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机构 团体
一、机构设施
苏区文化教育委员会民国20年(1931)7月1日,鄂豫皖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制定了文化教育政策,规定县、区、乡苏维埃政府设文化教育委员会。县境内各级苏维埃政府普遍建立文化机构,开展读报、识字、演剧、化装演讲等文化活动。
立煌县民众教育馆民国21年(1932)11月,立煌县设民众教育馆,馆长1人,职员4人,内设教导组、总务组、艺术组,开办图书、阅览、游艺室,绘制宣传画、壁报,组织歌咏队、话剧团、节日灯会,搜集、整理民间文艺和地方文献,管理流动艺人,实施失学民众的补习,设民众代笔询问处。35年下设麻埠分馆,次年停办。
金寨县文化馆1950年在麻埠镇成立。1951年在金寨镇成立文化分馆,承担城关等区群众文化工作。1955年两镇淹没,迁梅山,合并为县文化馆。1979年文化馆一分为三: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各自独立办公。1980年起中央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先后拨专款25万元兴建文化设施。1984年县文化馆建成2100平方米大楼一幢,省书法家刘子善题名为“梅山文苑”。1987年,文化馆编制11人,设行政、文艺、宣传3组,负责对区、乡文化站业务辅导和全县群众文化工作。自1977年至1987年,举办音乐、美术、书法、戏曲、舞蹈及文学创作、基层文化工作等培训共20期、630人次,培训对象为业余文艺骨干、青少年文艺书画爱好者和区乡文化站工作人员。
区、乡(镇)文化站1952年,流波成立中心文化站,接着白大、丁埠、吴店、沙河、帽顶、古碑等区先后成立文化站。1956年,南溪成立文化分馆。1958年“大跃进”放文化“卫星”,全县29个公社成立48个民办文化馆、站,134个业余剧团,270个农村图书室,533个文艺宣传队,4600个读书组,426个大队成立农村俱乐部。是年,农村到处搞“诗画满墙”。由于缺乏物质基础,非群众自愿,大都流于形式。1960年初,社办文化馆、站只剩13个。1962年恢复各区站,梅山镇设文化站,全军、开顺、长岭等13个公社建立第一批社办公助文化站。继后,前畈、吴店、关庙、龚店4个公社先后成立文化站。1966~1973年,农村文化馆、站工作停顿。1979和1981年,桃岭、张畈两公社先后成立“文化中心”。1980年桃岭获六安地区“文化中心建设”一等奖,12月出席省农村文化中心建设先进集体经验交流会。1982年张畈公社投资1万多元购置电影放映、服装道具、体育设备。4月,张畈文化中心被评为安徽省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省文化厅奖给8.75毫米电影放映设备1套。1984年,全县有11个乡办公助站转为公办。1987年,全县共有区级站8个,乡级站35个。
县工人文化宫1986年,县工人文化宫建成,活动面积1000多平方米,工作人员5名,宫内设有舞厅、文艺厅、电子游艺、射击、乒乓球、棋类等活动室及图书室、报刊阅览室、业余文化教室。该宫还置有彩色电视机、管弦乐器和民族乐器。文化宫一面组织宫内活动,一面辅导基层工会文化工作。1986年,组织梅山镇及县直属机关中、老年京剧爱好者成立京剧协会。
厂、站俱乐部50年代,梅山、响洪甸水电站建成后,均设有俱乐部,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先后建成近1000座位的影剧院。1972年,金光钢厂俱乐部建1512个座位影剧院1座,舞台灯光设备齐全。另设有乒乓球、棋类活动室等。俱乐部在节假日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文娱活动,举办职工、少儿书画展览等。
二、文艺团体
周小班为县境最早的民间职业京剧班。清同治初年,协办大学士周祖培,在北京雇用唱堂戏的娃娃班,带至家乡牛食畈后,改称周小班。周祖培死后,戏班脱离周家,在商南一带民间演唱。光绪年间,该班曾多次在麻埠、流波一带演出。民国17年遭土匪李老末抢劫,戏箱被毁,人员冲散,周小班结束。
良友班清光绪年间,六安庆寿班常来流波、麻埠两镇演出,由当地帮会组织出面包场。此后,涌现一批京剧爱好者。民国初年,各会馆出资,置办行头,邀集票友,在流波组成良友班。民国17年,该班遭李老末股匪抢劫,损失严重。抗日战争时期,自筹资金,添置戏装,重新演出。1949年改组为流波业余剧团,1953年初解散。
唐包子倒七戏班民国年间,唐包子(艺名,麻埠区杨店乡人,名唐正采)倒七戏班在境内和皖西一带颇有影响。唐为班主,善演旦角闻名,班内名角有张昆山、沈胖子、柳叶青、李双红(六安人,扮相和唱腔俱佳,得名“双红”)等。戏班演唱东至苏家埠、独山,北至叶集,南至流波、诸佛庵,西至金家寨,方圆二百公里,属庐剧西路唱腔,深为群众喜爱。传统剧目有:《山伯访友》、《休丁香》、《小辞店》、《观画》等。
金家寨剧团、红日新剧团民国18年(1929)冬,在七邻湾成立金家寨剧团,初属少共六安六区区委,后直属中共皖西北特委,演员30多人。民国20年2月,县境汤家汇有红日新剧团,属商城县委领导,演员20余人。其后合并到金家寨剧团,民国21年剧团随红军西征。
金寨县梅山京剧团前身为新生平剧社。1950年起在麻埠、独山等地流动演出,后定居麻埠,改名为金寨县麻埠新生京剧团。1951年7月,随皖北行署慰问团在金家寨等地慰问演出,改属皖北优抚局。该团曾到桐城、怀远、蚌埠等地慰问荣誉军人。1952年,优抚局撤销剧团,人员转业到麻埠,复名金寨县麻埠新生京剧团。1954年来梅山后,改名金寨县梅山京剧团,先在简易剧场演出,1958年入梅山剧场演出。1960年,主要演员并入皖西京剧团,梅山京剧团撤销。
金寨县黄梅戏剧团1958年8月,金寨县歌舞团成立,演职员30人。1959年3月,改为金寨县楚剧团。1960年3月,县从各区业余剧团挑选12名演员,成立县黄梅戏剧团;5月,楚剧团并入;10月,梅山京剧团撤销,青年演员补充到黄梅戏剧团,共有演职员60多人。1966年12月,改名为金寨县燎原文工团。“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该团价值8万元的戏装被烧掉。1968年10月,演职员13人下放劳动。1978年,复名金寨县黄梅戏剧团,演职员64人。1985年,该团进行改革,精简20余名演员,现有演职员48人。
工、农业余剧团1950年,金寨、麻埠、流波三镇组织有工人或镇(市)民业余剧团。1953年起全县相继建立一批工人、农民业余剧团。60~70年代,机关、厂矿、学校、农村普遍建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87年,农村中能坚持业余演出的农民业余剧团有3个。
附抗日战争时期省属文化机构和戏剧团体
民国28年(1939)1月,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设立战时文化事业委员会。其他文化机构有立煌社会服务处,中国文化服务社立煌分社等。同年成立青年剧团。12月,省保安处将救亡剧团改建为大别山剧团。民国29年成立青年剧社和抗建艺术社、战干剧社、公余俱乐部、军民俱乐部等,较有影响的为青年剧团、军民俱乐部。
苏区文化教育委员会民国20年(1931)7月1日,鄂豫皖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制定了文化教育政策,规定县、区、乡苏维埃政府设文化教育委员会。县境内各级苏维埃政府普遍建立文化机构,开展读报、识字、演剧、化装演讲等文化活动。
立煌县民众教育馆民国21年(1932)11月,立煌县设民众教育馆,馆长1人,职员4人,内设教导组、总务组、艺术组,开办图书、阅览、游艺室,绘制宣传画、壁报,组织歌咏队、话剧团、节日灯会,搜集、整理民间文艺和地方文献,管理流动艺人,实施失学民众的补习,设民众代笔询问处。35年下设麻埠分馆,次年停办。
金寨县文化馆1950年在麻埠镇成立。1951年在金寨镇成立文化分馆,承担城关等区群众文化工作。1955年两镇淹没,迁梅山,合并为县文化馆。1979年文化馆一分为三:文化馆、图书馆、文物管理所,各自独立办公。1980年起中央文化部和省文化厅先后拨专款25万元兴建文化设施。1984年县文化馆建成2100平方米大楼一幢,省书法家刘子善题名为“梅山文苑”。1987年,文化馆编制11人,设行政、文艺、宣传3组,负责对区、乡文化站业务辅导和全县群众文化工作。自1977年至1987年,举办音乐、美术、书法、戏曲、舞蹈及文学创作、基层文化工作等培训共20期、630人次,培训对象为业余文艺骨干、青少年文艺书画爱好者和区乡文化站工作人员。
区、乡(镇)文化站1952年,流波成立中心文化站,接着白大、丁埠、吴店、沙河、帽顶、古碑等区先后成立文化站。1956年,南溪成立文化分馆。1958年“大跃进”放文化“卫星”,全县29个公社成立48个民办文化馆、站,134个业余剧团,270个农村图书室,533个文艺宣传队,4600个读书组,426个大队成立农村俱乐部。是年,农村到处搞“诗画满墙”。由于缺乏物质基础,非群众自愿,大都流于形式。1960年初,社办文化馆、站只剩13个。1962年恢复各区站,梅山镇设文化站,全军、开顺、长岭等13个公社建立第一批社办公助文化站。继后,前畈、吴店、关庙、龚店4个公社先后成立文化站。1966~1973年,农村文化馆、站工作停顿。1979和1981年,桃岭、张畈两公社先后成立“文化中心”。1980年桃岭获六安地区“文化中心建设”一等奖,12月出席省农村文化中心建设先进集体经验交流会。1982年张畈公社投资1万多元购置电影放映、服装道具、体育设备。4月,张畈文化中心被评为安徽省农村工作先进集体,省文化厅奖给8.75毫米电影放映设备1套。1984年,全县有11个乡办公助站转为公办。1987年,全县共有区级站8个,乡级站35个。
县工人文化宫1986年,县工人文化宫建成,活动面积1000多平方米,工作人员5名,宫内设有舞厅、文艺厅、电子游艺、射击、乒乓球、棋类等活动室及图书室、报刊阅览室、业余文化教室。该宫还置有彩色电视机、管弦乐器和民族乐器。文化宫一面组织宫内活动,一面辅导基层工会文化工作。1986年,组织梅山镇及县直属机关中、老年京剧爱好者成立京剧协会。
厂、站俱乐部50年代,梅山、响洪甸水电站建成后,均设有俱乐部,配有专职管理人员。先后建成近1000座位的影剧院。1972年,金光钢厂俱乐部建1512个座位影剧院1座,舞台灯光设备齐全。另设有乒乓球、棋类活动室等。俱乐部在节假日经常组织职工开展文娱活动,举办职工、少儿书画展览等。
二、文艺团体
周小班为县境最早的民间职业京剧班。清同治初年,协办大学士周祖培,在北京雇用唱堂戏的娃娃班,带至家乡牛食畈后,改称周小班。周祖培死后,戏班脱离周家,在商南一带民间演唱。光绪年间,该班曾多次在麻埠、流波一带演出。民国17年遭土匪李老末抢劫,戏箱被毁,人员冲散,周小班结束。
良友班清光绪年间,六安庆寿班常来流波、麻埠两镇演出,由当地帮会组织出面包场。此后,涌现一批京剧爱好者。民国初年,各会馆出资,置办行头,邀集票友,在流波组成良友班。民国17年,该班遭李老末股匪抢劫,损失严重。抗日战争时期,自筹资金,添置戏装,重新演出。1949年改组为流波业余剧团,1953年初解散。
唐包子倒七戏班民国年间,唐包子(艺名,麻埠区杨店乡人,名唐正采)倒七戏班在境内和皖西一带颇有影响。唐为班主,善演旦角闻名,班内名角有张昆山、沈胖子、柳叶青、李双红(六安人,扮相和唱腔俱佳,得名“双红”)等。戏班演唱东至苏家埠、独山,北至叶集,南至流波、诸佛庵,西至金家寨,方圆二百公里,属庐剧西路唱腔,深为群众喜爱。传统剧目有:《山伯访友》、《休丁香》、《小辞店》、《观画》等。
金家寨剧团、红日新剧团民国18年(1929)冬,在七邻湾成立金家寨剧团,初属少共六安六区区委,后直属中共皖西北特委,演员30多人。民国20年2月,县境汤家汇有红日新剧团,属商城县委领导,演员20余人。其后合并到金家寨剧团,民国21年剧团随红军西征。
金寨县梅山京剧团前身为新生平剧社。1950年起在麻埠、独山等地流动演出,后定居麻埠,改名为金寨县麻埠新生京剧团。1951年7月,随皖北行署慰问团在金家寨等地慰问演出,改属皖北优抚局。该团曾到桐城、怀远、蚌埠等地慰问荣誉军人。1952年,优抚局撤销剧团,人员转业到麻埠,复名金寨县麻埠新生京剧团。1954年来梅山后,改名金寨县梅山京剧团,先在简易剧场演出,1958年入梅山剧场演出。1960年,主要演员并入皖西京剧团,梅山京剧团撤销。
金寨县黄梅戏剧团1958年8月,金寨县歌舞团成立,演职员30人。1959年3月,改为金寨县楚剧团。1960年3月,县从各区业余剧团挑选12名演员,成立县黄梅戏剧团;5月,楚剧团并入;10月,梅山京剧团撤销,青年演员补充到黄梅戏剧团,共有演职员60多人。1966年12月,改名为金寨县燎原文工团。“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该团价值8万元的戏装被烧掉。1968年10月,演职员13人下放劳动。1978年,复名金寨县黄梅戏剧团,演职员64人。1985年,该团进行改革,精简20余名演员,现有演职员48人。
工、农业余剧团1950年,金寨、麻埠、流波三镇组织有工人或镇(市)民业余剧团。1953年起全县相继建立一批工人、农民业余剧团。60~70年代,机关、厂矿、学校、农村普遍建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87年,农村中能坚持业余演出的农民业余剧团有3个。
附抗日战争时期省属文化机构和戏剧团体
民国28年(1939)1月,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设立战时文化事业委员会。其他文化机构有立煌社会服务处,中国文化服务社立煌分社等。同年成立青年剧团。12月,省保安处将救亡剧团改建为大别山剧团。民国29年成立青年剧社和抗建艺术社、战干剧社、公余俱乐部、军民俱乐部等,较有影响的为青年剧团、军民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