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齐山——秋浦仙境
齐山位于贵池市城东1.5公里,貌似伏虎,首东尾北,面积1.6平方公里。因唐池州剌史齐映有善政,后人以剌史姓氏命名齐山。
齐山三面环水,水外连山邻城,有着天赋的“西子”秀色。白沙湖烟波浩渺,东南湖风帆点点。四周丘陵山峦起状,近有碧山、童子岭、白马山、莲花山,远有太朴山、万罗山、轿顶山、弥陀山。近观湖光山色自成一体,远眺重嶂清新明丽。工于文词的宋淳熙左丞相周必大在《泛舟山浙绿》中称说齐山“望之全 类临安(今杭州)西湖”。
齐山是以岩溶地貌为主的自然景观。其岩溶结构的发育程度和种类繁多在省内是首屈一指的。“无岩不是玲珑体,有石皆成皱瘦纹”。遍山岩、洞、石壑、泉、峡,密集丛生,形成幽深奇特,琳琅纷繁的岩溶景观。志载有32洞、13岩、2峡谷、11泉水。玲珑奇巧的怪石,有的如骏马,有的似雄鹰,百态千姿,“齐山以石胜,更以洞奇”,历史上把“齐山洞天”推为池阳十景之首。著名的有华盖洞、石燕洞、青瑶岛等。
齐山历史上有“江南名山之胜”的称誉,据旧志载,自唐永泰元年(765)复立池州,州城迁至今贵池城之后,其自然环境即以“浸以秋浦,镇以齐山”而闻名。唐会昌五年,著名诗人杜牧任池州剌史时,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中“开帘当翠微”的“翠微”两字,在齐山西巅建造翠微亭,至重阳佳节,登齐山写下《九日齐山登高》诗,诗曰: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
古住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泪沾衣。
北宋至和二年,包拯出守池州知府,亲为齐山书名,高丈余的“齐山”两个大字,风骨遒劲,铁笔如虬,刻于寄隐岩崖壁之上,至今保存完好。宋绍兴四年,民族英雄岳飞奉诏自鄂州出师解庐州之围,登临齐山,立马翠微,作脍炙人口的《池州翠微亭》诗:
经年尘土满征衣,得得寻芳上翠微。
好水好山观未足,马蹄催趁月明归。
历朝名士,慕名来游览观 光,觅迹唱和者接踵而至,如王安石、司马光、王十朋、陆游、汤显祖、袁枚等都在齐山留下了诗作、题记。《齐山志》详载了山中胜景,集辑了历代诗文近千首。
齐山人文景观积淀的一项重要见证是摩岩石刻。至今山上尚有百余处清晰可见,内容以记事题景为主,书法艺术上,集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于一山,字体大在二尺余,小者仅半寸见方。包拯亲题的“齐山”手迹,在齐山文物古迹中是最为珍贵的。
明、清时期,齐山有亭台楼阁、书院、山寺等古建筑20余处,据清代《齐山志》云,比较著名的有翠微亭、望江亭、绣春亭、绣春台、紫微台、观郡楼、玩月楼、绣春书院、云香茶社、齐山寺等。惜历史上经多次兵乱的破坏,这些古建筑的旧貌已很难追寻。“文化大革命”中,齐山风景区一度遭到破坏,一些厂矿、社队纷纷至齐山炸山取石,致使部分岩洞、溶石、石刻被毁,山体满目创伤。
1983年成立齐山园林管理处,开始对齐山进行规划、建设,现已成为江南重要的风景名胜区。
万罗山位于贵池城南10公里处,海拔163米,清溪河沿山脚流过,江祖石与万罗山隔河峙立。江祖石,“形似古渡江神”得名。江祖石伸入河心,激水飞漩,溪流湍急,在岩畔形成回水潭,潭深藏鱼。在江祖石峭崖的东侧,一岩石突兀,岩面平正,三尺见方,相传是李白垂钓的地方,留有多篇诗作,现录《独酌清溪江祖石上寄权昭夷》一诗,诗曰:
我携一樽酒,独上江祖石。
自从天地开,更长几千尺?
举杯向天笑,开回日西照。
永愿坐此石,长垂严陵钓。
寄谢山中人,可与尔同调。
相传权昭夷是李白的道友,天水人。诗中“长垂严陵钓”一句,引用汉严子陵隐居不仕,垂钓于富春江畔的典故,来抒发自己忧 国忧民的心情。
乘当地的一种竹排——乌鸦排,横渡清溪 河,沿石级登山,一路松柏翠绿,修竹遮荫,山花吐艳,山石奇特,尤以通天门、逻人石、船形石最为壮观。通天门是由四块巨岩自然垒成一座高十丈余的石城门,气势雄伟,右边岩壁上刻有“通天门”三个大字,左边岩壁上刻有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池州知府张土范写的七古《游万罗山》,全文近300字,诗篇对万罗山的景观作了生动的描绘。“逻人石”,在万罗山的北山腰上,高数十丈。李白在《秋浦歌》诗中有“逻人横鸟道人”之句,就是形容这块岩石的,故得名“逻人石”。
万罗山脚下的珍珠寺,始建于宋代,清乾隆三十年(1766)、道光九年(1830)又先后两次重建,如今修葺一新,暮鼓晨钟,香烟袅袅,给这座名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寺内供奉玉雕观音,寺前有涤墨池、门前井、油盐石等古迹。寺后一棵桂花树,相传明万历年间栽,约500多年的树龄。
杏花村杏花村,位于贵池城秀山门外,杏花遍野,景美如画,盛 产名酒 ,因晚唐诗人杜牧《清明》一诗而扬名,遂成江南名村、游览胜境,有“杏花自古艳池阳,美酒名花十里香”之誉。
据《贵池县志》:村中旧有“黄公酒垆”,凿有古井,“香泉似酒,汲之不竭”,井栏上刻“黄公广润玉泉”字样,用此泉酿酒,色清味醇,时人争饮。诗人杜牧任池州剌史时,闲暇常漫步杏花村,写下了千古绝唱: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迹以名重,地以人传。此后,历代名士纷至游览吟咏。明、清时期曾在此筑亭、修祠、建书院,形成一片方圆十里古色古香,景色如画、蜚声四海的胜地。明弘治年间,沈昌作《杏花村》诗云:
杏花枝上著春风,十里烟村一色红。
欲问当年沽酒处,竹篱西去小桥东。
清代贵池人郎遂编撰《杏花村志》十二卷,收入《四库全书》,志中记有“杏村十二景”:平天春涨、铁佛禅林、白浦荷风、黄公酒垆、三台夕照、桑拓丹枫、栖云松月、西湘烟雨、杜坞渔歌、茶田麦浪、昭明书院、梅州晓雪。明末兵乱,杏花村被焚掠一空,村荒人寂。
解放后,池州的酿酒工业使黄公美酒重放异彩,用古井清泉酿出的“杏村香泉”、“杏村大曲”等历史名酒,以色清透明、芳香浓郁、醇和可口而独具风格。1984年11月,贵池县人民政府决定修复杏花村古迹,广植杏树,把“池州城变成杏花城”,“杏花作为县花”,“清明节作为杏花节”,使杏花村重现“红杏添春色,黄垆扬酒帘”的风貌。
秋浦河·清溪河秋浦河发源于祁门县,经石台县流入贵池注入长江。从石台县珂田的吴山到虎子渡(今石台县香口镇)为上游,叫恭浚河,虎子渡以下称秋浦河,浩荡40公里,因“溪流澄碧长秋”而得“秋浦”之名。自隋开皇十九年(599)改石城县为秋浦县之后,秋浦河便成贵池的象征。沿河两岸名胜众多,在今灌口乡石城村有汉时丹阳郡石城县城遗址。三国时,孙权封韩当为石城侯,后又任黄盖为石城长。在玉镜潭有梁昭明太子钓台,秀山有昭明太子衣冠冢,还有仰天堂、金灯崖、大王洞等胜景。诗仙李白寄情山水,尤爱秋浦,晚年曾五游秋浦,足迹踏遍秋浦河两岸,留下45首诗作,其中有著名的《秋浦歌》十七首,描写了秋浦的风土人情,使秋浦风光名播千古。
清溪河,又称白洋河。李白游秋浦时,曾多次泛舟游览清溪河,河两岸的山山水水留下了诗仙的游踪。李白曾在江祖石垂钓,到百炉庄炼丹,投虾湖借宿,寄苦竹怜旅居,去桃花坞会友。写下了《清溪行》、《清溪半夜闻笛》、《与周刚清溪玉镜潭宴别》、《入清溪行山中》等诗篇。他在五律《清溪行》诗中写道: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李白在诗中,对清溪河优美的景色,作了生动的描绘,着意描写清溪水色的清澈,寄托诗人喜清厌浊的情怀。
清溪河下游,矗立两座古塔。一曰百牙塔,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为七层六角楼阁式砖塔,高约34米,塔内有盘旋石级楼梯可至塔顶,一览城区风光。一曰青溪塔,又名“妙因塔”,建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高55.7米,为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每层有拱门、拱窗,供游人登高揽胜。
大王洞大王洞位于贵池城西南58公里处牌楼乡穿山村,主洞长2200米,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是以水景石景相交融的大型溶洞。
大王洞原名穿山洞,因有北汉忠佑大王刘钧庙,故名。相传刘钧兵败,曾有白犬化龙,护大王进洞避险。当地民间至今还有“白犬化龙,穿山而过”的神话传说。大王洞,很早就有人进洞游览。《贵池县志》载:北宋名臣滕宗谅、诗人梅尧臣曾偕游此洞,赋诗唱和,赞美大王洞幽、秀、神、奇。
洞内规模宏大,景色旖旎,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莲花等千姿百态。有高大宽敞的“迎宾殿”;有位于“金山”之巅 的凤凰;有峰回路转的“长廊”等。神仙濠的溪流,从进洞口流入,穿洞而过。进洞口海拔135米,出洞口海拔65米,起伏变化大,河水落差达70米。因而洞内形成瀑布、水帘喷泉、碧潭等水景奇观。奔泻直下的飞瀑,声如雷鸣;潺潺而流的幽泉,其声淙淙。
洞外有两座自然岩桥横架。一曰天桥,长40米,宽40米,高68米,桥面与公路相接,可通汽车,桥下溪水穿流,桥穹钟乳倒挂。一曰通天桥,一端连接峰巅,一端伸向洞口,气势雄伟、壮观。洞外还有浓荫密蔽的仙境幽谷,俯看溪水潺流,石阶盘旋,茂林修竹,仰望峰峦起伏,茶园梯田,白云人家。
(二)石台、青阳溶洞群
石台、青阳县境内多山,岩溶地貌分布比较广泛,溶洞的数目众多,形成一个分布集中的溶洞群。有名可称的有蓬莱仙洞、鱼龙洞、黄友洞、黑龙洞、慈云洞、别一洞、蝙蝠洞、塔洞、仙人洞、归云洞等数十个。在这些洞天世界里,既有早已开发,自古就是旅游名胜,诗人骚客作诗题赋,留下许多佳话的著名洞府,也有身居深山偏壤,名不见经传、貌不为人识,一时难以开发的溶洞。其中蓬莱仙洞、慈云洞、和鱼龙洞于1985年相继开发、开放。
蓬莱仙洞蓬莱仙洞,又称罗汉洞,旧名沈家洞,位于石台县贡溪乡杉山下,是一个多层次、多阶段、多堆积形态的大型溶洞。全洞分天洞、中洞、地洞、地下河四层结构。全长3000米余,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分十大游览厅、宫,上百处景点。
地洞中有形态各异的巨石,有三条地下河。中洞里有钟乳石形成的“灵芝塔”、“通天河”、“桂林山水”等美景。天洞宏大绮丽,景观奇异,有可容千人的通明宫,有前看不辩去路,后看不识来路的迷仙宫,有拍击能发出钢鼓、铜钟音响的玉禅宫,有玲珑剔透、冰雕玉砌的瑶池等。此外,还有南海、东海龙宫、迎客厅、送客厅等景区。其中,以巨幅自然山水壁画、白色透明的“罗纱帐”、碧玉般的海石花、洁白晶莹的“天丝”等四景为绝。洞中石壁上,有明代以来的题咏石刻多处,其中有明人沈懋学的《蓬莱洞》,诗曰:
天开玉洞欲为题,此地桃源路不迷。
千叠恋光浮碧落,百盘石蹬接丹梯。
晓看直气双龙合,晚眺仙台万象低。
他日山灵终不负,吾将从迩结幽栖。
慈云洞慈云洞,位于石台县城西北5公里,因处慈云山下而得名。旧志记:“洞口宽广,可乘轿入,渐入渐狭,石乳凝结壁间,翠色欲滴”。
洞体全长1500米,地下泉水从洞内蜿蜒流出,水声潺潺。洞内的石柱、石笋拔起,石幔、石帘垂挂,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状人拟物,无形不似。有的象大慈大悲的“观世音”,有的象福、禄、寿三位仙翁。有的象蟾蜍望月,有的象麒麟送子。还有条百米长的甬道,钟乳倒挂,层层叠叠,薄透如纱,洁白似玉,加上现代灯光的效果,色彩斑斓,如同丝绸展销大厅。洞深处有一岩壁,酷似一组雪景的天然山水浮雕 ,浓淡相间,主次有序。景观还有“杜甫草堂”、“颂经堂”、“三色麒麟”、“七音响石”、“雪拥玉门”等。慈云洞、洞体不大,但钟乳丰富,宫厅内、道路旁举目皆是钟乳石,伸手即是,可谓曰:步步有 景,景景藏奇。
鱼龙洞鱼龙洞,又名鱼龙宫,位于石台县六都乡,距县城65公里。相传东海龙太子与鲤鱼精相爱,被父王赶出东海,太子偕鲤鱼精来此安身,建立起 来的宫殿。洞深10公里,窄处只有几米,宽处有里许。一条地下河穿洞而过,水中游鱼,洞内石鸡、壁上蝙蝠,一派生机盎然。各种钟乳石,形态殊异,有的象莲花、玉柱;有的似攒戟、鼓、钟;有的如 狮子、鳄鱼等。河水清澈平荡,四季不涸可,乘舟游可弋,如入迷宫,趣味无穷。唐代诗人李商隐,明代户部尚书毕锵等名人游鱼龙洞,皆有赞誉之作。明代人何尹的“清泉出幽壑,红日映苍岩,妙绝鱼龙洞,尘壤别一天”诗句,是对鱼龙洞最真实、最恰当的描写。
神仙洞古称玉华洞,位于青阳县南阳乡三溪村。这里,峰峦叠翠,云雾飘绕,花开四季,溪水长流。明代万历年间,知县苏万民留下了“归云堆洞口,落日系峰头。石叠溪尤浚,猿啼山亦幽”的佳句。神仙洞分上、中、下三层,呈立体交叉结构,总长约1800米。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怪石嵯峨,藏奇纳秀。“玉树银花,根壮叶茂”,“钟鼓石柱,击之有声”。“琉花园”溢香流彩,“九龙戏珠”活龙活现。“嫦娥奔月”惟妙惟肖,“仙人云幔”薄岩蝉翼。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