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五节 防疫
新中国成立前本县无防疫机构。民国30年(1941)起由卫生院兼顾,疫病防治仅天花一项。40年代以前,牛痘疫苗多由私人接种,费用每一男孩30斤大米,女孩20斤大米,接种面不大,天花仍很流行。40年代以后,始有红十字会等公费部门在中小学及部分团体中免费种痘。
新中国成立以后,贯彻“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大力做好防疫工作。初期由县区卫生院(所)负责,各区乡均配有专职人员进行疫情汇报。1952到1955年,疫情管理划归卫生科设专人办理。1956年建立防疫站专负疫情管理业务,区乡村仍固定专人,组成疫情报告网,做好传染病登记、汇报与建卡,必要时则进行专项调查。
一、预防接种
1951年开始普种牛痘。1956年至1960年推广四龄种痘。1981年本县已消灭天花。1982年停止种牛痘。
1952年、1960年、1969年,分别开始进行鼠疫活菌苗、卡介苗、乙脑疫苗预防注射。1981年,对7周岁以下儿童实行计划免疫接种。1986年,开始适龄儿童计划免疫建卡工作,全年建卡127604人,建卡率99%。
本县经过多年的预防和治疗,天花、霍乱已被消灭,其他传染病也得到控制。
二、传染病防治
白喉1955年,岔路、新店等地发病321例,死亡58例。1959年,全县发病404例,死亡74例。白喉流行时,医务人员在疫区设临时医院,隔离治疗。对白喉,本县常采用土牛膝、黄连素、冰硼散等药物预防,并用白喉类毒素注射。1977年,白喉发病受到控制,近年未发现(见表25-6)。
表25-61951~1987年全县预防接种情况表
单位:人次
流行性出血热本县沿淮、沿湖的4区1镇25个乡发病较严重,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1958年冬,该病首次在本县发现,当年发病252人,死亡19人。以后常有不同程度发病。1958年到1985年累计发病3162人,死亡216人,死亡率6.83%。本县防治办法,主要是常年发动群众灭鼠,降低病源媒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1986年灭鼠约18万只,符合省定密度标准。本年发病146人,死亡10人。1987年9月,对疫区鼠密度调查,周集为7.7%,姜家湖为4.4%;全年发病103人,死亡2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本县60年代末到70年代大流行4次。1966年,发病1116人,死亡56人。1967年,发病9492人,死亡431人。1977年发病6533人,死亡242人。1979年,发病1510人,死亡30人。疫病流行时,采取室内外打扫卫生,用2~3%黄连素、3%呋喃西林滴鼻,吃生大蒜,盐水漱口,口服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近年主要采用流脑疫苗注射,基本控制流行。1987年仅发病30例。
麻疹本县年有发生。1952年到1958年,全县共发病1649人。1959年大流行,发病21237人,死亡642人。在疫区用紫草根煎水预防。1970年后,用麻疹疫苗进行注射,发病率大为降低。
脊髓灰质炎1958年列入疫情报告1例。1965年发病180例。1973年,发病158例。1965年,采用小儿麻痹症糖丸预防。1978年,得到有效控制。从1965年到1987年,免费发放小儿麻痹症糖丸300多万人份。1987年,仅发病3例。
伤寒副伤寒连年均有小量发生。1974年,有222人发病。开始用疫苗预防,开展肠道病综合防治。1978年后得到控制,发病率在10/10万以下。1986年发病24人,无死亡。
细菌性痢疾在本县流行最广,每年都有。1982年,发病12030人。1987年12月6日,河口中学暴发流行。发病154人,占全校人数12.35%,无死亡。每年在发病地区教育群众注意饮食卫生,重点水点用漂白粉进行饮水消毒,预防肠道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1959年列入疫情报告。60年代,发病在10/10万以下。70年代初发病率上升。1973年,发病3165人,发病率296.61/10万。1980年以后,年发病率均在100/10万左右。1986年发病1379例。1987年比1986年上升135.03%。常年教育群众,搞好食品卫生,对饮水进行消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1956年始有疫情报告,发病率较低。1966年为240人发病,22人死亡;1971年602人发病,41人死亡。均为9岁以下儿童,每年7—9月为发病高峰。1986年49人发病,1987年比1986年上升106%。经常发动群众灭蚊防蚊,消灭传染媒介,对易感儿童,注射乙脑疫苗。
狂犬病本县历史上常有发生,发病率高低根据病犬的多少。过去使用单方、验方进行预防、治疗。河口集刘松盛药号,搜集的单方、验方数十方。1956年3月,洪集乡发现狂犬,咬伤9人,1人发病死亡。1981年,县北发生狂犬,先后在陈嘴、柳树等乡发现狂犬和狂犬病,迅速波及全县。1981年至1985年,狂犬共咬伤1.17万人,80人发病,全部死亡。此外,还发现疯猪、疯猫等动物。1986年,被狂犬咬伤4350人次,24人发病,全部死亡。1987年,被狂犬咬伤2435人,13人发病,全部死亡。控制和消灭狂犬病,唯一措施是灭狗。县人民政府多次下文,要求各地灭狗,但群众有抵触情绪,收效不大。近年来采取用疫苗为被咬伤者注射,但疫苗紧缺,农村仍多采用单方、验方防治。单方验方主要为斑蝥制剂,容易引起斑蝥中毒。
钩端螺旋体1971年夏发现,后在个别地区流行。临床类型为流感伤寒型。采集患者血清26份,凝溶式试验,阳性12份。1972年,采集病人血清954份,凝溶式试验,阳性246份。并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14株。1971至1975年,全县共有240人发病。孟集、石店2区占总发病数75%,无死亡。经过多年预防,已基本控制流行。
三、地方病防治
地方性甲状腺肿过去仅在与金寨县交界的柳树乡少数村落发生。史河灌区通水后,大量山水流经全县境内,发病率较高。1980年6月,对柳树乡的彭洲、建丰2村3282人进行调查,发病605人,发病率为18.34%;腺体肿大1058人,肿大率31.62%。1981年,对平岗、顾店、三元、柳树、西皋、众兴、长集、石庙、马店9个乡的7~14岁儿童进行调查,共查2639人,患病率27.06%,腺体肿大1472人。1982年10月,对全县736所中小学154994名7~14岁学生进行普查,查出甲状腺肿1016人,生理增大24458人。1985年9月,抽样调查68乡149村341个生产队,应查52547人,实查50071人,普查率为95.28%,甲状腺肿大患者1684人,生理增大3988人。按照病区标准,本县达到标准的有27个乡。叶集镇及其所属乡为重病区,姚李区为中病区,其余各区(不含周集)为轻病区。是年经省和地区批准,向本县27个病区乡及7个安全带乡供应碘盐。1986年,对叶集、姚李、扈胡3个点进行流行调查。调查结果,比1982年下降58.44%。1987年,经地区检查验收,肯定甲状腺肿在本县已基本得到控制。
疟疾是本县流行最广,发病最高的疾病。民国27年(1938)疟疾大流行,发病者约占全县人口50%左右。1957年,全县发病253102人,发病率31.55%。当年采取送药上门,以环氯胍、白乐君进行抗复发治疗。1959年,发疟率下降到0.11%,获国务院奖状。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忽视防治,又有回升。1970年,全县发病417664人,发病率为45.03%。1973年,冯井、白庙、马店等乡发现恶性疟疾病。1974年,苏、鲁、豫、皖、鄂实行五省疟疾联防。1977年,固始、霍邱、淮滨、阜南四县实行恶性疟疾联防,采取“大力灭蚊”,设点镜检、休止期根治等措施预防,发病率下降。1975年到1985年,疟疾发病率始终控制在1%左右。1987年全年发病3714人,发病率0.27%,无恶性疟疾发生。
头癣解放前患者颇多,常年可见“秃头”。解放以后,重视头癣防治。1956年,共查出头癣患者9276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19%。1979年,按照卫生部在1980年前消灭头癣的要求,1980年到1982年,全面开展普查普治。查出头癣患者1432人,治愈1382人。1983年全部治愈,达到基本消灭头癣的标准。
麻疯病历史上,对麻疯病无记载。1956年首次普查,发现有患者73人。1963年发病24人。1970年累计64人,其中结核型25人,瘤型36人,界线3人。当年死亡11人,动员14例瘤型病人到省新河医院治疗,其余在本县边检查边治疗。从1956年到1985年共发病110人,死亡29人。西山医院(麻疯病院)建立后,1974年到1987年,共收治139人,治愈64人。该院还对全县麻疯病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追访,查清麻疯病分布于全县8区1镇26乡。麻疯病患者医疗费用及住院生活费用,全由国家负担。
丝虫病本县流传历史长、疫区范围大,发病率高。1956年6月普查,有体征、病史、丝虫患者4628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1%。9至11月,重点在三元、岔路、石店地区采血镜检3014人,发现微丝蚴感染564人,感染率为18.7%。同时在各种会议血检5087人,发现丝虫阳性患者808人、阳性率15.88%。1972年,血检671362人,有感染的61165人,当年采用海群生治疗。1977年以海群生拌食盐(以下简称海盐)治疗。用前血检552人,阳性41人,阳性率7.2%。食用海盐210天,血检255人,阳性16人,阳性率6.2%。1987年,在全县定点抽样检查,应查1.5万人,实查15007人,微丝蚴阳性血症共4273人,阳性率2.85%。对孟集、周集晚期丝虫病患者调查,实查17398人,普查率98.8%,发现乳糜尿7人、橡皮肿288人。
1955年到1957年,曾用火针配合毫针,治疗血丝虫橡皮肿112例:体征消失46例,占41.04%;接近消失31例,占27.68%;明显好转16例,占14.2%。1958年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47例橡皮肿,治愈25例占53.19%,好转19例占40.72%(如表25-7)。
表25-71987年疫情动态分析表单位:人
新中国成立以后,贯彻“预防为主”的医疗方针,大力做好防疫工作。初期由县区卫生院(所)负责,各区乡均配有专职人员进行疫情汇报。1952到1955年,疫情管理划归卫生科设专人办理。1956年建立防疫站专负疫情管理业务,区乡村仍固定专人,组成疫情报告网,做好传染病登记、汇报与建卡,必要时则进行专项调查。
一、预防接种
1951年开始普种牛痘。1956年至1960年推广四龄种痘。1981年本县已消灭天花。1982年停止种牛痘。
1952年、1960年、1969年,分别开始进行鼠疫活菌苗、卡介苗、乙脑疫苗预防注射。1981年,对7周岁以下儿童实行计划免疫接种。1986年,开始适龄儿童计划免疫建卡工作,全年建卡127604人,建卡率99%。
本县经过多年的预防和治疗,天花、霍乱已被消灭,其他传染病也得到控制。
二、传染病防治
白喉1955年,岔路、新店等地发病321例,死亡58例。1959年,全县发病404例,死亡74例。白喉流行时,医务人员在疫区设临时医院,隔离治疗。对白喉,本县常采用土牛膝、黄连素、冰硼散等药物预防,并用白喉类毒素注射。1977年,白喉发病受到控制,近年未发现(见表25-6)。
表25-61951~1987年全县预防接种情况表
单位:人次
流行性出血热本县沿淮、沿湖的4区1镇25个乡发病较严重,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1958年冬,该病首次在本县发现,当年发病252人,死亡19人。以后常有不同程度发病。1958年到1985年累计发病3162人,死亡216人,死亡率6.83%。本县防治办法,主要是常年发动群众灭鼠,降低病源媒介,采用中医中药治疗。1986年灭鼠约18万只,符合省定密度标准。本年发病146人,死亡10人。1987年9月,对疫区鼠密度调查,周集为7.7%,姜家湖为4.4%;全年发病103人,死亡2人。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本县60年代末到70年代大流行4次。1966年,发病1116人,死亡56人。1967年,发病9492人,死亡431人。1977年发病6533人,死亡242人。1979年,发病1510人,死亡30人。疫病流行时,采取室内外打扫卫生,用2~3%黄连素、3%呋喃西林滴鼻,吃生大蒜,盐水漱口,口服磺胺类药物进行预防。近年主要采用流脑疫苗注射,基本控制流行。1987年仅发病30例。
麻疹本县年有发生。1952年到1958年,全县共发病1649人。1959年大流行,发病21237人,死亡642人。在疫区用紫草根煎水预防。1970年后,用麻疹疫苗进行注射,发病率大为降低。
脊髓灰质炎1958年列入疫情报告1例。1965年发病180例。1973年,发病158例。1965年,采用小儿麻痹症糖丸预防。1978年,得到有效控制。从1965年到1987年,免费发放小儿麻痹症糖丸300多万人份。1987年,仅发病3例。
伤寒副伤寒连年均有小量发生。1974年,有222人发病。开始用疫苗预防,开展肠道病综合防治。1978年后得到控制,发病率在10/10万以下。1986年发病24人,无死亡。
细菌性痢疾在本县流行最广,每年都有。1982年,发病12030人。1987年12月6日,河口中学暴发流行。发病154人,占全校人数12.35%,无死亡。每年在发病地区教育群众注意饮食卫生,重点水点用漂白粉进行饮水消毒,预防肠道传染病。
病毒性肝炎1959年列入疫情报告。60年代,发病在10/10万以下。70年代初发病率上升。1973年,发病3165人,发病率296.61/10万。1980年以后,年发病率均在100/10万左右。1986年发病1379例。1987年比1986年上升135.03%。常年教育群众,搞好食品卫生,对饮水进行消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1956年始有疫情报告,发病率较低。1966年为240人发病,22人死亡;1971年602人发病,41人死亡。均为9岁以下儿童,每年7—9月为发病高峰。1986年49人发病,1987年比1986年上升106%。经常发动群众灭蚊防蚊,消灭传染媒介,对易感儿童,注射乙脑疫苗。
狂犬病本县历史上常有发生,发病率高低根据病犬的多少。过去使用单方、验方进行预防、治疗。河口集刘松盛药号,搜集的单方、验方数十方。1956年3月,洪集乡发现狂犬,咬伤9人,1人发病死亡。1981年,县北发生狂犬,先后在陈嘴、柳树等乡发现狂犬和狂犬病,迅速波及全县。1981年至1985年,狂犬共咬伤1.17万人,80人发病,全部死亡。此外,还发现疯猪、疯猫等动物。1986年,被狂犬咬伤4350人次,24人发病,全部死亡。1987年,被狂犬咬伤2435人,13人发病,全部死亡。控制和消灭狂犬病,唯一措施是灭狗。县人民政府多次下文,要求各地灭狗,但群众有抵触情绪,收效不大。近年来采取用疫苗为被咬伤者注射,但疫苗紧缺,农村仍多采用单方、验方防治。单方验方主要为斑蝥制剂,容易引起斑蝥中毒。
钩端螺旋体1971年夏发现,后在个别地区流行。临床类型为流感伤寒型。采集患者血清26份,凝溶式试验,阳性12份。1972年,采集病人血清954份,凝溶式试验,阳性246份。并从患者血液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14株。1971至1975年,全县共有240人发病。孟集、石店2区占总发病数75%,无死亡。经过多年预防,已基本控制流行。
三、地方病防治
地方性甲状腺肿过去仅在与金寨县交界的柳树乡少数村落发生。史河灌区通水后,大量山水流经全县境内,发病率较高。1980年6月,对柳树乡的彭洲、建丰2村3282人进行调查,发病605人,发病率为18.34%;腺体肿大1058人,肿大率31.62%。1981年,对平岗、顾店、三元、柳树、西皋、众兴、长集、石庙、马店9个乡的7~14岁儿童进行调查,共查2639人,患病率27.06%,腺体肿大1472人。1982年10月,对全县736所中小学154994名7~14岁学生进行普查,查出甲状腺肿1016人,生理增大24458人。1985年9月,抽样调查68乡149村341个生产队,应查52547人,实查50071人,普查率为95.28%,甲状腺肿大患者1684人,生理增大3988人。按照病区标准,本县达到标准的有27个乡。叶集镇及其所属乡为重病区,姚李区为中病区,其余各区(不含周集)为轻病区。是年经省和地区批准,向本县27个病区乡及7个安全带乡供应碘盐。1986年,对叶集、姚李、扈胡3个点进行流行调查。调查结果,比1982年下降58.44%。1987年,经地区检查验收,肯定甲状腺肿在本县已基本得到控制。
疟疾是本县流行最广,发病最高的疾病。民国27年(1938)疟疾大流行,发病者约占全县人口50%左右。1957年,全县发病253102人,发病率31.55%。当年采取送药上门,以环氯胍、白乐君进行抗复发治疗。1959年,发疟率下降到0.11%,获国务院奖状。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忽视防治,又有回升。1970年,全县发病417664人,发病率为45.03%。1973年,冯井、白庙、马店等乡发现恶性疟疾病。1974年,苏、鲁、豫、皖、鄂实行五省疟疾联防。1977年,固始、霍邱、淮滨、阜南四县实行恶性疟疾联防,采取“大力灭蚊”,设点镜检、休止期根治等措施预防,发病率下降。1975年到1985年,疟疾发病率始终控制在1%左右。1987年全年发病3714人,发病率0.27%,无恶性疟疾发生。
头癣解放前患者颇多,常年可见“秃头”。解放以后,重视头癣防治。1956年,共查出头癣患者9276人,占全县总人数的1.19%。1979年,按照卫生部在1980年前消灭头癣的要求,1980年到1982年,全面开展普查普治。查出头癣患者1432人,治愈1382人。1983年全部治愈,达到基本消灭头癣的标准。
麻疯病历史上,对麻疯病无记载。1956年首次普查,发现有患者73人。1963年发病24人。1970年累计64人,其中结核型25人,瘤型36人,界线3人。当年死亡11人,动员14例瘤型病人到省新河医院治疗,其余在本县边检查边治疗。从1956年到1985年共发病110人,死亡29人。西山医院(麻疯病院)建立后,1974年到1987年,共收治139人,治愈64人。该院还对全县麻疯病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追访,查清麻疯病分布于全县8区1镇26乡。麻疯病患者医疗费用及住院生活费用,全由国家负担。
丝虫病本县流传历史长、疫区范围大,发病率高。1956年6月普查,有体征、病史、丝虫患者4628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1%。9至11月,重点在三元、岔路、石店地区采血镜检3014人,发现微丝蚴感染564人,感染率为18.7%。同时在各种会议血检5087人,发现丝虫阳性患者808人、阳性率15.88%。1972年,血检671362人,有感染的61165人,当年采用海群生治疗。1977年以海群生拌食盐(以下简称海盐)治疗。用前血检552人,阳性41人,阳性率7.2%。食用海盐210天,血检255人,阳性16人,阳性率6.2%。1987年,在全县定点抽样检查,应查1.5万人,实查15007人,微丝蚴阳性血症共4273人,阳性率2.85%。对孟集、周集晚期丝虫病患者调查,实查17398人,普查率98.8%,发现乳糜尿7人、橡皮肿288人。
1955年到1957年,曾用火针配合毫针,治疗血丝虫橡皮肿112例:体征消失46例,占41.04%;接近消失31例,占27.68%;明显好转16例,占14.2%。1958年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47例橡皮肿,治愈25例占53.19%,好转19例占40.72%(如表25-7)。
表25-71987年疫情动态分析表单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