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生活习俗
(一)服式
清代,区内民众衣着同样受到满族服饰影响,女子、小孩及男女死者所穿寿衣(今俗仍存这种寿衣)均为明代服式,圆领边扣的长短衫并行,俗呼“和尚衫”。清朝宫吏依等级服式穿着,民众也一律着满襟(开边襟,男左女右)衣衫,穿肥腰裤——腰部宽口折叠系布带的裤子,冬为满襟棉袄满襟套褂,下穿棉裤套单的抄腰裤;夏季男子穿抄腰大裤衩,赤膊围大手巾(又称披巾)便于劳作;儿童胸兜肚或穿单布圆领和尚衫。山区人常以白布长条打绑腿,上山活动既防刺,又防蛇虫蛟伤之害。衣服颜色,春秋冬尚黑、青色,夏穿白色。女子衣衫大领口、襟边、袖口加以花色的边款作饰,宫吏绅商进究穿绫罗丝绸布料。
民国初年,衣着与清末并无多少改变。20年代,对襟男衣开始流行,农民穿着对襟短褂、背褡劳作比较方便,寒冬天冷时短衣再套长衫,又有裹暖实用的长处;绅商与读书人仍旧穿长衫,四季套穿,样式未变。城镇则时兴中山装、西装、学生服、连衣裙、短裙等服式。
50年代,边襟长衫、抄腰裤逐渐减少。农村男子改穿土布对襟布扣短袄褂,女子仍穿边襟短衣;城镇居民及工作人员穿中山装、列宁装、军干便服,有少数青年人穿夹克衫、拉练衫;下身普遍改穿便衣裤(西式裤)。60年代中期后,兴穿黄、绿军干服、二五大衣(又名二短衣)。80年代,青年人穿着不断翻新,流行猎装、西装、青年装、蝙蝠衫、滑雪衫、羽绒衣与毛呢衣着等;下穿喇叭裤等;城镇女青年夏天穿旗袍和各式裙子,少数人还穿超短裙、西装裤头;中老年人仍以中山装、军便服、西服为主要服式。农村男女均穿对襟便服,穿长裤为主;部分如老年妇女仍穿满襟襟褂,并系围裙操持家务。专职部 门工作人员的穿着,有许多工作服种类,如武警、公安、司法、工商、税务、环保、医护等机关工作人员所穿制服,其样式与装饰均有规格与标志。
(二)鞋帽
民国时期,城镇男子爱戴乌缎瓜皮帽和风雪帽,绅商富者戴礼帽或博士帽;农民戴马虎帽、毡帽以及裹头巾以防风晒,中青年妇女出门多以黑、青、红布方巾包头,老年妇女爱戴顶帽。夏天农民都赤脚穿草鞋活动;访亲赴会与秋凉时多穿浅帮圆头布鞋,冬天穿蚌壳式深帮棉鞋,俗称为“暖鞋”;雨天穿牛皮钉鞋、箬鞋(布质桐油浸成)与木底革套的“木套子”。妇女穿椎状尖头鞋,鞋长三五寸,鞋面尚青黑色,缝年过节或走亲访友穿绣花鞋,下雨出门穿水鞋。男子穿袜用白布缝制袜统,以青布做袜底子;女袜尚青色,并用土布条做裹脚带。
建国后,帽子款式有军便帽、呢绒前招帽、风雪帽、马虎帽、太阳帽、毡帽、捂头帽,以及各式绒线帽等;70年代始,多数农村妇女已不再轧头巾出门。草帽防晒为男女劳作中的通用物件。斗笠、蓑衣式的防雨具至70年代后已被塑料雨衣替代。
浅帮布鞋、深帮棉鞋在50年代仍然流行,间或也购买胶鞋、线袜穿着;妇女原先裹脚的人,至建国后还穿“三寸”尖鞋,但多数人已不再用裹脚布缠脚而改穿袜子。70年代后,夏季普遍流行男女塑料、泡沫凉鞋、拖鞋,雨天穿胶靴,冬穿毛皮鞋,诸如牛皮、猪皮、胶质、布质鞋式一受到人们的喜爱;袜分尼龙、锦丝、线纱短袜,女青年夏天尤喜欢穿长及大腿中上部的肉色护肤袜。
(三)容饰
清代,女子一律缠足,男子依律要剃前额留发辫。辛亥革命在生活上引起的最大反响就是“剪辫放足”。其后,男子兴剃光头、平头、满发各种发式;妇女留长发;姑娘轧辫子、留额发(海)并以辫长为美,出嫁时加笄礼梳“馍馍头”(髻巴),中年妇女梳成“巴巴纠”等,且结辫梳髻普遍成为女子未婚与已婚的明显标志。女子不再缠足,听任自然穿袜套鞋,称为“天足”;部分原在清末缠足的妇女解开裹脚带,恢复小脚、半小脚不受捆轧的自由,统称“放足”。30年代,进步女性尚剪短发从事社会活动,俗称“耳朵毛”,又叫“齐头”。小孩的传统发型有桃型、海、羊角等;娇儿脑后留“狗尾”发,意即象狗一样活泼成长。儿童饰物有项圈(又叫颈圈)、耳环、手镯、脚镯、八卦、长命锁等,也有的系“狗索”,挂铜铃或铜钱、木刻小动物为饰。女孩幼时即穿耳垂,戴耳环、耳坠,相沿成习。妇女梳髻后插以簪、钗、针等饰物,富家妇子用金、银打制钗、簪,贫者用玉石、铜、铁制成,甚至以削光的荆条为钗,古称已妻为“拙荆”,即为此意。
建国初期,男青年蓄满发爱向一边梳理,时称“一边倒”;女青年兴剪“运动头”,妇女一般用铁钗子、铁发夹拢发,农村中老年妇女用丝、线质黑色网片儿兜发髻。60年代中期,旧式饰物配戴绝迹,男女皆风行胸挂红底色毛泽东像章(铝质或陶瓷)。70年代,开始兴尚男女戴手表;80年代,复兴戴金、银戒指,配胸花及各种饰物条牌;女青年挂耳环、金项链,发式仍存长短双辫、长单辫、马尾式与各式花样的烫发等;轧辫者喜欢在辫端系上花红绒球或红、黑色绢质蝴蝶结为饰,拢马尾式多以花手绢或丝绸带为结。一些男青年也以长发盖耳、披肩为时髦,留大鬓角、短鬓,烫波浪式头发等。
(四)饮食
区内餐食分主食、副食、蔬菜杂粮与酒宴之别,概行一日三餐制。主食以三餐大米饭为佳。灾荒年景或贫困地区吃二粥一饭,有时又掺杂粮蔬菜充餐。农户人家均重视早餐,俗称“要饱早上饱,要好祖上好”;中餐多以剩饭、锅巴或炒米作食,名叫吃“点心”。丘陵圩区早餐吃稀饭,中餐吃干饭,晚餐以杂粮为食。城镇早餐吃粥、面饼或煮烫饭(水煮剩饭)吃,有的人仅在街头买一些油条、烧饼、馍馍、饺子充饥;中晚餐买菜煮饭,较为看重。农村昼长夜短的忙季,还有吃“小点”的习惯,即上下午各加一次糖点、泡米作食;请人帮做农事时,更为重视小点心的数量和品种。以粮米作餐的食物平时吃米饭,逢年过节要制作冻米、汤圆、年糕、粽子、糍粑等加餐,过年时还要做米花糖、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点心食品;面食以擀面、掼面、切面、面疙瘩等作晚餐与农闲的餐用,做馒头、包子、饺子、大饼与油条等在农闲、来客、应节时充餐;玉米粉做粑、搞糊间或作餐用;大麦炒熟磨粉称“焦面”,高梁、荞麦、小粟多作点心食用,较精制的干粮有芝麻炒米粉等。
副食以菜油为主,又有花生油、芝麻油、猪油佐用;棉区则榨棉籽油食用。农村平时很少买肉吃,来客、过节、家庭小庆贺或劳累、病后补养,便买来一些肥肉熬油伴菜煮吃。每年冬至后,各地均有杀年猪的习惯,届时要备宴请来友邻陪屠户师傅吃“年猪汤”;山区腊月宰猪有腌制整猪(头、脚、肚、肠全用)的风气,腌腊肉少则吃到清明谷雨插秧时节,多则吃至深秋,以至“一年到头有腊肉吃”;冬笋烧腊肉为山区的一道名菜。丘陵、圩区腌肉以腌猪腿为尚,城镇人尤其喜欢腌腊后座(腿)制腊,留待第二年春季食用。城乡腌咸鱼、鸡、鸭、鹅及其它动物肉食,均在年前腊月立春前为时限,故称腊制品。80年代,山区时常买鲜猪肉食用已较普遍,农村也转向了吃瘦肉的生活需求。农家养鸡素以蓄母鸡下蛋为主,公鸡仅留一只作种鸡;鸡与蛋都极少自家食用,不是贵客,过年时不杀鸡,来客与过节才煮鸡蛋作菜,妇女产后与家人病后滋补方杀鸡作食。
佐餐以新鲜蔬菜为主。农家种菜以自己食用居多,只有县、市城郊少数菜农以种菜换钱作生计。菜肴注重鲜炒现吃,隔餐剩菜必经下锅回火后热食。辣椒菜的花样分鲜炒辣椒瘪,辣椒丝,麻油凉拌咸辣椒糊,辣椒片,青椒拌玉米粉腌制辣椒米咎,然后用菜油煎炒食用;干制作佑料有辣椒壳、辣椒粉、红鲜椒可磨辣椒面等。腌菜以辣椒、白菜、芥菜、萝卜、豇豆、大蒜、生姜为主,酱制以刀豆、菜瓜、生姜见多,干制有笋干,香菇、木耳、金针菜、月亮豆、豇豆、芥菜等,豆制品有豆腐、豆腐乳、豆食(又称臭豆子)豆酱、干张、生腐等。甜米酒制成的糟鱼、糟肉为席中佳品;青阳的风味食品如盐雪水浸泡后的油煎豆腐,以大米浸水、磨浆煮熟切条、晒干后专供产妇与老年人氽食的“米皮”;池州城人用白菜杆拌芝麻、蒜子、辣椒粉、菜油腌制的“香菜”等,有独具特色。
酒宴请客以婚宴最为隆重。主人先发请贴再登门邀请。席位桌次以进门正上常右手第一桌为首桌,桌中右手靠后墙者为首席,首席的对方为二席,左侧为第三席等等。客人互相让坐入席,长者、尊者被推为首席;婚宴例定是娘舅坐首席,招等新女婿要让女婿坐首席。方桌四方八座,俗称八仙桌,桌板缝直对着的两方为末四座。80年代,城镇兴尚坐圆桌饮宴,已天首次之分。席上由主人散酒或委托族人子侄执壳代斟,而称执壶者为“酒司令”;执壶人必先敬全桌客人酒一巡后,席中人再相互敬酒、劝酒。宴中上大肉圆或猪蹄膀时,燃放鞭炮,称“圆席”,席客要放筷起立表示恭贺。接上来是酒量大、兴味浓者开始猜行令,以醉酒为乐。桌上的冷盘鱼不予动用,以示谐音有“余”。菜肴分“八大大”(16碗)、“八围碟”(4荤4素)、“三道海”(海生、海蜇、鱼翅)等菜道;贫家设宴有的以“十大碗四小碟”或更为简略的菜肴待客,量力而行,来客亦不以为屋。青阳的陵阳、东堡一带盛行“锅子酒”宴席:每桌配有柄锅一只,锅主切块猪肉三、五斤不等,粉丝、豆腐、黄花菜、干豆角若干,佐以盐、酱、花椒、葱、蒜等物,炉火烧煮,众客围锅而食,尤宜于冬冷天寒时节的宴席。
产茶饮茶,各县、市民众均好饮纯质的绿茶,现泡现饮,人各一杯,忌饮隔夜茶。城乡老年人多习惯饮空腹茶,黎明即志,先饮茶后吃早餐或以生姜、糕点下茶。机关工作人员多在进餐后泡茶,边办公边饮用。建国前,丘陵畈区无茶的贫民常以干制的山楂枝叶冲泡解渴,汤色红黄,颇具红茶的色味;沿江圩区贫户则用鸡头米熬汤代茶。城镇设立茶馆店面,供闲暇人士入座品茶聊天,人持一碗一壶,慢慢坐喝,店主则给以随时添换茶水,让茶客们清早喝至日午后归去。城区、村镇的路口树荫下有小果茶摊摆设,以卖碗茶供行人解渴。农家多用泥壶泡茶,茶凉时倒入碗避兑开水饮用,平时来客亦多兑这种凉茶招待;70年代始,城乡民众已普遍购买瓷杯、玻璃杯等茶具使用。80年代,无茶区购买茶叶饮用已很普遍,只不过茶叶的品级比山区稍次而已;城镇年轻人则兴尚喝果汁、汽水、矿泉水、咖啡与啤酒作饮料。
酒类作为传统的饮用之物,凡婚丧寿庆与缝年过节的宴席,亲戚临门、朋友相聚均要备酒助兴。时常以粮食酿制的白酒(烧酒)为饮料,农家还制作甜酒、糯米洒自用;80年代青年人喜欢喝啤酒、香槟酒、葡萄酒、果子露等色酒。酒席上的敬酒、劝酒、“罚”酒,俗规都是让别人甚至逼别人喝酒,以灌醉他为方乐事,常有酒醉中毒的现象发生。
(五)居住
清末民国,城乡民众最重视房屋宅基的选择,房子的面向通常要座北朝南,依山建筑要背山傍水、左青龙石白虎(山势)等形胜。为挑先房基屋向,事前必请“地理先生”看风水,确定“门向”,认准“招财赐福”的宝地;大门朝向必须选一当年纪年的天干地支所对应的流年吉向、万一房基地形限定的方位与此吉向相所、则须斜开大门以正方向。圩区做屋,忌门前栽桑(谐“丧”音)。富户房屋一色的青砖柱梁结构,有明三暗六、两进两厢、中置天井的“四水堂”形式;窗户天井开设,高墙深院,便于防盗;楼上建左右前后相通的走廓,名叫“走马楼”。这种建筑又名为上正走马楼、四正海棠花,又有四大间一堂至的“四正”住户与四大间两小间加堂屋的“四正两厢”人家,非财力尚可建不成此房。山区人称不开“天井”的房屋不算正屋,丘陵与圩区贫者仅建茅屋二、三间居住,锅台连铺,十分简易。在地势开阔,山水适宜的地段,一般建有庄园式村落,以同姓聚族而居为特色,全村左邻右舍的墙壁连接在一起,门前有甬道相通;甬顶钉椽加瓦,形成村头村屋上下串通的格局,下雨时全村串门也不必脚踏湿地。城镇商户多建两屋楼门面,上屋住店员兼货栈,下开排门作店铺;沿街道两边门户相对,势成一家挨一家的城居。
建国后,信风水旧俗已为数为多,但座北朝南、依山傍水等生活实用讲究,一直均为人们所遵霆。70年代中期始,圩区建房也渐已改作砖墙(土砖与青砖)架梁的瓦房导室。建房时,首选树立穿枋梁架,顶脊架梁,排梁钉椽盖瓦,然后砖封四壁,前后开门窗,两端齐檐封火,壁装鼓皮(板壁、铺楼板、做地平)。这类民房均有矮楼构造以作堆放杂物之用。四列梁架即为四室厅房;正厅宽长,两翼开弄道隔成两厢对面的单间居室,俗称为“明三间暗六间”房子。建屋上梁要披红彩缎,鸣放爆竹相庆贺。当日办盛宴招待匠人、帮工与贺客,亲朋好友多赶在上梁日前来祝贺。居住方式已风行兄弟分居,各自成家建房设堂屋的格局。80年代,农村兴起建造钢筋水泥结构的平顶楼房,有二层楼房,也有少数三层楼的建筑。
(六)行止
民国以前,民俗“惮远行,不事贸迁”。读书人赶考、上学与经商者出门,均被当作生活中的大事看待:事前必翻查“黄道吉日”,尤喜选择双日子启程;贫者须徒步身背包裹,手持雨伞,跋山涉水而行;水路便利者可乘船渡行,手头宽裕者要租借或役使自家的驴或马代步;富豪出门坐椅式轿子、软篮和担架开路,雇用穷人抬着前行。俗称“富人坐轿穷人抬,阎王老爷巧安排”。当时人们只能从“命运”上来解说这种不平等现象。又因为山区道路不便,很多老农、妇女终生都不曾离开过本籍乡村范围。故俗语有“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的时代性观念。50年代,各县城均通汽车,沿公路干线的农民始有在小站搭乘汽车之便;70年代后,区内丘陵、圩畈的乡镇已全部通行公共汽车,农家也开始购买自行车代步工具;80年代城镇年轻人购置摩托车、轻骑已为数不少,出门赶路比较方便。但山区老农,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多数也还是不曾离开过本山乡土地的。
山区翻山越岭,挑担长行,使用打杵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习惯。打杵用来拨草挑棘可作一路棍棒,用以支掌身体爬坡下岭,被称作“第三条腿”;重担换肩要有打杵分承担子的重力,挑担人只须约略低头移动扁担即可完成换肩、行路两不误的动作;山腰中途停担休息,须用打杵顶住重担,俗语“打一杵,换一肩,不怕大岭和高山”,指的就是这种效用。肩扛笨重的长木树干下山还可采用“神仙杵”的方法,那就是用两米长的绳索一头在打杵的下端,一头拴牢木材重头,杵撑木材,前轻后重,可依山势任意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结伴挑担爬山路,由领头人带路,用打杵指挥同伴遵行“前三尺,后一丈。又好退,又好让”的规则,拉开距离,确保安全;歇息时间则掌握在“百步三打杵”界线上,较为注意传统规矩。
旧俗上山、下地干活均以男人为主,妇女刷洗、烧煮、打扫做家务,因为山区、丘陵、圩区均沿河傍水而居,形成村落,妇女们又习惯于早起或利用早餐煮熟等待上工的人回家的空隙,来河边搓衣、洗菜、淘米忙活。先来后到,很容易集成三五成群的“队伍”;村邻人人熟谂,在一起就要说笑交谈,戏谑打闹。于是村头河边就成为妇女们传统性的交流信息、交际谈家常的地方,诸如山间趣闻,乡村逸事、村外行情、荒诞传说、世事人情、家庭琐碎、个人心思,统统都跟二、三女伴交心交底,倾注爱憎。
城镇人取暖用火桶,内置火钵,隔以铁质栏片,由中老年人坐在桶沿上烤暖;丘陵区农户只用柴灶内烧饭后的“死火”装火桶或陶瓦小手炉取暖;圩区因燃料缺乏,一般家只是坐在锅灶门前就烧火的炽热偎暖。山区烤火,习惯在堂屋中央挖出坑窝(名“火堂”),燃烧木柴、树根取暖;火膛上方都吊系一口汤罐烧水取用;合家围坐,常使火膛昼夜不熄火苗。在劳累出汗后须换衣衫时,还在就火膛烤热用毛巾指抹全身,以代洗澡之举。伐木者与牧童习惯在山坡和路旁拾取枯枝就地生火烘烤,常由此而引起山林火灾。
清代,区内民众衣着同样受到满族服饰影响,女子、小孩及男女死者所穿寿衣(今俗仍存这种寿衣)均为明代服式,圆领边扣的长短衫并行,俗呼“和尚衫”。清朝宫吏依等级服式穿着,民众也一律着满襟(开边襟,男左女右)衣衫,穿肥腰裤——腰部宽口折叠系布带的裤子,冬为满襟棉袄满襟套褂,下穿棉裤套单的抄腰裤;夏季男子穿抄腰大裤衩,赤膊围大手巾(又称披巾)便于劳作;儿童胸兜肚或穿单布圆领和尚衫。山区人常以白布长条打绑腿,上山活动既防刺,又防蛇虫蛟伤之害。衣服颜色,春秋冬尚黑、青色,夏穿白色。女子衣衫大领口、襟边、袖口加以花色的边款作饰,宫吏绅商进究穿绫罗丝绸布料。
民国初年,衣着与清末并无多少改变。20年代,对襟男衣开始流行,农民穿着对襟短褂、背褡劳作比较方便,寒冬天冷时短衣再套长衫,又有裹暖实用的长处;绅商与读书人仍旧穿长衫,四季套穿,样式未变。城镇则时兴中山装、西装、学生服、连衣裙、短裙等服式。
50年代,边襟长衫、抄腰裤逐渐减少。农村男子改穿土布对襟布扣短袄褂,女子仍穿边襟短衣;城镇居民及工作人员穿中山装、列宁装、军干便服,有少数青年人穿夹克衫、拉练衫;下身普遍改穿便衣裤(西式裤)。60年代中期后,兴穿黄、绿军干服、二五大衣(又名二短衣)。80年代,青年人穿着不断翻新,流行猎装、西装、青年装、蝙蝠衫、滑雪衫、羽绒衣与毛呢衣着等;下穿喇叭裤等;城镇女青年夏天穿旗袍和各式裙子,少数人还穿超短裙、西装裤头;中老年人仍以中山装、军便服、西服为主要服式。农村男女均穿对襟便服,穿长裤为主;部分如老年妇女仍穿满襟襟褂,并系围裙操持家务。专职部 门工作人员的穿着,有许多工作服种类,如武警、公安、司法、工商、税务、环保、医护等机关工作人员所穿制服,其样式与装饰均有规格与标志。
(二)鞋帽
民国时期,城镇男子爱戴乌缎瓜皮帽和风雪帽,绅商富者戴礼帽或博士帽;农民戴马虎帽、毡帽以及裹头巾以防风晒,中青年妇女出门多以黑、青、红布方巾包头,老年妇女爱戴顶帽。夏天农民都赤脚穿草鞋活动;访亲赴会与秋凉时多穿浅帮圆头布鞋,冬天穿蚌壳式深帮棉鞋,俗称为“暖鞋”;雨天穿牛皮钉鞋、箬鞋(布质桐油浸成)与木底革套的“木套子”。妇女穿椎状尖头鞋,鞋长三五寸,鞋面尚青黑色,缝年过节或走亲访友穿绣花鞋,下雨出门穿水鞋。男子穿袜用白布缝制袜统,以青布做袜底子;女袜尚青色,并用土布条做裹脚带。
建国后,帽子款式有军便帽、呢绒前招帽、风雪帽、马虎帽、太阳帽、毡帽、捂头帽,以及各式绒线帽等;70年代始,多数农村妇女已不再轧头巾出门。草帽防晒为男女劳作中的通用物件。斗笠、蓑衣式的防雨具至70年代后已被塑料雨衣替代。
浅帮布鞋、深帮棉鞋在50年代仍然流行,间或也购买胶鞋、线袜穿着;妇女原先裹脚的人,至建国后还穿“三寸”尖鞋,但多数人已不再用裹脚布缠脚而改穿袜子。70年代后,夏季普遍流行男女塑料、泡沫凉鞋、拖鞋,雨天穿胶靴,冬穿毛皮鞋,诸如牛皮、猪皮、胶质、布质鞋式一受到人们的喜爱;袜分尼龙、锦丝、线纱短袜,女青年夏天尤喜欢穿长及大腿中上部的肉色护肤袜。
(三)容饰
清代,女子一律缠足,男子依律要剃前额留发辫。辛亥革命在生活上引起的最大反响就是“剪辫放足”。其后,男子兴剃光头、平头、满发各种发式;妇女留长发;姑娘轧辫子、留额发(海)并以辫长为美,出嫁时加笄礼梳“馍馍头”(髻巴),中年妇女梳成“巴巴纠”等,且结辫梳髻普遍成为女子未婚与已婚的明显标志。女子不再缠足,听任自然穿袜套鞋,称为“天足”;部分原在清末缠足的妇女解开裹脚带,恢复小脚、半小脚不受捆轧的自由,统称“放足”。30年代,进步女性尚剪短发从事社会活动,俗称“耳朵毛”,又叫“齐头”。小孩的传统发型有桃型、海、羊角等;娇儿脑后留“狗尾”发,意即象狗一样活泼成长。儿童饰物有项圈(又叫颈圈)、耳环、手镯、脚镯、八卦、长命锁等,也有的系“狗索”,挂铜铃或铜钱、木刻小动物为饰。女孩幼时即穿耳垂,戴耳环、耳坠,相沿成习。妇女梳髻后插以簪、钗、针等饰物,富家妇子用金、银打制钗、簪,贫者用玉石、铜、铁制成,甚至以削光的荆条为钗,古称已妻为“拙荆”,即为此意。
建国初期,男青年蓄满发爱向一边梳理,时称“一边倒”;女青年兴剪“运动头”,妇女一般用铁钗子、铁发夹拢发,农村中老年妇女用丝、线质黑色网片儿兜发髻。60年代中期,旧式饰物配戴绝迹,男女皆风行胸挂红底色毛泽东像章(铝质或陶瓷)。70年代,开始兴尚男女戴手表;80年代,复兴戴金、银戒指,配胸花及各种饰物条牌;女青年挂耳环、金项链,发式仍存长短双辫、长单辫、马尾式与各式花样的烫发等;轧辫者喜欢在辫端系上花红绒球或红、黑色绢质蝴蝶结为饰,拢马尾式多以花手绢或丝绸带为结。一些男青年也以长发盖耳、披肩为时髦,留大鬓角、短鬓,烫波浪式头发等。
(四)饮食
区内餐食分主食、副食、蔬菜杂粮与酒宴之别,概行一日三餐制。主食以三餐大米饭为佳。灾荒年景或贫困地区吃二粥一饭,有时又掺杂粮蔬菜充餐。农户人家均重视早餐,俗称“要饱早上饱,要好祖上好”;中餐多以剩饭、锅巴或炒米作食,名叫吃“点心”。丘陵圩区早餐吃稀饭,中餐吃干饭,晚餐以杂粮为食。城镇早餐吃粥、面饼或煮烫饭(水煮剩饭)吃,有的人仅在街头买一些油条、烧饼、馍馍、饺子充饥;中晚餐买菜煮饭,较为看重。农村昼长夜短的忙季,还有吃“小点”的习惯,即上下午各加一次糖点、泡米作食;请人帮做农事时,更为重视小点心的数量和品种。以粮米作餐的食物平时吃米饭,逢年过节要制作冻米、汤圆、年糕、粽子、糍粑等加餐,过年时还要做米花糖、炒米糖、芝麻糖、花生糖等点心食品;面食以擀面、掼面、切面、面疙瘩等作晚餐与农闲的餐用,做馒头、包子、饺子、大饼与油条等在农闲、来客、应节时充餐;玉米粉做粑、搞糊间或作餐用;大麦炒熟磨粉称“焦面”,高梁、荞麦、小粟多作点心食用,较精制的干粮有芝麻炒米粉等。
副食以菜油为主,又有花生油、芝麻油、猪油佐用;棉区则榨棉籽油食用。农村平时很少买肉吃,来客、过节、家庭小庆贺或劳累、病后补养,便买来一些肥肉熬油伴菜煮吃。每年冬至后,各地均有杀年猪的习惯,届时要备宴请来友邻陪屠户师傅吃“年猪汤”;山区腊月宰猪有腌制整猪(头、脚、肚、肠全用)的风气,腌腊肉少则吃到清明谷雨插秧时节,多则吃至深秋,以至“一年到头有腊肉吃”;冬笋烧腊肉为山区的一道名菜。丘陵、圩区腌肉以腌猪腿为尚,城镇人尤其喜欢腌腊后座(腿)制腊,留待第二年春季食用。城乡腌咸鱼、鸡、鸭、鹅及其它动物肉食,均在年前腊月立春前为时限,故称腊制品。80年代,山区时常买鲜猪肉食用已较普遍,农村也转向了吃瘦肉的生活需求。农家养鸡素以蓄母鸡下蛋为主,公鸡仅留一只作种鸡;鸡与蛋都极少自家食用,不是贵客,过年时不杀鸡,来客与过节才煮鸡蛋作菜,妇女产后与家人病后滋补方杀鸡作食。
佐餐以新鲜蔬菜为主。农家种菜以自己食用居多,只有县、市城郊少数菜农以种菜换钱作生计。菜肴注重鲜炒现吃,隔餐剩菜必经下锅回火后热食。辣椒菜的花样分鲜炒辣椒瘪,辣椒丝,麻油凉拌咸辣椒糊,辣椒片,青椒拌玉米粉腌制辣椒米咎,然后用菜油煎炒食用;干制作佑料有辣椒壳、辣椒粉、红鲜椒可磨辣椒面等。腌菜以辣椒、白菜、芥菜、萝卜、豇豆、大蒜、生姜为主,酱制以刀豆、菜瓜、生姜见多,干制有笋干,香菇、木耳、金针菜、月亮豆、豇豆、芥菜等,豆制品有豆腐、豆腐乳、豆食(又称臭豆子)豆酱、干张、生腐等。甜米酒制成的糟鱼、糟肉为席中佳品;青阳的风味食品如盐雪水浸泡后的油煎豆腐,以大米浸水、磨浆煮熟切条、晒干后专供产妇与老年人氽食的“米皮”;池州城人用白菜杆拌芝麻、蒜子、辣椒粉、菜油腌制的“香菜”等,有独具特色。
酒宴请客以婚宴最为隆重。主人先发请贴再登门邀请。席位桌次以进门正上常右手第一桌为首桌,桌中右手靠后墙者为首席,首席的对方为二席,左侧为第三席等等。客人互相让坐入席,长者、尊者被推为首席;婚宴例定是娘舅坐首席,招等新女婿要让女婿坐首席。方桌四方八座,俗称八仙桌,桌板缝直对着的两方为末四座。80年代,城镇兴尚坐圆桌饮宴,已天首次之分。席上由主人散酒或委托族人子侄执壳代斟,而称执壶者为“酒司令”;执壶人必先敬全桌客人酒一巡后,席中人再相互敬酒、劝酒。宴中上大肉圆或猪蹄膀时,燃放鞭炮,称“圆席”,席客要放筷起立表示恭贺。接上来是酒量大、兴味浓者开始猜行令,以醉酒为乐。桌上的冷盘鱼不予动用,以示谐音有“余”。菜肴分“八大大”(16碗)、“八围碟”(4荤4素)、“三道海”(海生、海蜇、鱼翅)等菜道;贫家设宴有的以“十大碗四小碟”或更为简略的菜肴待客,量力而行,来客亦不以为屋。青阳的陵阳、东堡一带盛行“锅子酒”宴席:每桌配有柄锅一只,锅主切块猪肉三、五斤不等,粉丝、豆腐、黄花菜、干豆角若干,佐以盐、酱、花椒、葱、蒜等物,炉火烧煮,众客围锅而食,尤宜于冬冷天寒时节的宴席。
产茶饮茶,各县、市民众均好饮纯质的绿茶,现泡现饮,人各一杯,忌饮隔夜茶。城乡老年人多习惯饮空腹茶,黎明即志,先饮茶后吃早餐或以生姜、糕点下茶。机关工作人员多在进餐后泡茶,边办公边饮用。建国前,丘陵畈区无茶的贫民常以干制的山楂枝叶冲泡解渴,汤色红黄,颇具红茶的色味;沿江圩区贫户则用鸡头米熬汤代茶。城镇设立茶馆店面,供闲暇人士入座品茶聊天,人持一碗一壶,慢慢坐喝,店主则给以随时添换茶水,让茶客们清早喝至日午后归去。城区、村镇的路口树荫下有小果茶摊摆设,以卖碗茶供行人解渴。农家多用泥壶泡茶,茶凉时倒入碗避兑开水饮用,平时来客亦多兑这种凉茶招待;70年代始,城乡民众已普遍购买瓷杯、玻璃杯等茶具使用。80年代,无茶区购买茶叶饮用已很普遍,只不过茶叶的品级比山区稍次而已;城镇年轻人则兴尚喝果汁、汽水、矿泉水、咖啡与啤酒作饮料。
酒类作为传统的饮用之物,凡婚丧寿庆与缝年过节的宴席,亲戚临门、朋友相聚均要备酒助兴。时常以粮食酿制的白酒(烧酒)为饮料,农家还制作甜酒、糯米洒自用;80年代青年人喜欢喝啤酒、香槟酒、葡萄酒、果子露等色酒。酒席上的敬酒、劝酒、“罚”酒,俗规都是让别人甚至逼别人喝酒,以灌醉他为方乐事,常有酒醉中毒的现象发生。
(五)居住
清末民国,城乡民众最重视房屋宅基的选择,房子的面向通常要座北朝南,依山建筑要背山傍水、左青龙石白虎(山势)等形胜。为挑先房基屋向,事前必请“地理先生”看风水,确定“门向”,认准“招财赐福”的宝地;大门朝向必须选一当年纪年的天干地支所对应的流年吉向、万一房基地形限定的方位与此吉向相所、则须斜开大门以正方向。圩区做屋,忌门前栽桑(谐“丧”音)。富户房屋一色的青砖柱梁结构,有明三暗六、两进两厢、中置天井的“四水堂”形式;窗户天井开设,高墙深院,便于防盗;楼上建左右前后相通的走廓,名叫“走马楼”。这种建筑又名为上正走马楼、四正海棠花,又有四大间一堂至的“四正”住户与四大间两小间加堂屋的“四正两厢”人家,非财力尚可建不成此房。山区人称不开“天井”的房屋不算正屋,丘陵与圩区贫者仅建茅屋二、三间居住,锅台连铺,十分简易。在地势开阔,山水适宜的地段,一般建有庄园式村落,以同姓聚族而居为特色,全村左邻右舍的墙壁连接在一起,门前有甬道相通;甬顶钉椽加瓦,形成村头村屋上下串通的格局,下雨时全村串门也不必脚踏湿地。城镇商户多建两屋楼门面,上屋住店员兼货栈,下开排门作店铺;沿街道两边门户相对,势成一家挨一家的城居。
建国后,信风水旧俗已为数为多,但座北朝南、依山傍水等生活实用讲究,一直均为人们所遵霆。70年代中期始,圩区建房也渐已改作砖墙(土砖与青砖)架梁的瓦房导室。建房时,首选树立穿枋梁架,顶脊架梁,排梁钉椽盖瓦,然后砖封四壁,前后开门窗,两端齐檐封火,壁装鼓皮(板壁、铺楼板、做地平)。这类民房均有矮楼构造以作堆放杂物之用。四列梁架即为四室厅房;正厅宽长,两翼开弄道隔成两厢对面的单间居室,俗称为“明三间暗六间”房子。建屋上梁要披红彩缎,鸣放爆竹相庆贺。当日办盛宴招待匠人、帮工与贺客,亲朋好友多赶在上梁日前来祝贺。居住方式已风行兄弟分居,各自成家建房设堂屋的格局。80年代,农村兴起建造钢筋水泥结构的平顶楼房,有二层楼房,也有少数三层楼的建筑。
(六)行止
民国以前,民俗“惮远行,不事贸迁”。读书人赶考、上学与经商者出门,均被当作生活中的大事看待:事前必翻查“黄道吉日”,尤喜选择双日子启程;贫者须徒步身背包裹,手持雨伞,跋山涉水而行;水路便利者可乘船渡行,手头宽裕者要租借或役使自家的驴或马代步;富豪出门坐椅式轿子、软篮和担架开路,雇用穷人抬着前行。俗称“富人坐轿穷人抬,阎王老爷巧安排”。当时人们只能从“命运”上来解说这种不平等现象。又因为山区道路不便,很多老农、妇女终生都不曾离开过本籍乡村范围。故俗语有“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的时代性观念。50年代,各县城均通汽车,沿公路干线的农民始有在小站搭乘汽车之便;70年代后,区内丘陵、圩畈的乡镇已全部通行公共汽车,农家也开始购买自行车代步工具;80年代城镇年轻人购置摩托车、轻骑已为数不少,出门赶路比较方便。但山区老农,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多数也还是不曾离开过本山乡土地的。
山区翻山越岭,挑担长行,使用打杵便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习惯。打杵用来拨草挑棘可作一路棍棒,用以支掌身体爬坡下岭,被称作“第三条腿”;重担换肩要有打杵分承担子的重力,挑担人只须约略低头移动扁担即可完成换肩、行路两不误的动作;山腰中途停担休息,须用打杵顶住重担,俗语“打一杵,换一肩,不怕大岭和高山”,指的就是这种效用。肩扛笨重的长木树干下山还可采用“神仙杵”的方法,那就是用两米长的绳索一头在打杵的下端,一头拴牢木材重头,杵撑木材,前轻后重,可依山势任意停下来休息一会儿。结伴挑担爬山路,由领头人带路,用打杵指挥同伴遵行“前三尺,后一丈。又好退,又好让”的规则,拉开距离,确保安全;歇息时间则掌握在“百步三打杵”界线上,较为注意传统规矩。
旧俗上山、下地干活均以男人为主,妇女刷洗、烧煮、打扫做家务,因为山区、丘陵、圩区均沿河傍水而居,形成村落,妇女们又习惯于早起或利用早餐煮熟等待上工的人回家的空隙,来河边搓衣、洗菜、淘米忙活。先来后到,很容易集成三五成群的“队伍”;村邻人人熟谂,在一起就要说笑交谈,戏谑打闹。于是村头河边就成为妇女们传统性的交流信息、交际谈家常的地方,诸如山间趣闻,乡村逸事、村外行情、荒诞传说、世事人情、家庭琐碎、个人心思,统统都跟二、三女伴交心交底,倾注爱憎。
城镇人取暖用火桶,内置火钵,隔以铁质栏片,由中老年人坐在桶沿上烤暖;丘陵区农户只用柴灶内烧饭后的“死火”装火桶或陶瓦小手炉取暖;圩区因燃料缺乏,一般家只是坐在锅灶门前就烧火的炽热偎暖。山区烤火,习惯在堂屋中央挖出坑窝(名“火堂”),燃烧木柴、树根取暖;火膛上方都吊系一口汤罐烧水取用;合家围坐,常使火膛昼夜不熄火苗。在劳累出汗后须换衣衫时,还在就火膛烤热用毛巾指抹全身,以代洗澡之举。伐木者与牧童习惯在山坡和路旁拾取枯枝就地生火烘烤,常由此而引起山林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