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二节 生产力发展
建国前,区内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工业生产以手工业和手工作坊为主,机械动力很少,农业生产抗灾能力薄弱,生产条件极为艰苦。建国后,政府通过直接对工农业生产投资建设和改造私营经济,逐步建立起地方工业体系,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一五”末期,全区城乡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国民经济体系。农村在全面进行土地改革的基础上,开展了互助组、合作社运动,兴修水利,推行半机械化农具,发展农业机械。1952年开始使用新式步犁,使用柴油机水泵灌溉;1956年推广双轮铧犁,并开始单季改双季的耕作制度改革。一批工业企业开始建设。1953年创建木镇国营第一米厂;东流、至德县于1957年将两县印刷厂改为国营企业,到1957年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2.2亿元,比1949年增长1.6倍;工业总产值4.46万元,比1949年增长2倍,工业企业总数达98家,其中全民38家;粮食总产量34.4万吨,比1949年增长1.9倍,人均粮食拥有量由1949年的171公斤增至422公斤。当年财政收入954万元,收支相抵结余497万元,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91万元,人民生活初步改善,国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50年代后期,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过高地估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生产关系超前发展脱离了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遭到很大冲击,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过三年调整,生产力水平有所恢复,但继之而来的“文革”运动使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经济再次遭受到严重冲击。进入70年代后,农村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促进了治山治水,掀起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热潮,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同时逐步实现“高杆改矮杆”的水稻良种化革新,粮食总产有所上升。但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思想观念的僵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4.3亿元,比1957年增长90.3%,21年期间每年平均递增3.3%,比1957年前8年平均增幅低9.4%,人均粮食占有量364公斤,比1957年下降13.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经济各领域开始进行以解放生产力为核心内容的深层次改革。在农村,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逐步推行,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向发展。到1982年底,全区基本上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3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达32.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3.8亿元,农村工业总产值10.1亿元,农村建筑业总产值3.4亿元,农村批零贸易及餐饮业2.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6.3亿元,企业单位数4.8万个,就业人员1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7%,为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找到了出路。在城镇,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全民企业在内涵改造同时,推行多种形式责任制,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个体经济迅猛发展。到1993年,全区工业总产值29.2亿元,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长10.5倍。全民所有制企业数为1965,平均职工6.14万人,城镇集体企业数为3061个,平均职工3.83万人。个体企业1.94万个,从业人员289万人。本区工业已经拥有冶金、化工、煤炭、建材、轻纺、机械、食品等十多个行业,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阶段。
建国44年来,区内国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各领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近15年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国民收入年均增长7.9%;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9%;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内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93年,全区交通运输货运量182.4万吨,交通运输货物周转量6.72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13.6倍;交通运输旅客周转量5.11亿人公里;邮电业务总量2103万元,比1978年增长15.9倍。各县、市、处均实现市话程控化和长途传输数字化,18个乡镇开通程控电话,年末市话量9184户;国内外游客人数80万人天,旅游总收入4000万元。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是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7元。比1978年增长7.3倍,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384元,比1978年增长3.6倍。15年内,全区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累计达5817万元,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大大改善。区内自来水受益村104个,占村总数的12.5%,通汽车的村846个,占村总数的85.6%,通电的村980个,占村总数的99.2%,通电话的村152个,占村总数的15.4%。全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89元增至1993年的57.4元,增长5.5倍;居民人均储蓄存款619元,比1978年增长61.9倍。
池州地区1978~1993年主要经济指标和人民生活水平指标单位:亿元、元/人年
50年代后期,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过高地估计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生产关系超前发展脱离了生产力水平的实际。加上三年的自然灾害,使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遭到很大冲击,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过三年调整,生产力水平有所恢复,但继之而来的“文革”运动使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业经济再次遭受到严重冲击。进入70年代后,农村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促进了治山治水,掀起了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热潮,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同时逐步实现“高杆改矮杆”的水稻良种化革新,粮食总产有所上升。但由于政治运动的影响,思想观念的僵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全区工农业总产值4.3亿元,比1957年增长90.3%,21年期间每年平均递增3.3%,比1957年前8年平均增幅低9.4%,人均粮食占有量364公斤,比1957年下降13.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经济各领域开始进行以解放生产力为核心内容的深层次改革。在农村,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逐步推行,并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方向发展。到1982年底,全区基本上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随着农村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3年,全区农村社会总产值达32.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3.8亿元,农村工业总产值10.1亿元,农村建筑业总产值3.4亿元,农村批零贸易及餐饮业2.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26.3亿元,企业单位数4.8万个,就业人员17.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7%,为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找到了出路。在城镇,以扩大企业自主权和建立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全民企业在内涵改造同时,推行多种形式责任制,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个体经济迅猛发展。到1993年,全区工业总产值29.2亿元,比改革前的1978年增长10.5倍。全民所有制企业数为1965,平均职工6.14万人,城镇集体企业数为3061个,平均职工3.83万人。个体企业1.94万个,从业人员289万人。本区工业已经拥有冶金、化工、煤炭、建材、轻纺、机械、食品等十多个行业,生产力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阶段。
建国44年来,区内国民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各领域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近15年间,全区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国民收入年均增长7.9%;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0%;财政收入年均增长8.9%;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2%。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区内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1993年,全区交通运输货运量182.4万吨,交通运输货物周转量6.72亿吨公里,比1978年增长13.6倍;交通运输旅客周转量5.11亿人公里;邮电业务总量2103万元,比1978年增长15.9倍。各县、市、处均实现市话程控化和长途传输数字化,18个乡镇开通程控电话,年末市话量9184户;国内外游客人数80万人天,旅游总收入4000万元。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是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7元。比1978年增长7.3倍,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达2384元,比1978年增长3.6倍。15年内,全区用于住宅建设的投资累计达5817万元,城镇居民住房条件大大改善。区内自来水受益村104个,占村总数的12.5%,通汽车的村846个,占村总数的85.6%,通电的村980个,占村总数的99.2%,通电话的村152个,占村总数的15.4%。全区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从1978年的89元增至1993年的57.4元,增长5.5倍;居民人均储蓄存款619元,比1978年增长61.9倍。
池州地区1978~1993年主要经济指标和人民生活水平指标单位:亿元、元/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