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日期:

目录

建国以来,城镇及机关、厂矿、学校均奉行重视国家规定的节庆日习惯,重要有公历元旦、“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十·一”国庆节等内容,逢这些节日,各单位要在大门上张挂彩灯、插红旗、标红幅书写“庆祝”字样,予以志庆;单位职工放假休息一至两天,值班加班人员均可得到一天工资双倍以上奖金的酬劳;有时逢节开茶话会、联欢会,举办文娱活动,进行集体庆贺。“三·八”妇女节,女性干部职工休假半天或参加文娱活动;“八·一”建军节,民间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开展拥军优属,学雷锋做好事活动。民间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内容则偏重于古朴风情。
(一)春节
正月初一为春节,古称元日或元旦,民国建元之后始固定称春节;俗称“大年初一”。民家在天未亮时早起放鞭炮开门,叫放开门炮”(东至)、“开财门”(青阳)。其时由家长带领,在门前撒出五彩纸,焚香祭拜四方,称“出行”。早餐吃茶叶五香蛋(俗称“元宝”)、年糕、甜米酒与鸡汤下面、隔夜煮熟的饭菜。初一日禁止泼水、扫地,忌动刀剪,忌污言秽语与打架斗殴。人人齐换新装,饭后到邻居同村人家登门给尊长拜年;路上相逢亦互道“拜年”与“新年好”的问侯,祝福新年中高升、发财等吉祥话语。民家对于上门的“拜年客”均以茶、烟、瓜子、糖果、糕点或五香蛋作招待,相互问候、祝福,亲热交谈,十分讲究礼乐。
初二开始,各户备办礼物走亲访友,给亲戚拜年,其次序为先拜舅父、丈人、师傅,遍及诸亲及平时来往走动的朋友。正月拜年,除初七、初九外,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甚至二十日为止;平时无暇看望的亲戚,到拜年时一并致礼,表示情意。与拜年同期,各地灯会也很兴盛,彩灯分龙灯、狮灯、跑马灯、鲤鱼灯、蚌壳灯等,舞龙灯、花船舞、江南傩戏、民歌小唱等,灯艺演出结队出游,伴奏锣鼓唢呐,走村串巷,处处都受到鞭炮迎接。灯展则自十二日始称“起灯”,至十六日结束叫“圆灯”,总称“闹花灯”。拜年习俗一直流传;灯会则在“文革”期间有所中断,70年代后期复又兴起。
(二)上七
即正月初七,俗定为人的生日。初七忌出门拜年称“七不出,八不归,初九出门惹是非”。人们在这一天全日休息,置办酒肴,家祭祖先,有的人家还在此日举行“送祖”仪式。晚餐备办丰盛,合家团聚饮宴,称为“有吃无吃,玩过上七”,表明农业生产下的春节闲暇,比较泛重快乐与吃喝方面的安排。晚饭后,各家以主妇为首,率子弟儿童敲锣呜爆竹以撵狐狸撵野猫),由室内而外边叫嚷边作哄赶状出门,说是此举可以驱除狐类的野兽一年中都不会来伤害家禽家畜。玩灯的村庄,在初七日要下龙头糊轧,夜间演习锣鼓与灯舞节目。贵池东部山区举行信往事活动的村庄,也在此日在神庙“起圣” 祭祀诸方神灵,以驱疫消灾,祈求从寿年丰。入夜开始演出傩舞傩戏,至午夜后,做“新年斋”后方休息。翌日至十月十五,一直按“共一堂菩萨”的戏社预定的程序在各自然村的福堂内轮注上演,十五日白天送神回庙,晚上演出一年中的最后一场戏。
(三)元宵
即正月十五日,也称上元节。泛称的春节至此日算是结止。民家备办酒食,祭送祖先归天;晚上全家团圆吃“元宵”,酒肴宴乐,俗有“十五大似年”之说。元宵有芝麻甜馅糯米粉圆、有糖拌实心汤团。老年人喜欢在这一天告诫青年后辈要“吃过年饭,望着田畈”,玩乐之后应该安排生产作业。入夜时,大闹花灯称为“闹元宵”;民间灯会至此时达到高潮,农村多以龙灯、歌舞集会,城镇以张挂彩灯汇成灯市为特色。此俗除“文革”时当作“四旧”破除外,一直流行。
另外,还有正月二十九日为“送穷日”,民家习惯在这一天彻底扫除屋舍及门前的尘秽,用以投入水中,说是可以送走往日穷困,迎接新年的丰盛。
节气中的立春日为新春节,民间称为“新春大过年”,民家用碗栽春菜一棵,又在门头上贴出红幅“迎春得福”字样,以图吉庆;晚餐丰宴饮春酒,庆贺新春。至建国后普遍还存在迎春贴红幅的习俗。
(四)花朝
二月初二为花朝日,俗传作百花的生日、龙抬头日。这一天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天然吉日,村姑少女要相互串门嬉戏,比赛针线刺绣活计,或请人帮穿耳环,戴插鲜花,富有将花美容的习惯,又有定婚男女青年喜择此日举办婚礼,至今常为人们所遵循。
(五)三月三
三月初三为上已日,农村好以小蒜、藜蒿、马兰等野生菜拌米、麦、黍粉做粑吃。“三月三,小蒜抠粑”,俗称吃粑可以“巴魂”。城镇青年又择此日为踏青日,三五成群,邀集好伴,郊行游春,增添乐趣;文人学子则借踏青兴发才情,吟诗作赋,显示文雅。建国后,吃粑与踏青之俗仍有所流行。
(六)清明
建国前,大姓宗教习惯在清明节这一天集会,抬着猪、羊、鱼“三牲”祭品上坟,祭拜祖先;祭毕聚餐做会,称“做清时”。建国后,有各家各户祭祖坟,除坟草、添新土、挂纸标、烧香、祭拜之俗。机关学校则组织干部,学生集体上烈士陵园献花圈,进行革命斗争史与烈士事迹教育,祭奠革命先烈。
(七)端午
五月初五称端午节,又称蒲节、端阳节,家家插艾条、蒲叶,吃粽子、饮雄黄酒;旧时还要让儿童“以雄璜点额,系彩丝于臂”,或仙佩挂香袋,用以驱疫避邪。山区人习惯在这一天上山采集一些日常自用的草药,以备不时之需;水乡盛行划龙船竞赛,投“角黍”(粽子)于水中,以祭奠古诗人屈原。端午又为一年的三大节之一,未婚与新婚女婿均须备礼物上丈人家拜望。建国后,饮雄黄酒已为数较少,其余习俗仅在“文革”期间略有间断。
(八)六月六
六月初六为夭贶节。建国前,农家有祭田神“安青苗”之俗。夏收早稻将近黄熟,农人工选割一些新稻回家舂米做饭,先盛出作祭品敬奉祖先,然后合家饱餐,叫作“尝新”。俗语又说“六月六,晒得鸡子熟”,城乡民家均习惯在这一天翻晒衣被、布料,称“晒霉”;文人书香之家则搬出书籍字画晾晒,以防霉烂虫蚀。也有人家晒水给小儿洗澡,说是用以防止生痱子之害。建国后仅存“晒霉”之俗。(九)七巧日
俗以七为“巧”,故七月初七称七巧;相传天上的牛郎织女是在晚上渡鹊桥相会,又有“七夕”之名。说是躲在檐旁篱下,可以偷望到两星相会的情景;姑娘们在月下穿引针线叫作“乞巧”,以穿线成功者为巧。建国后,人们已较少信奉此俗。
(十)七月半
七月十五为七月半,又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民家尚备办酒肉粑果,焚化纸钱祭祖敬神,尤其注重在野外烧纸钱祭祀所谓孤魂野鬼(俗称“野煞”)。流俗相传,除“文革”时期不敢公天祭神外,烧纸之举依然存在。
(十一)中秋
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家家重团圆聚晚宴,吃月饼赏月,又以月饼、绿豆糕、石榴、柿子、山楂、菱藕等应节食品赠送亲友;板粟炒子鸡为该节的传统菜谱。文人吟诗作文以会佳节情景,游子对月思亲、思乡牵动情怀,均为古今一理的民情风俗。民家新婿必在此日登门送礼,完成一年三节的礼数。
(十二)重阳
九月初九为重阳,又称重九。应节食品是糯米拌芝麻制成的糍粑、糍团,俗称花糍,又名重阳果,以之作馈送邻居亲友的佳品;文人书生好在此日秋游登高,饮酒赏菊,兴发诗文雅兴。建国后,此俗不甚流传。1989年,国务院定此日为“敬老日”,各地党委、政府与大小机关、团体,均在此日召集离退休干部、职工举办茶话会,座谈会,或礼请他们观看文娱节目,或由单位负责人携带补品、水果登门看望老人,形成新风气。
十月十五日“下元节”,十一月前后的“冬至节”,旧有祭祖、扫墓、烧纸钱等俗,亦被称作“鬼节”。
(十三)腊八
腊月初八被佛教界奉为佛成道日,寺中僧尼常以糯米、芝麻、苡仁、桂元、红枣、香菇、莲子等八种食物合煮“八宝粥”,邀请周围山民共进圣餐,并施舍给民家老幼分食,以示对佛祖的敬奉。其后渐成民间自煮八宝粥(称腊八粥)食用的习谷;人们共尊这一日为大吉利日,青年人喜欢选定作举办婚礼日,民谚称为“腊八日子好,大姑变大嫂”。
(十四)腊月二十四
腊月二十四为小年,俗例“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农村在外做活帮工的人,极注重在这一天停工赶回家去准备“年事”过春节;广义的过年活动即从此日已算开始。俗各家要供奉祖先画像与牌位于堂上,祭品香烛礼拜,举行“接祖”仪式,说是接祖先回家过年;晚餐后以糖稀作供品,送灶神上天,要以糖稀糊住灶王爷的嘴巴,让它“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
(十五)除夕
腊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属一年的最末端,俗称“大年三十”。城乡均有举行过年仪式的习俗;石台等地还在腊月二十八多一个“过大年”的程序,祭祖、吃年宴均形同除夕夜的方式。除夕傍晚时分,民家挂上年画、贴春联,关门鸣放“关门炮”,供祭品祭祖,然后全家团聚吃“年饭”;饭后再烧香接回灶神,预备年初一的饭菜。长辈在晚宴后人给小孩子包“压岁钱”;同族聚居的村落,晚辈还须挑灯挨家挨户向长辈请安。除夕夜房间各点点火,通宵长明,称为“守岁”;有一些中、青年人或邀集摸麻将、打扑克,或围坐桌边谈家常、品茶吃糕点,守夜到天明,亦称“守岁”。建国前,贫民负债无力还清之人,家长即在除夕日走出家门以“躲债主”,待到“吃饭”后,债主便不再进门讨债(正月忌讨债行为),从而可以拖延一年的债期。建国后,已无躲债现像发生;农村固定的手工匠工钱仍沿习在腊月底结帐的规矩,极少数在结帐交付不清时,均可商量至下一年补齐,一无躲债不露面的现象发生。至于烧香祭神观念也趋于淡化。
平台声明

平台收录的姓氏家族文化资料、名人介绍,各地方志文献,历史文献、农业科技、公共特产、旅游等相关文章信息、图片均来自历史文献资料、用户提供以及网络采集。如有侵权或争议,请将所属内容正确修改方案及版权归属证明等相关资料发送至平台邮箱zuxun100@163.com。平台客服在证实确切情况后第一时间修改、纠正或移除所争议的文章链接。

族讯首页

姓氏文化

家谱搜索

个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