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四节 民间文艺
本县民间文艺,丰富多采。有民歌、花灯、舞蹈、器乐、曲艺、剪纸、游艺等多种样式。
一、花灯(又称为灯类)
玩灯活动在本县历史悠久,遍及城乡,在流行中也有兴衰。30年代以后一度衰落,民国末年基本中止。新中国建立之初有所恢复,然而老艺人多数去世,新兴的业余剧团取代其活动。“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封、资、修“黑货”。1978年以后,节庆期间玩灯,为节日增添热闹气氛。
本县灯类有铁花、龙灯、狮灯、花挑、花车、旱船、犟驴、水牛、蛤蜊人、金鱼、花山、小五彩、皮老虎、大头娃娃等20多种,分布地区各异。打铁花是河口集人张玉山父子始创,在河口周围流行。龙灯多在靠河沿有码头的集镇。狮子灯分布在夏店、长集、河口以南。其他各种灯散见于县内各地。玩水牛的只在农村不上集,其行为近于乞讨。无论哪一种灯类,演出无固定场地,游村串户,有独类演出的,也有几种合演的。旧时庙会出会,菩萨像前行,后面的歌舞队中,玩水牛的在最前面。据说,这是给终年辛勤劳累、生活在最低层的农民一个精神安慰。节日(春节、元霄节)各单位则组成文艺游行队伍,结班游行。
二、舞蹈、器乐
花鼓灯、打五扇、打莲湘(花棍)是本县几种传统的民间舞蹈,以花鼓流行最广,多在春节至元宵之间临时组合演出。表演时边舞边唱,锣鼓伴奏,有固定唱词,也可以即景编词,多祝贺性语言和戏谑性语言。白天走村串户,晚上在一地点打坐场,表演一些小折子戏,有《送香茶》、《瞎子观灯》、《王小赶脚驴》等。演出不取报酬,只中午和晚上招待酒饭。“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
锣鼓棚子,是同本县民间几种传统器乐组合而成,包括锣、鼓、饶、钹、笙、萧、笛、管、唢呐、小锣等,流行县西北沿淮一带。乐谱有《八哥洗澡》、《十八翻》、《凤凰三点头》等。
三、曲艺
本县曲艺有大鼓(安徽大鼓)、评词、快板、琴书、渔鼓(道情)、小钹子、坠子、快书等,以鼓书为主,流行全县各地,逢集日在街头说唱,晚上则到农村包场。传统书目为各种演义,现代书目有《淮海战役》、《破晓记》、《捉拿岳葫芦》等。评词主要在城关演出,农村较少,书目近鼓书、坠子。快书流行地区较少,说唱多为小说选段或民间小故事改编。渔鼓流行于本世纪30年代以前,现已绝迹。“文化大革命”中,各种传统曲目被禁止演出。1978年后恢复,但艺人多已改就他业,艺种仅有大鼓、评书等。
1986年2月23日,县曲艺队参加六安地区会演,曲艺节目《抢财神》获创作、演出一等奖。
四、民歌
本县民歌丰富,历来为劳动人民所喜爱。民国18年(1929)到21年(1932),苏区文化工作者用民歌曲调创作许多歌颂红军的歌谣,激发人民的革命斗志。抗日战争时期,本县的山歌小调宣传抗日救亡的较多。以前,格调低级的《十二个月调情》改编为《十二个月抗战》(用原调),以男女问答对唱的方式说明抗战的意义及揭露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唤起人民抗战的信心与决心。
1952年,王稼杰创作的民歌《挖塘泥》在《江淮文艺》上发表。以后民歌作者日渐增多,民歌爱好者填写和创作了大批民歌。1958年,县文化馆对本县民歌开始挖掘、整理,汇编成集,出版。其中由陶锦源填写的《正月十五月儿圆》、《遍地绿秧爱坏人》、《盼郎归》3首,1982年被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制成盒式磁带与唱片向海外发行。本县民歌被选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有14首;被安徽人民出版社编入《安徽民间音乐》3个专集的31首。
五、剪纸、撕纸
本县民间过去只用纸剪喜花、窗花、棚花,以及剪衣、帽、鞋、袜等绣花底样,以反道士扎灵属纸扎工艺的范畴。新中国建立以后,剪纸作品虽然仍在本县流传,但是作品的艺术性不高,文艺界也未予以深挖扶植,长时期里没有提高。
1986年春,本县青年张玉柱自费到阜阳、合肥等地求师。同年8月,作品随“六安地区民间美展”赴合肥展出,受到文艺界的好评与重视。10月,地区文联、县文化馆分别举办了“张玉柱剪纸作品展览”。1987年春节,他的作品又在“全国特邀剪纸艺术展”上展出。近几年,已在省内外各级报刊上发表作品100余件。
1987年张玉柱开始探索撕纸艺术,作品首次在《无锡日报》发表,被报纸称誉为“‘无剪’的剪纸艺术。”获得地区优秀奖,省内外20多家报刊争相约稿。1990年3月13日《安徽日报·农村版》以《他迷上了撕情纸趣》为题作了报道。
一、花灯(又称为灯类)
玩灯活动在本县历史悠久,遍及城乡,在流行中也有兴衰。30年代以后一度衰落,民国末年基本中止。新中国建立之初有所恢复,然而老艺人多数去世,新兴的业余剧团取代其活动。“文化大革命”中,被视为封、资、修“黑货”。1978年以后,节庆期间玩灯,为节日增添热闹气氛。
本县灯类有铁花、龙灯、狮灯、花挑、花车、旱船、犟驴、水牛、蛤蜊人、金鱼、花山、小五彩、皮老虎、大头娃娃等20多种,分布地区各异。打铁花是河口集人张玉山父子始创,在河口周围流行。龙灯多在靠河沿有码头的集镇。狮子灯分布在夏店、长集、河口以南。其他各种灯散见于县内各地。玩水牛的只在农村不上集,其行为近于乞讨。无论哪一种灯类,演出无固定场地,游村串户,有独类演出的,也有几种合演的。旧时庙会出会,菩萨像前行,后面的歌舞队中,玩水牛的在最前面。据说,这是给终年辛勤劳累、生活在最低层的农民一个精神安慰。节日(春节、元霄节)各单位则组成文艺游行队伍,结班游行。
二、舞蹈、器乐
花鼓灯、打五扇、打莲湘(花棍)是本县几种传统的民间舞蹈,以花鼓流行最广,多在春节至元宵之间临时组合演出。表演时边舞边唱,锣鼓伴奏,有固定唱词,也可以即景编词,多祝贺性语言和戏谑性语言。白天走村串户,晚上在一地点打坐场,表演一些小折子戏,有《送香茶》、《瞎子观灯》、《王小赶脚驴》等。演出不取报酬,只中午和晚上招待酒饭。“文化大革命”中停止活动。
锣鼓棚子,是同本县民间几种传统器乐组合而成,包括锣、鼓、饶、钹、笙、萧、笛、管、唢呐、小锣等,流行县西北沿淮一带。乐谱有《八哥洗澡》、《十八翻》、《凤凰三点头》等。
三、曲艺
本县曲艺有大鼓(安徽大鼓)、评词、快板、琴书、渔鼓(道情)、小钹子、坠子、快书等,以鼓书为主,流行全县各地,逢集日在街头说唱,晚上则到农村包场。传统书目为各种演义,现代书目有《淮海战役》、《破晓记》、《捉拿岳葫芦》等。评词主要在城关演出,农村较少,书目近鼓书、坠子。快书流行地区较少,说唱多为小说选段或民间小故事改编。渔鼓流行于本世纪30年代以前,现已绝迹。“文化大革命”中,各种传统曲目被禁止演出。1978年后恢复,但艺人多已改就他业,艺种仅有大鼓、评书等。
1986年2月23日,县曲艺队参加六安地区会演,曲艺节目《抢财神》获创作、演出一等奖。
四、民歌
本县民歌丰富,历来为劳动人民所喜爱。民国18年(1929)到21年(1932),苏区文化工作者用民歌曲调创作许多歌颂红军的歌谣,激发人民的革命斗志。抗日战争时期,本县的山歌小调宣传抗日救亡的较多。以前,格调低级的《十二个月调情》改编为《十二个月抗战》(用原调),以男女问答对唱的方式说明抗战的意义及揭露日本侵略军的暴行,唤起人民抗战的信心与决心。
1952年,王稼杰创作的民歌《挖塘泥》在《江淮文艺》上发表。以后民歌作者日渐增多,民歌爱好者填写和创作了大批民歌。1958年,县文化馆对本县民歌开始挖掘、整理,汇编成集,出版。其中由陶锦源填写的《正月十五月儿圆》、《遍地绿秧爱坏人》、《盼郎归》3首,1982年被中国唱片社上海分社制成盒式磁带与唱片向海外发行。本县民歌被选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的有14首;被安徽人民出版社编入《安徽民间音乐》3个专集的31首。
五、剪纸、撕纸
本县民间过去只用纸剪喜花、窗花、棚花,以及剪衣、帽、鞋、袜等绣花底样,以反道士扎灵属纸扎工艺的范畴。新中国建立以后,剪纸作品虽然仍在本县流传,但是作品的艺术性不高,文艺界也未予以深挖扶植,长时期里没有提高。
1986年春,本县青年张玉柱自费到阜阳、合肥等地求师。同年8月,作品随“六安地区民间美展”赴合肥展出,受到文艺界的好评与重视。10月,地区文联、县文化馆分别举办了“张玉柱剪纸作品展览”。1987年春节,他的作品又在“全国特邀剪纸艺术展”上展出。近几年,已在省内外各级报刊上发表作品100余件。
1987年张玉柱开始探索撕纸艺术,作品首次在《无锡日报》发表,被报纸称誉为“‘无剪’的剪纸艺术。”获得地区优秀奖,省内外20多家报刊争相约稿。1990年3月13日《安徽日报·农村版》以《他迷上了撕情纸趣》为题作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