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仓库建设


粮仓建县前和建县初,本县有少数粮仓,多利用祠堂庙宇,也有少数民房经征工征料整修而成。民国30年(1941)田赋款改征实物,至民国31年,本县先后在闻家店东岳庙、船板冲储氏祠、白大乡禅堂庙和龙王庙、马家畈陈氏祠和胡店、杨滩、汤家汇、油坊店、马店新建仓10余处,全县粮仓共33处,仓容约100万公斤左右。

民国27年,安徽省政府在胡店、麻埠、洪家湾、七邻湾、板闸堰5处建仓,仓容170余万公斤。民国30~31年,又在塔子河、王家湾、流波等处建仓17座,仓容300余万公斤。此外在莲花山等地建有军粮仓。

1949年县境解放后,共接收29座粮仓,除金家寨、麻埠两处外均不能使用,粮食部门临时利用祠堂庙宇、公房,借用租用民房,加以整修存粮。其中仅燕子河、麻埠、金家寨三处有墙板、围板、天花板,其余仅有地板,用稻草、稻壳、树棍垫底。经过三年整修,1952年全县粮仓容量为2508万公斤。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后,粮仓由维修为主发展为以营建草房仓为主的初建阶段,1956~1959年形成第一个建仓高潮,四年共建草房仓、简易仓、民房仓、苏式仓29幢,仓容1650万公斤。60年代末,退还租借民房,退出陈旧祠庙,加之粮食生产好转,形成第二个建仓高潮,有22个粮站建仓32幢,仓容900余万公斤。70年代部分仓库陈旧或交通不便需要迁点,形成第三个建仓高潮,投资99万元,52个站点建仓85幢,仓容2700万公斤,建仓质量也不断提高,其中基建仓库容量近1700万公斤。1980年以后,按安徽省粮食厅设计的图纸建设质量坚固的基建仓,并完善了防潮设备。同时省、地粮食部门投资12万元,改建成低温仓12幢,仓容950万公斤。低温仓构造有多种,其中:木料吊筋反手泥隔温效果好,夏季比常规仓温度低8~1O℃,造价也较低;天花板夹层放稻壳比常规仓低6~8℃;泡塑板和纤维板比常规仓低3~6℃,泡塑板造价高,纤维板使用年限短。1985年在白塔畈、大岗改建储气箱式仓2座,寒冷季节粮堆温度与气温相平,容量130万公斤。1987年,国家投资35万元,建成黄林大型粮仓,仓容500万公斤,为中转、储存、供应提供了方便。至此,全县粮仓188幢, 46906平方米,仓容8336.5万公斤。

晒场1958年梅山粮站建造第一个水泥晒场600平方米,至1987年全县69个站点有56个站点建有水泥晒场,计24094平方米,另有砖石晒场3个,1700平方米。

此外,1980年购置钢板立式圆形油罐14只,容量20万公斤。

二、安全储存

粮食入仓前,做好检修等项准备工作。入库时,按国家规定的检验质量标准,结合调拨、加工、供应、整晒的需要,并按种类、等级、干湿、新陈分类分等合理堆放。60年代,多数包装打围,少数圈条小囤,并采取冬春季深翻打沟、夏季密闭等常规储存措施,使储粮保质保鲜、防止虫害。种子粮,注明标志,单独存放。1971年4月成立金寨县种子管理站,种子仍由粮站储存。1972年1月,由种子站储存。1974年1月,种子站由隶属县粮棉局划归县农水局领导。


防虫50~60年代用水枪喷洒可湿性六六六粉。70年代用高丙体六六六烟剂熏蒸或敌敌畏喷洒,同时用六六六粉拌和垫底物,混杂在垫底中的粮食不再食用。80年代,采取高温发酵法,用水喷洒使大糠湿透,抖上一层稻草,用泥巴泥实,待发热到70℃左右扒开摊晒,将大糠中有营养的物质发热碳化,然后用大糠垫底,断绝害虫。


防潮1952~1958年,用竹编篾篓放入粮堆内通风,篾篓长约4米,直径0.35米,一般10平方米放一只。但储存时间超过20个月仍会霉变。1974年推广黄砂垫底,在原土地坪上铺20厘米厚的干黄砂,上铺一层塑料薄膜,再铺5厘米干砂,上扣砖坯。到1975年铺底仓容近2000万公斤。1987年,全县粮仓墙壁已分别采取靠干土坯、砌干砖、刷一层沥青或二油一毡(即两层沥青一层油毡)多种结构。粮仓地坪采用黄砂扣预制板、扣熄火砖、黄砂垫地坪等结构。

防火50年代配置消防桶,60年代开始配灭火机,至1987年已配灭火机331部,建消防水池58个,蓄水量1677立方米,消防泵54台,消防栓7只,消防桶477只,水塔4座。

“三低”储粮为延缓粮食陈化,保持粮食食用品质,1975~1976年,在古碑、船板冲两分站进行低氧、低温、低药量的综合治理储粮小型试验。用塑料薄膜六面封闭包装大米,效果明显。随之进行全仓大型试验。1977年4月~1979年10月,黄林粮站采用塑料薄膜五面封闭散装稻谷66万公斤,进行全仓试验,封闭560天(冬季正常通风时间除外),与条件相同的对照仓相比,亦有明显效果。

〔表13—4〕
“三低”储粮仓与常规储粮仓对比表

1979年,白塔畈分站用塑料薄膜五面封闭小麦30万公斤,与同仓同质量4万公斤小麦采取常规法,进行对比试验。30万公斤小麦在梅雨前密闭,投放预防性磷化铅2公斤,密闭1个月时,含氧量降为12%,入库时水分为13.2%,出库时为13.5%,没有虫害。而常规储存的4万公斤小麦,伏天经常整晒,出库时水分增至15%,还有了虫害,密度为每公斤小麦8只。此后,该站对小麦均进行密闭保管,杜绝了虫害,确保了安全。同年,梅山粮站在苏式仓试验包装打围散装大米39万公斤,粮面覆盖麻袋装10厘米厚的稻壳灰,用薄膜五面封闭,盛夏时最高粮温只有28℃。与同仓1976年储存的25万公斤大米对比,虫害减少为零,粮温明显下降。
〔表13—5〕
常规与封闭储粮对比试验表

1980年起,粮食部门全面开展“三低”储粮法。1987年已达56个站点,占总站点的81%;仓容4152万公斤,占总仓容的49.8%;储粮2114万公斤,占过夏粮3173.5万公斤的66.6%。

70年代,本县“四无”(无虫、无霉、无鼠雀、无事故)粮仓发展不平衡,质量时高时低,开展“三低”(低温、低氧、低药量)储粮法以后,使单一靠化学药剂转入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综合治理。粮食损耗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熏蒸药剂用量亦低于商业部规定的标准。“四无”比例逐年上升,1980~1987年,经省地鉴定连续8年为“四无粮仓县”。


油脂储存1973年以前,对油脂边调边售。1974年开始大量保管储存。入桶前,认真检验油脂的水、杂含量和酸价高低,对容具用碱水或醋水清洗,不符合标准的不装桶。黄林粮站在油罐上空架设三角钢屋架,上盖石棉瓦,有效避免了日光曝晒。桐油,在高温季节放在干燥阴凉的仓库或搭棚遮阴;冬季保温,使储油环境温度不低于4℃。食用油与非食用油分仓储存,桶身涂以红色或白色油漆加以区别。


粮油检验50年代初,本县粮食局有防化员2人,负责检查全县各仓库的粮油质量。粮油统购统销后,各区站先后配1名防化员。1963年省第一次分来储藏专业中专生1人。1967~1985年分来9人,省培训6人,地区培训141人次。1987年全县防治、检验、化验21人,保管员176人。

1981年以来,建立粮油质量监测情报网,各区站建立化验室。1985年县粮食局建立了“中心化验室”。1987年全县已有容重器、电烘箱、电动离心机、水分测定仪、电动筛选器、酸价测定仪、阿贝氏折射器、粮食测湿仪、测氧仪、远红外线加热板、紫外线分析仪、陈化测定器等检验仪器。

三、调运


运粮工具过去一向以肩挑和毛排运粮。每人肩挑40~50公斤;每对毛排能运3000~4000公斤,通过史河和西淠河分别在金家寨、固始、寿县正阳关之间和麻埠、流波、独山、六安之间往来运输。50年代后期,梅山、响洪甸水库蓄水后,大坝以下不再通航,史河上游梅山至丁家埠一线可由木船运粮,也曾用毛排抢运。同时板车道增多,板车为陆路主要运粮工具,每车可运200~300公斤;其次为独轮车,每车可运100~200公斤。60~70年代,木船逐渐安装柴油机,进而用机驳船在水库内运粮;70年代后期,随着新建公路不断增多,省、地有专业车队驻点运粮,汽车成为主要运粮工具。


调拨流向立煌县时期,城乡缺粮的贫苦农民依靠种瓜菜和上山开荒种粮度日,少数集镇靠县内调剂和邻县商贩运入。民国27年(1938),安徽省政府驻境后人口猛增,主要从六安、霍邱、舒城、固始、商城等县的公粮经运和组织调入。

1949年秋至1952年,人口较集中的金家寨、麻埠、流波三镇,粮食由县内燕子河、斑竹园等地调入供应,其余地区由邻县调入。1957~1965年,梅山、响洪甸水库蓄水,产粮区主要分布在县境西南部的斑竹园、燕子河两区以及东北部的江店区,缺粮区主要是县境中间地带,特别是库区周围。常年运输量达750~1000万公斤,采取定点定线调运。一是调运路线与销售站点、路线相结合,燕子河粮站应调给青山区张冲粮站,安排张冲一带群众凭张冲粮站供应证购买,自运自吃,买粮给粮钱,挑运得运费。二是调运与征购相结合,如吴家店区小河一带群众将征购粮由送往吴家店改为送丁家埠粮站,加快了调运进度。三是改变调运路线。1963年吴家店、燕子河两区17个粮站275.5万公斤粮食,就近调给湖北省英山、罗田、麻城,抵安徽省上调中央的任务,另从本专区的六安、霍邱用汽车调粮入县境,改变大的迂回、对流情况,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和运费。

按照经济区域组织粮食商品流通的经验,1965年5月,县粮食部门组织85名干部对全县2610个生产队送粮入库的方向和负担,38个站点的设置和接收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发现不少调拨不合理的情况。在征购方面有的队逆流倒运,有的队同一年度又购又销;供销方面有的队舍近就远销售,有的队没有进行余缺互抵或跨界供应;调拨方面有的队迂回、对流重复搬倒。上述情况造成了劳力和财力上的很大浪费,当年有639个队调整了送粮站点,508个队改变了倒流倒运状况,185个队采取了征运结合的办法;在茶棚岭、七岭两处增设临时收购点,迁移两个点(由四道河迁至罗家院,由板厂迁至长岭关),撤掉六个点,调整划拨供应点九处。1966年全县大旱,需调大批粮食进山,粮食流向变为向东、向西。当时接壤的六安、霍邱无粮调来,要从舒城、肥西、寿县、合肥等地调入。这次调粮数量大、路线长、粮点多,先从外县运到黄林中转站,再转运至县内各地;对调到燕子河和南溪的粮食,县内调运不便,就分别在邻近燕子河的霍山县道士冲、枫树岭和邻近南溪的河南省商城县伏山粮站设立中转站,再由中转站就近运入。70年代后期,县内公路不断增多,多改为汽车直线运输。


突击运粮本县夏季常有山洪暴发,造成崩山塌方,冲断道路、桥梁;粮点多,分布广,运程长,公路支线岭大坡陡,弯急路窄,雨天路滑难行,每年要赶季节组织力量突击运粮。1966年以前,每年春秋两季组织人力肩挑及独轮车、板车和毛排、木船,组成营、连、排、班运粮,区和公社对运粮民工的食宿、茶水、医疗、桥梁渡口安全措施,都具体安排落实。1963~1965年,梅山水库上游基本无水,在有少量水时组织抢水运输。从五桂潭到梅山的47公里航线上设立近20处临时中转站并根据水位升降随时搬迁。在响洪甸水库上游的黄家楼、河口、面冲、六里棚等处也设立过中转站。

1966年起,从外县调入粮食增多,每年要赶在大雪封山前组织车队突击运粮。县成立调粮指挥部,由一名副县长分管主持,协调解决粮源、运力、路况、汽油、资金等问题。区和公社均有一名主要领导人具体负责。地、县粮食和交通部门均投入很多力量参加突击运粮。1966~1983年,六安地区汽车运输公司第二、三、四、八、二十七、三十五等车队先后来县驻点运粮。1966年本县大旱,从外县调入2500万公斤。县长顾凤成从青山沿土公路徒步56公里,一直查看到丁家埠,指挥沿途社队及时修复毁坏的路面。当年雪大,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区、公社发动群众及时扫雪,使运粮进山的汽车一直未停。1978年又遇大早,从外县调入6500万公斤,省、地、县交通部门组织10多个车队、200辆汽车,从合肥、六安等地运粮来县,各车队队长跟车上路,高峰时组织两套班子,歇人不歇车,昼夜抢运,最高月运量达1400万公斤。1983年9月,六安地区亦成立粮食调运领导组,帮助本县调入7000万公斤粮食,增拨运粮汽油120吨,突击抢修六安、霍邱和本县支线公路。六安地区汽车运输公司二队、三队、八队计60多辆汽车常驻金寨,他们晴天运支线,雨天运干线,曾两天一夜将六安县青 山粮站100多万公斤稻谷突击运到本县油坊店、黄林、梅山粮站。至12月底共运入5000余万公斤,占应调入总数的70%。1984年起,由于推行承包责任制,加之社会车辆增多,多年来车队驻点突击运粮转变为常年正常运输。
上一篇:第一节 购销
下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