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科技组织
一、管理机构
1959年5月,成立霍邱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为科学技术管理机构,工作人员3人。1962年1月,撤销科委。1971年春,在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内设科技小组,编制4人。1975年5月,改设科技局。1978年5月恢复科委,工作人员13人。1984年4月,科委内设成果管理、科技情报、农村能源3个办公室。
二、群众团体
1956年春,成立霍邱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科普协会),委员8人。11月9日经大会通过,成立科普协会委员会,由19人组成,并相继建立各区、乡基层组织。1959年1月,更名为霍邱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同年5月,改属科委领导,合署办公,设专职干部7人。1962年1月,科委撤销,其业务归并到县委宣传部,仅保留1名专职人员。“文化大革命”中,科协工作停顿,组织解体。1978年10月,恢复科协,编制6人,归属科委。1983年,改属党群口,县委直接领导,设正、副主任3人,办事员9人。科协内设普及部、学会部、办公室。1985年12月,召开科协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会,由25人组成,到1987年未变动。
科协初建时,基层组织为会员工作组。1961年后,改为农科站(区、公社)、农科所(大队)、科学试验小组(小队)。“文化大革命”中时建时撤。1978年,逐步恢复、重建。到1987年,共建区乡(含镇)科协79个、村分会740个、科普小组8848个,会员1.82万人。农村专业研究会140个、会员1178人,组成全县科普组织网络。
三、学会组织
县科协成立时,同时组建农、工、医、理4个专业学组,后又增建哲学专业学组。由单一的科技人员组织,改为有部门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工农群众中先进分子参加的“三结合”学会组织。“文化大革命”中解散。1978年,科协组织恢复时,同时组建数学学会。1979年,增建农、林、水、计量、机械工业、化学、生物等7个学会及中华医学学会霍邱分会。1980年建物理学会。1981年建地理学会及美术摄影协会。1984年,建激素应用研究会、卫生工作者协会。1985年,建畜牧兽医、土木建筑学会。1987年,建中医学会及中华护理学会霍邱分会。同年,全县学术团体共有会员2745人,其中省学会会员98人。
1959年5月,成立霍邱县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科委),为科学技术管理机构,工作人员3人。1962年1月,撤销科委。1971年春,在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内设科技小组,编制4人。1975年5月,改设科技局。1978年5月恢复科委,工作人员13人。1984年4月,科委内设成果管理、科技情报、农村能源3个办公室。
二、群众团体
1956年春,成立霍邱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简称科普协会),委员8人。11月9日经大会通过,成立科普协会委员会,由19人组成,并相继建立各区、乡基层组织。1959年1月,更名为霍邱县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科协)。同年5月,改属科委领导,合署办公,设专职干部7人。1962年1月,科委撤销,其业务归并到县委宣传部,仅保留1名专职人员。“文化大革命”中,科协工作停顿,组织解体。1978年10月,恢复科协,编制6人,归属科委。1983年,改属党群口,县委直接领导,设正、副主任3人,办事员9人。科协内设普及部、学会部、办公室。1985年12月,召开科协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会,由25人组成,到1987年未变动。
科协初建时,基层组织为会员工作组。1961年后,改为农科站(区、公社)、农科所(大队)、科学试验小组(小队)。“文化大革命”中时建时撤。1978年,逐步恢复、重建。到1987年,共建区乡(含镇)科协79个、村分会740个、科普小组8848个,会员1.82万人。农村专业研究会140个、会员1178人,组成全县科普组织网络。
三、学会组织
县科协成立时,同时组建农、工、医、理4个专业学组,后又增建哲学专业学组。由单一的科技人员组织,改为有部门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工农群众中先进分子参加的“三结合”学会组织。“文化大革命”中解散。1978年,科协组织恢复时,同时组建数学学会。1979年,增建农、林、水、计量、机械工业、化学、生物等7个学会及中华医学学会霍邱分会。1980年建物理学会。1981年建地理学会及美术摄影协会。1984年,建激素应用研究会、卫生工作者协会。1985年,建畜牧兽医、土木建筑学会。1987年,建中医学会及中华护理学会霍邱分会。同年,全县学术团体共有会员2745人,其中省学会会员9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