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卫生监督
(一)环境卫生监督在封建王朝,官方对城乡环境卫生从不过问,县官出巡时才清扫官道,铺上黄土。民间有节日大扫除习俗,每逢春节、元宵、端午、中秋和婚嫁喜庆时,打扫室内外。农村在春耕、秋种前,为积肥,清除屋外污泥和室内垃圾,疏通排水沟。民国年间,警察局负责督察环境卫生。广大农村和小集镇仍坚持节日扫除习俗。
1952年,为反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上进行的细菌战,人民政府号召讲卫生。重大节日(元旦、春节、五一、国庆),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组织卫生大检查。1953年,城关配专职清洁员2名,建砖、木垃圾箱18个,人力垃圾车2辆。清洁员负责打扫街道,从1952年10月份开始,每年5——10月,对城内的10口水井定期消毒。1980年起,各单位订卫生公约,定期检查卫生。小集镇也在四大节日期间检查卫生。1982年11月,城关建环境卫生管理站,有环卫管理员8人,清洁员12人、新增垃圾箱21个,垃圾中转站3个、人力垃圾车11辆、果皮箱30个、公共厕所10个,每日清扫垃圾6万平方米。用水泥预制方块铺设老城街道,疏通护城河,建水泥石块阶梯堤岸。1985年,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拆除防碍交通和市容的陈旧草房、违章建筑和临时摊点货亭,并新建农贸市场1处。
(二)食品卫生监督解放前,私营糕点房,饭馆、肉铺、糟坊、理发店为争取顾客,均有一些不成文的规定,如饭馆不购腐烂变质原料,糕点师进坊前要更衣洗手等。《新霍山报》曾出“夏令清洁卫生运动特刊”,登载卫生科普文章。当局规定出售食品店、铺、肉案,沿街叫卖和露天摊贩都应备纱罩、纱布,避免苍蝇、尘垢沾污,严禁贩卖生冷腐烂不洁食品,饭馆、理发店所用面巾应用开水煮沸10分钟,消毒后方准使用。由警察局督察实行。
解放后,对食品卫生管理经历了督察、监督、依法监理三个阶段,1956年前,县医院防保课兼理督察,多在有人检举卖腐烂变质食品时或重大节日期间派员凭感官论断处理。1956年建防疫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重点宣传执行《食品饮食卫生五四制》,对营业间和从业人员进行监督,凭感官判断是否腐烂变质、有毒有害,辅以检查大肠杆菌指数和杂菌总数。发放卫生许可证,进行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单位卫生检查评比等。1981年10月,工商、卫生部门规定,对全县饮食、服务行业重新颁发卫生许可证,领证单位和个体户,才发给营业执照,悬证经营。1984年,卫生局发文公布县直和各区、乡食品企业的食品卫生检查员(由单位业务负责人和防疫人员兼)56人。
(三)劳动卫生监督1986年6月,对全县国营、集体的20家厂矿有害工种进行调查,建立劳动卫生本底档案。20家厂矿有职工3000人,其中生产工人1460人,接触有害有毒物质的995人,其中接触粉尘的692人,接触高温的86人,接触噪音的176人,接触各种毒物的41人。已发生矽肺3例,其中1例二期病人已死亡,另2例(一、三期)走期摄片观察,对症治疗。未发现1例日射病、热射病。对高温工种采取通风降温措施,发保健津贴;对粉尘作业场采用旋风、管道、消烟等办法除尘;对有毒车间采取通风、抽气法排毒。
二防疫
(一)传染病防治解放前,传染病流行既频又广。《安徽省民国二十三年度统计年鉴》载,本县当年传染病发病1619人,死亡510人,其中患霍乱275人,死88人;患赤痢394人,死117人;患伤寒540人,死150人;患斑疹伤寒330人,死140人;患天花80人,死15人。省立医院藏公文记,本县卫生院民国29年(1940)年——32年的4年,门诊31735人次,其中传染病类9480人次,占门诊总人数的30%左右。《新霍山报》载,30年9月管驾渡发生时疫,“难治愈者已达10余人,尤以该乡横山保死人最多。”12月,县城“天花流行,死亡数起,黑石渡乡亦有发现。”
解放后,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积极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实行传染病旬报或月报制度,村、乡、区、县逐级汇总报地、省直报中央防疫部门。急性传染病流行区实行日报、3日报、5日报或电话汇报。一旦发现传染病流行,卫生主管部门和防疫部门及时采取对策,集中力量开展防治工作。本县1952——1985年,报告传染病14种,发病583694例,死亡991人,病死率万分之十七。发病例数多,流行急,对人民健康危害大的是疟疾(331774例,占传染病总例数的56.84%)。死亡例数最多的是麻疹,349例;其次是流感,298例,占26。85%。白喉的病死率最高,占20.21%,依次为乙脑(13.98%),流脑(10.49%),伤寒、副伤寒(6.56%),脊髓灰质炎(3.7%),麻疹(0.78%),痢疾(0.45%),传染性肝炎(0.26%),流感(0.19%),班疹伤寒仅1例病死。没有报告过天花、鼠疫、霍乱。1954年后,未发现黑热病和班疹伤寒。1981年后,未发现有白喉、脊髓灰质炎、猩红热。疥疮是本县多次流行的传染病。据老中医回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管驾渡、舞旗河等乡的个别自然村人群发病率达90%左右。1956年后,流行一度中止,1981年后复现,全县普查14万多人中,治疗疥疮的2万余例。1983年,调查上土市中学在校生762人,患病634人,发病率83.2%。与儿街、下符桥、诸佛庵中学、迎驾厂初中以及许多小学,患病率在60%以上。当时统计,全县患病有5万人。卫生局对重点流行学校派驻医生,对一般流行学校巡回指导,经过两年的治疗,控制了流行,社会上仅有散在发病。
(二)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安徽省二十三年度统计年鉴》载,本县当年接种四种疫苗1941人(男1163,女778),其中布种牛痘1054人,注射伤寒疫苗710人,脑膜炎疫苗10人,霍乱疫苗167人。30年11月12日《霍山报》、《新霍山报》4次刊载城关、管驾渡、黑石渡发现天花,“县卫生院派员前往种痘。”
预防接种解放后不久,工作普遍、经常开展,最早接种疫苗种类、年限为1950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县普种牛痘和伤寒、副伤寒二联苗。1954年,白喉类毒素。1964年,小几麻痹糖丸。1966年,麻疹减毒活疫苗。1970年,卡介苗、流脑和乙脑疫苗。1984年,吸附百白破(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解放初到1956年,预防接种由政府派员到区乡,通过医务工作者协会和卫生所、联合诊所,组织预防接种队(组)划片负责,免费接种。1956年后,县防疫站分配疫苗,并宣传、组织免费接种,由各卫生院、所执行。1969——1978年,分配接种任务,规定接种年龄组,县、区、社三级卫生机构分发疫苗,大队赤脚医生免费接种,县按任务拨少量补助费。
计划免疫1977年,宣传种4苗(卡介苗、百白破、麻痹糖丸、麻疹苗),防六病(结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症、麻疹),实行按程序接种(计划免疫)。1978年,在全县7区1镇的270个大队2676个生产队5.84万个农户29.2万农村户口居民中,建立每户1张卡的计划免疫表。要求100%用卡,80%以上按程序接种,但大多数赤脚医生图省事,除学生外,没有或很少按程序接种,计划免疫表70%未用。1985年6月,把计划免疫作为三大任务之一部署,要求6月底前建好分年龄组计划免疫表,以组装订,以村成册,以乡保管。达到用卡率100%,单免疫接种中的麻疹苗85%,麻痹糖丸95%,百白破85%,卡介苗85%。4苗覆盖率60%。
1978——1985年疫苗接种表

(三)地方病防治本县受自然(地球化学、气候、生物带)和社会(主要是历史)因素的影响,地方病流行严重。已经查明的主要有地甲、地克、亚克汀、地氟4种。地方病的流行有显著的地方性和流行面广的特点,发病多,数以万计。对健康损伤大,造成数以千计的残、呆。危害严重,数以千计的人夭折或成为终生废人。
“地甲”、“地克”病本县由于外环境缺碘(水、土、粮、菜中含量不足),造成地方性甲状腺肿(地甲)、地方性克汀病(地克)、亚克汀、地方性聋哑,新生儿甲低、畸胎、早产、流产、死胎等碘缺乏性疾病流行。大化坪区有“筲箕窝(地名),泡颈(地甲)多,三个泡颈煮一锅”,漫水河区有“蔡家河,三个泡颈装一箩”的民谣。近代有“一代甲(地甲)、二代傻(地克),三代四代断根芽”的说法。1957——1958年底,上海第二医学院、安徽医学院、省立医院和省地方病防治所联合在舞旗河、东西溪两公社普查时,发现“地甲”、“地克”病流行非常严重,外环境碘含量和“地甲”流行程度呈高度密切反相相关。两乡共调查8316人,患地甲3461人,占41.62%。同非病区合肥市的动植物含碘量相比,舞旗河乡产的豇豆、小麦、山芋是二分之一,稻、玉米是四分之一,南瓜是三分之二,鸡蛋、鱼是二分之一,白菜是五分之四,猪肉是三分之二,鸡肉是十六分之一。决定在这个乡和大化坪乡投碘,先用碘化稀饭、碘化钾(大颈片)、海藻丸,后改为食盐加碘二万分之一,进行试点防治,不久扩大供应到29个山区公社。
1978年起,安医孙桂华主任率组在太平乡,对“地甲”、“地克”进行病因、临床、防治方法等多学科综合调查,历时8年,实查5145人中,患“地甲”的1168人,占22.7%;患”地克”的139人,占2.7%。水碘0—C1微克/升。1982年,县抽调125名医务人员,安徽医学院抽调89位师生,配合在全县普查两病,历时两个月,查287728人(农村自然人群),发现“地甲”60159例,占20.74%;增大91110人,人群肿大率平均为52.16%。查有“地克”2870人,平均患病率0.99%。7——14岁中小学生46201人,有“地甲”6913例,增大19349人,学生肿大率平均为56.84%。检测出水碘、土碘含量均十分低、同时查出聋哑病807例,患病率0.28%。有精神、神经失常(癫痫为主)271例,患病率0.10%,同缺碘关系密切。在全县45个乡(镇)中,城关、三板桥、南岳、大沙埂4个乡(镇)人群患病率小于10%,为轻病区。下符桥区的5个乡(镇)和与儿街、樊冲、石河3个乡在10——20%之间,为中病区。其余33个乡(镇)都是大于20%的重病区。为实现3年内基本控制两地病”的目标,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会议,几次共拨专款11.2万元用于防治工作。全县用碘油丸防治288977人次,婚孕前注射碘油针8954人。手术治疗“地甲”100例。从1984年5月首次加工碘盐起,共生产4210吨供应病区。用“克汀片”、“复智片”配合锻炼,训练和特殊教育,试治15岁以下“地克”50例,1年后考察,效果较好。
地方性氟中毒调查1984年4月,调查下符桥镇办萤石矿的106名工人,发现白垩型氟班牙15人,占14.15%。1985年3月,调查下符桥通光山村李家院居民组的37人中,有白垩、着色、缺损型氟牙15人,占40.54%,并有2例疑是氟骨症。1985年5月,组织专业人员分东西南北中5个区,先查中学,再据学生中发现的病人追病区,查11258人,发现氟病牙970人,平均患病率8.62%,其中下符桥镇金家塘组、戴家河乡石桥组、安家河乡安东组等6个乡12个村的20多个居民组,都有不同程度的“地氟”病流行,并都在萤石矿区,有12个村民组氟牙患病率在80%以上。
其它地方病疟疾全县有22个乡、镇、162个行政村20多万人口的居住范围,是疟疾重流行区和不稳定流行区,每5年一次小流行,10年一次大流行,主要是间日疟、恶性疟,发生为散在型。有记载的疟疾流行年份和发病率分别是1972年27.4%,1977年3.6%,1981年18.57%,其中1972年发病率最高,达8.5万人次。黑石渡、下符桥、花园畈、三里店、大沙埂等乡村暴发性流行,局部年发病率高达70%以上。根据1974年,苏、鲁、豫、皖、鄂5省组成疟疾联防时提出的“两根治,一预防,大力灭蚊”的防治方针,本县连续开展全民休止期根治和病家、疟史休止期根治,抓住现症疟疾“四及时”(发现、登记、报告、根治)不放,有目标地进行全民性、在疫点开展预防服药,积极灭蚊,发病率逐年下降,到1986年,降到0.8%的历史最低水平。丝虫因同疟疾传播媒介相同,流行区域也和疟疾基本一致。由于没有全面防治,实现卫生部提出的在1989年消灭丝虫病的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努力。钩虫全县城乡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1972年,应用饱和盐水飘浮法查大便钩虫卵,各公社阳性率都比较高,其中两个公社大于40%和30%,12个公社大于20%,6个公社大于10%,仅3个公社小于10%。蛔虫1970年前,全县儿童感染率在80%以上,成人也大于50%,各地医院均有胆道蛔虫症急诊。1979年“六·一”儿童节,在校儿童15万多人普服驱蛔净,半数学校统计有80%学生排出1——100余条蛔虫。现在胆道蛔虫症和蛔虫性肠梗阻发病率逐年下降。麻风1970年——1975年2月,本县先后确诊15例(男13、女2),分布在7个乡镇的11个村,均及时送外地麻风村治疗。到1974年11月,已病死8例。现存7例已临床治愈。1976年起,每年作全县线索和疫点人群体检调查1——2次,未发现新病例,达到“消灭”指标。梅毒民国18年(1929年)前,本县呈散在传播。18年,新桂系军队进驻本县,肆意蹂躏妇女,发病率骤升。1958——1959年,先后调查了44234户(占有当时总户数56419户的78.4%),血检33257人中,阳性12605人,结合临床体征,确诊各期梅毒10762例,患病率4.5%(其中男5043例,占46.86%;女5719例,占53.14%)。后天感染占78.41%。多分布在山区,舞旗河、太阳两乡病人多,危害重,死胎、流产、夭折的较多,梅毒性心脏病、树胶肿致残、毁容等后遗症至今仍可见到。对各期病人采用油剂青霉素、“606”(有机砷)、中药清血搜毒丹、三仙丹、雄黄丸、复方土茯苓汤等治疗。1964年,进行过较全面的复查复治。1978年,抽查太阳乡治疗过的各期病人79例,其中“康氏反应”阴转77例,占有97.46%,临床上除留有部分后遗症外,没有现症出现(晚期、重症死亡除外)。1980年,查胡家河、大化坪两乡12.447人中仅55例,其中34例(占61.82%)为漏查漏治,18例(占32.73%)未治愈,3例(占5.45%)是近期新感染病人,新感染率万分之二点五。头癣1972年,普查全县头癣病,并用楝树果,猪油熬膏外搽普治,效果不理想。1977年,重新普查普治,发现的病人一律登卡,疑似病人一律拨发镜检真菌。每年查治1次,到1980年,累计查出4037例,患病率1.21%,其中黄癣占94.05%,白癣占3.71%,黑点癣占2。78%。采用“五字方案”:理(发)、洗(头)、搽(10%硫磺膏)、服(灰黄霉素)、灭(专用理发工具理一例病人,消毒一次)治疗。治疗1——3个疗程后,除对灰黄霉素有血尿反应3例,精神病、克汀病各2例不能施行治疗外,其余全部治愈。1980年,省卫生部门验收时,未发现漏查治病例,治愈率达99.9%,达到消灭指标。
附:居民死因调查
1977年8月下旬——9月下旬,抽调区、社医务人员和赤脚医生435人,对全县1974——1976年3年间的全部死亡人口和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并以癌症为重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3年总死亡率平均为8.84%,其中4岁以下女性高于男性;5——65岁各年龄组,男性高于女性;70岁以上年龄组,女性又显著高于男性。各类死因的死亡率和死亡位次是:心血管疾病(风心、肺心、先心)占15.91%,呼吸系疾病(肺炎、慢支等)占14.10%,外伤、中毒和意外死亡占11.94%,癌症占10.1%,传染病(流脑、乙脑、菌痢、败血症)占8.02%,前5位总死亡率为60.07%。
上一篇:第二节 医疗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