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概述
霍邱是农业大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商品粮基地建设试点县,是国家和省红麻、棉花、油料、药材、荻、柳生产的重点县,是安徽省九大水产基地之一,也是淮河中游的重点行蓄洪区。全县2057651亩耕地,1385884口人,分县排列,在全省分别居于第一位和第二位。
境内史、泉、汲、淠、沣五条河流纵贯南北,境北淮河自西向东,绵延79公里。1958年开挖了史河总干渠、汲东、沣东、沣西干渠,可灌溉全县80%以上的耕地。城东湖、城西湖烟波浩渺,西大山、下骆山竹木葱笼。
一
霍邱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东临六安、寿县,北与颍上、阜南隔淮河相望,西与河南省固始毗连,南与金寨接壤。南北长95.2公里,东西宽65.8公里,跨东经115°50′20″至116°32′31″和北纬31°44′51″至32°36′31″之间。全县总面积3802.8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72%。地势南高北低,制高点419.4米,最低海拔17米。南部丘陵区1816.1平方公里,北部平原区1957.9平方公里。
霍邱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盛产稻、麦、棉花、油料、麻类,特产猪、禽、蛋、羽绒、皮张等。霍寿黑猪、皖西白鹅、麻黄鸡品质优良,皖贝毋、全虫、龟板、鳖甲、紫苏、半夏、白选皮、葳灵仙、徐长卿、猫抓草等中药材久负盛名。矿藏有铁、磷、石煤、石灰石、大理石等。飞禽以野鸭居多,大雁次之。
霍邱历史悠久。境内的扁担岗遗址,散布圆锥状夹砂红陶鼎足等文物,证明我们的祖先6000年以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西周时为蓼国地,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始置霍邱县。历代兴废,千年弹指。民国38年(1949)1月26日,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霍邱县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
1987年全县辖7个区、4个区级镇、62个乡、7个乡级镇;751村、8个街道办事处。境内汉族居多,回族次之;还有满族、蒙古族、苗族、壮族、彝族、高山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
二
霍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1988年4月28日,省人民政府批准本县为革命苏区县。这里的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太平天国时期,薛集倪塘湖就爆发过农民起义,攻破县城,实行天国政策。辛亥革命时期,在外地的霍邱青年纷纷回县进行革命活动;叶集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攻打三府衙门,赶跑了当地的官僚劣绅。
民国7年(1918)夏,高君曼与其夫陈独秀回到家乡霍邱县城,宣传新文化,传播革命思想。次年5月7日,城关教师、学生、工人、市民数百人游行示威,罢工、罢市、罢课,声援“五·四”运动。民国10年(1921),霍邱籍青年韦素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同其他同志一起去苏联留学,在莫斯科曾轮流列席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民国13年(1924),霍邱境内就开始有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民国17年(1928),成立了中共霍邱县委。是年,举行“文字暴动”。民国20年(1931)成立霍邱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并改为县苏维埃政府,开展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先后建立了红色政权,进行了土地改革。次年,红军第25军和霍邱人民一道,进行了“霍邱城保卫战”,抵抗国民党军徐庭瑶部的进攻。7月13日,国民党军队破城,红军、赤卫队、灾民团和居民奋勇抵抗,牺牲1000余人,被俘1000多人,县城失守。霍邱籍红军战士离开家乡,后来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霍邱有近20万人参军参战,4000多名优秀儿女奋战沙场,光荣献身。
“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入本县叶集、姚李庙一带。中共霍邱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日军被迫退出县境。
解放战争时期,霍邱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民国36年(1947),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皖西等根据地,霍邱县人民与解放军并肩战斗,消灭反动势力,建立革命政权,在1949年1月迎来了霍邱解放。是年春天,1500多名青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县出动民兵、民工2.5万多人,为解放军修路搭桥,运送粮草,支援解放军胜利打过长江。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霍邱人民为了全中国的解放前赴后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霍邱人民积极参加各项政治运动和经济建设,特别是1978年以后,全县人民锐意进取,积极进行了农村改革,使社会主义经济和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
霍邱,原来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广种薄收,旱、涝、虫灾频繁,生产水平很低;现代工业几乎空白,交通处于落后状态;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很不发达,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建国后,中共霍邱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走上了一条光明而又曲折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为改变面貌,治穷致富,奋力拼搏。
1949年至1957年,全县先后进行了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等运动,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5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21918万元,比1949年增长了141%,年递增11.62%。人均年收入由39.7元增加到79.4元;人均粮食由494斤增加到692斤,多数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社会风尚良好,各项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居主导地位。
1958年至1960年,三年“大跃进”,城乡刮起“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特殊化风、生产瞎指挥风,生产水平急剧下降。196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2507万元,比1957年下降42.9%。经整风整社,纠正“五风”,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于1961年实行“包产到田,责任到人”,工农业生产很快回升。1962年改正“责任田”,恢复集体生产。
“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产闹革命”,使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受到严重损失。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本县的工农业产值年递增率只有1.87%。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沿淮、沿湖灾区群众温饱问题长期不能得到解决。
1978年起,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城乡人民投身改革,意识观念不断更新。由于全县农村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城镇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变单一公有制为全民、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并存的新格局,生产力得到了很大解放,国民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3283万元,比1978年增长75.6%,年递增3.16%。城乡居民储蓄年底余额6530万元,比1978年增长6.37倍。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80%的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四
解放38年来,霍邱的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尤其农业生产成绩巨大。解放前大部分土地被李梦庚为首的近200户大、中地主控制,农民忍受地租与苛捐杂税的盘剥,生产水平很低,生活十分贫困。解放后,翻天覆地的土改运动,使数千年来在土地上耕耘的农民第一次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82年,全县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由集中统一经营,改为集中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承包经营相结合;从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多种经营;由指令性生产转向指导性生产,使农业生产发生了第二次飞跃。
1987年,全县农业产值3974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4.6%,比1978年增长63.8%。粮食年产57.5万吨。林牧副渔产值1184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1.1%,上升到29.8%;种植业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78.9%,下降为70.2%;乡镇企业,1987年实现产值16024万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现价)的23.5%。全县农村劳动力人均生产粮食1170公斤,创社会总产值1389元。
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就在霍邱城北修建大业陂(今水门塘),“备潴蓄而资灌溉”。但直到1949年,霍邱全境仅有沟塘9000多口,蓄水量只有4000万立方米。大部分土地易旱易涝,非旱即涝。建国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全县人民大张旗鼓地培修淮(河)堤,开挖史河灌渠,兴修蓄水工程,到1987年底,全县共修筑淮、淠河堤118.9公里,兴建大型防洪闸3座,建成城西湖、城东湖两个蓄洪区和姜家湖行洪区,控制洪水能力达45.4亿立方米,占淮河中上游计划控制洪水的60%以上。湖河洼地兴建圩堤328.4公里、排水沟渠205.7公里、中小型防洪排涝涵闸14座、机电排灌站19处;岗区兴建史河灌区总干、干、支、斗、农渠,一共4643.86公里、机电灌站37处;兴建中小型水库66座;整修塘坝1.8万处。总蓄水量达32340万立方米,拦蓄地面迳流21544立方米。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2.9239亿元。投用土石方1.3225亿立方米,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176.9万亩,洼地除涝面积36.1万亩;两项折合统计170.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82.2%,基本上形成了能灌能排的河网水系,旱涝保收面积达139.58万亩。但淮河干流泄量仍然不足,每到夏季洪水滞留,防洪任务艰巨,1987年曾五战洪峰,有的圩区需要增加排涝设施;史河灌区急需完善工程配套。
1949年县内仅有一个国营酒厂和一些个体手工业作坊,年产值120.5万元。经过38年的努力,工业已初具规模。1987年,乡级以上工业企业307个,比1978年增加111个。全县工业产值13535万元,比1978年增长1.22倍。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5732万元。临水大曲酒历史悠久。1977年开始生产高档酒“临水玉泉”。“淮河流千里,玉泉香万家”。1980年,在全国第一届白酒评比会上,获得“色清透明、窖香浓郁、甘冽爽口、尾味纯净、浓香型风格”的赞誉,并荣获三连冠。1981年被命名为安徽名酒。
WXQG-4.5型汽车挂车,通过部级审定验收,为全省同行业最先领取部级生产许可证的三厂家之一。江淮牌ILS—220型栅条双铧犁,1987年经省级质量检测为一等品,获优质产品称号。
交通运输。建国前,陆运肩挑手推,水运仅有木船,装卸全靠人力。建国后,交通事业迅速发展。1985年和1986年,全县以工代赈修建泥结碎石公路38条,328.7公里。1987年,境内共有公路878.35公里,其中,渣油路面142.1公里,碎石路面225.75公里。全县拥有运输船2375艘,1020万吨位;客船29艘,1317座位。民用大小汽车1049辆、三轮车和大小拖拉机897辆(台)。全县68个乡镇晴雨通车,已形密集的公路网。
明、清时期,霍邱有驿马邮传。20年代初,第一家邮局开办邮政业务。1949年,全县邮路总长度仅有441公里,从业人员少,设备差。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邮电事业,1950年、1952年,先后开办电话业务和电报业务。1987年全县有1个邮电局和29个支局、所,邮路单程总长409公里,农村投递路线单程2432公里,电报电话共4路,长话电话9路;新建两个微波站,可接收卫星转播、长话中转。新建市内自动电话终期容量4000门,可直拨各大城市。农话电话杆路长977.2公里,是1978年的3.2倍。
1949年全县仅有1台11伏1.5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照明。1953年开始进行电力建设,由火力发电到水力发电,由小电厂经营到大电网供电。1984年电力建设步伐加快。1987年全县集镇和69个乡镇全部通电,日负荷7000千瓦,全年供电6428万千瓦小时。
城乡建设建国后有很大发展。县城、集镇和农村,兴建楼房瓦屋日益增多。城关镇解放前被称为“霍邱县,破猪圈”。建国后,辟建新街,扩大城区范围。现在楼房林立,古蓼已展新姿。
叶集镇位于县境西南,地处鄂豫皖三省之间,是大别山的“门户”、安徽西部的“窗口”、皖西的重镇、土特产品的集散地。明代中叶起商业日益繁荣,清代后期衰败。1984年以来,经过大力改造,面貌一新。2万多平方米的“皖西市场”吸引了浙江、江苏、河南、湖北、广东等省34家国营、集体和个体商户来此常年营业,日上市4万多人次,月成交额达90万元以上。叶集镇这颗镶嵌在大别山以北的明珠,已闪耀出灿烂的光彩,1987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百科年鉴》有专文介绍。柳树乡的观山村被誉为“新农村典型”,受到省人民政府的嘉奖,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1979年联合国粮农考察团前往参观。
1949年,城关、叶集、河口集只有几家出售京广百货、布匹、食盐的店铺。建国后,全县商业迅速发展,形成以国营商业为主导,集体、个体商业共存的商业体制。1978年后,实行“开放、搞活”,城乡集市贸易活跃,商贸流通领域出现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大中小企业争发展的繁荣局面。1987年全县商品零售额29404万元,比1978年增长1.44倍;集市贸易成交额增长4.8倍。荻、柳、草编工艺品和鲜蛋等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创汇逐年增加。
霍邱文化源远流长,城乡人民爱好诗文、美术、音乐和演唱艺术。历史上,鸿文硕士不乏其人;近代、现代涌现出更多的文化名人,有参加“未名社”的韦素园、李霁野、韦丛芜、台静农,以及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王冶秋、李何林、薛砺若等学者专家。他们学识渊博,著作丰厚。建国后,建立健全了文化事业机构,成立了县文联和美术、摄影、曲艺等协会。群众文化生活日益改善。1978年以后,文艺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已拥有从事各种体裁创作的业余作者110多人,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了一大批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音乐、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有的在省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县黄梅戏剧团多次参加省、地调演。
建国后,广播电视从无到有,并得到迅速发展。到1987年国庆节,全县安装了调频接收机50部,累计架设乡至村网络481条,143万米;村以下网络842.2万米,装置大小喇叭1.2万只。乡、村通播率达97.5%。电视起步晚,发展快。1983年兴建了一座广播电视中心大楼;1987年10月,安装1000瓦10频道分米波电视发射机,可转中央台二套部分节目。1987年全县有各种型号电视机2.1万多台。
霍邱人民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建国后,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87年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和师范学校812所。有63个乡(镇)普及初等教育,占全县乡镇的88.7%。自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以来,本县向国家输送高校新生1551人、高初中中专生2749人;并为各条战线输送大批后备人才。全县有中小学教职工11777人(其中民师5581人),内有高级职称的101人、中级职称的1456人、初级职称的6692人。
建国前,仅集镇有少数私人诊所和中药铺,广大群众缺医少药。巫婆神汉猖獗,疫病经常流行。建国后,1950年建立霍邱县卫生院,此后区乡陆续建立卫生院,村设立卫生室。同时建立了防疫站、保健站、中级卫校。1987年,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69人,已形成县区乡三级卫生防疫保健网。1972年以来,在全县大力提倡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出生率为16.32‰。
民国时期,本县中小学只有徒手操、球类等体育项目,田径活动少见。新中国建立后,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学校设体育课,配备专职或兼职体育教师;群众有组织地开展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射击等项活动。13岁的武术运动员刘学志,1958年参加全国的八极拳和梅花单刀比赛,获二等奖。少年武术运动员白群鹤(回族),在呼和浩特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个人优胜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余耀武在青少年男子标准手枪60发项目比赛中,以575环破世界青少年射击比赛纪录。他们在国家、省、地区运动会上,为霍邱争得荣誉。
从1956年开始,本县逐步学习、推广各项实用科技,鼓励发明创造,建立科普协会和科委机构。1978年到1987年,全县共取得112项科技成果。其中获省优秀奖2项、地区优秀奖35项。1987年全县有科技人员2038人。
五
霍邱,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水旱灾害的影响,以及资金、能源、技术的制约,经济发展欲速不达。农业生产虽持续发展,但1987年人均占有粮仅有4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55.77元,全县人均财政收入23.6元,均低于全国、全省和地区的平均水平。但是,本县的优势很多,发展潜力很大。现在,已认识这些优势,正在挖掘这些潜力,不断地开创新的局面。全县人民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正在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境内史、泉、汲、淠、沣五条河流纵贯南北,境北淮河自西向东,绵延79公里。1958年开挖了史河总干渠、汲东、沣东、沣西干渠,可灌溉全县80%以上的耕地。城东湖、城西湖烟波浩渺,西大山、下骆山竹木葱笼。
一
霍邱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东临六安、寿县,北与颍上、阜南隔淮河相望,西与河南省固始毗连,南与金寨接壤。南北长95.2公里,东西宽65.8公里,跨东经115°50′20″至116°32′31″和北纬31°44′51″至32°36′31″之间。全县总面积3802.86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2.72%。地势南高北低,制高点419.4米,最低海拔17米。南部丘陵区1816.1平方公里,北部平原区1957.9平方公里。
霍邱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盛产稻、麦、棉花、油料、麻类,特产猪、禽、蛋、羽绒、皮张等。霍寿黑猪、皖西白鹅、麻黄鸡品质优良,皖贝毋、全虫、龟板、鳖甲、紫苏、半夏、白选皮、葳灵仙、徐长卿、猫抓草等中药材久负盛名。矿藏有铁、磷、石煤、石灰石、大理石等。飞禽以野鸭居多,大雁次之。
霍邱历史悠久。境内的扁担岗遗址,散布圆锥状夹砂红陶鼎足等文物,证明我们的祖先6000年以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西周时为蓼国地,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始置霍邱县。历代兴废,千年弹指。民国38年(1949)1月26日,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霍邱县城,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
1987年全县辖7个区、4个区级镇、62个乡、7个乡级镇;751村、8个街道办事处。境内汉族居多,回族次之;还有满族、蒙古族、苗族、壮族、彝族、高山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
二
霍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1988年4月28日,省人民政府批准本县为革命苏区县。这里的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太平天国时期,薛集倪塘湖就爆发过农民起义,攻破县城,实行天国政策。辛亥革命时期,在外地的霍邱青年纷纷回县进行革命活动;叶集人民自发组织起来,攻打三府衙门,赶跑了当地的官僚劣绅。
民国7年(1918)夏,高君曼与其夫陈独秀回到家乡霍邱县城,宣传新文化,传播革命思想。次年5月7日,城关教师、学生、工人、市民数百人游行示威,罢工、罢市、罢课,声援“五·四”运动。民国10年(1921),霍邱籍青年韦素园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同其他同志一起去苏联留学,在莫斯科曾轮流列席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民国13年(1924),霍邱境内就开始有共产党的地下活动。民国17年(1928),成立了中共霍邱县委。是年,举行“文字暴动”。民国20年(1931)成立霍邱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并改为县苏维埃政府,开展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先后建立了红色政权,进行了土地改革。次年,红军第25军和霍邱人民一道,进行了“霍邱城保卫战”,抵抗国民党军徐庭瑶部的进攻。7月13日,国民党军队破城,红军、赤卫队、灾民团和居民奋勇抵抗,牺牲1000余人,被俘1000多人,县城失守。霍邱籍红军战士离开家乡,后来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霍邱有近20万人参军参战,4000多名优秀儿女奋战沙场,光荣献身。
“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入本县叶集、姚李庙一带。中共霍邱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游击战争,日军被迫退出县境。
解放战争时期,霍邱人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民国36年(1947),刘(伯承)邓(小平)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皖西等根据地,霍邱县人民与解放军并肩战斗,消灭反动势力,建立革命政权,在1949年1月迎来了霍邱解放。是年春天,1500多名青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县出动民兵、民工2.5万多人,为解放军修路搭桥,运送粮草,支援解放军胜利打过长江。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霍邱人民为了全中国的解放前赴后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霍邱人民积极参加各项政治运动和经济建设,特别是1978年以后,全县人民锐意进取,积极进行了农村改革,使社会主义经济和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三
霍邱,原来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广种薄收,旱、涝、虫灾频繁,生产水平很低;现代工业几乎空白,交通处于落后状态;文化、教育、科技事业很不发达,人民生活十分贫困。建国后,中共霍邱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走上了一条光明而又曲折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为改变面貌,治穷致富,奋力拼搏。
1949年至1957年,全县先后进行了镇压反革命、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等运动,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5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21918万元,比1949年增长了141%,年递增11.62%。人均年收入由39.7元增加到79.4元;人均粮食由494斤增加到692斤,多数人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市场繁荣,物价稳定,社会风尚良好,各项事业都有较大的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居主导地位。
1958年至1960年,三年“大跃进”,城乡刮起“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特殊化风、生产瞎指挥风,生产水平急剧下降。196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2507万元,比1957年下降42.9%。经整风整社,纠正“五风”,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方针,于1961年实行“包产到田,责任到人”,工农业生产很快回升。1962年改正“责任田”,恢复集体生产。
“文化大革命”期间,“停产闹革命”,使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受到严重损失。在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本县的工农业产值年递增率只有1.87%。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沿淮、沿湖灾区群众温饱问题长期不能得到解决。
1978年起,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城乡人民投身改革,意识观念不断更新。由于全县农村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城镇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变单一公有制为全民、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并存的新格局,生产力得到了很大解放,国民经济发生了显著变化。198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3283万元,比1978年增长75.6%,年递增3.16%。城乡居民储蓄年底余额6530万元,比1978年增长6.37倍。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80%的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
四
解放38年来,霍邱的各项事业不断前进,尤其农业生产成绩巨大。解放前大部分土地被李梦庚为首的近200户大、中地主控制,农民忍受地租与苛捐杂税的盘剥,生产水平很低,生活十分贫困。解放后,翻天覆地的土改运动,使数千年来在土地上耕耘的农民第一次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82年,全县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由集中统一经营,改为集中统一经营与家庭分散承包经营相结合;从单一的粮食生产转向多种经营;由指令性生产转向指导性生产,使农业生产发生了第二次飞跃。
1987年,全县农业产值3974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4.6%,比1978年增长63.8%。粮食年产57.5万吨。林牧副渔产值1184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1.1%,上升到29.8%;种植业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78.9%,下降为70.2%;乡镇企业,1987年实现产值16024万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现价)的23.5%。全县农村劳动力人均生产粮食1170公斤,创社会总产值1389元。
春秋时期,楚相孙叔敖就在霍邱城北修建大业陂(今水门塘),“备潴蓄而资灌溉”。但直到1949年,霍邱全境仅有沟塘9000多口,蓄水量只有4000万立方米。大部分土地易旱易涝,非旱即涝。建国后的50年代和60年代,全县人民大张旗鼓地培修淮(河)堤,开挖史河灌渠,兴修蓄水工程,到1987年底,全县共修筑淮、淠河堤118.9公里,兴建大型防洪闸3座,建成城西湖、城东湖两个蓄洪区和姜家湖行洪区,控制洪水能力达45.4亿立方米,占淮河中上游计划控制洪水的60%以上。湖河洼地兴建圩堤328.4公里、排水沟渠205.7公里、中小型防洪排涝涵闸14座、机电排灌站19处;岗区兴建史河灌区总干、干、支、斗、农渠,一共4643.86公里、机电灌站37处;兴建中小型水库66座;整修塘坝1.8万处。总蓄水量达32340万立方米,拦蓄地面迳流21544立方米。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达2.9239亿元。投用土石方1.3225亿立方米,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176.9万亩,洼地除涝面积36.1万亩;两项折合统计170.4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82.2%,基本上形成了能灌能排的河网水系,旱涝保收面积达139.58万亩。但淮河干流泄量仍然不足,每到夏季洪水滞留,防洪任务艰巨,1987年曾五战洪峰,有的圩区需要增加排涝设施;史河灌区急需完善工程配套。
1949年县内仅有一个国营酒厂和一些个体手工业作坊,年产值120.5万元。经过38年的努力,工业已初具规模。1987年,乡级以上工业企业307个,比1978年增加111个。全县工业产值13535万元,比1978年增长1.22倍。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5732万元。临水大曲酒历史悠久。1977年开始生产高档酒“临水玉泉”。“淮河流千里,玉泉香万家”。1980年,在全国第一届白酒评比会上,获得“色清透明、窖香浓郁、甘冽爽口、尾味纯净、浓香型风格”的赞誉,并荣获三连冠。1981年被命名为安徽名酒。
WXQG-4.5型汽车挂车,通过部级审定验收,为全省同行业最先领取部级生产许可证的三厂家之一。江淮牌ILS—220型栅条双铧犁,1987年经省级质量检测为一等品,获优质产品称号。
交通运输。建国前,陆运肩挑手推,水运仅有木船,装卸全靠人力。建国后,交通事业迅速发展。1985年和1986年,全县以工代赈修建泥结碎石公路38条,328.7公里。1987年,境内共有公路878.35公里,其中,渣油路面142.1公里,碎石路面225.75公里。全县拥有运输船2375艘,1020万吨位;客船29艘,1317座位。民用大小汽车1049辆、三轮车和大小拖拉机897辆(台)。全县68个乡镇晴雨通车,已形密集的公路网。
明、清时期,霍邱有驿马邮传。20年代初,第一家邮局开办邮政业务。1949年,全县邮路总长度仅有441公里,从业人员少,设备差。建国后,县人民政府重视邮电事业,1950年、1952年,先后开办电话业务和电报业务。1987年全县有1个邮电局和29个支局、所,邮路单程总长409公里,农村投递路线单程2432公里,电报电话共4路,长话电话9路;新建两个微波站,可接收卫星转播、长话中转。新建市内自动电话终期容量4000门,可直拨各大城市。农话电话杆路长977.2公里,是1978年的3.2倍。
1949年全县仅有1台11伏1.5千瓦直流发电机发电照明。1953年开始进行电力建设,由火力发电到水力发电,由小电厂经营到大电网供电。1984年电力建设步伐加快。1987年全县集镇和69个乡镇全部通电,日负荷7000千瓦,全年供电6428万千瓦小时。
城乡建设建国后有很大发展。县城、集镇和农村,兴建楼房瓦屋日益增多。城关镇解放前被称为“霍邱县,破猪圈”。建国后,辟建新街,扩大城区范围。现在楼房林立,古蓼已展新姿。
叶集镇位于县境西南,地处鄂豫皖三省之间,是大别山的“门户”、安徽西部的“窗口”、皖西的重镇、土特产品的集散地。明代中叶起商业日益繁荣,清代后期衰败。1984年以来,经过大力改造,面貌一新。2万多平方米的“皖西市场”吸引了浙江、江苏、河南、湖北、广东等省34家国营、集体和个体商户来此常年营业,日上市4万多人次,月成交额达90万元以上。叶集镇这颗镶嵌在大别山以北的明珠,已闪耀出灿烂的光彩,1987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百科年鉴》有专文介绍。柳树乡的观山村被誉为“新农村典型”,受到省人民政府的嘉奖,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1979年联合国粮农考察团前往参观。
1949年,城关、叶集、河口集只有几家出售京广百货、布匹、食盐的店铺。建国后,全县商业迅速发展,形成以国营商业为主导,集体、个体商业共存的商业体制。1978年后,实行“开放、搞活”,城乡集市贸易活跃,商贸流通领域出现国营、集体、个人一齐上,大中小企业争发展的繁荣局面。1987年全县商品零售额29404万元,比1978年增长1.44倍;集市贸易成交额增长4.8倍。荻、柳、草编工艺品和鲜蛋等出口贸易不断扩大,创汇逐年增加。
霍邱文化源远流长,城乡人民爱好诗文、美术、音乐和演唱艺术。历史上,鸿文硕士不乏其人;近代、现代涌现出更多的文化名人,有参加“未名社”的韦素园、李霁野、韦丛芜、台静农,以及在全国颇有影响的王冶秋、李何林、薛砺若等学者专家。他们学识渊博,著作丰厚。建国后,建立健全了文化事业机构,成立了县文联和美术、摄影、曲艺等协会。群众文化生活日益改善。1978年以后,文艺创作队伍不断扩大,已拥有从事各种体裁创作的业余作者110多人,在省以上报刊发表了一大批小说、散文、诗歌、戏剧、音乐、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作品,有的在省内外产生一定的影响。县黄梅戏剧团多次参加省、地调演。
建国后,广播电视从无到有,并得到迅速发展。到1987年国庆节,全县安装了调频接收机50部,累计架设乡至村网络481条,143万米;村以下网络842.2万米,装置大小喇叭1.2万只。乡、村通播率达97.5%。电视起步晚,发展快。1983年兴建了一座广播电视中心大楼;1987年10月,安装1000瓦10频道分米波电视发射机,可转中央台二套部分节目。1987年全县有各种型号电视机2.1万多台。
霍邱人民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建国后,教育事业有很大发展。1987年共有各级各类中、小学和师范学校812所。有63个乡(镇)普及初等教育,占全县乡镇的88.7%。自1977年恢复招生考试制度以来,本县向国家输送高校新生1551人、高初中中专生2749人;并为各条战线输送大批后备人才。全县有中小学教职工11777人(其中民师5581人),内有高级职称的101人、中级职称的1456人、初级职称的6692人。
建国前,仅集镇有少数私人诊所和中药铺,广大群众缺医少药。巫婆神汉猖獗,疫病经常流行。建国后,1950年建立霍邱县卫生院,此后区乡陆续建立卫生院,村设立卫生室。同时建立了防疫站、保健站、中级卫校。1987年,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469人,已形成县区乡三级卫生防疫保健网。1972年以来,在全县大力提倡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人口出生率为16.32‰。
民国时期,本县中小学只有徒手操、球类等体育项目,田径活动少见。新中国建立后,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学校设体育课,配备专职或兼职体育教师;群众有组织地开展田径、球类、体操、武术、射击等项活动。13岁的武术运动员刘学志,1958年参加全国的八极拳和梅花单刀比赛,获二等奖。少年武术运动员白群鹤(回族),在呼和浩特举行的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个人优胜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余耀武在青少年男子标准手枪60发项目比赛中,以575环破世界青少年射击比赛纪录。他们在国家、省、地区运动会上,为霍邱争得荣誉。
从1956年开始,本县逐步学习、推广各项实用科技,鼓励发明创造,建立科普协会和科委机构。1978年到1987年,全县共取得112项科技成果。其中获省优秀奖2项、地区优秀奖35项。1987年全县有科技人员2038人。
五
霍邱,由于历史的原因和水旱灾害的影响,以及资金、能源、技术的制约,经济发展欲速不达。农业生产虽持续发展,但1987年人均占有粮仅有4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55.77元,全县人均财政收入23.6元,均低于全国、全省和地区的平均水平。但是,本县的优势很多,发展潜力很大。现在,已认识这些优势,正在挖掘这些潜力,不断地开创新的局面。全县人民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正在团结奋斗、艰苦创业、积极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