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队伍 成果
一队伍
解放后,随着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科技队伍日益壮大,1985年6月,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3036人。1983年8月底前,在部分系统进行职称评定工作,6个系列的808人获相应职称,1985年12月又授予239人相应职称。两次评定职称为工程209(中级34,余为初级,下同),农、林、水164(中级19),卫生397(中级23),会计146(中级5),统计46(中级6),教育79(中级69),其它6(中级1)。1987年,职称评定工作全面展开。
1985年全县专业技术干部基本情况统计表
高级技术人员(含认定资格)简表
县籍在外地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简表
二成果
1977年前,基本没有开展对科技成果的上报评定工作,对在各条战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发明创造,只表彰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对成果的鉴定工作转入正常化。1977年以来,获地区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
获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奖项目一览表
附:获省和省以上科技成果奖项目简介
“断血流”片“断血流”是中草药。断血流止血,是佛子岭公社老药农刘西堂1970年献出的祖传秘方。县制药厂用科学方法研制成功“断血流”片,临床使用,效果良好。1974年,省科技局和卫生厅主持召开有58个科研和生产单位的85名代表参加的“断血流”片鉴定会,一致认为“断血流”片具有疗效高、显效快、经济安全、生产和眼用简便等特点,是有效的止血药物。1975年列入安徽省药品标准,1979年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此后,药厂胡继龙、李兆祥会同安徽医学院刘青云副教授和安徽大学李国贤副教授等,对“断血流”的药用基础和应用进行系统研究,阐明了“断血流”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和组织解剖特征,并对其化学成份进行提取、分离、结构测定和鉴定,提炼出止血作用新的化合物,命名为“荫风轮皂甙A”。
“霍山石斛”通称“霍斛”,闻名海内外。但野生“霍斛”极其稀少,并濒临消失。为挽救和发展名贵中药材,医药公司叶嗣昌、王会明把采到的野生“霍斛”放到人工模拟自然环境下栽培。在长冲药材厂试验的三年中,药材厂何云峙精心管理,摸索到“霍斛”生长的基质和最佳温、湿度。叶嗣昌等在安徽农学院中药系的配合下,在原分株繁殖的基础上,对种子的繁殖进行了为时两年的研究,“霍斛”种子试管苗在合肥培养成功。1984年,试管苗在长冲药材场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人工栽培“霍斛”成功。1985年7月,通过省科委鉴定,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库网箱养鱼1976年6月,佛子岭水库渔场柯耀军、黄奕成、魏克隆等进行在网箱内高密度、滤食性鱼类养殖及大规格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的实验,每平方米网箱培育大规格的长1.5寸鱼苗400——600尾,100天后长到3.5——4.5寸,折合亩产15~23万尾,重2000~3500公斤,是池塘鱼产量的12——23倍。1977年,实验网箱养成鱼,0.36亩网箱产成鱼1419.7公斤,合亩产3943.75公斤。1981年,平均亩产5623.5公斤。两项养殖在全国最先改变传统养鱼方法,每年为水库提供数百尾大规格鱼种,并向市场提供20万公斤商品鱼。全库网箱发展到200余亩,经济效益显著,加快了库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受到上级和专家们的好评。1983年3月,省人民政府予以嘉奖。
清野除害,保护水库渔业资源长期以来,水库养鱼受到凶猛敌害鱼类的危害,敌害鱼种群以鳡鱼和蒙古红鳡为主,最高年份占总产量70%左右,最大鳡鱼体重达46公斤,投放入库的大规格鱼种几乎全被吞吃。1968年,磨子潭水库产量下降到4133公斤,亩产仅6公斤,要发展渔业生产,必须清除害鱼。“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磨子潭水库分场科技人员王宪钧、匡少林、王则芝等通过研究,掌握了凶猛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条件,采取破坏害鱼产卵场地的生态环境,拦截害鱼产卵通道,突击捕捞和常年清野除害相结合等方法,经过几年的清除,磨子潭水库的鳡鱼基本灭绝。蒙古红鳡成为劣势群种,产量不足1%。全库鱼产量逐年上升,近几年年总产量10万公斤左右,平均亩产14公斤。创国内大型水库渔业生产的首例。1980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四等奖。
板栗嫁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县林业局周大松、郑宇信、刘克田等会同省林科所宣善平嫁接板栗成功,并先后在诸佛庵乡的龙须坳村和舞旗河、汪家冲乡大面积引种。经过多年推广,到1985年,全县板栗林已发展到4万多亩,大部分已结实,并处于盛果期。农民出售板栗收入最高达3000元。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解放后,随着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科技队伍日益壮大,1985年6月,全县有专业技术人员3036人。1983年8月底前,在部分系统进行职称评定工作,6个系列的808人获相应职称,1985年12月又授予239人相应职称。两次评定职称为工程209(中级34,余为初级,下同),农、林、水164(中级19),卫生397(中级23),会计146(中级5),统计46(中级6),教育79(中级69),其它6(中级1)。1987年,职称评定工作全面展开。
1985年全县专业技术干部基本情况统计表
高级技术人员(含认定资格)简表
县籍在外地工作的高级技术人员简表
二成果
1977年前,基本没有开展对科技成果的上报评定工作,对在各条战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发明创造,只表彰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的先进事迹。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后,对成果的鉴定工作转入正常化。1977年以来,获地区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9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3项)。
获国家和省级科技成果奖项目一览表
附:获省和省以上科技成果奖项目简介
“断血流”片“断血流”是中草药。断血流止血,是佛子岭公社老药农刘西堂1970年献出的祖传秘方。县制药厂用科学方法研制成功“断血流”片,临床使用,效果良好。1974年,省科技局和卫生厅主持召开有58个科研和生产单位的85名代表参加的“断血流”片鉴定会,一致认为“断血流”片具有疗效高、显效快、经济安全、生产和眼用简便等特点,是有效的止血药物。1975年列入安徽省药品标准,1979年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并获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奖。此后,药厂胡继龙、李兆祥会同安徽医学院刘青云副教授和安徽大学李国贤副教授等,对“断血流”的药用基础和应用进行系统研究,阐明了“断血流”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和组织解剖特征,并对其化学成份进行提取、分离、结构测定和鉴定,提炼出止血作用新的化合物,命名为“荫风轮皂甙A”。
“霍山石斛”通称“霍斛”,闻名海内外。但野生“霍斛”极其稀少,并濒临消失。为挽救和发展名贵中药材,医药公司叶嗣昌、王会明把采到的野生“霍斛”放到人工模拟自然环境下栽培。在长冲药材厂试验的三年中,药材厂何云峙精心管理,摸索到“霍斛”生长的基质和最佳温、湿度。叶嗣昌等在安徽农学院中药系的配合下,在原分株繁殖的基础上,对种子的繁殖进行了为时两年的研究,“霍斛”种子试管苗在合肥培养成功。1984年,试管苗在长冲药材场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人工栽培“霍斛”成功。1985年7月,通过省科委鉴定,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库网箱养鱼1976年6月,佛子岭水库渔场柯耀军、黄奕成、魏克隆等进行在网箱内高密度、滤食性鱼类养殖及大规格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的实验,每平方米网箱培育大规格的长1.5寸鱼苗400——600尾,100天后长到3.5——4.5寸,折合亩产15~23万尾,重2000~3500公斤,是池塘鱼产量的12——23倍。1977年,实验网箱养成鱼,0.36亩网箱产成鱼1419.7公斤,合亩产3943.75公斤。1981年,平均亩产5623.5公斤。两项养殖在全国最先改变传统养鱼方法,每年为水库提供数百尾大规格鱼种,并向市场提供20万公斤商品鱼。全库网箱发展到200余亩,经济效益显著,加快了库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受到上级和专家们的好评。1983年3月,省人民政府予以嘉奖。
清野除害,保护水库渔业资源长期以来,水库养鱼受到凶猛敌害鱼类的危害,敌害鱼种群以鳡鱼和蒙古红鳡为主,最高年份占总产量70%左右,最大鳡鱼体重达46公斤,投放入库的大规格鱼种几乎全被吞吃。1968年,磨子潭水库产量下降到4133公斤,亩产仅6公斤,要发展渔业生产,必须清除害鱼。“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磨子潭水库分场科技人员王宪钧、匡少林、王则芝等通过研究,掌握了凶猛鱼类的生活习性和繁殖条件,采取破坏害鱼产卵场地的生态环境,拦截害鱼产卵通道,突击捕捞和常年清野除害相结合等方法,经过几年的清除,磨子潭水库的鳡鱼基本灭绝。蒙古红鳡成为劣势群种,产量不足1%。全库鱼产量逐年上升,近几年年总产量10万公斤左右,平均亩产14公斤。创国内大型水库渔业生产的首例。1980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四等奖。
板栗嫁接“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县林业局周大松、郑宇信、刘克田等会同省林科所宣善平嫁接板栗成功,并先后在诸佛庵乡的龙须坳村和舞旗河、汪家冲乡大面积引种。经过多年推广,到1985年,全县板栗林已发展到4万多亩,大部分已结实,并处于盛果期。农民出售板栗收入最高达3000元。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