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化学工业
本县化学工业诞生于“大跃进”的热潮中。1958年,兴办起地方国营钙镁磷肥厂、人造石油厂、红星制药厂等化学工业。1959年总产值为55万元,职工251人。由于脱离实际,盲目大办,资金、原料、技术等生产经营方面的基本条件不具备,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均被关闭。
1961年,为支援农业生产,解决化学肥料供应自给,县财政投资10万元等建地方国营宋店化肥厂,后因水源、电力两大根本问题无法解决,迫使工程于次年停建。
1970年,建立了地方国营县“六二六”制药厂,生产人、畜医用的片剂、针剂、大输液等10多种产品。1972年产值达32万元,职工34人。1973年,因原料不足及厂地纠纷等原因停办。同年,新建县化肥厂,设计为年产3000吨合成氨的小氮肥厂,经1975—1987年的扩建改造已形成合成氨生产能力15000吨/年。
1987年,本县有化肥厂、二轻塑料一、二厂、红光涂料厂、马店镇磷肥厂、庙岗磷肥厂、孟集镇塑料窗纱厂、叶集中学塑料厂、牌坊乡玻璃厂、城关镇矿烛厂等10个全民和集体化学工业,全行业年产值452万元,上缴税金25万元,亏损49.9万元,职工811人,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为0.56万元。另有私营工业1个,产值1.88万元,职工8人,上交利税0.16万元。个体工业220个,创产值58.08万元,上缴利税2.42万元。
化肥厂全民工业企业,隶属县经委,位于县城南郊,占地面积83825平方米,建筑面积78942平方米。1970年8月筹建,1971年秋安装设备。1972年12月建成,并一次试车成功。1973年正式投产,职工246人,当年达到设计能力,生产合成氨3032吨、碳铵9803吨。
1974年生产合成氨3358吨,是年,全省小氮肥会议在霍邱召开。1975年生产合成氨3802吨,连续被评为省地先进单位。同年,省燃化局批准,按年产合成氨5000吨的能力进行技术改造,投资124.67万元扩建锅炉房、造气楼、合成车间、配电房等,增添了4吨卧式快装锅炉、直径2260毫米煤气发生炉、直径350毫米冷热交换器、直径505毫米合成塔、L型氢氧压缩机、冰机和1000千伏安电力变压器等8台设备,1978年上项技术改造工程完成。
1976年,新建了日产32吨的碳化煤球车间,以无烟煤为原料制成碳化煤球,取代焦碳为原料制半水煤气。
1982年,又以改造合成工段为重点,按年产1万吨合成氨能力进行分步技改。第一期按年产7000吨合成氨平衡配套,以合成、变换、精炼工段为重点,增添直径600毫米系列合成系统全套设备,更换直径240毫米变换炉,增置1台面积为350平方米的热变换器,直径500毫米的铜洗塔,以及L型氢氮压缩机等,总投资120万元。1983年,生产合成氨4928吨,完成产值302万元,实现利润5.78万元,使企业扭亏为盈。
1985年、用省石化厅、省化肥开发公司拨给的亏损补贴77万元再次进行扩建改造。购买L型压缩机2台、直径2米碳化塔2台、直径2260毫米造气炉一台,从而使合成系统形成1.5万吨生产能力。其他工段也达到万吨规模。同年,2座日产20吨石灰立窑建成投产,碳化煤球车间进行扩建,碳化罐增加到12个,年生产能力提高到百吨。但由于这年全国化肥滞销,致使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被迫停产8个月,全年亏损55.68万元。
1987年,经省化肥联合开发公司批准,按年产1.5万吨合成氨能力进行平衡改造,重点对压缩、脱硫、碳化工段进行技术改造。共投资152万元,新购H12型氢氧压缩机和为之配套的35千伏安供电设备,增设碳化副塔、回收清洗塔,年底完成改造工程。1986和1987年,由于原材料、燃料不断涨价和设备未能配套,生产状况不佳,分别产合成氨1715吨、5878吨,企业亏损。1987年底完成产值393.04万元,亏损49.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794.7万元、净值511.93万元,职工35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4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12万元。全厂有供气、合成、碳变、碳球、机修5个车间和生产、设备、能计、财务、供应、销售、保卫、行政、生产调度室、技改办公室及厂部办公室等11个职能科室。
磷肥厂隶属县供销合作社。位于马店公社马井大队,占地面积5104平方米,建筑面积1006平方米,投资22万元。
1958年,337地质队勘探马店公社西楼大队境内的雨台山方圆5公里左右的磷矿资源,但属鸡窝矿,矿层平均只在0.5米上下,上面覆盖岩石很厚,依靠人力,土法“上马”,挖出少量磷矿石,随即停办,
1974年,马店公社组织农民工105人开挖出磷矿石2000吨。利用1台球磨机加工磷矿粉500吨。
1975年4月,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磷肥厂建厂指挥组,建简易厂房18间;派人到凤台,南京等地学习磷肥生产、化验、包装技术;利用1台球磨机和1台颚式破碎机、6口拌磷肥硫酸锅,生产磷肥700吨。
1977年,省、地投资80万元新建设计年产能力5000吨的硫酸车间,购置球磨机、反击式破碎机、平胶带输送机、罗茨式鼓风机、浓酸泵、清水离心式水泵、深井水泵、空气压缩机、615毫米普通车床、万象摇臂钻床、牛头刨床、250Kul变压器设备26台(套),1978年7月基本建成,由于无硫矿资源、缺电等问题,未能试车投产。是年,仍产磷肥2001吨,销往阜阳及本县叶集、扈胡、长集等地。
1986年,由于本县磷矿石含铁量较高,杂质很多,磷肥产量低,质量差,销售困难,被迫停产。
二、机械、金属工业
建国前,本县仅有私营铁匠铺,手工制作锹、锄、犁、镰刀、斧、锯、铁锅之类铁器。全县有铁业182户,从业者517人。1950年7月叶集组建叶集铁业组起,全县先后又组建潘集、左王、刘李、新店、三元、大顾店、岔路、张集、乌龙、石店、五塔、城关等12个铁业组,从业人数546人。
1953年,叶集铁业组改为叶集铁业生产合作社。1954年城关铁业组改为和平铁业社。1956年后,全县铁业组先后改建为铁业社。
1958年建立农业机械厂和农业机器拖拉机站,1970年改为农业机械修理制造二厂(现皖西挂车厂)。1987年机械、金属工业企业发展到43个,其中国营3个,集体40个,共创产值460.7万元,实现利润34.7万元,上交税金22.8万元,职工1407人,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0.32万元。另有村办5个,产值1.1万元,利税0.15万元,职工44人;私营27个,产值7.68万元,利税6.5万元,职工50人;个体845个,产值243.08万元,利税9.39万元。
农业机械厂全民企业,隶属县经委,位于县城北关,占地面积71085平方米,建筑面积13353平方米。1858年从县米电厂析出成立,有金属切削设备1台、60匹马力柴油机和40千瓦发电机各1台,住房100余间,职工80人,只生产简易农机配件,兼营小农具修配,年产值17.22万元。
1959年,县财政投资27.2万元,改建于县城北关,占地面积3186平方米,购置化铁炉1座,600吨冲床、25X立式钻电焊机各1台,车床2台,配48千瓦发电机组1台套,职工202人。设金工、机电、铸造3个车间,生产各式金属切削机床46台、140柴油机31台、交流电机9台、小钢磨27台;自制铣、刨、锯、钻、车床等设备6台。是年,产值110.11万元。1960年划归县农业机械局管辖。1963年调整精简后,留厂职工48人,只生产铁制小商品,兼营机械修理,产值下降到17.66万元。1964年改厂名为霍邱县农业机械修配厂、隶属县工交局。1966至1968年生产处于半停顿状况,3年累计亏损9.67万元,1967年产值只有9.2万元。是年,省财政拨款20万元新建配电房,添置100千伏安变压器、立式钻床、双柱可倾压力机、空气锤等生产设备。同时,着手进行江淮—12型栅条双铧犁研制工作,并投入批量生产。同年,安徽省机械厅指定该厂试制江淮12型旋耕机,历时1年,经省机械厅鉴定为合格产品。1968年省财政厅投资10万元兴建金工车间,购置双盘磨擦压力机及车床设备。
1970年更厂名为霍邱县农业机械修造一厂,招收学员110人,职工达300人,新建热处理车间。同年,省机械厅将江淮-12型栅条双铧犁和12型旋耕机列为该厂定型产品,由省机械厅直接下达生产任务。是年,生产双铧犁和旋耕机分别为1000台和514台,生产能力初具规模。1972年省财政拨款18万元,征地20亩,建总装车间,安装生产流水线。1970至1978年间,产品品种达20余个,二种主导定型产品产量逐年上升。1977年生产旋耕机5400台,双铧犁6600台,年产值达333.60万元,利润15.5万元,税金7.85万元,职工达403人。
1980年,由于农业生产体制改革,社会农用机械购买力一时下降,江淮12型旋耕机滞销积压,被迫停产,企业亏损达25.17万元,经六安行署决定将厂关闭,资金封存,疏散调出职工157人。1981年,在原厂基础上成立了霍邱县机具厂,除原厂固定资产归其使用外,县财政拨款5万元、银行贷款15万元作为流动资金,设铸工、冲压、金工、外修4个车间,职工137人。生产上改变过去单一农业机械生产经营型为多渠道多品种经营型。生产适销对路产品。是年,将江淮-12型栅条双铧犁更名为江淮牌ILS-22型栅条双铧犁(与手扶拖拉机配套)。除生产1257台外,又研制出ILQ-220型悬挂双铧犁(与小四轮拖拉机配套)、大别山四型单铧犁两种新产品,省机械厅认定:“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操作方便,使用可靠”,当年投入批量生产,深受用户欢迎。此外,还研制生产家禽宰杀推烫机、圆锥磨、榨油机、铁木结构桌等20多个产品。是年产值61.92万元,利润0.37万元,税金1.02万元。
1982年进行整顿,至1984年产值分别为64.72万元,85万元,91.19万元;1985年上升到110万元,比1982年增长70%;比1958年的17.22万元增长6.3倍。4年共实现利润33.8万元,上缴税金10.09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由1982年的0.42万元上升到0.65万元。1984年,改厂名为霍邱县农业机械厂。
1987年,完成产值143万元,实现利润5.3万元,上交税金5.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49.36万元、净值49.43万元,职工224人,其中技术人员14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64万元。
皖西挂车厂全民企业,隶属县经委,是省机械厅定点生产挂车和承担汽车、拖拉机维修的地方国营小型企业,位于县城东郊,占地面积26209平方米,建筑面积8389平方米。
1958年3月建立,初名霍邱县农业机器拖拉机站,为农村社队机耕土地,兼营站内机车维修。从六安拖拉机站调来干部3人,拖拉机手6人,拖拉机3台,继在本县招收一批新工人送省农机校培训。年底,拥有拖拉机15台,机具库、农具棚和宿舍23间。年耕地能力达25万亩,职工60人,隶属县农业局管理。
1962年末,在调整、精简中,机耕能力一度下降。1964年职工增至190人,拖拉机增至84.6标准台,设5个机耕队、1个修理车间。
1970年,改名为霍邱县农业机械修理制造二厂。添置40吨双柱可倾压力机、立式金钢石镗床、摇臂钻等设备,以修为主,修造结合,初步建成一个有修理、锻工、电焊、钳工、车工、下料、电工、油漆、试验等9个工种组成的小型农机修造厂。开始AHTC-3型农用电刹拖车的研制工作,并获得成功。年底产拖车31台,完成产值19.66万元,拥有固定资产18.8万元,设铸工、金加工、铆焊、机修4个车间,划归县工业局管辖。1972年,试制成功AHTC-5型农用电刹拖车。
1975至1977年,银行贷款15万元,添置100吨开式单柱压力机、800吨双柱可倾压力机、双盘磨擦压力机、加长C630-1型车床、热处理炉、五吨冲床等设备。建铸造车间、焊装车间,自制钢板弹簧锤,并设计一套箱板X型花纹模,提高工效20倍,形成了一定的机械化生产能力。
1979年7月,推出A117C-3型气刹新式挂车,为当时省内独创产品,当年产414台,畅销省内和山西、河南等地,产值164万元。
1980~1981年产品滞销,生产一度处于半停顿状况。1981年仅产拖车42台,产值降到26.90万元。因而调整产品结构,自行设计试制成功TC-1型小手扶拖拉机和小四轮拖拉机通用的小挂车,投放市场,深受用户欢迎。1983年成为省机械厅挂车行业成员厂。1984年参加了省机械标准情报网和服务中心组织。对各产品图样按部颁标准进行了全面整理,完成了各产品的技术工艺文件,年底通过地区级鉴定。
1982年1月,厂研制小组参考湖北随州F2-4型汽运挂车的结构和特点,按照我省地理特点,3月底试制出WXQG-4.5型气刹汽车挂车样机,5月份投入批量生产。1983年底,通过了地区级鉴定,这一成果,填补了本省汽车挂车制造一项空白,荣获1980年至1984年度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及县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3年研制成功7C1.5型、7C2型撞刹挂车投入批量生产,为本地区生产这种挂车的第一家厂家。
1986年,对WXOQG-4.5型汽车挂车的转盘、转向架、轴体、轮骨等进一步改造完善,于5月份通过部级鉴定,领得交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为本省同行业领得部级生产许可证的3厂家之一,为县级唯一厂家。12月份,改7C-2型的撞刹为气刹获得成功。是年,投资30万元,新建汽车大修车间,增置电动双梁50吨吊车1部及二氧化碳保护焊机等。
1987年底,产值171.53万元、利润5.2万元,税金2.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91万元、净值62.64万元,生产各种挂车787台,有职工158人,其中科技人员2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08万元,拥有生产设备80台、11种机型,年生产能力为农用挂车2000台、汽挂车500台,汽车大修能力80台。
农具厂集体企业,隶属县轻纺局,位于东大街,占地面积4103平方米,建筑面积2710平方米。该厂前身为铁业社,1956年职工36人,有生铁炉1座、烘炉5盘,生产犁头、犁铧、铁锹小滑轮等小型农具,年产值3.6万元。
1959年,转为城关机械厂,有职工109人、锅驼机1台,主要生产明钢镰、铁锅等产品。1963年属手工业管理局管辖,调整为城关铁业社,职工23人,年产值4.3万元。1965年与县五金厂合并,改名县五金厂,职工66人,添置柴油机1台,设烘炉、翻砂、修配3个车间。1966年与县木器厂合并,成立县农具厂,职工120人,生产铁器、木器、竹器、棕藤等产品,年产值21.7万元。1969年,生产万能饲料粉碎机、碾米机、榨油机等农业加工机械,添置铣床1台、620车床、618车床共4台、立式摇臂钻床1台、牛头刨床2台。1975年,开始试产鲤鱼钳2100把,年产值42.2万元。1976年,鲤鱼钳生产实现一条龙机械化,增置了控高温淬火炉、盐溶炉、反射炉各1台,300吨磨擦压力机、150吨冲床、100吨冲床各1台,85吨冲冲床2台,50吨冲床1台,350千瓦、35瓦电镀生产线1套。同年,木器、竹器、棕藤等车间划出成立木器厂。1978年,修配车间划出,成立县五金修配厂,鲤鱼钳因质量差,停止生产。1982年,生产钢窗5000平方米,年产值11.8万元。1983年,生产翻板椅6200张。1985年,为上海炉燃厂生产炉盘10万个。1987年,收购废钢铁190吨,加工炉盘2万个,标准计量铊20吨。同年,完成产值27.5万元,利润0.5万元,税金1.7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7万元、净值22万元,职工103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27万元。
五金修配厂集体企业,隶属县轻纺局,位于东大街,占地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平方米。前身是1956年成立的五金生产合作社,由城关铜匠、锡匠、银匠组成。初有职工30人,从事家用五金、工商业五金用品的制作与修补。1959年,生产利用干电池为电源的空气电灯,改社名为空气电灯制造厂。1961年与商业局的财贸五金厂合并,生产铁制民用锁。1963年,改为五金修配厂,归属县手工业管理局。1965年与县农具厂合并,成立五金车间。
1980年,五金车间从农具厂划出与从衡器社分出的电机修理组合并,成立了县五金电机修配厂。1985年设五金修配、电机修理门市部各1个,职工23人,产品有白铁水桶、油壶、油漏子、煤炉等,年产值5万元。
1987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0.4万元、净值0.2万元,产值6.7万元,利润0.1万元,税金0.14万元,职工21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32万元。
叶集轻工机具厂集体企业,隶属县轻纺局,位于叶集镇北街,占地11375平方米,建筑面积1356平方米。前身为1950年7月成立的叶集铁业生产合作组,1953年改名叶集铁业生产合作社,职工33人,产值2.14万元。1953—1957年为叶集锅厂,1958年改称叶集机械厂,建有炼铁高炉,职工100余人,产值10万元。1961年,该厂大部分职工并入六安地区农机厂,其余职工组建叶集农具厂,生产脱谷机、柴油机、水轮机、磨面机、碾米机及五金机具等,销于省内外,产值30万元。
1983年体制改革时,该厂划分为五金修配厂、木器厂、轻工机具厂三厂。1985年,轻工机具厂有职工111人,主要生产轴承壳和中小农具,完成产值26万元。1987年底,完成产值18.8万元、利润0.4万元、税金0.6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0万元、净值5.2万元,职工125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15万元。
河口农具厂集体企业,隶属轻纺局,位于河口镇北头,占地6479平方米,建筑面积2441平方米。
1958年成立,称河口机械厂,设铁业、木业、修备、编织4个车间,主要生产水车、犁头、锄、镰等小型农具及竹编苇编等农村生活用具。1962年,调整为河口铁木社。1969年,试制毛刷式锯齿轧花机成功,并正式投入生产。1971年,生产轧花机40台。
1976年,改厂名为河口农具厂,拥有6136型车床4台,650型刨床、立式钻床、60公斤空气锤各1台,电焊机2部,柴油机3台,发动机2部等设备。主要产品有饲料机、炸米花机、带锯、羊角锤等,销售于本地,有职工67人。1980年,完成产值25.8万元,有职工80人。1985年,完成产值13.5万元,有固定资产净值12万元。
1987年产值24.2万元,利润0.1万元,税金0.3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2.2万元,净值7.2万元,职工34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71万元。
扈胡农具厂隶属乡镇企业局,集体合作工厂,位于扈胡镇,占地6808平方米,建筑面积2186平方米(包括楼房11间,宿舍77间)。
1955年为扈胡铁木社,1958年与马陈铁木社、庙岗铁木社合并成立扈胡机械厂。1961年秋,恢复原建制,属扈胡公社。1963年3月划归手工业管理局管辖,1976年,上升为县属合作工厂,更名为扈胡农具厂。1978年。划归乡、镇企业局,属扈胡公社管辖。1981年12月收回县乡镇企业局管理。
50年代,只能生产简单的铁木小农具及生活用具。60年代末,添置动力开始发电,置有自制脚踏车床和手摇钻床。70年代初,试制成功1100型脱谷机并定型批量生产,销售河南、江苏、山东及本省各地。
1972年,研制烘炉戴帽工艺成功,增强了烘炉保温、隔热、防尘、节能功能(如生产1市斤铁的耗焦量由原来的2.4斤降为1.9斤)。1975年6月下旬,国家轻工业部和国家计委先后印发了霍邱烘炉戴帽节煤经验后,来我县参观的共8个省市85人次,本省30多个市县350多人次。
1975年,有职工58人,设金工、铸造、锻工、木工、修配、油漆、缝纫7个工种,购置和自制各种机械38台,改手工操作为半机械化生产,批量生产脱粒机、榨油机、闸门起闭机及其他中小农具。是年,产值28万元,流动资金5.24万元。1980年至1981年,农机产品滞销,两年连续亏损。
1983年,生产中小型农具兼营其他项目,车间增到10个,还附设两个销售门市部,完成产值12万元,实现利润0.5万元。1987年,生产油毡建材产品,年生产能力1.5万卷,填补了本县建材行业一项空白。是年底,产值24万元,利润0.3万元,税金0.8万元,有固定资产原值27.9万元、净值17.9万元,职工4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52万元。
三、建材、造船工业
本县烧制砖、瓦历史较久,建国前烧制青砖、小瓦,建国后改烧青(红)砖、青(红)瓦。砖、瓦、水泥、石灰的烧制由1958年以前的土窑焙烧,逐步发展到大窑、轮窑焙烧。
建国前,本县木帆船在寿县正阳关维修,建国初至1971年,对几吨的小型木帆船才能自行小修小补。1971—1975年间,对破漏报废的木船采用钢筋水泥修复。1976年—1987年,发展到可以建造80马力拖轮、20马力驳轮、100吨级挂浆机船,年产水泥船近万吨。
1987年,全县有全民和集体建材、船舶企业128个,创产值1611万元,利润83.4万元,税金71.2万元,职工7292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2万元。另有村办企业87个,产值271.2万元,利税6.5万元,职工563人;私营企业243个,产值330.2万元,利税8.7万元,职工427人,个体2278个,产值601.4万元,利税25.06万元。
砖瓦厂全民企业,隶属县经委,位于城南五里棚,占地110230平方米,建筑面积10560平方米。1951年,由几户窑民联合在北关外老窑湾建立土窑1座,定名新星窑厂。采用畜力和泥,人工木模制坯,柴草焙烧青砖小瓦。1952年,产砖瓦19万块(片)。
1956年,在河口镇建立地方国营河口砖瓦总厂,下设城关、三里桥、高塘3个砖瓦分厂,各立土窑1座,年生产砖(瓦)246万块(片),产值5.77万元。1957年,合并4厂建立地方国营霍邱县红星窑厂于城北原老窑厂旧址,立土窑2座,有厂房10间、职工200人,年产砖330万块、瓦8万片,产值9.98万元,隶属县工业科。
1958年,在城北郊征地30亩,先后建土窑7座,添置38匹马力锅驼机和手摇制瓦机各1台,试产青平瓦成功,淘汰了千年小瓦,采用半机械化生产,年产砖418万块,瓦13万片,职工100人。当年产值11.8万元。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生产能力逐年下降。1962年底,职工减至19人,仅产砖30万块、瓦7万片,产值1.16万元,企业濒于倒闭。1963年,县公安窑厂并入后,划归淠史杭指挥部,生产逐步恢复,产砖93万块、瓦3万片。1965年,产砖334万块、瓦36万片,产值13.03万元。1968年,受“文化大革命”干扰,时产时停,是年,仅产砖26万块、瓦11万片,产值下降到3.6万元。1969年投资35万元,迁厂五里棚,建制砖、制瓦机房,立土窑4座,建办公室,架设1万伏高压输电线路2500米,并从蚌埠淮委窑厂调拨1台日产6000块的制砖机,更厂名为霍邱县砖瓦厂。10月份投产,年底产砖133万块、瓦21万片,产值7.42万元。
1971年,国家投资24万元建成24门轮窑、48米轮窑烟囱、制瓦机房各1座,实现砖坯、瓦坯成型机械化,半成品焙烧轮窑化,年底产砖403万块、瓦30万片,产值16.9万元。1974年采用内燃新工艺,利用工业废煤渣、煤矸石掺和制坯,既提高了质量、降低了成本,又治理了环境污染,年产砖1154万块、瓦36万片。1978年产砖1438万块、瓦35万片,完成产值40.67万元。但此期经济效益差。1970年至1979年10年累计亏损50.25万元,最高年份1977年亏损15.4万元。
1980年,生产回升,除弥补内亏28.33万元外,还盈利7.8万元。1981年引进湿塑挤出瓦坯新工艺,1982年投产后,使平瓦产量逐年提高。1981年产瓦85.25万片,1982年产瓦121.7万片,1983年产瓦150万片,1984年增长到163万片。1982年初,废除土窑烧瓦,采用轮窑砖瓦混烧新工艺,由原来万片瓦耗煤4.5吨下降到2吨。由于节能降耗成绩显著,1983年、1984年连续评为省、地节能先进集体,出席省表彰大会。
1985年轮窑扩建到30门,迁建第二制砖车间,增置制砖机1台,兴建架坯道路和输导排水沟,改善了生产条件,增加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但由于气候异常变化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因素,年终核算本利持平。
1987年,产值106.97万元,利润2.5万元,税金14.3万元,有固定资产原值117.22万元、净值67.9万元,职工20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53万元,有各种机械30台。
水泥厂全民企业,隶属于县经委,位于县城西部张井乡陈山村境内四平山南麓,占地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8万平方米,建立于1958年3月。
初期于四平山北麓建15立方米的自然吸风土窑1座,仅有几台小型柴油机、3台38匹马力锅驼机,采用人工采石、破石,畜力拖动和锅驼机带动石碾粉碎,手工成球等土办法,试验性地生产低标号水泥,日产仅1吨。有正式工人和农民工200人,归属县人委工交科领导。1959年秋,划归淠史杭工程指挥部管理。1960年迁厂于四平山南麓,先后购置直径0.9米×0.9米球磨机1台、直径1米×3.5米球磨机2台、1000瓦小型发电机组1台(套)、双轮立式碾1台、100毫米×200毫米破碎机1台,建自然吸风立窑4座和机械化通风立窑2座。年设计生产能力0.3万吨。同年固定资产41.8万元,职工270人,产水泥395吨,完成产值2.02万元。
1961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下马”。
1970年,建设“五小”工业,水泥厂恢复生产,修复原厂2台直径1米×3.5米小型球磨机、1座机械通风立窑、1台15匹马力柴油机等设备。1971年,产水泥676吨,职工127人,完成产值3.24万元,隶属县工业局管辖。
1974年架设分西(分水闸至西山)35千伏高压输电线路,配备1台100千伏安变压器,改变了靠柴油机为动力的落后状况。1975年自行设计、制造、安装1座直径1.8米×7.8米钢板立窑,添置直径1.5米×5.7米球磨机2台、颚式破碎机1台,装机容量增至550千瓦设计年产万吨325标号的矿碴硅酸盐水泥。是年。产水泥4385吨、完成产值21.9万元,有固定资产19.29万元。
1977年春,县地方财政拨款,按年产1.5万吨生产能力扩建改造。添置两台直径1.5米×5.7米开流式球磨机、1台直径1.5米×12米顺流式烘干机,逐渐形成一条龙式生、熟料两道工序的生产线。1978年,划归县基建局管辖。
从1970年复建至1983年,由于电力供应不足,设备始终不配套,管理不善等原因,年产量一直徘徊在万吨以下,且连年亏损,亏损总额达119万元。
1983年以来,推行厂长负责制,1983年减亏0.80万元;1984年甩掉亏损“帽子”,盈利1.57万元;1985年产水泥1.28万吨,首次突破万吨大关,完成产值65.2万元,上交税金7.2万元,盈利3.6万元。1986年产水泥1.5万吨,盈利8.6万元,荣获地、县先进企业称号。
1984年,动工兴建年产能力5万吨的生产流水线,共投资614万元。1985年5月破土动工,1986年底基本建成。1987年2月,生料系统试车投产,5月立窑系统试车投产,至此,形成7万吨水泥的生产能力。
1987年,产值95.51万元,利润2.91万元,税金9.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33.49万元,净值582.71万元,主要设备34台(座),职工347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5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27万元。
建筑材料厂全民企业,隶属县经委,位于石店区张井乡陈山村的四平山东北脚下,占地39155平方米,建筑面积1752平方米,。原为县马店石灰厂,始建于1956年3月,归县工业科管辖。初期有马蹄土窑2座,因产品质量差,交通不便,销售不畅,于1957年2月停产。
1958年“大办工业”,县委工交部重建石灰厂。县财政投资5万元建马蹄土窑8座、石灰仓库6间,3月份开工生产,10月份并入县水泥厂为石灰车间。1961年,又与水泥厂一并“下马”。1968年西山“五七”干校建马蹄土窑3座,进行小批量石灰生产,命名西山“五七”干校石灰厂。
1972年3月,收归工业系统,改名为霍邱县石灰厂,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有草房16间,土窑3座,国家干部3人,农民工7人,年底建日产4吨石灰小土窑1座。1973年产石灰863吨。1976年建成日产22吨大立窑1座,当年达到设计能力,年产石灰3200吨,实现产值8.32万元,上交税金4.6万元。1978年划属县基建局管辖。
1984年7月,新建石料加工项目投产后,产品逐步由单一的石灰增加了块石、料石及直径1至6厘米各种规格的细石产品。1985年2月,自筹资金建水泥预制分厂,生产水泥桁条、楼板、空心砌块、水泥瓦等产品。4月份更名为霍邱县建筑材料厂,是年产石灰6332吨、石子11522.5吨,完成产值20.31万元,上缴税金4.39万元。
1987年,自筹资金7万元建成日产22吨石灰立窑1座(次年投产),并与乔店乡联办石灰分厂,各投资4万元,建成日产18吨石灰立窑1座。是年,有固定资产原值27.31万元、净值14.54万元,主要生产设备有日产22吨石灰立窑2座,年产石子万吨的石料破碎、筛选设备1套,每小时产2百块水泥空心砌块机1台,以及震动器、水泵、电焊工具等辅助设备5台,生产石灰7400吨,产值30万元,盈利4.1万元,税金1.5万元,职工54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0.56万元。
牌坊乡第一轮窑厂乡办集体企业,位于牌坊乡牌三生产队,占地46669平方米,建筑面积3915平方米,1978年筹建,1979年4月投产,拥有18门轮窑1座,制砖机1套,职工178人。是年,产砖1000万块。
1985年,购置拖拉机1台、变压器3台,拥有固定资产原值43万元、净值32万元、流动资金3.5万元,职工270人。1987年。产值68万元,利润6.5万元,税金5万元,拥有职工285人,固定资产原值46万元,净值4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0.24万元。
航运公司船厂集体企业,隶属航运公司,位于城关镇老船塘沿,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成立于1958年3月,职工74人,有木工、捻工、锻工、锯工4个组。
1959年,开始建造船舶,全年生产木驳船20艘、1123吨,改装客轮2艘、120马力,年产值25万元。
1961年6月18日,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职工99人,直属县航运站管理,改名为航运站造船厂。是年,上交利税2万元。
1966年,城西湖围垦,船厂迁往淮河岸边的新河口。1968年,城西湖蓄洪,再迁临淮岗十孔闸,1971年,沿岗河道通航,再次迁往城关二里涧,由航运公司统一核算,统一分配。
1972年,投资0.6万元购置1台电焊机,试制成功1艘35吨位钢筋网水泥船,架设供电线路,船舶生产开始走向机械化。1974年,改变建造工艺,船舶采取预制肋骨,制造1艘主机功率80马力的拖轮,成本3.7万元,船体线型不好,质量低劣。1976年,建造2艘40吨位钢筋水泥货驳,经六安地区航政科鉴定符合规范要求,确认船舶质量合格。生产的机驳经地区批准,出售给寿县迎河集水上运输社1艘。
1977年,省交通局要求在全省实现水上运输机械化,并推广自航船安装挂浆机的经验。该厂制造10艘15吨的小型货驳,并由天长县交通机械厂购回10台挂浆机自行安装成功,结束了本县单船生产靠风帆、背纤、摇橹的历史。1976年和1977年,连续2年被评为县、地区先进单位。
1979年由于管理不善,厂里仓库1万元材料和设备被偷盗,职工长达8个多月拿不到工资,船厂名存实无。
1984年,生产钢筋水泥船52艘、3640吨位,产值72.8万元。1985年生产钢筋水泥船120艘、8600吨位,产值168万元。
1987年,产值200万元,利润0.2万元,税金2.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2万元、净值2.1万元,职工102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96万元。
柳树乡砖瓦厂乡办集体企业,隶属乡镇企业局,位于柳树乡,占地50867平方米,建筑面积1313平方米,1984年3月建立,12月投产。初投资17.86万元,职工170人,产砖50万块,税金3.08万元,利润3.03万元。1986年,产砖989万块,瓦3.8万片,产值60万元,利润6.31万元,税金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3万元。1987年,有18门轮窑1座,450、420、320、280型砖机各1台,变压器5台,青瓦窑2座,产值70万元,税金7万元,利润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5万元,净值50万元,职工228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31万元。
四、酿酒工业
本县酿造工业历史悠久,建国前私人开设的小酒坊遍布城乡,一般农忙季节停酿,农闲季节开酿。据调查全县约有糟坊700多户,酿制大曲、小曲两种酒类。临水集是大曲酒集中酿制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就有12家私营大曲酒糟坊。其中吴隆兴糟坊有工匠30余人、十几条大曲发酵池,年产酒100多吨。用传统工艺生产出香味浓醇、质优味特的大曲酒,远销上海、武汉等地。城关马玉祥糟坊酿造小曲酒,畅销城关等地。
1949年,建国后,实行酒类专酿专卖,成立了霍邱县酒厂、安徽霍邱临水酒厂。初仍属作坊土法生产。用小曲、杂粮生产小酒。1958年后,一律改用麸曲,开始生产粮食白酒。第二酒厂经多次扩建改造,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生产能力不断扩大,产品品种逐年增加。1960年至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曾用山芋藤、米糠、野生果等代食品酿酒,全县有36家小酒厂生产低度酒,并配制加工低度色露酒(苹果酒、香蕉酒)。1964年11月,再次恢复专卖管理,对本县各公社(乡)开办的36个小酒厂进行全面查封取缔。
1982年,劳动局建立汽酒厂。1985年乡镇企业局建临水乡酒厂。1987年底,全县5家酒厂共产饮料酒3091吨,其中白酒2636吨,完成产值570.31万元,税金94.5万元。县酒厂亏损17.2万元,另外4家盈利5.4万元。5家工厂共拥有固定资产原值875万元、净值703.6万元,占地1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791平方米,职工514人。
县酒厂全民企业,隶属县经委,位于城南河沿,占地18580平方米建筑面积7588平方米,1949年10月建立,厂址在王家祠堂,职工25人。初工具简单落后,手工操作,生产工艺为半液态、半固态小锅甑蒸溜,陶瓷缸发酵,主要原料有高粱、大麦,年产小曲酒100吨,归属省烟酒专卖公司管辖。1952年,省拨款0.54万元,在原山西会馆(今址)建土木结构厂房3幢540平方米,酒甑7个。1953年迁入新址后,改属省工业厅烟酒局管辖,是年产酒102吨,产值8.40万元。1955年改用固态发酵、大锅甑蒸溜,新建12条发酵池,并取销木榨,开始向工厂化过渡。是年产酒305吨,产值21万元。1956年省拨款1万元,征地6亩,建2幢车间和简易仓库共600平方米。1958年财政拨款3万元,改造白酒车间,增建发酵池23条,改根霉为曲霉,开始生产糖化曲。次年,因粮食紧缺,在河口镇、姚李、隐贤集设立3个白酒生产组,利用当地粮食加工厂的谷糠(壳)为原料,就地生产,就地销售(1961年人员撤回)。1962年仅产酒97吨,产值7.76万元。1963年后生产开始回升。1967年产值为32.08万元。1968年,县财政拨款5.6万元兴建厂房840平方米,安装水泵2台,取代了人工挑水。1972年添置2吨锅炉和粉碎机各1台,架设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配套安装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结束了煤油灯照明、柴油机传动、畜力破碎、人工抛扬凉槽、直燃用汽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并引进通风制曲生产新技术,改手工芭子制曲为机械通风制曲,提高曲种糖化率30%。是年,产普通白酒1139吨,产值193.68万元,利润2.3万元,税金93.6万元。
1978年引进上海酒精工厂“东酒一号”新菌种,提高曲种糖化率50%。同时,县财政拨款7万元,企业自筹2万元,建职工宿舍楼一幢,平房8间。1980年对种曲房、糖化曲房扩建改造,增建厂房535平方米。1983年产酒1050.98吨,产值143.06万元,利润3.6万元。
1984年投资115万元,兴建年产1500吨的酒精塔1座;并配套改造大曲车间,新增设计能力年产100吨的大曲酒车间一个。1985年10月大曲酒车间投产,11月酒精塔投产,变固体发酵为液体发酵,实现酿造机械化。
1986年,新开发“东湖大曲”,在地区同行业评比中名列第二。接着开发了“淞滋液”中挡普通大曲酒。1987年,完成产值252.29万元、税金15.7万元,亏损17.2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00.67万元、净值147.07万元,职工165人,科技人员3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53万元。
临水酒厂全民企业,隶属县经委,位于县西北豫皖交界的临水集,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1949年建立,名为地方国营安徽临水酒厂,直属省烟酒专卖公司管辖。初期,仅两口锅甑,职工20余人,2个生产班组,靠人工挑水、石磨粉碎,土法生产,年产地瓜酒100吨。1953年固定资产仅0.13万元,产白酒148吨,产值15.90万元。
1954年遭洪水淹没停产。1958年,地区投资5万元,建4幢简易厂房,恢复白酒生产,为县酒厂1个生产车间。除生产白酒外,开始采用糖化曲生产大曲酒。1960年后,因粮食紧缺停产大曲酒,仅生产地瓜酒,年产48吨,次年产酒38吨,质量很低。
1970年,采用柴油机带动水泵抽水,添置简易打渣机、鼓风机及75匹马力发电机组各1台。1972年产酒285吨,产值58.91万元。1973年,根据临水水质优良、原料充足的优越条件,决定发展大曲酒生产。1974年正式建立地方国营霍邱县临水酒厂,地区投资20万元,增建大曲酒车间和锅炉房两幢,建大曲酒发酵池40条、糖化曲池15条,添置1台1吨锅炉,设5个生产班组。是年,产酒393吨,完成产值66.83万元。1977年省、地两级投资24万元,建起原料仓库、粉碎房、锅炉房、水塔、职工食堂、厂区圩墙,添置2吨锅炉、拉丝机各1台,车床和80匹马力柴油机2台,首次酿造出“临水玉泉酒”。是年产酒598吨,其中大曲酒191吨,山芋干酒407吨。
1980年,参加在亳县召开的第一届全国名白酒评选会,经全国评酒委员会和专家评尝,临水玉泉酒获得“色清透明、窖香浓郁、甘烈爽口、尾子较净、浓香型风格”的评语。同年省地县投资59.1万元进行扩建改造。10月1日架设周集至临水集1条11公里高压输电线路,配套添置1台180千伏安变压器,新建大曲酒楼一幢,发酵池60条,以及酒库、原料库、配电房、装瓶车间、职工宿舍等,共完成土建工程2175平方米;新砌3口锅甑,装配了行车、扩渣机等机械化设备;对歪斜变形、泉眼淤塞、供水不足的大井进行了清淤整修。1981年建成投产,新增大曲酒生产能力500吨,填平补齐,配套生产后,大曲酒年产量达1000吨,其中玉泉酒50吨。是年底,拥有固定资产12.8万元、流动资金47万元,年产值104.20万元。1981年,在全省名酒评选会上,临水玉泉酒一举夺魁,命名为“安徽名酒”。1983年在全省第二届名优酒评选会上,再次荣登榜首,同年为确保大曲酒质量,停止山芋干酒生产,专酿粮食白酒。
1985年,按年生产能力3000吨大曲酒规模进行扩建改造,征地85亩,新建1条年产2000吨大曲酒机械化生产流水线,1985年5月开始施工。主要建有大曲酒车间、粉碎楼、仓库、水塔等,安装行车2部、拉丝机1部、通风凉渣机2部、蒸酒锅8口、500千伏安变压器1台、车床1部。1987年3月建成投产,全部工程总投资549万元,其中土建439万元,设备110万元。1985年春酿制成功“三十八度玉泉酒”芳香浓郁,度低而不淡,适合现代消费。4月份通过地区级技术鉴定为合格产品,投入批量生产。1986年,在全省第三届评酒会上“临水玉泉酒”又一次夺得全省第一名桂冠,荣获三连冠。临水佳酿、临水38°玉泉酒同时获得省优秀产品光荣称号。年底产酒1105吨,产值200万元,销售额达400多万元,税金110万元,成为全县上缴工业利税百万元的第一大户。
1987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23万元、净值513万元,产值242.22万元,利润3.7万元,税金75.1万元,主要设备22台(套),职工249人,其中科技人员9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97万元。
五、食品、粮油工业
本县食品加工业历史较早,个体经营,前店后坊,手工操作。建国前,城关有周、马、杨、商、高等私人糕点作坊。
建国后,1953年,县供销合作总社办起“县供销合作社食品加工厂”,位于大十街口西北侧,有职工7人、草房12间,资金少,早市买料,当天加工,当天出售,主要产品有麻饼、京果、豇豆酥、小金丝、麦芽糖等,日产10至20公斤。
建国前粮油加工多由私营砻坊、磨坊、油坊经营。砻坊加工稻谷,用土砻、木砻、风簸、大筛等工具操作,4人日产糙米200公斤;再用石碓加工糙米,4人日产熟米200公斤,成品质量低劣,稻、砂、稗、糠等杂质较多。磨坊加工面粉用石磨、手罗(或罗柜),畜拉人推,日产面粉20~40公斤。油坊加工油脂用槽碾、石磨粉碎,铁锅、木桶蒸糁,稻草、铁箍包饼,木榨轧油,成本高,出油少。
民国36年(1947),工商业者张少玉在马大园建立私营砻坊,用1台110伏1.5千瓦直流发电机照明,1台25匹马力柴油机作动力。1950年折价交出兴办米电厂,1951年4月投产,县合作总社又从临淮关迁入一户私营米厂并入,代粮食局加工大米,设备有16匹马力旧吊车引擎和米机各1台,日产半成品4—5吨。1955年,购进25匹马力旧汽车引擎、总动力增至117马力,内设打米、磨面、发电、修配4个组。1958年分别归口管理,米电厂结束。
1954年,正阳私营兴淮米厂迁来本县叶集,改为公私合营,随厂带来20匹马力柴油机和砂磨各1台、米机2部,以及人工溜筛,折款投资3950元。随厂安置人员22人。同年9月,芜湖市私营天生米厂迁来本县河口,改公私合营,随带米机2台,砂砻1台,升运机3台,溜筛两组,折款投资3684元,安置人员14人。
1958年,取消公私合营。1956年除建立叶集、河口米厂外,并分别在石店、高塘、三元、众兴、姚李、洪集各设一个粮食流动加工车间,在大固店设一固定加工车间。1960年县粮油局又分别在乌龙、冯瓴、东湖闸建成95型分谷筛、米机、砻谷3个固定车间。
1956年7月,粮食系统接收西湖油厂(原社办),本县有了第一家全民油厂,厂址初设西门口火神庙(在粮油局右侧),设备有30马力柴油机1台、人工螺旋榨8台、轧籽机1台,班产能力0.35~0.4吨。后添置1台0.56吨锅炉,16台螺旋榨,班产黄豆10吨,出品毛油率11%上下。1971年7月并入县粮油厂。1987年粮油厂兴建浸出油车间,日产50吨油脂。面粉车间日产80吨。年底,县粮油局共有粮油加工厂11个。
1987年,本县粮油食品加工业发展到63个企业,其中国营19个,集体44个,共创产值4131.7万元,利润112.7万元,税金63万元,职工148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28万元。另有村办工业22个,完成产值143.6万元,创利税2.5万元,职工196人;私营工业160个,完成产值198.6万元,创利税4万元,职工350人;个体工业2845个,完成产值772.73万元,创利税30.27万元。
食品厂全民企业,隶属县经委。位于东云路街南端(旧文昌宫),占地5980平方米,建筑面积5430平方米。1956年6月建立,1958年10月转地方国营,归属县委工交部领导。主要原材料、燃料统一由县计划供应,下达生产计划,按指标生产,产品由商业部门包销。是年,建面包炉1座,自制铁木结构压皮机1台,购75匹马力柴油发电机组1台,熬饴糖大锅4口,木案10张,草木结构厂房23间,职工33人,设糕点、小糖、冰棒、酱菜4个车间,产品有豇豆酥、小金丝、霉豆角、小糖、冰棒、酱菜、麻饼、京果、麦芽糖等,年产小糖、糕点81吨,完成产值38.73万元,利润2.3万元,税金6.9万元。工厂被评为地、县“红旗单位”,厂长沈跃华代表地区先进集体出席北京群英会。
1959年建日产糕点3000(市)斤的面包炉1座,增添部分生产工具,产值54.5万元,利润8万元,税金13.3万元。1960年粮食紧缺,采用麸皮、米糠等代用品生产大众饼干32吨供应市场。是年酱园厂并入,为酱油车间,1961年划出,1964年再并入,1971年划归食品公司。
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河口镇食品厂并入,年底共有职工81人。1960年至1968年,产值在30万元上下徘徊,企业获利甚微。
1971年,建饴糖、糕点车间及成品库共492平方米,添置搅拌机等设备,产量达81吨,产值53.2万元,利润4.06万元,固定资产净值5.23万元。1972至1974年,购置饼干机,建链条炉和饼干车间(360平方米)实现饼干生产机械化流水线。
1981年贷款22万元,建成酶化食品饴糖车间楼,购置日产400公斤酶化饴糖设备1套,2吨卧式快装锅炉1台,远红外线蛋糕烘烤炉1台和硬糖成型机、酥心糖成型机、冰淇淋机等设备。1984年建成容积为500吨的冷库1座。虽生产力相应扩大、产品品种增加;但管理不善、资金匮乏、原材料不足,致使企业经济效益不佳。1984年以后连续亏损,1986年亏损3.88万元,报废固定资产29万元。
1987年,与合肥市永康食品厂联营,3月8日正式挂牌合肥永康食品厂霍邱分厂,并建风车炉,改造了糖果车间,新增加了烘糕、白切、桃酥、蛋杏元,寸金糖等适销产品。是年,产糕点180.93吨、糖果137.64吨,完成产值53.47万元,利润0.7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7.74万元、净值23.21万元,主要设备14台,职工72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74万元。
肉类加工厂全民工业企业,隶属县商业局,座落在县城东郊军民路,占地45880平方米,建筑面积1.81万平方米。1973年筹建,全部工程由国家商业部基建处设计,六安地区建筑公司和本县建筑公司施工。设计能力为班宰生猪300头,年储鲜蛋500吨,年宰家禽50万只,日结冻能力20吨,高低温容量1000吨。1977年1月正式投产,当年宰猪1万头,亏损21.6万元。
1978年4月,首批白条肉经上海口岸抽验符合出口标准,盈利5万元;内销鲜冻肉首次销往省外城市沈阳市。同年3月,首批分割肉经上海口岸销往香港,产品质量优良,受到港商好品。是年,全年宰猪5万头,实现利润12.2万元。
1982年,调厂生猪5896头,由于时间过于集中,加之原饲养库存1000多头生猪,防疫能力不足,疫病流行,共感染发病881头,死亡559头,损失金额达7.23万元。
1984年,推行经济承包岗位责任制。是年9月,核销冷库冻肉的冻耗27.4吨,按成本价计算,处理金额6.02万元。同年,首批保鲜蛋经上海口岸抽查,正品率达99.15%,受到口岸和港商好品,居我省当年鲜蛋正品率第一名。
1985年12月,完成总产值780万元,实现利润12.4万元。1986年6月,为了理顺经济关系,充分发挥副食品的优势,使猪、禽、蛋等商品收购、加工、销售配套。是年,货源减少,购销差价降低,销售额下降,亏损31.3万元,帐面待摊费用22.6万元。
1987年4月,经内部审计组清仓核资,冷库商品短少12.3万元;5月冷库蹄筋128公斤被盗,损失10.3万多元。同年实行5级承包制,扭转了被动局面,完成产值651.3万元,实现利润1.8万元,上交税金0.8万元。1987年,有职工399人,科技人员2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63万元。厂部下设7个股、2个队、6个车间、2个综合分厂,拥有年吞吐量6000吨冷库(含高温库)1座、50吨冷藏船2艘、保温车7辆、货车1辆。
酱园厂全民企业,隶属县商业局,位于北关,占地483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1平方米。1956年,由县供销合作总社筹建,1958年投产,职工21人,生产酱油和食醋。
1960年,并入县食品厂为酱油生产车间。1961年,复为商业局酱园厂。1964年1月,再次并入工业局食品厂为酱油车间。1971年划入县食品公司。1979年10月,并入县盐业蔬菜公司,设批发部,酱油、腌制、食醋、饴糖4个车间,产品40多个,附设1个汽车修配厂。
1987年底,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0万元、净值38万元,完成产值10.5万元,利润、税金各0.8万元,职工25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42万元。
粮油食品局食品厂全民企业,隶属粮油食品局,位于城关镇南门街道,占地3126平方米,建筑面积1201平方米。1959年为面粉厂杂品车间,1972年改为局直杂品厂。1984年改为粮油食品局食品厂,生产小磨麻油和以粮油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和糕点。1972年,购置石磨、红外线电烘箱、拌面机、馍型机、电闸锅等设备,糕点食品增至30个品种;继又开展前店后坊的熟食品生产,经营挂面、米饭、油条、馒头、包子、丸子、豆浆及各色糕点40多个品种。
1987年,固定资产原值11.2万元,净值9.5万元,职工60人,产值85.1万元,利润8.46万元,税金1.3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1.42万元。
江苏省镇江市糕点厂叶集镇糕点分厂位于叶集镇南街办事处新元村,占地3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75平方米,(厂房46间,其中楼房1幢12间),拥有变压器等7台设备,固定资产原值21万元,净值18.5万元,1985年10月投产,职工31人。
该厂是江苏省镇江市糕点厂与叶集镇政府联办企业,甲方叶集镇政府投资6万元,提供厂房600平方米,安排职工30人;乙方镇江市糕点厂投资4万元及部分机械设备,派糕点技师提供技术指导。双方各派代表1人任正副厂长,负责管理。分配获利分成,20%为职工福利,20%发展再生产,60%甲乙双方对半分成;共负盈亏。
产品有福寿糕、益寿糕、桃酥、蛋卷、蛋糕、黑白芝麻切片、鱼皮花生米等53种糕点,销往六安、金寨、商城、固始、霍邱等县。1986年,产值26万元,上缴利税2.6万元。
1987年底,完成产值55.4万元,实现利税8.3万元。
粮油加工厂全民企业,系省粮油加工重点厂,属县粮油食品局管辖,座落于县城北关,占地17306平方米,建筑面积8197平方米。1957年始建,投资40万元,1960年建成投产,名为县面粉厂。设计能力年产面粉1.50万吨,设备有8台磨粉机、两台筛子。是年,生产面粉714吨,产值20.30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8万元,职工9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3.6万元。
1980年,与县油厂合并,改称县粮油加工厂,设面粉、油脂、浸出油、代农加工修配等4个车间和7个班组。原料主要由县粮油食品局调拨,其中代农加工车间来料为议购议销粮油,并在保证国家以销定产,供应任务完成的同时,自购、自加、自销。是年,完成产值414.17万元。
1982年以来,由于责任制日趋完善,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产品质量基本稳定,油脂已超过二级油标准,合格率100%;面粉合格率达98%以上。1984年,调80吨二级菜油出口波兰。
面粉车间原系风运,1986年改为升运,每层楼增加布袋除尘;粉间由4联杀壳垄改为布袋吸尘,降低了噪音,消除了污染,每班节电100度,全年少跑粉4万公斤。
1987年6月,投资295万元,在莫店圩兴建1座日产50吨的浸出油车间。10月,粉间更换4台高平方筛,磨粉机由6台增至8台,日产面粉由50吨提高到80吨,油脂干饼残油进行技术改造后基本控制在8—9%左右,主要产品有建设粉、标准粉,销往东北地区和本省各地。
1987年,完成产值672.17万元,实现利润38.08万元,上缴税金0.72万元,生产面粉11289吨、油脂1192吨。拥有高平方筛、磨粉机、震动筛、去石机、插麦机、洗麦机、立式打麦机、升运机、200型烘车、轧粒机、五节蒸锅、三节蒸锅、2吨锅炉、滤油机等设备33台,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13.77万元、净值68.64万元、流动资金4.8万元,职工17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3.84万元,百元产值提供利润5.66元。
河口米厂全民企业,隶属粮油食品局,位于河口镇长周公路南侧,占地8722平方米,建筑面积4513平方米。1954年,芜湖市私营天生米厂迁至河口镇,与河口粮站公私合营建厂。私方将1台18匹马力柴油机、2台碾米机、1台砂盘砻谷机、3台木制升运机、1组溜筛折款3684元入股,以粮站仓库为车间,1955年8月投产,生产大米1012吨,产值52.2万元,利润0.06万元,职工25人,其中临时工12人。
1956年,建新厂于西稻场,建筑面积443平方米,增购设备17台,年产大米2350吨,产值108.91万元,利润0.12万元,职工33人,(含临时工7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96万元。
1964年,购置15匹马力柴油机1台,2台小钢磨,投资0.11万元,建简易代农加工车间1座。1966年,该厂在乌龙乡新建1座年产5000吨大米车间,厂房5间,宿舍10间,占地278.8平方米,购置1台40匹马力柴油机、1台砂盘砻谷机、2台2号铁辊米机,产值和销售收入报厂统一核算。是年,生产大米6536吨,产值114.87万元,利税1.1万元,职工37人。
1973年,建油脂简易生产车间1座,购置1台60匹马力柴油机、2口平底砂锅、1台95型榨油机,调入1台140匹马力煤气机,扩建机、炉房5间206平方米,增购设备5台。生产大米8508吨,产值310.61万元,利税1.52万元,职工52人(含临时工10人)。
1976年,生产大米11.522吨,面粉438吨,菜籽油15吨,饲料1144吨,产值350.46万元,利税4.07万元。被评为省、地、县粮食系统先进单位,派员出席国家粮食部召开的代表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79年,投资4.9万元建职工宿舍楼2幢580.8平方米。1984年,粮食系统把代农加工生产企业改变为价拨生产经营型企业。1985年,所辖乌龙大米车间全部设备、固定资产1次性转让给扈胡区粮站(1986年,成立乌龙米厂)。
1986年,扩大大米和饲料加工能力,新建3层楼厂房31间625平方米,增购1台250千瓦变压器及全套配电设备,建设1套年产大米1.25万吨的流水线;但受以销定产的控制,年产大米6121吨、菜籽油298吨、混合饲料1590吨,产值284.11万元,利税8.7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3.59万元,职工79人(含临时工)。
1987年,新建办公楼18间523万平方米,年产大米6777吨、菜籽油438吨、混合饲料2256吨,产值347.75万元,利润15.94万元,税金1.52万元,职工97人(含临时工),全员劳动生产率3.5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1.9万元,净值19.6万元。为省粮食系统工业生产文明单位。
长集米厂全民企业,隶属粮油食品局,位于长集镇,占地11520平方米,建筑面积3425平方米。1965年始建,初有4160型柴油机、砻谷机、去石机各1台,2号米机2台,6角分谷筛6台。1966年投产,产米4552吨,产值87.65万元,利润0.66万元,职工18人,全员劳动生产率4.6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1.23万元。是年,生产标准米供应北京和上海市。
1972年,出口大米3048吨,外销东南亚、柬埔寒、日本、加拿大、泰国。
1978年,扩建油脂车间,建筑面积305平方米,增购2台95型榨油机、2台滤油机、3口平锅,加工糠油。生产菜籽油63吨、糠油40吨、饲料1310吨、大米8118吨,产值265.16万元,利润3.95万元,职工53人,全员劳动生产率5.01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4.18万元。
1987年,生产大米5830吨、饲料1656吨、菜籽油155吨,产值242.4万元,利润4.8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7.3万元、净值8.5万元,职工52人,全员劳动生产率4.66万元。
饲料厂全民企业,隶属粮油食品局,座落在城关镇军民南路201号,占地7341.2平方米,建筑面积2704.5平方米。1983年9月建立,1984年8月投产。设计年单班生产4000吨,有京S-4000型饲料机组1套,预粉碎设备、供电设备及三菱牌货车2辆。1983年,投资23.05万元。1984年,生产配混饲料1044吨,完成产值32万元,实现利润3.41万元,年终固定资产净值22.43万元,有职工17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88万元。
1987年产品有猪,鸡饲料4个品种,生产配混合饲料8033吨,完成产值262.95万元,实现利润18.28万元,年终固定资产原值63.33万元,净值57.58万元,职工45人,全员劳动生产率5.84万元。
六、造纸、印刷工业
1985年开始,本县在沿淮、沿湖、沿河的易涝地区种植耐水作物。
1986年初,在省轻工业厅的支持下,与省造纸工业公司在左王小北湖联营建设1.05万亩永久性造纸原料基地。同年,从湖南引进“湘荻”种子,自育自栽。接着,经国家轻工部同意与省公司、安徽造纸厂在东湖(包括小北湖)联营建设7万亩以生产为主的造纸原料基地。至1987年,3年共投资8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53万元,安徽造纸厂15万元,县自筹18万元。已发展苇、荻60829亩,分布在3区、1镇,17个乡(镇)、38个村;其中万亩面积厂2个(左王小北湖、东湖宫庄),2000亩以上村3个(孟集镇桥口村,黄冲村,水上乡西湖村),1000亩以上村3个(曹墩乡南园村、坎山乡焦桥村、邵岗乡许河村)。1985至1987年,共产荻、苇1万吨,产值185万元。
左王乡小北湖1986年起,与省造纸印刷工业公司联营大面积改种荻柴,生产造纸原料,该厂投资13.6万元,共栽植荻柴1.5万亩,已全部成林。至1987年产荻柴8000吨,创产值128万元,盈利60万元,向国家交售造纸原料2000吨。
宫庄苇柴总场在东湖滩共栽苇柴1.4万亩,1987年已成林5000亩,年产苇柴1000吨,产值20万元。
本县又是全国黄、红麻基地县之一。红麻年种植面积已稳定在20万亩,麻杆、麻根、麻肚等造纸原料丰富。红麻集中产区的沿淮沿湖23个乡每年种植红麻14万多亩,可产麻杆、麻根、麻肚5万多吨,按收购其中75%用作造纸原料,可收4万吨左右。红麻产区乡,每年种植红麻6万多亩,可产2万吨麻根、麻杆、麻肚,其中56%用作造纸原料,可收1万吨。全县每年产各种草65万吨,除去饲料、烧草、房草,约余20万吨作造纸配合原料。1954年统计资料,全县制造土纸的仅有7人。1957年后,先后兴办的四、五家国营、集体造纸厂均为不久,相继倒闭。
本县印刷业起源很早,民国30年(1941)前,就有魏少清、魏芸书俩兄弟在城关开办私营石印印刷所,兼营刻制印章。据民国33年(1944)《霍邱县地方自治实施概况表》记载:“民国33年国民党政府操持的官商合办的民生工厂设有印刷部,以印文告、表册等”。抗日战争期间,有8家私营印刷店在县城经营,其中魏姓印刷店技艺较好,承印《霍邱日报》。至解放前夕,本县计有印刷业22人,刻字业15人,主要以石印为主,有零星铅字印。
1987年,本县有印刷、造纸、纸品工业企业7个,其中国营1个,集体6个;共创产值71万元,利润5.1万元,税金3.6万元,职工45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15万元。
贯山造纸厂位于叶集镇,柳树乡贯山脚下,1957年由县手工业联合社兴办,有草房6间、简易草棚20余间,职工40人(亦工亦农居多)。设备有立式石槽碾1盘、水碓臼1个、风干机1台,以及40多张竹帘子。利用当地竹子、稻草、石灰、山水等自然资源,采取碾轧、碓冲、石灰沤腐成浆,竹帘过滤等简单工艺,生产质地粗糙的书写纸和包装纸。1957年至1963年,共产各种纸张108吨,产值4.32万元。
1963年,因开采贯山石料,爆石多次击穿厂居,厂区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之关闭。
县手工业联社造纸厂建于1958年9月,利用城关南门街道十多间民房作厂址,有职工12人。仅有石碾、竹帘子等简易设备,以稻草为原料,石灰为腐蚀剂,生产相当粗糙、低劣的黄色草纸,产量产值甚微,于1959年撤销。
县造纸厂属县办国营企业,位于城关东环市场北侧。1959年建成投产,有草房12间、职工32人,设备有槽碾1盘、打浆机1台、日产0.5吨木制造纸机1台、40匹马力锅驼机1台、60匹马力柴油机1台,及大缸、竹帘子等。以收购废旧书籍报刊为原料,日产再生纸0.5吨。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撤销。
83125部队造纸厂国营工业企业,座落于城北工农兵大桥东侧,占地10548平方米,建筑面积1545平方米,1970年1月建厂,1971年5月建成并试产成功。时设计生产能力为日产5吨,设备有双元网、双烘缸、1575宽幅型轧纸机1台,固定资产原值170万元,净值95万元,产品有书写纸、打字纸、光联纸、印刷纸等。1972年至1980年,年产量平均在200至300吨,原料主要是部队农场自产麦草,配用芦苇、荻柴多种材料合成。1980年,该厂生产纸质量被评为全省第一。
1981年10月,由于国家盲目进口纸张,造成国内纸张积压,纸价下跌,该厂亏损。兼之原料库不配套,技术力量薄弱,污水处理设施不配套等因素,被迫停产。
河口黄板纸厂位于河口镇小渔洲东岸,属县二轻局(现轻纺局)集体企业。1972年,在河口建筑社20间草房的基础上兴办,初有40千瓦发电机组、打浆机、捞纸机、轧纸机等机械设备6台(套),以及竹帘子,发酵池等。职工32人,利用地产稻草为原料,生产黄板纸、包装纸。至1977年,共生产黄板纸87吨,销往六安、淮南、蚌埠等地。
由于设备差,技术水平低,资金缺乏,产品质次价高,无销路,企业连年亏损,被迫于1978年停产。
印刷厂全民企业,隶属县经委,位于县城西关,占地4682平方米,建筑面积2356平方米。1949年,县人民政府财政科在民国政府县报社仅有的三块半石印板的基础上,组织4个工人,在大十街西侧办起印刷组,为县卷烟场(坊)印制包装纸、纸封等。
1951年,印刷组命名为霍邱县生产管理局印刷部,迁至县政府院内,石印布告、表册、文稿纸等。1952年划归生产消费合作社管辖,再迁厂至南大十字街,添置2块黑石印板。是年,产值1.8万元,固定资产仅0.12万元。
1953年,正式成立地方国营霍邱县印刷厂,归属县工商科,迁厂于北大十字街,置圆盘印刷机1台,石印为主,机印为辅,印刷帐册、表格及地方票证。年底,迁厂于现址(幼儿园对面),年产量2.73万印,产值2.8万元,固产资产0.28万元,职工20人。
1958年与霍邱报社合并,改名为地方国营霍邱报社印刷厂,划归宣传部领导。增添部份印刷设备,以印刷《霍邱日报》为主,产值25.18万元。1960年《霍邱日报》停刊,复名地方国营霍邱县印刷厂,添置4开印刷机、圆盘印刷机各2台,36匹马力柴油机1台,仍以手工操作为主,部分采用脚踏机械。是年,有职工53人,产值28.56万元,利润6.7万元,税金0.7万元,固定资产净值3.9万元。1964年,架设高压输电线路,生产逐步向半机械化、机械化过渡。
“文化大革命”初期,管理混乱,产值下降,1968年只完成产值10.13万元,企业亏损。
1972年,拥有2部对开印刷机、6部4开印刷机、6部圆盘印刷机、2台订书机、1台手摇铸字炉、1台切纸机、3台3面切书机等设备,初步形成小型配套生产流水线。同年,固定资产原值16万元,净值8.5万元,职工64人,产品有课本、练习薄、各种表册、文稿纸等,产值26.53万元,税金1.4万元,利润1.3万元。1974年,购进2台铸字炉,铅字一次性使用后熔化,另铸新字。采用此项工艺,产品质量由80%提高到89%,工效提高20%。1977年产值35.44万元。1980年,相继购进3台4开印刷机、2台自动圆盘印刷机、1台划线机。同年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完成产值51.98万元,实现利税2万元。1982年,新建彩印车间一幢,336平方米,购置印刷机1台,方箱1台,发展彩印生产。但由于厂属小型微利加工性企业,无定型产品,加之小型印刷单位不断增多,活源少,1986年、1987年连续亏损,亏损额达4.5万元。
1987年,省轻工业厅和县财政、金融部门投资11万元进行技术改造,添置402型四开卧式印刷机2台、橹林机1台、粉式照相制版设备一套,投产后,可承印工业品商标、包装等彩色印刷业务,为本县印刷工业拓宽了道路。是年,产值38.92万元,亏损3.8万元,税金2.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4万元、净值13.63万元,职工68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57万元。
七、纺织、针织、轧花工业
本县纺织工业历史悠久,19世纪以前靠一家一户使用简易的手摇纺车和手撩织布机纺纱织布,多数是自纺、自织、自用、自销。
民国4年(1915)城关有手撩机户12家,18台织布机。民国14年(1925)后,手拉机取代了手传纬梳机,产量提高了2倍。民国27年(1938),城关有120户、160张织机,农村中一些中小地主也进城办纺织业。1949年,城关有织布机980台、铁机2台,其中“民生”工厂有织布机10台,主要生产土布。
1952年群众自发组织起互助小组,生产条格布、花格布、黑帆布,部份销售给县花纱布公司。1955年,建立了5个纺织生产合作组,每组工人20个左右。1956年,成立了棉织社,下设5个车间,有职工160多人,属县手工业联合社领导。1957年,改为棉织合作工厂,有织布机120台。
1987年,本县共建立纱织、针织、轧花、羽绒工厂8个,产值492万元,利润21.6万元,税金14.2万元,职工2082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24万元;另有个体纺织户45个,产值11.88万元,利税1.5万元。
纺织厂集体企业,隶属县轻纺局,位于县城南郊,占地13138平方米,建筑面积2925平方米,生产能力纯棉纱280吨,纯棉布100万米。
1958年,在原棉织合作社的基础上扩建成立地方国营霍邱县纺织厂,职工221人,家属辅助工600多人,属县工业局领导。设3个生产车间,有织布机99台,产品有白市布、斜纹布、女格尼布、毛巾、袜子等28种之多,罗纹帐布选送到北京参加全国工业产品展览会,远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1962年调整,转为城关罗底厂,职工38人,属县手工业管理局管辖,生产丝织罗底、民用线等,流动兼营煮染业务。是年,产值12.2万元,积累资金4万元。
1963年8月,改名城关百货厂,有织布机30台。1965年11月,增设麻袋车间,有梳麻机6部、纺车72台、织麻机6部,职工97人。1968年,改名霍邱县针棉织厂,生产民用线、袜子、手套、罗松帽等。1971年底,安装织带机16台,生产帆布裤带,畅销13个省市。1974年,棉纺车间投产,有纱锭800锭。1975年8月,改名霍邱县纺织厂,年产棉纱98.4吨,完成产值55.35万元。实现利润19.85万元。
1976年7月,棉纺车间迁到城南郊今厂址。1978年产值77.58万元,利润4.59万元。1979年,该厂在城内的针织车间扩建为县针织厂,有职工74人;棉纺、织布车间仍归属纺织厂,有职工187人,是年,产值为84.34万元,利润4.59万元。1983年,棉纺产品滞销,改产水纱布,只完成产值52.11万元,职工月工资只能领取75%左右。
1984年,生产21支纱白市布、蚊帐布等应市产品,搞活了企业。并成立苧麻车间,加工苧麻脱胶,产品销往六安纺织厂。9月份,棉纺主车间竣工,一次试车成功,是年,生产棉纱69.10吨,棉布60.44万米,产值63.52万元。
1985年完成设备更新和1600锭纱绽安装工程,生产棉纱130.01吨、棉布68.77万米,销往六安、蚌埠、浙江、湖北、陕西等地,棉纱供不应求,创产值106.22万元。
1987年生产棉纱353吨,产值180.6万元,利润11.3万元,税金10万元,有固定资产原值167.5万元、净值137.2万元,职工246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73万元。
麻纺厂隶属于县供销社,建于1985年,1988年试车投产。位于城北七里庙,占地约1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80平方米。有半套麻纺设备和56台布机,通用设备168台,年设计能力麻袋400万条。有职工847人,其中正式职工715人,临时合同工132人,工程技术人员18人,固定资产原值830万元,净值801万元。厂部下设7科、1室、5个车间、32个班组。
1987年上半年,平均日产麻袋1200条。6月份以后,增至2000条左右,是年,产值39.8万元,亏损26.64万元,职工88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05万元。
羽绒厂全民企业,隶属商业局,位于城南2公里处,占地40709平方米,建筑面积2445平方米。1987年6月,在原食品公司副业厂的基础上筹建,肉类加工厂投资5万元,自筹流动资金12万元,购置单项分绒机1台,设分绒车间、水洗车间、羽绒制品车间,仓库等生产部门。10月投产,到年底加工羽毛12吨,产品销往上海、山东、芜湖等省市。
是年产值50万元,利润7万元,税金5.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9.3万元,净值6.24万元,职工41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22万元。
针织厂1979年前系纺织厂针织车间,1979年划出成立,集体企业,隶属轻纺局。厂址南门街道,占地1795平方米,建筑面积817平方米,职工74人。有1台捻线机、12台手套机、3台木制槽筒机。生产劳保手套、民用线。
1982年,购置晴纶横机6台、织布机8台,生产晴纶内衣、白市布、打包布、蚊帐布等,年产值22.3万元。
1983年,添置7台棉毛机、1台倒纱机、5部台车、8台锁边机、2台双针机、8台手缝机、1台3针机、2台电刀等设备,生产棉毛坯布、棉毛内衣,年产值39.5万元。
1987年,产值67万元,利润0.1万元,税金1.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4.1万元,净值19.1万元,职工13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52万元。
坝头轧花厂供销合作企业,隶属县供销合作社,位于新店镇老坝头,占地50006平方米,1961年投资0.5万元始建,1962年投产,时有草房18间256平方米,职工9人,2台铁木结构轧花机、1台丝杠打包机。
1966年,新建砖瓦结构车间250平方米,购12、20、60匹马力柴油机各1台,投资3.28万元,加工皮棉276吨,创产值138.6万元,利润1.9万元,职工27人。
1978年,新建12间2层楼房车间400平方米,增购300匹马力柴油机、240千瓦发电机、50千瓦发电机组、12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各1台套,80片锯齿轧花机2台、141型脱绒机8台,鼓风机6台,液压打包机1台,投资23.9万元。生产皮棉445吨,产值170万元,利润5.4万元,职工31人。
1983年,架设临淮至坝头高压输电线路11000米,新增180千瓦变压器2台,50千瓦变压器1台;新建职工宿舍楼20间720平方米,投资19.89万元,生产皮棉417吨,产值142万元,利润10.9万元,职工42人。
1985年,新建三幢棉仓1820平方米,增置清绒机2台,8、75匹马力消防机各1台,电动水泵4台,投资13.2万元,生产皮棉440吨,产值159.5万元,利润7.1万元,职工47人。
1987年,又征用土地2.25亩,建消防池4个,蓄水3100立方米;露天堆垛底1200平方米。是年,设备有6MYT-80型锯齿轧花机2台,141脱绒机8台,棉纤维清理机2台,通风机11台,各类电动机22台,气流式输送管道280米,实现供棉、轧花、剥绒、打包流水线生产。生产皮棉350吨,产值118.7万元,利润9.1万元,投资10.9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3.2万元,净值61.9万元,职工41人,其中技术员2人,全员劳动生产率2.89万元。
城关轧花厂供销合作企业,隶属于县供销社,位于县城南郊军民路西侧,占地1.9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0.844万平方米。始建于1958年8月,设计能力为年产皮棉100吨。设备有轧花机1台,脱绒机2台,柴油机1台,投资4.27万元。1959年投产,年产值30万元,职工15人,劳动生产率为0.6万元。
1966年生产皮棉220吨,产值89.45万元,实现利润3.53万元,职工23人,劳动生产率为2.81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1.8万元,净值20.5万元。
1978年,生产皮棉390.75吨,产值85.17万元,职工44人,劳动生产率为2.5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8.5万元,净值26.8万元。
1985年,生产皮棉641.74吨,产值186.5万元,实现利润16.4万元,职工79人,全员劳动生产率2.36万元,固定资产原值61.3万元,净值57.6万元。
1987年,生产皮棉275吨,创产值78.70万元,实现利润4.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83.8万元,净值14.7万元,职工111人,其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11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71万元。拥有清花机1台、脱绒机4台、轧花机2台、清绒机1台、鼓风机5台、电动机8台、扣丝机1台。皮棉主销合肥、蚌埠、淮南、安庆等地,小部份售给县纺织厂。
马店轧花厂集体企业,隶属于县供销社,位于马店镇,长周公路西侧,占地40825平方米,建筑面积5929平方米。始建于1973年9月,设计能力年产皮棉2000吨。设备有3台变压器(330千伏安)、2台打包机、2台轧花机(80型)、4台脱绒机(141型)、1台清花机、4台鼓风机。1975年正式投产,当年生产皮棉452吨,产值18万元,利润0.2万元,税金0.13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21万元,工人11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6万元。
1987年,皮棉产量657吨,产值4.7万元,利润0.4万元,职工3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1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343元。
八、缝纫、皮革、制鞋工业
1949年调查,全县缝纫、皮革、制鞋业中,成衣业87户,从业者187人;皮革业8人,制鞋业12人,均属个体经营,手工操作。
1953年,叶集镇8家个体缝纫户、13名工人,8台缝纫机组建叶集被服社。1956年,职工增至37人,固定资产4万多元,生产成衣3万多件,产值20万元。1984年改为羊毛衫厂。1958年,城关几户家庭妇女组成一个缝纫组。1962年,发展到25人,缝纫机10张,代县百货公司加工批量童装。1964年改名城关被服厂,创产值3.9万元。1982年后因外地成品服装覆盖市场,该厂产量大幅度下降。
1987年,本县有缝纫、皮革、制鞋业8个企业,共创产值191万元,利润2万元,税金2.7万元,职工65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3万元。另有村办30个,产值160.3万元,利税2.4万元,职工188人;私营121个,产值123.67万元,利税2.5万元,职工265人;个体3962个,产值1001.54万元,利税40.13万元。
服装厂集体企业,隶属轻纺局,1955年在2个缝纫组基础上建立,时有组员26人,15型家用缝纫机18部,经营来料加工。
1956年转为缝纫生产合作社,隶属手工业生产联合社,拥有职工48人,15型缝纫机30部。1959年,转为地方国营霍邱县被服厂,职工80人,分为三个对外加工门市部,除来料加工外,还自营童装、刺绣品。
1960年制鞋厂并入,增加布鞋、皮鞋产品。1962年,改厂名为霍邱县服装鞋帽厂,归属县手工业管理局。
1979年12月,制鞋车间划出,改名霍邱县服装厂,厂址位于城关镇南大街,占地920平方米,建筑面积809平方米,设备有“九六”型工业缝纫机11部、电动剪刀2部、微型电机40台。成立了成品加工车间,改变了原来单一门零加工的生产方式,生产成品服装,设计能力年产30万件,正式使用报经国家商标局注册的“蓼城”牌商标。1985年成立了呢毛料高档服装车间,从上海请技工传授技艺,当年生产呢、毛中山装,各式西服,远销山东、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是年产值62.9万元,利润0.3万元。
1987年固定资产原值10.6万元,净值9万元产值70万元,税金1.6万元,利润0.03万元,职工105人,劳动生产率为0.67万元。
西湖衬衫厂隶属轻纺局,集体企业。1986年8月筹建,10月份正式投产。座落于文化街轻纺局前院楼上,建筑面积310平方米。全部生产设备引进西德产三分之二条百幅衬衣生产流水线23台和部份国产缝纫机,分别用于设计、裁剪、缝纫、刺绣、整烫、机修五个车间。年产衬衫12万件,刺绣10万支绣花线,童装1万件。
1987年4月,与上海衬衫厂签订技术协作合同,并正式使用该厂“海燕”牌商标;同时,又与淮南绣品厂签订了加工刺绣合同;实现刺绣品出口。是年8月,该厂男、女衫首次参加全省同行业产品评比,男衬衫以总分81.42分,位居全省第6名,地区第2名;女衬衫以总分87.54分,位居全省第8名,地区第2名。衬衫远销河南、山东、江苏、新疆、上海等地。是年,固定资产原值28.7万元,净值27.5万元,产值60.4万元,税金0.6万元,利润0.3万元,职工81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75万元。
皮鞋厂集体企业,隶属轻纺局,成立于1986年3月,位于城关镇西湖路,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710平方米。由22名待业知青集资,租赁4间民房创办。
1987年8月,与江苏句容县皮塑制鞋总厂联合,取得产品设计、技术传授、质量把关等多方面的协助。
年底,固定资产原值13.8万元,净值13万元,设备有扎帮机、高速压合机、抛毛砂轮机、立式烘箱、批帮机冲气机等16台。设置一条机械化流水线粘合车间、制帮车间及皮鞋配底车间,年设计能力1万双。主要生产男女皮鞋、凉鞋、男女健身鞋。翻新20多个品种,其中新产品有男女马靴、旅游鞋、童鞋等。现有70多个品种,100多个花色。产品远销乌鲁木齐、西安、界首、亳州、宿州、鹿邑、太康、扶沟、阜阳、淮北、合肥、南京等地。
1987年职工75人,其中技术人员59人,职工均系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完成产值16万元,税金0.6万元,利润0.1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0.21万元。
制鞋厂集体企业,隶属轻纺局,位于西云路街,占地1055平方米,建筑面积815平方米。该厂是在1955年由7名鞋匠组织的霍邱鞋业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59年与县皮革厂合并,转为地方国营霍邱县制鞋皮革厂,职工25人,设制鞋、皮革两个车间,年产皮鞋103.06万双。同年,购置缝纫机5部,轧鞋底机2部,设销售门市部一处。1960年被调整与县服装厂合并,成为服装厂制鞋车间。
1979年从县服装厂划出,成立了霍邱县制鞋厂,制作塑料底布鞋,是年产值14.2万元。1980年,购置了皮革下料机1部,皮鞋轧帮机2部,开始生产牛皮、猪皮鞋,是年产值34.7万元,利润1.1万元。
1987年,产值15.1万元,利润0.05万元,税金0.1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4万元,净值2.2万元,职工62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24万元。
城关沙发皮件厂集体企业,隶属县乡镇企业局,位于城关镇县酒厂东侧,占地3680平方米,建筑面积1638平方米,建立于1979年3年,投产于1980年9月。当时,全系手工操作,仅能生产皮包、自行车坐垫等产品。年产值17.40万元,利润1.96万元
1981年,购进烫金机、剪裁机、电焊机、压板机、台钻等设备34台,职工增至40人,品种增加到42个。
1984年,新建了1幢3层大楼,购进银光制镜机1台,设置木工、皮箱、沙发、提包、钢管、制镜等车间。1985年,职工147人,产值42.5万元,利润1.3万元,税金2.4万元,产品销往合肥、淮南、蚌埠、寿县、阜阳、固始等地。
1987年,产值50.3万元,利润0.6万元,税金2.4万元,固定资产原值30万元,净值27万元,职工147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34万元。
九、家具、木材加工工业
建国前,本县有木匠379户,从业者751人。1952年至1956年,建成周集、陈郢、高塘、五塔、隐贤、朱老台、新店北楼、叶集、三元、洪集、岔路、城关等13个木业社(组)。叶集镇木材资源丰富,木器制作历史悠久。1985年仅叶集镇周围乡村从事木工生产的不下1000人,镇上木制成品市场的摊、点、店达80多个,从业者150多人,年经营量达36万件,销售额140余万元。县城工艺家具制品造型新颖,款式大方,颇受消费者欢迎。1987年,本县有14个家具制造、木料加工企业,共创产值89万元,利润6万元,税金1.1万元,职工601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15万元。另有村办制木业17个,产值115.4万元,利税1.7万元,工人178人;私营188个,产值246.57万元,利税6.62万元,工人402人;个体1487个,产值392.57万元,利税15.8万元。
工艺家具厂集体企业,隶属轻纺局,位于东大街,占地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1984年8月建厂,拥有变压器、带锯、圆盘锯、平刨、压刨、旋床、开榫机等设备7台,主要从事各式中、高档木制家具制作,产品有套装家具、衣帽架、梳妆台、高低床、书柜、档案柜、电视机柜、墙角架、办公桌。
厂内设油漆、配料、制作3个车间,漆色由过去的大红、黑红、黑紫等向浅黄、米色、仿红木、银灰等浅色发展;涂料由调漆、清漆、干片漆发展为饱和树脂漆。
1987年,固定资产原值6.8万元,净值5.5万元,产值11.9万元,利润0.8万元,税金0.2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0.40万元,职工30人。
木器厂集体企业,隶属县轻纺局,位于东大街,占地2142平方米,建筑面积1063平方米。前身为1954年成立的木器生产合作筹备社。1955年转为木器社,有木112人,生产犁、耙、耖、水车等中、小农具和部份日用家具,年产值1.2万元。
1958年转为地方国营霍邱县木器厂,增设油漆、棕藤2个车间,用柴油机作动力,带动圆盘锯、打眼机等机械进行木材加工,职工20人。1962年调整后,县竹器社划入增设竹器车间。1966年与县农具厂合并。1976年从农具厂划出,成立县木器厂。1978年后,购置了平刨、压刨、620车床、350牛头刨床、5尺车床等设备,设木材加工、油漆、棕藤、成品4个车间,产品有中高档家具、棕床、藤椅等,其中棕床属我县名优产品。1985年发展塑料行业,购置了年产80万吨的塑料撕裂薄膜机1台,成立霍邱县塑料厂,与木器厂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独立核算,产品撕裂薄膜销售到淮北地区,职工60人,待业知青15人,年产值22万元。
1987年产值15.9万元,利润0.8万元,税金0.2万元,固定资产原值7.6万元,净值3.3万元,职工38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42万元。
十、文教、工艺品工业
民国初年,本县郑家邦弟兄3人在城关开办“大学堂”笔庄。继有吴宝文笔店,5个徒工,5间草房,资本法币3万元,平均每月产笔5000支左右,品种有狼毫、羊毫,销于县内。同时有徐杰三开设“文华堂”笔店,制作“乌龙水”笔行销颍上、阜阳。范相成开办“范文正堂”笔店,从业4人,制作“乌龙水”楷笔行销邻近各县。新中国成立初,制作毛笔的仅剩3家,从业13人,合作化期间,与印刷、钟表业组成文具社。1987年,全县仅有城关个体户马应宾和吴守平2家毛笔店,产品有大白云、中白云、小白云及大中小楷20多个品种,年产值4000元。
1987年,全县文教工艺品业,集体企业6家,共创产值123万元,利润4万元,税金2.3万元,职工20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6万元。另有村办3家,共创产值8.2万元,利税0.3万元,职工40人;私营39个,共创产值70.76万元,利税1.12万元,职工86人;个体120个,共创产值31.68万元,利税1.32万元。
文化制品厂集体企业,隶属轻纺局,位于南大街,占地483平方米,建筑面积433平方米。原为1955年成立的城关印刷合作社,时有12名职工、石印板10块,系手工操作,年产值0.24万元。1958年,印刷社同刻字、毛笔社联合成立了霍邱县文具厂,属城关公社,职工40人,主要从事印刷、刻字,以及毛笔、墨水、化学浆糊生产,自产自销。
1961年改名为城关印刷社。1963年与钟表刻字社联合成立了霍邱钟表刻字印刷社,归属县手工业管理局。1964年从上海购置圆盘印刷机1部。
1979年与钟表业分开,改名霍邱县文化制品厂,职工55人,设印刷、毛笔、刻字3个车间,设备有圆盘印刷机7部、四开平台印刷机1台,生产帐表、帐册、信封、文纸、发票等。1985年购置日本产三洋牌复印机1部,完成产值14万元,利润0.6万元。
1987年底,完成产值12.8万元,利润0.6万元,税金0.8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9万元,净值2.4万元,职工58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22万元。
叶集工艺厂系镇办企业,隶属乡镇企业局,位于叶集镇柳树乡古心畈村,1986年8月,从叶集区供销合作社划出成立。有亦工亦农妇女60人,在叶集镇6乡、2办事处区域内分别设草、竹、柳手工编织生产点,厂方分点进行技术指导,成品集中验质收购,统一包装、调运、包销。是年,生产的竹餐帘、水果盘等产品在广交会上与英、日等国外商一次成交18万元。有325种不同规格型号的提篮、茶垫、椅座垫销往国外,创产值35万元,利润4.2万元。置厂地1005平方米,建厂房23间,招亦工亦农工人100余人。
1987年至1988年4月,投资35万元,新建楼房2幢48间,450平方米,增加抽纱刺绣项目,扩建后,成为本省第一个草、竹、柳、刺绣混合编织工艺厂。先后四次与日本客商大岛丸三签订35.5万只啤酒篮等产品订货合同。是年生产玉米皮手提篮4.2万只、啤酒篮15万只、竹壳座垫21.6万只、竹水果盘4300套、竹餐帘5.4万片、柳条面包篮7.5万只、柳条洗衣篮12万只、绣花浴巾5300件。同年,产品增至722种,产值104万元,利润3.75万元,税金2.95万元,创汇30万元,固定资产原值42.5万元,净值37.6万元元,全员劳动生产率0.07万元,产品销往美、英、日、意、荷、沙特阿拉伯、比利时等28个国家和地区。六安地区行署授予“文明单位”、“出口创汇先进单位”,工商部门授予“重合同守信用企业”,成为本省工艺品出口定点生产厂家之一。
六安地区教学仪器厂集体企业,初建时属六安行署教育局,现属县教育局管辖。位于河口镇,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建立于1970年。主要产品有学生电源J1202(3A)、J1202(2A)、继电器、J2413型演示继电器、J2414型电池继电器、J2315型等势线描绘实验器、J8201型初高中物理工具包、J8203-1型常用工具箱等,领取全国工业产品生产合格证书(证书编号XK32-029-2190-JY18(85)。
1987年产值6.46万元,利润0.7万元,税金0.3万元,职工25人,固定资产原值5万元,净值3万元,全员劳动生产率0.26万元。
十一、其他工业
本县竹、柳、草、藤编织业历史悠久。1957年统计,全县有13个竹业社(组),从业人员129人,其中柳业16人,生产竹、柳、芦、荻草、藤制品。最高年产17.26万件(1964年)。
本县北部沿淮流域盛产柳条、芦苇、荻柴,70年代统计,柳条年产可达800万斤。因此,本县除临水、王岗、姜家湖几家柳编厂,及新店荻编厂常年生产柳、荻制品外,沿淮农家几乎家家都从事柳、芦、荻品编作,制品有柳条靠背坐椅、高屏藤椅、大号圆椅、柳条沙发、茶几、笆斗、簸箕、包装箱、提篮、挂篮、洗衣篮、帽篮等几十个品种,远销美、法、德、意、日、朝鲜、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南部邻近山区的叶集、姚李等区、乡,竹、草资源丰富,仅叶集镇南湾村从事竹、草编织业的即有2000余人。
1987年底,全县其他行业共有14个企业,共创产值324万元,利润21万元,税金11.4万元,职工90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36万元。还有村办工业5个,产值35.2万元,利税0.35万元,职工52人;私营工业3个,产值5.64万元,利税0.4万元,职工12人;个体工业110个,产值29.04万元,利税1.21万元。
本县孙岗乡黄窑、王店乡僧窑,建窑都有数百年历史。建国前全县有陶瓷业31人。1954年建立黄窑陶瓷社。1961年建立僧窑陶瓷社。1962年建立白庙陶瓷社。1967年建立西山陶瓷社。1975年全县生产陶瓷27.1万件。1978年生产陶瓷26.9万件。1987年4家陶瓷厂共创产值23.6万元,利润1万元,税金1万元,有固定资产原值9.9万元,净值7.5万元。职工150人。
县水厂全民企业,隶属基建局,位于县城西关埋蛇沟北沿,占地444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1969年筹建,投资20万元,设计能力为日产自来水2000吨。1970年正式投产,是年,产自来水9.1万吨,完成产值1.37万元,利润0.735万元,税金0.076万元,有职工16人,劳动生产率为856元。
1975年产自来水34.90万吨,产值5.23万元,利润3.027万元,税金0.26万元,职工17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33万元。1978年产自来水54.60万吨,产值8.19万元,利润4.30万元,税金0.32万元,职工2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4095元。
1987年进行扩建,建成二级泵房、清水池、加矾池、沉淀池、职工宿舍等,固定资产原值49万元,净值32万元,设备有6BA水泵7台、深井泵2台。是年,产自来水134.05万吨,产值16.09万元,利润4.43万元,税金0.87万元,职工54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3万元。
雨台山石煤矿全民企业,隶属县经委,位于县城西部马店镇五岗村境内的雨台山,占地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70平方米。1984年经省计委批准筹建,8月,正式成立石煤开发综合利用公司,10月完成马店供电所至矿区变电站的10千伏高压输电线架设工程。修筑一条3.5米宽、6公里长的沙石路,接通矿区和长周公路。1985年建成投产。1986年产石煤5300吨。
1987年产石煤4300吨,产值25.3万元,利润3.73万元,税金5.7万元,固定资产原值188.12万元,净值170.39万元,职工43人,其中科技人员5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59万元。
陈家埠乡猪鬃厂集体企业,隶属陈埠乡,占地9800平方米,有砖瓦厂房70间,院内晒场400多平方米,职工40人,拥有潮轧机、干轧机、分绒机、箩筛机、顺根机等设备(均系上海猪鬃厂提供)。
原设计生产能力年产猎鬃600箱、毛刷2万把,由于原料不足,年产猪鬃200箱、毛刷1万把左右。
1987年底完成产值18万元、利润0.7万元、税金0.9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万元,净值14.7万元,职工51人,劳动生产率0.35万元。
衡器修配厂集体企业,隶属于县轻纺局,位于城关镇南大街,占地166平方米,建筑面积141平方米。前身是六安县衡器社霍邱门市部,时有职工4人,主要从事新木杆秤制作与旧木杆秤的修理、磅秤的维修等业务。
1958年,县成立计量所,将六安县衡器社霍邱门市部划入商业局财贸五金厂,配合第一次度量衡器改革工作。
1959年,衡器车间划出成立县计量所附设计量修配厂,属县科委管辖。1960年12月下放到城关镇,改名为霍邱城关衡器厂,有职工20人。1961年转属手工业管理局,改名霍邱县衡器社。1963年与竹器社合并,改名为衡竹社。1975年增加了电动机维修业务,设衡器修配、五金修配、电机维修门市部各1个。1979年与五金修配门市部分开,改名为衡器修配厂。
1987年,制作木杆秤600根,年产值3万元,利润0.2万元,税金0.3万元,拥有固定资产原值0.74万元,净值0.6万元,职工14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21万元
黄窑陶瓷厂集体企业,位于孙岗乡,占地1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前身为1954年转建的黄窑陶瓷生产合作社,有大棚70间,职工50人,其中37名技工系湖北省人,另有龙窑1座,长60米。每个技工有一套10余件拖板、车子简易工具,手工操作。产品有缸、坛、盆、罐、砂锅、茶壶等70多个品种。1962年至1978年间,先后改建100余间厂房,增建一条龙窑,职工100人,产品销往项城、新蔡、阜阳、颍上、金寨等地。1987年,产值3.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2.5万元,净值1.8万元,职工79人,全员劳动生产率0.04万元(如表7-1至表7-8)。

上一篇:引子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