有文人学者吟诗赋文,唐朝诗人皮日休流寓寿春时,曾漫游本县,留有名篇“南岳山赋”。清代虽文人辈出,著作更丰,但存世的仅张继曾的《怀岳堂诗集》和女诗人朱坤然的《琼华楼诗草》。民国期间的诗文,因时局动荡,也没有付印出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苏区军民创作很多歌谣,流传较广。解放后,文艺创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较前任何时期更为繁荣。1957年创刊的《霍山日报》的《淠风》、《霍山画刊》等副刊,1959年,县文联创办的文艺月刊《佛子岭文艺》,都发表过大量小说、诗歌、故事、散文和书画、摄影作品。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征集了大量献礼作品,县文联为此选编《霍山民歌》3集。“文化大革命”期间,很多文艺作品付之一炬,创作一度冷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部门多次办文艺培训班,开作品讨论会,邀请省和地区的专家学者讲学,编印文艺刊物,组建文艺社团,文艺作品大量涌现,报刊上发表和出版成书的渐多。以现代作家杨美清,余方德的作品影响最大。工作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联的杨美清发表各种体栽的作品100多种。
解放后出版的文学作品统计表

(二)书画金石创作:清朝著名书画家有10多人,程世润壮年“乃究丹青之妙,晚年尤善画梅花”。南乡包衍“晚年时,拈唐人写景诗,命题作画,涉笔成趣”。程志潜善书法,所书南岳古亭“御风亭”额,笔力古苍劲逸,世人赞为绝笔。这些作品都已散失。民国期间,以项斗南的书法影响最大。近年来,书画金石创作水平有很大提高,以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王士约、曹得志的绘画和行草;地区书法协会会员陈宗镒篆隶,张书圣的行草,老红军储鸣谷的书法、篆刻及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蒋林的篆刻影响较大。1959—1984年,发表在省级和省级以上各种美术作品12幅,其中曹德志7幅,王士约4幅。
(三)音乐:清程志潜喜操琴,所著“太古元音琴谱”是最早的音乐作品。音乐创作解放前多民歌小曲,以苏区的革命歌谣流传最广,影响较大。抗战期间救亡歌曲传唱较多。解放后,音乐创作有较大发展,陈兆权、田跃农创作发表的歌曲最多。1964—1984年,发表在省级和省以上报刊的歌曲作品有25首,其中陈兆权10首,田耀农9首。
(四)摄影创作:解放前有私营照像馆。解放后,摄影工作逐步开展,近年来购置摄影器材的单位和个人日益增多,有上百人喜爱和从事业余摄影,以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项志培及高丹、李体济的作品最多,影响最大。1972—1984年,项志培的摄影作品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含参展)的有55幅,获地区和省级奖励的有12幅。
五文化社团
(一)双山九老会:一名“双山九老诗社”,是民国36—38年(1945—1949年)间,住在霍山、英山交界处的9位老人自发组织。他们以各自的生辰为会期,一年九聚,相会时,谈诗论文,尽兴而散。并在皖鄂两省交界的东界岭建茶亭1座,常年施茶施粥,受霍英两县政府嘉勉,并立碑记其事。
(二)小南岳文学社:1985年10月成立,社长余方林。聘霍山籍作家、云南大理自治州文联主席杨美清等为顾问。是群众性业余文学创作研究的群众团体。一般每月活动两次,讨论作品,交流创作经验和创作信息,现有社员30人。社刊名《小南岳》。
(三)天池书画社:1985年12月8日成立,社长王士约。聘联合国国际艺术学会会员、黄山画会会长张建中为顾问。是群众性业余书画创作研究的群众团体,现有社员50人。
(四)摄影工作者协会:1985年11月中旬成立,前身是1975年8月成立的县摄影领导小组。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领导机构,主席莫非,副主席项志培(兼秘书长)、金永泽。(后增选高丹)从事群众性摄影创作和摄影宣传,现有会员60余人。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