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七节 成人教育
(一)农民教育
建国初,人民政府继承老解放区传统,及时开展冬学运动,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组织广大农民学习政治和文化,提高阶级觉悟和文化水平。其办学形式,初期为行政村办学,由乡村基层干部、小学教师、地方积极份子及冬学教师组成冬学委员会,领导和组织办学。以后逐步发展为以自然村、生产队或邻近的两三个生产队联合办学,由党支部书记或生产队长任校长,有的还成立校务委员会,领导教学工作。冬学以进行政治教育为主,配合进行文化教育。1949年冬,仅石埭县就办有冬学243个班,共有4056人参加学习。随着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翻身农民的文化要求日益迫切,1951年,仅东流县入学农民近两万人,全县共开办冬学506所(班)。1952年9月,省政府发出《关于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指示》,各县、区、乡分别成立扫盲运动委员会,各县扫盲运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成立扫盲工作队,掌握重点,协助各地推行“速成识字法”(先教语音符号和拼音,后加注汉字课)。1954年,由于发生严重水灾,冬学的发展受到影响。1955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是年冬,经各级政府周密部署,冬学运动又一次出现高潮。石埭县冬学增加到58所368个班,入学农民达12803人。
1956年,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县、区均配备了扫盲专职人员。1957年,各县、市区、乡党委均建立了扫盲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必要的工作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业务管理,除有专职干部做具体工作外,还确定一名科局长分工管理。社、队均有专人负责,主要责任是领导办学、动员入学、筹措经费、修订规划、安排学习时间及解决其他困难问题。至1957年底,仅东流、至德两县有常年民校469所,识字班1479个,其他形式的扫盲班596个,学员总数达45385人,占当时青壮年文盲总数的47.65%。1984年冬至翌年春,青阳县先后组织两千多人的扫盲工作队,共开办扫盲班1350个,至1985年底,全县累计扫除文盲30016人。1986年6月,青阳县、石埭县非盲率均达到85%以上的要求,相继通过省、地(市)检查验收、分获《基本扫除文盲单位证书》。1987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15—40周岁人口中有文盲、半文盲10.4万人,文盲率为17.2%,其中,石埭县9.3%,青阳县9.47%,东至县19.4%,贵池县21%。
1988年8月,地区复建后,地区、专署十分重视农民教育。1989年12月12日,全区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在青阳县“教工之家”召开,各县(市)分管县(市)长、各县(市、处)教委主任和成教科长出席。会议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教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全区扫盲形势和今后的任务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提出了贵池市、东至县分别于1993年、1994年前完成扫盲任务的目标,要求贵池市、东至县迅速恢复专干、摸清盲情,分类规划,分步组织实施。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是年10月,专署对全区扫盲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地检查。11月,又成立了地区扫盲工作协调小组。12月,专署办公室转发了地区扫盲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全区扫盲工作检查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意见的报告》。1991年4月,在首次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对农村扫盲工作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提出了要求。从1991年到1993年春,全区共扫除文盲57000多人,文盲率由1990年的20.1%下降到10.1%,15—40周岁人口中非盲率由1990年全省倒数第四位跃居顺数第四位。1993年6月,贵池市、东至县相继通过省政府验收,均成为基本扫除文盲县(市)。同年,青阳县15—40周岁人口中非盲率达到91.94%,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扫盲先进单位”。
(二)干部职工教育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提高在职干部、职工政治文化水平,于1950年至1953年开始创办干部、职工学校。学制为初小二年,高小一年,初中一年半。1950年,青阳县,石埭县分别设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1所,其中青阳由县长兼任校长。1954年,青阳县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有初小、高小、初中各1班,学员共43人。1956年,贵池县始办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1所,设初小班1个。同年,石埭县增办机关业余中学1所,青阳县蓉城、木镇、陵阳、庙前等集镇均设立了干部业余文化学校。1958年,干部业余文化学校与职工业余学校合并,时称“红专学校”,但历时不久即停办。
职工业余学校以厂矿、企业、机关、团体的职工和城镇待业人员,为教育对象施教内容是扫除文盲和脱盲后的继续教育。1951年前,主要是进行政治启蒙教育,结合进行文化学习;1951年后,逐步转入以文化教育为主,结合进行政治、生产与科学常识等学习,其中文化教育以识字扫盲和发展业余初等教育为重点。1954年至1956年,青阳县有职工业余学校7所,学员735人。石埭县1952年始办,至1956年,职工夜校有学员232人。贵池县于1956年由县总工会和县文教科在城关、殷汇、乌沙办职工业余学校3所;翌年,池口航运站、贵池茶厂各办职工业余学校1所。东至县曾于1956年前后组织100多名干部脱产学习文化40多天;办职工业余文化学校1所,有77人参加学习。70年代初,遵照毛泽东主席“七·二一”指示,一些大型厂矿试办职人大学、业余学校,时称“七·二一”大学。办学宗旨是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中选拔学生,培养无产阶级的工程技术人员。1973年开始试办,至1976年,全区有63所,其中,贵池县21所学员340人。
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嗣后,根据省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厅的部署,全区各县相继成立职工教育办公室,组织、发动企、事业单位对1967—1980年初中毕业、1970—1980年高中毕业的35岁以下的青壮年职工进行初中文化和初等技术补课(简称“双补”)。凡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的,发给初中文化补课(或高中文化补课)合格证书。至1985年9月,贵池、青阳两县累计分别有3187人、1730人参加“双补”学习,分别有1163人、1014人经考试合格。
1983年后,根据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关于举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试行办法的通知》精神,部门或地区根据已有的办学条件和实际情况,举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班),使部分职工受到系统正规的中等专业教育。各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班)的招生指标纳入职工教育事业计划,实行全省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教学严格执行规定的教学计划并严格学籍管理;同时,县党校开办干部中专班,对在职干部进行中专学历培训。其学员入学和毕业考试,均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教学同职工中专一样严格按符合学历标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1993年,全区有职工(干部)学校19所。
(三)成人高等教育
自修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于1983年建立领导机构,制订实施办法,1984年起正式推行。始设党政干部基础科、汉语言文学、会计学3门课,至1987年增设到12门学科,并开始开考本科课程。凡正式户口在安徽省的公民,不受学历、年龄的限制,均可自愿报考。考试办法:由省自学考试委员会统一组织,逐年安排考试,每年举行一至二次。考试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可参加下一次的考试。评定考试成绩,采取单科考试和学科累计的办法。单科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专业全部科目考试达到规定要求,政治和工作表现鉴定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毕业生待遇:经考试合格,获得毕业证书者,如属在职人员,由所在工作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本着用其所学、发挥专长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调整其工作;如属待业人员,国家不包分配、由劳动、人事部门根据需要,择优录用。其工资待遇,如在职而工资低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标准的,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如属待业人员,录用后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相同。考试的具体组织工作由各地、市教育局(教育委员会)招生办公室承担,各县、市教育局(教育委员会)招生办公室负责考生报考登记、购发教材等。1989年3月,池州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与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合署办公。
广播电视大学1979年,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池州地区分校在贵池成立,之后,青阳、石埭县相继建立了教学点。1980年,池州地区被撤销,电大分校由贵池县接收,更名为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安庆行署分校贵池教学点,学生11名。青阳、石埭县教学点随区划调整分别划入宣城、徽州地区分校。同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贵池教学点改为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安庆行署分校贵池工作站,站长王崇源。学生按全脱产、半脱产和单科不脱产三种形式编班就读,学制分别为两年、三年和一年,学员全是在职职工。1981年,贵池县人民政府为该站解决了校舍,添置了教学设备,充实了教学人员,办学规模开始扩大,是年底,已有456名学生结业,获大专学历。同年,东至县建立了电大工作站。1985年开始,全区各县电大工作站先后开办干部专科班。1986年后,贵池、东至、石埭县等工作站,以参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考生中招生,开办师范类政史、英语专业普通专科班教育。以后又与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开办了会计师、审计师岗位培训。1988年,贵池电大工作站有学生402人。同年12月19日,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池州地区分校开始筹建。1990年12月19日,中共池州地区任命张钅监盘同志为校长。1992年,因分校没有条件办班,不成教学实体,至1993年底,仍没有被省政府批准。
建国初,人民政府继承老解放区传统,及时开展冬学运动,利用冬季农闲时间,组织广大农民学习政治和文化,提高阶级觉悟和文化水平。其办学形式,初期为行政村办学,由乡村基层干部、小学教师、地方积极份子及冬学教师组成冬学委员会,领导和组织办学。以后逐步发展为以自然村、生产队或邻近的两三个生产队联合办学,由党支部书记或生产队长任校长,有的还成立校务委员会,领导教学工作。冬学以进行政治教育为主,配合进行文化教育。1949年冬,仅石埭县就办有冬学243个班,共有4056人参加学习。随着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翻身农民的文化要求日益迫切,1951年,仅东流县入学农民近两万人,全县共开办冬学506所(班)。1952年9月,省政府发出《关于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指示》,各县、区、乡分别成立扫盲运动委员会,各县扫盲运动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并成立扫盲工作队,掌握重点,协助各地推行“速成识字法”(先教语音符号和拼音,后加注汉字课)。1954年,由于发生严重水灾,冬学的发展受到影响。1955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高潮的到来,是年冬,经各级政府周密部署,冬学运动又一次出现高潮。石埭县冬学增加到58所368个班,入学农民达12803人。
1956年,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县、区均配备了扫盲专职人员。1957年,各县、市区、乡党委均建立了扫盲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必要的工作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加强业务管理,除有专职干部做具体工作外,还确定一名科局长分工管理。社、队均有专人负责,主要责任是领导办学、动员入学、筹措经费、修订规划、安排学习时间及解决其他困难问题。至1957年底,仅东流、至德两县有常年民校469所,识字班1479个,其他形式的扫盲班596个,学员总数达45385人,占当时青壮年文盲总数的47.65%。1984年冬至翌年春,青阳县先后组织两千多人的扫盲工作队,共开办扫盲班1350个,至1985年底,全县累计扫除文盲30016人。1986年6月,青阳县、石埭县非盲率均达到85%以上的要求,相继通过省、地(市)检查验收、分获《基本扫除文盲单位证书》。1987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区15—40周岁人口中有文盲、半文盲10.4万人,文盲率为17.2%,其中,石埭县9.3%,青阳县9.47%,东至县19.4%,贵池县21%。
1988年8月,地区复建后,地区、专署十分重视农民教育。1989年12月12日,全区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在青阳县“教工之家”召开,各县(市)分管县(市)长、各县(市、处)教委主任和成教科长出席。会议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农教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全区扫盲形势和今后的任务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提出了贵池市、东至县分别于1993年、1994年前完成扫盲任务的目标,要求贵池市、东至县迅速恢复专干、摸清盲情,分类规划,分步组织实施。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是年10月,专署对全区扫盲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地检查。11月,又成立了地区扫盲工作协调小组。12月,专署办公室转发了地区扫盲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全区扫盲工作检查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意见的报告》。1991年4月,在首次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对农村扫盲工作和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提出了要求。从1991年到1993年春,全区共扫除文盲57000多人,文盲率由1990年的20.1%下降到10.1%,15—40周岁人口中非盲率由1990年全省倒数第四位跃居顺数第四位。1993年6月,贵池市、东至县相继通过省政府验收,均成为基本扫除文盲县(市)。同年,青阳县15—40周岁人口中非盲率达到91.94%,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扫盲先进单位”。
(二)干部职工教育
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为了提高在职干部、职工政治文化水平,于1950年至1953年开始创办干部、职工学校。学制为初小二年,高小一年,初中一年半。1950年,青阳县,石埭县分别设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1所,其中青阳由县长兼任校长。1954年,青阳县干部业余文化学校有初小、高小、初中各1班,学员共43人。1956年,贵池县始办机关干部业余文化学校1所,设初小班1个。同年,石埭县增办机关业余中学1所,青阳县蓉城、木镇、陵阳、庙前等集镇均设立了干部业余文化学校。1958年,干部业余文化学校与职工业余学校合并,时称“红专学校”,但历时不久即停办。
职工业余学校以厂矿、企业、机关、团体的职工和城镇待业人员,为教育对象施教内容是扫除文盲和脱盲后的继续教育。1951年前,主要是进行政治启蒙教育,结合进行文化学习;1951年后,逐步转入以文化教育为主,结合进行政治、生产与科学常识等学习,其中文化教育以识字扫盲和发展业余初等教育为重点。1954年至1956年,青阳县有职工业余学校7所,学员735人。石埭县1952年始办,至1956年,职工夜校有学员232人。贵池县于1956年由县总工会和县文教科在城关、殷汇、乌沙办职工业余学校3所;翌年,池口航运站、贵池茶厂各办职工业余学校1所。东至县曾于1956年前后组织100多名干部脱产学习文化40多天;办职工业余文化学校1所,有77人参加学习。70年代初,遵照毛泽东主席“七·二一”指示,一些大型厂矿试办职人大学、业余学校,时称“七·二一”大学。办学宗旨是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中选拔学生,培养无产阶级的工程技术人员。1973年开始试办,至1976年,全区有63所,其中,贵池县21所学员340人。
198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职工教育的决定》,嗣后,根据省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厅的部署,全区各县相继成立职工教育办公室,组织、发动企、事业单位对1967—1980年初中毕业、1970—1980年高中毕业的35岁以下的青壮年职工进行初中文化和初等技术补课(简称“双补”)。凡学完规定的全部课程,经考试合格的,发给初中文化补课(或高中文化补课)合格证书。至1985年9月,贵池、青阳两县累计分别有3187人、1730人参加“双补”学习,分别有1163人、1014人经考试合格。
1983年后,根据国务院批转的教育部《关于举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的试行办法的通知》精神,部门或地区根据已有的办学条件和实际情况,举办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班),使部分职工受到系统正规的中等专业教育。各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班)的招生指标纳入职工教育事业计划,实行全省统一考试,择优录取;教学严格执行规定的教学计划并严格学籍管理;同时,县党校开办干部中专班,对在职干部进行中专学历培训。其学员入学和毕业考试,均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教学同职工中专一样严格按符合学历标准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1993年,全区有职工(干部)学校19所。
(三)成人高等教育
自修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于1983年建立领导机构,制订实施办法,1984年起正式推行。始设党政干部基础科、汉语言文学、会计学3门课,至1987年增设到12门学科,并开始开考本科课程。凡正式户口在安徽省的公民,不受学历、年龄的限制,均可自愿报考。考试办法:由省自学考试委员会统一组织,逐年安排考试,每年举行一至二次。考试不及格者,不予补考,可参加下一次的考试。评定考试成绩,采取单科考试和学科累计的办法。单科考试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书;专业全部科目考试达到规定要求,政治和工作表现鉴定合格者,发给毕业证书,国家承认其学历。毕业生待遇:经考试合格,获得毕业证书者,如属在职人员,由所在工作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本着用其所学、发挥专长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适当调整其工作;如属待业人员,国家不包分配、由劳动、人事部门根据需要,择优录用。其工资待遇,如在职而工资低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标准的,按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如属待业人员,录用后与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相同。考试的具体组织工作由各地、市教育局(教育委员会)招生办公室承担,各县、市教育局(教育委员会)招生办公室负责考生报考登记、购发教材等。1989年3月,池州地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与高等院校招生办公室合署办公。
广播电视大学1979年,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池州地区分校在贵池成立,之后,青阳、石埭县相继建立了教学点。1980年,池州地区被撤销,电大分校由贵池县接收,更名为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安庆行署分校贵池教学点,学生11名。青阳、石埭县教学点随区划调整分别划入宣城、徽州地区分校。同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贵池教学点改为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安庆行署分校贵池工作站,站长王崇源。学生按全脱产、半脱产和单科不脱产三种形式编班就读,学制分别为两年、三年和一年,学员全是在职职工。1981年,贵池县人民政府为该站解决了校舍,添置了教学设备,充实了教学人员,办学规模开始扩大,是年底,已有456名学生结业,获大专学历。同年,东至县建立了电大工作站。1985年开始,全区各县电大工作站先后开办干部专科班。1986年后,贵池、东至、石埭县等工作站,以参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考试的考生中招生,开办师范类政史、英语专业普通专科班教育。以后又与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开办了会计师、审计师岗位培训。1988年,贵池电大工作站有学生402人。同年12月19日,安徽省广播电视大学池州地区分校开始筹建。1990年12月19日,中共池州地区任命张钅监盘同志为校长。1992年,因分校没有条件办班,不成教学实体,至1993年底,仍没有被省政府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