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一)农村能源开发
推广省柴灶全区从1974年开始进行省柴灶试点。自1990年,共计推广省柴节煤灶22.71万户,普及率达80%。由于省柴节煤灶的推广,东至县农村能源办研制新型预制灶膛,已推广3000多套,青阳县农村能源办从杭州引进高效节煤器,深受用户欢迎。1993年,全区累计推广省柴节煤灶33.83万户,普及率达92.6%,仅此一项要节约薪柴200多万吨,折合标准煤114.2万吨。
沼气利用1958年,青阳县试做采集沼气点灯、烧水试验。1974年,青阳、石台两县均先后对沼气利用进行试点。1982年,东至、青阳两县11个沼气示范点,据示范点(户)实验:1只8立方米沼池,年节柴3000公斤。1984年,石埭县派人参加省培训班学习沼气利用技术,后在全县推广。1989年,全区建有沼气池880个。其中,青阳县220个,总容量1256立方米,年产沼气5万立方米,节柴30万公斤。1992年,东至县农村能源办胡朝林、冯国宝合作研制的“易出渣沼气池”,解决沼池出渣问题,并节约用地1/3。
(二)气象预报
民国时期,石埭县设有雨量站。民国19年(1930年),安徽省第四十二气象测验站在青阳县城建立,开始测量雨量和温度。建国后,石埭、贵池两县分别于1957年、1958年成立气象站。1959年1月,石埭站并入太平气象站,贵池站正式开展观测预报业务纪录,并设贵池气象服务站,每天向县广播站提供天气预报。1965年,池州专署复建,贵池气象站,复建气象站改为专署气象服务对,后改为池州专署气象局,并与1979年10月与地区科技情报所合编《安徽省贵池县农业气象志》对贵池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石埭县在1966年3月。
1992年9月,组建池州地区气象局,先后引进计算机等先进设备,开通省对地、地对县三条气象信息传递网和城市气象防灾报警网,并建立地区气象科技服务广播小电台,每天4次向用户单位传递各类天气预报信息。特别是雷雨、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预报,“小电台”增播“气象与各行业关系”的科普知识,深得用户好评。池州造纸厂原料科,多年使用天气预报,提高收购草料质量,减少草垛因淋雨而产生自然火灾次数。1992年底,该局准确预报暴雪天气,市发电厂减少损失万元以上。目前该局与13家建筑行业签订专项气象服务合同,安装气象警报接收机,并参予池州发电厂、贵钢易地等工程筹建气象论证工作。1993年1月1日起,承担省气象台每天24小时天气预报,由省电视台向全省播映。是年末,先后与6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气象服务合同,为各级领导巧用天气、指导生产当参谋。同时,对避雷针安全检测、施放大型广告彩色广告气球等科技服务项目已普遍展开,用地面气象卫生接收的现代化装置设施,对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为全区全面推广城市农村气象警报防灾网奠定基础。
(三)地震群防及测报
1975年,地区设地震办公室,同年4月,贵池县成立地震办公室,负责地震测报工作,并先后在贵池中学、牌楼中学等单位建22个地震测报点,有业余测报员24人。1976年8月,石台、青阳两县成立防震抗震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石埭县设6个测报点,青阳县设测报点16个。1977年12月,省地震局派员赴池州选用小组测定,报经国家地震局批准,在石埭县白果园筹建地震台,1979年竣工。地震台原设计测震、地磁、倾斜、地电、应力5种观测手段,后只进行测震、地磁、倾斜三项观测措施。在防震抗震工作中,地区科委编写《地震常识》1/64本4万册,印发全区乡村。1979年后,各县地震办公室撤销,其业务由各县科委兼管。在地震测报工作中,因陋就就简,一般采用的预测手段:微观有土地电、地应力、地温、简易测报器、地磁、水、水电导、变形电阻率、地倾斜;宏观有观察鹿、鱼、家禽、家畜、云和测井等。
本区处于郯庐断裂带南端,又系杨(州)铜(陵)地震带西南端和江南断块上升区,境内又有长江大断裂带,殷家汇一葛公断裂带通过,属于地层活动地带。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地震。从年表中可知,本地区地震发生时间有一定规律:
从1513年—1659年的146年中,发生13次地震;
1660年—1825年的165年间,波及本地区3次;
1826年—1917年的91年间,出现4次地震,石埭县4次均受震;
1918年—1932年15年中,出现3次地震。
建国后,1954年—1980年26年中,出现13次地震;特别是:1972年—1974年间,连续出现6次地震。应该看到:自1972年—1980年9年间,本地区出现11次地震,其连续性历史罕见。此外:1963年3月13日,安庆4级地震及1967年3月3日铜陵4.2级地震,池州城明显有感。历史上1585年无为6级地震和1924年扬州地震,因距无为较近,烈度达6度。
安徽省池州地区地震年表(1513—1932)

池州地区地震年表(1954—1984)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