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气候 物候
一、气候
本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由于地形的差异,本县南北的物候相差半月左右。
四季划分本县四季划分地点定为县城梅山镇和江店区,位于县境北部,海拔60~400米。
春季以柳树皮微显青色,田间略显绿意,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1O℃以上。常年平均日期为3月26日~5月20日,历时56天。
夏季以刺槐盛花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22℃以上,常年平均日期为5月21日~ 9月15日,历时118天。
秋季以蝉声终绝,寒潮始临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常年平均日期为9月16日~11月20日,历时66天。
冬季以始降枯霜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1O℃以下,常年平均日期为11月21日~次年3月25日,历时125天。
四季中春、秋短,冬、夏长。以全县言,冬季最长,125~130天;从海拔高度看,在春夏季,海拔每高100米物候期推迟3天。
气象要素
气温梅山地区累年平均气温15.5℃,历年值介于15.0~16.3℃之间。累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0.6℃,平均最低气温为11.5℃。1960~1987年间,冷年有1969、1972、1976、1981、1984、1985、1986、1987计八年,暖年有1961、1966、1978计三年。冷暖年平均温度相差7.2℃。从气温变化看,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2.8℃,累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0.1℃ (1969年);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7.6℃,累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2℃(1966年),年较差 24.8℃。
〔表2—1〕1960~1982年不同海拔高度气温统计表
地温本县地温出现的最高值一般在7~8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年较差也随之减小,15~20厘米处年较差基本消失,即为常温层。土壤的日较差,以土壤表面为最大。一日中,土表的最高温度出现在13时左右。10厘米深土层最高值出现在17时左右,20厘米深土层最高值出现在19时左右,最低温度分别出现在5时、7时和9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温的日较差也随之减小。一般在1米深处的土层中日较差消失。按梅山地区1964~1987年24年的统计,累年平均地表温度为17.7℃,平均最高温度为30.6℃,极端最高69.9℃(1969年);累年地表平均最低温度为10.5℃,极端最低 -24.6℃(1977年)。累年地表温度年较差28.5℃。
降水按梅山地区1960~1987年28年的统计,年降水量在733.8~1862.4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381.5毫米,最少年份降水量是最多年份的39.4%。按气象上五级分法计算,28年中降水偏多的有3年(1969、1975、1987年),占10.7%,偏少的亦有3年(1966、 1976、1978年),其余22年较正常,占78.6%,无大于2000毫米和小于500毫米的年份。
本县雨季大部发生在6~9月,汛期亦在这4个月内发生,最长降水日数达15天,累计量为226.2毫米(1982年8月12日~26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27.5毫米(1987年7月6日)。
日照本县年平均日照为2039.4小时。夏季日照时间长,7~8月,月平均日照时数达 219小时左右;冬季日照时间短,1~2月,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33小时。累年平均日照为 46%,8月份最大,为54%;3月份最小,为39%。南部山区全年日照时数不足2000小时,由于日照减少,云雾增多,湿度较大,适宜茶叶和木竹等作物生长。
本县喜温作物,从生长到成熟(≥1O℃)的日照时数为405.4小时,占日照总时数的 69%。日照时数的分布,一般6~8月为最多,占生长期全年日照时数的31%。给喜温作物在生长期提供了有利的光照条件。可能生长期(≥O℃)的作物,由于光照不足(特别是 3月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表2—2〕梅山地区历年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表2—3〕
梅山地区历年各月平均地面温度统计表
〔表2—4〕
梅山地区历年各月降水量统计表
〔表2—5〕1963~1987年各月平均日照期数统计表
蒸发本县年平均蒸发量为1173.6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的84.9%。最大蒸发量在7月份,为160.9毫米。由于本县雨水较多,加以植被、地形等因素,蒸发量与降水量趋于平衡。
本县干燥度为0.8,属于湿润区。1960~1987年,有3年干燥度达到1.5,占10%,属于干旱年份,需采取灌溉措施;另有10%的年份雨水过剩,80%的年份雨水充沛,但各月分布不均。
〔表2—6〕1960~1957年各月平均蒸发量统计表
风向本县属季风气候区,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7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全年各月均以静风为多。
据旧志记载,本县历史上风灾较严重的有14次。烈风拔木,伤禾稼的多次。有时风雨交加,有时风雷相夹,有时为风沙障,有时为大风霾,亦有破坏性很大的龙卷风。
霜期本县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差异,各地霜期和无霜期出现的时间和间隔天数不同,南部大山区的初霜早,终霜迟,无霜期短;北部丘岗地区初霜迟,终霜早,无霜期较长。南北霜期相差半月左右。
本县平均无霜期是228天,最长255天(1983年)。最短179天(1962年)。
农业气候区划全县农业气候区划分为三层。
(一)高低丘陵温暖多种经营层,光热资源较好,海拔500米以下,为主要产粮区,稻、麦一年二熟,适宜油菜、油桐、茶叶、桑树、杉木、毛竹、圆竹、板栗、核桃、柿子的生长。
〔表2—7〕1960~1987年初终霜期表
(二)温和低山针阔叶林可种层,海拔500~1000米之间,温度条件较差,稻、麦、玉米等农作物的产量低,宜于种植用材林及竹、杉、板栗、核桃、柿子等经济林木;马铃薯在此层可生长,代替粮食;可发展牧业,兴种木耳、香菇及天麻等药材。
(三)中山温凉层,海拔1000~1700米之间,宜于用材林、人参、天麻、木耳、银耳、香菇的生长。
二、物候
县内气候的区域性变化较大,各地的物候也不同。以县城梅山镇与白塔畈一带的物候情况为标准,青山镇约迟2天,南溪、双河、古碑镇所在地约迟3天,包畈、沙河、四道河、银山畈乡约迟6天,燕子河镇约迟9天,前畈、莲花山、西河乡约迟12天,而张畈、后畈乡约迟15天。
〔表2—8〕梅山——白塔畈物候历
本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春温多变、秋高气爽、梅雨显著、夏雨集中。由于地形的差异,本县南北的物候相差半月左右。
四季划分本县四季划分地点定为县城梅山镇和江店区,位于县境北部,海拔60~400米。
春季以柳树皮微显青色,田间略显绿意,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1O℃以上。常年平均日期为3月26日~5月20日,历时56天。
夏季以刺槐盛花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22℃以上,常年平均日期为5月21日~ 9月15日,历时118天。
秋季以蝉声终绝,寒潮始临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常年平均日期为9月16日~11月20日,历时66天。
冬季以始降枯霜为始期指征,候平均气温在1O℃以下,常年平均日期为11月21日~次年3月25日,历时125天。
四季中春、秋短,冬、夏长。以全县言,冬季最长,125~130天;从海拔高度看,在春夏季,海拔每高100米物候期推迟3天。
气象要素
气温梅山地区累年平均气温15.5℃,历年值介于15.0~16.3℃之间。累年平均最高气温为20.6℃,平均最低气温为11.5℃。1960~1987年间,冷年有1969、1972、1976、1981、1984、1985、1986、1987计八年,暖年有1961、1966、1978计三年。冷暖年平均温度相差7.2℃。从气温变化看,最冷为1月,平均气温2.8℃,累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0.1℃ (1969年);最热为7月,平均气温27.6℃,累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2℃(1966年),年较差 24.8℃。
〔表2—1〕1960~1982年不同海拔高度气温统计表
地温本县地温出现的最高值一般在7~8月,最低值出现在1~2月。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其年较差也随之减小,15~20厘米处年较差基本消失,即为常温层。土壤的日较差,以土壤表面为最大。一日中,土表的最高温度出现在13时左右。10厘米深土层最高值出现在17时左右,20厘米深土层最高值出现在19时左右,最低温度分别出现在5时、7时和9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地温的日较差也随之减小。一般在1米深处的土层中日较差消失。按梅山地区1964~1987年24年的统计,累年平均地表温度为17.7℃,平均最高温度为30.6℃,极端最高69.9℃(1969年);累年地表平均最低温度为10.5℃,极端最低 -24.6℃(1977年)。累年地表温度年较差28.5℃。
降水按梅山地区1960~1987年28年的统计,年降水量在733.8~1862.4毫米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1381.5毫米,最少年份降水量是最多年份的39.4%。按气象上五级分法计算,28年中降水偏多的有3年(1969、1975、1987年),占10.7%,偏少的亦有3年(1966、 1976、1978年),其余22年较正常,占78.6%,无大于2000毫米和小于500毫米的年份。
本县雨季大部发生在6~9月,汛期亦在这4个月内发生,最长降水日数达15天,累计量为226.2毫米(1982年8月12日~26日),一日最大降水量为227.5毫米(1987年7月6日)。
日照本县年平均日照为2039.4小时。夏季日照时间长,7~8月,月平均日照时数达 219小时左右;冬季日照时间短,1~2月,月平均日照时数为133小时。累年平均日照为 46%,8月份最大,为54%;3月份最小,为39%。南部山区全年日照时数不足2000小时,由于日照减少,云雾增多,湿度较大,适宜茶叶和木竹等作物生长。
本县喜温作物,从生长到成熟(≥1O℃)的日照时数为405.4小时,占日照总时数的 69%。日照时数的分布,一般6~8月为最多,占生长期全年日照时数的31%。给喜温作物在生长期提供了有利的光照条件。可能生长期(≥O℃)的作物,由于光照不足(特别是 3月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表2—2〕梅山地区历年各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表2—3〕
梅山地区历年各月平均地面温度统计表
〔表2—4〕
梅山地区历年各月降水量统计表
〔表2—5〕1963~1987年各月平均日照期数统计表
蒸发本县年平均蒸发量为1173.6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的84.9%。最大蒸发量在7月份,为160.9毫米。由于本县雨水较多,加以植被、地形等因素,蒸发量与降水量趋于平衡。
本县干燥度为0.8,属于湿润区。1960~1987年,有3年干燥度达到1.5,占10%,属于干旱年份,需采取灌溉措施;另有10%的年份雨水过剩,80%的年份雨水充沛,但各月分布不均。
〔表2—6〕1960~1957年各月平均蒸发量统计表
风向本县属季风气候区,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7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由于受地形的影响,全年各月均以静风为多。
据旧志记载,本县历史上风灾较严重的有14次。烈风拔木,伤禾稼的多次。有时风雨交加,有时风雷相夹,有时为风沙障,有时为大风霾,亦有破坏性很大的龙卷风。
霜期本县由于地形和海拔高度的差异,各地霜期和无霜期出现的时间和间隔天数不同,南部大山区的初霜早,终霜迟,无霜期短;北部丘岗地区初霜迟,终霜早,无霜期较长。南北霜期相差半月左右。
本县平均无霜期是228天,最长255天(1983年)。最短179天(1962年)。
农业气候区划全县农业气候区划分为三层。
(一)高低丘陵温暖多种经营层,光热资源较好,海拔500米以下,为主要产粮区,稻、麦一年二熟,适宜油菜、油桐、茶叶、桑树、杉木、毛竹、圆竹、板栗、核桃、柿子的生长。
〔表2—7〕1960~1987年初终霜期表
(二)温和低山针阔叶林可种层,海拔500~1000米之间,温度条件较差,稻、麦、玉米等农作物的产量低,宜于种植用材林及竹、杉、板栗、核桃、柿子等经济林木;马铃薯在此层可生长,代替粮食;可发展牧业,兴种木耳、香菇及天麻等药材。
(三)中山温凉层,海拔1000~1700米之间,宜于用材林、人参、天麻、木耳、银耳、香菇的生长。
二、物候
县内气候的区域性变化较大,各地的物候也不同。以县城梅山镇与白塔畈一带的物候情况为标准,青山镇约迟2天,南溪、双河、古碑镇所在地约迟3天,包畈、沙河、四道河、银山畈乡约迟6天,燕子河镇约迟9天,前畈、莲花山、西河乡约迟12天,而张畈、后畈乡约迟15天。
〔表2—8〕梅山——白塔畈物候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