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十八卷 人物
金乔觉
金乔觉(695—794)新罗国(今韩国)王子金宪英近族子弟。少年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通晓汉文。唐开元初年,航海来华,初抵江南,寻觅居地。七年(公元719年),卓锡九华山,初居东崖岩洞(今地藏洞),“岩栖涧汲,少米白土杂食”,苦行修心。至德元年,乡绅诸葛节等人,见僧苦状,肃然起敬,为之损资,购檀号僧茅庵旧址,集众伐木,建造庙宇,请僧居之,始得收留僧徒,披荆斩束束,开垦山地,种谷植茶,以维生计。建中二年(781),池州太守张岩,仰慕高僧行道,施舍甚厚。并奏准移旧额“化城”于该寺,于是高僧广收僧徒,传经布道,使化城寺闻名遐迩。贞元十年(794)夏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跏趺圆寂,寿年九十九岁。僧徒将其肉身趺坐石函中,越三年“颜状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藏经》曰:“菩萨金锁百骨鸣,知其为圣人降世也。”众僧徒视为地藏菩萨现身,遂建石塔将肉身移于塔中,被众僧徒尊称为“金地藏”,后建肉身殿,以护石塔。从此,九华山辟为地藏道场,各地僧众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延绵至今,使九华山成为弛名中外的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圣地之一。
胡楚宾
胡楚宾(生卒年不详)唐代秋浦(今贵池市)人。性格豪放,文思敏捷,酒酣作文,挥笔自如。高宗时,官右御史。他喜饮酒,绝不失言。在醉酒后,常有人向他探问宫廷人事,只望问者,概不回答。后擢升为直学士,参与朝廷机密要事。时人称为“北门学士”,并传颂一首民谣:“前有胡楚宾,后有李翰林,词同三峡水,字值万万金。”死后葬于杉邬坑(今常溪乡),著有《法师魏隆墓铭》和《乐书》等传世。
李凡艹李凡艹(722—785)字茂初,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初任上圭阝主簿,后为长安尉。永泰元年(公元621年),以秋浦复置池州,李凡艹被“诏行州事”,首任池州刺史。在任时,为控制江南农民起义军,将州治由原石城迁至贵口(今贵池市池州镇),新筑州府,加固设防。并奉诏极力讨伐农民起义军,平定池州。后摄江州刺史。德宗立位,授河阳三城镇遏使。兴元初年,迁检校尚书仆射。时值天下纷争,谓所亲曰:“务以力胜,其可尽乎?救敝者,莫若德。方镇之臣,宜先退让”,“以死权锢禄为戒,固求罢归”(《新唐书》),遂以病老,求罢归乡。
费冠卿
费冠卿(生卒年不详)字子军,青阳县人。唐元和二年(807)及第进士后,居长安待授官职。惊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见母已安葬,悲恸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少微峰下达十余年之久。长庆二年(822),御史李仁修察费之孝行,敬其志德,上疏朝廷推荐,穆宗遂征召费冠卿入京任右拾遗。费接诏后叹曰:“得禄养亲耳,丧亲何以禄为?”婉辞不就,长期隐居九华山,终生绝迹仕途。时人以其“征诏不出”,尊为“费征君”,人称其居宅“费拾遗书堂”,又名“费征君旧居”。费冠卿品性高洁,擅长诗文,曾与姚合、张籍、马载、肖建、殷尧藩等名诗人交游甚密,互相唱和。隐居在九华山期间,写了不少咏吟九华山诗篇。元和八年(813)撰写的《九华山化城记》记述了新罗僧金乔觉的身世和卓锡九华山的经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费逝世后,葬于鸡母山下的拾宝岩,后世许多诗人、学者前往费居遗址和墓地访问、凭吊。晚唐诗人杜荀鹤在《经九华费征君墓》诗中赞道:“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不知三尺墓,高并九华山”。费著有诗一卷,收入《全唐诗》。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杜佑之孙,善诗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太和二年(828),时年二十六岁,以《阿房宫赋》杰作举第进士。初授宏文馆校书郎。因秉性刚直,受人排挤,转至江西、宣歙观察史和淮南节度使为幕僚。十年后入京任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又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任黄州刺史。会昌四年(844),杜牧四十二岁,由黄州移任池州刺史。他关心民生疾苦,痛恨官吏舞弊,徭役负重,效法襄邑县令李式,推行制籍簿办法(即凡是役夫及竹木砖为工匠,均自置籍簿,若要使役直接自检自差,不下文帖付县),以减轻百姓负担;监制计时“刻漏”,置于州域南门楼,撰文记之;重修刺史衙署楼,建筑“弄水亭”,题诗留念;以文会友,游山览景,招致名士沓来,留下不少扬名池的诗篇;自作诗文亦多,尤其是《清明》,堪称为千古绝唱、不朽诗篇。会昌六年,唐宣宗即位,政局变化,杜牧迁任睦州刺史。嗣后进京入廷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为区别“大杜”(杜甫),后人称其为“小杜”,著有《樊川集》。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石埭(今石埭县)人。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青年时期,累举考不第。直到大顺二年(891)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第八名)。当时政局动乱,未就官职,还乡闲居。后入南唐,授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不久即病逝。荀鹤为才华横溢,仕途坎柯,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善长于宫词。因长期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吟咏九华山面貌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客居他乡写的《秋日怀九华旧居》流露出弃官归隐九华的心情和身在异地恋乡之苦。在《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妇》等诗篇中揭露了社会政治昏暗,酷吏残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呼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伍乔
伍乔生于五代吴国乾贞年间(927—928),贵池人。南唐保大十三年(955),赴金陵应殿试中一甲第一名(状元)。应试作文题为《八卦赋》,受到南唐国主李王景的赏识,降旨张贴于金陵国学门首,供各地士子效学。初任歙州通判,不久,入金陵任考功郎。后升至户部员外郎。开宝八年(975),南唐被宋太祖赵匡胤消灭后,伍归隐于九华山,卒年不详。著有《花蕊夫人传》两篇。一篇是记交结佞臣、专权受贿的前蜀主王建之妃徐氏,另篇是记被掳入宋宫为赵匡胤所宠的后蜀主孟昶之妃费氏。另有诗一卷,今已佚。
樊若水
樊若水(943—994)又名樊知古,字仲师、叔清。祖籍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樊潜南唐时为石埭县令,举家迁到池州。他因累举进士不第,遂谋北归投宋,计取江南。于是,他暗作准备,化作贱民,在长江采石矶江段,多次乘小船在月色下用丝线丈量江面宽度等备用资料。宋开宝三年(970)上书宋太祖,请造浮桥以利军队进伐南唐。太祖令学士院对他试之,赐进士,授予舒州军事推官。七年(1974),被叩拜为太太赞善大夫。太祖以“若冰”与“弱兵”谐音,命改名“知古”。宋军南征,他作响导回池州,于贵池李阳河石牌口试造浮桥,八年(975)试造成功,移置采石矶,三日就组合而成,桥长尺寸与江面正合。因此,宋军行营都监潘美率兵顺利过江,遂平江南,南唐归宋。不久,知古授任江南转运使。太平兴国六年(981),加户部郎中、荆湖转运使等职。雍熙初年(984),改任东路转运使。端拱初年(988),任右谏议大夫、河北东西路都转运使。“都转运使”之职从樊始设。知古晚年,郁不得志,于真宗年间,黜均州任卒。
滕子京
滕子京(990—1047)名宗谅,河南洛阳人,客籍青阳县。宋大中详符八年(1015)与范仲淹同科进士,曾任京官左司谏、殿中丞、祠部员外郎。庆历初年,以范仲淹荐擢为天章阁待制。滕、范二人友情甚笃,政见亦同。范主张政治改革,滕极力予以支持,均遭受保守势力反对。滕知泾州时,被诉“用公使钱无度”,谪贬知信州又监鄱阳郡(巴陵)。庆历四年春,兴建岳阳楼,范仲淹为其作《岳阳楼记》而名扬千古。后因朝政争端,以葬父为由,请调任池州监酒税。嗣后出任湖州和徽州知府。滕子京曾在九华山隐居九年,筑室于云外峰下,读书其中,称“九华山书堂”,后更名“谏堂山堂”(早废)。此间,著有《九华新录》、并作“九华山图”。他为人尚气,倜傥自任,性好施舍,家无余财。庆历七年(1047),调任苏州知府,上任不久卒于苏州,其子孙将其灵柩运回青阳,葬于九华山金龟源,即今青阳县城东新河乡陇岗村双陪岭。
章贲
章贲(生卒年不详)字元明,自号嘿笑居士,宋青阳人。宣和二年(1124)进士,不求官职,筑室九华山读书、作画。建炎年间,初任县主簿,后转任县丞。其时,秦桧执政,网罗名士,扩充个人势力。章贲原与秦桧交好,但因秦桧害死岳飞,与其愤然断交,弃官隐居九华山。秦桧三次派员来九华山催请,贲藏而不见。故今九华桥庙长岭,又名“藏屋里”,并自号“嘿笑居士”,意对秦桧拟重用于他及所授高官厚禄,仅付之“嘿嘿一笑”,后出任武威军节度判官,仕至奉议郎,终生不为秦桧所罗致。章贲善诗词,工书法,尤擅专水墨画,为宋代著名画家,载入《中国书画家名人大辞典》。
宗杲
宗杲(1089—1163)俗姓溪,字妙喜,宋宣州宁国人。十三岁从学乡师,十七岁入惠云寺为僧徒,次年为僧衲于景德寺(浙江灵隐山)。宣和六年(1124),参拜园悟法师于杭州,顿然悟道。靖康元年(1126),朝廷赐于紫衣及“佛日”之号。绍兴七年(1137),在径山寺(浙江余姚县境内)住持收僧徒达七百人,为临济宗杨岐派第五世高僧。绍兴十一年(1141),宗杲因对秦桧不满而被夺衣牒,充军到衡州,后又迁梅州(今广东省梅县)。绍兴二十六年遇赦,恢复僧服,住持经山寺。孝宗赐其为“大慧禅师”并御书“妙喜庵”赐之。宗杲曾朝九华山,并居多年,授传临济宗,宣杨佛法。隆兴元年(1163)圆寂后,九华山僧徒尊称为“定光佛”,故铸铁佛像(坐像)供奉。(原置化城寺藏经楼,“文化大革命”中被毁)。著有《正法眼藏》三卷和游九华山诗篇。
丁黼
丁黼(?—1236)字文府,号延溪,南宋石埭人。淳熙十四(1187)进士,初授崇德县尉,转升州录事参军,后任余杭知县,迁太仆寺簿。端平初年,任四川制置副使兼成都知府。三年(1236)元军逼近成都,时城内兵不足七百人,丁黼多次上疏告急,又遣子赴京求援,然援军未至,丁二次出城应战,说:“我职责就是镇守疆土。”终因寡不敌众,被元军包围,中箭身亡。朝廷嘉其忠心,赐光禄大夫、显谟阁学士。后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赐谥号“恭慰”,并束力令在石埭建立“褒忠祠”。丁黼著有《延溪集》(五十卷)、《六经辨证疑阁》和《诸史精考》等。
华岳
华岳(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县人。南宋开禧元年(1205),以国学发解中进士。当时,平原郡王韩胄指理学为伪学,罢逐理学家。华为之不满,上书南宋宁宗赵扩,受韩迫害入狱。开禧三年获释,入武学深造。嘉定三年(1210),华岳在临安参加宁宗赵扩主持的殿试,及第状元,任职殿前司。南宋宰相史弥远媚金求和,华意欲谋杀除史,事泄被史杀害。华岳著有《翠微南征录》11卷和《翠微北征录》十二卷。
王伯大
王伯大(?—1253)字幼学,号留耕,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县)人。南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知临江军,振荒有法。迁知池州兼江东提学。端平二年(1235),复以江东提学兼知池州。在其任内,兴学校,扩贡院,浚城池,修葺齐山诗亭,题齐山延庆院门额“齐山洞天”,并作齐山洞天记。是年,主持修纂《秋浦新志》。后进枢密副都丞旨兼左司郎中,迁刑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 参知政事。因对危亡之势,劝说理宗,请善朝政,罢知建宁府,《宋史》称其“立朝直谅”。
叶楠
叶楠(生卒年不详)字元质,南宋贵池县人。乾道进士,为鄱阳县尉,时值水灾,他力请朝廷免除租税,以救县民。后为绩溪县令,亦多惠政。邑人有歌曰:“前有苏黄门,后有叶令君”。当时叶楠名望可与苏辙相比。现座落在贵池市双桥乡大叶村的古桥(即义兴桥),相传就是叶楠为家乡捐俸所建。其著作有《永丰钱监须知》、《知非集》、《精金训监》、《昭明事实二卷》和《童蒙记》等。
程九万
程九万(生卒年不详)字鹏飞,别号双峰居士,南宋青阳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初授武康县知县,遍访贤能,广纳忠言,减赋轻徭,奖耕重桑,盗贼遁形,百废俱兴,各安其业,教化大行,县人立生祠祀之。朝廷嘉其政绩卓越,擢升司农簿太府丞。其间,他奉命出使两淮,所到之处,惩办贪官污使,晋升正议大夫、华文阁待制、襄阳安抚使等,诰封“青阳开国公”。人称“才兼文武、无愧物相”。卒后葬于青阳朱备乡东桥村福海寺旁,有著作《九华诗集》《九华四图》及《历阳记》上卷传世。
黄观黄观(1361—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贵池县人。其父入赘许家,故从许姓。洪武二十九年(1396),经朝廷准许,始复姓黄。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举人,次年应会试,中会元。是年,黄观复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殿试。他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从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取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自幼勤奋、治学严谨,注重时论,不尚浮文。从秀才到状元,经过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洪式二十九年(1396),黄观升任礼部右侍郎(正二品)。建文元年(1399),明惠帝朱允火文改官制,黄观任右侍中,参与重要国事奏议。是时,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群臣畏其权势,缄口不敢言,唯独黄观当面顶撞朱棣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致使朱棣怀恨在心。建文四年,朱棣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靖难”,起兵北平府(今北京),直逼南京,并公布“文职奸臣”名单,黄观名列第六。其间,黄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当船行至安庆下游罗刹矶时,得悉惠帝已死,燕王已即位,自知大势已去,乃投江自尽。黄观死后,朱棣余怒未消,黄氏九族受诛,亲朋受监禁,谪戍者达百余人。万历二十四年(1596),监察御史(巡按)龚文奏准朝廷,补谥“文贞”(时称黄文贞公)。并在其故居(贵池县上清溪)建“黄公祠”。同时,复建在永乐元年(1403)被朱棣降旨毁废的状元坊,今已圮。
陆仲远
陆仲远(生卒年不详)江南有名中医。明初行医至青阳,爱九华风景,流连忘返,遂举家迁居青阳姑溪,成为青阳人士。陆对中医理论颇有研究,行医不嗜利,故登门求医者甚多。其医德高尚,医术转湛,深得人心。并对唐代孙思邈《千金方》,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择效验者,著成《千金圣惠方》传世。
孙仁
孙仁(1419—1489)字世荣,贵池县人。明景泰三年(1452)进士,就职户部,奉命稽考永平山海关。次年,授户部主事。天顺七年(1463)出任四川顺庆知府。成化九年(1473)任陕西右参政。其间,凿泾阳之洪口堰,引水灌田,民受其惠。十二年(1477)调任右布政使,未赴任。十三年(1478)转任右布政使。十四年(1479)晋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达八年。二十三年(1488),召为户部右侍郎。二十四年,告老回贵池,次年去世。
柯乔
柯乔(1497—1554)字迁之,号双华,明代青阳县人。初师李古源,后师王阳明、湛若水。嘉靖八年(1529)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贵州道郎等职,以政绩升任湖广按察司佥事,治沔阳。沔阳地处汉江之滨,连年水患。柯认为“江水溺人,咎在官吏”,奏准建筑江堤。他亲自视察江汉两岸地势,勘察堤基,于重点工段督促检查,4个月筑成江堤数百里,大大减少了水患。后又建立集市,铺设浮桥,兴办学校,平雪冤狱。离任时,沔阳数千人为之送行,并以其靴帽建立生祠。嘉靖二十四年(1545),柯乔升任福建布政司参议,按察司副使(四品),协理浙闽海防军务。明初严禁货物外运,闽浙商人托本籍朝中权贵庇护,与外商暗中互市,牟取暴利。柯乔协助提督朱纨加强海防,剿击海盗,打击运私活动,并亲自领军镇守泉州、漳州等海防要地。因触犯权贵,蒙冤入狱。嘉靖二十九年(1550)得释回乡。三十三年,朝廷察知柯乔冤情,下诏复用,是时柯乔已病逝。著《九华山诗集》二卷。
何绍正
何绍正(生卒年不详)字继家,浙江淳安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兵部武库司主事。正德九年(1514)知池州,任职8年。在任期间,以“削剔奸蠹、兴利除害”为已任。正德十一年(1516),倡筑贵池城西新河堤。十二年(1517)主持向各界募捐白银二万三千余两,修筑府城,扩东南隅,周长1428丈,高2丈5尺,立7门,环城为壕。在东南西北门设月城4座,分建城楼。南门(通运门),建立萧相楼,并置钟鼓,以警晨昏。正德十三年(1518),主修《池州府志》。十四年(1519),宁王宸濠举兵下黄石矶攻池州,何绍正“登陴固守,池州以城廓完备得安“(《明史》)。何还倡建府学大成殿,修伦堂,立城北义土冢,重刻宋包拯、吴几复游齐山题刻,并在齐山建书院,利用暇日亲临讲学,嘉靖元年(1522)年,迁任江西参政。
李崧祥
李崧祥(生卒年不详)字密严,明代贵池原头(今石台县珂田乡源头村)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户部主事,旋任山东布政司佥事。嘉靖十三年(1534)迁任河南布政司参政。适逢山西上党青羊山农民暴动,李受命总领四道兵马前往镇压。事后奏报朝廷析壶关等县地另设县制,明世宗旨准设立平顺县。十四年(1535),晋浙江按察使。不久,迁为江西右布政使,后转任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年间,四川“世庙多营建,伐川中巨木,山谷骚然”,“云南抚按檄为征安南,坐川伐木造戟船”,使百姓“财敝于征求,力竭于工役,连年不得休息,流离飘散,莫能安养”。为此,崧祥“入觐抗疏”,力陈伐木营庙之弊,结果“上罢采木之役然”。崧祥为官四十年,“谢事旋里,时值大饥,解带融金购谷施赈乡人”,时士大夫作《解带》赞之。卒后葬于珂田虾环山。著有《恭川遗集》、《源头李氏文献存稿》及《崧祥工书十七帖》。
方新
方新(1518—1569)字德新,号定溪,明代青阳县人。嘉靖四十五年(1566)进士,任行人司行人,后任江西道御使、监察御使。方新刚直不阿,不畏权势。时黄河泛滥成灾,沿海倭寇肆虐,南涝北旱,民不聊生。方新为此忧心,奏疏历陈天灾、兵祸殃民的惨状,指控佞臣报喜不报忧,批评朝廷“言路闭塞,赏罚不明”,劝谏嘉靖帝要“随事自责,痛加修省”。但嘉靖帝视忠言为罪词,将方新削职为民。后复职,先后任河南布政使、湖广佥事。著有《全召关中文集》。
施笃臣
旋笃臣(1530—1574)字敦甫,号恒斋,明代青阳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因治直沽河有功,迁升员外郎。四十五年(1566)晋升湖广按察司副使,兼理治荆州水利,治理水患,加筑江堤,亲赈灾民。嗣后迁江西参政、观察史、右布政使。庆隆五年(1571),迁山东布政使。万历元年(1573),迁升顺天府尹,时为京都首府,权贵云集,施政颇难。但他肃身勤政,正纪严法,朝士称颂。万历二年(1574),因积劳成疾,卒于任所。著有《江汉堤防考》和《春堂文稿》等。
施尧臣
施尧臣(1493—1586)字庆甫,号华江,明代青阳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任浙江萧山知县,明萧山无城垣,屡遭倭寇窃掠。他竭力筹措筑城,数月竣工,兵凭城守卫,民赖以安居。在任三年,廉政爱民,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晋升吏部尚书郎,后任开封禹州知州。时值旱灾后疫病流行,奏请朝廷豁免减该州赋税之半。并规劝富户放赈,广施药物。在任吉安知府时,除弊兴利,抑制打击豪强。萧山,禹州,吉安士民念其功德,为其建生祠,竖坊表。朝廷以其政绩显著,诰赠正二品服,升任顺天府尹。他锐意革除京城弊政,常微服出行,察访民情,先后上书数千言,历陈弊政恶习之害,建言裁削宫中冗员,减轻民间赋税及徭役。他立身廉洁,正己率人。为官三十载,从未携带眷属,从不接受私情请托,丝毫不染。时人赞曰:“归无半文,心性与秋水同情”。万历十四年病逝,终年94岁。
檀武臣
檀武臣(生卒年不详)字以忠,号思吾,明代建德县(今东至县)人。父早亡,少时好学,善读兵法。明隆庆元年(1567)中武魁,次年科进士,被任为宣州卫镇抚,后升任杨州掘镇守备。万历元年(1573),倭艘入侵掘港,武臣提偏师打败倭寇,并追逐至海上歼灭,亲擒贼首二人。神宗降旨褒奖,升为德州游击,继又升参府,治兵于楚。又因“征苗”取胜,被召辅京营,授北京神枢营参将。因年老无子,遂不赴任。他有大将风度,富于方略,善于知人,为官清廉,克勤克俭。晚年始得一子。他长期在家闲居,跨驴携酒,纵游山水,自寻娱乐。
毕锵
毕锵(1517—1608)字延鸣,号松坡,明代石埭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户部郎中,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广西布政右参政,浙江右布政使,湖广左布政使等职。穆宗即位(1561)召毕锵回京任太仆寺卿,旋即任应天府尹。此时他与江南巡抚海瑞等人一起,在江南积极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的简化税制:先将赋和役分别归并,再将扰民最重的役逐步并入赋内,赋役普遍用银折纳,由实物税改为货币税,征收起解从人民自理改为官府办理。赋役外的“土贡”、杂税也合并征收等。海瑞赏识毕锵才能,堆荐地他担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后又相继任刑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不久升任南京户部尚书。万历初年,政治家张居正担任首辅,毕锵因与张政见不合,故辞去官职,居家十余年。至张居正死后重新入朝,先后任南京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北京户部尚书。其间,他上疏痛陈时弊,提出除弊布利九条:“节财力,核边费,停召买,定催征,清滥冗,正风俗,戒纷更,崇道德,尚俭勤”。万历十四年(1586),毕锵年老回归故里后,神宗仍征询他对朝政的意见。他回归“廿余载,以恭让节俭表正乡间”,置义馆、布仓廪,“赙不举之丧,掩不葬之骼”(《毕氏宗谱》)。万历三十年(1602),神宗颂诏“加毕锵为太子太保,命有司存问于家”。毕锵死后三年,神宗又下诏遣使赴石埭悼念,诏书赞他“尽瘁半生,卓有匡力襄力伟绩”,赐太子太保,谥恭介。史书称他“齿德并优,名身俱泰”。著有《偃生集》传世。
王一桢
王一桢(?—1618)字柱明,明代青阳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初授山东邹县知县,时值邹县大旱,灾情严重。王一祯,设官庄百余所,安置流民,并筹集钱谷赈济灾民,任内廉政爱民,奖励农耕,修葺孟庙,广墨学田,县民为其立生祠12处。后任兵部主事”继任广西按察司兵备副使,湖广按察史,左、右布政使,功绩卓著。万历四十六年,卒于任所。
刘光复
刘光复(?—1620)字见初,明代青阳人。万历二十六年(1582)进士,初授浙江诸暨县知县,主持筑湖堤72处,围垦湖田20余万亩,建备荒粮仓数十门,继迁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山西巡按,京都监察御史,以精明干练著称。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神宗帝因“张差梃击案”于慈宁宫见廷臣,欲以恫吓手段掩盖案情真相,群臣不敢言,唯独刘光复挺身而出,犯颜进言,以致独怒神宗,被捕下狱,服刑5年后,释放归闲故里。泰昌元年(1620),光宗即位,授刘光复为光禄寺丞,未及赴任,不幸病逝,诰封太常寺卿。
海玉
海玉(1513—1623)字无瑕,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人。明万历年间来九华山,在东崖摩空岭结茅而居(庵名“摘星亭”),以野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费时二十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八十一卷,至今保持完好。海玉于天启三年(1623)圆寂,享年110岁。徒众将其遗体跏趺于缸中,三年后启缸,见其面颜与生前无异,于是将其肉身涂金保护,供奉庵内(俗称“百岁庵”)。崇祯三年(1630),明毅宗敕封海玉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为宝”,赐海玉肉身塔名“莲花宝藏”。无瑕肉身虽几经磨难,因僧徒妥为保护,至今仍供奉在九华百岁宫内。
罗尚忠
罗尚忠(1584—1627)字孝可,号正华,明代青阳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初授浙江平湖知县,后任江西建昌知县。为官清廉,惠政爱民,曾捐俸置田,建义仓,周济贫民。以政绩升任户部给事中,转任刑科、兵科给事中。其间,他曾13次上疏弹劾阉党魏忠贤,其疏文《请补建文君谥号》、《恤荫孙国诸臣》、《保杨涟》等载入《皇明通志》,后晋升太常寺正卿,曾充任江西乡试、礼部会试考官。天启七年(1627)奉命出巡,途中卒然病逝。
郑三俊
郑三俊(生卒年不详)字用章,建德(今东至县)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3)进士,授元氏知县,累任南京礼部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提学副使。天启初年,被召为光禄少卿,改太常。魏忠贤因三俊清谦望重,暗想结为心腹,特以户部侍郎官职晋升三俊,而斥徐大相、李三才二人。三俊即上疏救大相、三才,揭露魏忠贤阴谋。魏自此深恨三俊。崇祯初年,授南京户部尚书,后转任吏部尚书,复加太子少保,留北为刑部尚书。十五年(1642),召为吏部尚书。三俊为人端严清亮,正色立朝,多引荐贤士。家门前悬挂有“天子三问”匾额。熹宗死,三俊极悲伤,遂披缁入山,自号巢云老人,筑一室,曰“影庵”。卒年84岁,著有《巢云影庵》二集。
孔贞运
孔贞运(?—1644)字开仲,号玉横,建德(今东至县)人。孔子63代孙。万历四十年(1612)以句容客籍举应天乡试。四十七年(1619)登已未科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泰昌元年(1620)同伯兄贞时纂修神宗实录并六朝奏章。熹宗时又纂修光宗实录。天启七年(1627)朝廷按其资格允原衔,充日讲起居注官。其时魏忠贤把持朝政大权,陷害忠良。朝臣多按魏的意图行事,贞运不畏权势,不与魏往来。崇祯元年(1628),任国子监祭酒。九年,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又加封太子太保。崇祯末年,贞运忧劳成疾,辞官归里。明亡,贞运不胜哀恸,不久病故。
吴应箕
吴应箕(1594—1645)字次尾,号楼山,明代贵池县兴孝乡(今属石埭县)人。崇祯十五年(1642)考取副榜,时年49岁。其人不拘礼法,不惧豪强,敢于斗争,慷慨直言。明神宗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至崇祯时,农民起义、清军进攻。为挽救明王朝的统治,吴积极参与组织江南士大夫政治集团(复社),谋求改良政治。崇祯十一年秋,吴应箕、黄宗羲等发动复社140余人曾作《留都防乱揭》,驱逐魏忠贤阉党余孽阮大铖。弘光时,吴看望被阮大铖下狱的同党周镳,大铖急遣人捕之,吴逃去。南明隆武元年(1645)六月,清军南下,吴应箕投笔率众起义,开展抗清军事活动。明唐王朱聿健闻吴战绩,授以池州推官之职,纪监军事。同年因叛徒出卖,在贵池泥弯山口被俘,于池州附近石灰冲殉难。殉难前慷慨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死后葬于洪村乌尖山(今里山乡)。民国初年,建吴应箕祠于百牙山,并将池州城西街改为楼山街。吴是一位文学家,一生著述甚多,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磅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具有独特风格。著有《东林本末》、《熹朝忠节传》、《两朝剥复录》、《留都见闻录》、《读书止观录》、《二十一史史论》、《楼山堂集》数十卷。
曹大镐
曹大镐(?—1651)字兆京,明末清初贵池县人。其父曹参芳,博学砥行,尤精易学,有著作《逊国正气纪》传世。大镐自幼受父教益,铁骨铮铮,韬略出众。清顺治二年(1645),福王朱由崧偏坐南明天下,巡抚程世昌将大镐推荐给桂王朱由榔,谓“其才可大用”。是时,江西大部地区已被清军占领。朱由榔命大镐前去收拾残局。大镐率领残兵散勇,重振军威,所攻郡县,每战必胜,被授予总兵官。很快又升为直、浙、江、闽四省总督,节制三十六营文武百官。官至兵部尚书,挂平海大将军印,封为定南侯。
顺治八年(1651)四月廿一日,大镐率领数骑出闽。行至黄村时,遭到埋没,终被擒。解至章京,清廷劝降,曹坚决不从。他在狱中三月,曾三次上呈《请死书》,并在《上父参公书》写道:“男镐不肖,两负君亲,徒劳七载,历尽艰辛。恢跑复闽,百战开诚。餐霜宿露、昼伏夜行。方先士卒,万死一生。百折不回,铁石此心”。顺治八年八月廿一日,曹大镐终被害于章江门外。其兄曹大钅监将遗体运回故里,葬于东坑岭下。乾降四十一年(1776),曹大镐名字载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赐谥号“忠节”。道光四年(1824),建忠义祠,立忠节碑。
喻成龙
喻成龙(生卒年不详)字武功,清奉天锦州人。康熙五年(1666)官建德(今东至)知县,以政绩卓著,擢升池州知府,察吏安民,诸废毕举,尤培植人文,兴书院,建学舍,为学堂购经史50余部,并置学田700余亩。后任安徽巡抚,晋湖广总督。
夏鼎
夏鼎(1635—1715)字禹铸、贵池人。自幼读书习武,于康熙八年(1669)得中武举人。为了进一步求学,四年后再赴京赶考,他目睹朝廷腐败统治,毅然抛弃功名,回乡从父学习医术。由此潜心医学,热心医务。时人对夏氏父子有“两代以医术济人七十余年”的赞誉。他将自已多年的临床经验,与先父遗教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写成儿科专著《幼科铁镜》,刊行于世,广为流传。夏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他在《幼科铁镜》(卷一)开宗明义地写出“九恨”:即恨那不明医理而挑筋割肉的,恨那些不究病理草率用药的,恨那些不学无术而妒贤嫉能的,恨那用假药索钱财的等等。并进而指出有十三种品德不好的不可学医,表现出从医者应有的道德品质。相传康熙帝曾钦赐夏氏“道学人家”匾额悬于宗祠。
吴襄
吴襄(1661—1735)吴襄,字七云,号悬水,清代青阳县(今九华山)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任《明史》、《八旗通志》总裁及《治河方略》、《诗经集注》总纂修官,兼任会试司考官,教习庶吉士。雍正元年(1723),命直南书房,升侍读学士,督顺天府学政。雍正三年,晋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任经筵讲官,参与《明史》、《八旗志》的纂修,撰著《贤良祠诸臣列传》。后晋升礼部尚书,署都御史。雍正十三年病逝,谥号“文简”公。吴襄心性善良忠厚,为患病卧床老父侍奉汤药不假人手,中年丧妻,而不续娶。少时与乡人徐念祖友善,岁试选贡生时,吴、徐试卷次第甲乙,不相上下,念徐年长,吴让徐先入选。徐念祖多才早逝,吴襄为其刻遗作行世。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诗文造诣甚高。雍正帝评为“文章归大雅,学术在纯金”。著作有《悬水诗集》、《锡老堂诗秒》和《梅花诗百首》等传世。
王懿修
王懿修(1736—1816)又名颐寿,字仲美、春敷,号最嘉,清代青阳县杨田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侍讲学士。先后出任陕西、广东、江西正、副主考官,广西提督学政。后任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官。他举正择优,选贤任能,为时所推崇。以功绩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累升都察院左都御使、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居要职掌理有条,持身严正,谦虚和善。乾隆四十四年,为家乡《池州府志》撰序。80寿辰时,嘉靖帝遣侍郎成格赏送寿佛、如意、文绮等珍贵礼品。后诰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嘉庆二十一年病故,皇帝派庆郡王永参加葬礼,诰赐谥号“文僖”。著《春日文集》和《呤余堂室全集》。
王宗诚
王宗诚(1763—1837)字仲孚,号廉甫、莲府。清代青阳县人,王懿修之子。聪慧好学,博学多才。乾隆四十七年(1782)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出任云南、四川、陕甘主考官,山东、江西学政,会试副总裁。始终持正评卷,礼贤爱士。以政绩升任礼部尚书。后历任工部、刑部和兵部尚书,兼顺天府尹。为维护国家统一,奋力除恶锄奸。道光八年,维吾尔贵族张格尔受英帝唆使进犯顺天,王宗诚时任兵部尚书,布署反击,生俘张格尔,以功得褒赏。他主持兵部20年,运筹有方,深得清帝倚重,名噪一时。道光十七年病逝。著《红杏山庄文集》四十卷。
张士范
张士范(生卒年不详)字仲模,清代陕西蒲城县人。早年中举。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中书知池州府。任职十一年内,亲课耕读,体恤民情。在主持重修府城南翠微堤时,曾直言批评康熙十年池州知府朴杯玉,拆毁翠微堤之妄举。他主张“作事谋始,宜顺人情,人情所欲东,不能强之西也”。(张士范《重修翠微堤记》)他还曾先后倡修府城南通济桥,殷家汇永济桥,在翠微堤南端建采露亭,供行人休憩。三十八年始主修《池州府志》,于四十三年(1778)付梓问世。张擅长诗文,所到之处,常留墨迹,有《游万罗山》诗刻于万罗山通天门。
胡金祥
胡金祥(1833—1865)贵池人。少年时,因家贫在安庆、贵池江边码头当雇工。清咸丰四年(1854),胡金祥率雇工30人投奔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编入国宗石镇仓部,胡作战勇敢,投军两年后为裨将。咸丰六年(1856),胡金祥部队被划归太平军将领汪海洋指挥,胡深受汪海洋赏识。天京事变后,胡、汪随石达开部沿江东进,协助天王洪秀全讨平韦昌辉之乱。叛乱平定后,胡金祥在军中受到猜忌和排挤,被迫出走天京,至芜湖金柱关大营,他广出告示,号召太平军随其南下,开辟新地区。是时,汪海洋举兵会合,二人率部自皖南转战至广西。咸丰十年(1860),胡金祥和汪海洋脱离石达开部,自桂北万里回师,一直打到湖南道州地区,消灭清军和地方团练3000余人。同治三年(1864),天京陷落后,太平天国大势已去,胡金祥紧随汪海洋部在浙西湖州边战边退。龙岩一战,胡金祥杀死清将张运兰。战后,被升为朝将,兼左翼长。同治四年(1865)4月,胡金祥在广东镇平山区与优势清军作战,兵败被俘,英勇就义。
圣传
圣传(1828—1889)清代名僧,俗姓王,字玉忠,安徽桐城人。儿时喜欢效法佛学,6岁至本县定安寺,依性源和尚出家,习经史,善诗文。19岁发大心,求受净戒,至九华山,历时四载,勤奋研读诸大乘经,略有会通。当时甘露寺席虚,圣传应众僧之请为住持。一年后,游谒名山,参诸知识,于是由普陀至宁波天童寺,皈依长老奇之,命其充任首职。同治十年(1871)复归九华山,见无相寺沧为棘榛,于是在其址结茅为庵,苦心经营六年后,终成巨刹,僧众云集,开坛传戒,三度弟子四百余人。圣传又在铜陵大通镇,以原大士阁废址结舍而居,以接待云水僧人。同乡姚明盛居士,慕名问道,感沾法益,便投巨资,并倡众助,修建殿宇,不到一年,成为丛林,额曰:“普济寺”(又称“大九华山头天门。”)圣传在普济寺开坛传戒,广收僧徒,宏宣佛学,远近闻名。光绪十五年圆寂。
刘瑞芬
刘瑞芬(1827—1892)字芝田,清末贵池人,以诸生入李鸿章幕府,主管水陆军械转运。光绪二年(1876)代理两淮盐运使,驻杨州。时逢淮北饥荒,饥民多流散杨州一带。刘筑圩城外,构棚让饥民住宿,派员筹粮赈济,按人口发给,使6万多灾民得以平安度荒。后刘改任苏松太道,看到上海租界浦江停靠船位,经常受到破坏,外商经常侵入中国船只停泊的地方,就命人丈量江岸,重新作出规定,自此外商就不敢再来侵扰中国船只。光绪十一年(1885),刘瑞芬受命出使英俄等国,后虽被授为太常寺卿,迁大理寺,但仍留任为大使,改驻英、法、意、比等国家。在出使英俄等国初期,俄国人觊觎我国漠河金矿,他极力奔走总理衙门,主张自己国家开办。英国侵略我国西藏,刘瑞芬极力反对,维护国家领士统一。光绪十五年(1889),刘被召回国任广东巡抚。十八年(1892)卒于任所。著作有《刘中丞奏稿》四卷、《西轺纪略》一卷、《养云山庄诗文集》六卷和《青山诗集》六卷。
周学海
周学海(1856—1906)字澄之,建德(今东至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任内阁中书,官至浙江侯补道。他潜心医学,宗师张璐、叶天士。为人治病,辄有奇效。光绪十七年(1891),校勘出版《周氏医学丛书》,全书共分初、二、三集。初集为周氏校刊的医籍,多为宋、元所刊,世称善本;二集为周氏撰著及评注书;三集除一种是校刊外,均为周氏撰著或评注。丛书所载临床经验及方法,在医疗实践中效果显著。《周氏医学丛书》后传江、浙、闽、皖南等地,颇有影响,为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作出了贡献。
杨文会
杨文会(1837—1911)字仁山,石埭人。少时禀性颍悟,能文赋诗。青年时性豪爽任侠,好读奇书,广涉音韵、历算、天文、地理等,他曾一度萌发过实业救国思想。同治二年(1863),曾经理曾国藩创办的谷米局。三年(1863),他开始研究佛学,遍求佛经,四年,在安庆以从事佛经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广与各地佛教界人士密切往来,探讨佛学渊源。同治五年,在南京创办金陵刻经处,潜心研究佛学,并亲自勘校刻印,苦心经营,初具规模。光绪元年(1875),经理汉口盐局工程。四年,受聘为参赞,随曾纪泽出使英、法。后又随刘瑞芬出使英国。回国后,见清廷腐败,国力衰微,发誓从此“不与政界相往还”。光绪十六年,日本名僧南条雄文到中国访求佛经古刻本,与杨文会相识,杨得其帮助,从日本收集到300多种我国佛教逸经,并择其善者加以翻刻。二十年(1894)杨与英人李提摩太将《大乘起信论》译成英文。二十三年,杨又在南京延龄巷筑室,储存经版。三十三年,在刻经处开办佛学学堂,职名为“祗洹精舍”,自任佛学教师,开创了中国佛学院的先河。后与同仁创立佛学研究会,被举为会长。杨文会为中国佛教经典的整理、校刊、刻印和出版、竭尽了毕生精力,他的刻经处,收藏各地的佛典木版十余万件,经典达百余万卷。并刻制极东世界,大悲观音等图像十八种之多。赵朴初先生为重印的《净士四经》作序说:“杨仁山居士遣著,开佛教一代风气,为居士著述之先河,有功于我国近世佛教之发展者圣钜。”其著作颇多,佛教著述有《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法》、《十宗略论》、《观经略论》和佛教散论《等不等观杂录》。还著有对孔孟诸家研究的《论语发隐》、《孟子发隐》和《道德经发隐》等为研究中国佛教的著名学者。
月霞
月霞(1858—1917)近代高僧,俗姓胡,名显珠,字以行,湖北黄冈人。19岁出家于南京观音寺,又在铜陵莲花寺受具足戒。嗣后云游名寺,“弘法数十年”、“以宏阐贤首(华严)宗著称”。足迹远至日本、缅甸和印度等国。光绪年间,他接受九华山东崖寺延聘,出任方丈。光绪二十二年(1896)月霞偕湖北僧普照等来到九华山翠峰,见古翠峰寺(上院)已成荒墟,立志恢复此处名胜。在当地居士汪文鼎等资助下,山僧披荆斩棘、鸠工建造,遂成殿宇。光绪二十四年(1898),月霞便在新修的翠峰寺,开办“华严道场”向僧徒进行僧伽教育,开创了中国佛学教育史上的先河。“华严道场”;培养了一大批僧伽人才,其中有后来成近代高僧的虚云和尚、名僧心坚等。使翠峰寺不仅成为一大丛林,而且翠峰寺一带发展有二十多座寺庙。“殿宇渐兴,香烛永跃”,成为佛教界朝山求学者必到之地。月霞晚年在上海创办华严大学(校址设在哈同花园内),英国人哈同是该校的经济襄助者,狂妄要月霞等人向他行三跪九叩首大礼,月霞拒不行礼,愤然拂袖而去,保持了民族气节。
姚捷勋
姚捷勋(1881—1917)学名国跃,字继之,号黩斋,贵池县人。清时,迁江西定居。清末,任江苏候补道。民国时,任上海巡警总局局长,顺天督捕局总办,京兆巡防营务处处长。后调任广东警务处处长兼粤省警察厅厅长,琼崖水警厅厅长。因响应孙中山革命,在粤护法有功,荣膺陆军中将军衔,授三等文虎章和三等嘉禾章。民国六年(1917)病逝,葬于江西南昌邓家埠小桂花山。
余干臣
余干臣(约1850—1920)黟县人。从小读书,后为官吏。光绪元年(1875)被罢职后,从福建回乡经商。他目睹红茶畅销利多,遂到产茶区建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开设红茶庄,仿“闽红”试制工夫红茶成功。工夫红茶质优味醇,色泽乌润,条索紧细,锋梢秀丽,汤色叶底红亮,香气清鲜持久。为扩大红茶生产,他又在祁门县闪里开办红茶分庄,所制红茶统称“祁红”。“祁红”是闻名中外的功夫红茶,它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龙茶并称世界三大高山红茶,“祁红”赢得“茶中英豪”美称。民国4年(1915)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周馥
周馥(1837—1921)又名玉成,宗培,字玉山,建德(今东至县)人。初投淮军,任李鸿章文牍,为李器重。光绪三年(1877)署永定河道,七年(1881)任津海关道,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后,奉命赴渤海口编练民舶团练。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达三十多年,凡筹建北洋海军,开办水师学堂,设立天津机器局、电报局,创办开平煤矿、唐胥铁路等,周无一不参与。光绪十四年(1888)迁任直隶按察使。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任前敌营务处,在前线调护诸将,收集散亡,转运军需。马关条约签订后,自请免职。二十五年(1899)任四川布政使。次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李鸿章被任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调任直隶布政使。李鸿章任议和全权大臣,他为助手,入京处理教案。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鸿章病死后,周即任护理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留京与外国侵略者交涉撤销天津都统衙门,归还津榆铁路。次年五月升任兵部尚书,六月调任山东巡抚,时值黄河缺口,组织官民,筑堤防堵。光绪三十年(1904)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三十二年(1906)任闽浙总督,未到任,旋调任两广总督。次年,以老告归。民国六年(1917)张勋复辟,被任为协办大学士。死后谥“悫慎”。著有《周悫慎公全集》。
章树桢
章树桢(1857—1923)原号九渊,为避宋儒陆象山之讳,改号筱陆,东流(今东至县)人。幼时从舅就读,18岁入氵半,20岁设馆授徒,28岁补禀,50岁才得岁贡,终未中举。他性豪爽,体貌魁伟,不畏官威,思想开通,多为地方建设筹划。光绪年间,他倡议开辟道路,建桥数十座。鉴于乡里地多荒废,募金选购湖桑数万株,赠给人栽种。又致力于教育,与同仁共创晋阳乡小学堂。因东流产棉多,召集富绅聚资,赴沪购回日制轧花机25部,亲自使用推广,产出优质棉畅销外地。他毕生热心乡里建设,不愿做官,晚年以岁贡被选训导,晋授县丞,但都未上任。民国期间,被选为省参议员。皖督军倪嗣冲以军响不足,提出盐斤加价,唯章不畏诱迫,坚决反对。有人相劝,他说:“今日一举手,全皖父老则受加税之害,吾忍为之”他嗜酒且喜吟诗,常与子论诗曰:“诗贵在真,真者适于时,适于境,适于我也。人之真情,可以动物,以歌咏出之,所感尤深。”遗著有:《燕泥书屋文集》和《筱陆诗钞》,惜已佚。
章兆鸿
章兆鸿(1868—1926)字远亭,贵池县人。父务农,自幼好学,童试举秀才(廪生)。光绪年间,在家教私塾,教诲学子注重文章的经世致用。他写的“试式论”,“启蒙四十法”,县境塾师争相抄,传为佳话。戊戌维新后,章任县立高等小学堂国文教员。宣统初年,任安徽第四公学教习。宣统三年(1911)十月,章被推选为贵池县临时议会议员。民国元年(1912)元月,又被推举为安徽省临时议会议员,赴安庆就职。是年,浔军黎宗岳部骚扰池城,章与胡子正等奔走呼号,并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控告黎军暴行。民国2年(1913)春,章兆鸿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国会议员,进京就职,在北京,他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深怀不满,在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时,将“袁世凯”写成“哀世凯”,一划之差,意妙双关,既使选票作废,又寓以嘲弄。嗣后,参与《天坛宪 法》的起草,该草案倡导“内阁制”,企图限制总统权力,遭致袁世凯以武力解散国会。章从此脱离政界,返归故里。章流连山水,以诗文自娱,藏书甚丰,常与国学大师章太炎书信往来。他的论文《桐城古文、徽郡经学甲天下试论述之》,深得章太炎的赏识。章虽身为“京议员”身份,对乡农村民向以礼待之,排忧解难,乐于助人,深受称赞。
刘世珩
刘世珩(1875—1926)字聚卿,又字葱石,号继庵,刘瑞芬之子,贵池县人。16岁考取秀才,18岁乡试中举。光绪廿七年(1901),刘25岁时,至湖北任道员,后调江苏管理江南商务局兼南洋保商事宜。光绪二十七年(1903)春,奉命前往日本大阪参加第四次劝业博览会,并考察东京、名古屋、北海道等地商业。回国后,曾向清廷提出很多振兴国家经济建设与措施,并自行为之努力。他在江宁(今南京)集资办实业,组织全国第一个省城商会,开办商业丙等学堂,建立江南商品陈列所,劝业工艺局,引进铁制纺织机械织造毛巾、棉布、提花绸缎等纺织品。次年,清政府着手整理财政币制,美国博士曾提出使我丧权辱国的“银价议”主张。刘遵两江总督魏光寿之嘱,撰写《银价驳议》,力主不能采纳“银价议”,以维护国家权益。他又根据外国币制和我国情撰成《圜法刍议》一卷建议物币制改为计数制,国家设立统一的钞币发行机构,受到清廷执政大臣重视。光绪三十一年(1905),调京参与财政币制整理。三十二年,任度支部右参议,天津造币厂监督。三十四年(1908)升任直隶财政正监理。宣统三年(1911)升补左参议兼任湖北造币厂总办。辛亥革命后,他退居上海,因酷爱文物古籍,藏书丰富,校勘古籍尤精。在草鞋滨建筑“楚园”。藏书楼名曰“聚学轩”,专贮金、石、书、画。他收藏的古籍、文物有宋嘉本篆、正二体的《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孟子》等经书,南唐乐器大、小两忽雷,汉建昭雁足灯、黄山第四灯、汲绍行灯、大吉鹿卢灯等数千稀世之珍。他曾刻《聚学轩丛书》5集,60种,校刻《暖江室汇刻传奇》37种、《玉海堂影刊宋元椠本丛书》22种、《宜春堂影宋元巾箱本丛书》8种及《赐书堂汇订曲谱》、《一印一砚庐金石丛书》等。其中有罕见的艺术名著稿本,或其早经绝版的珍本、善本。此外,他还精心搜集了自唐至清贵池先贤旧著遗稿31种,整理校勘后刊成《贵池县先哲遗书》二百一十四卷。民国15年(1926)病卒于上海。著作有《贵池沿革表》、《吴应箕年谱》、《刘城手谱》、《双忽雷本事》、及《曲谱》、《曲品》等。
朱富润
朱富润(1895—1929)朱富润,又名义才,外号朱老五(系结盟兄弟中排行老五),东流(今东至县)人。15岁帮人放牛,16岁为油坊打榨锤,18岁父母双亡,孤苦度日。因私卖白荡湖,触犯族长、豪绅,被送交官府下狱。他性格刚直,勇敢过人。在狱中也为难友打抱不平,敢于顶撞狱官。5年后获释,浪迹江湖,继而投军。民国15年(1926),在国民革命军三十三军一团任营长,后被遣散回乡。朱、叶两村争田械斗,他因遭败诉,对社会愈益不满。杨某借朱名义在外劫掠,官府便烧朱房屋,朱无赖流浪他乡。民国16年2月2日,朱同8位好友在檀村胡家庙饮血结盟,决定拉队伍铲富济贫。继而向豪富借款借枪,招集散兵游勇。年底红军到东流、至德山区,朱闻风宣布起义,组织500余人的农民武装,被推举为起义军首领,号称“天下第一军”。提出口号“铲富济贫,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为穷人撑腰,收回白荡湖交穷人管理。10月,朱率部去江西找红军大部队,沿途宣传“条牛担种家里目困,平头百姓不过问,穷哥儿们不好混,跟着我们朱富润。要想儿孙不吃苦,快来拥护朱老五,贪官污吏定杀掉,土豪劣绅定不饶”。沿途砸监释放被关押的人,分粮散款,群众迎送,放爆献茶。一路智取榉根岭,过祁门,破休宁,夺万安,旋克皖南重镇屯溪,豪绅纷潜逃,一时震动皖、浙、赣三省。南京国民政府恐朱入赣与红军会合,四处法调兵围攻。屯溪战役中,朱部放火烧了商业区,声誉受损。后转战龙氵云,直捣石田汪仲容(屯溪商会首领)家乡。在攻婺源时,被浙江保安二团所袭,遂奔浮梁,转彭泽又遭赣军堵击,奔望江县吉水沟,与皖军一百三十八旅巡查队遭遇,激战数小时,巡查队败退。朱左眼受伤,化装往安庆医治,经官珊时,被团董吴钢等发觉报告,4月23日上午被捕。第三天行刑时,他正气凛然,视死如归。
钱翰臣
钱翰臣(生卒年不详)字墨卿,贵池县人。清末秀才。民国初年,他倡导在湖滩地带,集资圈圩防洪,招佃耕种田地。民国3年(1914)至民国9年(1920),在他的领头下,筑成三万圩,变荒地为熟田。民国13年,又筑成万兴圩,保护面积有5万余亩,为当时全县第一大圩,名振一时。后与东流县章大光为圈筑圩堤引起讼事,受打击后,身体渐衰。30年代初病故。
林恒山
林恒山(1869—1933)青阳人,著名雕匠。民国期间,曾与刘本荣承建朱氏宗祠和戏楼,参与九华山祗园寺、旃檀林雕刻工程。他擅长雕刻《三国志》、《西游记》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其代表作有《天水湾孔明射姜维》、《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等。
刘进贤
刘进贤(1897—1933)至德(今东至县)人,民国17年(1928)参加革命。18年,任共青团秋浦县特别支部书记。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年(1930),红十军攻克秋浦县城时,他以秋浦县高等小学教师的公开身份,动员32名学生参加红军,曾任红十军秘书长。22年,在赣东北转战中不幸牺牲。
宁坤山
宁坤山(1910—1934)青阳县人。民国21年(1932),在南阳湾加入中国共产党,分管中共青阳特别支部农运工作,负责组建“穷人会”、“破衣会”、“土地会”,壮大了共产党的外国组织。民国23年1月至6月,先后任中共陵阳特别支部书记、中共皖南工委委员、中共陵阳区委书记。由于,皖南工委被破坏,宁坤山策动驻陵阳镇的县保安队士兵反正,事泄后,被捕入狱,坚贞不屈。三个月后,交保释放。出狱后,继续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是年12月,红十军团路过陵阳时,宁即会晤方志敏等红军领导人,请求帮助建立地方游击队,得到该团某师留下11人(枪),连同宁联系的共十七八人,组建成陵阳红军游击队,宁任指导员。其后,这支武装发展到40多人,成为“杜家村暴动”的主力。在激战中,宁身中枪弹,英勇牺牲。
凌霄
凌霄(1905—1935)原名志昂,贵池县人。幼年读私塾,继考入省立第七师范附小,毕业后考入芜湖私立职业学校。民国14年(1925)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参加北伐,先后任连指导员等职。大革命失败后,民国17年回到贵池,不久与中共怀宁县委接上组织关系。同年冬,中共贵池特别支部成立,凌霄任书记,领导开展学生、士兵、农民和工人运动。民国18年,贵池县中学暴发驱逐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兼校长胡珩的斗争,取得了胜利;馒头山煤矿工人在两次大罢工中,使工人增加了工资;白洋、梅埂等地的贫苦农民开展了抗租抗债的斗争。民国19年(1930)初,中共怀宁中心县委调他到潜山县委工作,化名严宽,任潜山红军独立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后改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和第一团团长。请水寨暴动失利后,回到贵池、铜陵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组织和参与组建中共徽州工委。21年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徽州工委转移,凌霄失去组织联系,化名胡新华,以私塾先生身份作掩护,隐蔽在泾县翟村。23年,由于叛徒出卖,不幸在泾县被捕,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向乃祺曾使尽了各种技俩,凌霄不为所动,于民国24年1月16日,慷概就义。凌除富有军事才能外,对旧体诗词颇有造诣,留有诗作30余首。其中《黄花岗感怀》云:“黄花岗上昂英才,浩气长存亦异哉。棋局漫敲谁先著,潮声静听我徘徊。千垂百练浮江月,一点丹心似瘦梅。快剑欲磨酬壮志,群氛扫尽岳云开”。表达了他立志救国爱民的情怀。
檀炳光
檀炳光(1909—1935),又名作章,贵池人。民国18年在贵池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派回留田进行革命活动。21年中共贵池县委成立,檀任县委书记。23年10月,檀在皖南苏区的太平县柯村学习政治军事后,任皖赣红军独立团参谋长,率领200多名农民赤卫队进入西馆(今青阳境内),直捣国民党武装孙开梅部的老巢,毙敌、俘敌多人,缴获枪枝30余条。24年1月,参与发动留田年关暴动,指挥火烧杉山庙战斗,消灭了驻守杉山碉堡的国民党武装,保证了红军的联络交通和给养。同年5月,皖赣红军独立团由高山、石台方向与主力部队会师北上,檀炳光率部在祁门大山开展游击活动中,遭敌重兵包围,在指挥部队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
吴介唐
吴介唐(?—1935)字耐夫,岳西县人。民国15年安徽省立第一师范毕业,考入湖北武昌大学。因拮据辍学,在家教私塾,后任小学校长。16年,经王步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7年,安徽省教育厅招考县教育局长。按中共潜山县委决定,介唐应试,受任潜山县教育局长。他以此公开身份,为后来的请水寨暴动培养了一批骨干分子。19年5月,吴介唐遭国民党捕押,保释出狱。后以行医为名,于20年11月未贵池丁香地区,找到请水寨暴动失散的同志,吴当即赋诗赠勉:“踏遍长淮过大江,关山处处是吾乡。世乱应忘家室虑,途长原效犬马忙”。是年冬,吴任贵(池)、秋(浦)、东(流)边区县委书记。22年先后建立了贵池、秋浦、东流、石埭、太平、泾县、宁国、宣城等10个中共县委组织,吴任中心县委书记。同时建立皖南游击总队,配合方志敏领导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山区活动。24年,国民党78师和保安大队大举扫荡,皖南游击总队惨遭失败。吴介唐患足疾,行走艰难,隐蔽于贵池棠溪滴水岩,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同年冬,被害于青阳东门外。就义前,他曾书一联:“为政治翻身,牺牲无愧;干革命到底,流血何妨”。
江长林
江长林(1908—1935)至德(今东至)人,民国23年(1934)参加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担任游击队长,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等职。24年(1935)六月,他率游击队到洋湖镇打土豪,在乌沙河与国民党国一个连遭遇,他用一颗手榴弹,炸死敌人2人,炸伤1人,游击队员趁势冲上去,缴获敌人6支步枪,子弹数十发,人们称为“当今赵子龙”,并誉为“孤胆英雄”。是年9月,因叛徒告密被捕,敌人剥光他的衣服,用尽各种刑法,往他身上捅了十几刀,宁死不屈,英勇牺牲。江南县委召开追悼大会,特区苏维埃政府敬赠挽联:“浩然正气冲霄汉,烈士美名传九州”。
姚震
姚震(1884—1935)字次之,贵池县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学士,曾在日本司法省及裁判所实习。宣统二年(1910)归国,为法科进士,任法部员外郎、大理院推事。民国元年(1912),新法典编纂会成立,聘为调查员,襄助编订新法典,旋被袁世凯任为北京政府大理院第一庭庭长兼司法会议会员。民国2年,兼总统府军事法律顾问、甄拔司法人员会审议员、政治会议委员。4年,任司法官惩戒委员会委员。民国7年(1918),兼任高等捕获审检厅首席评事。是年秋,任大理院院长兼高等捕获审检厅厅长。9年,辞院长职。11年(1922),任段祺瑞执政府秘书长。13年,任临时法制院院长。16年至17年,任司法总长。民国24年(1935)8月逝世。
章大光
章大光(1893—1936)字其道,东流(今东至)县人。其父教家馆,幼从父教。民国8年(1919),毕业于安庆法政专门学校。民国9年,经许世英推荐到实业部工作。14年,在八都湖等地垦荒圈圩,计划办农事实验场。同年,在大渡口盖房拟办棉纺厂,均因阻力丛生而计划落空。民国18年,创办东流大同小学他募捐筹建经费,自捐银洋200元,并捐出圩田100亩作学校基金。20年,在校学生240人,省督学桂丹华来校视察,认为该校校舍与学生各种成绩为全省乡小之冠。民国21年,他又创办私立大光中学,附设师资班,捐圩田400亩作学校基金。是年,李济深、蔡廷锴的十九路军在福建宣布成立“福建人民政府”校内一些学生张贴标语表示支持,章大光掩护这些学生,省政府认为他有伺机闽变意图,密令通缉。23年数月不雨,旱灾严重,章开仓放粮,赈救灾民,凡八都临近居民,按口50斤,不计利息,并命厨给领粮者饱食一餐,同时还动员章某放粮300担。他热情好客,济穷扶困。凡来访者,均亲自招待,客去赠以川资,家资用于建桥、济贫,扶困亦多,被誉为“小孟尝君”。25年,安徽省长刘镇华因人告密说大光中学有共党组织,常在江南一带贴标语,便指令抓捕了章大光,无辜被枪杀。
徐花枝
徐花枝(1900—1936)女,至德(今东至)县人。从小务农。民国22年(1933)参加革命,民国24年(1935)7月参加江南特委妇女干部培训班,学习后,接任贵秋县一区苏维埃政府妇女主席。徐工作踏实,经常走村串户,动员和组织妇女唱歌识字,剪头发,放大脚,做军鞋,支援红军。民国25年(1936)2月,红军主力北上,徐花枝坚持地下斗争。一天,她背着孩子,化装成村妇,下山侦察敌情,不幸被捕,敌人几次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拒不招认。2月7日,徐花枝正抱婴儿,残暴的敌人从其怀中夺下婴儿,将其拖至项街大塘边,举起大刀就砍,惨遭杀害。死后敌人尚不罢休,又将徐头割下挂在金塔村一颗树上,示众3天,泄其仇恨。
陈仲亭
陈仲亭(1908—1936)又名陈一煌,化名陈丹炜、陈梦湖,秋浦(今东至)县人。工商业家庭出身。民国14年(1925),考取芜湖私立民生中学,次年转安庆私立成德中学就读。民国16年2月,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在北伐途中进驻秋浦县城,帮助建立了国民党秋浦县党部和各民众团体,陈担任秋浦县青年联合会负责人。后因秋浦局势恶化,陈转移武汉,在特训班受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年7月,派回秋浦,任共青团秋浦县特别支部书记,并被选为秋浦县旅外学生联合会负责人,兼任《新秋浦》月刊总编辑。民国17年春,陈考取安徽大学。在校他发起和组织“文艺研究会”,展开反封建文化宣传。民国18年初,他领导安徽大学团支部,开展了驱逐校长陈天放的斗争。后因叛徒胡琦告密,陈仲亭等32人被捕,以“叛乱未遂”罪判刑2年。民国19年9月,他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选为支委、小组长。为改善狱中生活条件,他领导了监狱在押人员的绝食斗争,迫使监狱当局整天开放“号门”以“自由”放风,致使陈被加刑并移狱囚禁,至民国22年上半年才获释。陈出狱后回到家乡官港教书。当时方志敏在赣北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扩大到秋浦县境,官港百姓受到鼓舞,有200余人参加了农民团。他和农民团商定,腊月24日举行暴动。后因泄密,陈被迫转移他乡。民国23年春,陈携家眷到上海,化名陈萝湖,在玻璃梦当工人。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接上关系后,被安排到申报馆当练习工人,后任中共浦东地下联络站站长,以电器商店经理作掩护。又因失密,转入南京铁路局从事秘密工作。由于叛徒出卖,在南京下关车站被捕,25年4月24日凌晨,在南京雨花台慷慨就义。陈仲亭殉难3周年时,著名作家张天翼为他书写挽幅:“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人”。
高炳麟
高炳麟(约1866—1936)字文伯,贵池县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三十三年,贵池设立教育行政主管机构劝学所,高被委任总董事长兼视察员。为兴办新学,不遗余力。宣统二年(1910),他被各界推举,充任安徽省谘议局议员。辛亥首义后,建议改县团防局为巡营。民国元年(1912)1月,高被选为安徽省临时议会议员。2月,作为池州六邑(贵池、青阳、铜陵、石埭、建德、东流)的首席代表,亲赴南京,呈文控告黎宗岳部在池州的不法行迳。6年(1917)任安徽省实业厅长。8年,主持编成“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繁表”。20年代后,辞官归故里,多方关注地方公益事业。22年,任贵池县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24年,在县财务委员会会议上,他建议从预备费中动支定额款项,为省第八图书馆(贵池城内)提供经常费用,促成该馆提前开放,为民众服务。
王源瀚
王源瀚(1867—1936)字涤斋,贵池县人。清光绪(已丑)举人。甲午战争期间,投观察使刘芗林,为其幕僚,奉命前往接收被日军占领的旅顺。目睹清廷腐败丧权辱国,辞官回乡,团结名流,倡导地方自治,创办新学。光绪三十年(1904),他与章敏斋联名上书《清赋刍言》呈知县,历数田赋“保书制”的弊端,力主改革田赋,设立“钱粮柜”。田赋改革后,王在安庆创办学校,在贵池建垦殖场,兴办池州府高等小学堂和女子高等小学堂。同时,还受命率陈访先、邵华等公费留日学生赴日本。民国2年(1913),任国会参议员,参与制订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称帝时,王随议员中反袁派赴广州参加“护法反袁”斗争。10年(1921)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16年,创办贵池粮食维持会,筹集粮饷,支援北伐军。21年,任黄山建设委员会委员,为黄山建筑布局作过贡献。25年(1936),病逝于上海。
江小妹江小妹(1915—1937)女,又名陈小妹,化名胡春秀,至德(今东至)县人。民国24年(1935)5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贵秋县第一区妇女主席,中共皖南特委妇女部长。其间,她动员妇女参加贵秋东中秋暴动,放大脚,做军鞋、送情报,动员青年参加红军。是年10月,调红军独立团练文习武,掌握了不少的军事本领。江南特委遭敌破坏后,她随部队转移到皖浙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在皖、浙、赣省委机关工作,兼浙江佛岭山中心县委副书记。民国26年(1937)3月10日,江小妹和县委同志一起,在柴家村举行农民暴动,揪斗恶霸,没收地主财产、粮食,分给穷苦农民。7月,攻打开化县城,小妹率领先遣部队,她一枪打掉哨兵,红军迅速占领城头,解放了县城。几天后,敌人纠集强大兵力,疯狂向根据地反扑,因寡不敌众部队失利转移进山。由于敌人封锁,生活十分困难。一天,小妹下山搜集一些蔬菜,同柴村妇女主席曹某一道上山。半山腰突被3个保安团丁抓住,押着下山。当走到一山崖边,小妹灵机一动,假装要解小便,曹会意蹲下。团丁们骂了几句,便点火抽烟。小妹趁机用扁担收拾一团丁打下山崖,又把另一个腰部打伤趴在地上,还有一个企图开枪,小妹一脚踢掉团丁的枪,与之撕打,拳打脚踢,结束了团丁的性命,被打伤趴在地上团丁摸到枪,正要朝小妹瞄准,曹猛扑上去扭住不放,这时,她又转身协助曹收拾第三个团丁。她俩将敌尸抛下悬崖,捡起枪枝弹药,挑着蔬菜归山。民国26年10月23日,小妹在开化县十五都西坑区委书记家开会,因叛徒告密被捕。审刑中,她以痛斥与嘲弄来回报敌人的软硬兼施。26日上午,江小妹在开化县城南门外河滩上,被敌杀害,壮烈牺牲。
王世鼐
王世鼐(1902—1943)字调甫,号心雪,贵池县人。11岁时随父王源瀚住旅顺,后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民国8年(1919),在北大毕业前夕,参加了“五四”运动,遭到反动当局逮捕,后获释。是年秋,王世鼐自费留学美国,获美国爱阿凡大学经济学士和华盛顿大学政治博士学位。旋赴英、法、德、意等国考察政治、经济制度及实业情况,于13年回国。民国14年(1925),王被委任为国务院参议,并先后任民国政府工商部商业司经营科科长,通商科科长、北平市政府参事,中国国际贸易局总务兼编纂,北平政务委员会专员和东北解交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其间,王曾于17年分别以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和中国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荷兰举行的中华合众蚕桑会与第五届国际商会。民国32年(1943),在赴任苏浙皖区烟草专卖局局长途中,患肺炎治疗无效,于同年3月病逝于江西赣州旅次。王世鼐擅长格律诗,著有《猛悔楼诗抄》四卷,收入诗作400余首,于民国33年(1944)3月出版行世。
周学熙
周学熙(1866—1947)字缉之、止庵,晚号松云居士、砚耕老人,至德(今东至)县人。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初任山东候补道。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直隶省开采矿务局总办。二十八年(1902年)奉命筹办银元局。次年创办直隶工艺局,督办官银号。三十一年(1905)补授直隶通永道,后调署天津道。三十二年(1906年)任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并集资接办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开办滦州煤矿,后被英国吞并,组建开滦煤矿。三十四年(1908),筹设北京自来水有限公司。宣统三年(1911)任农工商部丞参议、税务处会办。民国元年(1912)任北京临时共和政府财政总长,2年受袁世凯指派与五国(英、法、德、俄、日)银行组订善后借款合同,旋即辞职。4年再度出任北京政府财政总长,倡行烟酒公卖及清理官产,倡设中国实业银行和大苑农工银行。还在唐山、天津、青岛、安阳等地开设华新纱厂、兴华棉业公司和启新机器厂等企业,是民国初期财政、实业界的著名代表。14年,辞去各公司职务,晚年定居北京。周遵母训曾为家乡至德修学殿、建桥梁、设电厂,开办农林公会和专业劝业所等社会公益事业,使家乡人长期受益,民国36年9月26日逝世于北京。著有《东游日记》、《中学正宗》、《西学要领》和《文辞养正举隅》等。
刘温卿
刘温卿(生卒年月不详)贵池人,周学熙夫人。崇尚节约,乐善好施。光绪三十一年(1905),周学熙出任天津道,重整天津的慈善机构广仁堂,收容无以为生的妇婴孤寡。此间,刘温卿积极帮助丈夫处理广仁堂中的事务,并在堂中主持创办女子工厂。她依照实习工厂办法,教授堂中妇女及附近女子,从事机器缝纫、编织、刺绣等多种工艺。由于她治厂有方,规模日益扩大。不久,女工多达300余名。当时,封建传统习俗很深,社会风尚不开化,达官仕宦均以劳动为卑贱,为耻辱。但身为贵夫人刘温卿不仅以身作则,亲自参加劳动,而且还动员其女儿亲习劳作。她还把平时的积蓄作为资金,设立“至池乐济会”,并以示子女及后人,要学家乡至德、贵池办善子。她热心兴办慈善事业,倍受时人推崇,赞为服务社会事业之先躯。
周达
周达(1878—1949)又名周今觉,字美权,至德(今东至)人。幼从塾师,聪明过人,能诗善文,他一生酷爱集邮,民国19年(1930)创办中国最早的集邮刊物《邮乘》,他以丰富的收藏,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精心编著《华邮图鉴》在《邮乘》上连载。25年,美国纽约举行万国邮展会,《邮乘》参加展出,与世界第一流著名集邮刊物竞赛,获特别铜牌奖。他热心数学研究,造诣深厚,是我国20世纪初期的著名数学家,著作颇多,有《周美权算学》、《数之性情》、《九九支谈》、《几何求作》等10种。光绪26年(1900),他和同事成立“知新算社”,同年受该社委托东渡日本进行数学调查,回国后撰《调查日本数学记》,于29(1903)年出版。民国24年(1935),中国数学会在上海成立,他被选为董事,于1949年病逝。
姚介富
姚介富(1889—1949)字润华,号念祖。贵池县人,早年入南京水师学堂,后出国深造,毕业于美国新份敦电气船公司潜水艇制造科和麻省波斯顿理工大学机械科。回国后,任国营招商局机器制造厂厂长、海军江南造船厂考工科科长等职,为我国早期造船实业家。抗战时期,姚在上海与杨俊生合办中华造船厂,任经理兼总工程师,后在上海浦东庆宁寺创办华一造船厂。抗战胜利后,姚又回到海军部江南造厂船任打捞科上校主任,后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顾问,于1949年病逝。
宁华庭
宁华庭(1903—1949)青阳县人。民国14年入上海光华大学文学系,次年又入东吴大学法学系夜读班,分获文学士,法学士学位。民国20年(1931)始,宁先后在上海东吴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惠中中学任教。民国24年,应聘任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他曾主编《争鸣》杂志,以“明宇”笔名撰文,抨击腐败政治,揭露社会黑暗,宣传进步思想。民国25年11月,国民党政府逮捕爱国人士沈钧儒、邹韬奋等七人,制造了“七君子”事件,在苏州开庭时,宁随首席律师张志让出庭为七君子辩护。其后,他先后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二队农干班副主任,国民党二十三集团军司令部中校秘书。民国29年后,先后任徽州中学、省立池州师范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他热情支持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勉励学生:“国难当头,是男儿岂能袖手”。要他们“爱国、勤奋学习、公正做人,做改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栋梁”。宁以诗文拼击社会丑恶现象,曾写诗嘲讽蒋介石消极抗日,诗曰:“林暗草惊风,收军夜引弓。难收倭寇逐,隐在庐山中”。青阳县长唐克南做寿勒索钱财,他写讥讽对联:“清白为宦,才能流芳百世;贪脏枉法,只得遗臭万年”。民国34年,应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翁文灏之邀,出任行政院最高经济委员会经济督察专员。民国37年秋,辞职回故里。1949年4月,宁参加了“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青阳”仪式。是年,张执一(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薛暮桥等多次来函邀他到北京、武汉工作,终因身染痼疾,不能成行,1949年11月病逝。著有《南村诗话》和《明宇文集》。
洪国顺
洪国顺(1893—1949)绰号洪张飞,祖籍怀宁,流落贵池山区丁香定居(今属石埭县),初拜青帮头子陈某为师,广交地痞流氓,后发展为公开的武装匪徒。民国34年(1945)贵池县政府曾多次派部队围剿,收效甚微。后又收编封其为“贵池县第四区联防队大队长”。1949年4月,贵池全境解放,洪纠集3000余人武装匪徒,编成12个大队,组成所谓“中国人民反共自救军贵(池)、祁(门)、东(流)、至(德)边区游击指挥部”,自封为总指挥,严重地阻碍了人民政府的民主建政和土地改革工作。是年中秋节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大队进驻贵池,在地方武装部队的配合下,开始剿灭洪国顺这股土匪武装,于10月28日,洪国顺在丁香区莘田乡东庄保与剿匪部队化装侦察排枪战中毙命。
张佩峰张少寅
张佩峰(1887—1950)、张少寅(1912—1950)父子,贵池县城人。张佩峰于清光绪三十年在芜湖参加青帮。光绪三十三年回贵池做画眉鸟生意。民国初年开设“东来旅馆”,以此广收青邦门徒,计达260人,培植势力,自称首领。抗战时期,参加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历任国民党贵池县党部行动组织长、第三战区第一通讯站(辖贵池、青阳二县)行动组长。张少寅系张佩峰之子,民国19年在贵池中学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贵池县委宣传委员。次年中共贵池县委遭破坏,张少寅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狱中叛党,获释不久加入国民党,并在县党部从事“肃反”活动,被国民党情报机构重用。先后任国民党军一四五师团参谋,国民党贵池县党部调查室专员,贵池县战时反共锄奸工作队队长。民国35年,任安徽省参议会驻会委员。
张氏父子自民国26年至35年相继担任国民党贵池县党部行动组长等职期间,大肆刺探新四军、贵池境内游击队军事情报,勾结汉奸吴克初,策动贵池游击区一乡长携带武器叛变,密谋杀害新四军贵东游击大队干部5人,抢去公粮30余担和一批军用物资。同时,他们依仗权势,横行乡里,敲诈勒索,鱼肉百姓。张佩峰长期霸占池口摆渡、同安圩打雁和茅坦渔圩的捕涝权。张少寅公开派人抢夺农民稻谷40余担,多次克扣难民救济粮,并贩运鸦片,毒害民众,无恶不作。贵池解放前夕,张少寅化名吴有起,逃窜贵池县深山,与盛成功,陈鼎彝等股匪发动武装叛乱,并亲手打死打伤县公安队干部战士各一人。1950年12月,张佩峰、张少寅被判处死刑,同时枪决。
陈浩如
陈浩如(1894—1950)又名陈翰,化名孙言,青阳县人。大学文化程度。民国16年(1927),任国民革命军四十四军新兵招募处处长,在青阳、铜陵招兵。其后,以城关士绅身份闲居。民国27年前后,先后出任国民党二十三集团军司令部情报部部长,其间,他接受军统特务的指令,为其搜集新四军、游击队情报。民国35年后,以地方治安委员会副主任、“清山”委员会主任的身份,进行反共活动。民国37年,国民党军独立十三旅在青阳县“清剿”游击队时,陈陪同该旅旅长到木镇、杨田一带,出面布置各乡成立“清山”委员会,散布反共谣言,鼓吹所谓“宽大”政策,诱编中共杨田乡长董木森叛变投敌,致使游击队、民兵遭受重大损失。民国38年春,青阳县解放前夕,接受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指令,秘密组织“国防部青年救国团青铜地区服务大队”,自任副大队长,企图长期潜伏,进行反革命破坏活动。解放后,陈浩如被依法逮捕。关押期间,仍向在押犯人散布谣言,并密谋策划在押犯谢国祥于释放后组织暴动劫狱,煽动狱中犯人越狱,以实行里应外合。旋被青阳县公安局发觉,阴谋未逞。1950年,陈浩如被判为反革命罪,处以死刑。
李辛白
李辛白(1879—1951)无为县人,后定居贵池。早年,曾参加中国同盟会。“五四”时期,李担任北京大学出版部主任,并创办《新生活》周刊。民国15年(1926),参加了“三·一八”事件,旋被捕离开北京。17年在南京创办《老百姓报》,翌年又遭通缉,《老百姓报》被查封。嗣后,李回安徽省无为县办国学讲习所,从事教学与国故研究工作。民国23年(1934),在宣城中学教书。26年至安庆任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民国27年(1938)6月,安庆沦陷,回贵池县城居家。民国34年抗战胜利,李在贵池创办国学专修馆,于民国37年停办。1951年,李辛白病逝于贵池。
柯剑霞
柯剑霞(?—1951)原名开云,贵池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于安徽师范学堂,宣统元年进保定军官学堂炮兵科学习军事,后充任黄鹤楼炮台指挥官及炮兵团副。宣统三年(1911)参加武昌起义,建有战功。民国5年,柯在浙军中充任师副,进兵皖南,参加倒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柯又于翌年进军津浦路南段,讨伐张勋,充浙军讨逆支队上校参谋。事平后,先后充任北京讲武堂兵学教官,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军官团上校战术教官,安徽第五旅中校参议等职。民国20年起,柯先后任涡阳、盱眙、寿县、和县县长和国民政府军令部少将参议等职。民国30年调任抗日战史编纂委员会中将副主任委员。重庆解放前夕,柯申请资遣获准,遂脱离国民政府。1950年回安徽,定居安庆。1951年病逝。
宝严
宝严(1894—1951)又名慧明,浙江兰溪人。民国10年(1921)出家为僧。民国13年至九华山任通慧庵住持。民国18年,宝严操持部分僧徒,另立佛教会,夺取九华山佛教会叶舟会长职位。民国34年,他借“50大寿”,勒索各寺庙摊送“礼品”。民国36(1947)年,任九华山佛教会理事长,勾结国民党军政头目,进行反共活动。宝严先后参与策划杀害王以田等4名中共游击队员,残忍地亲手剁下被害的吴二喜的一只手。还带领国民党军队,强行折除、烧毁民房10余间,并令僧徒化缘募捐,为国民党军筹款购买手枪4支。并以“剿共”名义一次向九华街、二圣僧尼和村民摊派枪支款3亿元(法币)。1949年7月,宝严潜逃上海,隐藏武器,密谋策反,定为反革命罪,1951年11月伏法。
胡养蒙
胡养蒙(生卒年不详)字赤山,贵池县人。早年在外地求学。民国6至8年(1917—1919)在安庆,曾参加反对北洋军阀和声援“五四”运动的斗争,并参与创办“一师义务小学”。民国10年,赴日本留学。民国13年官费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专攻《罗马法典》,获博士学位。归国后,任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抗日战争开始后,执教于汉口,南京等地。民国28年(1939),到屯溪任皖南行政干部训练团政治教官。民国32年,上海政法学院内迁皖南休宁,胡返回学院继任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学院迁回上海,胡患病滞留皖南,不久病逝。著有《罗马法》和《民法通论》等。
心坚
心坚(1872—1952)俗姓袁,字觅光,湖北阳新县人。少时信佛,研读《金刚经》。光绪十七年(1891)拜月霞为师,二十四年(1898)就读于九华翠峰“华严道场”。后随月霞赴泉州开元寺,旋应九华东崖寺僧之请,任该寺住持。宣统元年(1909)建东崖下院。民国初年建法华寺并任住持。民国3年(1914),心坚任九华山佛教会副会长。8至11年住持安庆迎江寺。12年复归九华山,任佛教会会长、理事长。18年,住持九莲庵,被九华山第四届佛教代表大会选为指导委员。民国19—22年,为迎江寺方丈,并任安徽省佛教会常务委员。1947年再返九华山,力图修复被日军烧毁的法华寺,终未成。1952年圆寂于芜湖功德林,僧徒为其建墓塔于九华山东崖峰下。
容虚
容虚(1904—?)俗姓薛,名维国,江苏高邮县人,11岁出家,18岁(1922)住持九华山东崖寺,同年底接替心坚和尚之职,任九华山佛教会会长。1929年农历七月十五,创建“江南九华山佛学院”,并任院长兼九华平民小学校长。1931年,以安徽省代表兼国内佛教四大名山代表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佛教徒第四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佛教联合会执行委员。容虚精心研究佛教理论,热心佛教与公益事业。在任九华山佛学院院长期间,学僧较多,教学严谨,培养了一批僧伽人才。自出任九华山佛教会会长之后,竭力清除佛教徒中腐败现象,整顿佛教组织,颇想有所作为。30年代初,倡议筹备并建立九华山公益理事会和九华山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兼任公益理事会理事长,为地方慈善事业及保护文物方面,作过一些贡献。民国24年,因连年灾荒,经费不足,容虚辞去九华山佛学院院长职务(佛学院亦停办)。同年,因洗“地藏菩萨印”,被指控渎犯神权,辞去九华山佛教会常务主席,后改任常务理事。随后离山去上海,住持护国寺兼杭州昭庆寺。
曹振祥
曹振祥(1891—1955),艺名曹宏魁,祖籍怀宁县。民国16年(1927),在东流(今东至县)白笏乡薄塘村定居。曹为早期黄梅戏演员,净生行当,以包公戏驰名大江南北,是安庆“丁老六班子”创始人之一,又是江南黄梅戏班主“同乐堂”的当家师傅,与丁永泉(丁老六)、柯剑秋享有“安庆三星”之誉。18年,曾与丁永泉等名人联合在安庆演出。民国24年、33年两次赴上海、大通演出,深受观众喜爱。他能导善演,还有一定的创作才能。建国后,曾创作了以新旧社会对比为题的《十恨十好》,以宣传婚姻法为题的《十劝》,以抗美援朝为题的《送郎参军》,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的《翻身记》等10本现代剧目。1954年,调安徽省黄梅剧团工作,年底因病回乡,1955年2月病逝。
义方(1914—1959)谷姓崔,名思庆,原籍太平县,后迁居芜湖市。父母早逝,少时随祖父佛拜诵经。民国19年(1930),首叩高僧弘一法师为师。民国23年高中肆业,即离家到九华山庆云庵为僧,后经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赐名义方。翌年,至宁波观通寺中国佛学院洪法班(研究班)学习一年,求得经典数部,回九华山自修。是年,当选为九华山佛教会常务理事。民国26年起,义方先后住持天台寺、肉身殿、东崖等禅寺。其间,他坚持研读《藏经》(1677卷),遂精通佛理,曾传戒授徒多人。民国36年(1947),中共游击队在九华山活动,义方为其严守秘密,并提供粮食援助。国民党军队上山“清剿”,则避至杭州斋居。建国初,义方任九华山佛教总代表,率先捐粮救济灾民,多次撰文歌颂共产党和解放军“涤瑕荡垢”的功勋,并组织全山僧民学习政治,发展种植业,保护文物古迹。1950年春,筹款创办九华山初级小学,自任校长并授课(后任老田学区校长)。1952年,被选为县抗美援朝委员会委员。他动员年青僧人参军,发动僧众捐款购买“中国佛教号”飞机。后相继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与常委、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理事。1956年,义方参加中国佛教协会组织的佛牙护持团,护持佛牙到云南德宏、西双版纳等少数民族地区。翌年,当选为全国佛教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并在中国佛学院执教。此后,曾随团出访缅甸、柬埔寨、越南,印度等国家。义方工书法,善木雕,亦通医道,是九华山一代名僧。著有《九华山指掌》一山(今佚)。
许传音
许传音(约1879—1959)字澄之,贵池县人。基督教徒。早年毕业于基督教会举办的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的前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基督教会保送至美国深造,获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文学博士。返国后,许传音任池州府中学堂英语教师。民国元年(1912),府中学堂停办,至南京任金陵大学英语系讲师、教授,历时达20余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陷入敌手,许传音避入基督教堂,得免于祸。对日军在南京所犯的屠杀平民的罪行,心怀悲愤,念念不忘。抗战胜利后,许于民国35年秋,以主要证人的身份,飞赴东京,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用流利的英语,强烈控诉日本战犯、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在南京大屠杀时所犯的滔天罪行。1959年,许传音病逝于南京市。
陈次权
陈次权(1898—1961)青阳县人。出身官宦名门,上海同济商科专门学校毕业。抗日战争前,先后任青阳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长,省黄山管理处处长。抗日初期,陈次权以乡绅身份,被地方公举为青阳县赈济会主任委员。民国27年(1938)春,他三弟陈维稷回归故里,与中共皖南特委取得联系,担任青阳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副主任。中共皖南特委便以梅溪陈家为踞点,开展革命活动。由此,陈次权与共产党便保持密切联系。他以地方士绅身份,开展统战工作,掩护中共青阳秘密组织活动。“皖南事变”后,刘美钟、方向明、苏拓夫、陈仲民等10余名新四军官兵突围至杨梅田梅溪,当时,附近驻有国民党川军,处境危险。陈次权当即协助中共青阳秘密组织负责人,安排护送工作,使他们安全渡江北上。民国32年,陈由郑汉(共产党员,时任国民党省党部组织部长)推荐,出任国民党青阳县党部书记长。翌年底,县长唐克南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并声言陈次权包屁共产党,他挺身而出与之斗争,迫使唐克南调离青阳。民国36年,他被选为省参议员,国民大会代表。
建国初,陈次权去上海,任莹荫针织厂董事会董事。1950年至芜湖,任皖南专署委员。是年5月参加“民革”。历次当选为民革芜湖市一、二届主任委员、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和皖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省政协委员等。先后担任芜湖市红十字会会长,城建局长、体委主任、副市长,主持了芜湖市红十字会医院的筹建和镜湖、北京路、沿江防水墙等修建工作。1957年“反右”期间,陈次权被错划为右派,被捕入狱。1961年含冤病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许世英
许世英(1872—1964)字俊人,又称静仁。秋浦(今东至)县人。光绪十一年(1885)中秀才,后拔贡。光绪二十三年(1897)就职于刑部,历任浙江司副主稿,直隶司、四川司主稿和刑部主事(六品)。三十一年任京师城外巡警厅签事。三十三(1907)年任奉天高等审判厅厅丞,次年任厅长。宣统二年(1910)被清政派赴殴美考察司法制度,任副代表。次年回国任山西提法司、布政司使。辛亥革命时,与张锡銮等联名呼吁清帝退位,赞同建立民国。民国元年(1912)至四年,任直隶都署秘书长、北京政府大理院院长、司法部总长,奉天(今辽宁)民政长、福建巡按使。民国5年(1916)在段祺瑞内阁先后任内务总长、交通总长,后因受贿案去职。民国6年(1917)任中意合办华意银行总裁。7年任安福国会参议院议员。10年(1921)任安徽省省长。11年(1922)任司法总长。13年(1924)任善后会议筹备处长及秘书长,代表段祺瑞与孙中山商谈南北联合反对直系军阀。14年(1925)12月至次年3月任段祺瑞执政府内阁总理,下野后去上海,组织苏浙皖联合会,反对孙传芳。16年(1927)遭孙通缉,逃往香港。29年(1930)任全国赈灾委员会委员长兼全国财政委员会主席。21年(1932)组织上海战区难民救济会,救济“一二·八”事变中受灾难民。民国25年(1936)任中国驻日本大使,抗日战爆发后,于27年(1938)初奉召回国,任内政部禁烟委员会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及水利委员会委员。33年(1944)复任全国赈济委员会委员长,长驻香港。民国36年(1947)至38年(1949)任国民政府委员、蒙藏事务委员会委员长。1950年去台湾,任国民党“总统府”资政,1964年病逝于台北。著有《许世英回忆录》。
欧阳一飞
欧阳一飞(1901—1964)原名良举,秋浦(今东至)县人。少年在秋浦县立高等小学读书,后就读于安徽省立第七中学。民国9年(1920),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农科,继而升入东南大学农艺系。1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并以第一名优异成绩获高师农科周教授创办的“麦作学”银杯奖。毕业后,曾在察哈尔农林传习所,南京特别市工务局,中央大学农学院,实业部,上海卜内门公司肥田粉部,河北省棉产改进所,河北省军粮城棉场,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南昌、宁波、屯溪、泰和办事处(主任),复兴商业公司泰和屯溪公司(经理),安徽农学院皖南分院(教授),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及上海和兴公司(棉业部经理)任职。1949年4月,受命去台湾经办棉花业务。当时南京已经解放,他审时度势,不愿留在台湾,遂于5月乘飞机返回上海。欧阳一飞是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长期从事农业技术和农业行政管理工作,学术上具有一定的造诣,是知名的农业科学家。解放后,先后任苏南人民行政公署生产处、农林处科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农林厅副处长、处长,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杨州)副所长及政协扬州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并选为江苏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9月,在出席江苏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因突发心肌梗塞症,经抢救无效逝世。
陈冬菊
陈冬菊(1888—1965)女,石埭县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石埭县武术世家出身的许锦城结婚,嗣后随夫学习伤科接骨技术。其夫专司“万隆号”布店后,遂由她主治跌打损伤,由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医技渐趋精湛,尤以“点穴推拿”技术和自制的伤药“玉真散”备受称道。经她治愈的严重腰椎骨折和颈椎骨折患者众多,治愈手臂、腿足骨折及各种劳损者无以数计,声名远扬。冬菊秉性温和,素以助人为乐,从医50余年,经常为抢救骨折患者废寝忘食,照料病人亲如家人。民国20年(1931)后,她研制的药粉“玉真散”治疗伤痛劳损有特效,常将该药免费奉送患者。贫者求其治疗,不收分文费用。她本着“救死扶伤,造福乡里”的宗旨行医,深受民众好评,人称其为“好老奶奶”。1950年初,陈冬菊调入石埭县七都医院龙田门诊部(后建为六都卫生院)任骨科医生,1956年6月始,先后当选为石埭县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65年2月1日病逝。
操竹友
操竹友(1902—1967)怀宁县人。民国13年至15年,任安徽通俗教育报撰述(记者),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并与黄梦飞等组织安徽第一个国民党区分部。后离报社随高语罕、光明甫、朱蕴山等奔走上海、安庆等地策动响应北伐。民国16年,蒋介石在安庆制造“三·二三”事件后,先在驻汉口的国民党安徽省党部任宣传工作,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第一师(师长袁家声)政治部总务科长。同年在武汉加了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党组织派他回安徽安庆,参加中共怀宁县委工作。中共“八·七”会议后,中央派尹宽来皖整党,曾派他到上海给中共中央送信。回后因散发传单,被人发觉告密于国民党安庆市党部,受到警方监视,处境危险,为免不幸,他与姚佐元(时为中共怀宁县委成员)一同离安庆,开始流浪生活。从此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但始终没有暴露身份,叛变出卖同志。32年,在福州由章伯钧介绍,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任福建人民政府秘书室机关秘书。
27年秋,任青阳县县长。时值日军大举进犯江南,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主张,组建青阳县抗日人民自卫队(通称常备队),遂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统战关系,并接收中共皖南特委派来青阳开展工作的方向明、刘美钟,分别担任县常备队政治、军事教官。又接收新四军教导队学员许章法、许英汉到常备队任职工作。28年初,主持成立青阳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自任主任委员,并将该会活动经费列入县财政,以支持抗日斗争。当时,青阳县境驻军众多,强索军粮,民不堪扰,他制订皖筹军粮措施,宣布“军粮应暂由本县统一补给,军方不得擅封民仓,迳自征发”。并发誓“我的头可杀,我的办法不能变更”。是年7月,牛山抗日自卫队击溃日军,收复洛家潭,他亲往督战,皖南专署明令嘉奖。当年,他因在青阳任县长期间,推行民主,合作抗日,任用进步分子,拒捕中共党员方向明,而被革职,但对我党在青阳开展工作、发展地方武装和党的组织是有贡献的。嗣后,他在皖南专署就职,历任皖南物产管理处总务课长、皖南联训班上校教官、皖南专署政务第四科长和安徽省政府视察等职。35年,在南京由周新民介绍,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
解放战争时期,他仍与中共保持关系,是我党统战对象。36年任宁国县长,曾为党做过对人民解放事业有益的好事,如皖浙赣根据地负责人余华同志(原浙江省委统战部长、省政协副主席),从上海进入皖南地区,是通过操的安排,并住在县政府数日,而后到皖浙赣边区开辟根据地工作。但他在任宁国县长期间,宁国县自卫队、行动队等反动武装,清剿游击队,镇压革命群众,造成几十名民兵和群众被捕关押,其中数人惨遭杀害,操为县长应负有一定罪责的。37年调任当涂县长和38年任贵池县长,是经中共组织同意,并保持与党的联系。此间,他没有做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还为顺利解放贵池提供了一些方便。
解放后,任芜湖市政协副秘书长、中国农工民主党芜湖市工委会代理主委。1954年调任农工党合肥市工委委员兼组织处长。1957年整风九月十七日《安徽日报》报道省民主党派开展反右斗争的消息中点名操竹友是反派分子。1958年4月,又因历史问题被捕,1960年6月判刑(缓期执行)。1967年于合肥病逝。1980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对操竹友同志问题进行复查,决定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姚克佑
姚克佑(1918—1967)贵池县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政治部主任,冀南军区二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空军航校政治委员、空军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55年授大校衔,后晋为少将。1967年5月5日逝世。
程积善
程积善(1896—1968)贵池县人。少时爱听爱唱黄梅戏。成年后,组班唱戏,一面与日伪周旋,一面为当地培养黄梅戏人才。著名演员严凤英曾拜程为师。解放初期,他进入安庆市黄梅戏剧团,任副团长,后又在安庆艺术学校当过教师。1958年至1963年,在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工作。他演唱的黄梅戏传统唱腔,已经安徽戏剧界记录整理出版,传于后人。1968年逝世。
严根长
严根长(1900—1968)青阳县庙前乡华阳村人。少时从师学徒,后成为著名砖匠。民国年间,与其兄严根发(1894—1968)参与筑建九华山祗园寺、东岩下院、旃檀林等大型建筑,能根据各种山势地形,创造出“飞跳”砌墙,名震四乡。民国37年(1948年)前后,再继续承建九华山回龙禅寺和庙前张氏宗祠,将自己技术贡献于乡里。
王克东
王克东(1932—1968)原名宗汉,江苏建湖县人。出生于贫农家庭。民国37年(1948),王克东初中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华中新华日报社译电员、支前指挥部机要员。后随大军南下,任《合肥日报》、《安庆报》报务员。他工作勤奋,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1949年12月,王克东年仅17岁,被破格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翌年3月,调至中共安庆行署工作。1952年7月,他主动请调到潜山县工作,先后任区委书记、县委副书记,曾出席林业部召开的先代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9年提任中共安庆行署宣传部副部长。后转任安庆行署科委副主任。1961年3月,王克东由安庆行署科委副主任调任中共青阳委书记。任职期间,深入基层,走遍全县社、队,认真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疾苦与群众同吃同住,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贯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不谋私利,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他生活简俭,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县情况,实事求是,主持制订了《青阳县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立志为发展青阳竭尽全力。可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身遭“造反派”的不断冲击“批斗”,虽处境艰难,但仍然坚持工作。由于连月遭受“造反派”的摧残,身心交瘁,1968年3月,因心脏病不幸逝世。
罗光明
罗光明(1903—1970)贵池县人,出生于贫农家庭。年轻务农,做过木匠。抗日战争时期,曾多次为贵东地区的新四军游击队传送信件。1949年大军渡江时,罗主持村政工作,是年夏,贵池县大同圩因暴雨溃破,饥民成群,衣食无着,当时区政府号召未受灾的地区支援受灾地区。罗主动将自家中1700斤稻谷,以枫岭村名义支援灾区。在他的影响下,其它村也纷纷响应,向灾区捐献粮食和生活用品。入冬以后,罗光明亲自带领本村强壮劳力,投入大同圩堵口复堤工程,他不畏艰苦,出色地完成兴修任务,多次受到贵池县人民政府的表彰。1950年9月,在贵池县第三届农民代表大会上,罗被评为劳动模范,赴北京参加全国劳模大会。1951年3月,土地改革完成后,罗当选为青年团支部书记和村农会主席,带领本村农民组成贵池县第一个农业互助组——罗光明互助组。1952年,罗又以5个互助组的基础,建立了贵池县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枫岭乡农业社,同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支部,罗任支部书记。是年秋,罗作为以贺龙为首的中国农民访苏代表团成员赴苏联,并参加了十月革命节莫斯科红场观礼。1953年10月,他又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四总团第四分团,赴朝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慰问活动。以后几十年间,他一直在基层工作,不居功自满,保持农民本色,勤奋地为人民服务。
周叔迦
周叔迦(1899—1970)字志和,和笔名云者等。秋浦(今东至县)人。民国7年(1918)肄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笃信佛法,精研教理,教史。19年(1930)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等校教授,讲授《中国佛教史》、《佛教文选》等课程。29年(1940),在北平创办中国佛教学院,任副院长。抗战胜利后,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建国后,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1956年起,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同年,被印度摩阿菩提会推为终身会员,是我国著名的佛教专家和学者。1970年病逝。著作有:《中国佛教史》、《唯识研究》、《法华经安乐行义记》和《因明学》等。
刘启瑞
刘启瑞(1900—1974)贵池县人。民国4年(1915)加入中华革命党,先后创办《民声报》、《光明周刊》。7年,毕业于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旋赴北平,入私立民国大学预科。9年,后考入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系,兼任《京报》编辑,并创办《新生活周刊》。13年,北大毕业后,赴青岛胶济铁路局任职。15年(1926),北伐军兴,他在青岛动铁路员工及华新纱厂工人中发动组织青岛市政委员会,被推为主席,负责领导起义,因事泄被捕。获释后,受张学良命,至天津《东方时报》任编辑。在赴上海途中再次被捕,交押北京军法处,出狱后在安徽大学执教。民国17年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改组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创办《老百姓报》。19年又在南京创办《大同新闻社》。23年(1934),应戴笠之邀,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任设计委员会主任。34年,当选为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同时主持军统局南京办事处。37年(1948),当选为立法委员。38年,任国民党安徽省部委员兼皖南特派员。后去台湾,仍任“立法委员”。1974年病逝于台北。
董希白
董希白(1906—1974)贵池县人。民国18年(1929)秋,由北京中法大学保送去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攻读法律。留学期间,参加进步组织“反帝大同盟”。民国22年秋回国,任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教授、上海三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教授。在沪时,因积极翻译进步书刊,被人告密,于民国27年4月毅然投身革命,到皖南参加新四军。民国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政治教员,苏北行政委员会秘书,苏北太东县县长、东台县县长、苏中一分区副专员,华中大学、苏南公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等职。全国解放后,董于1949年底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工作,历任条约委员会秘书主任,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国际法律研究所所长。1964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革”期间受迫害,抑郁成疾,1974年病逝。著有《现代比利时政治》、译有《战后国际政治条约集》和《种族与历史》等。
欧阳良助
欧阳良助(1900—1975)字欣寰,秋浦县(今东至)人。民国7年(1918),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五四”运动中,他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毕业后,任省立第四农业学校(宿县),省立第五中学和省立第二女子师范(校址均在芜湖)任教师。民国十四年,他与宫乔岩、李克农、钱杏屯阝 等国民党左派人士和共产党人在芜湖创办私立民生中学。不久,学校因“宣传赤化”被安徽警察勒令停办,欧阳遂即加入国民党。16年(1927),国民革命军(北伐军)第六军进驻秋浦县城,成立国民党秋浦县党部,欧阳被推选为常务委员。“四·一二”政变后,因缉拿国民党秋浦县党部成员,被迫去武汉。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宁汉合流”,眼看大批革命志士惨遭杀害而不忍,欧阳又返回安徽家乡。18年,毅然辞去国民党秋浦县党部执行委员,重执教鞭。其弟欧阳惠林在安徽大学读书,以“共产暴动案”被军事当局逮捕,他联合其他被捕学生家长,各方呼吁营救,终使被捕学生取保获释。他目睹反动黑暗局势,不愿与国民党为伍。先后在贵池、六安、阜阳等六县八校任教。抗日战争时期,随省立第四临时中学迁往湖南,欧阳历任国立第八中学高中第三部(湖南洪江)、高中第二部(湖南永绥)教员,并任八中分校校长。民国35年(1946)国立八中部分师生迁回贵池,改名为安徽省立贵池中学,欧阳任校长。1949年春,带领全校师生,坚守学校,保护财产,直至解放。7月,省立贵池中学与贵池县中学合并,改名皖南区贵池中学(1952年又改名为安徽省贵池中学),欧阳继任校长。1950年为皖南区第一届人民政协主席团成员,后为安徽省政协第一至三届委员。1956年至1966年连任三届贵池县副县长,“文革”期间,他因历史问题,遭受冲击,但对共产党的信念不变。并关心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盼望海外的亲属早日归来。1975年春节,欧阳赴南京探望弟欧阳惠林,3月8日因病于南京逝世。
陈访先
陈访先(1894—1976)字绍宗、念慈,东流(今东至)县人。早年毕业于安徽法政专门学校,后赴日本留学,入明治大学。毕业后回国,历任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指导委员兼训练部部长、国民党中央党务组织部干事。再渡日本,任中国国民党东京支部执行委员等职。民国18年(1929)回国,任国民党河北省党务整理委员兼常务委员、北京文化指导委员会委员。24年,任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河南省政府委员、教育厅长。27年,任全国赈济委员会常委。34年,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安徽省党部主任委员。37年,任监察院监察委员。38年(1949)初,任监察院皖赣区监察委员、专署委员。后去台湾,续任“监察委员”。1976年逝世。
钱根洲
钱根洲(1894—1976)青阳县人。著名竹匠,擅长制作“五坊”(糖坊、洒坊、油坊、豆腐坊、纸槽)篾器用具和竹编生活用品,并能娴熟的编织各种花卉和图案以及“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等吉祥用语。民国期间,曾给九华山化城寺编织大宫扇一对,编制《九华山全图》一幅,均为传世竹编工艺精品。
章韫胎
章韫胎(1897—1977)字盈五,东流(今东至县)人。早年在贵池、安庆读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民国9年(1920),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物,获硕士学位。继入巴黎大学生物进化研究所,获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19年2月回国,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留学法国时,他对昆虫生理有专门研究,先后在《法兰西科学院报告》、《法国生物学会会刊》、《法国动物学会会刊》上发表《峰巢蛾》、《鳞翅类幼虫的生理研究》等论文12篇。回国任教时,主讲细胞学,分别在《北洋研究院汇报》和《法国生物学会会刊》上发表《桑蚕胎体》和《金鱼的鳞与鳍》等论著3篇。抗日战争期间,随武汉大学迁移四川乐山,改攻古生物学,对凤凰、麒麟作了深入考证。1956年在武汉大学科学讨论会上作《麟麟考》的学术报告。同年11月10日《光明日报》以《珞珈山的教授们》为题,介绍了章的学术活动。在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虽身处逆境,仍不忘著述。他的学术论著受到外国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常为他们的著作所引用。如英国李约瑟的《胚胎化学》、《生物化学与形态生成》、约翰逊的《昆虫及多足虫胚胎学》,以及苏联斯凡维奇的《普通昆虫学》(第四册)等书,章不仅是国际知名的生物学家,而县还是历史学家和诗人。他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精深,颇具独见,可惜遗著《中华古史发蒙》未能完稿。其古体诗作有《盈五诗钞》,反映了田园意趣和爱国忧民的思想。
董爽秋
董爽秋(1896—1980)原名桂阳,贵池县人。早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民国6年(1917)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练习生。8年,返回安庆,次年考取公费留学生,与周恩来同船赴法国里昂大学,两年后转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6年,获博士学位。在德期间,常与朱德、徐冰等一起学习马克思著作,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回国他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辑,流亡比利时,他易名爽秋,几经周折返回祖国,任安徽大学植物系教授。20年起,受聘于广州大学,任植物系教授,教务长等职。其间,曾秘密翻译德文版《资本论》。抗日战争初期,在贵州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后,在兰州大学任教时,曾为掩护1名进步学生,而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黑名单。建国后,他先后任湖南师范学院和湖南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任湖南分团副团长。他是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还是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和湖南省生物学会理事长。1980年4月,在长沙病逝。著有《中国古代学者的进化思想》、《今天地球上还有生命自然发生吗?》等论文,参与编辑《中国植物图谱》,译著有《植物生态学》、《植物分类学》。晚年并致于文字学研究,写有《中国文学源流考》。
严秀英
严秀英(1926—1982)女,青阳县人。生前任村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曾被评为地区“三八红旗手”。1982年3月3日,距村三里远的林场实然发生火灾,正值严秀英回家午餐时,她边跑边呼唤村民上山救火,一马当先,奋力与烈火博斗,终不幸被烈火吞没。严秀英牺牲后,中共青阳县委追授她“模范共产党员”称号,省妇联追认她为“省三八红旗手”,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她为“革命烈士”特授于“热爱集体、无私无畏”光荣匾。
柯象峰
柯象峰(1900—1983)名森,贵池县人。12岁入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升入金陵大学,主攻经济学。民国12年(1923),以文学士毕业于金大,留校任助教。16年至19年,在法国留学,被里昂大学研究院授予博士学位,后任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研究员。20年回国,在金陵大学首创建立社会学系,任该系教授、系主任兼校教务长。36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赴伦敦讲学。不久,由英赴美,在美国普林期顿大学任研究员,并在芝加哥大学、美国人口局研究人口问题。37年回国,继续在金陵大学任职。
建国后,柯象峰在南京大学外语系从事英语教学。1978年南京大学重建经济系,被调任经济系人口研究室教授,他毕生从事社会学研究,对人口问题,贡献尤多,即使在“文革”期间,也从未停止过对我国人口问题的探索。他一直关心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祖国的统一大业,1982年12月,即逝世前的10个月,他还寄信给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妹柯蔚岚,劝她回国定居,兴办教育。信中说:“台北终久要回归祖国,你们应有明鉴。寄人篱下,岂非上策?回来吧,协助我在南京办几所学校”。1983年10月23日,逝世于南京。他生前是中国人口学顾问、中国社会学会顾问、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顾问,并为九三学社成员。著作有《中国贫穷问题》、《中国人口》;主要译著有《欧文选集》、《黑格尔选集》。
沈兰村
沈兰村(1910—1982)原名赞成,青阳县人。民国24年后,在村内教私塾。民国27年冬,任抗日救亡工作团儿童话剧团团长,编导话剧,巡回演出。民国28年(1939),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0年,在繁昌、铜陵等地任宣传部长、公安局长等职。在敌伪顽夹击的险恶环境中,出生入死,组织发动群众,艰苦斗争,开辟了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了民主政权。民国34年,随军北撤,任干部队指导员。民国37年,随军南下,任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直属干部队党支部书记。翌年,先后任中共江淮五地区组织科长、皖北五专署公安局长。建国后,历任芜湖市公安局副局长、检察院检察长、省公安厅处长。1954年5月后,调任国家司法部秘书、司法部教育与法令编纂司副司长。1956年,曾以中国法学家身份,出任国际海事仲裁委员会委员。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党委委员及研究室副主任、司法部行政厅副厅长及顾问等。
周叔
周叔(1891—1984)字叔,至德(今东至县)人。民国8年(1919),随叔父周学熙在青岛创办华新纱厂,任专务董事。后任唐山、天津、华新纱厂经理,启新洋灰公司董事、协理、总经理及滦州矿务局、光夭华玻璃公司、江南水泥厂董事等。是我国北方民族工业代表人物。25年冬拒绝与日方合作,愤然离职,以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解放战争时期,他赞同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国、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士加入爱国反蒋统一战线,为迎接天津解放做了有益工作。1949年4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他拥护党的“一化三改造”(即实现工业化,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各项政策。历任启新洋灰公司董事、总经理,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副市长,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图学馆学会、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工商联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会。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他还是收藏家,先后4次将长期收藏的宋、元、明抄本、清代善本及其他中外珍贵图书计3.6万余册和历史文物1200余件献给了国家。1984年2月在天津病逝。
陈维稷
陈维稷(1902—1984)字自濂,青阳县人。民国14年(1925),由上海复旦大学赴英留学,毕业于里兹大学,攻读化学系印染专业。民国18年回国,在上海创办针织厂失败后,先后执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和南通学院,任纺织系、化学系教授。抗战初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他走出课堂,先后创办《起来》、《天下日报》等进步报刊,并参加宋庆龄领导的救国会国际宣传部,编印《日本侵华年表》、《日机疯狂轰炸在中国》等英语小册子,推动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民国27年3月,陈回归故里,旋与中共皖南特委、新四军军部派至本县开展工作的方向明等取得联系,与时任本县县长操竹友建立了统战关系,组建了青阳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任驻会副主任委员,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28年春(1939),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是年冬,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去重庆做统战工作。抗日胜利后,先后任上海中纺公司总工程师,交通大学纺织系主任,中英文化协会秘书等职。他以专家学者身份,长期从事秘密工作,团结争取上层友好人士,掩护在沪工作的中共党员,搜集、传递情报,为江南游击队采购军需物品。1949年1月,因身份暴露,被护送至解放区。5月,上海解放,陈负责对官僚资本的中纺公司接管工作,旋任上海市军管会轻工业处顾问。11月,调任中央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建国初期,致力于纺织生产的基础工作,领导制定了一整套纺织工业技术经济指标,总结推广各项工作先进经验,开展工艺研究和生产设备的选型定型。在我国援建缅甸纺织项目中,他先将缅甸棉花进行试验,据以制订工艺设计和设备方案,使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关注纺织科研工作,组建中央纺织工程学会,团结广大纺织科技人员,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编辑出版各种纺织学术刊物和应用手册,及组织出国考察、学习吸收先进的纺织技术。曾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政协四、五、六届常委。1984年病逝。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英文版稿件由其亲自校订)、《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等。
方国华
方国华(1904—1984)小名荣厚,贵池人。7岁丧父,14岁失学,在大通镇和悦州一家烟镇当学徒。21岁时被辞退回老家贵池县方村帮工放牛,后在贵池乡村师范当校工。民国16年春,方和几个校工一起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在三军九师二十七团当兵。18年10月,他所在的班集体参加中国工农红军。2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3年任红一军团六十四师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长。在长征途中,一边战斗,一边为部队筹粮筹饷,曾一度调任桐梓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后又在红一军团搞民运工作,随朱瑞、刘晓率先通过草地。26年秋随红一军团一师赴华北抗日,参加井陉煤矿攻坚战,涞灵战役和东四堡、黄土岭、雁宿崖等歼灭战。平型关大捷后,部队人员激增,供给矛盾随之突出。他带领全科人员深入发动群众,为抗日贡献物力财力。尤其是在灵丘南山找到阎锡山隐藏的两座武器弹药库,为部队立了奇功。34年8月抗战胜利后,任晋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兵团组织部长,参加保卫张家口的战斗和新堡安攻坚战。全国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干部部副部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后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1963年方离职休养后,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子女,他说:“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不能靠父母、靠关系,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干”。他生活俭朴,对集体与他人困难,他慷慨解囊相助,先后向学校捐款,给警卫战士家寄钱寄物。1984年3月24日,病逝于天津。
许英汉
许英汉(1914—1984)又名健予、健吾,青阳县人。早年任小学教员。民国27年(1938)夏,与沈兰村等组织儿童抗日救亡工作团,投身革命活动。9月,被选送至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学习。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2月,任中共青阳县常备队秘密支部书记(简称武装特别支部)。是年9月,任中共青阳县委宣传部长。其间,他曾以县难民收容所所长公开身份,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翌年,通过陈次权的推荐,潜入县军统调查室,任会报干事,曾机智地弄到敌人电报密码,送交中共皖南特委。10月,因遭到敌特怀疑,奉令撤离至中共皖南特委。民国30年至翌年5月,调任中共泾县县委书记。其后三四年间,主要在皖南地区从事情报工作。在险恶环境中,多次潜入敌占区,搜集情报,为坚持皖南游击战争作出了贡献。民国34年9月,随军北上,先后任山东军区高级军官团二科科长及第四队政委。民国36年10月起,历任南下部队皖南干部队总支书记、先遣纵队独立支队政治部科长。建国后,先后任芜湖市军管会秘书处长兼交际处长,中共皖南区党委统战部秘书主任,安徽省委统战部党派处长,芜湖市委统战部长及安徽省政协副秘书长等职。他长期取力于中共统战工作,坚持原则,团结各方面的力量,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周煦良
周煦良(1905—1984)秋浦县(今东县)人,3岁即识字,12岁起学英文,15岁进上海大同中学。民国15年(1926)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在校读书期间,受杨杏佛的“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学运动,因此被父亲周达禁闭在家。十七年,赴英国留学。二十一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二十年,曾一度因支持学生运动而流亡香港。此间翻译出英国天体物理学权威秦司的《神秘的宇宙》。二十三年到北京,并翻译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著作。二十四年,在济南大学任教,并翻译英国霍思曼《希罗普郡少年》等书,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四川大学教授。三十五年(1946)在上海光华大学任外文系主任时,因支持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而被解聘。建国后回上海,历任上海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外文系主任、教授,他被选为第一届至第四届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第五、六届市政协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一届至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国际笔会上海中心委员,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外文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顾问。他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编辑全国大学文科教科书《外国文学作品选》,翻译美、英、法等国作品数十部,其中有毛泽东亲自点译的伽里略《哥白尼和托勒密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他治学严谨,为人正道,热心培养青年科研人员,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
许和平
许和平(1961—1984)贵池县人。出生于一个普通造船工人家庭。1979年高中毕业,198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5次受到上级嘉奖,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年,是他超期服役的第二年,他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奔赴老山前线作战。许随部队到老山前线在某部一团二连任三班长,代理排长。临战前,他写血书誓言:“严惩越寇,血洒南疆”。12月7日即投入战斗,他率领全班战士在前沿阵地连续恶战4个昼夜。当时,环境恶劣,气候干燥,生活艰苦,他仅有一盒罐头还分给了战友们。在战斗中,他是全团第一个击毙敌人的战斗员,受到师部通的表扬。他对严酷的战斗生活,却充满了无比的情怀。他在日记中写道:“钢枪是我的恋人,石山是我的伴侣。炮声是生活的音乐,阵地是战斗的舞台”。并表示“坚守我阵地,寸土决不丢”。他全身6处负伤,坚持不下火线,指挥全排打退敌人5次偷袭和4次反扑,歼敌69名,他一人歼敌13名,被称赞为阵地上的一颗“钢钉”。17日晚,为抢救弹药箱,冲进火海,双腿负伤。20日晚,又打退越军3次进攻,阵地犹在,被师指挥部授予“钢铁阵地”称号”。24日晨,许和平带领第一突击组,攻打敌高地时,壮烈牺牲,授予一等功臣。
刘剑青
刘剑青(1902—1985)又名启安,贵池县人。早年考入北京大学,攻历史,参加过“五四”运动。毕业后,历任北京中俄大学教授、湖北图书馆秘书、黄埔军校教官、郎溪县长和中学教师等职。民国15年(1926)在中俄大学参加“三·一八”运动,被反动军警殴打致伤。后应李汉俊之约到湖北省立图书馆充任李达(馆长)秘书。“四·一二”大屠杀中,他帮助李达、王慧悟夫妇脱离险境。不久,自己亦东下芜湖,先后在赭山中学、凤阳五中任教。18年(1929),经学友张绍武介绍给张治中(张时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在军校(8—10期)任中校教官,讲授《近代史》和《大众哲学》。建国后,他曾任东流中学总务主任30余年,并为东流县第一届政协委员。病重期间,他呤《病怀》一首:“已到春蚕吐尽丝,凄凉病榻转多思,平生得失东流水,负己负人悔恨迟”。
姚光鼐
姚光鼐(1903—1985)号鼐鼎,秋浦(今东至县)人。13岁入秋浦县高等小学读书,16岁考进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10年(1921),由柯庆施、蔡晓舟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2年,同学姜高琦被军阀马联甲指挥士兵打死,在校参加了反军阀运动,遭军方通缉。于次年初逃往上海,接任《黎明周报》总编辑。时值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在上海招生,姚考入第一期学员。毕业后,调任孙中山韶关行营卫士,后因患病回广州休养。不久,应许世英之约赴北京,参加欢迎孙中山筹备事宜。15年,他经上海赴武汉,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在总司令部学兵团(团长孙治中)政治处任组织科长,兼任《学兵周刊》编辑。16年(1927)8月1日前夕,姚奉前委密令,动员七十五团脱离国民党,前往南昌参加八一起义,后冲出敌人包围,分途回到上海。民国17年(1928)后,任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秘书(许世英任委员长)。22年后,姚由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介绍到上海市警察局工作,任区警察所长、署长、分局长等职。26年(1937)日军占领上海,姚秘密离开,于次年到达武汉。许世英仍任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长,姚被委任为宜昌难民总站主任。是年底,调任第八救济区特派员,主管湖南、湖北两省救济工作。29年,调任重庆赈济委员会总会任第一处长,后任主任秘书、第三救济区特派员,直到日军投降。嗣后许世英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姚任许的主任秘书。解放后,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安排姚继续做蒙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工作、文物保管委员会工作。1955年肃反运动中被捕,1956年恢复工作。1958年又遭开除公职,送原籍马田公社永胜大队劳动。1982年,南京市文化局决定,对姚按退职处理,由东至迁居南京浦口。1985年逝世。
陈寿华
陈寿华(1960—1985)青阳县人。1978年高中毕业后,任本村民办教师。1980年应征入伍,分配到解放军八三O一三部队侦察连,曾获“训练标兵”、“技术能手”、“特等能手”等先进称号。创造了“猿猴攀登法”,立下三等功。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代理排长等职。1984年,随部队开赴去越南老山前线。1985年2月战斗开始后,他写下血书“愿为祖国洒尽最后一滴血”。在3月8日的战斗中,在右手被炸伤后,以一只左手完成了炸毁敌人暗洞的任务,不幸身中敌手雷,壮烈牺牲。1985年,中央民政部批准陈寿华为革命烈士。人民解放军八三O一三部队授予他“一等功臣”称号,并追认他为排长。
吴瑞田
吴瑞田(1927—1987)桐城县老梅区人,出生于一个船民家庭。民国38年(1949),他响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号召,参加渡江战役,先将船上的母亲和弟弟送回家乡,然后和父亲吴忠启一道驾驶自家船只,到枞阳县白荡湖训练基地集中训练,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第十一军江船队。1949年4月21日下午5点多,第十一军奉命渡江,吴父子的船载指导员25名,冒着敌人炮火强渡到长江南岸,接着,又连夜往返两趟运送部队,园满完成渡江任务。4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一军三十三师签发给吴瑞田《渡江参战功绩证》,并记载说明:“夜间抢渡长江,送部队往返3次,胜利完成任务,奖银币1元及香烟,增发大米60斤”。建国后,吴瑞田为贵池县船运公司职工,定居贵池。1983年退休,1987年逝世。
倪南山
倪南山(1911—1989)秋浦(今东至县)人。民国24年(1936)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担任过乡、区苏维埃主席,江南特区肃反委员会主席,皖浙赣江南红军独立营特派员,中共休(宁)婺(源)中心区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队长,新四军军部军法处典狱长,第二支队司令部执法科科长,江南指挥部军法 处科长,苏中军区第二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苏浙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新四军一师三旅六团特派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苏浙军区留守处参谋长,皖浙赣边区游击支队队长、江西军区浮梁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历任江西上饶军分区司令员,江西军区副司令员,福建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福建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政协福建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线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76年12月离职休养,1989年病逝。
张贤务
张贤务(1932—1989)至德(今东至县)人。民国37年(1948)在北京育英中学读书,加入民主青年联盟。38年(1949)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毕业于哈尔宾外国语专科学校,参加工作后从事对苏经济合作事务。70年代初,曾任外贸部副局长,负责我国参加联合国承办经济技术合作业务。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他是最早参加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成员,曾先后多次担任中国代表团的副团长、团长,出席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工业发展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后受聘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级协调员。1989年于日内瓦任所逝世。他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本荣
刘本荣(1901—1987)著名雕工,青阳县人,十三岁从师学艺,技艺精湛,尤擅长傩戏面具。民国期间,承建杜村刘世宗祠 和庙前张氏宋祠,设计雕刻祠内装璜。后与木工刘跃光共同承建上禅堂的起架和装修,与周鸿才合作雕刻九华山祗园来供桌和大纱灯,为贵池县刘街偃公殿盘柱雕刻金龙,龙身可以上下移动,被称一绝。自九华山开放以来,积极参加寺庙修复,其中有东崖钟亭、钟楼旅社等门梁马大梁和各类画版雕刻。他的精美作品有柏木雕《地藏帽》、竹根雕《打渔杀家》,其中傩戏面具曾参加安徽民间美术作品展览。
周志俊
周志俊(1898—1990)周志俊,名明焯,号艮轩主人、市隐。至德(今东至)人,周学熙次子。在旧中国,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致力经营民族工商业。民国8年(1919)至26年间,先后担任青岛华新纱厂总经理、青岛市政治设计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合资经营纱厂、印染厂、机器厂、实业公司、地产公司、百货公司、银行等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仰光、昆明经营运输业,给大后方运送物资,支援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他继续经营青岛华新纱厂外,还在上海开设机电、制酸、电器等工厂。新中国成立后,他拥护党对资本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他率先走公私合营的道路。至1956年,除企业全部公私合营外,还将价值200多万元的证券放弃定息。1950年,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一架。1979年至1985年,先后向山东省工商联、儿童福利基金会、体育中心捐款6万余元。1984年将95万元定息上交国库。还先后购公债、国库券6.8万元。解放后,周志俊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历任青岛市人代会代表,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合会执行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合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山东华建公司董事长,山东省第五届、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周还一贯为家乡教育卫生事业慷慨解囊,热情资助。民国35年,他出资在家乡梅城村创办敬慈小学和仁德(后改称仁寿)诊所。给敬慈小学按其预算如期拨款。由于聘请的师资质量好,教学设备齐全,学校很快发展到8个班,学生 达300余人。至1956年,由于公私合营,周的资方经济冻结,敬慈小学由县接办。他为仁寿诊所每月拨付7名医护人员工资和药品费,给敬慈小学学生免费就医,当地百姓看病仅收挂号费,不取医药费。直至1966年,周受“文革”的冲击诊所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私营工商业政策得到落实,周又给仁寿诊所和敬慈小学分别资助10.7万元和7.5万元,并将仁寿诊所和敬慈小学的基金全部上交国家。他是爱国实业家,恪守尽职,勤奋工作,关心祖国统一大业,并寄语海外亲友,为早日实现和平统一而共同努力。
周明泰
周明泰(1896—1994)字志辅,别号几里居主人,秋浦(今东至)人。周学熙长子。幼年读私塾,善长德、英语,民国7年任北洋政府秘书。11年调任农商部参事,13年任内部参事等职。后从事实业。先后任青岛华新纱厂董事、天津元安信托(银行)常务董事及董事长、青岛华新纱厂董事长、上海信和纱厂董事长、上海茂华商业银行常务董事等职多年。1949年由上海移居香港,后定居美国华盛,闭门著述,潜心学术,著作甚多,其中《后汉县邑省并表》、《三国志世系表》,弥补正史之缺憾。17年编著《续封泥考略》,由于续封泥上所施印文皆两汉官印,对于考证古代官制、地理,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在戏曲方面,造诣博精著述尤丰,其中《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辑录了嘉庆十八年(1813)至21年北京戏曲界的资料,为其它书籍记载所无,极受学者重视。周明泰是著名戏曲专家和历史学家,于1994年5月,在美国逝世。
姚依林
姚依林(1917—1994)贵池县(今贵池市)人。民国23年参加革命,在清华大学民族武装自卫会工作。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北京市学联党团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宣传部干事,天津市委宣传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天津市委书记,河北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冀热察区党委宣传部长,晋察冀北方分局、中央局秘书长,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工业局长、财办副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工商局长。建国后,先后担任贸易部副部长、商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央财贸部副部长、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商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央财贸政治部主任,国务院财贸党委副书记。1973年以后,任外贸部第一副部长、商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第八、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一届五中全会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二届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7年11月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并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全国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12月11日,在北京逝世。
金乔觉(695—794)新罗国(今韩国)王子金宪英近族子弟。少年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通晓汉文。唐开元初年,航海来华,初抵江南,寻觅居地。七年(公元719年),卓锡九华山,初居东崖岩洞(今地藏洞),“岩栖涧汲,少米白土杂食”,苦行修心。至德元年,乡绅诸葛节等人,见僧苦状,肃然起敬,为之损资,购檀号僧茅庵旧址,集众伐木,建造庙宇,请僧居之,始得收留僧徒,披荆斩束束,开垦山地,种谷植茶,以维生计。建中二年(781),池州太守张岩,仰慕高僧行道,施舍甚厚。并奏准移旧额“化城”于该寺,于是高僧广收僧徒,传经布道,使化城寺闻名遐迩。贞元十年(794)夏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跏趺圆寂,寿年九十九岁。僧徒将其肉身趺坐石函中,越三年“颜状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藏经》曰:“菩萨金锁百骨鸣,知其为圣人降世也。”众僧徒视为地藏菩萨现身,遂建石塔将肉身移于塔中,被众僧徒尊称为“金地藏”,后建肉身殿,以护石塔。从此,九华山辟为地藏道场,各地僧众前来朝拜者,络绎不绝,香火旺盛,延绵至今,使九华山成为弛名中外的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圣地之一。
胡楚宾
胡楚宾(生卒年不详)唐代秋浦(今贵池市)人。性格豪放,文思敏捷,酒酣作文,挥笔自如。高宗时,官右御史。他喜饮酒,绝不失言。在醉酒后,常有人向他探问宫廷人事,只望问者,概不回答。后擢升为直学士,参与朝廷机密要事。时人称为“北门学士”,并传颂一首民谣:“前有胡楚宾,后有李翰林,词同三峡水,字值万万金。”死后葬于杉邬坑(今常溪乡),著有《法师魏隆墓铭》和《乐书》等传世。
李凡艹李凡艹(722—785)字茂初,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初任上圭阝主簿,后为长安尉。永泰元年(公元621年),以秋浦复置池州,李凡艹被“诏行州事”,首任池州刺史。在任时,为控制江南农民起义军,将州治由原石城迁至贵口(今贵池市池州镇),新筑州府,加固设防。并奉诏极力讨伐农民起义军,平定池州。后摄江州刺史。德宗立位,授河阳三城镇遏使。兴元初年,迁检校尚书仆射。时值天下纷争,谓所亲曰:“务以力胜,其可尽乎?救敝者,莫若德。方镇之臣,宜先退让”,“以死权锢禄为戒,固求罢归”(《新唐书》),遂以病老,求罢归乡。
费冠卿
费冠卿(生卒年不详)字子军,青阳县人。唐元和二年(807)及第进士后,居长安待授官职。惊悉母病危,不及告假,即星夜驰归。至家,见母已安葬,悲恸欲绝,遂于母墓旁结庐守孝三年。嗣后,隐居九华山少微峰下达十余年之久。长庆二年(822),御史李仁修察费之孝行,敬其志德,上疏朝廷推荐,穆宗遂征召费冠卿入京任右拾遗。费接诏后叹曰:“得禄养亲耳,丧亲何以禄为?”婉辞不就,长期隐居九华山,终生绝迹仕途。时人以其“征诏不出”,尊为“费征君”,人称其居宅“费拾遗书堂”,又名“费征君旧居”。费冠卿品性高洁,擅长诗文,曾与姚合、张籍、马载、肖建、殷尧藩等名诗人交游甚密,互相唱和。隐居在九华山期间,写了不少咏吟九华山诗篇。元和八年(813)撰写的《九华山化城记》记述了新罗僧金乔觉的身世和卓锡九华山的经过,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费逝世后,葬于鸡母山下的拾宝岩,后世许多诗人、学者前往费居遗址和墓地访问、凭吊。晚唐诗人杜荀鹤在《经九华费征君墓》诗中赞道:“凡吊先生者,多伤荆棘间,不知三尺墓,高并九华山”。费著有诗一卷,收入《全唐诗》。
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杜佑之孙,善诗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太和二年(828),时年二十六岁,以《阿房宫赋》杰作举第进士。初授宏文馆校书郎。因秉性刚直,受人排挤,转至江西、宣歙观察史和淮南节度使为幕僚。十年后入京任殿中侍御史、内供奉,又受宰相李德裕排挤,出任黄州刺史。会昌四年(844),杜牧四十二岁,由黄州移任池州刺史。他关心民生疾苦,痛恨官吏舞弊,徭役负重,效法襄邑县令李式,推行制籍簿办法(即凡是役夫及竹木砖为工匠,均自置籍簿,若要使役直接自检自差,不下文帖付县),以减轻百姓负担;监制计时“刻漏”,置于州域南门楼,撰文记之;重修刺史衙署楼,建筑“弄水亭”,题诗留念;以文会友,游山览景,招致名士沓来,留下不少扬名池的诗篇;自作诗文亦多,尤其是《清明》,堪称为千古绝唱、不朽诗篇。会昌六年,唐宣宗即位,政局变化,杜牧迁任睦州刺史。嗣后进京入廷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文学家,为区别“大杜”(杜甫),后人称其为“小杜”,著有《樊川集》。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7)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晚唐石埭(今石埭县)人。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青年时期,累举考不第。直到大顺二年(891)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第八名)。当时政局动乱,未就官职,还乡闲居。后入南唐,授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不久即病逝。荀鹤为才华横溢,仕途坎柯,终未酬志,而在诗坛却享有盛名,自成一家,善长于宫词。因长期置身于九华山怀抱,吟咏九华山面貌的诗篇甚多,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客居他乡写的《秋日怀九华旧居》流露出弃官归隐九华的心情和身在异地恋乡之苦。在《自江西归九华有感》、《题所居村舍》和《山中寡妇》等诗篇中揭露了社会政治昏暗,酷吏残忍、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与呼声,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杜荀鹤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提倡诗歌要继承风雅传统,反对浮华,其诗作平易自然,朴实质明畅,清新秀逸。著有《唐风集》(十卷),其中三卷收录于《全唐诗》。
伍乔
伍乔生于五代吴国乾贞年间(927—928),贵池人。南唐保大十三年(955),赴金陵应殿试中一甲第一名(状元)。应试作文题为《八卦赋》,受到南唐国主李王景的赏识,降旨张贴于金陵国学门首,供各地士子效学。初任歙州通判,不久,入金陵任考功郎。后升至户部员外郎。开宝八年(975),南唐被宋太祖赵匡胤消灭后,伍归隐于九华山,卒年不详。著有《花蕊夫人传》两篇。一篇是记交结佞臣、专权受贿的前蜀主王建之妃徐氏,另篇是记被掳入宋宫为赵匡胤所宠的后蜀主孟昶之妃费氏。另有诗一卷,今已佚。
樊若水
樊若水(943—994)又名樊知古,字仲师、叔清。祖籍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因父樊潜南唐时为石埭县令,举家迁到池州。他因累举进士不第,遂谋北归投宋,计取江南。于是,他暗作准备,化作贱民,在长江采石矶江段,多次乘小船在月色下用丝线丈量江面宽度等备用资料。宋开宝三年(970)上书宋太祖,请造浮桥以利军队进伐南唐。太祖令学士院对他试之,赐进士,授予舒州军事推官。七年(1974),被叩拜为太太赞善大夫。太祖以“若冰”与“弱兵”谐音,命改名“知古”。宋军南征,他作响导回池州,于贵池李阳河石牌口试造浮桥,八年(975)试造成功,移置采石矶,三日就组合而成,桥长尺寸与江面正合。因此,宋军行营都监潘美率兵顺利过江,遂平江南,南唐归宋。不久,知古授任江南转运使。太平兴国六年(981),加户部郎中、荆湖转运使等职。雍熙初年(984),改任东路转运使。端拱初年(988),任右谏议大夫、河北东西路都转运使。“都转运使”之职从樊始设。知古晚年,郁不得志,于真宗年间,黜均州任卒。
滕子京
滕子京(990—1047)名宗谅,河南洛阳人,客籍青阳县。宋大中详符八年(1015)与范仲淹同科进士,曾任京官左司谏、殿中丞、祠部员外郎。庆历初年,以范仲淹荐擢为天章阁待制。滕、范二人友情甚笃,政见亦同。范主张政治改革,滕极力予以支持,均遭受保守势力反对。滕知泾州时,被诉“用公使钱无度”,谪贬知信州又监鄱阳郡(巴陵)。庆历四年春,兴建岳阳楼,范仲淹为其作《岳阳楼记》而名扬千古。后因朝政争端,以葬父为由,请调任池州监酒税。嗣后出任湖州和徽州知府。滕子京曾在九华山隐居九年,筑室于云外峰下,读书其中,称“九华山书堂”,后更名“谏堂山堂”(早废)。此间,著有《九华新录》、并作“九华山图”。他为人尚气,倜傥自任,性好施舍,家无余财。庆历七年(1047),调任苏州知府,上任不久卒于苏州,其子孙将其灵柩运回青阳,葬于九华山金龟源,即今青阳县城东新河乡陇岗村双陪岭。
章贲
章贲(生卒年不详)字元明,自号嘿笑居士,宋青阳人。宣和二年(1124)进士,不求官职,筑室九华山读书、作画。建炎年间,初任县主簿,后转任县丞。其时,秦桧执政,网罗名士,扩充个人势力。章贲原与秦桧交好,但因秦桧害死岳飞,与其愤然断交,弃官隐居九华山。秦桧三次派员来九华山催请,贲藏而不见。故今九华桥庙长岭,又名“藏屋里”,并自号“嘿笑居士”,意对秦桧拟重用于他及所授高官厚禄,仅付之“嘿嘿一笑”,后出任武威军节度判官,仕至奉议郎,终生不为秦桧所罗致。章贲善诗词,工书法,尤擅专水墨画,为宋代著名画家,载入《中国书画家名人大辞典》。
宗杲
宗杲(1089—1163)俗姓溪,字妙喜,宋宣州宁国人。十三岁从学乡师,十七岁入惠云寺为僧徒,次年为僧衲于景德寺(浙江灵隐山)。宣和六年(1124),参拜园悟法师于杭州,顿然悟道。靖康元年(1126),朝廷赐于紫衣及“佛日”之号。绍兴七年(1137),在径山寺(浙江余姚县境内)住持收僧徒达七百人,为临济宗杨岐派第五世高僧。绍兴十一年(1141),宗杲因对秦桧不满而被夺衣牒,充军到衡州,后又迁梅州(今广东省梅县)。绍兴二十六年遇赦,恢复僧服,住持经山寺。孝宗赐其为“大慧禅师”并御书“妙喜庵”赐之。宗杲曾朝九华山,并居多年,授传临济宗,宣杨佛法。隆兴元年(1163)圆寂后,九华山僧徒尊称为“定光佛”,故铸铁佛像(坐像)供奉。(原置化城寺藏经楼,“文化大革命”中被毁)。著有《正法眼藏》三卷和游九华山诗篇。
丁黼
丁黼(?—1236)字文府,号延溪,南宋石埭人。淳熙十四(1187)进士,初授崇德县尉,转升州录事参军,后任余杭知县,迁太仆寺簿。端平初年,任四川制置副使兼成都知府。三年(1236)元军逼近成都,时城内兵不足七百人,丁黼多次上疏告急,又遣子赴京求援,然援军未至,丁二次出城应战,说:“我职责就是镇守疆土。”终因寡不敌众,被元军包围,中箭身亡。朝廷嘉其忠心,赐光禄大夫、显谟阁学士。后又加封银青光禄大夫,赐谥号“恭慰”,并束力令在石埭建立“褒忠祠”。丁黼著有《延溪集》(五十卷)、《六经辨证疑阁》和《诸史精考》等。
华岳
华岳(生卒年不详)字子西,贵池县人。南宋开禧元年(1205),以国学发解中进士。当时,平原郡王韩胄指理学为伪学,罢逐理学家。华为之不满,上书南宋宁宗赵扩,受韩迫害入狱。开禧三年获释,入武学深造。嘉定三年(1210),华岳在临安参加宁宗赵扩主持的殿试,及第状元,任职殿前司。南宋宰相史弥远媚金求和,华意欲谋杀除史,事泄被史杀害。华岳著有《翠微南征录》11卷和《翠微北征录》十二卷。
王伯大
王伯大(?—1253)字幼学,号留耕,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县)人。南宋嘉定七年(1214)进士,知临江军,振荒有法。迁知池州兼江东提学。端平二年(1235),复以江东提学兼知池州。在其任内,兴学校,扩贡院,浚城池,修葺齐山诗亭,题齐山延庆院门额“齐山洞天”,并作齐山洞天记。是年,主持修纂《秋浦新志》。后进枢密副都丞旨兼左司郎中,迁刑部尚书,签书枢密院事, 参知政事。因对危亡之势,劝说理宗,请善朝政,罢知建宁府,《宋史》称其“立朝直谅”。
叶楠
叶楠(生卒年不详)字元质,南宋贵池县人。乾道进士,为鄱阳县尉,时值水灾,他力请朝廷免除租税,以救县民。后为绩溪县令,亦多惠政。邑人有歌曰:“前有苏黄门,后有叶令君”。当时叶楠名望可与苏辙相比。现座落在贵池市双桥乡大叶村的古桥(即义兴桥),相传就是叶楠为家乡捐俸所建。其著作有《永丰钱监须知》、《知非集》、《精金训监》、《昭明事实二卷》和《童蒙记》等。
程九万
程九万(生卒年不详)字鹏飞,别号双峰居士,南宋青阳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初授武康县知县,遍访贤能,广纳忠言,减赋轻徭,奖耕重桑,盗贼遁形,百废俱兴,各安其业,教化大行,县人立生祠祀之。朝廷嘉其政绩卓越,擢升司农簿太府丞。其间,他奉命出使两淮,所到之处,惩办贪官污使,晋升正议大夫、华文阁待制、襄阳安抚使等,诰封“青阳开国公”。人称“才兼文武、无愧物相”。卒后葬于青阳朱备乡东桥村福海寺旁,有著作《九华诗集》《九华四图》及《历阳记》上卷传世。
黄观黄观(1361—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贵池县人。其父入赘许家,故从许姓。洪武二十九年(1396),经朝廷准许,始复姓黄。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黄观以贡生入太学。同年八月,在南京应乡试,中举人,次年应会试,中会元。是年,黄观复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殿试。他在策论中极力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无扰,边境无虞”。从而深得朱元璋的嘉许,取殿试一甲第一名(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他自幼勤奋、治学严谨,注重时论,不尚浮文。从秀才到状元,经过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赞誉他“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洪式二十九年(1396),黄观升任礼部右侍郎(正二品)。建文元年(1399),明惠帝朱允火文改官制,黄观任右侍中,参与重要国事奏议。是时,燕王朱棣自恃皇叔,态度傲慢,入朝不拜惠帝。群臣畏其权势,缄口不敢言,唯独黄观当面顶撞朱棣曰:“虎拜朝天,殿上行君臣之礼;龙颜垂地,宫中叙叔侄之情”,致使朱棣怀恨在心。建文四年,朱棣以讨伐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靖难”,起兵北平府(今北京),直逼南京,并公布“文职奸臣”名单,黄观名列第六。其间,黄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当船行至安庆下游罗刹矶时,得悉惠帝已死,燕王已即位,自知大势已去,乃投江自尽。黄观死后,朱棣余怒未消,黄氏九族受诛,亲朋受监禁,谪戍者达百余人。万历二十四年(1596),监察御史(巡按)龚文奏准朝廷,补谥“文贞”(时称黄文贞公)。并在其故居(贵池县上清溪)建“黄公祠”。同时,复建在永乐元年(1403)被朱棣降旨毁废的状元坊,今已圮。
陆仲远
陆仲远(生卒年不详)江南有名中医。明初行医至青阳,爱九华风景,流连忘返,遂举家迁居青阳姑溪,成为青阳人士。陆对中医理论颇有研究,行医不嗜利,故登门求医者甚多。其医德高尚,医术转湛,深得人心。并对唐代孙思邈《千金方》,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择效验者,著成《千金圣惠方》传世。
孙仁
孙仁(1419—1489)字世荣,贵池县人。明景泰三年(1452)进士,就职户部,奉命稽考永平山海关。次年,授户部主事。天顺七年(1463)出任四川顺庆知府。成化九年(1473)任陕西右参政。其间,凿泾阳之洪口堰,引水灌田,民受其惠。十二年(1477)调任右布政使,未赴任。十三年(1478)转任右布政使。十四年(1479)晋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达八年。二十三年(1488),召为户部右侍郎。二十四年,告老回贵池,次年去世。
柯乔
柯乔(1497—1554)字迁之,号双华,明代青阳县人。初师李古源,后师王阳明、湛若水。嘉靖八年(1529)进士。初任行人司行人,贵州道郎等职,以政绩升任湖广按察司佥事,治沔阳。沔阳地处汉江之滨,连年水患。柯认为“江水溺人,咎在官吏”,奏准建筑江堤。他亲自视察江汉两岸地势,勘察堤基,于重点工段督促检查,4个月筑成江堤数百里,大大减少了水患。后又建立集市,铺设浮桥,兴办学校,平雪冤狱。离任时,沔阳数千人为之送行,并以其靴帽建立生祠。嘉靖二十四年(1545),柯乔升任福建布政司参议,按察司副使(四品),协理浙闽海防军务。明初严禁货物外运,闽浙商人托本籍朝中权贵庇护,与外商暗中互市,牟取暴利。柯乔协助提督朱纨加强海防,剿击海盗,打击运私活动,并亲自领军镇守泉州、漳州等海防要地。因触犯权贵,蒙冤入狱。嘉靖二十九年(1550)得释回乡。三十三年,朝廷察知柯乔冤情,下诏复用,是时柯乔已病逝。著《九华山诗集》二卷。
何绍正
何绍正(生卒年不详)字继家,浙江淳安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兵部武库司主事。正德九年(1514)知池州,任职8年。在任期间,以“削剔奸蠹、兴利除害”为已任。正德十一年(1516),倡筑贵池城西新河堤。十二年(1517)主持向各界募捐白银二万三千余两,修筑府城,扩东南隅,周长1428丈,高2丈5尺,立7门,环城为壕。在东南西北门设月城4座,分建城楼。南门(通运门),建立萧相楼,并置钟鼓,以警晨昏。正德十三年(1518),主修《池州府志》。十四年(1519),宁王宸濠举兵下黄石矶攻池州,何绍正“登陴固守,池州以城廓完备得安“(《明史》)。何还倡建府学大成殿,修伦堂,立城北义土冢,重刻宋包拯、吴几复游齐山题刻,并在齐山建书院,利用暇日亲临讲学,嘉靖元年(1522)年,迁任江西参政。
李崧祥
李崧祥(生卒年不详)字密严,明代贵池原头(今石台县珂田乡源头村)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授户部主事,旋任山东布政司佥事。嘉靖十三年(1534)迁任河南布政司参政。适逢山西上党青羊山农民暴动,李受命总领四道兵马前往镇压。事后奏报朝廷析壶关等县地另设县制,明世宗旨准设立平顺县。十四年(1535),晋浙江按察使。不久,迁为江西右布政使,后转任四川左布政使。嘉靖年间,四川“世庙多营建,伐川中巨木,山谷骚然”,“云南抚按檄为征安南,坐川伐木造戟船”,使百姓“财敝于征求,力竭于工役,连年不得休息,流离飘散,莫能安养”。为此,崧祥“入觐抗疏”,力陈伐木营庙之弊,结果“上罢采木之役然”。崧祥为官四十年,“谢事旋里,时值大饥,解带融金购谷施赈乡人”,时士大夫作《解带》赞之。卒后葬于珂田虾环山。著有《恭川遗集》、《源头李氏文献存稿》及《崧祥工书十七帖》。
方新
方新(1518—1569)字德新,号定溪,明代青阳县人。嘉靖四十五年(1566)进士,任行人司行人,后任江西道御使、监察御使。方新刚直不阿,不畏权势。时黄河泛滥成灾,沿海倭寇肆虐,南涝北旱,民不聊生。方新为此忧心,奏疏历陈天灾、兵祸殃民的惨状,指控佞臣报喜不报忧,批评朝廷“言路闭塞,赏罚不明”,劝谏嘉靖帝要“随事自责,痛加修省”。但嘉靖帝视忠言为罪词,将方新削职为民。后复职,先后任河南布政使、湖广佥事。著有《全召关中文集》。
施笃臣
旋笃臣(1530—1574)字敦甫,号恒斋,明代青阳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进士,初授工部主事,因治直沽河有功,迁升员外郎。四十五年(1566)晋升湖广按察司副使,兼理治荆州水利,治理水患,加筑江堤,亲赈灾民。嗣后迁江西参政、观察史、右布政使。庆隆五年(1571),迁山东布政使。万历元年(1573),迁升顺天府尹,时为京都首府,权贵云集,施政颇难。但他肃身勤政,正纪严法,朝士称颂。万历二年(1574),因积劳成疾,卒于任所。著有《江汉堤防考》和《春堂文稿》等。
施尧臣
施尧臣(1493—1586)字庆甫,号华江,明代青阳县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任浙江萧山知县,明萧山无城垣,屡遭倭寇窃掠。他竭力筹措筑城,数月竣工,兵凭城守卫,民赖以安居。在任三年,廉政爱民,轻徭薄赋,奖励农耕。晋升吏部尚书郎,后任开封禹州知州。时值旱灾后疫病流行,奏请朝廷豁免减该州赋税之半。并规劝富户放赈,广施药物。在任吉安知府时,除弊兴利,抑制打击豪强。萧山,禹州,吉安士民念其功德,为其建生祠,竖坊表。朝廷以其政绩显著,诰赠正二品服,升任顺天府尹。他锐意革除京城弊政,常微服出行,察访民情,先后上书数千言,历陈弊政恶习之害,建言裁削宫中冗员,减轻民间赋税及徭役。他立身廉洁,正己率人。为官三十载,从未携带眷属,从不接受私情请托,丝毫不染。时人赞曰:“归无半文,心性与秋水同情”。万历十四年病逝,终年94岁。
檀武臣
檀武臣(生卒年不详)字以忠,号思吾,明代建德县(今东至县)人。父早亡,少时好学,善读兵法。明隆庆元年(1567)中武魁,次年科进士,被任为宣州卫镇抚,后升任杨州掘镇守备。万历元年(1573),倭艘入侵掘港,武臣提偏师打败倭寇,并追逐至海上歼灭,亲擒贼首二人。神宗降旨褒奖,升为德州游击,继又升参府,治兵于楚。又因“征苗”取胜,被召辅京营,授北京神枢营参将。因年老无子,遂不赴任。他有大将风度,富于方略,善于知人,为官清廉,克勤克俭。晚年始得一子。他长期在家闲居,跨驴携酒,纵游山水,自寻娱乐。
毕锵
毕锵(1517—1608)字延鸣,号松坡,明代石埭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历任户部郎中,浙江按察司提学副使,广西布政右参政,浙江右布政使,湖广左布政使等职。穆宗即位(1561)召毕锵回京任太仆寺卿,旋即任应天府尹。此时他与江南巡抚海瑞等人一起,在江南积极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的简化税制:先将赋和役分别归并,再将扰民最重的役逐步并入赋内,赋役普遍用银折纳,由实物税改为货币税,征收起解从人民自理改为官府办理。赋役外的“土贡”、杂税也合并征收等。海瑞赏识毕锵才能,堆荐地他担任南京户部右侍郎,后又相继任刑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不久升任南京户部尚书。万历初年,政治家张居正担任首辅,毕锵因与张政见不合,故辞去官职,居家十余年。至张居正死后重新入朝,先后任南京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北京户部尚书。其间,他上疏痛陈时弊,提出除弊布利九条:“节财力,核边费,停召买,定催征,清滥冗,正风俗,戒纷更,崇道德,尚俭勤”。万历十四年(1586),毕锵年老回归故里后,神宗仍征询他对朝政的意见。他回归“廿余载,以恭让节俭表正乡间”,置义馆、布仓廪,“赙不举之丧,掩不葬之骼”(《毕氏宗谱》)。万历三十年(1602),神宗颂诏“加毕锵为太子太保,命有司存问于家”。毕锵死后三年,神宗又下诏遣使赴石埭悼念,诏书赞他“尽瘁半生,卓有匡力襄力伟绩”,赐太子太保,谥恭介。史书称他“齿德并优,名身俱泰”。著有《偃生集》传世。
王一桢
王一桢(?—1618)字柱明,明代青阳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初授山东邹县知县,时值邹县大旱,灾情严重。王一祯,设官庄百余所,安置流民,并筹集钱谷赈济灾民,任内廉政爱民,奖励农耕,修葺孟庙,广墨学田,县民为其立生祠12处。后任兵部主事”继任广西按察司兵备副使,湖广按察史,左、右布政使,功绩卓著。万历四十六年,卒于任所。
刘光复
刘光复(?—1620)字见初,明代青阳人。万历二十六年(1582)进士,初授浙江诸暨县知县,主持筑湖堤72处,围垦湖田20余万亩,建备荒粮仓数十门,继迁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山西巡按,京都监察御史,以精明干练著称。万历四十三年(1615)五月,神宗帝因“张差梃击案”于慈宁宫见廷臣,欲以恫吓手段掩盖案情真相,群臣不敢言,唯独刘光复挺身而出,犯颜进言,以致独怒神宗,被捕下狱,服刑5年后,释放归闲故里。泰昌元年(1620),光宗即位,授刘光复为光禄寺丞,未及赴任,不幸病逝,诰封太常寺卿。
海玉
海玉(1513—1623)字无瑕,顺天宛平(今北京市)人。明万历年间来九华山,在东崖摩空岭结茅而居(庵名“摘星亭”),以野果为食,用舌血和金粉,费时二十余年,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计八十一卷,至今保持完好。海玉于天启三年(1623)圆寂,享年110岁。徒众将其遗体跏趺于缸中,三年后启缸,见其面颜与生前无异,于是将其肉身涂金保护,供奉庵内(俗称“百岁庵”)。崇祯三年(1630),明毅宗敕封海玉为“应身菩萨”,并题额“为善为宝”,赐海玉肉身塔名“莲花宝藏”。无瑕肉身虽几经磨难,因僧徒妥为保护,至今仍供奉在九华百岁宫内。
罗尚忠
罗尚忠(1584—1627)字孝可,号正华,明代青阳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初授浙江平湖知县,后任江西建昌知县。为官清廉,惠政爱民,曾捐俸置田,建义仓,周济贫民。以政绩升任户部给事中,转任刑科、兵科给事中。其间,他曾13次上疏弹劾阉党魏忠贤,其疏文《请补建文君谥号》、《恤荫孙国诸臣》、《保杨涟》等载入《皇明通志》,后晋升太常寺正卿,曾充任江西乡试、礼部会试考官。天启七年(1627)奉命出巡,途中卒然病逝。
郑三俊
郑三俊(生卒年不详)字用章,建德(今东至县)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3)进士,授元氏知县,累任南京礼部郎中、归德知府、福建提学副使。天启初年,被召为光禄少卿,改太常。魏忠贤因三俊清谦望重,暗想结为心腹,特以户部侍郎官职晋升三俊,而斥徐大相、李三才二人。三俊即上疏救大相、三才,揭露魏忠贤阴谋。魏自此深恨三俊。崇祯初年,授南京户部尚书,后转任吏部尚书,复加太子少保,留北为刑部尚书。十五年(1642),召为吏部尚书。三俊为人端严清亮,正色立朝,多引荐贤士。家门前悬挂有“天子三问”匾额。熹宗死,三俊极悲伤,遂披缁入山,自号巢云老人,筑一室,曰“影庵”。卒年84岁,著有《巢云影庵》二集。
孔贞运
孔贞运(?—1644)字开仲,号玉横,建德(今东至县)人。孔子63代孙。万历四十年(1612)以句容客籍举应天乡试。四十七年(1619)登已未科殿试一甲第二名(榜眼),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泰昌元年(1620)同伯兄贞时纂修神宗实录并六朝奏章。熹宗时又纂修光宗实录。天启七年(1627)朝廷按其资格允原衔,充日讲起居注官。其时魏忠贤把持朝政大权,陷害忠良。朝臣多按魏的意图行事,贞运不畏权势,不与魏往来。崇祯元年(1628),任国子监祭酒。九年,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不久又加封太子太保。崇祯末年,贞运忧劳成疾,辞官归里。明亡,贞运不胜哀恸,不久病故。
吴应箕
吴应箕(1594—1645)字次尾,号楼山,明代贵池县兴孝乡(今属石埭县)人。崇祯十五年(1642)考取副榜,时年49岁。其人不拘礼法,不惧豪强,敢于斗争,慷慨直言。明神宗后期,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至崇祯时,农民起义、清军进攻。为挽救明王朝的统治,吴积极参与组织江南士大夫政治集团(复社),谋求改良政治。崇祯十一年秋,吴应箕、黄宗羲等发动复社140余人曾作《留都防乱揭》,驱逐魏忠贤阉党余孽阮大铖。弘光时,吴看望被阮大铖下狱的同党周镳,大铖急遣人捕之,吴逃去。南明隆武元年(1645)六月,清军南下,吴应箕投笔率众起义,开展抗清军事活动。明唐王朱聿健闻吴战绩,授以池州推官之职,纪监军事。同年因叛徒出卖,在贵池泥弯山口被俘,于池州附近石灰冲殉难。殉难前慷慨不屈,大义凛然,表现出高尚的民族气节。死后葬于洪村乌尖山(今里山乡)。民国初年,建吴应箕祠于百牙山,并将池州城西街改为楼山街。吴是一位文学家,一生著述甚多,其作品激昂豪放,气势磅礴,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具有独特风格。著有《东林本末》、《熹朝忠节传》、《两朝剥复录》、《留都见闻录》、《读书止观录》、《二十一史史论》、《楼山堂集》数十卷。
曹大镐
曹大镐(?—1651)字兆京,明末清初贵池县人。其父曹参芳,博学砥行,尤精易学,有著作《逊国正气纪》传世。大镐自幼受父教益,铁骨铮铮,韬略出众。清顺治二年(1645),福王朱由崧偏坐南明天下,巡抚程世昌将大镐推荐给桂王朱由榔,谓“其才可大用”。是时,江西大部地区已被清军占领。朱由榔命大镐前去收拾残局。大镐率领残兵散勇,重振军威,所攻郡县,每战必胜,被授予总兵官。很快又升为直、浙、江、闽四省总督,节制三十六营文武百官。官至兵部尚书,挂平海大将军印,封为定南侯。
顺治八年(1651)四月廿一日,大镐率领数骑出闽。行至黄村时,遭到埋没,终被擒。解至章京,清廷劝降,曹坚决不从。他在狱中三月,曾三次上呈《请死书》,并在《上父参公书》写道:“男镐不肖,两负君亲,徒劳七载,历尽艰辛。恢跑复闽,百战开诚。餐霜宿露、昼伏夜行。方先士卒,万死一生。百折不回,铁石此心”。顺治八年八月廿一日,曹大镐终被害于章江门外。其兄曹大钅监将遗体运回故里,葬于东坑岭下。乾降四十一年(1776),曹大镐名字载入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赐谥号“忠节”。道光四年(1824),建忠义祠,立忠节碑。
喻成龙
喻成龙(生卒年不详)字武功,清奉天锦州人。康熙五年(1666)官建德(今东至)知县,以政绩卓著,擢升池州知府,察吏安民,诸废毕举,尤培植人文,兴书院,建学舍,为学堂购经史50余部,并置学田700余亩。后任安徽巡抚,晋湖广总督。
夏鼎
夏鼎(1635—1715)字禹铸、贵池人。自幼读书习武,于康熙八年(1669)得中武举人。为了进一步求学,四年后再赴京赶考,他目睹朝廷腐败统治,毅然抛弃功名,回乡从父学习医术。由此潜心医学,热心医务。时人对夏氏父子有“两代以医术济人七十余年”的赞誉。他将自已多年的临床经验,与先父遗教融为一体,深入浅出,写成儿科专著《幼科铁镜》,刊行于世,广为流传。夏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他在《幼科铁镜》(卷一)开宗明义地写出“九恨”:即恨那不明医理而挑筋割肉的,恨那些不究病理草率用药的,恨那些不学无术而妒贤嫉能的,恨那用假药索钱财的等等。并进而指出有十三种品德不好的不可学医,表现出从医者应有的道德品质。相传康熙帝曾钦赐夏氏“道学人家”匾额悬于宗祠。
吴襄
吴襄(1661—1735)吴襄,字七云,号悬水,清代青阳县(今九华山)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充任《明史》、《八旗通志》总裁及《治河方略》、《诗经集注》总纂修官,兼任会试司考官,教习庶吉士。雍正元年(1723),命直南书房,升侍读学士,督顺天府学政。雍正三年,晋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充任经筵讲官,参与《明史》、《八旗志》的纂修,撰著《贤良祠诸臣列传》。后晋升礼部尚书,署都御史。雍正十三年病逝,谥号“文简”公。吴襄心性善良忠厚,为患病卧床老父侍奉汤药不假人手,中年丧妻,而不续娶。少时与乡人徐念祖友善,岁试选贡生时,吴、徐试卷次第甲乙,不相上下,念徐年长,吴让徐先入选。徐念祖多才早逝,吴襄为其刻遗作行世。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诗文造诣甚高。雍正帝评为“文章归大雅,学术在纯金”。著作有《悬水诗集》、《锡老堂诗秒》和《梅花诗百首》等传世。
王懿修
王懿修(1736—1816)又名颐寿,字仲美、春敷,号最嘉,清代青阳县杨田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上书房侍讲学士。先后出任陕西、广东、江西正、副主考官,广西提督学政。后任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官。他举正择优,选贤任能,为时所推崇。以功绩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累升都察院左都御使、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居要职掌理有条,持身严正,谦虚和善。乾隆四十四年,为家乡《池州府志》撰序。80寿辰时,嘉靖帝遣侍郎成格赏送寿佛、如意、文绮等珍贵礼品。后诰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嘉庆二十一年病故,皇帝派庆郡王永参加葬礼,诰赐谥号“文僖”。著《春日文集》和《呤余堂室全集》。
王宗诚
王宗诚(1763—1837)字仲孚,号廉甫、莲府。清代青阳县人,王懿修之子。聪慧好学,博学多才。乾隆四十七年(1782)进士,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后出任云南、四川、陕甘主考官,山东、江西学政,会试副总裁。始终持正评卷,礼贤爱士。以政绩升任礼部尚书。后历任工部、刑部和兵部尚书,兼顺天府尹。为维护国家统一,奋力除恶锄奸。道光八年,维吾尔贵族张格尔受英帝唆使进犯顺天,王宗诚时任兵部尚书,布署反击,生俘张格尔,以功得褒赏。他主持兵部20年,运筹有方,深得清帝倚重,名噪一时。道光十七年病逝。著《红杏山庄文集》四十卷。
张士范
张士范(生卒年不详)字仲模,清代陕西蒲城县人。早年中举。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中书知池州府。任职十一年内,亲课耕读,体恤民情。在主持重修府城南翠微堤时,曾直言批评康熙十年池州知府朴杯玉,拆毁翠微堤之妄举。他主张“作事谋始,宜顺人情,人情所欲东,不能强之西也”。(张士范《重修翠微堤记》)他还曾先后倡修府城南通济桥,殷家汇永济桥,在翠微堤南端建采露亭,供行人休憩。三十八年始主修《池州府志》,于四十三年(1778)付梓问世。张擅长诗文,所到之处,常留墨迹,有《游万罗山》诗刻于万罗山通天门。
胡金祥
胡金祥(1833—1865)贵池人。少年时,因家贫在安庆、贵池江边码头当雇工。清咸丰四年(1854),胡金祥率雇工30人投奔太平军翼王石达开,编入国宗石镇仓部,胡作战勇敢,投军两年后为裨将。咸丰六年(1856),胡金祥部队被划归太平军将领汪海洋指挥,胡深受汪海洋赏识。天京事变后,胡、汪随石达开部沿江东进,协助天王洪秀全讨平韦昌辉之乱。叛乱平定后,胡金祥在军中受到猜忌和排挤,被迫出走天京,至芜湖金柱关大营,他广出告示,号召太平军随其南下,开辟新地区。是时,汪海洋举兵会合,二人率部自皖南转战至广西。咸丰十年(1860),胡金祥和汪海洋脱离石达开部,自桂北万里回师,一直打到湖南道州地区,消灭清军和地方团练3000余人。同治三年(1864),天京陷落后,太平天国大势已去,胡金祥紧随汪海洋部在浙西湖州边战边退。龙岩一战,胡金祥杀死清将张运兰。战后,被升为朝将,兼左翼长。同治四年(1865)4月,胡金祥在广东镇平山区与优势清军作战,兵败被俘,英勇就义。
圣传
圣传(1828—1889)清代名僧,俗姓王,字玉忠,安徽桐城人。儿时喜欢效法佛学,6岁至本县定安寺,依性源和尚出家,习经史,善诗文。19岁发大心,求受净戒,至九华山,历时四载,勤奋研读诸大乘经,略有会通。当时甘露寺席虚,圣传应众僧之请为住持。一年后,游谒名山,参诸知识,于是由普陀至宁波天童寺,皈依长老奇之,命其充任首职。同治十年(1871)复归九华山,见无相寺沧为棘榛,于是在其址结茅为庵,苦心经营六年后,终成巨刹,僧众云集,开坛传戒,三度弟子四百余人。圣传又在铜陵大通镇,以原大士阁废址结舍而居,以接待云水僧人。同乡姚明盛居士,慕名问道,感沾法益,便投巨资,并倡众助,修建殿宇,不到一年,成为丛林,额曰:“普济寺”(又称“大九华山头天门。”)圣传在普济寺开坛传戒,广收僧徒,宏宣佛学,远近闻名。光绪十五年圆寂。
刘瑞芬
刘瑞芬(1827—1892)字芝田,清末贵池人,以诸生入李鸿章幕府,主管水陆军械转运。光绪二年(1876)代理两淮盐运使,驻杨州。时逢淮北饥荒,饥民多流散杨州一带。刘筑圩城外,构棚让饥民住宿,派员筹粮赈济,按人口发给,使6万多灾民得以平安度荒。后刘改任苏松太道,看到上海租界浦江停靠船位,经常受到破坏,外商经常侵入中国船只停泊的地方,就命人丈量江岸,重新作出规定,自此外商就不敢再来侵扰中国船只。光绪十一年(1885),刘瑞芬受命出使英俄等国,后虽被授为太常寺卿,迁大理寺,但仍留任为大使,改驻英、法、意、比等国家。在出使英俄等国初期,俄国人觊觎我国漠河金矿,他极力奔走总理衙门,主张自己国家开办。英国侵略我国西藏,刘瑞芬极力反对,维护国家领士统一。光绪十五年(1889),刘被召回国任广东巡抚。十八年(1892)卒于任所。著作有《刘中丞奏稿》四卷、《西轺纪略》一卷、《养云山庄诗文集》六卷和《青山诗集》六卷。
周学海
周学海(1856—1906)字澄之,建德(今东至县)人。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任内阁中书,官至浙江侯补道。他潜心医学,宗师张璐、叶天士。为人治病,辄有奇效。光绪十七年(1891),校勘出版《周氏医学丛书》,全书共分初、二、三集。初集为周氏校刊的医籍,多为宋、元所刊,世称善本;二集为周氏撰著及评注书;三集除一种是校刊外,均为周氏撰著或评注。丛书所载临床经验及方法,在医疗实践中效果显著。《周氏医学丛书》后传江、浙、闽、皖南等地,颇有影响,为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作出了贡献。
杨文会
杨文会(1837—1911)字仁山,石埭人。少时禀性颍悟,能文赋诗。青年时性豪爽任侠,好读奇书,广涉音韵、历算、天文、地理等,他曾一度萌发过实业救国思想。同治二年(1863),曾经理曾国藩创办的谷米局。三年(1863),他开始研究佛学,遍求佛经,四年,在安庆以从事佛经的收集、整理工作,并广与各地佛教界人士密切往来,探讨佛学渊源。同治五年,在南京创办金陵刻经处,潜心研究佛学,并亲自勘校刻印,苦心经营,初具规模。光绪元年(1875),经理汉口盐局工程。四年,受聘为参赞,随曾纪泽出使英、法。后又随刘瑞芬出使英国。回国后,见清廷腐败,国力衰微,发誓从此“不与政界相往还”。光绪十六年,日本名僧南条雄文到中国访求佛经古刻本,与杨文会相识,杨得其帮助,从日本收集到300多种我国佛教逸经,并择其善者加以翻刻。二十年(1894)杨与英人李提摩太将《大乘起信论》译成英文。二十三年,杨又在南京延龄巷筑室,储存经版。三十三年,在刻经处开办佛学学堂,职名为“祗洹精舍”,自任佛学教师,开创了中国佛学院的先河。后与同仁创立佛学研究会,被举为会长。杨文会为中国佛教经典的整理、校刊、刻印和出版、竭尽了毕生精力,他的刻经处,收藏各地的佛典木版十余万件,经典达百余万卷。并刻制极东世界,大悲观音等图像十八种之多。赵朴初先生为重印的《净士四经》作序说:“杨仁山居士遣著,开佛教一代风气,为居士著述之先河,有功于我国近世佛教之发展者圣钜。”其著作颇多,佛教著述有《大宗地玄文本论略法》、《十宗略论》、《观经略论》和佛教散论《等不等观杂录》。还著有对孔孟诸家研究的《论语发隐》、《孟子发隐》和《道德经发隐》等为研究中国佛教的著名学者。
月霞
月霞(1858—1917)近代高僧,俗姓胡,名显珠,字以行,湖北黄冈人。19岁出家于南京观音寺,又在铜陵莲花寺受具足戒。嗣后云游名寺,“弘法数十年”、“以宏阐贤首(华严)宗著称”。足迹远至日本、缅甸和印度等国。光绪年间,他接受九华山东崖寺延聘,出任方丈。光绪二十二年(1896)月霞偕湖北僧普照等来到九华山翠峰,见古翠峰寺(上院)已成荒墟,立志恢复此处名胜。在当地居士汪文鼎等资助下,山僧披荆斩棘、鸠工建造,遂成殿宇。光绪二十四年(1898),月霞便在新修的翠峰寺,开办“华严道场”向僧徒进行僧伽教育,开创了中国佛学教育史上的先河。“华严道场”;培养了一大批僧伽人才,其中有后来成近代高僧的虚云和尚、名僧心坚等。使翠峰寺不仅成为一大丛林,而且翠峰寺一带发展有二十多座寺庙。“殿宇渐兴,香烛永跃”,成为佛教界朝山求学者必到之地。月霞晚年在上海创办华严大学(校址设在哈同花园内),英国人哈同是该校的经济襄助者,狂妄要月霞等人向他行三跪九叩首大礼,月霞拒不行礼,愤然拂袖而去,保持了民族气节。
姚捷勋
姚捷勋(1881—1917)学名国跃,字继之,号黩斋,贵池县人。清时,迁江西定居。清末,任江苏候补道。民国时,任上海巡警总局局长,顺天督捕局总办,京兆巡防营务处处长。后调任广东警务处处长兼粤省警察厅厅长,琼崖水警厅厅长。因响应孙中山革命,在粤护法有功,荣膺陆军中将军衔,授三等文虎章和三等嘉禾章。民国六年(1917)病逝,葬于江西南昌邓家埠小桂花山。
余干臣
余干臣(约1850—1920)黟县人。从小读书,后为官吏。光绪元年(1875)被罢职后,从福建回乡经商。他目睹红茶畅销利多,遂到产茶区建德县(今东至县)尧渡街开设红茶庄,仿“闽红”试制工夫红茶成功。工夫红茶质优味醇,色泽乌润,条索紧细,锋梢秀丽,汤色叶底红亮,香气清鲜持久。为扩大红茶生产,他又在祁门县闪里开办红茶分庄,所制红茶统称“祁红”。“祁红”是闻名中外的功夫红茶,它与印度大吉岭红茶、斯里兰卡乌龙茶并称世界三大高山红茶,“祁红”赢得“茶中英豪”美称。民国4年(1915)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周馥
周馥(1837—1921)又名玉成,宗培,字玉山,建德(今东至县)人。初投淮军,任李鸿章文牍,为李器重。光绪三年(1877)署永定河道,七年(1881)任津海关道,十年(1884)中法战争爆发后,奉命赴渤海口编练民舶团练。协助李鸿章办理洋务达三十多年,凡筹建北洋海军,开办水师学堂,设立天津机器局、电报局,创办开平煤矿、唐胥铁路等,周无一不参与。光绪十四年(1888)迁任直隶按察使。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任前敌营务处,在前线调护诸将,收集散亡,转运军需。马关条约签订后,自请免职。二十五年(1899)任四川布政使。次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李鸿章被任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调任直隶布政使。李鸿章任议和全权大臣,他为助手,入京处理教案。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鸿章病死后,周即任护理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留京与外国侵略者交涉撤销天津都统衙门,归还津榆铁路。次年五月升任兵部尚书,六月调任山东巡抚,时值黄河缺口,组织官民,筑堤防堵。光绪三十年(1904)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三十二年(1906)任闽浙总督,未到任,旋调任两广总督。次年,以老告归。民国六年(1917)张勋复辟,被任为协办大学士。死后谥“悫慎”。著有《周悫慎公全集》。
章树桢
章树桢(1857—1923)原号九渊,为避宋儒陆象山之讳,改号筱陆,东流(今东至县)人。幼时从舅就读,18岁入氵半,20岁设馆授徒,28岁补禀,50岁才得岁贡,终未中举。他性豪爽,体貌魁伟,不畏官威,思想开通,多为地方建设筹划。光绪年间,他倡议开辟道路,建桥数十座。鉴于乡里地多荒废,募金选购湖桑数万株,赠给人栽种。又致力于教育,与同仁共创晋阳乡小学堂。因东流产棉多,召集富绅聚资,赴沪购回日制轧花机25部,亲自使用推广,产出优质棉畅销外地。他毕生热心乡里建设,不愿做官,晚年以岁贡被选训导,晋授县丞,但都未上任。民国期间,被选为省参议员。皖督军倪嗣冲以军响不足,提出盐斤加价,唯章不畏诱迫,坚决反对。有人相劝,他说:“今日一举手,全皖父老则受加税之害,吾忍为之”他嗜酒且喜吟诗,常与子论诗曰:“诗贵在真,真者适于时,适于境,适于我也。人之真情,可以动物,以歌咏出之,所感尤深。”遗著有:《燕泥书屋文集》和《筱陆诗钞》,惜已佚。
章兆鸿
章兆鸿(1868—1926)字远亭,贵池县人。父务农,自幼好学,童试举秀才(廪生)。光绪年间,在家教私塾,教诲学子注重文章的经世致用。他写的“试式论”,“启蒙四十法”,县境塾师争相抄,传为佳话。戊戌维新后,章任县立高等小学堂国文教员。宣统初年,任安徽第四公学教习。宣统三年(1911)十月,章被推选为贵池县临时议会议员。民国元年(1912)元月,又被推举为安徽省临时议会议员,赴安庆就职。是年,浔军黎宗岳部骚扰池城,章与胡子正等奔走呼号,并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控告黎军暴行。民国2年(1913)春,章兆鸿被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国会议员,进京就职,在北京,他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深怀不满,在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时,将“袁世凯”写成“哀世凯”,一划之差,意妙双关,既使选票作废,又寓以嘲弄。嗣后,参与《天坛宪 法》的起草,该草案倡导“内阁制”,企图限制总统权力,遭致袁世凯以武力解散国会。章从此脱离政界,返归故里。章流连山水,以诗文自娱,藏书甚丰,常与国学大师章太炎书信往来。他的论文《桐城古文、徽郡经学甲天下试论述之》,深得章太炎的赏识。章虽身为“京议员”身份,对乡农村民向以礼待之,排忧解难,乐于助人,深受称赞。
刘世珩
刘世珩(1875—1926)字聚卿,又字葱石,号继庵,刘瑞芬之子,贵池县人。16岁考取秀才,18岁乡试中举。光绪廿七年(1901),刘25岁时,至湖北任道员,后调江苏管理江南商务局兼南洋保商事宜。光绪二十七年(1903)春,奉命前往日本大阪参加第四次劝业博览会,并考察东京、名古屋、北海道等地商业。回国后,曾向清廷提出很多振兴国家经济建设与措施,并自行为之努力。他在江宁(今南京)集资办实业,组织全国第一个省城商会,开办商业丙等学堂,建立江南商品陈列所,劝业工艺局,引进铁制纺织机械织造毛巾、棉布、提花绸缎等纺织品。次年,清政府着手整理财政币制,美国博士曾提出使我丧权辱国的“银价议”主张。刘遵两江总督魏光寿之嘱,撰写《银价驳议》,力主不能采纳“银价议”,以维护国家权益。他又根据外国币制和我国情撰成《圜法刍议》一卷建议物币制改为计数制,国家设立统一的钞币发行机构,受到清廷执政大臣重视。光绪三十一年(1905),调京参与财政币制整理。三十二年,任度支部右参议,天津造币厂监督。三十四年(1908)升任直隶财政正监理。宣统三年(1911)升补左参议兼任湖北造币厂总办。辛亥革命后,他退居上海,因酷爱文物古籍,藏书丰富,校勘古籍尤精。在草鞋滨建筑“楚园”。藏书楼名曰“聚学轩”,专贮金、石、书、画。他收藏的古籍、文物有宋嘉本篆、正二体的《易》、《书》、《诗》、《礼》、《春秋》、《论语》、《孟子》等经书,南唐乐器大、小两忽雷,汉建昭雁足灯、黄山第四灯、汲绍行灯、大吉鹿卢灯等数千稀世之珍。他曾刻《聚学轩丛书》5集,60种,校刻《暖江室汇刻传奇》37种、《玉海堂影刊宋元椠本丛书》22种、《宜春堂影宋元巾箱本丛书》8种及《赐书堂汇订曲谱》、《一印一砚庐金石丛书》等。其中有罕见的艺术名著稿本,或其早经绝版的珍本、善本。此外,他还精心搜集了自唐至清贵池先贤旧著遗稿31种,整理校勘后刊成《贵池县先哲遗书》二百一十四卷。民国15年(1926)病卒于上海。著作有《贵池沿革表》、《吴应箕年谱》、《刘城手谱》、《双忽雷本事》、及《曲谱》、《曲品》等。
朱富润
朱富润(1895—1929)朱富润,又名义才,外号朱老五(系结盟兄弟中排行老五),东流(今东至县)人。15岁帮人放牛,16岁为油坊打榨锤,18岁父母双亡,孤苦度日。因私卖白荡湖,触犯族长、豪绅,被送交官府下狱。他性格刚直,勇敢过人。在狱中也为难友打抱不平,敢于顶撞狱官。5年后获释,浪迹江湖,继而投军。民国15年(1926),在国民革命军三十三军一团任营长,后被遣散回乡。朱、叶两村争田械斗,他因遭败诉,对社会愈益不满。杨某借朱名义在外劫掠,官府便烧朱房屋,朱无赖流浪他乡。民国16年2月2日,朱同8位好友在檀村胡家庙饮血结盟,决定拉队伍铲富济贫。继而向豪富借款借枪,招集散兵游勇。年底红军到东流、至德山区,朱闻风宣布起义,组织500余人的农民武装,被推举为起义军首领,号称“天下第一军”。提出口号“铲富济贫,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为穷人撑腰,收回白荡湖交穷人管理。10月,朱率部去江西找红军大部队,沿途宣传“条牛担种家里目困,平头百姓不过问,穷哥儿们不好混,跟着我们朱富润。要想儿孙不吃苦,快来拥护朱老五,贪官污吏定杀掉,土豪劣绅定不饶”。沿途砸监释放被关押的人,分粮散款,群众迎送,放爆献茶。一路智取榉根岭,过祁门,破休宁,夺万安,旋克皖南重镇屯溪,豪绅纷潜逃,一时震动皖、浙、赣三省。南京国民政府恐朱入赣与红军会合,四处法调兵围攻。屯溪战役中,朱部放火烧了商业区,声誉受损。后转战龙氵云,直捣石田汪仲容(屯溪商会首领)家乡。在攻婺源时,被浙江保安二团所袭,遂奔浮梁,转彭泽又遭赣军堵击,奔望江县吉水沟,与皖军一百三十八旅巡查队遭遇,激战数小时,巡查队败退。朱左眼受伤,化装往安庆医治,经官珊时,被团董吴钢等发觉报告,4月23日上午被捕。第三天行刑时,他正气凛然,视死如归。
钱翰臣
钱翰臣(生卒年不详)字墨卿,贵池县人。清末秀才。民国初年,他倡导在湖滩地带,集资圈圩防洪,招佃耕种田地。民国3年(1914)至民国9年(1920),在他的领头下,筑成三万圩,变荒地为熟田。民国13年,又筑成万兴圩,保护面积有5万余亩,为当时全县第一大圩,名振一时。后与东流县章大光为圈筑圩堤引起讼事,受打击后,身体渐衰。30年代初病故。
林恒山
林恒山(1869—1933)青阳人,著名雕匠。民国期间,曾与刘本荣承建朱氏宗祠和戏楼,参与九华山祗园寺、旃檀林雕刻工程。他擅长雕刻《三国志》、《西游记》人物故事,栩栩如生。其代表作有《天水湾孔明射姜维》、《虎牢关三英战吕布》等。
刘进贤
刘进贤(1897—1933)至德(今东至县)人,民国17年(1928)参加革命。18年,任共青团秋浦县特别支部书记。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年(1930),红十军攻克秋浦县城时,他以秋浦县高等小学教师的公开身份,动员32名学生参加红军,曾任红十军秘书长。22年,在赣东北转战中不幸牺牲。
宁坤山
宁坤山(1910—1934)青阳县人。民国21年(1932),在南阳湾加入中国共产党,分管中共青阳特别支部农运工作,负责组建“穷人会”、“破衣会”、“土地会”,壮大了共产党的外国组织。民国23年1月至6月,先后任中共陵阳特别支部书记、中共皖南工委委员、中共陵阳区委书记。由于,皖南工委被破坏,宁坤山策动驻陵阳镇的县保安队士兵反正,事泄后,被捕入狱,坚贞不屈。三个月后,交保释放。出狱后,继续秘密进行革命活动,是年12月,红十军团路过陵阳时,宁即会晤方志敏等红军领导人,请求帮助建立地方游击队,得到该团某师留下11人(枪),连同宁联系的共十七八人,组建成陵阳红军游击队,宁任指导员。其后,这支武装发展到40多人,成为“杜家村暴动”的主力。在激战中,宁身中枪弹,英勇牺牲。
凌霄
凌霄(1905—1935)原名志昂,贵池县人。幼年读私塾,继考入省立第七师范附小,毕业后考入芜湖私立职业学校。民国14年(1925)赴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步科,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参加北伐,先后任连指导员等职。大革命失败后,民国17年回到贵池,不久与中共怀宁县委接上组织关系。同年冬,中共贵池特别支部成立,凌霄任书记,领导开展学生、士兵、农民和工人运动。民国18年,贵池县中学暴发驱逐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兼校长胡珩的斗争,取得了胜利;馒头山煤矿工人在两次大罢工中,使工人增加了工资;白洋、梅埂等地的贫苦农民开展了抗租抗债的斗争。民国19年(1930)初,中共怀宁中心县委调他到潜山县委工作,化名严宽,任潜山红军独立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后改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和第一团团长。请水寨暴动失利后,回到贵池、铜陵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组织和参与组建中共徽州工委。21年后,白色恐怖日益严重,徽州工委转移,凌霄失去组织联系,化名胡新华,以私塾先生身份作掩护,隐蔽在泾县翟村。23年,由于叛徒出卖,不幸在泾县被捕,安徽省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向乃祺曾使尽了各种技俩,凌霄不为所动,于民国24年1月16日,慷概就义。凌除富有军事才能外,对旧体诗词颇有造诣,留有诗作30余首。其中《黄花岗感怀》云:“黄花岗上昂英才,浩气长存亦异哉。棋局漫敲谁先著,潮声静听我徘徊。千垂百练浮江月,一点丹心似瘦梅。快剑欲磨酬壮志,群氛扫尽岳云开”。表达了他立志救国爱民的情怀。
檀炳光
檀炳光(1909—1935),又名作章,贵池人。民国18年在贵池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派回留田进行革命活动。21年中共贵池县委成立,檀任县委书记。23年10月,檀在皖南苏区的太平县柯村学习政治军事后,任皖赣红军独立团参谋长,率领200多名农民赤卫队进入西馆(今青阳境内),直捣国民党武装孙开梅部的老巢,毙敌、俘敌多人,缴获枪枝30余条。24年1月,参与发动留田年关暴动,指挥火烧杉山庙战斗,消灭了驻守杉山碉堡的国民党武装,保证了红军的联络交通和给养。同年5月,皖赣红军独立团由高山、石台方向与主力部队会师北上,檀炳光率部在祁门大山开展游击活动中,遭敌重兵包围,在指挥部队突围时,不幸中弹牺牲。
吴介唐
吴介唐(?—1935)字耐夫,岳西县人。民国15年安徽省立第一师范毕业,考入湖北武昌大学。因拮据辍学,在家教私塾,后任小学校长。16年,经王步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7年,安徽省教育厅招考县教育局长。按中共潜山县委决定,介唐应试,受任潜山县教育局长。他以此公开身份,为后来的请水寨暴动培养了一批骨干分子。19年5月,吴介唐遭国民党捕押,保释出狱。后以行医为名,于20年11月未贵池丁香地区,找到请水寨暴动失散的同志,吴当即赋诗赠勉:“踏遍长淮过大江,关山处处是吾乡。世乱应忘家室虑,途长原效犬马忙”。是年冬,吴任贵(池)、秋(浦)、东(流)边区县委书记。22年先后建立了贵池、秋浦、东流、石埭、太平、泾县、宁国、宣城等10个中共县委组织,吴任中心县委书记。同时建立皖南游击总队,配合方志敏领导的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山区活动。24年,国民党78师和保安大队大举扫荡,皖南游击总队惨遭失败。吴介唐患足疾,行走艰难,隐蔽于贵池棠溪滴水岩,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同年冬,被害于青阳东门外。就义前,他曾书一联:“为政治翻身,牺牲无愧;干革命到底,流血何妨”。
江长林
江长林(1908—1935)至德(今东至)人,民国23年(1934)参加游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相继担任游击队长,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长等职。24年(1935)六月,他率游击队到洋湖镇打土豪,在乌沙河与国民党国一个连遭遇,他用一颗手榴弹,炸死敌人2人,炸伤1人,游击队员趁势冲上去,缴获敌人6支步枪,子弹数十发,人们称为“当今赵子龙”,并誉为“孤胆英雄”。是年9月,因叛徒告密被捕,敌人剥光他的衣服,用尽各种刑法,往他身上捅了十几刀,宁死不屈,英勇牺牲。江南县委召开追悼大会,特区苏维埃政府敬赠挽联:“浩然正气冲霄汉,烈士美名传九州”。
姚震
姚震(1884—1935)字次之,贵池县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获法学学士,曾在日本司法省及裁判所实习。宣统二年(1910)归国,为法科进士,任法部员外郎、大理院推事。民国元年(1912),新法典编纂会成立,聘为调查员,襄助编订新法典,旋被袁世凯任为北京政府大理院第一庭庭长兼司法会议会员。民国2年,兼总统府军事法律顾问、甄拔司法人员会审议员、政治会议委员。4年,任司法官惩戒委员会委员。民国7年(1918),兼任高等捕获审检厅首席评事。是年秋,任大理院院长兼高等捕获审检厅厅长。9年,辞院长职。11年(1922),任段祺瑞执政府秘书长。13年,任临时法制院院长。16年至17年,任司法总长。民国24年(1935)8月逝世。
章大光
章大光(1893—1936)字其道,东流(今东至)县人。其父教家馆,幼从父教。民国8年(1919),毕业于安庆法政专门学校。民国9年,经许世英推荐到实业部工作。14年,在八都湖等地垦荒圈圩,计划办农事实验场。同年,在大渡口盖房拟办棉纺厂,均因阻力丛生而计划落空。民国18年,创办东流大同小学他募捐筹建经费,自捐银洋200元,并捐出圩田100亩作学校基金。20年,在校学生240人,省督学桂丹华来校视察,认为该校校舍与学生各种成绩为全省乡小之冠。民国21年,他又创办私立大光中学,附设师资班,捐圩田400亩作学校基金。是年,李济深、蔡廷锴的十九路军在福建宣布成立“福建人民政府”校内一些学生张贴标语表示支持,章大光掩护这些学生,省政府认为他有伺机闽变意图,密令通缉。23年数月不雨,旱灾严重,章开仓放粮,赈救灾民,凡八都临近居民,按口50斤,不计利息,并命厨给领粮者饱食一餐,同时还动员章某放粮300担。他热情好客,济穷扶困。凡来访者,均亲自招待,客去赠以川资,家资用于建桥、济贫,扶困亦多,被誉为“小孟尝君”。25年,安徽省长刘镇华因人告密说大光中学有共党组织,常在江南一带贴标语,便指令抓捕了章大光,无辜被枪杀。
徐花枝
徐花枝(1900—1936)女,至德(今东至)县人。从小务农。民国22年(1933)参加革命,民国24年(1935)7月参加江南特委妇女干部培训班,学习后,接任贵秋县一区苏维埃政府妇女主席。徐工作踏实,经常走村串户,动员和组织妇女唱歌识字,剪头发,放大脚,做军鞋,支援红军。民国25年(1936)2月,红军主力北上,徐花枝坚持地下斗争。一天,她背着孩子,化装成村妇,下山侦察敌情,不幸被捕,敌人几次严刑拷打,她坚贞不屈,拒不招认。2月7日,徐花枝正抱婴儿,残暴的敌人从其怀中夺下婴儿,将其拖至项街大塘边,举起大刀就砍,惨遭杀害。死后敌人尚不罢休,又将徐头割下挂在金塔村一颗树上,示众3天,泄其仇恨。
陈仲亭
陈仲亭(1908—1936)又名陈一煌,化名陈丹炜、陈梦湖,秋浦(今东至)县人。工商业家庭出身。民国14年(1925),考取芜湖私立民生中学,次年转安庆私立成德中学就读。民国16年2月,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在北伐途中进驻秋浦县城,帮助建立了国民党秋浦县党部和各民众团体,陈担任秋浦县青年联合会负责人。后因秋浦局势恶化,陈转移武汉,在特训班受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年7月,派回秋浦,任共青团秋浦县特别支部书记,并被选为秋浦县旅外学生联合会负责人,兼任《新秋浦》月刊总编辑。民国17年春,陈考取安徽大学。在校他发起和组织“文艺研究会”,展开反封建文化宣传。民国18年初,他领导安徽大学团支部,开展了驱逐校长陈天放的斗争。后因叛徒胡琦告密,陈仲亭等32人被捕,以“叛乱未遂”罪判刑2年。民国19年9月,他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选为支委、小组长。为改善狱中生活条件,他领导了监狱在押人员的绝食斗争,迫使监狱当局整天开放“号门”以“自由”放风,致使陈被加刑并移狱囚禁,至民国22年上半年才获释。陈出狱后回到家乡官港教书。当时方志敏在赣北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扩大到秋浦县境,官港百姓受到鼓舞,有200余人参加了农民团。他和农民团商定,腊月24日举行暴动。后因泄密,陈被迫转移他乡。民国23年春,陈携家眷到上海,化名陈萝湖,在玻璃梦当工人。与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接上关系后,被安排到申报馆当练习工人,后任中共浦东地下联络站站长,以电器商店经理作掩护。又因失密,转入南京铁路局从事秘密工作。由于叛徒出卖,在南京下关车站被捕,25年4月24日凌晨,在南京雨花台慷慨就义。陈仲亭殉难3周年时,著名作家张天翼为他书写挽幅:“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人”。
高炳麟
高炳麟(约1866—1936)字文伯,贵池县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三十三年,贵池设立教育行政主管机构劝学所,高被委任总董事长兼视察员。为兴办新学,不遗余力。宣统二年(1910),他被各界推举,充任安徽省谘议局议员。辛亥首义后,建议改县团防局为巡营。民国元年(1912)1月,高被选为安徽省临时议会议员。2月,作为池州六邑(贵池、青阳、铜陵、石埭、建德、东流)的首席代表,亲赴南京,呈文控告黎宗岳部在池州的不法行迳。6年(1917)任安徽省实业厅长。8年,主持编成“安徽省六十县经济调查繁表”。20年代后,辞官归故里,多方关注地方公益事业。22年,任贵池县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24年,在县财务委员会会议上,他建议从预备费中动支定额款项,为省第八图书馆(贵池城内)提供经常费用,促成该馆提前开放,为民众服务。
王源瀚
王源瀚(1867—1936)字涤斋,贵池县人。清光绪(已丑)举人。甲午战争期间,投观察使刘芗林,为其幕僚,奉命前往接收被日军占领的旅顺。目睹清廷腐败丧权辱国,辞官回乡,团结名流,倡导地方自治,创办新学。光绪三十年(1904),他与章敏斋联名上书《清赋刍言》呈知县,历数田赋“保书制”的弊端,力主改革田赋,设立“钱粮柜”。田赋改革后,王在安庆创办学校,在贵池建垦殖场,兴办池州府高等小学堂和女子高等小学堂。同时,还受命率陈访先、邵华等公费留日学生赴日本。民国2年(1913),任国会参议员,参与制订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称帝时,王随议员中反袁派赴广州参加“护法反袁”斗争。10年(1921)任安徽省民政厅厅长。16年,创办贵池粮食维持会,筹集粮饷,支援北伐军。21年,任黄山建设委员会委员,为黄山建筑布局作过贡献。25年(1936),病逝于上海。
江小妹江小妹(1915—1937)女,又名陈小妹,化名胡春秀,至德(今东至)县人。民国24年(1935)5月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贵秋县第一区妇女主席,中共皖南特委妇女部长。其间,她动员妇女参加贵秋东中秋暴动,放大脚,做军鞋、送情报,动员青年参加红军。是年10月,调红军独立团练文习武,掌握了不少的军事本领。江南特委遭敌破坏后,她随部队转移到皖浙赣三省交界的山区,在皖、浙、赣省委机关工作,兼浙江佛岭山中心县委副书记。民国26年(1937)3月10日,江小妹和县委同志一起,在柴家村举行农民暴动,揪斗恶霸,没收地主财产、粮食,分给穷苦农民。7月,攻打开化县城,小妹率领先遣部队,她一枪打掉哨兵,红军迅速占领城头,解放了县城。几天后,敌人纠集强大兵力,疯狂向根据地反扑,因寡不敌众部队失利转移进山。由于敌人封锁,生活十分困难。一天,小妹下山搜集一些蔬菜,同柴村妇女主席曹某一道上山。半山腰突被3个保安团丁抓住,押着下山。当走到一山崖边,小妹灵机一动,假装要解小便,曹会意蹲下。团丁们骂了几句,便点火抽烟。小妹趁机用扁担收拾一团丁打下山崖,又把另一个腰部打伤趴在地上,还有一个企图开枪,小妹一脚踢掉团丁的枪,与之撕打,拳打脚踢,结束了团丁的性命,被打伤趴在地上团丁摸到枪,正要朝小妹瞄准,曹猛扑上去扭住不放,这时,她又转身协助曹收拾第三个团丁。她俩将敌尸抛下悬崖,捡起枪枝弹药,挑着蔬菜归山。民国26年10月23日,小妹在开化县十五都西坑区委书记家开会,因叛徒告密被捕。审刑中,她以痛斥与嘲弄来回报敌人的软硬兼施。26日上午,江小妹在开化县城南门外河滩上,被敌杀害,壮烈牺牲。
王世鼐
王世鼐(1902—1943)字调甫,号心雪,贵池县人。11岁时随父王源瀚住旅顺,后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民国8年(1919),在北大毕业前夕,参加了“五四”运动,遭到反动当局逮捕,后获释。是年秋,王世鼐自费留学美国,获美国爱阿凡大学经济学士和华盛顿大学政治博士学位。旋赴英、法、德、意等国考察政治、经济制度及实业情况,于13年回国。民国14年(1925),王被委任为国务院参议,并先后任民国政府工商部商业司经营科科长,通商科科长、北平市政府参事,中国国际贸易局总务兼编纂,北平政务委员会专员和东北解交研究委员会常务委员。其间,王曾于17年分别以中华民国政府代表和中国代表的身份,出席了在荷兰举行的中华合众蚕桑会与第五届国际商会。民国32年(1943),在赴任苏浙皖区烟草专卖局局长途中,患肺炎治疗无效,于同年3月病逝于江西赣州旅次。王世鼐擅长格律诗,著有《猛悔楼诗抄》四卷,收入诗作400余首,于民国33年(1944)3月出版行世。
周学熙
周学熙(1866—1947)字缉之、止庵,晚号松云居士、砚耕老人,至德(今东至)县人。光绪十九年(1893)举人,初任山东候补道。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直隶省开采矿务局总办。二十八年(1902年)奉命筹办银元局。次年创办直隶工艺局,督办官银号。三十一年(1905)补授直隶通永道,后调署天津道。三十二年(1906年)任长芦盐运使、直隶按察使;,并集资接办唐山启新洋灰公司,开办滦州煤矿,后被英国吞并,组建开滦煤矿。三十四年(1908),筹设北京自来水有限公司。宣统三年(1911)任农工商部丞参议、税务处会办。民国元年(1912)任北京临时共和政府财政总长,2年受袁世凯指派与五国(英、法、德、俄、日)银行组订善后借款合同,旋即辞职。4年再度出任北京政府财政总长,倡行烟酒公卖及清理官产,倡设中国实业银行和大苑农工银行。还在唐山、天津、青岛、安阳等地开设华新纱厂、兴华棉业公司和启新机器厂等企业,是民国初期财政、实业界的著名代表。14年,辞去各公司职务,晚年定居北京。周遵母训曾为家乡至德修学殿、建桥梁、设电厂,开办农林公会和专业劝业所等社会公益事业,使家乡人长期受益,民国36年9月26日逝世于北京。著有《东游日记》、《中学正宗》、《西学要领》和《文辞养正举隅》等。
刘温卿
刘温卿(生卒年月不详)贵池人,周学熙夫人。崇尚节约,乐善好施。光绪三十一年(1905),周学熙出任天津道,重整天津的慈善机构广仁堂,收容无以为生的妇婴孤寡。此间,刘温卿积极帮助丈夫处理广仁堂中的事务,并在堂中主持创办女子工厂。她依照实习工厂办法,教授堂中妇女及附近女子,从事机器缝纫、编织、刺绣等多种工艺。由于她治厂有方,规模日益扩大。不久,女工多达300余名。当时,封建传统习俗很深,社会风尚不开化,达官仕宦均以劳动为卑贱,为耻辱。但身为贵夫人刘温卿不仅以身作则,亲自参加劳动,而且还动员其女儿亲习劳作。她还把平时的积蓄作为资金,设立“至池乐济会”,并以示子女及后人,要学家乡至德、贵池办善子。她热心兴办慈善事业,倍受时人推崇,赞为服务社会事业之先躯。
周达
周达(1878—1949)又名周今觉,字美权,至德(今东至)人。幼从塾师,聪明过人,能诗善文,他一生酷爱集邮,民国19年(1930)创办中国最早的集邮刊物《邮乘》,他以丰富的收藏,广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精心编著《华邮图鉴》在《邮乘》上连载。25年,美国纽约举行万国邮展会,《邮乘》参加展出,与世界第一流著名集邮刊物竞赛,获特别铜牌奖。他热心数学研究,造诣深厚,是我国20世纪初期的著名数学家,著作颇多,有《周美权算学》、《数之性情》、《九九支谈》、《几何求作》等10种。光绪26年(1900),他和同事成立“知新算社”,同年受该社委托东渡日本进行数学调查,回国后撰《调查日本数学记》,于29(1903)年出版。民国24年(1935),中国数学会在上海成立,他被选为董事,于1949年病逝。
姚介富
姚介富(1889—1949)字润华,号念祖。贵池县人,早年入南京水师学堂,后出国深造,毕业于美国新份敦电气船公司潜水艇制造科和麻省波斯顿理工大学机械科。回国后,任国营招商局机器制造厂厂长、海军江南造船厂考工科科长等职,为我国早期造船实业家。抗战时期,姚在上海与杨俊生合办中华造船厂,任经理兼总工程师,后在上海浦东庆宁寺创办华一造船厂。抗战胜利后,姚又回到海军部江南造厂船任打捞科上校主任,后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顾问,于1949年病逝。
宁华庭
宁华庭(1903—1949)青阳县人。民国14年入上海光华大学文学系,次年又入东吴大学法学系夜读班,分获文学士,法学士学位。民国20年(1931)始,宁先后在上海东吴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惠中中学任教。民国24年,应聘任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他曾主编《争鸣》杂志,以“明宇”笔名撰文,抨击腐败政治,揭露社会黑暗,宣传进步思想。民国25年11月,国民党政府逮捕爱国人士沈钧儒、邹韬奋等七人,制造了“七君子”事件,在苏州开庭时,宁随首席律师张志让出庭为七君子辩护。其后,他先后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二队农干班副主任,国民党二十三集团军司令部中校秘书。民国29年后,先后任徽州中学、省立池州师范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员。他热情支持学生的抗日救亡活动,勉励学生:“国难当头,是男儿岂能袖手”。要他们“爱国、勤奋学习、公正做人,做改革社会,振兴国家的栋梁”。宁以诗文拼击社会丑恶现象,曾写诗嘲讽蒋介石消极抗日,诗曰:“林暗草惊风,收军夜引弓。难收倭寇逐,隐在庐山中”。青阳县长唐克南做寿勒索钱财,他写讥讽对联:“清白为宦,才能流芳百世;贪脏枉法,只得遗臭万年”。民国34年,应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翁文灏之邀,出任行政院最高经济委员会经济督察专员。民国37年秋,辞职回故里。1949年4月,宁参加了“欢迎人民解放军解放青阳”仪式。是年,张执一(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薛暮桥等多次来函邀他到北京、武汉工作,终因身染痼疾,不能成行,1949年11月病逝。著有《南村诗话》和《明宇文集》。
洪国顺
洪国顺(1893—1949)绰号洪张飞,祖籍怀宁,流落贵池山区丁香定居(今属石埭县),初拜青帮头子陈某为师,广交地痞流氓,后发展为公开的武装匪徒。民国34年(1945)贵池县政府曾多次派部队围剿,收效甚微。后又收编封其为“贵池县第四区联防队大队长”。1949年4月,贵池全境解放,洪纠集3000余人武装匪徒,编成12个大队,组成所谓“中国人民反共自救军贵(池)、祁(门)、东(流)、至(德)边区游击指挥部”,自封为总指挥,严重地阻碍了人民政府的民主建政和土地改革工作。是年中秋节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大队进驻贵池,在地方武装部队的配合下,开始剿灭洪国顺这股土匪武装,于10月28日,洪国顺在丁香区莘田乡东庄保与剿匪部队化装侦察排枪战中毙命。
张佩峰张少寅
张佩峰(1887—1950)、张少寅(1912—1950)父子,贵池县城人。张佩峰于清光绪三十年在芜湖参加青帮。光绪三十三年回贵池做画眉鸟生意。民国初年开设“东来旅馆”,以此广收青邦门徒,计达260人,培植势力,自称首领。抗战时期,参加国民党中统特务组织,历任国民党贵池县党部行动组织长、第三战区第一通讯站(辖贵池、青阳二县)行动组长。张少寅系张佩峰之子,民国19年在贵池中学读书时,参加中国共产党并任中共贵池县委宣传委员。次年中共贵池县委遭破坏,张少寅被国民党当局逮捕,狱中叛党,获释不久加入国民党,并在县党部从事“肃反”活动,被国民党情报机构重用。先后任国民党军一四五师团参谋,国民党贵池县党部调查室专员,贵池县战时反共锄奸工作队队长。民国35年,任安徽省参议会驻会委员。
张氏父子自民国26年至35年相继担任国民党贵池县党部行动组长等职期间,大肆刺探新四军、贵池境内游击队军事情报,勾结汉奸吴克初,策动贵池游击区一乡长携带武器叛变,密谋杀害新四军贵东游击大队干部5人,抢去公粮30余担和一批军用物资。同时,他们依仗权势,横行乡里,敲诈勒索,鱼肉百姓。张佩峰长期霸占池口摆渡、同安圩打雁和茅坦渔圩的捕涝权。张少寅公开派人抢夺农民稻谷40余担,多次克扣难民救济粮,并贩运鸦片,毒害民众,无恶不作。贵池解放前夕,张少寅化名吴有起,逃窜贵池县深山,与盛成功,陈鼎彝等股匪发动武装叛乱,并亲手打死打伤县公安队干部战士各一人。1950年12月,张佩峰、张少寅被判处死刑,同时枪决。
陈浩如
陈浩如(1894—1950)又名陈翰,化名孙言,青阳县人。大学文化程度。民国16年(1927),任国民革命军四十四军新兵招募处处长,在青阳、铜陵招兵。其后,以城关士绅身份闲居。民国27年前后,先后出任国民党二十三集团军司令部情报部部长,其间,他接受军统特务的指令,为其搜集新四军、游击队情报。民国35年后,以地方治安委员会副主任、“清山”委员会主任的身份,进行反共活动。民国37年,国民党军独立十三旅在青阳县“清剿”游击队时,陈陪同该旅旅长到木镇、杨田一带,出面布置各乡成立“清山”委员会,散布反共谣言,鼓吹所谓“宽大”政策,诱编中共杨田乡长董木森叛变投敌,致使游击队、民兵遭受重大损失。民国38年春,青阳县解放前夕,接受国民党特务机关的指令,秘密组织“国防部青年救国团青铜地区服务大队”,自任副大队长,企图长期潜伏,进行反革命破坏活动。解放后,陈浩如被依法逮捕。关押期间,仍向在押犯人散布谣言,并密谋策划在押犯谢国祥于释放后组织暴动劫狱,煽动狱中犯人越狱,以实行里应外合。旋被青阳县公安局发觉,阴谋未逞。1950年,陈浩如被判为反革命罪,处以死刑。
李辛白
李辛白(1879—1951)无为县人,后定居贵池。早年,曾参加中国同盟会。“五四”时期,李担任北京大学出版部主任,并创办《新生活》周刊。民国15年(1926),参加了“三·一八”事件,旋被捕离开北京。17年在南京创办《老百姓报》,翌年又遭通缉,《老百姓报》被查封。嗣后,李回安徽省无为县办国学讲习所,从事教学与国故研究工作。民国23年(1934),在宣城中学教书。26年至安庆任安徽省图书馆馆长。民国27年(1938)6月,安庆沦陷,回贵池县城居家。民国34年抗战胜利,李在贵池创办国学专修馆,于民国37年停办。1951年,李辛白病逝于贵池。
柯剑霞
柯剑霞(?—1951)原名开云,贵池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毕业于安徽师范学堂,宣统元年进保定军官学堂炮兵科学习军事,后充任黄鹤楼炮台指挥官及炮兵团副。宣统三年(1911)参加武昌起义,建有战功。民国5年,柯在浙军中充任师副,进兵皖南,参加倒袁斗争。袁世凯死后,柯又于翌年进军津浦路南段,讨伐张勋,充浙军讨逆支队上校参谋。事平后,先后充任北京讲武堂兵学教官,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军官团上校战术教官,安徽第五旅中校参议等职。民国20年起,柯先后任涡阳、盱眙、寿县、和县县长和国民政府军令部少将参议等职。民国30年调任抗日战史编纂委员会中将副主任委员。重庆解放前夕,柯申请资遣获准,遂脱离国民政府。1950年回安徽,定居安庆。1951年病逝。
宝严
宝严(1894—1951)又名慧明,浙江兰溪人。民国10年(1921)出家为僧。民国13年至九华山任通慧庵住持。民国18年,宝严操持部分僧徒,另立佛教会,夺取九华山佛教会叶舟会长职位。民国34年,他借“50大寿”,勒索各寺庙摊送“礼品”。民国36(1947)年,任九华山佛教会理事长,勾结国民党军政头目,进行反共活动。宝严先后参与策划杀害王以田等4名中共游击队员,残忍地亲手剁下被害的吴二喜的一只手。还带领国民党军队,强行折除、烧毁民房10余间,并令僧徒化缘募捐,为国民党军筹款购买手枪4支。并以“剿共”名义一次向九华街、二圣僧尼和村民摊派枪支款3亿元(法币)。1949年7月,宝严潜逃上海,隐藏武器,密谋策反,定为反革命罪,1951年11月伏法。
胡养蒙
胡养蒙(生卒年不详)字赤山,贵池县人。早年在外地求学。民国6至8年(1917—1919)在安庆,曾参加反对北洋军阀和声援“五四”运动的斗争,并参与创办“一师义务小学”。民国10年,赴日本留学。民国13年官费留学法国,在巴黎大学专攻《罗马法典》,获博士学位。归国后,任上海政法学院教授。抗日战争开始后,执教于汉口,南京等地。民国28年(1939),到屯溪任皖南行政干部训练团政治教官。民国32年,上海政法学院内迁皖南休宁,胡返回学院继任教授。抗日战争胜利后,学院迁回上海,胡患病滞留皖南,不久病逝。著有《罗马法》和《民法通论》等。
心坚
心坚(1872—1952)俗姓袁,字觅光,湖北阳新县人。少时信佛,研读《金刚经》。光绪十七年(1891)拜月霞为师,二十四年(1898)就读于九华翠峰“华严道场”。后随月霞赴泉州开元寺,旋应九华东崖寺僧之请,任该寺住持。宣统元年(1909)建东崖下院。民国初年建法华寺并任住持。民国3年(1914),心坚任九华山佛教会副会长。8至11年住持安庆迎江寺。12年复归九华山,任佛教会会长、理事长。18年,住持九莲庵,被九华山第四届佛教代表大会选为指导委员。民国19—22年,为迎江寺方丈,并任安徽省佛教会常务委员。1947年再返九华山,力图修复被日军烧毁的法华寺,终未成。1952年圆寂于芜湖功德林,僧徒为其建墓塔于九华山东崖峰下。
容虚
容虚(1904—?)俗姓薛,名维国,江苏高邮县人,11岁出家,18岁(1922)住持九华山东崖寺,同年底接替心坚和尚之职,任九华山佛教会会长。1929年农历七月十五,创建“江南九华山佛学院”,并任院长兼九华平民小学校长。1931年,以安徽省代表兼国内佛教四大名山代表出席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佛教徒第四次代表大会,被选为全国佛教联合会执行委员。容虚精心研究佛教理论,热心佛教与公益事业。在任九华山佛学院院长期间,学僧较多,教学严谨,培养了一批僧伽人才。自出任九华山佛教会会长之后,竭力清除佛教徒中腐败现象,整顿佛教组织,颇想有所作为。30年代初,倡议筹备并建立九华山公益理事会和九华山文物古迹保护委员会,兼任公益理事会理事长,为地方慈善事业及保护文物方面,作过一些贡献。民国24年,因连年灾荒,经费不足,容虚辞去九华山佛学院院长职务(佛学院亦停办)。同年,因洗“地藏菩萨印”,被指控渎犯神权,辞去九华山佛教会常务主席,后改任常务理事。随后离山去上海,住持护国寺兼杭州昭庆寺。
曹振祥
曹振祥(1891—1955),艺名曹宏魁,祖籍怀宁县。民国16年(1927),在东流(今东至县)白笏乡薄塘村定居。曹为早期黄梅戏演员,净生行当,以包公戏驰名大江南北,是安庆“丁老六班子”创始人之一,又是江南黄梅戏班主“同乐堂”的当家师傅,与丁永泉(丁老六)、柯剑秋享有“安庆三星”之誉。18年,曾与丁永泉等名人联合在安庆演出。民国24年、33年两次赴上海、大通演出,深受观众喜爱。他能导善演,还有一定的创作才能。建国后,曾创作了以新旧社会对比为题的《十恨十好》,以宣传婚姻法为题的《十劝》,以抗美援朝为题的《送郎参军》,以土地改革运动为题的《翻身记》等10本现代剧目。1954年,调安徽省黄梅剧团工作,年底因病回乡,1955年2月病逝。
义方(1914—1959)谷姓崔,名思庆,原籍太平县,后迁居芜湖市。父母早逝,少时随祖父佛拜诵经。民国19年(1930),首叩高僧弘一法师为师。民国23年高中肆业,即离家到九华山庆云庵为僧,后经宁波天童寺受具足戒,赐名义方。翌年,至宁波观通寺中国佛学院洪法班(研究班)学习一年,求得经典数部,回九华山自修。是年,当选为九华山佛教会常务理事。民国26年起,义方先后住持天台寺、肉身殿、东崖等禅寺。其间,他坚持研读《藏经》(1677卷),遂精通佛理,曾传戒授徒多人。民国36年(1947),中共游击队在九华山活动,义方为其严守秘密,并提供粮食援助。国民党军队上山“清剿”,则避至杭州斋居。建国初,义方任九华山佛教总代表,率先捐粮救济灾民,多次撰文歌颂共产党和解放军“涤瑕荡垢”的功勋,并组织全山僧民学习政治,发展种植业,保护文物古迹。1950年春,筹款创办九华山初级小学,自任校长并授课(后任老田学区校长)。1952年,被选为县抗美援朝委员会委员。他动员年青僧人参军,发动僧众捐款购买“中国佛教号”飞机。后相继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与常委、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理事。1956年,义方参加中国佛教协会组织的佛牙护持团,护持佛牙到云南德宏、西双版纳等少数民族地区。翌年,当选为全国佛教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兼秘书长,并在中国佛学院执教。此后,曾随团出访缅甸、柬埔寨、越南,印度等国家。义方工书法,善木雕,亦通医道,是九华山一代名僧。著有《九华山指掌》一山(今佚)。
许传音
许传音(约1879—1959)字澄之,贵池县人。基督教徒。早年毕业于基督教会举办的汇文书院(金陵大学的前身)。光绪二十九年(1903),由基督教会保送至美国深造,获美国伊利诺斯州立大学文学博士。返国后,许传音任池州府中学堂英语教师。民国元年(1912),府中学堂停办,至南京任金陵大学英语系讲师、教授,历时达20余年。抗日战争爆发,南京陷入敌手,许传音避入基督教堂,得免于祸。对日军在南京所犯的屠杀平民的罪行,心怀悲愤,念念不忘。抗战胜利后,许于民国35年秋,以主要证人的身份,飞赴东京,出席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用流利的英语,强烈控诉日本战犯、上海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在南京大屠杀时所犯的滔天罪行。1959年,许传音病逝于南京市。
陈次权
陈次权(1898—1961)青阳县人。出身官宦名门,上海同济商科专门学校毕业。抗日战争前,先后任青阳县第一高等小学校长,省黄山管理处处长。抗日初期,陈次权以乡绅身份,被地方公举为青阳县赈济会主任委员。民国27年(1938)春,他三弟陈维稷回归故里,与中共皖南特委取得联系,担任青阳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副主任。中共皖南特委便以梅溪陈家为踞点,开展革命活动。由此,陈次权与共产党便保持密切联系。他以地方士绅身份,开展统战工作,掩护中共青阳秘密组织活动。“皖南事变”后,刘美钟、方向明、苏拓夫、陈仲民等10余名新四军官兵突围至杨梅田梅溪,当时,附近驻有国民党川军,处境危险。陈次权当即协助中共青阳秘密组织负责人,安排护送工作,使他们安全渡江北上。民国32年,陈由郑汉(共产党员,时任国民党省党部组织部长)推荐,出任国民党青阳县党部书记长。翌年底,县长唐克南大肆搜捕共产党人,并声言陈次权包屁共产党,他挺身而出与之斗争,迫使唐克南调离青阳。民国36年,他被选为省参议员,国民大会代表。
建国初,陈次权去上海,任莹荫针织厂董事会董事。1950年至芜湖,任皖南专署委员。是年5月参加“民革”。历次当选为民革芜湖市一、二届主任委员、民革安徽省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团结委员和皖南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及省政协委员等。先后担任芜湖市红十字会会长,城建局长、体委主任、副市长,主持了芜湖市红十字会医院的筹建和镜湖、北京路、沿江防水墙等修建工作。1957年“反右”期间,陈次权被错划为右派,被捕入狱。1961年含冤病逝。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许世英
许世英(1872—1964)字俊人,又称静仁。秋浦(今东至)县人。光绪十一年(1885)中秀才,后拔贡。光绪二十三年(1897)就职于刑部,历任浙江司副主稿,直隶司、四川司主稿和刑部主事(六品)。三十一年任京师城外巡警厅签事。三十三(1907)年任奉天高等审判厅厅丞,次年任厅长。宣统二年(1910)被清政派赴殴美考察司法制度,任副代表。次年回国任山西提法司、布政司使。辛亥革命时,与张锡銮等联名呼吁清帝退位,赞同建立民国。民国元年(1912)至四年,任直隶都署秘书长、北京政府大理院院长、司法部总长,奉天(今辽宁)民政长、福建巡按使。民国5年(1916)在段祺瑞内阁先后任内务总长、交通总长,后因受贿案去职。民国6年(1917)任中意合办华意银行总裁。7年任安福国会参议院议员。10年(1921)任安徽省省长。11年(1922)任司法总长。13年(1924)任善后会议筹备处长及秘书长,代表段祺瑞与孙中山商谈南北联合反对直系军阀。14年(1925)12月至次年3月任段祺瑞执政府内阁总理,下野后去上海,组织苏浙皖联合会,反对孙传芳。16年(1927)遭孙通缉,逃往香港。29年(1930)任全国赈灾委员会委员长兼全国财政委员会主席。21年(1932)组织上海战区难民救济会,救济“一二·八”事变中受灾难民。民国25年(1936)任中国驻日本大使,抗日战爆发后,于27年(1938)初奉召回国,任内政部禁烟委员会委员、行政院政务委员及水利委员会委员。33年(1944)复任全国赈济委员会委员长,长驻香港。民国36年(1947)至38年(1949)任国民政府委员、蒙藏事务委员会委员长。1950年去台湾,任国民党“总统府”资政,1964年病逝于台北。著有《许世英回忆录》。
欧阳一飞
欧阳一飞(1901—1964)原名良举,秋浦(今东至)县人。少年在秋浦县立高等小学读书,后就读于安徽省立第七中学。民国9年(1920),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农科,继而升入东南大学农艺系。14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并以第一名优异成绩获高师农科周教授创办的“麦作学”银杯奖。毕业后,曾在察哈尔农林传习所,南京特别市工务局,中央大学农学院,实业部,上海卜内门公司肥田粉部,河北省棉产改进所,河北省军粮城棉场,财政部贸易委员会南昌、宁波、屯溪、泰和办事处(主任),复兴商业公司泰和屯溪公司(经理),安徽农学院皖南分院(教授),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及上海和兴公司(棉业部经理)任职。1949年4月,受命去台湾经办棉花业务。当时南京已经解放,他审时度势,不愿留在台湾,遂于5月乘飞机返回上海。欧阳一飞是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长期从事农业技术和农业行政管理工作,学术上具有一定的造诣,是知名的农业科学家。解放后,先后任苏南人民行政公署生产处、农林处科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农林厅副处长、处长,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杨州)副所长及政协扬州市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并选为江苏省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9月,在出席江苏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因突发心肌梗塞症,经抢救无效逝世。
陈冬菊
陈冬菊(1888—1965)女,石埭县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与石埭县武术世家出身的许锦城结婚,嗣后随夫学习伤科接骨技术。其夫专司“万隆号”布店后,遂由她主治跌打损伤,由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医技渐趋精湛,尤以“点穴推拿”技术和自制的伤药“玉真散”备受称道。经她治愈的严重腰椎骨折和颈椎骨折患者众多,治愈手臂、腿足骨折及各种劳损者无以数计,声名远扬。冬菊秉性温和,素以助人为乐,从医50余年,经常为抢救骨折患者废寝忘食,照料病人亲如家人。民国20年(1931)后,她研制的药粉“玉真散”治疗伤痛劳损有特效,常将该药免费奉送患者。贫者求其治疗,不收分文费用。她本着“救死扶伤,造福乡里”的宗旨行医,深受民众好评,人称其为“好老奶奶”。1950年初,陈冬菊调入石埭县七都医院龙田门诊部(后建为六都卫生院)任骨科医生,1956年6月始,先后当选为石埭县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县人民委员会委员。1965年2月1日病逝。
操竹友
操竹友(1902—1967)怀宁县人。民国13年至15年,任安徽通俗教育报撰述(记者),参加了中国国民党,并与黄梦飞等组织安徽第一个国民党区分部。后离报社随高语罕、光明甫、朱蕴山等奔走上海、安庆等地策动响应北伐。民国16年,蒋介石在安庆制造“三·二三”事件后,先在驻汉口的国民党安徽省党部任宣传工作,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三军第一师(师长袁家声)政治部总务科长。同年在武汉加了了中国共产党。不久,党组织派他回安徽安庆,参加中共怀宁县委工作。中共“八·七”会议后,中央派尹宽来皖整党,曾派他到上海给中共中央送信。回后因散发传单,被人发觉告密于国民党安庆市党部,受到警方监视,处境危险,为免不幸,他与姚佐元(时为中共怀宁县委成员)一同离安庆,开始流浪生活。从此与党组织失去联系,但始终没有暴露身份,叛变出卖同志。32年,在福州由章伯钧介绍,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任福建人民政府秘书室机关秘书。
27年秋,任青阳县县长。时值日军大举进犯江南,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团结抗日”的主张,组建青阳县抗日人民自卫队(通称常备队),遂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统战关系,并接收中共皖南特委派来青阳开展工作的方向明、刘美钟,分别担任县常备队政治、军事教官。又接收新四军教导队学员许章法、许英汉到常备队任职工作。28年初,主持成立青阳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自任主任委员,并将该会活动经费列入县财政,以支持抗日斗争。当时,青阳县境驻军众多,强索军粮,民不堪扰,他制订皖筹军粮措施,宣布“军粮应暂由本县统一补给,军方不得擅封民仓,迳自征发”。并发誓“我的头可杀,我的办法不能变更”。是年7月,牛山抗日自卫队击溃日军,收复洛家潭,他亲往督战,皖南专署明令嘉奖。当年,他因在青阳任县长期间,推行民主,合作抗日,任用进步分子,拒捕中共党员方向明,而被革职,但对我党在青阳开展工作、发展地方武装和党的组织是有贡献的。嗣后,他在皖南专署就职,历任皖南物产管理处总务课长、皖南联训班上校教官、皖南专署政务第四科长和安徽省政府视察等职。35年,在南京由周新民介绍,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
解放战争时期,他仍与中共保持关系,是我党统战对象。36年任宁国县长,曾为党做过对人民解放事业有益的好事,如皖浙赣根据地负责人余华同志(原浙江省委统战部长、省政协副主席),从上海进入皖南地区,是通过操的安排,并住在县政府数日,而后到皖浙赣边区开辟根据地工作。但他在任宁国县长期间,宁国县自卫队、行动队等反动武装,清剿游击队,镇压革命群众,造成几十名民兵和群众被捕关押,其中数人惨遭杀害,操为县长应负有一定罪责的。37年调任当涂县长和38年任贵池县长,是经中共组织同意,并保持与党的联系。此间,他没有做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还为顺利解放贵池提供了一些方便。
解放后,任芜湖市政协副秘书长、中国农工民主党芜湖市工委会代理主委。1954年调任农工党合肥市工委委员兼组织处长。1957年整风九月十七日《安徽日报》报道省民主党派开展反右斗争的消息中点名操竹友是反派分子。1958年4月,又因历史问题被捕,1960年6月判刑(缓期执行)。1967年于合肥病逝。1980年11月,中共安徽省委统战部对操竹友同志问题进行复查,决定予以平反,恢复名誉。
姚克佑
姚克佑(1918—1967)贵池县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参加革命;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团政治部主任,冀南军区二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空军航校政治委员、空军司令部参谋长等职。1955年授大校衔,后晋为少将。1967年5月5日逝世。
程积善
程积善(1896—1968)贵池县人。少时爱听爱唱黄梅戏。成年后,组班唱戏,一面与日伪周旋,一面为当地培养黄梅戏人才。著名演员严凤英曾拜程为师。解放初期,他进入安庆市黄梅戏剧团,任副团长,后又在安庆艺术学校当过教师。1958年至1963年,在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工作。他演唱的黄梅戏传统唱腔,已经安徽戏剧界记录整理出版,传于后人。1968年逝世。
严根长
严根长(1900—1968)青阳县庙前乡华阳村人。少时从师学徒,后成为著名砖匠。民国年间,与其兄严根发(1894—1968)参与筑建九华山祗园寺、东岩下院、旃檀林等大型建筑,能根据各种山势地形,创造出“飞跳”砌墙,名震四乡。民国37年(1948年)前后,再继续承建九华山回龙禅寺和庙前张氏宗祠,将自己技术贡献于乡里。
王克东
王克东(1932—1968)原名宗汉,江苏建湖县人。出生于贫农家庭。民国37年(1948),王克东初中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任华中新华日报社译电员、支前指挥部机要员。后随大军南下,任《合肥日报》、《安庆报》报务员。他工作勤奋,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1949年12月,王克东年仅17岁,被破格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翌年3月,调至中共安庆行署工作。1952年7月,他主动请调到潜山县工作,先后任区委书记、县委副书记,曾出席林业部召开的先代会,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9年提任中共安庆行署宣传部副部长。后转任安庆行署科委副主任。1961年3月,王克东由安庆行署科委副主任调任中共青阳委书记。任职期间,深入基层,走遍全县社、队,认真调查研究,关心人民疾苦与群众同吃同住,带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一贯廉洁奉公,以身作则,不谋私利,不准用公款请客送礼。他生活简俭,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县情况,实事求是,主持制订了《青阳县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立志为发展青阳竭尽全力。可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身遭“造反派”的不断冲击“批斗”,虽处境艰难,但仍然坚持工作。由于连月遭受“造反派”的摧残,身心交瘁,1968年3月,因心脏病不幸逝世。
罗光明
罗光明(1903—1970)贵池县人,出生于贫农家庭。年轻务农,做过木匠。抗日战争时期,曾多次为贵东地区的新四军游击队传送信件。1949年大军渡江时,罗主持村政工作,是年夏,贵池县大同圩因暴雨溃破,饥民成群,衣食无着,当时区政府号召未受灾的地区支援受灾地区。罗主动将自家中1700斤稻谷,以枫岭村名义支援灾区。在他的影响下,其它村也纷纷响应,向灾区捐献粮食和生活用品。入冬以后,罗光明亲自带领本村强壮劳力,投入大同圩堵口复堤工程,他不畏艰苦,出色地完成兴修任务,多次受到贵池县人民政府的表彰。1950年9月,在贵池县第三届农民代表大会上,罗被评为劳动模范,赴北京参加全国劳模大会。1951年3月,土地改革完成后,罗当选为青年团支部书记和村农会主席,带领本村农民组成贵池县第一个农业互助组——罗光明互助组。1952年,罗又以5个互助组的基础,建立了贵池县第一个初级农业合作社——枫岭乡农业社,同时建立了中国共产党支部,罗任支部书记。是年秋,罗作为以贺龙为首的中国农民访苏代表团成员赴苏联,并参加了十月革命节莫斯科红场观礼。1953年10月,他又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四总团第四分团,赴朝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进行慰问活动。以后几十年间,他一直在基层工作,不居功自满,保持农民本色,勤奋地为人民服务。
周叔迦
周叔迦(1899—1970)字志和,和笔名云者等。秋浦(今东至县)人。民国7年(1918)肄业于上海同济大学。笃信佛法,精研教理,教史。19年(1930)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大学、辅仁大学、中法大学等校教授,讲授《中国佛教史》、《佛教文选》等课程。29年(1940),在北平创办中国佛教学院,任副院长。抗战胜利后,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建国后,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1956年起,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同年,被印度摩阿菩提会推为终身会员,是我国著名的佛教专家和学者。1970年病逝。著作有:《中国佛教史》、《唯识研究》、《法华经安乐行义记》和《因明学》等。
刘启瑞
刘启瑞(1900—1974)贵池县人。民国4年(1915)加入中华革命党,先后创办《民声报》、《光明周刊》。7年,毕业于安庆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旋赴北平,入私立民国大学预科。9年,后考入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系,兼任《京报》编辑,并创办《新生活周刊》。13年,北大毕业后,赴青岛胶济铁路局任职。15年(1926),北伐军兴,他在青岛动铁路员工及华新纱厂工人中发动组织青岛市政委员会,被推为主席,负责领导起义,因事泄被捕。获释后,受张学良命,至天津《东方时报》任编辑。在赴上海途中再次被捕,交押北京军法处,出狱后在安徽大学执教。民国17年任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改组委员会指导委员会委员,并创办《老百姓报》。19年又在南京创办《大同新闻社》。23年(1934),应戴笠之邀,入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任设计委员会主任。34年,当选为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同时主持军统局南京办事处。37年(1948),当选为立法委员。38年,任国民党安徽省部委员兼皖南特派员。后去台湾,仍任“立法委员”。1974年病逝于台北。
董希白
董希白(1906—1974)贵池县人。民国18年(1929)秋,由北京中法大学保送去法国里昂中法大学攻读法律。留学期间,参加进步组织“反帝大同盟”。民国22年秋回国,任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教授、上海三英大学文学院院长兼教授。在沪时,因积极翻译进步书刊,被人告密,于民国27年4月毅然投身革命,到皖南参加新四军。民国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新四军军部教导总队政治教员,苏北行政委员会秘书,苏北太东县县长、东台县县长、苏中一分区副专员,华中大学、苏南公学党委书记兼校长等职。全国解放后,董于1949年底调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工作,历任条约委员会秘书主任,条约法律司副司长、国际法律研究所所长。1964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革”期间受迫害,抑郁成疾,1974年病逝。著有《现代比利时政治》、译有《战后国际政治条约集》和《种族与历史》等。
欧阳良助
欧阳良助(1900—1975)字欣寰,秋浦县(今东至)人。民国7年(1918),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五四”运动中,他作为学生代表参加示威游行,声援北京学生。毕业后,任省立第四农业学校(宿县),省立第五中学和省立第二女子师范(校址均在芜湖)任教师。民国十四年,他与宫乔岩、李克农、钱杏屯阝 等国民党左派人士和共产党人在芜湖创办私立民生中学。不久,学校因“宣传赤化”被安徽警察勒令停办,欧阳遂即加入国民党。16年(1927),国民革命军(北伐军)第六军进驻秋浦县城,成立国民党秋浦县党部,欧阳被推选为常务委员。“四·一二”政变后,因缉拿国民党秋浦县党部成员,被迫去武汉。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宁汉合流”,眼看大批革命志士惨遭杀害而不忍,欧阳又返回安徽家乡。18年,毅然辞去国民党秋浦县党部执行委员,重执教鞭。其弟欧阳惠林在安徽大学读书,以“共产暴动案”被军事当局逮捕,他联合其他被捕学生家长,各方呼吁营救,终使被捕学生取保获释。他目睹反动黑暗局势,不愿与国民党为伍。先后在贵池、六安、阜阳等六县八校任教。抗日战争时期,随省立第四临时中学迁往湖南,欧阳历任国立第八中学高中第三部(湖南洪江)、高中第二部(湖南永绥)教员,并任八中分校校长。民国35年(1946)国立八中部分师生迁回贵池,改名为安徽省立贵池中学,欧阳任校长。1949年春,带领全校师生,坚守学校,保护财产,直至解放。7月,省立贵池中学与贵池县中学合并,改名皖南区贵池中学(1952年又改名为安徽省贵池中学),欧阳继任校长。1950年为皖南区第一届人民政协主席团成员,后为安徽省政协第一至三届委员。1956年至1966年连任三届贵池县副县长,“文革”期间,他因历史问题,遭受冲击,但对共产党的信念不变。并关心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盼望海外的亲属早日归来。1975年春节,欧阳赴南京探望弟欧阳惠林,3月8日因病于南京逝世。
陈访先
陈访先(1894—1976)字绍宗、念慈,东流(今东至)县人。早年毕业于安徽法政专门学校,后赴日本留学,入明治大学。毕业后回国,历任中国国民党安徽省党部指导委员兼训练部部长、国民党中央党务组织部干事。再渡日本,任中国国民党东京支部执行委员等职。民国18年(1929)回国,任国民党河北省党务整理委员兼常务委员、北京文化指导委员会委员。24年,任国民党第五届候补中央执行委员、河南省政府委员、教育厅长。27年,任全国赈济委员会常委。34年,任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党安徽省党部主任委员。37年,任监察院监察委员。38年(1949)初,任监察院皖赣区监察委员、专署委员。后去台湾,续任“监察委员”。1976年逝世。
钱根洲
钱根洲(1894—1976)青阳县人。著名竹匠,擅长制作“五坊”(糖坊、洒坊、油坊、豆腐坊、纸槽)篾器用具和竹编生活用品,并能娴熟的编织各种花卉和图案以及“福寿双全”、“龙凤呈祥”等吉祥用语。民国期间,曾给九华山化城寺编织大宫扇一对,编制《九华山全图》一幅,均为传世竹编工艺精品。
章韫胎
章韫胎(1897—1977)字盈五,东流(今东至县)人。早年在贵池、安庆读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民国9年(1920),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物,获硕士学位。继入巴黎大学生物进化研究所,获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19年2月回国,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武汉大学生物系教授。留学法国时,他对昆虫生理有专门研究,先后在《法兰西科学院报告》、《法国生物学会会刊》、《法国动物学会会刊》上发表《峰巢蛾》、《鳞翅类幼虫的生理研究》等论文12篇。回国任教时,主讲细胞学,分别在《北洋研究院汇报》和《法国生物学会会刊》上发表《桑蚕胎体》和《金鱼的鳞与鳍》等论著3篇。抗日战争期间,随武汉大学迁移四川乐山,改攻古生物学,对凤凰、麒麟作了深入考证。1956年在武汉大学科学讨论会上作《麟麟考》的学术报告。同年11月10日《光明日报》以《珞珈山的教授们》为题,介绍了章的学术活动。在反右派斗争和“文化大革命”中,虽身处逆境,仍不忘著述。他的学术论著受到外国学者的高度重视,并常为他们的著作所引用。如英国李约瑟的《胚胎化学》、《生物化学与形态生成》、约翰逊的《昆虫及多足虫胚胎学》,以及苏联斯凡维奇的《普通昆虫学》(第四册)等书,章不仅是国际知名的生物学家,而县还是历史学家和诗人。他对中国古代史研究精深,颇具独见,可惜遗著《中华古史发蒙》未能完稿。其古体诗作有《盈五诗钞》,反映了田园意趣和爱国忧民的思想。
董爽秋
董爽秋(1896—1980)原名桂阳,贵池县人。早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民国6年(1917)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练习生。8年,返回安庆,次年考取公费留学生,与周恩来同船赴法国里昂大学,两年后转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6年,获博士学位。在德期间,常与朱德、徐冰等一起学习马克思著作,秘密从事革命活动,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回国他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辑,流亡比利时,他易名爽秋,几经周折返回祖国,任安徽大学植物系教授。20年起,受聘于广州大学,任植物系教授,教务长等职。其间,曾秘密翻译德文版《资本论》。抗日战争初期,在贵州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抗战后,在兰州大学任教时,曾为掩护1名进步学生,而被国民党当局列入黑名单。建国后,他先后任湖南师范学院和湖南大学生物系教授、系主任。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任湖南分团副团长。他是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还是中国植物学会理事和湖南省生物学会理事长。1980年4月,在长沙病逝。著有《中国古代学者的进化思想》、《今天地球上还有生命自然发生吗?》等论文,参与编辑《中国植物图谱》,译著有《植物生态学》、《植物分类学》。晚年并致于文字学研究,写有《中国文学源流考》。
严秀英
严秀英(1926—1982)女,青阳县人。生前任村党支部委员、妇女主任,曾被评为地区“三八红旗手”。1982年3月3日,距村三里远的林场实然发生火灾,正值严秀英回家午餐时,她边跑边呼唤村民上山救火,一马当先,奋力与烈火博斗,终不幸被烈火吞没。严秀英牺牲后,中共青阳县委追授她“模范共产党员”称号,省妇联追认她为“省三八红旗手”,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批准她为“革命烈士”特授于“热爱集体、无私无畏”光荣匾。
柯象峰
柯象峰(1900—1983)名森,贵池县人。12岁入南京金陵中学。毕业后,升入金陵大学,主攻经济学。民国12年(1923),以文学士毕业于金大,留校任助教。16年至19年,在法国留学,被里昂大学研究院授予博士学位,后任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研究员。20年回国,在金陵大学首创建立社会学系,任该系教授、系主任兼校教务长。36年,应英国文化委员会的邀请,赴伦敦讲学。不久,由英赴美,在美国普林期顿大学任研究员,并在芝加哥大学、美国人口局研究人口问题。37年回国,继续在金陵大学任职。
建国后,柯象峰在南京大学外语系从事英语教学。1978年南京大学重建经济系,被调任经济系人口研究室教授,他毕生从事社会学研究,对人口问题,贡献尤多,即使在“文革”期间,也从未停止过对我国人口问题的探索。他一直关心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祖国的统一大业,1982年12月,即逝世前的10个月,他还寄信给远在美国洛杉矶的大妹柯蔚岚,劝她回国定居,兴办教育。信中说:“台北终久要回归祖国,你们应有明鉴。寄人篱下,岂非上策?回来吧,协助我在南京办几所学校”。1983年10月23日,逝世于南京。他生前是中国人口学顾问、中国社会学会顾问、中国计划生育协会顾问,并为九三学社成员。著作有《中国贫穷问题》、《中国人口》;主要译著有《欧文选集》、《黑格尔选集》。
沈兰村
沈兰村(1910—1982)原名赞成,青阳县人。民国24年后,在村内教私塾。民国27年冬,任抗日救亡工作团儿童话剧团团长,编导话剧,巡回演出。民国28年(1939),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30年,在繁昌、铜陵等地任宣传部长、公安局长等职。在敌伪顽夹击的险恶环境中,出生入死,组织发动群众,艰苦斗争,开辟了敌后抗日游击根据地,建立了民主政权。民国34年,随军北撤,任干部队指导员。民国37年,随军南下,任华东野战军先遣纵队直属干部队党支部书记。翌年,先后任中共江淮五地区组织科长、皖北五专署公安局长。建国后,历任芜湖市公安局副局长、检察院检察长、省公安厅处长。1954年5月后,调任国家司法部秘书、司法部教育与法令编纂司副司长。1956年,曾以中国法学家身份,出任国际海事仲裁委员会委员。后任最高人民法院党委委员及研究室副主任、司法部行政厅副厅长及顾问等。
周叔
周叔(1891—1984)字叔,至德(今东至县)人。民国8年(1919),随叔父周学熙在青岛创办华新纱厂,任专务董事。后任唐山、天津、华新纱厂经理,启新洋灰公司董事、协理、总经理及滦州矿务局、光夭华玻璃公司、江南水泥厂董事等。是我国北方民族工业代表人物。25年冬拒绝与日方合作,愤然离职,以抵制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解放战争时期,他赞同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建国、成立联合政府的主张。争取民族资产阶级上层人士加入爱国反蒋统一战线,为迎接天津解放做了有益工作。1949年4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他拥护党的“一化三改造”(即实现工业化,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各项政策。历任启新洋灰公司董事、总经理,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副市长,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天津市人大常委副主任,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文物保管委员会主任委员,图学馆学会、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工商联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会。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第二届全国政协常委,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他还是收藏家,先后4次将长期收藏的宋、元、明抄本、清代善本及其他中外珍贵图书计3.6万余册和历史文物1200余件献给了国家。1984年2月在天津病逝。
陈维稷
陈维稷(1902—1984)字自濂,青阳县人。民国14年(1925),由上海复旦大学赴英留学,毕业于里兹大学,攻读化学系印染专业。民国18年回国,在上海创办针织厂失败后,先后执教于上海暨南大学、复旦大学和南通学院,任纺织系、化学系教授。抗战初期,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他走出课堂,先后创办《起来》、《天下日报》等进步报刊,并参加宋庆龄领导的救国会国际宣传部,编印《日本侵华年表》、《日机疯狂轰炸在中国》等英语小册子,推动抗日救亡宣传工作。民国27年3月,陈回归故里,旋与中共皖南特委、新四军军部派至本县开展工作的方向明等取得联系,与时任本县县长操竹友建立了统战关系,组建了青阳县民众总动员委员会,任驻会副主任委员,广泛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民国28年春(1939),加入中国共产党,为特别党员。是年冬,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去重庆做统战工作。抗日胜利后,先后任上海中纺公司总工程师,交通大学纺织系主任,中英文化协会秘书等职。他以专家学者身份,长期从事秘密工作,团结争取上层友好人士,掩护在沪工作的中共党员,搜集、传递情报,为江南游击队采购军需物品。1949年1月,因身份暴露,被护送至解放区。5月,上海解放,陈负责对官僚资本的中纺公司接管工作,旋任上海市军管会轻工业处顾问。11月,调任中央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建国初期,致力于纺织生产的基础工作,领导制定了一整套纺织工业技术经济指标,总结推广各项工作先进经验,开展工艺研究和生产设备的选型定型。在我国援建缅甸纺织项目中,他先将缅甸棉花进行试验,据以制订工艺设计和设备方案,使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他关注纺织科研工作,组建中央纺织工程学会,团结广大纺织科技人员,开展学术研究活动。编辑出版各种纺织学术刊物和应用手册,及组织出国考察、学习吸收先进的纺织技术。曾任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第一、二、三、四届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全国政协四、五、六届常委。1984年病逝。主编《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英文版稿件由其亲自校订)、《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等。
方国华
方国华(1904—1984)小名荣厚,贵池人。7岁丧父,14岁失学,在大通镇和悦州一家烟镇当学徒。21岁时被辞退回老家贵池县方村帮工放牛,后在贵池乡村师范当校工。民国16年春,方和几个校工一起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在三军九师二十七团当兵。18年10月,他所在的班集体参加中国工农红军。2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3年任红一军团六十四师政治部地方工作科科长。在长征途中,一边战斗,一边为部队筹粮筹饷,曾一度调任桐梓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后又在红一军团搞民运工作,随朱瑞、刘晓率先通过草地。26年秋随红一军团一师赴华北抗日,参加井陉煤矿攻坚战,涞灵战役和东四堡、黄土岭、雁宿崖等歼灭战。平型关大捷后,部队人员激增,供给矛盾随之突出。他带领全科人员深入发动群众,为抗日贡献物力财力。尤其是在灵丘南山找到阎锡山隐藏的两座武器弹药库,为部队立了奇功。34年8月抗战胜利后,任晋冀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长,兵团组织部长,参加保卫张家口的战斗和新堡安攻坚战。全国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公安部队干部部副部长。1955年授少将军衔。后任河北省军区副政委。1963年方离职休养后,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子女,他说:“自己的路要靠自己走,不能靠父母、靠关系,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干”。他生活俭朴,对集体与他人困难,他慷慨解囊相助,先后向学校捐款,给警卫战士家寄钱寄物。1984年3月24日,病逝于天津。
许英汉
许英汉(1914—1984)又名健予、健吾,青阳县人。早年任小学教员。民国27年(1938)夏,与沈兰村等组织儿童抗日救亡工作团,投身革命活动。9月,被选送至新四军军部教导队学习。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9年2月,任中共青阳县常备队秘密支部书记(简称武装特别支部)。是年9月,任中共青阳县委宣传部长。其间,他曾以县难民收容所所长公开身份,秘密开展革命活动。翌年,通过陈次权的推荐,潜入县军统调查室,任会报干事,曾机智地弄到敌人电报密码,送交中共皖南特委。10月,因遭到敌特怀疑,奉令撤离至中共皖南特委。民国30年至翌年5月,调任中共泾县县委书记。其后三四年间,主要在皖南地区从事情报工作。在险恶环境中,多次潜入敌占区,搜集情报,为坚持皖南游击战争作出了贡献。民国34年9月,随军北上,先后任山东军区高级军官团二科科长及第四队政委。民国36年10月起,历任南下部队皖南干部队总支书记、先遣纵队独立支队政治部科长。建国后,先后任芜湖市军管会秘书处长兼交际处长,中共皖南区党委统战部秘书主任,安徽省委统战部党派处长,芜湖市委统战部长及安徽省政协副秘书长等职。他长期取力于中共统战工作,坚持原则,团结各方面的力量,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作出了显著的成绩。
周煦良
周煦良(1905—1984)秋浦县(今东县)人,3岁即识字,12岁起学英文,15岁进上海大同中学。民国15年(1926)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在校读书期间,受杨杏佛的“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思想影响,积极参加学运动,因此被父亲周达禁闭在家。十七年,赴英国留学。二十一年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二十年,曾一度因支持学生运动而流亡香港。此间翻译出英国天体物理学权威秦司的《神秘的宇宙》。二十三年到北京,并翻译英国哲学家贝克莱的著作。二十四年,在济南大学任教,并翻译英国霍思曼《希罗普郡少年》等书,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四川大学教授。三十五年(1946)在上海光华大学任外文系主任时,因支持学生反饥饿反内战,而被解聘。建国后回上海,历任上海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外文系主任、教授,他被选为第一届至第四届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第五、六届市政协常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第一届至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书记处书记,国际笔会上海中心委员,上海市文物保护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联外文学会副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顾问。他长期从事外国文学的教学、研究和翻译,编辑全国大学文科教科书《外国文学作品选》,翻译美、英、法等国作品数十部,其中有毛泽东亲自点译的伽里略《哥白尼和托勒密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他治学严谨,为人正道,热心培养青年科研人员,是我国著名的学者和翻译家。
许和平
许和平(1961—1984)贵池县人。出生于一个普通造船工人家庭。1979年高中毕业,198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5次受到上级嘉奖,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84年,是他超期服役的第二年,他所在部队接到命令奔赴老山前线作战。许随部队到老山前线在某部一团二连任三班长,代理排长。临战前,他写血书誓言:“严惩越寇,血洒南疆”。12月7日即投入战斗,他率领全班战士在前沿阵地连续恶战4个昼夜。当时,环境恶劣,气候干燥,生活艰苦,他仅有一盒罐头还分给了战友们。在战斗中,他是全团第一个击毙敌人的战斗员,受到师部通的表扬。他对严酷的战斗生活,却充满了无比的情怀。他在日记中写道:“钢枪是我的恋人,石山是我的伴侣。炮声是生活的音乐,阵地是战斗的舞台”。并表示“坚守我阵地,寸土决不丢”。他全身6处负伤,坚持不下火线,指挥全排打退敌人5次偷袭和4次反扑,歼敌69名,他一人歼敌13名,被称赞为阵地上的一颗“钢钉”。17日晚,为抢救弹药箱,冲进火海,双腿负伤。20日晚,又打退越军3次进攻,阵地犹在,被师指挥部授予“钢铁阵地”称号”。24日晨,许和平带领第一突击组,攻打敌高地时,壮烈牺牲,授予一等功臣。
刘剑青
刘剑青(1902—1985)又名启安,贵池县人。早年考入北京大学,攻历史,参加过“五四”运动。毕业后,历任北京中俄大学教授、湖北图书馆秘书、黄埔军校教官、郎溪县长和中学教师等职。民国15年(1926)在中俄大学参加“三·一八”运动,被反动军警殴打致伤。后应李汉俊之约到湖北省立图书馆充任李达(馆长)秘书。“四·一二”大屠杀中,他帮助李达、王慧悟夫妇脱离险境。不久,自己亦东下芜湖,先后在赭山中学、凤阳五中任教。18年(1929),经学友张绍武介绍给张治中(张时任黄埔军校教育长),在军校(8—10期)任中校教官,讲授《近代史》和《大众哲学》。建国后,他曾任东流中学总务主任30余年,并为东流县第一届政协委员。病重期间,他呤《病怀》一首:“已到春蚕吐尽丝,凄凉病榻转多思,平生得失东流水,负己负人悔恨迟”。
姚光鼐
姚光鼐(1903—1985)号鼐鼎,秋浦(今东至县)人。13岁入秋浦县高等小学读书,16岁考进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民国10年(1921),由柯庆施、蔡晓舟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2年,同学姜高琦被军阀马联甲指挥士兵打死,在校参加了反军阀运动,遭军方通缉。于次年初逃往上海,接任《黎明周报》总编辑。时值广州黄埔军官学校在上海招生,姚考入第一期学员。毕业后,调任孙中山韶关行营卫士,后因患病回广州休养。不久,应许世英之约赴北京,参加欢迎孙中山筹备事宜。15年,他经上海赴武汉,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在总司令部学兵团(团长孙治中)政治处任组织科长,兼任《学兵周刊》编辑。16年(1927)8月1日前夕,姚奉前委密令,动员七十五团脱离国民党,前往南昌参加八一起义,后冲出敌人包围,分途回到上海。民国17年(1928)后,任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秘书(许世英任委员长)。22年后,姚由中央军校教育长张治中介绍到上海市警察局工作,任区警察所长、署长、分局长等职。26年(1937)日军占领上海,姚秘密离开,于次年到达武汉。许世英仍任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长,姚被委任为宜昌难民总站主任。是年底,调任第八救济区特派员,主管湖南、湖北两省救济工作。29年,调任重庆赈济委员会总会任第一处长,后任主任秘书、第三救济区特派员,直到日军投降。嗣后许世英任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姚任许的主任秘书。解放后,中共南京市委统战部安排姚继续做蒙藏等少数民族事务工作、文物保管委员会工作。1955年肃反运动中被捕,1956年恢复工作。1958年又遭开除公职,送原籍马田公社永胜大队劳动。1982年,南京市文化局决定,对姚按退职处理,由东至迁居南京浦口。1985年逝世。
陈寿华
陈寿华(1960—1985)青阳县人。1978年高中毕业后,任本村民办教师。1980年应征入伍,分配到解放军八三O一三部队侦察连,曾获“训练标兵”、“技术能手”、“特等能手”等先进称号。创造了“猿猴攀登法”,立下三等功。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代理排长等职。1984年,随部队开赴去越南老山前线。1985年2月战斗开始后,他写下血书“愿为祖国洒尽最后一滴血”。在3月8日的战斗中,在右手被炸伤后,以一只左手完成了炸毁敌人暗洞的任务,不幸身中敌手雷,壮烈牺牲。1985年,中央民政部批准陈寿华为革命烈士。人民解放军八三O一三部队授予他“一等功臣”称号,并追认他为排长。
吴瑞田
吴瑞田(1927—1987)桐城县老梅区人,出生于一个船民家庭。民国38年(1949),他响应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号召,参加渡江战役,先将船上的母亲和弟弟送回家乡,然后和父亲吴忠启一道驾驶自家船只,到枞阳县白荡湖训练基地集中训练,被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兵团第十一军江船队。1949年4月21日下午5点多,第十一军奉命渡江,吴父子的船载指导员25名,冒着敌人炮火强渡到长江南岸,接着,又连夜往返两趟运送部队,园满完成渡江任务。4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一军三十三师签发给吴瑞田《渡江参战功绩证》,并记载说明:“夜间抢渡长江,送部队往返3次,胜利完成任务,奖银币1元及香烟,增发大米60斤”。建国后,吴瑞田为贵池县船运公司职工,定居贵池。1983年退休,1987年逝世。
倪南山
倪南山(1911—1989)秋浦(今东至县)人。民国24年(1936)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担任过乡、区苏维埃主席,江南特区肃反委员会主席,皖浙赣江南红军独立营特派员,中共休(宁)婺(源)中心区委书记。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江西抗日义勇军第二支队政治部宣传队队长,新四军军部军法处典狱长,第二支队司令部执法科科长,江南指挥部军法 处科长,苏中军区第二分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苏浙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新四军一师三旅六团特派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苏浙军区留守处参谋长,皖浙赣边区游击支队队长、江西军区浮梁军分区司令员。建国后,历任江西上饶军分区司令员,江西军区副司令员,福建省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福建省军区政治委员,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政协福建省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线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76年12月离职休养,1989年病逝。
张贤务
张贤务(1932—1989)至德(今东至县)人。民国37年(1948)在北京育英中学读书,加入民主青年联盟。38年(1949)加入中国共产党。1953年,毕业于哈尔宾外国语专科学校,参加工作后从事对苏经济合作事务。70年代初,曾任外贸部副局长,负责我国参加联合国承办经济技术合作业务。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后,他是最早参加驻联合国代表团的成员,曾先后多次担任中国代表团的副团长、团长,出席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工业发展大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后受聘为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高级协调员。1989年于日内瓦任所逝世。他为我国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本荣
刘本荣(1901—1987)著名雕工,青阳县人,十三岁从师学艺,技艺精湛,尤擅长傩戏面具。民国期间,承建杜村刘世宗祠 和庙前张氏宋祠,设计雕刻祠内装璜。后与木工刘跃光共同承建上禅堂的起架和装修,与周鸿才合作雕刻九华山祗园来供桌和大纱灯,为贵池县刘街偃公殿盘柱雕刻金龙,龙身可以上下移动,被称一绝。自九华山开放以来,积极参加寺庙修复,其中有东崖钟亭、钟楼旅社等门梁马大梁和各类画版雕刻。他的精美作品有柏木雕《地藏帽》、竹根雕《打渔杀家》,其中傩戏面具曾参加安徽民间美术作品展览。
周志俊
周志俊(1898—1990)周志俊,名明焯,号艮轩主人、市隐。至德(今东至)人,周学熙次子。在旧中国,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致力经营民族工商业。民国8年(1919)至26年间,先后担任青岛华新纱厂总经理、青岛市政治设计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期间,在上海合资经营纱厂、印染厂、机器厂、实业公司、地产公司、百货公司、银行等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仰光、昆明经营运输业,给大后方运送物资,支援抗日战争。抗战胜利后,他继续经营青岛华新纱厂外,还在上海开设机电、制酸、电器等工厂。新中国成立后,他拥护党对资本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他率先走公私合营的道路。至1956年,除企业全部公私合营外,还将价值200多万元的证券放弃定息。1950年,为抗美援朝捐献飞机一架。1979年至1985年,先后向山东省工商联、儿童福利基金会、体育中心捐款6万余元。1984年将95万元定息上交国库。还先后购公债、国库券6.8万元。解放后,周志俊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历任青岛市人代会代表,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全国工商联合会执行委员,山东省工商联合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五届、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山东华建公司董事长,山东省第五届、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周还一贯为家乡教育卫生事业慷慨解囊,热情资助。民国35年,他出资在家乡梅城村创办敬慈小学和仁德(后改称仁寿)诊所。给敬慈小学按其预算如期拨款。由于聘请的师资质量好,教学设备齐全,学校很快发展到8个班,学生 达300余人。至1956年,由于公私合营,周的资方经济冻结,敬慈小学由县接办。他为仁寿诊所每月拨付7名医护人员工资和药品费,给敬慈小学学生免费就医,当地百姓看病仅收挂号费,不取医药费。直至1966年,周受“文革”的冲击诊所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私营工商业政策得到落实,周又给仁寿诊所和敬慈小学分别资助10.7万元和7.5万元,并将仁寿诊所和敬慈小学的基金全部上交国家。他是爱国实业家,恪守尽职,勤奋工作,关心祖国统一大业,并寄语海外亲友,为早日实现和平统一而共同努力。
周明泰
周明泰(1896—1994)字志辅,别号几里居主人,秋浦(今东至)人。周学熙长子。幼年读私塾,善长德、英语,民国7年任北洋政府秘书。11年调任农商部参事,13年任内部参事等职。后从事实业。先后任青岛华新纱厂董事、天津元安信托(银行)常务董事及董事长、青岛华新纱厂董事长、上海信和纱厂董事长、上海茂华商业银行常务董事等职多年。1949年由上海移居香港,后定居美国华盛,闭门著述,潜心学术,著作甚多,其中《后汉县邑省并表》、《三国志世系表》,弥补正史之缺憾。17年编著《续封泥考略》,由于续封泥上所施印文皆两汉官印,对于考证古代官制、地理,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在戏曲方面,造诣博精著述尤丰,其中《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辑录了嘉庆十八年(1813)至21年北京戏曲界的资料,为其它书籍记载所无,极受学者重视。周明泰是著名戏曲专家和历史学家,于1994年5月,在美国逝世。
姚依林
姚依林(1917—1994)贵池县(今贵池市)人。民国23年参加革命,在清华大学民族武装自卫会工作。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北京市学联党团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宣传部干事,天津市委宣传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天津市委书记,河北省委秘书长、宣传部长,冀热察区党委宣传部长,晋察冀北方分局、中央局秘书长,华北人民政府工商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工业局长、财办副主任,华北人民政府工商局长。建国后,先后担任贸易部副部长、商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中央财贸部副部长、国务院财贸办公室副主任,商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央财贸政治部主任,国务院财贸党委副书记。1973年以后,任外贸部第一副部长、商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共第八、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一届五中全会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十二届中央政治局侯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1987年11月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并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三全国政协常委,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94年12月11日,在北京逝世。