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清以前,本县仅有走方郎中私人行医或合伙开业。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西班牙人办的“慈善医院”,主要为发展教徒服务。解放后,卫生事业蓬勃发展,1985年底,全县共有医疗单位312个(不含省、地驻县单位和其它企事业单位内设的卫生室),其中县级5个,区级7个,乡级39个,村卫生室261个。
一红军医院
民国19年(1930年),在石家河乡建鄂豫皖苏区红军医院第二分院(今文化站),李明杰任院长,医生陈月珊、程朗轩、刘子风、孙世和,护士朱红清,卫生员戴玉斋、李玉彬。同时在诸佛庵镇赤卫队队部(现居民委员会隔壁)设简易药房,有工作人员3名,负责人李树生(金寨人)。药品以中药为主,多是上级分拨或没收地主药店的药品。红军家属看病免费,群众看病只收药费,不收诊金。20年,因战争需要,曾在落儿岭镇陈炳规家设红军医院,有房屋13间,设备简陋,药品不足,用盐水洗伤口,用白土布代替纱布,主要接收前线下来的伤病员。21年7月,医院随红军大队迁往霍邱。
二县属医疗单位
(一)甲等县卫生院民国29年(1940年)春成立霍山县诊疗所,30年春升为甲等县卫生院,(今西大街工商银行)兼管全县医疗卫生事务,药品由省卫生处拨给,设病床10张,有医生6人。37年秋解散
(二)县医院民国38年2月,县民主政府内设卫生室,有医务人员4人,1950年10月增加到7人,并改名县卫生所(今县政府水锅炉处),有临时病床。1951年4月,改名县卫生院,迁址天主教堂(今县政府招待所),有医务人员15人。1956年,改名县医院,有职工44人。1961年5月,迁城西古城畈。1968年11月,同卫生科、防疫站、保幢站合并,改名县人民医院革委会,有职工176人。1975年,防、保分出。1979年,在文盛街(人武部对门)建一幢总面积1212平方米两层楼房,各科齐备的综合门诊部。1982年,复名县医院。1985年底有职工195人,其中卫技人员140人。
(三)中医院1980年5月,城关镇医院改名城关中医院,集体所有制性质和任务均不变,承担中医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院址在北门农贸市场隔壁,门诊、病房一体。1985年初升格为县中医院,有职工28人。
(四)卫生防疫站解放初期,县卫生所有专人负责防疫工作。1953年5月,县卫生院内设防保课,编制5人,主要任务是反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上发动的细菌战。1956年4月,防保课改为公卫股,有办公室1间、仓库1间,工作人员6名,负责公共卫生管理和预防接种等工作。1956年8月,建县卫生防疫站,有工作人员12人,设在城关鼓楼街(今百货大楼后),设办公室、检验室、药库,管理公共卫生、食品卫生和预防接种、梅毒防治等工作。1958年秋有职工9人,房屋划拨给县卫校,站址迁到城关倪敬存家。开展公卫、食卫和感官管理、预防接种和协助省梅毒查治工作队工作。1960年增到15人,站址迁回鼓楼街,增加饮水消毒、卫生宣传、传染病报告等项工作。1968年11月撤销,15名工作人员中被关斗3人,下放3人,9人并入县医院。1969年,县卫生院成立防保组,负责分配疫苗和卫生检查等工作。1975年,从县卫生院分出,成立防疫保健站,有职工10名,在文盛街中段(电影院东侧)新建砖木结构平房两栋18间作站址,开展一般的传染病报告、疫情调查、预防接种、四病(头癣、疟疾、丝虫、钩虫)防治、妇幼卫生宣传和新法接生等工作。1976年4月,防、保分家,防疫站在新城淠源渠北新建平房5栋40间,有职工15名。设卫生、防疫、地方病、检验4组和办公室。1981年后,负责食品检验、水质定性、定量分析等工作。1984年5月,增设食品卫生、结核病防治两科。1985年有职工33人,其中医师6人,医士、检验士、护士共17人,能做多种食品、水源、空间定性、定量监测,微量检验等工作,并能承担卫生监测、疾病防治、卫生宣教、管理和预防医学和科研任务,初具预防中心规模。
(五)妇幼保健站1953年4月前,本县妇幼卫生工作分别由县卫生科和卫生院分担。5月,成立妇幼保健站,到年底有职工5名,房屋2间约40平方米,同卫生科合署办公。1953年10月,成立佛子岭水库妇幼保健站,配助产士2人,主要推广新法接生和妇保工作。1962——1967年,同防疫站合署办公,有职工5名,房屋30平方米。1968——1973年,并入县卫生院,隶属防保组,仅有2人负责计划生育和妇保工作。1975年,从县医院分出,在防疫保健站内设保健组,有职工8人。1975年5月,恢复保健站,有职工7名。站址占地450平方米,建筑面积382.5平方米。1985年,设化验室,开办妇保、儿保、婚检、计划生育门诊,并开展妇幼保健宣传、围产期保健、计划生育和优生的技术指导、妇科病查治、婚前检查、产前检查等工作。有职工11人,其中技术人员10人。
三区、乡、村医疗单位
(一)区医院1951年1月,成立与儿街区卫生所,7月,大化坪区成立民办公助卫生所,1952年,漫水河、龙井冲、诸佛庵区成立卫生所,1953年,城关镇、佛子岭区成立卫生所,1955年5月,成立下符桥区卫生所。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各区(镇)卫生所改为公社医院,8所区级医院中,大化坪、漫水河、诸佛庵、佛子岭为全民所有制,其余为集体所有制。1985年,漫水河、与儿街两区医院被省、地卫生部门确定为中心卫生院。
(二)乡(镇)医院1952年,在“政府领导,自愿结合,民主管理,集体经营”的原则下,通过“中西医药工作者协会”的桥梁作用,各地医生按地域划片组织联合诊所,一乡1至数个不等。随着行政区划的变迁和自身业务开展的需要,卫生主管部门对联合诊所不断调整,最后成为公社(乡、镇)卫生院,43个分社设39所(大化坪、佛子岭、诸佛庵。磨子潭区所在地未设公社卫生院)。
(三)村卫生室全县现有261个村卫生室,除少数由公社(乡)医院分院、卫生所改建外,绝大部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大办合作医疗时兴办的。1969——1970年8月,全县234个大队建了216个合作医疗站。1973年,全县270个大队,队队建合作医疗站。1981年,合作医疗站改名村卫生室。
四私营医院、诊所
民国年间,中医遍及城乡。西医较有影响的私立医院有6家。解放后,有的停办,有的并入公立医院。
(一)普善医院名中医刘子风和国民党退伍军医胡北海在民国23年合办(在诸佛庵镇鼓楼下大街),有房4间(其中门面2间),设西药房,内科诊室,外科疗室。西药和器械从上海大药房邮购。抗战爆发后停办。
(二)协和医院合肥人刘光楚(号庆九),民国24年秋,在县城西大街县苏维埃旧址开设,有职员6人。解放后停办。
(三)竹亭医院国民党中央陆军退役少校军医李竹亭于民国25年开设,院址在现城西小学(二程祠旧址)。设药房,换药室,注射室,收款,会计室,有医生和职员6人,病床10张,求治者多。1952年停办。
(四)汉卿医院民国38年4月,西医胡汉卿带两名学徒在鼓楼西街开设,1953年1月并入城关卫生所。
(五)民生诊所合肥人王林峰开设,解放后停办。
(六)中医诊疗所名中医徐大昭于民国28年在城关开设,时间不长。
1981年后,有部分乡村医生和有一技之长的民间医生及少数因各种原因失去公职的原全民、集体医务人员申请个人开业。1985年,有9人经考核批准后,在城乡指定点设私人诊所。
五其它医疗单位
60年代中期,省驻县及县内厂矿企事业单位的医院、卫生所相继建立。
(一)佛子岭、磨子潭水电站卫生所1985年,共有职工30人,佛子岭水电站卫生所有病床8张。
(二)皖西医院1966年初,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赴大别山革命老区医疗队留在诸佛庵镇建该院皖西分院。院址占地21亩,建筑总面积13380.42平方米。其中病房建筑面积1695.98平方米、平均每张病床建筑面积11.31平方米,设住院部和门诊部。1969年4月,下放归县,改名“霍山县工农兵医院”。1970年10月,为适应县境迅速发展的国防工业建设需要,又划归省国防工办管理。1971年10月,正式命名“安徽省皖西医院”,设病床100张(内、外科各半),职工近百人。担负县内9个三线工厂,两个省属大型企业和当地工厂、农村的防病、治病任务。分内科(包括传染病、中医、皮肤等科和心电、胃镜、A超、脑电图等室),外科(包括普外、骨、泌尿等科和手术供应室),妇科、儿科,眼、耳鼻喉、口腔科、检验、放射、理疗、针灸科和B超室。有职工169人。
(三)厂矿医务室1965年起,先后迁入县境的9家三线厂中,淮河、淮海机械厂有职工医院(淮河厂医院,职工25人,病床50张;淮海厂医院,职工31人,病床30张),东风、皖西、皖化、红旗、红星、江南、江北7厂有卫生所,职工5——12人不等,无病床。县属水泥厂、造纸厂、砖瓦厂医务室年门诊量分别为3065次、432次、1.25万次。
(四)学校医务室师范、一中、二中和各区完中有1——2人的医务室,配备常用药品,为师生服务。
上一篇:引子
下一篇:第二节 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