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养殖
本区渔业,历史上天然捕捞,人工养殖甚少,苗种生产亦很少。建国后,随着养殖生产的发展,苗种需求日趋迫切,逐步由长江张捕鱼苗,发展到人工繁殖鱼苗,由小鱼种发展到大规格鱼种培育。
50年代末,实行“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方针,水产养殖规模日增;国营和集体兴办的水产养殖场,共有153个,其中国营养殖场6个,集体渔场147个。到70年代末,区内养殖水面达18万亩,养殖产量2000吨。80年代中期,有渔业专用渔塘8000亩。90年代初,池塘养鱼兴起,各地利用洼地湖滩建设精养鱼塘。到1993年,全区养殖水面23.2万亩,其中渔业专用渔塘已达3.5万亩。水产品产量14487吨,养殖产量总计为12450吨。水产养殖由单一品种养殖为多品种放养,由粗养为精养,发展鱼蚌混养和特种水产品养殖。
鱼苗唐朝以前,池塘养鱼以鲤鱼为主,鲤能在池塘自行繁殖,只要有一定数量雌雄亲鱼,不乏种原。至唐代,皇帝姓李,捕鲤必须放生,卖鲤要受处罚,养鲤日衰,唐朝末年,青、草、鲢、(习称四大家鱼)的养殖日渐兴起,该类鱼在长江上游产卵,随水浮流孵苗,需从长江捕苗至池中饲养。池塘养鱼日渐发展,长江鱼苗张捕亦日益发达,至宋代已能掌握鱼苗张捕、销运、生产程序。《癸辛杂识》载:“江州等处水滨,产鱼苗,地主至于夏皆取之出售,以此为利,贩子奏集,多至建昌,次之福建、衢婺”。战国时代,本区东流沿江地段,鱼苗张捕亦具规模。延续千年,但发展不快,至建国初期,东至、贵池两县年放养鱼苗约500万尾余者外销。1956年秋,为适应养鱼生产需要,省组织技术人员协助沿江进行鱼苗张捕埠位调查,沿江开辟14处江段绠埠,可设置绠网3000多条,鱼苗张捕迅速发展。1959年达最盛 时期年张捕鱼苗10多亿尾,尔后日渐衰退,1958年后,家鱼人工繁殖技术推广,外地来沿江采购鱼苗者渐少,销量剧降,长江张捕每况愈下。70年代初,全区年张捕鱼苗约3亿尾,至80年代初约3千 万尾。现在,张捕百余万尾,提供人繁亲鱼种源,仍有其重要意义。
鱼苗张捕代用绠网,由于生产地区和条件的差异,网的规格和装置方法亦有不同,绠网是将网张设在排桩之间,称之绠网。网口宽、尾窄,呈锥形,尾后部呈现袖状囊网,伸入后部小箱内,网逆流张开,鱼苗随水流进网,通过袖网集于小箱内,小箱浮于水面,视其鱼苗数量用木瓢舀取。所获鱼苗细若针芒,经挂箱蓄养,运往市场出售。本区一般在立夏季节出张捕,立夏至小满所产鱼苗质量好。此后气温较高,难以运输,有“芒种花,不到家”之说。本区张捕鱼苗主要有菊江、新深、池口、铜山等渔业生产单位。绠埠主要有吉阳、东流、大渡口、新河口、黄湓、乌沙浃、江口、梅埂等江岸地段。
长江鱼苗品种较多,据1960年安庆段调查、除“四大家鱼”外,有鳊、、鳜、鲤、鲶、黄鳝、条等二十多个品种,因当时不作为养殖品种,统称为“蒙子”、“野鱼”,渔人常以“挤”、“撇”法除之。近年鳜、鳊(长春鳊、胭脂鱼)已选作名贵鱼类养殖。
鱼苗人工繁殖,鲤鲫鱼苗的人工繁殖技术简便,民间久有流传,50年代末,因长江张捕鱼苗过剩有所放松,80年代初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鲤、鲫、团头鲂为优质鱼,市场销售受欢迎,鱼苗繁殖广泛兴起,现全区年人工繁殖近亿尾。“四大家鱼”人工繁殖,因仰赖长江张捕,迟迟未能进行,1978年贵池县大同圩养殖场,始建人繁工程设施,当年繁殖鱼苗50万尾,次年繁鱼苗250万尾。后有东至县黄泥湖渔场,大渡口镇新丰第一养殖场,贵池县白沙湖渔场、青阳县渔场等,人工繁殖鱼苗,相继投产,至1993年全区有鱼苗人繁单位7个,年繁殖鱼苗5亿多尾。其中,贵池市白沙湖渔场,近年来人繁发展迅速,规模较大,人繁鱼苗3亿多尾,鳜鱼首次在该场人工繁殖成功。
鱼种随着成鱼养殖的发展,大鱼种日需迫切,80年代初,各地改鱼种以尾数计价为以重量计价,促进了大鱼种培育。各地除专门鱼池外,采用多种培育方式,一是成鱼塘套养,7—8月份押放夏花,冬季养成鱼种;二是网箱放养夏花,养成鱼种。贵池县高脊岭乡渔场两亩鱼种网箱,年产鱼种1万公斤;三是稻田培育低洼圩早稻收割后,关水养鱼种,或鱼稻兼作,青通河沿岸的青阳姚家圩,贵池县茅坦及东至县八都湖等地均推广。至80年代末,全区年培育鱼种1亿科尾,重量为1380多吨,其中5寸以上大鱼种3000多万尾,重960吨。
采捕人工养殖不甚发达。建国后,沿江湖泊相继筑堤建闸,围湖垦殖,丘陵山区为改善农田灌溉,自50年代开始,兴建蓄水工程,自然条件的变迁,导致天然水产资源日渐衰退,但水工建设同进也给水产养殖提供了条件,自50年代末实行“以养为主,养捕并举”的方针,水产养殖规模日增,国营和集体兴办的水产养殖企业纷纷出现,到70年代末全区养殖水面18万亩,养殖产量约2000吨。到1993年全区养殖水面23.2万亩,养殖产量12450吨。建国营水产养殖场6个,集体渔场147个,本区水产业已由历史依靠天然捕捞,转向人工养殖为主。本区历史上无专门池塘养鱼记载,农用池塘兼池塘养鱼有养鱼习惯。建国后,随着农田水利兴修,农村池塘不断改造和兴建,面积扩大,养鱼渐多,但因以农田灌溉为主,养鱼不能保收,养殖技术较落后,只放鱼种,不投饵肥,“人放天养”,亩产量几十公斤。1980年后,推广外地精养高产养殖技术,采用大规格多品种混养,实行投饵施肥和饲养管理等技术措施,产量明显提高。1980年贵池茅坦乡新安小圩,12亩水面首获全区亩产250公斤,1982年中国水产联合总公司与安徽省水产养殖公司,同东至、贵池两县在黄泥湖、白沙湖各建精养鱼池1500亩,现亩产已达300公斤,高产塘口已达500公斤。在联营渔场带动下,群众集资开挖鱼池相继出现。至80年代中期,全区已建有渔业专用池塘8000亩。90年代初池塘养鱼再度兴起,各地利用洼地湖滩兑相建设精养鱼池,到1993年底,全区渔业专用塘面积已达3.5万亩。池塘养殖一改传统习惯,由单一品种养殖为多品种放养,由粗养为精养,鱼蚌混养,以及特种水产品养殖。
湖泊养鱼随着沿江围圩垦殖,湖泊养鱼日渐兴起,贵池县天生圩首见养鱼记载,建国前,为私人经营。建国后,沿江地带大兴筑堤建闸,河湖变迁,有的垦为良田,有的淤为滩地,因蓄水留下部份湖面,多建有国营或集体渔场,进引水产养殖。湖泊养鱼利用天然水体中饵料为主,视其水草多寡,水质肥瘐,或主养草、鳊鱼,或主养黄、白鲢,搭配鲤、鲫、青鱼等底层鱼类。养殖中因饵料不足,逃鱼水口多,凶猛鱼类危害,以及水位不稳定等影响,亩产10余公斤。80年代开始,将池塘养鱼方法试用于湖泊,提高放养鱼种规格和投放量,人工投饵施肥,鱼蟹混养,鱼珠混养,养殖产量倍增。贵池市白沙湖水面5000亩,近年来,年投饵施肥百余万斤,放养大规格鱼种6—7万斤,捕获成鱼60—70万斤,亩产达140斤,创同类湖泊养鱼高产。至1993年底,全区湖泊养鱼面积13.5万亩,平均亩产39公斤,占本区养殖总产量的42%。
水库养鱼50年代中期,开始兴建水库,多为蓄洪灌溉、发电,养鱼综合利用,水库养鱼日渐兴起。水库水质肥,主养黄白鲢,因拦鱼设施简陋,敌害鱼多,难捕捞等,养殖产量低,80年代初,大水库推广网箱,小水库进行投 喂养,终因管理体制等原因,未能有效实施。1993年,全区水库养殖面2.5万亩,年产鱼945吨,尚属低产水平。
其他养殖稻田养鱼,多见于一稻一鱼,由于围湖造田,许多低洼圩口,早稻收获后,双季晚稻田涝灾不保收,蓄水养鱼。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大量推广。1984年青阳县稻田养鱼面积达3.6万亩,产鱼100吨;1985年,贵池县达1.6万亩,之后,亦因效益不高面积日减,现只有一稻一鱼面积5000亩。1992年,开始将低洼农田改建养鱼池。流水养鱼,80年代初始推广,利用山区溪流条件,建10—20平方米鱼池,深1米左右,引水通过鱼池,主养草鱼,户养一池,年产百斤,后因偷毒鱼严重,养殖日衰。
(二)捕捞
捕捞是最早的渔业生产方式,由原始的“竭泽而渔”到今日现代化捕捞技术应用,悠悠万载。建国前,渔民受湖主、渔霸的残酷剥削和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生活窘迫,捕捞渔具简陋,生产力低。民国8年(1919年)贵池县只有240人从事捕捞,东流县有399人。建国后,在党和政府下,通过民主改革,清匪反霸,建渔民协会,发放贷款,渔民生产生活得到保障,渔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50年代的捕捞产量,年年平均6000余吨,1954年和1955年达9000吨以上,为历史最高水平。60年代初,急骤下降至千余吨,直至80年代初,开始回升,年捕劳量2000—3000吨,1993年为2037吨。因为沿江筑堤建闸,围湖造田,天然捕捞水域逐渐缩小,天然鱼类资源锐减,江段盛产的鲥鱼几乎绝迹,河蟹、刀鲚产量减少,专业捕捞渔民有的转入农业或运输,有的转向水产养殖,到1993年底,全区有渔业村10个,3675渔户,人口8181人。
渔船 有数十种类型。按劳力可分为人力、风力、机械之类;按作业可分为刺网船、围网船、拖网船、地拉网船、张网船、钓钩船 及其它种类。此外,还有在河塘湖边广泛使用的鱼盆。渔船,50年代前,均为木制小型居多,60年代后,使用挂机船、钢筋水泥船、钢板船,从事渔业生产、运输和渔政管理,在升金湖出现了30—40吨的钢筋水泥居家船,使渔民结束了水上的苦难生活。至1993年,全区已有机动渔船442艘,总吨位3353吨,总动力49294千瓦;非机动渔船1815艘,载重1877吨。
渔具渔法,按类归纳有百种之多,随着水域条件变化,养殖发展,渔具渔法不断革新,传统的渔具材料棉、麻、丝逐步为尼龙、锦纶、聚乙烯等人工合成纤维所代替,木质网浮改用塑料制作。危害资源的渔具渔法逐步进行控制和淘汰,湖泊的多种渔具分散作业向联合渔法发展,捕捞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本区渔具渔法按其结构性能和作业方式大体归属五大部类,即网鱼具、钓鱼具、箔筌渔具、杂渔具、特种渔法及联合渔法,其中网渔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养殖湖泊的捕捞,普遍采用“赶拦、刺、张”联合渔法。
全区水产品逐年产量统计表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