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水利综述
本区沿江提防696公路,其中长江干支堤161公路(长江干堤107.20公路),防洪保护耕地面积85万亩,保护人口78万人。沿江圩区1204平方公路,沿河湖水域面积(含长江湖滩)354平方公路。区境内主要河流除长江流径160公路外,还有直接汇入长江的尧渡河、黄湓河、秋浦河、白洋河、九华河、青角河;汇入青江入的清溪河、陵阳河、喇叭河;汇入鄱阳湖入江的是龙泉河。主要湖泊有升金湖、七里湖、白沙湖、十八索等。区内地处大气流冷暖交汇频繁地带,水资源丰富,但容易形成洪涝灾害,山区气温高,蒸发量大,容易形成伏旱、秋旱。建国前,水旱灾害频繁。据历史记载,自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至民国37年(1948年)的301年间,全区共发生过大的水灾35年,大旱17年,平均五年一遇大的水旱灾害,一般水旱灾情几乎年年都有。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领导和组织人民抗灾根治水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兴建了大批水利工程设施。全区到1993年底,共兴建塘坝25885座,蓄水量1309万立方米,灌溉农田20.595万亩;修建中小型水库377座,总库容达24674立方米,兴利库容1583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34.3万亩。其中,中型水库2座,总库容3477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88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4.2万亩;小一型水库44座,小二型水库331座。区内沿江500亩以上大圩堤顶均达到或超过1954年相应洪水位1—2米,全区共有5000亩以上圩口22座,保护耕地面积52.58万亩,保护人口51.12万人。到1993年,全区排灌拥有量达7208套总装机容量12.202万千瓦(电动机4581台、9.24万千瓦,内燃机2627台、2.962万千瓦)。其中,固定电力排灌站688处1228台套,总装机容量7.262万千瓦;内燃机排灌站138处152台套,总装机3.65万千瓦;流动机泵5709台套4.567万千瓦。受益耕地面积85.095万亩(其中纯座排涝面积26.175万亩)占全区总耕面积(190.5万亩)的44.6%。建有江河湖堤涵闸186座(其中江堤涵闸55座),过闸流量1000秒立方米以上燃型涵闸1座(东流新闸),1000—100秒立方米的中型涵闸2座(黄湓闸和下清溪闸);100—10秒立方米的小型涵闸45座;10—1秒立方米的微型涵闸138座。到1993年底,全区共建有小型水力发电站78处,总装机143台套,总容量9957千瓦,1993年发电量达1600.1万千瓦时。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44年的艰苦卓越的奋战,由于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为抗御洪涝水旱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致使建国后发生过的1954、1969、1983、1991年四次大的洪涝水灾和1958、1978、1991、1993年四次大的旱灾得到了有力的控制防范。据统计,至1993年底,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9.89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100.02万亩。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44年的艰苦卓越的奋战,由于兴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为抗御洪涝水旱灾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致使建国后发生过的1954、1969、1983、1991年四次大的洪涝水灾和1958、1978、1991、1993年四次大的旱灾得到了有力的控制防范。据统计,至1993年底,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9.89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100.0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