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土 壤
本县于1957年进行第一次土壤普查。1981年12月~1986年元月进行第二次普查,历时四年完成。普查面积5672953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9.16%,其中土壤面积4867852亩,占普查总面积的85.81%。
据普查统计,本县杂岩系成土母岩有70余种,主要岩石有条带状紫色砂岩、砾岩、大理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混合花岗岩、含云母花岗片麻岩和千枚岩,还有小部分下蜀系黄土和山河潮土等。全县土壤分为7个土类、11个亚类、35个土属,60个土种。
〔表2—9〕1985年土壤普查面积统计表
草甸土类草甸土在本县只续分一个亚类,为山地草甸上,面积1055.2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02%,零星分布在中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顶、缓坡或山间的小平台处,如金刚台的平天铺、石门岭山间的石富坪等地。土层较薄,腐殖质层深厚,灰褐色,心土层有绣纹、绣斑、棕褐色。这一带生长有野枯草等湿草类,以及尖叶栎,都枝杜鹃等矮小的灌木,覆盖度为70~80%,目前尚未开垦利用。
棕壤土类棕壤土类在本县只续分一个亚类,为山地棕壤,分布于燕子河、斑竹园、青山、古碑、南溪、双河等区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地带,是组成本县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的重要类型,目前以林地为主,面积477623.2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81%。覆盖度为60~70%,生长有黄山松、马尾松、杉、栎、椴、漆树等针、阔叶混交林,少数被耕垦利用。
黄棕壤土类黄棕壤土类是本县北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中山区、低山区和丘陵区,面积3842273.70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78.93%。土体有明显的粘化过程,心土层多棕色,呈鳞状和块状,酸性和微酸性,pH值5.5~6.5,这一带生长有松、杉等针、阔叶林及漆树、油桐、油茶等经济林木,覆盖度在30~40%之间。黄棕壤土在本县表现有三种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三个亚类。
黄棕壤性土面积3832464.4亩,占黄棕壤面积的99.74%,占全县土壤面积的 78.73%。广泛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中山、低山及丘陵地区,多在山顶、山脊或大于25度的陡坡地带。生长有松、栎、杉,或薪炭林及漆树、油桐、油茶等经济林,覆盖度在20~40%之间。黄棕壤性土中的耕种黄棕壤性土是经耕垦熟化后所形成的早地土壤,面积31806.2亩,占全县旱耕地面积的73.4%,零星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脚平缓坡地及冲垴洼地。在种植中以桑、茶为主,间种有粮油作物。
普通黄棕壤在本县的亚类仅为第四纪红色风化壳坡积物所发育,面积3820.2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08%,只在梅山镇西南的低山有少量分布。土壤呈酸性,pH值4.7~5,生长有马尾松、麻栎、山槐、黄檀等针、阔叶林,覆盖度在50~60%。
粘盘黄棕壤面积5989.1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12%,江店区的大岗、白塔畈、开顺3个乡的丘岗地带有少量分布,呈微酸性、中性,pH值5.8~7.1,生长有黑松、麻栎等针、阔叶林,间生有茅草等,覆盖度为45%。粘盘黄棕壤中的土属马肝土,面积有503.9亩,占全县早耕地面积的1.2%,在种植上为小麦——红麻或小麦——山芋等的轮作。
石灰土类石灰土类在本县只续分一个亚类,为棕色石灰土。表土有机质含量低,面积有27475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57%,呈鸡窝状分布于本县的中、低山区,如双河区的灰冲、关山,江店区的汪冲,南溪区的李集和燕子河区的杨树沟村等地。pH值在7以上,呈中性至微碱性,这些地区的柏树、蕨类、茅草等喜钙植物生长良好,松、栎等树也能生长,覆盖度在30~40%。
紫色土类紫色土类在本县只续分为酸性紫砂土亚类,为由紫色砂岩、砂砾岩风化物所发育的土壤,土层浅,有机质含量少。土体为AC型,pH值为6.5~7.5,酸碱不等,面积 172763.4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3.55%,集中分布在江店区的船板冲、徐冲和江店3个乡的岗丘区。这一带多生长松、栎和草本植物,覆盖度为35~40%。紫砂土属中的猪血土,为酸性紫砂土,经人为耕垦熟化后形成为早地土壤,面积2054.95亩,占全县早耕地面积的
4.7%。在种植上多为小麦——山芋或小麦——红麻等轮作。
潮土类潮土类在本县只续分一个亚类,为灰潮土。该土壤发育在河流冲积母质上,经地下水参与和旱耕熟化过程所形成,是具有锈斑等“潮化”特征的幼年土壤。它零星分布在东西淠河各支流的河谷两侧,集中分布在梅山水库下的徐冲、江店、开顺3个乡(镇)的河谷平原。海拔高程为58~500米,面积8970.4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18%,占早耕地面积的20.7%。无石灰性,呈微酸至中性,该层土壤肥力较高,为本县粮、油、麻、果、蔬菜的主要产区。
水稻土类水稻土类为多种母质发育而成的水耕熟化土壤,广泛分布在海拔58~900米之间的中山、低山、岗丘及河谷平原等各种地貌类型农田内,面积337691.1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6.94%,占耕地总面积的88.6%,为本县粮油生产的主要土壤,以下三个类型占水稻土类面积的99.63%。
潜育型水稻土属地表型水稻土,心土基本保持原母质性特征,剖面构型一般为ApC型,面积3563.2亩,占水稻土类面积的1.06%,广泛分布于本县各区,地形部位多处于中山区的河谷两侧、低山丘陵区的冲垄或山间平原和岗丘区的把塝、冲、畈及河谷平原等地貌类型。面积小,以集水自灌为主,群众称为“望天田”,多为稻——麦(或油菜、绿肥)轮作。
潜育型水稻土面积34362.6亩,占水稻土类面积的10.17%,其地形多属于中山、低山区,有泉水出露的冲垄,以及地势低洼的沿河两岸。此类土具有冷、烂、毒、瘦四害,对水稻生长极为不利,在种植上以一季中稻或绿肥(油菜)——稻轮作。
潴育型水稻土分布较广,面积298524.7亩,占水稻土类面积的88.4%,广泛分布于境内各区,地形部位多处于中山区河谷的两侧,低山丘陵区的冲垄或山间平原和丘岗区的塝、冲,以及河谷平原等地貌类型。自然条件优越,水源充足,排灌条件良好,全剖面通透性较好,属良水性水稻土。此类地区多为稻——麦(油菜、绿肥)轮作。
据普查统计,本县杂岩系成土母岩有70余种,主要岩石有条带状紫色砂岩、砾岩、大理岩、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混合花岗岩、含云母花岗片麻岩和千枚岩,还有小部分下蜀系黄土和山河潮土等。全县土壤分为7个土类、11个亚类、35个土属,60个土种。
〔表2—9〕1985年土壤普查面积统计表
草甸土类草甸土在本县只续分一个亚类,为山地草甸上,面积1055.2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02%,零星分布在中山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顶、缓坡或山间的小平台处,如金刚台的平天铺、石门岭山间的石富坪等地。土层较薄,腐殖质层深厚,灰褐色,心土层有绣纹、绣斑、棕褐色。这一带生长有野枯草等湿草类,以及尖叶栎,都枝杜鹃等矮小的灌木,覆盖度为70~80%,目前尚未开垦利用。
棕壤土类棕壤土类在本县只续分一个亚类,为山地棕壤,分布于燕子河、斑竹园、青山、古碑、南溪、双河等区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地带,是组成本县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的重要类型,目前以林地为主,面积477623.2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81%。覆盖度为60~70%,生长有黄山松、马尾松、杉、栎、椴、漆树等针、阔叶混交林,少数被耕垦利用。
黄棕壤土类黄棕壤土类是本县北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土壤,广泛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中山区、低山区和丘陵区,面积3842273.70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78.93%。土体有明显的粘化过程,心土层多棕色,呈鳞状和块状,酸性和微酸性,pH值5.5~6.5,这一带生长有松、杉等针、阔叶林及漆树、油桐、油茶等经济林木,覆盖度在30~40%之间。黄棕壤土在本县表现有三种不同的发育阶段,有三个亚类。
黄棕壤性土面积3832464.4亩,占黄棕壤面积的99.74%,占全县土壤面积的 78.73%。广泛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中山、低山及丘陵地区,多在山顶、山脊或大于25度的陡坡地带。生长有松、栎、杉,或薪炭林及漆树、油桐、油茶等经济林,覆盖度在20~40%之间。黄棕壤性土中的耕种黄棕壤性土是经耕垦熟化后所形成的早地土壤,面积31806.2亩,占全县旱耕地面积的73.4%,零星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脚平缓坡地及冲垴洼地。在种植中以桑、茶为主,间种有粮油作物。
普通黄棕壤在本县的亚类仅为第四纪红色风化壳坡积物所发育,面积3820.2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08%,只在梅山镇西南的低山有少量分布。土壤呈酸性,pH值4.7~5,生长有马尾松、麻栎、山槐、黄檀等针、阔叶林,覆盖度在50~60%。
粘盘黄棕壤面积5989.1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12%,江店区的大岗、白塔畈、开顺3个乡的丘岗地带有少量分布,呈微酸性、中性,pH值5.8~7.1,生长有黑松、麻栎等针、阔叶林,间生有茅草等,覆盖度为45%。粘盘黄棕壤中的土属马肝土,面积有503.9亩,占全县早耕地面积的1.2%,在种植上为小麦——红麻或小麦——山芋等的轮作。
石灰土类石灰土类在本县只续分一个亚类,为棕色石灰土。表土有机质含量低,面积有27475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0.57%,呈鸡窝状分布于本县的中、低山区,如双河区的灰冲、关山,江店区的汪冲,南溪区的李集和燕子河区的杨树沟村等地。pH值在7以上,呈中性至微碱性,这些地区的柏树、蕨类、茅草等喜钙植物生长良好,松、栎等树也能生长,覆盖度在30~40%。
紫色土类紫色土类在本县只续分为酸性紫砂土亚类,为由紫色砂岩、砂砾岩风化物所发育的土壤,土层浅,有机质含量少。土体为AC型,pH值为6.5~7.5,酸碱不等,面积 172763.4亩,占全县土壤面积的3.55%,集中分布在江店区的船板冲、徐冲和江店3个乡的岗丘区。这一带多生长松、栎和草本植物,覆盖度为35~40%。紫砂土属中的猪血土,为酸性紫砂土,经人为耕垦熟化后形成为早地土壤,面积2054.95亩,占全县早耕地面积的
4.7%。在种植上多为小麦——山芋或小麦——红麻等轮作。
潮土类潮土类在本县只续分一个亚类,为灰潮土。该土壤发育在河流冲积母质上,经地下水参与和旱耕熟化过程所形成,是具有锈斑等“潮化”特征的幼年土壤。它零星分布在东西淠河各支流的河谷两侧,集中分布在梅山水库下的徐冲、江店、开顺3个乡(镇)的河谷平原。海拔高程为58~500米,面积8970.4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0.18%,占早耕地面积的20.7%。无石灰性,呈微酸至中性,该层土壤肥力较高,为本县粮、油、麻、果、蔬菜的主要产区。
水稻土类水稻土类为多种母质发育而成的水耕熟化土壤,广泛分布在海拔58~900米之间的中山、低山、岗丘及河谷平原等各种地貌类型农田内,面积337691.1亩,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6.94%,占耕地总面积的88.6%,为本县粮油生产的主要土壤,以下三个类型占水稻土类面积的99.63%。
潜育型水稻土属地表型水稻土,心土基本保持原母质性特征,剖面构型一般为ApC型,面积3563.2亩,占水稻土类面积的1.06%,广泛分布于本县各区,地形部位多处于中山区的河谷两侧、低山丘陵区的冲垄或山间平原和岗丘区的把塝、冲、畈及河谷平原等地貌类型。面积小,以集水自灌为主,群众称为“望天田”,多为稻——麦(或油菜、绿肥)轮作。
潜育型水稻土面积34362.6亩,占水稻土类面积的10.17%,其地形多属于中山、低山区,有泉水出露的冲垄,以及地势低洼的沿河两岸。此类土具有冷、烂、毒、瘦四害,对水稻生长极为不利,在种植上以一季中稻或绿肥(油菜)——稻轮作。
潴育型水稻土分布较广,面积298524.7亩,占水稻土类面积的88.4%,广泛分布于境内各区,地形部位多处于中山区河谷的两侧,低山丘陵区的冲垄或山间平原和丘岗区的塝、冲,以及河谷平原等地貌类型。自然条件优越,水源充足,排灌条件良好,全剖面通透性较好,属良水性水稻土。此类地区多为稻——麦(油菜、绿肥)轮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