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池州镇
今池州镇,系地区行政公署和贵池市驻地。池州城历史悠久,几经兵变。唐永泰三年(766),始筑城,设6门,即东九华门、南道远门、西秀山门、北迎恩门、东南、西南另有锍秀门和钟英门。明正德十二年,修筑城池,周长1428丈,城墙高2.5丈。清代,池州镇内石板街道排列整齐,除学校、书院外,公有设施甚少。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战池州,城区遭到一定破坏。清咸丰、同准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区竟内展开拉锯战,池州城又遭到严重破坏。
民国时期,城内有东西向的郭西街、九华街、天一街、楼山街、南北向的里仁街、牌坊街,均为青石或麻石板路面,宽3至5米。城内小巷共8条,沙土路面。抗日战争期间,街道毁坏严重,战后恢复缓慢。建国后,制定了新的城区规划,对老城进行改造,对街道进行整治。同时,加强了白洋河口和东南湖的治理,增加防洪设施。1958年,修筑东西向的跃进路。翌年,修筑了南北向的长江路,构成了新的城市道路骨架。1965年后,加强了城区的市政建设和道路建设,相继兴建的主要街道有东湖路、翠微路、池口路、九华路等,街道总长8公里,其中沥青路面2.5公里。1980年末,街道总长达20.5公里,其中水泥路面5.2公里。1982年,跃进路改名为秋浦路。1983年,制定贵池县城总体规划方案,依托老城,由内向外发展,打通秋浦路。由于齐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东湖路不宜作为主要的交通干道,其客货运车辆可由城南的翠微路、莲花路和城北的沿江路、白洋路、石城路负担。1988年,成立了贵池城区规划建设协调领导小组,加强对贵池市的宏观规划、建设和管理。之后,行署又在九华山召开贵池市城区规划草案专家论证会,博采众家意见,对方案进行修定。1990年10月开始实施,完成了贵(池)大(大渡口)线城区段拆迁工作,街道由17米拓宽至30米,浇筑了水泥路面。接着又在芜(湖)大(渡口)线与东湖路交汇处,建立大转盘,修筑园形花圃。至1993年,城区有主要街道20条,总长35公里,大小巷道10条。其中1988年后建街道5条,总长5000米,除老街保留部分石板路面外,其余均为沥青或水泥路面。贵池市城区面积已由1949年的1平方公里扩大到11平方公里。
行署驻地贵池市区主要街道路一览表

供水城区生产、生活用水历来依赖江水、河水、井水。民国时期,城内有土井110余口,饮用水卫生状况极差。1965年,筹建贵池县自来水厂,翌年,建成供水。供水管道长5.5公里,以秋浦河口长江水为水源,日供水能力5000吨。经3次扩建,至1987年,供水管道长达40.1公里,日供水量1.5万吨。1988年,开始上贵池市自来水厂的扩建工程,设计生产能力由日供水量1.5万吨增加到5万吨,取水能力8万吨。1990年,已完成土地征用、施工招标和老线的挖潜改造工作。至1993年完成自来水市内供水管道安装,沿江路至青峰岭铸铁管和钢筋混凝土管道长1376米。自来水厂取水输水扩建工程竣工,取水管道长度300米。此外,自来水厂净水厂建成投产。整个扩建工程完工后,除解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外,城郊部分农户的生活用水亦得到解决。
排水贵池市城区地势抵洼,四面环水,排水困难。同时仅四门街道有石砌阴沟排水,暴雨时常积水成灾,街市可行舟。巷道无排水沟,遇雨泥泞不堪。1969年,开始东南湖围垦,白洋河改道工程,先后在下清溪、杏花村修建了电力排灌站。历时10年,基本解决了城区水患。1961年起,在整修拓展街道的同时,修建下水道,并对老街阴沟进行整修,至1987年,城内有排水管道76.9公里,排水面积329万平方米,年排放污水230万吨左右。1988年后,在兴建、拓建街道的施工中,重新整修下水道。至1993年,域区下水道网络增长30公里,年排污水1631万吨,城市排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二)尧渡镇
1959年,东流、至德二县合并为东至县,县城设尧渡镇。该镇原为至德县治梅城的南面屏障和重要集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经贸易流通面广量大,明清时镇容整齐已初具规模,后多次遭兵燹,抗日战争又被日机轰炸,毁坏严重。战后,县政府迁来尧渡镇,至建国初,镇区仅有1条1.5公里的老街,街道宽3.5米,铺设麻石条路面,居民房屋陈旧古老,结构多为传统的江南徽式建筑特色。1957年,开始编制县城远景规划,“大跃进”中曾进行修订,但未实施。1974年,再次对县城进行规划,并付诸实施,采取堵老河,开新河,筑护城堤,建尧渡新桥,拓展尧城路,拓宽建设路、梅城路,改造老街,形成新的城区框架。相继建成尧渡路、建设路、建德路、尧北路、尧南路、尧河路、梅城路、梅林路等12条主要街道,全长共1700米,浇筑水泥沥青面长约10050米。主要干道尧城路宽26米,长1200米。建设路宽22米,长1950米。
1958年,始在尧渡镇街道安装路灯,至1976年共安装路灯88盏。此后,街道不断拓展。至1993年,城区各主要街道共安装路灯155盏,多为高压钠汞灯或立柱式玉兰花灯。
县城居民历来饮用尧渡河水或井水。1976年6月筹建县自来水厂,1982年投产,年供水量103.5万吨,但仍有40%单位和居民使用河水或井水。至1993年县自来水厂日生产能力达6000吨。
城区排水系统为雨污合流利用地势落差自由式排放。50年代进行整修。1974年起,对县城排污系统进行改造,修建各主要街道的排水沟网,至1980年,已建成排水沟总长13.8公里。此后,街道拓展,至1993年排水沟增至16公里。
县城自50年代起种值行道树,至1993年,城区有行道树16000余棵,每株面积均在10平方米以上,覆盖面积达82.8公顷,主要树种有法梧、木杉、香樟、广玉兰等,此外,城区居民平均每户有8盆(棵)花卉草木,年清运垃圾18250余吨。有自卸垃圾车1辆,固定垃圾箱13处,垃圾桶28个,公共厕所5处。建国初期,尧渡镇仅有房屋1.48万平方米,经过40多年建设和发展,至1993年,城区各类房屋建筑面积达75万平方米,比1949年增长52%。代表性建筑有百货公司营业楼、新华书店、兰溪影剧院、新电影院,工人俱乐部、县医院门诊部、二中数学楼、五交化综合楼等。城区实建面积达6平方公里。尧渡新河与老河将城区分隔城3大区,西为交通运输区,东为工业区,中为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综合区。
(三)蓉城镇
唐天宝元年(742),青阳县建县治设在蓉城镇。清代,蓉城仅有东西向的高阳街和南北向的化城街两条主要街道。民国时,有大小街巷30余条,大都分布在青通河两岸,主要街道东西向的九华街,横跨青通河上高阳桥,将东西街连成一体,全长800米,南北走向的承天街,长600米。抗日战争期间,蓉城数遭日本飞机轰炸,毁坏严重。建国初,街道布局零乱。1950年起,对街道进行整治,拓宽街道,整修路面。1972年,将城区主要街道九华路,蓉城路浇沥青路面,长3300米。1982年,完成县城建设总体规划,1986年,批准实施,利用老城区,保护九华路东段,逐步恢复其步行商业街等的古朴特色(纵横递进,粉墙青瓦、马头墙高耸),改造南街延伸西街(城区向西南发展),在西街建设具有现代化风格的新城区。至1993年九华路向西拓展1300米,新建东西走向的西峰路和南北走向的临城路。至1993年,城区8条主要街道全长13750米,比1949年增长6.2倍。解放前,居民照明普遍使用菜油、煤油。1956年10月青阳电厂发电,始在主要街道口安装电灯28盏。1967年,路灯增至40盏,居民用电面达98%。1987年,街道路灯交供电部门管理,新增高压钠灯40盏。至1993年,城区安装白炽灯280盏。
蓉城镇居民历来饮用河水、井水。1979年3月筹建县自来水厂,翌年5月投产,日供水2500吨。1987年扩建,日供水增至5000吨,铺设输水管线13公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基本得到解决。1992年,上自来水厂二期工程,将形成日增2000吨水的生产能力。
蓉城街道在建国初期,靠自然坡度排水。60年代建简易下水道。1979年起,在拓宽道路同时重新建下水道。1985年修建九华路下水道,翌年,将定心桥南北河沟700米加盖护板。至1993年,城区排水道16.4公里,有窨井613口。
民国7年,建“蓉城公园”占地10亩,后荒废,建国初,街道狭窄,树木罕见。1979年全面规划容城绿化。在主要街道种植法梧、香樟。1985年建“芙蓉角绿地”,占地4700平方米。至1993年,蓉城镇绿地面积690.5亩,覆盖率达15%,人均占有绿地1.75平方米。
建国初,在农贸市场建公厕。1957年,成立环卫组织,设公共垃圾箱20只,1973年增加8只,1985年起,城区垃圾由蓉城环卫所清运,设清洁工26人,有汽车2辆,自卸车1辆,日清除垃圾12吨。至1993年,日清垃圾增至30吨。城区有由环卫所管理的公厕4处。
明清时期,蓉城镇多砖木结构、青砖小瓦、灰粉马头墙的平房。临街商铺建有二层楼房。民国时,变化不大。1949年末,城区房屋建筑面积18.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7.3万平方米,人均住房7.4平方米。经十多年的建设,至1985年房屋普查统计,城区房屋建筑面积520695平方米,比解放初增长1.9倍,其中住房建筑面积249332平方米,人均住房12.4平方米,主要市容建筑有贸易中心、百货大楼、土产综合大楼、邮电大楼、县医院门诊楼等。
(四)七里镇
1965年析贵池、太平部分地区重置石台县,县治设七里街,街道狭窄,长约200米,石板路面,沿街均系砖木结构的民房和店铺。是年,在木棉山西麓板栗岗兴建新城,1972年设立城关镇,相继建成秋浦路、陵园路、曙光路、沿河路、人民路、和平路等6条主要街道和马鞍巷、胜利巷、百果巷等3条主要巷道,新建公用建筑多为砖混或框架式结构2至4层楼房,职工宿舍及民房建筑多为砖木结构的平房,后又陆续建成蓬莱阁宾馆、迎春亭等仿古园林式建筑。主要市容建筑有三林大厦、医药商场、石台电影院、石台商场、城建局办公楼等。至1993年,城区面积4平方公里。旧时,居民以蜡烛、煤油灯照明。1966年,县农机厂以柴油机作动力发电,供工厂生产用电和县城部分单位照明。1968年,在人民路口安装白炽灯10盏。翌年底,东方红水电站建成发电,城区电灯照明普及。1981年主要街道悬臂式灯柱,改装汞灯38盏。1985年,城区用电率达100%。至1993年城区共有路灯65盏。
城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赖以河水、井水。1970年,在木棉山建容量998立方米水塔1座,日供水量225.2吨。1972年,供水工程扩建城区普遍用上自来水。1984年兴建容量2000立方米的备用水塔。翌年末,供水主管道达3286米,日供水2500吨,用户达1200余户,占城关镇总户数的42%。至1985年,城区已建明沟730米,砌箱形暗沟4400米,污水与雨水合流排入自然水体。
城区行道树以法梧为主。1984年,在人民路、园陵路口建园形花圃,面积28平方米。翌年,城区行道树达940棵,绿化复盖率30%。是年起,行道树改植广玉兰、香樟、桂花树,至1993年,城区共植树875棵。此外,居民庭院共植树1.4万余株,其中观赏树近6000株,城关多次举办花卉和盆景展览。
(五)九华镇
九华镇坐落于九华街化城盆地,是九华山管理处所在地。旧志载:“九华九十九峰,独此处于山顶得平地,有溪有田。四山环绕如城”。寺庙林立,村舍井然,昔有“莲花佛国”之称。明代,以化城寺为中心的九华街已具雏形。清中叶,九华山寺庙150座,近半数集中于九华街。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激战,九华街遭严重破坏。清末及民国初期,多数寺庙修复,香火旺盛,抗日战争时,九华街市景萧条。50年代初,九华街的建设有一定的发展。“文革”期间,街区公用设施和文物古迹遭受严重损失。至1977年末,九华街仅存寺庙22座。街区房屋破旧,道路不整,残垣断壁随处可见。1978年后,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制定以化城寺为中心,将几个大小、组合方式不同的广场和建筑群用一条石板道串在一起的总体方案。1980年和1987年相继投资1000万余元,开展大规模建设,逐步形成了祇园寺周围的九个小建筑群体、东崖宾馆广场区、化城寺广场区、化城寺至龙庵的商业步行街、龙庵及旃檀林广场区、龙庵至念佛堂小街、念佛堂至肉身殿、金沙泉、琵琶形、花房、闵公墓、白马亭至香炉石建筑群等,相继建成了东崖宾馆、聚龙宾馆、太白书堂、电影院、档案馆、邮电局等公用建筑,原有寺庙祇园寺、肉身殿等均修茸一新。九华街建筑体现了依山就势、灵活布局、就地取材、坚固耐用的皖南民居格调,突出了“莲花佛国”的宗教色彩。旧时,九华街多用蜡烛、菜油灯照明。1978年,红星水电站始送电至九华街,此为九华街用电照明之始。翌年,架通庙前至拥华10千伏高压线路,庙前变电所以10千伏向九华山送电,九华山正式使用高压电。九华山镇用电得以普及。
九华街历来以溪水为饮用水源。1981年,于芙蓉峰建300吨蓄水池1座,1988年、1989年,相继建500吨、300吨蓄水池各1座。以解决九华街用水的不足,至1990年日供水能力达1100吨。1992年开凿行水隧道,引龙溪河水过芙蓉峰,供九华街饮用,于1993年8月正式供水,日供水1800吨,九华街用水得以解决。

上一篇:没有了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