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三节 戏曲
一戏剧
(一)剧种:解放前,小戏在乡间广为演唱,京剧在县城有一定影响。
庐剧解放前叫倒七戏、二小戏、三小戏、花篮戏等,为同大戏(京剧)区别,又叫“小戏”,解放后定名为“庐剧”。小戏是在大别山和淮河沿岸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成的,约有200年历史。以唱腔的某些不同为东、中、西三路。本县是庐剧西路唱腔发源地之一。演出时,没有剧本,艺人在台上根据提纲编词,少数艺人为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说唱一些秽语淫词,或任意逗趣,故有人说唱小戏就是“捣奔”(乱扯),有伤风化,严禁进城演出;在乡间演出时,严禁妇女观看。本县东乡涂氏宗族在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03年)续修的家谱中有“阖族公约广家戒二十则”其中第九则规定,“妇女不准入庙烧香,诵经念佛,看会听戏”。小戏的传统唱腔是在民歌基础上发展成的,主调和花腔都能在本县民歌中找到“根”。“5316”和“1653”这一对音列是本县民歌的特点,《平二凉》、《寒二凉》同民歌《采茶山歌》的曲调相似,《三七》源于民间曲艺《花鼓》,花腔《打桑》由民歌《十月花名调》扩展而成,花腔《赐大棍》同民歌《对花谜》的旋律基本一致。小戏传统剧目有180多个,其中一些剧目是别地没有的。《借罗衣》、《点大麦》、《采茶》、《打长工》等折子戏是优秀传统剧目。伴奏只有一人用小锣片在板鼓上打节拍,堂鼓只烘托气氛。传统锣鼓谱有《过台锣》、《邀台锣》、《壮八锣》、《神调过台》等。解放后,成立了专业庐剧团。经过戏剧改革,传统唱腔、剧目、伴奏、舞美都有较大改进。
京剧民间叫“大戏”。最早是来县买茶的山东茶客,酒余饭后哼几段京剧消遣。本地一些青年跟着学会一些唱段后,组织“良友丝弦会”,业余唱唱京剧,影响日益扩大。小戏班子偶而也有外地来搭班的艺人演出时夹唱京剧,形成“横直两掺”(大戏小戏都唱)。民国14年,“良友丝弦会”改为“良友班”,是最早的业余唱京剧的戏班。21年秋,国民革命军第25路军独立第5旅京剧团在城内新安会馆戏楼首次上演京剧,人们大开眼界。此后,常有外地剧班、社“九如班”、“天庆二班”、“庆福班”等来城关、诸佛庵、管驾渡等地演出。38年春,“良友班”改为“新民剧社”。1955年5月改为“霍山县地方国营京剧团”,本县始有专业京剧团。
皮影戏源于湖北英山。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英山艺人来高山、古佛堂一、带表演皮影戏,皮影戏便在本县同英山交界的几个乡流传。1956年冬,县举办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艺术会演,皮影戏也有节目参加。“文化大革命”中,把演出皮影戏当作封建迷信活动禁止。
(二)班社:解放前,小戏班遍及乡间,京戏班聊聊无几,影响较大的戏班有:
三义班民国7年,东乡艺人黄国继、潘维江组织的小戏班子叫“三义班”,不到两年发展到18人。经常在与儿街、磨子潭、毛坦厂一带演出,还流动到六安、舒城、寿县、霍邱、立煌、英山等县农村演出。抗战初期解散,29年又起班,31年增加到38人。演出剧目有折子戏180多个。小戏班是农闲时“起班”,农忙“抱班”(解散)。所有艺人都要担任角色,7个人就能唱一台戏,有“七忙八不忙,九个跑满场”之说。当时演员都是男的,女角由男人反串,不准妇女看戏,更不准妇女唱戏。报酬是先定股,内老板一股半,管帐、外老板各一股二厘,演员一股,学徒半股。在一地演出结束后,由管帐先生从“会首”处结算酬金,按股分成。除吃喝外,所剩无几。解放前,艺人低人一等,经常受欺凌侮辱,生活极端贫苦,常言,“唱戏的养不得小,抚不得老”,“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阴沟是棺材”,被列为“九流”中的“下九流”。解放后,“三义班”部分成员参加职业庐剧团,生活有了保障,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良友班民国9年,县城京剧爱好者自发组织“良友丝弦会”,业余唱京剧。14年,县商会把“良友丝弦会”改为“良友班”,有十五六人,行头由商会筹金购置,在农闲和节日演出,管吃不付工资,时演时停。解放后,城关区区长李晓春在“良友班”基础上组织“新民剧社”,在新安会馆卖票演出,不久改唱小戏。
同心班胡家河乡农民何志词、王士炎等常在农闲时唱二扬子(小戏中的主调“二凉”)。民国17年组织“同心班”,班头王建新,请下符桥艺人汪洋、张国树教戏。不久,由7人发展到10多人,演传统剧目百多个。活动在山区,有时也同“三义班”搭班演戏,解放前夕解散。
(三)剧团:解放后的较长时间,只有职业剧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业、半职业剧团在农村兴起。
庐剧团前身是民国38年夏天成立的“新民剧社”,1950年6月,改名“新民剧团”,1952年6月,改名“霍山县倒七戏剧团”,1955年夏改名“霍山县庐剧团”,是自负盈亏的大集体单位。1960年10月,京剧团、文工团撤销,部分演职员调入庐剧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改为文工团。1969年2月撤销,停发工资,演职员多下放农村插队落户,自劳自食。不久恢复建制,调回下放人员,并补发了工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复改为庐剧团。因坚持送戏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1981年冬,出席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者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集体”称号。剧团在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的同时,还创作演出了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如60年代创作、演出的小戏《茶山新歌》(王晓岚编剧、李如瑶编曲),以其优美、动听的庐剧曲调征服了广大观众,受到省内戏剧、音乐界的好评。
京剧团1954年春,六安苏家埠“新生剧团”(“九如班”班底)演职员30多人来佛子岭和城关演出,1955年5月改为“霍山县地方国营京剧团”,1956年,县委、县政府派员来团任指导员。主要演员都有拿手好戏,又经常邀请沪宁一带著名艺人参加演出,演出水平较高。剧团在加工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还创作了一批新剧目,其中《台湾的孩子》(高文见编剧)曾参加地区会演,获创作奖、音乐奖、舞美奖和演出奖。1960年10月撤消,部分演职员并入庐剧团。
文工团1958年9月,成立“霍山县艺术学校”,1959年4月改为“霍山县文艺工作团”,演职员50人。采取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创作、排演歌舞和戏剧节目。1960年10月撤消,部分演职员并入庐剧团。
(四)剧目:抗日战争期间,进步青年自编文明戏和活报剧演出,宣传抗日救亡。解放后,为贯彻传统戏、历史戏和现代戏三并举的方针,文化部门先后成立剧目组、创作组,配专职剧目创作干部,组织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挖掘、整理、改编、移植传统剧目,创作、改编新剧目。1956年以来,专业、业余剧作者创作剧目数百个。发表在省级报刊及参加地区和省会演的剧目有21个,其中莫非创作的11个。
二、曲艺
(一)曲种:本县流行的曲艺大多从外地传入,以四弦书、花鼓、锣鼓书等流行最广。
四弦书在本县有130余年历史,因伴奏使用四根弦胡琴而得名(用二胡伴奏的叫“胡琴书”)。伴奏除四胡外,还有响板、醒子木(俗名穷甩)。一人自拉自唱,自打拍节。曲牌有《白调》和《乐调》两大类,《乐调》又分《欢乐调》、《悲乐调》和《愤乐调》。演唱者可根据曲目内容,选用不同的曲牌,表现喜怒哀乐的感情。演奏技巧熟练的艺人,能用四胡模仿对话、笑声、哭声和动物叫声,生动逼真。四弦书的句式。韵律、曲式、旋法、节奏、节拍、调式、调性转换,很有特色。解放后,文化馆多次办曲艺艺人学习班,研讨四弦书的演奏技巧和传统唱腔。
喜乐调
欢乐调
悲乐调
愤乐调
花鼓是本县最古老而又流行极广的曲种,城乡春节玩灯必有花鼓。由于形式活泼,受群众喜爱。花鼓按唱腔分山区和畈区两大类,畈区又分东乡花鼓(与儿街、下符桥一带)和西乡花鼓(诸佛庵、佛子岭、城关一带)。山区以漫水河、大化坪为代表,唱腔有南调北调之分,都受当地山歌、小调的影响。
锣鼓书清末民初淮北等外地的穷苦艺人来县城乡沿街乞讨,说唱锣鼓书(又叫“讨饭歌”、“门歌”、“三板鼓”)。辛亥革命后,有人用锣鼓书说唱革命军和“大刀会”的故事,又叫“革命歌”。民国3年,河南农民起义军白朗军攻打霍山时,曾用此歌鼓动群众,又叫“白朗歌”。解放后,为普及推广这个曲种,文化馆多次办培训班,同时改进传统锣鼓书的演唱形式。传统锣鼓书多半是一个自打自唱,用小锣小鼓伴奏,改进后,有男女对唱、合唱、轮唱,并由不化妆在地面演唱搬上舞台化妆表演。唱词分书头、正书、书尾三部分,书头是4句,正书数句不等,书尾是半句。
十二月花
锣鼓书(之一)“山区变了样”
锣鼓书(之一)“山区变了样”
(二)组织
盲人曲艺组解放前,盲人大都以搞迷信为职业。解放后,文化馆在1952年2月办第一次培训班,教盲人演唱曲艺。1955年2月,成立盲人曲艺组,建立学习、演出、管理制度。盲人分散活动,收演唱费维持生活。文化馆经常组织他们学唱新书,定期向他们提供演唱材料,同时鼓励他们自编自演。1958年6月,盲艺人刘应才以自己创作的大鼓词《婆媳俩》参加在蚌埠举行的安徽省第一届曲艺会演,获节目二等奖,表演四等奖。1958年7月和1964年2月,曲艺组两次参加县文化部门组织的农村文化服务队活动。1977年底解散。
文化馆曲艺组1965年8月,成立“霍山县文化馆曲艺组”(共6人:男3、女3)。1965年后,曲艺组编为“霍山农村文化工作队第四队”。10月20日起,下乡巡回演出,到1966年3月16日,历时4个半月,行程600余公里,在5个区的16个公社,37个大队演出98场,观众6.16万人次。在演出前后,放幻灯、展览图片,还帮助建立35个农村文化室。每到一地,调查访问,就地取材,编写歌颂新风尚节目,就地演唱。“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解散。
(一)剧种:解放前,小戏在乡间广为演唱,京剧在县城有一定影响。
庐剧解放前叫倒七戏、二小戏、三小戏、花篮戏等,为同大戏(京剧)区别,又叫“小戏”,解放后定名为“庐剧”。小戏是在大别山和淮河沿岸民间歌舞基础上发展成的,约有200年历史。以唱腔的某些不同为东、中、西三路。本县是庐剧西路唱腔发源地之一。演出时,没有剧本,艺人在台上根据提纲编词,少数艺人为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说唱一些秽语淫词,或任意逗趣,故有人说唱小戏就是“捣奔”(乱扯),有伤风化,严禁进城演出;在乡间演出时,严禁妇女观看。本县东乡涂氏宗族在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03年)续修的家谱中有“阖族公约广家戒二十则”其中第九则规定,“妇女不准入庙烧香,诵经念佛,看会听戏”。小戏的传统唱腔是在民歌基础上发展成的,主调和花腔都能在本县民歌中找到“根”。“5316”和“1653”这一对音列是本县民歌的特点,《平二凉》、《寒二凉》同民歌《采茶山歌》的曲调相似,《三七》源于民间曲艺《花鼓》,花腔《打桑》由民歌《十月花名调》扩展而成,花腔《赐大棍》同民歌《对花谜》的旋律基本一致。小戏传统剧目有180多个,其中一些剧目是别地没有的。《借罗衣》、《点大麦》、《采茶》、《打长工》等折子戏是优秀传统剧目。伴奏只有一人用小锣片在板鼓上打节拍,堂鼓只烘托气氛。传统锣鼓谱有《过台锣》、《邀台锣》、《壮八锣》、《神调过台》等。解放后,成立了专业庐剧团。经过戏剧改革,传统唱腔、剧目、伴奏、舞美都有较大改进。
京剧民间叫“大戏”。最早是来县买茶的山东茶客,酒余饭后哼几段京剧消遣。本地一些青年跟着学会一些唱段后,组织“良友丝弦会”,业余唱唱京剧,影响日益扩大。小戏班子偶而也有外地来搭班的艺人演出时夹唱京剧,形成“横直两掺”(大戏小戏都唱)。民国14年,“良友丝弦会”改为“良友班”,是最早的业余唱京剧的戏班。21年秋,国民革命军第25路军独立第5旅京剧团在城内新安会馆戏楼首次上演京剧,人们大开眼界。此后,常有外地剧班、社“九如班”、“天庆二班”、“庆福班”等来城关、诸佛庵、管驾渡等地演出。38年春,“良友班”改为“新民剧社”。1955年5月改为“霍山县地方国营京剧团”,本县始有专业京剧团。
皮影戏源于湖北英山。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英山艺人来高山、古佛堂一、带表演皮影戏,皮影戏便在本县同英山交界的几个乡流传。1956年冬,县举办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艺术会演,皮影戏也有节目参加。“文化大革命”中,把演出皮影戏当作封建迷信活动禁止。
(二)班社:解放前,小戏班遍及乡间,京戏班聊聊无几,影响较大的戏班有:
三义班民国7年,东乡艺人黄国继、潘维江组织的小戏班子叫“三义班”,不到两年发展到18人。经常在与儿街、磨子潭、毛坦厂一带演出,还流动到六安、舒城、寿县、霍邱、立煌、英山等县农村演出。抗战初期解散,29年又起班,31年增加到38人。演出剧目有折子戏180多个。小戏班是农闲时“起班”,农忙“抱班”(解散)。所有艺人都要担任角色,7个人就能唱一台戏,有“七忙八不忙,九个跑满场”之说。当时演员都是男的,女角由男人反串,不准妇女看戏,更不准妇女唱戏。报酬是先定股,内老板一股半,管帐、外老板各一股二厘,演员一股,学徒半股。在一地演出结束后,由管帐先生从“会首”处结算酬金,按股分成。除吃喝外,所剩无几。解放前,艺人低人一等,经常受欺凌侮辱,生活极端贫苦,常言,“唱戏的养不得小,抚不得老”,“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阴沟是棺材”,被列为“九流”中的“下九流”。解放后,“三义班”部分成员参加职业庐剧团,生活有了保障,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良友班民国9年,县城京剧爱好者自发组织“良友丝弦会”,业余唱京剧。14年,县商会把“良友丝弦会”改为“良友班”,有十五六人,行头由商会筹金购置,在农闲和节日演出,管吃不付工资,时演时停。解放后,城关区区长李晓春在“良友班”基础上组织“新民剧社”,在新安会馆卖票演出,不久改唱小戏。
同心班胡家河乡农民何志词、王士炎等常在农闲时唱二扬子(小戏中的主调“二凉”)。民国17年组织“同心班”,班头王建新,请下符桥艺人汪洋、张国树教戏。不久,由7人发展到10多人,演传统剧目百多个。活动在山区,有时也同“三义班”搭班演戏,解放前夕解散。
(三)剧团:解放后的较长时间,只有职业剧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职业、半职业剧团在农村兴起。
庐剧团前身是民国38年夏天成立的“新民剧社”,1950年6月,改名“新民剧团”,1952年6月,改名“霍山县倒七戏剧团”,1955年夏改名“霍山县庐剧团”,是自负盈亏的大集体单位。1960年10月,京剧团、文工团撤销,部分演职员调入庐剧团。“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改为文工团。1969年2月撤销,停发工资,演职员多下放农村插队落户,自劳自食。不久恢复建制,调回下放人员,并补发了工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复改为庐剧团。因坚持送戏上山下乡为农民演出,1981年冬,出席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工作者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集体”称号。剧团在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的同时,还创作演出了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新剧目。如60年代创作、演出的小戏《茶山新歌》(王晓岚编剧、李如瑶编曲),以其优美、动听的庐剧曲调征服了广大观众,受到省内戏剧、音乐界的好评。
京剧团1954年春,六安苏家埠“新生剧团”(“九如班”班底)演职员30多人来佛子岭和城关演出,1955年5月改为“霍山县地方国营京剧团”,1956年,县委、县政府派员来团任指导员。主要演员都有拿手好戏,又经常邀请沪宁一带著名艺人参加演出,演出水平较高。剧团在加工整理传统剧目的同时,还创作了一批新剧目,其中《台湾的孩子》(高文见编剧)曾参加地区会演,获创作奖、音乐奖、舞美奖和演出奖。1960年10月撤消,部分演职员并入庐剧团。
文工团1958年9月,成立“霍山县艺术学校”,1959年4月改为“霍山县文艺工作团”,演职员50人。采取课堂教学和舞台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创作、排演歌舞和戏剧节目。1960年10月撤消,部分演职员并入庐剧团。
(四)剧目:抗日战争期间,进步青年自编文明戏和活报剧演出,宣传抗日救亡。解放后,为贯彻传统戏、历史戏和现代戏三并举的方针,文化部门先后成立剧目组、创作组,配专职剧目创作干部,组织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挖掘、整理、改编、移植传统剧目,创作、改编新剧目。1956年以来,专业、业余剧作者创作剧目数百个。发表在省级报刊及参加地区和省会演的剧目有21个,其中莫非创作的11个。
二、曲艺
(一)曲种:本县流行的曲艺大多从外地传入,以四弦书、花鼓、锣鼓书等流行最广。
四弦书在本县有130余年历史,因伴奏使用四根弦胡琴而得名(用二胡伴奏的叫“胡琴书”)。伴奏除四胡外,还有响板、醒子木(俗名穷甩)。一人自拉自唱,自打拍节。曲牌有《白调》和《乐调》两大类,《乐调》又分《欢乐调》、《悲乐调》和《愤乐调》。演唱者可根据曲目内容,选用不同的曲牌,表现喜怒哀乐的感情。演奏技巧熟练的艺人,能用四胡模仿对话、笑声、哭声和动物叫声,生动逼真。四弦书的句式。韵律、曲式、旋法、节奏、节拍、调式、调性转换,很有特色。解放后,文化馆多次办曲艺艺人学习班,研讨四弦书的演奏技巧和传统唱腔。
喜乐调
欢乐调
悲乐调
愤乐调
花鼓是本县最古老而又流行极广的曲种,城乡春节玩灯必有花鼓。由于形式活泼,受群众喜爱。花鼓按唱腔分山区和畈区两大类,畈区又分东乡花鼓(与儿街、下符桥一带)和西乡花鼓(诸佛庵、佛子岭、城关一带)。山区以漫水河、大化坪为代表,唱腔有南调北调之分,都受当地山歌、小调的影响。
锣鼓书清末民初淮北等外地的穷苦艺人来县城乡沿街乞讨,说唱锣鼓书(又叫“讨饭歌”、“门歌”、“三板鼓”)。辛亥革命后,有人用锣鼓书说唱革命军和“大刀会”的故事,又叫“革命歌”。民国3年,河南农民起义军白朗军攻打霍山时,曾用此歌鼓动群众,又叫“白朗歌”。解放后,为普及推广这个曲种,文化馆多次办培训班,同时改进传统锣鼓书的演唱形式。传统锣鼓书多半是一个自打自唱,用小锣小鼓伴奏,改进后,有男女对唱、合唱、轮唱,并由不化妆在地面演唱搬上舞台化妆表演。唱词分书头、正书、书尾三部分,书头是4句,正书数句不等,书尾是半句。
十二月花
锣鼓书(之一)“山区变了样”
锣鼓书(之一)“山区变了样”
(二)组织
盲人曲艺组解放前,盲人大都以搞迷信为职业。解放后,文化馆在1952年2月办第一次培训班,教盲人演唱曲艺。1955年2月,成立盲人曲艺组,建立学习、演出、管理制度。盲人分散活动,收演唱费维持生活。文化馆经常组织他们学唱新书,定期向他们提供演唱材料,同时鼓励他们自编自演。1958年6月,盲艺人刘应才以自己创作的大鼓词《婆媳俩》参加在蚌埠举行的安徽省第一届曲艺会演,获节目二等奖,表演四等奖。1958年7月和1964年2月,曲艺组两次参加县文化部门组织的农村文化服务队活动。1977年底解散。
文化馆曲艺组1965年8月,成立“霍山县文化馆曲艺组”(共6人:男3、女3)。1965年后,曲艺组编为“霍山农村文化工作队第四队”。10月20日起,下乡巡回演出,到1966年3月16日,历时4个半月,行程600余公里,在5个区的16个公社,37个大队演出98场,观众6.16万人次。在演出前后,放幻灯、展览图片,还帮助建立35个农村文化室。每到一地,调查访问,就地取材,编写歌颂新风尚节目,就地演唱。“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