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设施经费
一设施
解放前,全县没有体育器材和场地,仅县初级中学有1个简易篮球场。解放后,随着体育活动普遍开展,各单位、学校先后开辟了一批沙土篮球场,并添置了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材。1958年11月,利用城关人民会场(蓝家坟),改建人民体育场,三年困难时期停建。70年代,在广场中央建了一个有水泥阶梯形看台、能容纳3000人的灯光篮球场。省属企业也先后建了灯光球场。80年代,各完中和师范学校建田径运动场,添置体育器械。到1985年底,全县有灯光球场7个,篮球场45个,标准田径场两个,200—300米不标准田径场7个。
二经费
“文化大革命”前,体育经费由文教局代管,每年金额不等,逐年略有增加。1972年开始,实行经费包干。举办大型竞赛活动,或由县财政拨款,或同联办单位共同筹集。
解放前,全县没有体育器材和场地,仅县初级中学有1个简易篮球场。解放后,随着体育活动普遍开展,各单位、学校先后开辟了一批沙土篮球场,并添置了一些简易的体育器材。1958年11月,利用城关人民会场(蓝家坟),改建人民体育场,三年困难时期停建。70年代,在广场中央建了一个有水泥阶梯形看台、能容纳3000人的灯光篮球场。省属企业也先后建了灯光球场。80年代,各完中和师范学校建田径运动场,添置体育器械。到1985年底,全县有灯光球场7个,篮球场45个,标准田径场两个,200—300米不标准田径场7个。
二经费
“文化大革命”前,体育经费由文教局代管,每年金额不等,逐年略有增加。1972年开始,实行经费包干。举办大型竞赛活动,或由县财政拨款,或同联办单位共同筹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